百年风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百年风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百年风雨范文1

连锁数量第一,

创造行业奇迹

1998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成立吹响了中国连锁业的进军号。“吴裕泰”的领导班子在总经理孙丹威的带领下,对形势进行了冷静分析和正确判断,毅然走出了连锁经营的步伐,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勇于吃螃蟹的老字号企业。

“直营”与“加盟”两个翅膀,助力“吴裕泰”的品牌一飞冲天。2005年,为实现店铺形象的统一与规范,“吴裕泰”对店铺形象进行了统一设计与提升,专卖店的陈设布置结合老北京四合院建筑风格与时尚设计理念。古朴典雅,提高了品牌的美誉度。如今,“吴裕泰”成为茶行业中拥有连锁店数目最多的企业,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评为“2007-2008年度中国十大优秀特许品牌。”

首家通过“四标一体”认证,打造中国茶叶质量金牌企业

“吴裕泰”品牌成长的过程,就是追求质量第一的过程。在“吴裕泰”的金字招牌上,质量占据着重要位置。“吴裕泰”前辈信奉“采之惟恐不尽,制之惟恐不精”,这种博采众长、精益求精的理念强烈影响着今天的“吴裕泰”。

“吴裕泰”是第一家在南方的产茶区建立了自有茶叶基地的企业,茶叶在基地实行标准化管理与加工,农户、基地、公司形成了一条有效的产业链,这种运作模式令吴裕泰从茶叶源头就保证了质量。“吴裕泰”投资建成了行业内具有较高水平的茶叶感官审评室和理化检测室,并在行业内首家通过了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四标一体化”认证。2007年,“吴裕泰”以“绿色100行动盟约”的形式,公开向顾客承诺,“吴裕泰”所属连锁店出售的茶叶质量100%符合国家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茶。

保证统一管理,行业内首家实现全程信息化

2001年,为了进一步加快连锁经营的步伐。保持各连锁店、各部门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标识、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核算的好传统,“吴裕泰”投资百万元与联想集团合作进行了信息化管理改造,建立了“吴裕泰”门店信息系统。达到信息共享、统一管理,又一次走在了行业的最前头。

2006年,“吴裕泰”又投资上千万元建立了现代化物流配送系统。ERP和WlMS两套系统保证了仓储、远程订货、进货统计、自动分拣与配货指示等工作任务的准确运行。这个现代化物流中心的合理运用,使“吴裕泰”的门店网络优势与计算机网络与数据管理模式的优势合于一体,实现了精确配送和高效运输。“吴裕泰”的这一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的经营变革。让这家老字号多了一抹现代色彩。

弘扬国饮,关注青少年,打造华北第一支少儿茶艺队

多年来,“吴裕泰”始终关注青少年的中国茶文化的教育与培养工作。作为北京市校外大课堂资源单位。东城区蓝天工程资源单位。“吴裕泰”承担了东城区中小学生的校外中国茶文化教育基地的任务,常年接待各大、中、小学校的同学们前来参观学习。同时。“吴裕泰”支持建设了华北地区第一支“少儿茶艺队”,成功将中国茶文化渗透到了新时期的少年儿童心中。

梦圆奥运,让中国茶走上世界舞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吴裕泰”圆了一个“让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梦。奥运会期间,“吴裕泰”倾京城近200家连锁店之力,为奥运会独家供应了150万袋袋泡茶。但由于相关规定,所有袋泡茶不能印有企业相关信息。或许至今喝茶人全然不知这北京奥运会的会务茶是由“吴裕泰”供应的,可“吴裕泰”茶人确深为自己能与北京奥运会结缘、能让更多人喝到中国茶而欣慰。

此外,“吴裕泰”还承担了奥运媒体村中国茶艺室的服务工作。为了用最好的团队服务奥运,孙丹威总经理亲自组织策划班子,安排会说英语、有较高专业与政治素质的高级茶艺师现场服务。“吴裕泰”的中国茶艺室得到了境内外诸多媒体的广泛关注,CCTV-奥运频道、美国NBC、英国BBC、日本朝日新闻等媒体的记者都对茶艺室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和赞赏。

