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居环境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居环境科学范文1
(一)创新区域综合研究方法当前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主要表现在反映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过程,对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区域发展研究中收集大量相关的区域资料,对资料作出分类、整理、分析,最终用于论证问题结果的准确性,所获得的成果往往不太理想,也缺乏可信度,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对其作出处理,不能全面的表示历史区域与现象的因果关系。由于事物的发展呈复杂的、不规律的过程,研究区域文化与现象的同时,应从多维度、多学科进行研究。首先要转变区域综合研究方法与思路,区域问题过于复杂的情况,应不断调整研究方法,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核心,对区域建设、规划等内容作出综合研究,采用多种学科的技术方法,例如类型学、统计学、地图学等,对区域内容进行精细化的定量处理。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区域综合研究无法做到全面发展,只能不断向深处挖掘,这种专业性研究过于局限,制约了区域综合研究的发展,没有对区域研究发展进行更系统、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实际的区域综合研究中,应建立专业丰富的人才队伍,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对区域问题作出综合探讨,集思广益下易于获得理想的研究成果。综合研究是区域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根据多学科提出全方面的观点与看法,有助于扩张区域研究课题的深度、广度,促进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二)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对象区域综合研究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复杂性的研究过程,其中涉及到度学科的知识,因此,对区域综合研究对象的要求比较高,研究人员涉及专业学科越广越好,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能够基于本专业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看法,有助于促进区域综合研究的发展。综合性研究方法在许多学术研究中得到应用,参与研究项目的人员跨度较大,包括历史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内容,相关技术水准也在不断提高。例如在研究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这一课题时,采用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证了东北至西南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在学术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专业结构是界定各学科的规划线,许多区域研究中均可采用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
(三)区域综合研究中地理学的应用地理学在区域综合研究中作为地方尺度的明确界限,以地球磁极为主要背景知识,对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现象进行阐述,通过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对区域作出综合研究,在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区域综合研究优先采用地理学学科。在建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通过加强人文学科、技术学科的相关内容,增加人文地理学科的教学比例,事实上,人居环境科学中涉及到许多地理学方面的内容,在对区域综合研究中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地理学是基于地理角度对环境、社会等进行研究,在地球表面演化过程中的研究,会对自然、空间、人文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对区域产生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内容也是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近几年,许多基于地理学角度的研究文献或资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引用,可用于解决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地理学涉及十分广域的研究范围,例如教育、卫生、环境、民族等,这些内容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曾经有位著名学者这样说过“地理学是自然科学走向社会科学的桥梁,”地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可见一斑,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人文发展逐渐走下坡,人居环境科学与地理学一样,属于研究地球表面活动的学科,人居环境科学以人类为中心,地理学以地球表面无规律的发展特征为主,通过地理学研究,加强科学技术与人文的有效衔接,促进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同存。
二、结束语
人居环境科学范文2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生态地域;生态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6-0045-05
[作者简介]袁 琳(1982—),男,河南开封人,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人居环境、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研究;雷 毅(1962—),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哲学和科学哲学研究。(北京 100084)
[基金项目]清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基金项目“科技与社会相互建构的机制和问题研究:中国案例与国际比较”(2012WHYX007)的阶段性成果。
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旨在综合应对中国城乡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复杂问题,已成为指导当代城乡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基础理论。在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人居环境科学提倡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运用于生态研究和生态实践仍具有启发性。
