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受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汪曾祺受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汪曾祺受戒范文1

关键词:汪曾祺 恋水情结 人性 至真至纯

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流贯着一脉散文化小说的创作传统,而汪曾祺的创作则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在新时期的小说中,他的散文化小说可谓独树一帜。散文化小说以近乎散文的形式与诗的语言,使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对情节叙事的依赖,获得了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的审美空间。纵观散文化小说,它们无不散发出一种“水性”。汪曾祺的散文化小说也不例外。这种水性外在表现为以水为背景,即故事发生在水边,和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层上表现为至真至纯的人性美。

一、恋水情结——以水为背景

“在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中,水被列为五行之首。‘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尚书·洪范》)。水被看成是创造万物和万物得以生存的凭借,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管子·水地》中论述道:‘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万物的本源,人的生命亦来之于水。对水的迷恋也就是对生命本源的迷恋。”[1]汪曾祺对水的迷恋也是如此。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是个典型的水乡,水灌注了他的童年。他从小看运河,行船,湖上撒网,也曾耳闻目染水患肆虐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所以在他的作品中那灵魂深处的刻骨铭心的水乡情结总会自然而然地纷涌而至,以水为背景也就不足为奇了。对此,法国人安妮·居里安女士也问过他为什么他的小说里总有水?为什么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这个问题连作者本人以前也没有意识到过。汪曾祺是这样回答的:“是这样的,这是很自然的,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2]而在《受戒》中,这份似乎与生俱来的恋乡恋水情结得到了释放。

作品中的主角明子和英子就是生活在水乡中的,他们相识在水上,文中有一段他们相识的描写:

到了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等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莲蓬。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

……

大伯一桨一桨地划着,只听见船桨拨水的声音:

“哗——哗!哗——哗”

……

这是文中首次关于水的描写,寥寥数语竟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江南水乡画。写水的文字不多,但却给人水的感觉,这得益于作者他爱水,对水的依恋影响了其性格,也影响了他的作品。他那行云流水的语言,超功利率真自然的思想使得他在进行小说创作时,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恋水情结融入到作品中去了。

随着认识的加深,接触的频繁,明子常搭着赵家的船进城,给庵里买香烛,买油盐,闲时是赵大伯划船,忙时是小英子,但划船的是明子。

在去庵赵庄到县城,当中要经过一片很大的芦花荡子。芦苇长得密密的,当中一条水路,四边不见人。划到这里,明子总是无端端地觉得心里很紧张,他就使劲地划桨。

小英子喊起来:“明子!明子!你怎么啦?你发疯啦?为什么划得这么快?”

天真爽朗的小英子此时哪里知道明子的心正在翻天覆地呢,面对着水的时候,人的心特别纯净透明,而此时明子恰好就是在这四周无人的芦花荡子里,心灵的召唤已经一览无余,是的,他对小英子是心动的,只不过还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只好借助划桨以摆脱心灵上的波动。在此,我们发现写水的文字也不多,但是这对水乡儿女的爱情却在芦花荡里延伸开来。水是他们孕育真爱的摇篮,水是他们激情感悟的纽带。最终,他们的结合亦在水上: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呀?”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声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芦花,芦穗,蒲棒,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水鸟,这些明显带有江南水乡痕迹的景致在此是功不可没的,它们在引领着读者去领略江南水乡清新淡雅的同时也见证了水乡中这对小儿女纯真大胆的恋情。于是,一种和谐的、至真至纯的人性带着水的清新荡漾成就了汪曾祺这个清丽明朗的水乡梦。

再如故事中的明子和小英子各自生活的荸荠庵以及小岛似的家,或是靠着河,或是三面被水包围着,其中描写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涉及到水的文字更是被作者一笔带过,很明显写水的文字不多,但是让人从心底里接受了他们是在江南水乡长大的,与水分不开。作者没有刻意地去描绘他们如何与水打交道,但是我们却总能感觉到水,在此不能不认为汪曾祺确实是迷惑人的高手。他为读者营造了一幅清丽明朗的江南水乡画,而他自己也沉浸在故乡高邮中,尽情地享受这一股柔软的、平和的、从故乡高邮静静流淌出来的水的感觉。