“我比别人多圆了两个梦,一个是中国茶走进了奥运村,一个是我代表‘吴裕泰’茶人当了奥运火炬手。”2008年8月6日,孙丹威总经理代表茶行业老字号传递了北京奥运会圣火,献上了“吴裕泰”百年茶香与中国茶人对北京奥运的祝福。

创新项目,老字号彰显时代新魅力

“振兴中国茶行业,弘扬中国茶文化”是“吴裕泰”长期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为此,“吴裕泰”在茶文化的推广和弘扬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中国茶文化创意产学研平台是“吴裕泰”在业内第一个明确提出以“茶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企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促进产业升级”的公共服务性平台。通过整合国内外技术及创意研发力量。“吴裕泰”打造的产学研平台已将科技咨询、创意研发、知识产权等融为一体,并依托这个平台将品牌设计、产品研发、文化旅游等业务整合在一个体系之中。

百年风雨范文2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成吉思汗的陵园坐落在内蒙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甘德尔草原上,距东胜市60多公里。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极具特色,是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这里蓝天如碧、苍松翠柏、绿草如茵、牧马嘶鸣、牛羊成群,还有那数百年来从不停歇的祭祀歌和巴音晶呼格河的涓涓溪流,共同簇拥守卫着耸立在阿拉腾甘德尔敖包旁边的圣主的陵寝。

知道“鄂尔多斯”是什么意思吗?是蒙古语中“斡耳朵”的复数形式,即“众多宫帐”之意。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曾拥有“四大斡耳朵”,为了保卫这些斡耳朵,成吉思汗特意抽调亲信、骨干,组成了一支专司守护之职的队伍,成为负有特殊使命的组织。成吉思汗逝世后,根据蒙古民族的传统习俗,将象征成吉思汗灵魂的灵柩、遗像及身前使用的物品等供奉在这些宫帐内,这些“斡耳朵”便成为祭祀成吉思汗的移动陵寝,作为“全体蒙古民族的总神”或“奉祀之神”,相伴在蒙古宫廷左右,接受人们的四时祭拜。守护“斡耳朵”的组织严格按照祖训世代相承,星移斗转,子孙日渐繁盛,慢慢形成一个庞大的部族集团,“鄂尔多斯”遂逐渐成为这个专职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寝的部族的族名。七百多年来,鄂尔多斯部忠实地护卫着成吉思汗陵寝,肩负着守护、祭祀“一代天骄”的特殊使命,辗转迁徙大漠南北,最后于公元15世纪中叶,定居如今的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于公元13世纪的成吉思汗祭祀制度,高度涵盖了蒙古王朝的帝王祭祀文化、宫廷文化和传统游牧文化的精髓,而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寝的鄂尔多斯部,则把蒙古民族古老、原始、神秘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是蒙古民族千百年来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

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雄鹰,正殿像鹰的头和身子,两个侧殿则恰似雄鹰展开的双翼。

步入陵殿,更让人叹为观止。

正殿正中摆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三个白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珍贵文物。

在东西两个侧殿的走廊里绘有壁画,介绍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

在成吉思汗陵东南1公里处,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度假村等。

一番游历,回到正殿,成吉思汗英武伟岸的坐像,透射出一股气壮山河的浩气;八百年不熄灭的酥油灯,闪动着游神的亮光;悬挂着的条条哈达,好像在向如织的拜谒者诉说着成吉思汗的伟业奇功,诉说着成吉思汗陵近八百年的漫长历程……

景点简介

陵园门牌楼:是历史文化圣地的标志。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完美融合的典型建筑。其风格成为宏伟的陵宫建筑的序和延伸,与陵宫相互辉映,将人们带入沧桑的历史长河。

祭祀广场:是托举成吉思汗陵宫的阿拉腾甘德尔梁的根基,是万物生存的大地母亲的象征。祭祀广场中央耸立着挂有象征苍天、圣火、乳汁、大地、水草的蓝、红、白、黄、绿五彩天马旗的“黑慕热”,给人以吉祥祝福。