一、“人居环境”理念蕴含的自然观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类社会只有在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即只有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创造和谐的人居环境,人类社会才能适应生存,取得进步。①从“人居环境”的视角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基础是一种整体论或系统论的思想,并且承认人是生态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人不应该也不可能超然于地球生态系统,尽管人具有积极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动属性,但这种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形式并非人类拥有内在价值的依据。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整体性质基本上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关怀的道德对象需要突破要么强调人、要么强调自然的局限,进而扩展为对人地系统的整体道德关怀。共同承认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和人类实践的能动属性,就必然要求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须以适应自然且不违反生态规律为前提,以保持人地系统的和谐和可持续为准则。①
麦克哈格(Ian L. McHarg)认为,“生态规划方法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于它的综合性”,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应“选择人类占统治地位的活动场所”。②他自己的研究即践行这样的主张:早期致力于大地生态适宜性的研究,强调环境决定论和聚居环境建设的适宜性,后来转而推动人类生态学与人类学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类学家将对生态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尤其强调人文因素。③“人居环境”理念蕴含着天人协调的自然观,因此,将人、文化、环境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对象,运用“人居环境”的概念开展生态研究,有利于建立促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尺度,有利于自然与人文因素在生态研究与实践中的统一。
二、“地域”作为整体的研究与实践对象
近年来,在处理人居与自然关系方面,“生态城市”的概念正被广泛使用,而“生态城市”理论在广为接受和应用的同时也正遭受当代学者的质疑。这些质疑主要包括:依赖高新技术和完美的城市模型,需要高投入和严格建设控制的生态城市能否真正实现?为什么世界上至今仍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这种源于西方的城市理论是否适合当代中国的实际需要?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如何才有中国特色?等等。与此相伴的是以东方山水园林美学为基础的“山水城市”,以及转化自西方的“田园城市”等概念的再发展和再应用,这些概念都为解决生态问题、缓解人居与自然的矛盾作出努力。但不论是“生态城市”还是“山水城市”或“田园城市”,其基本对象均以“城市”为本体,这本身就具有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自然、环境在不经意间成为城市的“背景”或“附属品”,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不能被置于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乱象。吴良镛院士曾经对“山水城市”建设提出过这样的担心:“如果将建设‘山水城市’理解为匆忙地在这些地区搞开发,实际上是背离了‘山水城市’的方向;如果这样搞下去,要不了多久,一些风光明媚的地区就会被‘城市化’;果真如此,所谓‘山水城市’也就名存实亡,成为失去山水的‘山水城市’。”④我们是否应该有一个更加有利的本体对象来描述人类聚居区和自然构成的整体,而不至于将自然疏于考虑呢?
生态问题本身均具有“外部性”,无论城市规模多大,都依赖于更大的自然地带,依赖于区域对于食物、水以及其他重要自然生命过程的供给。当这些联系有效且加强的时候,人居环境就变得繁荣而可持续,而在这些必要的联系变弱的时候,人居环境就会衰落。这决定了在解决生态问题时要认识到某个场所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的广泛联系,应以整体的视角关注容纳了生活、生产,承载了人类活动的完整的自然单元。
西方理论有强调以地域整体对象展开生态研究与实践的传统,并强调以自然定义地域单元,称之为“生态地域”(ecological region)。在具体的人居环境实践中,集水区(流域,watershed)是最常见的、应用最广的生态地域单元,以此为基础规划和建设人居环境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这一概念最初运用于纯自然地带,后来也在人类聚居区中被广泛使用,体现着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有机整体,常被当做一个“活的有机体”。①很多生态规划方面的先驱都强调对这一生态单元的应用。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在《城市文化》中曾经以“作为家园的大地”论述“地域”的概念,将城市发展看做地域发展中的地理现象,并强调要以自然单元定义地域范围。他将地域整体看做人与自然共同形成的集体艺术品,强调以自然地域为单元开展有机规划。②作为生态学家与规划师的本顿·麦克凯耶(Benton Mackaye)则将地域与人类生态学直接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将生态地域作为其确定的、基本的组织单元。③而麦克哈格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研究工作则更为直接地深化了对生态地域的认识及人类聚居区的生态规划实践方法。
“人居环境科学”关注的是整体的人居环境与综合的人类实践,强调对城市、乡村与自然进行整体、综合研究,注重人类聚落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组织原则。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中,人居环境科学一直倡导面向“地域”的研究,统筹城市、乡村和自然,这一点在吴良镛院士的各类研究中都有体现,如北京2024、京津冀、长三角空间规划项目等。此外吴良镛院士还提出了“地区设计”的思想,认为要重视各个地区的发展,要通过地区规划设计,实现生态基础的恢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文化的复兴,创造地区文化景观体系。④人居环境科学涉及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多个层次,统筹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其倡导的“地域观”包含了多层次、多系统的基本架构,为通过地域整体统筹协调促进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人居环境科学中的“地域观”融自然生态单元和人类聚居系统于一体,有利于整体认识地域自然与人文,促进城乡统筹、大尺度人工与自然的科学布局以及地域性生态文明的创造与发展。从这一理念来看,将当前的“生态城市”的概念发展到“生态地域”的理念,以地域为整体开展生态研究与实践也显得更具价值。