二、恋水情结——人物的人性美

“水”在古代哲学里是“美”的象征,道家从水中看到道之所在,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儒家把水看成“德”的象征,水是有德的。《说苑·杀言》云:“子贡问曰:‘君子之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孟子曰:“人性之美也,犹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是相信人性本善的,他认为人的本性与水的本性一样,一个是趋善,一个是趋下,皆顺其自然。而汪曾祺在《受戒》中所展现的人物的人性是美好的,“他说:‘有评论家说我的作品受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老庄思想的影响,可能有点……我自己想想,我受影响较多的还是儒家,我觉得孔子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并且是个诗人。……曾点的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我觉得儒家是去爱人的,因此我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3]《受戒》中所表现的不正是这种“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么?作者是爱人的,他笔下的人物所展现出来的人性亦是健康的。正如他所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我要写!我一定要把他写得美,很健康,很有诗意!”[4]因此,在汪曾祺笔下,人物都带有水一样清澈透明、至真至纯的性格。

小英子和明子第一次见面的语言充满童心,天真无邪甚至可以用幼稚来概括,这种纯净的感觉如水晶般无瑕,无可挑剔,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完美的。虽是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小英子并没有扭扭捏捏,更没有害羞似地避开,而是主动搭话,并主动将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子,可见她的心灵是多么的单纯,她的一言一行都是发自内心的,心里想什么就直接问。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本色美,让我们确信人性中的健康的积极的东西。在小英子的世界里,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秩序被打破了:小英子晚上和明子一起看场并肩坐在一个石磙子上,听着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率真自然的小英子看到流星掉下来的时候惊呼了,因为她相信,在流星掉下来的时候,在裤带上打结,心里想什么好事,就能如愿。和小明子一起挖荸荠,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这些都是她以农家少女特有的淳朴和大胆向明子暗示着她的爱情。又如在善因寺向明子道别时,她终究不管寺里禁止喧哗的规定,大声喊了一句“我走啦!”打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从善因寺返回的途中,在船上,小英子不让明子当方丈也不要当沙弥尾,明子都答应了。小英子更是毫无顾忌地提出:“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眼睛鼓得大大的明子以“嗯”作答时,小英子并不满意,“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终于使明子大声地说出“要!”这一简短的对话让人们看见的是一个有几分俏皮,又有几分野性的农家少女,但她俏皮得率真,野性得可爱。人性中的真和纯从这个天真少女的言行中展露出来。小英子心里想着什么就说出来,而不是故作姿态,含蓄矜持,在此笔者并不否认女孩子的含蓄之美,但看到这里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有谁不说小英子美呢?她打破了那种含蓄之美,呈现出另一种美,率真自然。那是一种不假雕饰的天然之美,天性之美,是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她在对待自己的爱情上更是大胆直白,以自己的方式回应着自己心灵深处的人性的召唤。

与此同时,小和尚明子在超然世外的荸荠庵里过着清净的生活,无拘无束。如果用我们社会的道德伦理功利标准去评判这种人性解放状态的善恶,那是不合适的。在明海的家乡,当和尚可以有许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哪种庙都管饭;可以攒些钱,由和尚还俗娶媳妇是很容易的。“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褡”,庙里无所谓清规,和尚们也杀猪,也吃肉,打牌,即使从事很神圣的宗教法事,如放炮,和尚们也跟玩杂耍似的,年轻的和尚们甚至趁机出风头,引得大姑娘小媳妇跟着他们私奔失踪。明海耳濡目染着庙里庙外的生活,潜移默化,逐渐成长,他虽然做了和尚,却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还没有经历沧桑,远离狡黠,他和小英子之间的朦胧爱慕和眷恋是天性使然。第一次见面时明海面对小英子的问题都一一作答,话虽不多,但是真诚,并且接过小英子扔的莲蓬就一颗一颗地剥起来吃了,并没有推辞,这都是他人性中纯真美好的一面。随着接触的深入,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小英子在挖荸荠的时候总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而看着小英子的脚印,明子的身上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面对着小英子这么一个活泼可爱的农家少女,明子心里痒痒的,这让读者不难看出明子内心的单纯,懵懂孩童的无知在这里却是那么可爱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再如当他们独处时,划到四面无人的芦花荡子里的时候,明子无端端地紧张,这真实地反应了他的内心世界,激动、心跳加速,只有借助外在的船桨划快点来摆脱此时激动澎湃的心。最后在芦花荡子里近乎爱情宣言似的“要”更是让我们看到他那率真可爱的一面,一个略带羞涩的小和尚形象跃然纸上。至此,明子人性中的纯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像水般清澈透明。