铜像广场:正中竖立着高大的成吉思汗出征铜像。充分体现了崛起于马背上的伟人震撼山河的气度,成为成吉思汗戎马生涯的缩影。

九十九级台阶:像是苍天的梯子,寓意着九十九重天,是吉祥福禄的象征;远望又像是永不停息的河水,寓意着成吉思汗缔造的“蒙古”这一“永恒的河”源远流长,永世长存。

阿拉腾甘德尔敖包:为纪念成吉思汗而设立。成吉思汗陵园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一的查干苏鲁克大祭祭天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苏勒德祭坛:祭坛上供奉着成吉思汗的哈日苏勒德,是成吉思汗统帅大军所向无敌的战神,蒙古民族将苏勒德崇拜为苍天赐给成吉思汗的圣物。苏勒德是蒙古王朝建立全体民众总神的组成部分,是平安、吉祥、威猛的象征。八百年来人们以敬献哈达、点长明灯、献全羊等形式进行祭祀。

成吉思汗陵管理局

地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

旅游热线:0477-8961220 0477-8961240

百年风雨范文3

自从由作家转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者身份以来,70岁的冯骥才常常要跟很多东西赛跑,他的对手有时是权力,有时是市场。

比如,他多年前就开始批评全国流行的“旧城改造”,自己也数不清发出过多少声音,呼吁市长们和地产商们给城市多留点老房子,多留点记忆,可今天“千城一面”的结果令他灰心,“我们600多个城市基本上都差不多了。”

去年9月,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他又向国务院总理当面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千城一面”的文化悲剧,很可能在农村再现。

那次座谈,他的开场白是:“这件事有强烈的时间性,因为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他形容,每个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但还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在“新农村”和城市化的大潮中,它就消失不见了。

去年,他出版了一本新书,《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他用“临终抢救”这个医学术语,描述自己对天津一个即将被夷为平地的画乡的心情。“那一刻我心里在流泪。”

他对记者指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古村落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有一些操之过急的、非理性的或者是利益驱动的倾向,往往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拆除一个村落的时候,没有考虑文化应该怎么安放,怎么传承下去,这是让我特别担忧的。”

“中华民族的根,实际上深深扎在各式各样的古村落里,所以我们希望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把这些根脉保留住。”他说。

从2003年开始,冯骥才领导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几年来,冯骥才已成为民间文物、文化保护的一面旗帜。“不能因为无奈,你就不去做”。他说,中国要从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的任务,不是中央政府开一个会就能解决的。在这个时代,文化良知的声音应该成为一种强音。就像在宣布推动中国年画“申遗”时,他也承认存在重重困难,但他表示,准备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做这件事情。

(来源:《中国青年报》)

精彩语录

1.“历史离去时,有时也十分有情。它往往把自己生命的一切注入一件遗落下来的细节上。细节常常比整体更具魅力。如果你也有情,就一定会被这珍罕的细节打动,从中想象出它原有的那个鲜活的生命整体来。”

2.“文物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文物是指历史建筑的精华,如皇家建筑、宗教建筑;文化是指历史街区,如北京四合院、胡同等。国家有文物保护法,文化没有。文化是人立足之根。一个失去了文化的城市,人将无根。”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正在被改造得浅显粗陋。然而,这文化的粗鄙化带来的更深、更长远的危害,不仅仅在文化本身,还将败坏我们的国民精神,即精神走向浅尝辄止、粗糙浮泛、不求进步和甘居落后,伪文化将进一步使民族低素质化。”

4.“精卫填海最后是吐血而死,但它的身上能够体现一种精神,我天生是为思想和精神而活着的。”

热议锐评

其实,就文化保护来说,感到失败的绝对不止冯骥才先生一人,但是,这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隐藏着整个民族和社会对文化保护的深刻忧虑和无能为力。正是在这点上,冯骥才先生的“失败观”是对社会的提醒,而靠什么挽救这种“失败”的延续则首当其冲地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

无论是从制止权力的扩张还是抑制市场的欲望来说,都有一个迫切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经济开发重要,还是文物保护重要?作出何种回答决定着我们的选择,而如何破解文物保护与商业开发的矛盾,解开保护和开发纠缠的死结,在笔者看来,是走出文化保护“失败观”的必然。

百年风雨范文4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既立足当前,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出了九大战略任务、五项重点工程和若干重大政策举措;又着眼长远,着眼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围绕先进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前瞻部署了重点突破的十大战略领域,描绘了未来三十年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梯次推进的路线图。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一个对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个对内《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无缝的对接势必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托起两个百年强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升制造业国际化实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走出去

(一)提升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支持发展一批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依托互联网开展网络协同设计、精准营销、增值服务创新、媒体品牌推广,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引导企业融入当地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境外“本土化”能力。

(二)深化产业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与产业分工,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发挥沿边开放优势,推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建设一批境外制造业合作园区。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以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加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扶持与支撑政策,保障“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走出去

(一)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继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积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企业、收购兼并等的支持力度,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

(二)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加强对外投资立法,强化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法律保障,规范企业境外经营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政策性贷款支持力度,研究建立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大型成套设备融资保险支持政策等长期制度化安排,探索利用产业基金、国有资本收益等渠道支持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支持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支持高铁、电力装备、汽车、工程施工等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建立制造业对外投资公开服务平台和出口产品技术性贸易服务平台,完善应对贸易摩擦和境外投资重大事项的协调机制和预警机制,为制造业企业营造规范、便利、安全的海外投资环境。

三、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对接“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

中国制造2025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重点,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与“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合作领域高度一致,两大战略双轮驱动、互动,“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制造2025”战略落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实施又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好坚实的支撑。

(一)中国制造2025推动支撑“一带一路”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合作

1. 雄厚的电力装备产业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装备支撑。

我国发电设备年产量、发电装机量居世界第一,火电装机、水电装机、并网风电、核电机组容量均居世界第一,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和输电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力装备制造大国。

2. 丰富的电力工程经验

以大型火电和水电成套装备、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峡电站、溪洛渡电站、仙游抽水蓄能电站、白马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向家坝电站、灵武电厂二期大型空冷机组示范工程、岭澳核电站(二期)、秦山核电站、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等依托工程的建设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一个与国际跨国公司进行合作与竞争的舞台。上述世界性工程的建成投产,为我国步入电力装备制造强国奠定基础。

3. 实施“走出去”的信心

近几年,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的开拓,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基本具备大规模“走出去”的基础。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有利于国内产能国际合作,也为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与国际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机会,有利于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利于提高关键零部件装置配套、服务与物流、工程设计与建设等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有益于提升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倡导在重点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方面,尤其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等方面,中国制造2025将会是“一带一路”重点能源合作方向上的重要支撑。

(二)中国制造2025 支撑“一带一路”推动设施联通与交通设施重点建设合作。

中国装备不仅仅装备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优先建设领域,尤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交通管理设施设备,中国制造将会“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为“一带一路”战略落地实施无缝对接,中国装备走出去装备世界。

1. 高铁带动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经历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主研发、配套完整、设备先进、规模经营的集研发、设计、制造、试验和服务于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体系,特别是近十年来在“高速”、“重载”、“便捷”、“环保”技术路线推进下,我国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全球市场具有一定优势。大功率电力机车居世界第一,自主研制的CRH380A和谐号高速动车安全性指标低于国际铁路联盟限度标准,舒适度指标均在国际标准优级范围内,节能环保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而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与20个国家进行了高铁合作或者洽谈,涉及土耳其、泰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辐射非洲、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区域,合计的高铁里程数有1万公里。

当前,全球正出现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孕育新一轮全方位的变革,凭借大功率机车和高速动车的优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快速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2. 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指引下创新驱动船舶、海洋工程远洋海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实力逐步提升,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13年我国造船完工、新接订单、手持订单重吨,均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

近年来,我国在符合国际新公约新规范新标准的新船型研发上取得较大成绩,在大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超大型油船等领域形成了一批经济、先进的节能环保船舶,受到国际市场青睐。高技术高附件值船舶不断取得突破,海工装备发展明显提速,深海装备的设计建造不断取得突破,已先后成功研制交付了世界首座圆筒形深水钻井储油平台、深水工程勘察船、深水铺管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