“一方水土一方人”,生活在江南水乡这片青山绿水中,小英子和明海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至真至纯的人性正是汪曾祺所追求的人性的和谐。人性中有最原始的欲望,为什么要用看不见的东西即所谓的伦理道德来捆住它呢?人与人的交往中,若没有人性的自由来参与,则再自由的物质世界也无法填补心灵世界的空虚。人始终是以面具示人,看不见下面真实的表情:人的生活像被囚禁在笼子里的野兽,即使给它最鲜最美的肉,也无法比拟自由给它的无上的快乐。或许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被束缚的,但人性却是永远无法被束缚的,它会用尽所有力量去冲破一切阻碍,寻找心灵的归宿。这是它的天职,是它历尽千辛万苦仍不懈追求的目标。人最初的善良和勇气,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性,这种人性下的追求,才是美好的追求;这种人性下的胜利,才是正义的胜利。人性之善,是世间生命的精髓;人性之善,是社会灵魂的支柱。宣扬着复苏的人性,引领着人性的复苏,这正是《受戒》的伟大之处。

(指导老师:王海燕)

注释:

[1]黄春慧,韩伟表:《中国散文化小说中的水情结》,求索,2008年,第1期。

[2]汪曾祺:《汪曾祺散文·我的家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页。

汪曾祺受戒范文2

关键词:私信;汪曾祺;人性原点;人格品藻;文化批判

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059一04

作为汪曾祺研究专家的陆建华,在奉献了《汪曾祺传》、《汪曾祺的春夏秋冬》两部专著之后,以专注和恒心进行后续研究,最近又推出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著《私信中的汪曾祺——汪曾祺致陆建华三十八封信解读》(以下简称《私信》)。这是汪曾祺研究中的一项新成果,说明关于汪曾祺的研究远没有止境,还可以在广度、深度方面不断走向深入,此著就是很给力的一个证明。

文学与艺术是表现人性的,这是古今中外都认可的艺术哲学;我们还不无偏激地认为,表现人性是文学的唯一本质。陆建华为什么跟踪研究汪曾祺?就是因为他自觉地回归到“文学表现人性”的原点。30年前,当他看了汪曾祺在《北京文学》、《雨花》上发表的《受戒》、《异秉》、《大淖记事》三篇小说之后,敏感地发现了一个很不寻常的、在其时内容表现颇为另类的一个汪曾祺。他说:“因为作者善于发现在那些特定生活历程里的向上的因素和闪光的核心——健康的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他独出心裁地用一种轻快欢乐的调子朗诵了一首又一首关于劳动人民人情美和人性美的颂诗。”而这种表现人性的创作理念,正是汪曾祺从他十分崇拜的老师、自称是“乡下人”的沈从文那里,师承和效法而来的。汪曾祺也像他老师那样,“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在《受戒》等这些小说里,创造性地再现了老师在《柏子》、《阿黑小史》、《边城》等等作品里的“人性小庙”。即从小英子、小和尚的身上,看到了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傩送、柏子、阿黑等人物的灵动、率性和纯真的人性。作为管理文艺的政府公务员,在打倒“”后正在批判清算极“左”文艺思想的最初几年,在整个文艺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尚未得到“拨乱反正”的时候(1985年被称为文学观念年,到那一年文艺界对文学表现人性的观念才基本取得了共识),在《受戒》发表后正遭遇着《作品与争鸣》署名文章批评的时候,陆建华却有自己的胆识和勇气,能够悖反与抗拒建国17年、“”十年“批”人性的习惯思维定势(在理论上批判巴人的“人性论”,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等等。在创作上,批判萧也牧《我们夫妻之间》、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宗璞的《红豆》、电影《早春二月》等等),认定和选择了处在脱颖之初的汪曾祺,并且从文学表现人性的根本观念上,确认了“一个料峭春寒的时刻”的汪曾祺对以后新时期文学复苏的价值,确认了汪曾祺远离“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主流话语而更具“独出心裁”的另一种“边缘”价值,这无疑是陆建华在“料峭春寒时刻”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因此,陆建华的这个审美良知的发现与确认,很不寻常,也格外地显得难能与可贵。