到2025年,建成较为完备的科研开发、总装制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紧密协同的产业体系,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形成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基本掌握核心的设计建造及配套关键技术,总装造船数字化、智能化及绿色化水平达到世界前列,基本实现设计制造全过程的信息化、敏捷化,自主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支撑。

3. 完整的航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促进航空产业走出去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航空技术体系、产品谱系和产业体系,在民机方面“新舟”系列和ARJ21等支线客机即将以一定规模投入国内外航线,大型干线客机C919的研制取得重要突破并获得大量意向订单,我国航空制造业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航空产业角度来看,我国的航空产品研发能力、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和数字化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先进武器装备自主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若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品和企业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百年风雨范文5

1、“营”盘里面重相聚,“小”时天真又烂漫,“学”童一起无拘束,“百”尺竿头进一步,“年”轻时候好读书,“校”舍旧貌换新颜,“庆”贺典礼留诗赋。

2、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我们坚信,母校的百年华诞将是她与时俱进,再创佳绩的新起点!

3、亲爱的母校,在您的百年华诞,我们再一次簇拥在您的身旁,仰望您参天大树般的身姿,衷心祝愿您永葆青春,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永争第一!

4、百年省中学脉传承,十年常外辉煌再续。

5、百年校庆,欣逢盛世。同心同德,上下协力。百年老校,焕发活力。校园如画,盎然春意。莘莘学子,奋发向进。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祈我一中,永远昌盛。

6、XX一中,百年华诞,师生同贺。黉园添艳彩,景致辉煌;学子万千,成绩优良。群星璀璨,环球上网,历代名庠耀眼光。我母校,看神州大地,俊彦飘香。

7、今天,是你一百岁生日,一面面彩旗迎风飘扬,一群群校友握手拥抱。祝福你啊,XX一中!一百年的今天你捷报频传,一百年后的前景定会更加辉煌!

8、十年之久,灿烂战绩历历在目;十年之际,辉煌成就永远延续。

9、一女中,我们赞美你,我们心中的神圣殿堂,我们热爱你,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我们祝福你,那一百年不变的忠诚,谱写新的辉煌,那一百年铸造的名牌,永远闪烁璀璨的光芒。

10、十年光阴十年情,常外伴你我同行。

11、辛勤育人十年载,桃李天下迎华章。

12、欣闻母校百年华诞,我们谨向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祝母校日新月异,兴旺发达,桃李芬芳!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13、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一片绿叶,饱含着对根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了我们对母校的祝福。

14、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XX一中百年校庆。在这百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之厚蕴,宏图更展,再展年华,继续创造辉煌!

15、神山欢笑,百年名校喜庆华诞;宁水高歌,国庆校庆双喜相连。一百年整整一世纪,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一百年桃李芬芳,一百年群星灿烂。

16、百载风雨兼程,百年青春如歌。年华流转,不变的是学者心;岁月如流,永恒的是师者魂。用生命启迪智慧,用爱心滋养希望。百载,创造金色辉煌;百年,谱写绚丽华章!

17、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辉煌,永远充满生机!

18、十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十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是你给了我知识的蓓蕾,是你赋予我前进的动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你,燕园教育,祝福永铸辉煌!

19、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

20、一百年,岁月的沧桑,让我们感慨万分。一百年,铭记了我校的辉煌成就,让我们心潮澎湃。灿烂云霞,那是我们用双手绘成;群星璀璨,那是我们用双手托起。请你再一次腾飞吧!

21、曾经沧桑忆童年,更敬先贤办国学,历届校长担重任,朴初人杰得地灵,辛勤耕耘逾百载,桃李盛开满天下,春风时雨一百年。

22、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人才。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我们相信,母校将前启后继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23、发扬传统炫昌,尊师举旗教育长廊。新校青眼塘,群楼拔地,器宇轩昂,现代设备,科教兴邦,学术竞秀,高考兴学更名扬,创全国,示范性高中,指日新妆。

24、百年一中育数代贤才,喜今朝桃芳李艳频让宁江添秀色;校本理念开千秋伟业,待明日俊采星驰再为华夏创辉煌。

25、兴致苗圃赏秋风,宁奉砖瓦筑围城。一声感慨硕果美,中华何处无收成?母乳哺得万千子,校园仍旧创新生。百载难逢同窗友,岁月依然再庆功。

26、名校百年庆,正桂子芳香,鸿鹄展翅,适逢示范高中传捷报;XX一中好,看桃李满门,英才辈出,又见科林艺苑展新篇。

27、“曾”经沧海铸辉煌,“营”构神圣矗殿堂。“小”径五代拓坦途,“学”子一心奔远航。“百”花齐放春满园,“年”逢盛世育栋梁。“校”训牢记兴中华,“庆”我恩师多吉祥。

28、百年风雨,百年沧桑,百年树人,英才辈出,母校功勋卓著。今天,母校百年庆典,我们衷心祝愿母校发扬优良传统,为培育时代英才,再谱华丽篇章。

29、庆贺辉煌历史,成就璀璨明天。

30、一条小溪,流淌对大海的向往;一片绿叶,饱含对大树的感激;一句祝福,充满对母校的深情。百年沧桑,百年辉煌。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祝福母校的未来更加美好。

31、母校成长我见证,母校建设我参与。母校人才满天下,母校教诲永难忘。百年校庆齐庆贺,激情澎湃把歌唱。斗志昂扬向前进,共襄盛举创辉煌!

32、XX一中,声震海内,誉满天南。喜百年华诞,丹桂飘香,万千校友,欢聚团圆。广厦连云,嫩草如茵,当惊旧貌换新颜。志庆典,请贵客挥毫,嘉宾留言。

33、齐昌水乐迎宾客,英雄树欢接盛风;学艺楼中韶乐奏,绿茵场上龙虎争;海明轩宇书声朗,杏坛圣门演春秋;春风沐雨满华厦,芳园披彩溢神州。

34、教育百年风,你我传承,同为母校争殊荣。身在他乡不问远,感念师恩。聚散多匆匆,各自从容,前学不忘后来人。今日恰逢时光好,恭贺诞辰!

35、盛世东风入泮宫,百年名校焕新容。崇楼映日连广宇,绿树擎天拂晴空。遍地春晖花似锦,满园秀色草如琼。千姿万态呈异彩,隐隐文光射九重。

36、欣闻母校百年华诞,我们谨向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祝母校日新月异,兴旺发达,桃李芬芳!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37、十年风光 十年风雨 从不退缩;万颗汗珠 千滴泪水 为了明天。

38、百年的梦想,是传播文明的梦想,是追求科学的梦想,是播种希望的梦想,是铸造辉煌的梦想。芬芳的桃李,滋润了我的心田,棵棵幼苗就是这样在园丁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39、彩旗飘飘,亦乐园腾,百年老校,欢庆华诞。追忆往昔,岁月峥嵘,桃李满天,人才辈出。展望未来,前景光明,齐心协力,再创辉煌!

40、今朝我看十年,明日共听未来。

41、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泽永难忘。欣看桃李繁枝果,仰望松楠大厦梁。亲切师生常入梦,悠闲草木总萦肠。百年华诞金樽举,教育兴邦翥凤凰!

42、十年风雨,十年成长;十年的辛勤努力,必将化作一路芬芳!

43、十年燕园,让数以万计的学院成为职场中的精英,在这十年校庆之际愿燕园再接再厉让更多的学员学以致用,也愿燕园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44、喜迎常外十年庆,欢声笑语乐不停。

45、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

46、十年的辛勤教诲,如春风化雨,浇灌出无数璀灿艳丽之花。铺就一条希望之路。人生有几多十年,让我们为了理想共同奋斗。愿燕园教育永远蒸蒸日上!

47、一砖一石,可辨当年,一草一木,更叹今朝。在几代曲中人的辛勤耕耘下,培养和造就了数万名优秀人才。一百年艰苦创业,一百年铸造辉煌,桃李竞芬芳,学子领风流。

48、饮水思源,我们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在XX中学百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49、十年常外,教会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努力地展翅翱翔,拥有美好的未来。

50、常外,十年如一日。相信下一个十年,常外能更加辉煌,更加耀眼。

51、十年历练,十年腾飞,十载风雨同舟路,今朝再谱新篇章!