从事创作的汪曾祺和从事文学研究的陆建华同时坚守与确认了文学表现的原点,也就开始了两者互为“知己”的文学对话,就有了作家与评论家之间的“私信”,也就成就了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缘与佳话。具体说来,1981——1997年间,从复出后最初发表的《受戒》等小说开始,陆建华就开始对这位高邮籍作家进行了长达16年的跟踪研究,于是北京一高邮、北京一南京的“两地书”频频往来,主要就文学创作与评论以及相关事宜进行思想互动,两者进行着“多年师生成兄弟”般的对话与交流。所以,这部《私信》的著作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写出来的。作者“奇货独居”,就收藏的汪曾祺致陆建华的38封书信(1981年7月17日的第一封信至1997年3月18日的第38封信),一一进行解读;就书信往来的时代背景、原委、书信本身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外延,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描述与整合。如果仅仅依靠汪先生的这些来信的字句进行皮相的说明,是不能完成“解读”的,必须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必须把握旧高邮的历史变迁、风俗人情、作家本人生平事迹,尤其复出后的思想和创作的林林总总,加上作者对其作品的深入理解等等,尔后再经过考据、考证、考辨,在进行准确无误的确认之后,最后还必须经过个人的理性构思与材料编织,方才可进入每篇书信文本的学术性“解读”。从这个意义说,《私信》的出版,不仅开辟了汪曾祺研究的新路径,而且证明了作者酷爱资料的原始收藏和积累,是一位极其严谨、很有学理涵养的学者。

汪曾祺受戒范文3

以苦作乐的哲学。汪曾祺的一生有许多不幸,这些不幸在他看来都充满诗意。他打成后,在昆明纱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呆了四年,前两年扛过八十公斤重的麻袋粮,干得最多的是喷“波尔多液”农药。后两年是在研究所打杂,主要是与马铃薯打交道,画《中国马铃薯图谱》,还写了许多与马铃薯有关的文章,俨然一个研究马铃薯的专家,过年时还带着自己种的马铃薯回家,与家人共尝。那四年,他与当地的人非常亲近,相处很好。他认为,在纱岭子这几年,对他确立今后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汪老的人生平淡、传奇而又充满诗意,在这充以苦作乐的诗意人生中,他写下了许多充满诗意的文章。

读他的小说,你最感动的不是小说的情节(有些小说根本就没有情节),而是小说中看似平凡实质具有典型特征的事件和独具诗意的描写,用平淡朴素的语言塑造形象逼真、气韵生动的人物形象,把一切变得高尚、美好,让你看到逆境中的顺境,抑郁中的乐观,以及劳动人民的苦趣。《受戒》中有这么一段细节和心里描写:“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海明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指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海明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这是一段多么温暖、多么富有诗意的细节和心里描写啊,它传神地反映了人性最原始的冲动、透视出小和尚内心深处掀起的爱情波澜,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这让我想起了《故里杂记》中的第三篇《鱼》中的 一段描写:“‘真是鱼也有眼睛,谁家兴旺就往谁家盆里跳啊!’正在穿堂里做针线活的妯娌三个都听见了。三嫂子抬头看了二嫂子一眼,二嫂子又看了大嫂子一眼,大嫂子又向两个弟媳妇都看了一眼。他们低下头来继续做针线。她们的嘴角都洋溢着说不清的表情。”这一充满诗意的简洁精当的描写,仅几十个字就反映这妯娌三个在听了桶匠说的“真是鱼也有眼睛,谁家兴旺就往谁家盆里跳啊!”这句话后心照不宣的神态,虽说无言、胜是有言。这眼神活化了妯娌三个对自家美好生活的得意之情,亦或是对别人的鄙夷之态。

小中见大的哲学。汪曾祺文中的诗意美表现在以小见大的细节和心里描写上,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也可窥见一斑。小说《受戒》中小和尚放完焰口后,在众人的围观下,唱了这么一段小调:“姐而生得漂漂的,两个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漂漂”、“翘翘”、“跳跳”这些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的语言在那个谈性色变的年代,读到它,人眼球一亮,心灵一震。其实它所反映的只是平淡带有苦味的生活中,人们所表现出的一种乐观的生活情趣,现在读来还是那么亲切自然。我们不妨再看一看《大淖记事》中,当十一子能进一点饮食,能说话时,巧云与十一子的一段对话:

“他们打你,你只要说不再进我家的门,就不打了,你就不会吃这样大的苦了。你为什么不说?”

“你要我说么?”

“不要。”

“我知道你不要。”

“你值么?”

“我值。”

“十一子,你真好!我喜欢你!你快点好。”

“你亲我一下,我就好得快。”

“好,亲你!”

不足一百字的简短平淡如水,凝练美好如诗的对话,无一句动作描写,无一句心里分析,然而人物神态依稀可见,人物性格活灵活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这段纯白描式的对话,安排在小说的结尾,不仅别开生面,更能收到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使读者掩卷之后,仍沉浸在作者精心创造的诗意氛围之中。

汪曾祺受戒范文4

《鉴赏家》是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之作,选入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文章用冲淡自然的语言,散文化的笔法,讲述了卖果子的叶三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纯美的画卷。

美需要细细品味欣赏,本文采用文本研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用鉴赏的眼光品味美、追求美。以下是以此为核心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课时和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的目标

了解作者,理解“鉴赏家”内涵,提高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的目标

通过文本研习,涵咏文字,体会作品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领悟作者向我们展示的充满人性美、风物美、人情美的诗意画卷,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对健康人性的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鉴赏家”内涵。

2.领悟作者对美的礼赞和追求。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阅读预习资料(作者简介材料,《受戒》、《戴车匠》),初步了解作家及其作品风格。

设计思考:通过预习材料初步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受戒》《戴车匠》和本文都写于20世纪80年代,都带有追忆往昔、怀想故土的意味,从文章主旨到语言风格、创作手法与本文都有相似之处。通过补充阅读帮助学生对作家作品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再经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汪曾祺作品的“美”有较立体的感知。

(二)课堂教学

1.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汪曾祺先生也说“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以欣赏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用发现的眼睛,用鉴赏的眼光到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中感受美、品味美。

2.速读全文,勾画出原文中相关句子,回答问题:叶三卖果子和别的卖果子的有什么不同?叶三鉴赏画有哪些特点?

设计思考:要求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完成信息筛选,以有利于整体把握全文,并为理解“鉴赏家”的内涵作梳理。

明确:文中写叶三卖果子与别人不同的相关句子集中在第一自然段,如:“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叶三卖果子从不说价”。尤其注意他的“金丝篾篮”,他的果子的好处,以及他经常外出,看到很多好景致。由此可看出叶三的热情、能干、诚信、阅历丰富,以及他卖果子追求精致,讲究品位、眼光独到。

写叶三赏画的文句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谄媚”,叶三说“紫藤里有风”“这是一只小老鼠”及对季的荷花的评点。由此可见叶三赏画真诚、鉴赏力强、不涉功利。

3.再读文章第二自然段和写叶三赏画、收藏画部分,思考:叶三卖果子和赏画作有哪些相同、相通之处?