52、群英荟萃育栋梁,十年常外放辉煌。

53、十年常外,带领了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尽情吮吸知识的甘露,夺取骄人的成绩。

54、桃李不言满庭芳,弦歌百年今又始。让我们祝母校百年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55、百年学府经风雨,几般迁移岁月稠。宁水泱泱成伟业,桃李芬芳夙愿酬。金色秋季同欢唱,万千师生庆丰收。前辈后生齐努力,再创辉煌新征途。

56、似水流年校庆及至,桃李芳菲全国流转。

57、蓬勃发展,常外加油!天天向上,常外加油!

58、一百年春风,一百年雨露。让我们用真情呼唤希望,用执着追求梦想。我们共同期待,期待母校的明天无比灿烂。我们共同祝福,祝福母校桃李芬芳!

百年风雨范文6

深山里的隐秘古寨

2010年11月的一天,在去广西三江县独峒乡的路上,我不时看到路边河流上的风雨桥从车窗外一一闪过。在群山的怀抱中,那些古老的桥梁犹如一弯彩虹,静静地卧在碧水清溪之间。一开始,去独峒的路还算平坦,半小时后却变得崎岖起来。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犹如一条黑色的蟒蛇,缠绕在绿色的山腰上。汽车爬起坡来就像老牛,在山路上转来转去,用了近一小时才爬到山顶。

这里是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独峒是三江县较偏僻的一个乡,位于广西与贵州、湖南三省区交界地,走几步路就跨到外省了。这里本是个物资集散地,邻近的贵州、湖南山区都要经过这个小地方把土产货物运到桂林、柳州;桂林、柳州的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先运到这里,然后再运往邻近的贵州、湖南山区。

独峒乡不大,乡所在地有一条小河穿过的独峒寨,附近还有一个建在河边山坡上的牙寨,两个寨子人口相加不超过4000人。我到达牙寨时,看到依山坡而建的鼓楼桥也沐浴在夕阳里,温暖的阳光从木柱间穿过,洒在鼓楼桥里那些用古老木板做成的地板上。令人称奇的是,鼓楼桥是一座没有建在河流上的风雨桥,它悬空而建,背靠的是一座石头山,另一侧用木柱支撑,人要先从桥下的一条石板台阶路走上去,穿过桥下,然后才能走上鼓楼桥。桥左边是鼓楼,右边是门楼,整体看起来如同一个木制的城楼,寨子里的人出入都要经过这里。

在建筑史上,风雨桥被称为廊桥、楼桥或花桥,是下为桥墩、上为长廊的木桥。据记载,风雨桥起源于公元3世纪以前,兴于汉末至唐代。现在,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华东等地区,还有风雨桥留存,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其中,湘、桂、黔三省交界和浙南闽北地区是最为集中的分布区。而论规模宏大、形式独特,当首推侗族的风雨桥。风雨桥可以说是侗族村寨模式的重复和再现,桥亭和鼓楼相似,廊桥则和民居的横向线条吻合。风雨桥与村寨中心的鼓楼相呼应,共同构成侗族村寨完整的建筑艺术面貌。

绝无仅有的桥梁建造奇迹

来到距离牙寨10里外的岜团寨时,刚下车,就听到芦笙的声音,弥漫在吊脚楼组成的寨子里。寨子依山建在两条山脉间的峡谷盆地,峡谷里是清清的苗江河,河床很宽,到处是山洪冲下来的鹅卵石,河水常年不断,滋养着寨子里的侗人。

寨子的东北角就是著名的岜团风雨桥,桥头有数株参天古松,从远处看,山水、侗寨、风雨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过桥有条小路一直通向山里,是寨子的老路,翻过几座高山可到马胖、三江,现在这条路因新公路的修通无人再走了。