设计思考:这一问主要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之――理解“鉴赏家”的内涵。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将文章写叶三卖果子与写叶三赏画作比较分析,理解、把握作者笔下的“鉴赏家”追求美、鉴赏美、珍爱美的纯真品质。

明确:叶三卖果子和鉴赏画作都体现了他真诚、用心、智慧的品质,他有自己独到的鉴赏力,对美有深沉纯粹的追求,有不慕功利的深爱;他对画作的见识又是他在卖果子时多走多看,积累而获得养成的。可见,一个真正的鉴赏家在用心观察生活中成就高超的审美能力,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欣赏、感悟美、追求美,用质朴诚挚的语言鉴赏美。

4.作者曾说“我写的是美”,作者笔下的叶三等人身上闪耀着人性的美,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设计思考:再次进入文本,从“人性美”入手,理解作者对美的礼赞。

明确:叶三卖果子热情、诚信;叶三的儿子们对父亲尊敬、孝顺;叶三对季民敬重、坦诚、情深义厚;季民厌恶卖弄、接受意见虚心等。

5.美需要发现的眼光,美值得反复品读,重读课文,你能发现作者除了向我们展现人性美之外,还有其他的美吗?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和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思考:以上一问的理解为例,让学生较自由地品读文章,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实现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

明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出作品中的风物美(如第三自然段对四季果子的描绘)、人情美(如叶三与季民的关系);如果时间允许或学生能理解,则简要分析文中的情趣美(如季民作画时喝酒的习惯和他不喜应酬的脾性)。

6.对文章的结尾写叶三死后画随他埋了,有人赞赏,有人批判,你怎么看?

设计思考: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同时又可以深入探究到对传统文化现象看法的问题,这一问题能引导学生拓宽思维,深入探究文章内容及相关文化现象。

参考示例1:赞赏这个结尾。叶三把画带进棺材正体现出他爱画、重友情,是对视他为知音的报答,与前文季给他起字、送他画,以及他不卖画是融为一体的,与文章要展现的美是密切联系的。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己。

参考示例2:这个结尾是败笔。结尾可以留有空间让读者想象。同时,叶三把画带进棺材是很狭隘的选择,不过是一种文化痼疾,这与全文对美的颂扬和追求相背离。

(三)延伸拓展

再读预习材料中的两篇文章,进一步体会领悟汪曾祺作品的纯美风格。

汪曾祺受戒范文5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司法实践

近几年来,有关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报道往往是各家媒体炒作的对象、关注的焦点,作为学人如果我们抛开舆论本身的喧嚣,沉淀下来,从已公开的案例来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法院已审理判决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当中,几乎没有一个适用外国知识产权实体法的。是当应如此还是另有“隐情”?让我们先从一经典的案例谈起。

一、往事不得不提——从“北影录音录像诉北京电影学院”案说起

原告北影录音录像公司通过合同,依法取得的汪曾祺创作小说《受戒》的改编权和摄制权,被告电影学院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挑选在校学生吴琼的课堂练习作品,即根据汪曾祺的同名小学《受戒》改编的电影剧本组织应届毕业生摄制毕业电影作品,用于评定学生学习成果。未征得原告许可的情况下,在该作品摄制完成后在北京电影学院内进行了教学观摩和教学评定,1994年11月北京电影学院将电影《受戒》送往法国参加朗格鲁瓦国际学生电影节,电影节放映该片时,观众除特定的学生、教师外,还有当地公民,且组委会还出售了少量门票。限于本文主题,笔者关注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将电影《受戒》送往法国参加朗格鲁瓦国际学生电影节公映”这一行为如何进行法律适用的问题。

按照我国国际私法学定义,涉外民事案件应当是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产生、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具有涉外因素。此案,毫无疑问当属涉外民事案件。

本案一审法院海淀区法院认为,北京电影学院将电影《受戒》送往法国参加朗格鲁瓦国际学生电影节公映违反了著作权法(着重符为笔者注)的规定,构成了对北影录音录像公司依法取得的小说《受戒》的改编权和摄制权侵犯。尽管北京电影学院不服一审提出了上诉,但二审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原判。根据当时理论和法律规定来看,一、二审法院的判决无可挑剔:1993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几个问题的通知》,其中第2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著作权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国国内法与我国参加或缔结的国际条约有不同规定,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以下简称《通知》)。该司法解释时至今日依然有效。