岜团风雨桥又被当地人称为人畜分离桥,建于1910年,比三江著名的程阳桥还要早10年。已有百年历史的岜团桥,桥长50米,最独特的地方是在分上下两层,是世界首座人畜分道行走的木质立交桥,可谓现代立交桥的鼻祖,与都市里的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人通行的那层桥面较宽,高出牲畜通行的桥面2米多。牲畜通行的桥面只有不到2米宽。两条道之间用木板隔开。

至于这座桥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岜团寨有一位漂亮的侗妹,本寨的一名木匠和外地的一名木匠同时看上了她,就决定比试定高下。比什么呢?木匠自然是比修桥。两名木匠各自从河的一头开始修桥,直到中间桥墩合龙,再由村里的长者评定高低。最后是本地的木匠技高一筹,娶走了那位侗妹。实际上,建造岜团桥的两位民间工匠是岜团、平流两村的吴金漆、石含章,建桥时他们没有图纸,也不用一棵铁钉,只用几根竹杆作测量工具,整座桥的结构全凭记忆。一人从左边建,另一人从右边造,最后在中间天衣无缝地连接起来。桥建得异常坚实牢固,尽管百年来人畜踩踏行走,以及多次遇到山洪冲击,却始终安然无恙。

当地制作建筑模型的能工巧匠说:“我们经常制作其他风雨桥模型,惟独很少制作岜团桥模型,因为它的建筑技艺实在太高超复杂了。”岜团桥营造技艺之绝伦,由此可见一斑。难怪广西著名壮族诗人古笛惊叹之余,赋诗盛赞其为“天下第一立交桥”、“鲁班师傅也折腰”。侗族是一个靠水而居的民族,在水边居住就要架桥,千百年来,造就了他们不用一铁一钉架桥的精湛工艺,是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桥梁的集中体现。侗族风雨桥集桥、亭、塔、廊四者于一身,采用榫卯结合梁柱体系,桥体既有雄伟壮丽之姿,又有玲珑精巧之势,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

在侗族的传统观念中,风雨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只是实用的交通之道,挡风遮雨的“晴雨伞”,而且是侗族原始信仰中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护寨消灾、招福纳财的“风水福桥”,更是侗族人民心中的“生命通道”。因为他们认为每个来到世上的人,都要通过这样的桥,桥的美丑好坏关系到他们的未来,所以他们把风雨桥修建得富丽堂皇,一是庇佑族人子子孙孙一生坦荡通畅,二是可以吸引更多的生灵来到寨子里。正因如此,一直以来生活并不富裕的侗人,却把风雨桥看得比家还重要,所以就出现了“雕檐画栋桥上盖,家居简陋也自在”的奇特现象。

守望千百年的传统文化

夕阳的余晖还没褪尽,我静静坐在岜团桥上。桥下的苗江只剩下接近山溪一样的很少的水,大面积的河滩已出来。远去还有水车发出的“吱呀吱呀”声音,把一桶桶的水舀出来倒在顶端的竹筒里,再从竹筒流进河边的水田里。已经割完稻谷的田里养了不少鱼,站在田边就能看到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河边的空地上,一大群吹芦笙的小孩打破了风雨桥的宁静。我随着悠扬的芦笙声音,从风雨桥旁的石板路走进寨子,看见寨子中间鼓楼前的广场上,一位壮年汉子和同伴们正认真地吹着芦笙。他们的周围,一群孩子拿着小芦笙到处乱跑。整个村里都充斥着芦笙的声音。一个鼓楼里,聚集了很多老人,有两位艺人正在用青竹制作芦笙,周围放满了刚做好的芦笙。每逢节日,侗族男子都要吹“芦笙踩堂”庆祝。

村里人依然坚守自己的传统,喜欢穿自己织染的土布。每逢节日、婚嫁,寨子里的女人穿传统服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跟随一个阿婆,绕过村里的一个个吊脚楼,走进她的家里。低矮的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大餐,酸鱼、酸鸭、酸猪肉以及各种酸蔬菜、打油茶,让我感受到这里“侗不离酸”的饮食特色。正如当地侗族大歌中一首最为著名的歌曲――《侗不离酸》,唱的就是侗族的饮食都离不开这里独特的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