无独有偶,随后发生的“栾述兵诉北京鸿钛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日本JVC唱片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中,审理法院依然依据我国著作权法认为,被告在我国境外联合发行CD唱片,没有给原告署名和支付任何报酬,侵害了原告所享有的表演者权。

中国入世,知识产权法一改再改,但《通知》第2条似乎具有了免疫力依然保持巍然不动,甚至有加强趋势。2004年2月1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涉外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解答》第18条规定:“侵犯著作权、实施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均为我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在我国均有住所,侵权行为发生在外国的,可以适用我国的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尽管措辞是“可以”而非“应当”,但明显体现了一种倾向和引导。

是什么让我们如此坚持?我的答案是理论误区和司法实务考察的缺失。众所周知,我们是大陆法系,立法深深的受到法学理论的影响,法官不能“造法”,不能越雷池半步,而我们的理论却没有搞清什么是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更没有区分知识产权的域内效力和知识产权的域外效力,至今仍分歧较大,司法实务也只得雾里看花,亦步亦趋。

二、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

(一)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的涵义。韩德培先生认为,法律的域外效力是指“一国法律不仅适用于本国境内的一切人,而且还适用于居住在国外的本国人”。(1)肖永平先生认为,所谓法律的域外效力是“法律的属人效力在国外的体现”。(2)赵相林先生认为,“法律的域外效力,亦称属人效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对本国的一切人,不论该人在境内还是境外都有效,都应该适用”。(3)尽管这些论述略有差异,但实质一致——本国法对境外的本国人有效。但这种效力是虚拟的,只有当别的国家根据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承认其域外效力时,这种虚拟的域外效力才变成现实的域外效力。因此可以这样说,国际私法中的域外效力可分两种,一种是本国法律虚拟的或自设的域外效力,即本国法对境外的本国人有效的,另一种是现实的域外效力,即内国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民商法律在内国的效力,如承认依外国法(引者注)建立的合同、婚姻关系等。(4)也就是说,只要受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适用了外国法就是该外国法现实的域外效力的体现。如果说上述分析能够成立的话,那么知识产权法在国际私法意义上的域外效力也应分两种,虚拟的法律效力和现实的法律效力。纵观世界各国私法领域,很少有法律(包括知识产权法)明确宣称不适用于国外本国人的,即各国都积极主张本国法律虚拟的域外效力,知识产权法亦不例外,因为这样做符合并且可能为本国获取利益。至于知识产权法现实的域外效力——这也往往是人们争议的焦点——则要取决于受案法院了,换句话说,只要受案法院适用了外国知识产权的实体法就是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的体现。

传统观点认为,知识产权严格的地域性决定了在一国取得的知识产权仅具有域内效力,原则上不发生域外效力,因而根本不会产生法律冲突问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早先英美国家的法院在受理有关外国知识产权纠纷时认为,本国法院为不方便法院,从而拒绝行使管辖权,大陆法系的立法者认为依一国法产生的知识产权,其有效性、权利归属以及对侵权行为的救济都由该国法规定,应属专属管辖。但随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发展,知识产权法的法律冲突也就产生了,其原因有:国际条约的缔约国之间相互承认和保护知识产权,为法律冲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各国法律在知识产权的取得、行使、保护范围、期限等方面规定有所不同,法律冲突不可避免;即使在国际条约的缔约国之间,因相互给予对方公民或法人的是“有限制的国民待遇”,在权利的原始国法律与被请求给予保护的国家法律之间,也会因各自的规定不同而产生法律冲突。(5)

鉴于此,有关国家已开始知识产权的冲突立法,承认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1978年奥地利《国际私法法规》规定:“无形财产权(包括知识产权——引注)的创立、变更和消灭,依使用行为或侵权行为发生地国家法律。”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110条规定:“知识产权由在那里请求保护知识财产的国家法律规定”。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的立法均规定,对著作权的产生和存续问题适用作品首次发表并获得著作权国法,而对权利的行使问题则适用作品被请求保护国法。(6)

(二)知识产权的域外效力。与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易混淆的是知识产权域外效力的问题。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它只在权利登记地或被请求保护国有效,谈不上域外效力。即使在法语非洲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及欧盟国家,地域性也并未全面消失,只是部分减弱了。(7)乙国法院适用甲国知识产权法保护原告,依甲国知识产权法享有的知识产权——乙国法院保护的不是乙国法意义上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地域性并没有变,知识产权法却可以具有域外效力,两者截然不同。

三、司法实践的考察

早在1993年初,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荷兰的海牙地方法院在受理一起跨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认为,一国法院不仅有权管辖在其地域内的侵权活动,而且有权管辖在其地域外的侵权活动。(8)1997年英国高等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建筑物设计图的版权分别在英国和荷兰遭到侵犯,原告向法院提讼,并要求将该案中的所有侵权行为合并审理,法院同意了原告的请求,并针对侵权荷兰版权的行为适用了荷兰版权法。

回到国内,已有学者对我国法院的这种完全排斥外国知识产权法适用的做法产生微辞,就“北影录音录像公司诉北京电影学院侵害著作权案”,冯文生认为,涉案作品《受戒》在法国受其著作权法保护,“由于我国与法国著作权法在保护水平上的差异,也由于该作品在中国市场与法国市场上所具有的利益水平不同,如果依照中国法处理发生在法国的案件,势必对权利人的利益造成损害。”(9)有趣的是,有人虽不承认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但也认为本案中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作品《受戒》在法国放映的行为应适用法国著作权法。(10)这不仅仅是个别学者的看法,被国际私法学界奉为经典的,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第三章第七节专门规定了知识产权冲突规范,且并不排斥外国知识产权法的适用,例如《示范法》第95条:“著作权的成立、内容和效力,适用权利主张地法”;第99条:“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救济,适用请求保护地法。”(11)

澄清了理论上的迷雾,找到了案例的支持,我们还在犹豫什么?

注释:

〔1〕韩德培.国际私法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132.

〔2〕〔5〕肖永平.国际私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0,154.

〔3〕赵相林.中国国际私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4.

〔4〕黄进.国际私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7.

〔6〕李双元.国际私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7-309.

〔7〕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415.

〔8〕郑成思.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与涉外保护〔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2).57.

〔9〕冯文生.知识产权国际私法基本问题研究〔A〕.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第4卷)〔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305.

汪曾祺受戒范文6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且在拜师入门时,要行极其隆重的大礼,由此可见古人对老师的重视。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品读大师的尊师风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有益的启发。

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鲁迅在日本听章太炎的课持续了一年之久,有一种被再启蒙的感受。章太炎先生逝世后,鲁迅抱病写下了《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称其为“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接着又写了《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此文没有写完,成了鲁迅先生的绝笔。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清华大学旁听过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二战结束后,陈寅恪得到季羡林准备回国的消息,看过他在德国出色的学业和研究成果之后,马上主动把季羡林推荐给北大。陈寅恪先生在学术界声望极高,一言九鼎。北大立即接受。1946年,时年35岁的季羡林入北大,一个星期由副教授,转为正教授,并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从此再没有离开北大。为了缅怀恩师,季羡林先后写了《回忆陈寅恪先生》、《纪念陈寅恪先生》等文章,表示对陈先生的敬仰和怀念。季羡林无限深情地说:“如果没有陈先生的影响,他不会走上现在走的这条道路,也同样进不了北大。”

书画大师启功众多的老师里,历史学家陈垣有点石成金之功。如果没有认识陈垣,启功终其一生可能就是一位教馆先生。初次见面时,陈垣告诉启功,“现在看书先要看《书目答问》”。这是陈垣的经验之谈,陈垣16岁时就系统阅读《书目答问》,并根据书中提示买书、读书。晚年启功回忆起这一幕,动情地说道:“我从21岁起识得陈垣先生,直到他去世。受陈老师教导,经历近四十年。”启功为报师恩,耄耋之年,呕心沥血伏案三年,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陈垣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他以在香港义卖所得163万元设立了“耕耘”基金,以慰老师于九泉。启功说:“陈老师教导我的样子,我现在蘸着眼泪也能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