三、“第三体系”思想与地域生态研究的新路径
自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东西古今文化态度的争论就一直存在。近代文化理论中,较有影响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国粹派”,包括“中体西用论”与“中国文化复兴论”等;第二类为“西化派”,包括“全盘西化论”、“西体中用论”;第三类为“本位文化论”。⑤类似的争论在人居环境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从过去东西方形式的讨论,到今天东西方生态范式的应用,学者们因学科的细化也越来越趋向于在传统或现代的专门领域中开展研究。这种情况促使“保守”与“激进”分化,“传统”与“现代”分异,并产生了愈演愈烈的争论,而不同的立足点和价值观也带来了实践方式的差异。
张岱年曾结合中国的实际,应对东西方文化之争,提出了“综合创新”的文化观,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即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①张岱年先生所说的“文化”超越了仅仅存在于道德、观念层面的狭义文化含义,指的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由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还改造人性自身,因此,这里的文化形成的同时包括了对外在自然和人自身的改造过程。从这一基础出发,张岱年先生指出,“体用论”割裂了内在自然与外在自然的改造,并由此批判了存在着脱离实际生活(用)的所谓抽象原则(体)之说,否定了存在一种超越于物质生产、科技活动之上的“体”。他试图用一种超越道德、艺术范畴并囊括了政治与物质生产的观念与实践统一的文化“综合创新”来替代“体用论”。
吴良镛院士将“综合创新”的思想带入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中。面对更加复杂、综合的对象——人居环境,他阐释了面向实践的“第三体系”的思想,并在《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中对“第三体系”作了细致的阐释:“中国几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再学习、再认识、再思考、再刮垢磨光,诸领域都各有特色可称为第一体系;西方文化也有其独特的体系,西方文明科学人文的成就包括今天先进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解决了很多重大问题,可称为第二体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问题广泛内容繁杂需要基于中国国情将二者融合创造第三体系。第三体系需要分门别类据具体情况而创造,古今中外一切皆为我所用并无一定之规。”②“第三体系”的思想是基于“综合创新”文化观并结合当前人居环境研究、实践现状提出的新观念,这一观念强调古今中外优秀成果在某些方面的有机、系统综合,还强调与当前人居环境建设中“真问题”的结合,是文化观与人居环境科学倡导的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方法论相结合的产物,表达了在“综合创新”文化观的基础上面向当代问题进行有效“实践”的方法论。
传统中国有着深厚的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实践经验,是传统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中国的大部分土地都经由数千年的劳作,人居环境建设也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进化中长时间生成的。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大尺度的自然利用与改造活动,人居环境实践已经扩展到了地域范围内人与自然秩序的构建,既涉及人工自然基础设施建设等物质方面,也涉及山水审美、山岳祭祀等精神层面,这本身就具有众多智慧,且和地域紧密联系。而在当前全球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各地域人居环境建设又都面临着很多与西方快速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相类似的生态危机。在中国地域生态研究中运用“第三体系”理念,既能体现对本土生态历史的尊重,认识传统生态文明及其遗产的价值,又能对照西方经验,对某些普遍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所借鉴。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形成的研究路径,与当代中国在历史悠久的大地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相适应,旨在寻求传统与现代两方面力量的共同作用,将某一地域中历史上的和当代西方类似地域运用过的相关经验共同化为智慧,从而推进地域生态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
四、复杂问题的“有限求解”与地域模式创新
生态学家陈昌笃指出:“传统的生态学研究方法认为解开作为生态学基础的过程是探索巨大地简化了的系统所进行的过程。这种简化范式无疑对了解生态系统如何被构建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但要试图把从简单模型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巨大的更复杂的实际世界问题时就产生了困难。”③人居环境科学的建构一直致力于面对“人居环境”这一整体、综合的对象,通过直面复杂的现实问题来寻求改良途径。在研究方法上,人居环境科学倡导融贯的综合研究,即先从中国建设的实际出发,以问题为中心,主动地从所涉及的主要的相关学科中汲取智慧,有意识地寻找城乡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新范式,不断推进学科的发展。①这种科学理念应用于生态研究与实践,有利于将生态问题的解决和复杂性科学联系起来,但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对复杂问题开展求解的新问题。吴良镛院士提出的“有限求解”的理念解答了这一问题。所谓“复杂问题的有限求解”,即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化错综复杂的问题为有限的关键问题,寻找在相关系统的有限层次中求解的途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是在保留对象复杂性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提炼,寻找关键点,也就是事物的“纲”,以期审慎地、切实地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复杂问题也没有“唯一解”与“最优解”,而是要纲领化、调理化、可操作化,依轻重缓急而步骤化,不能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②
地域生态的改善并非任何单一方面的行动能够解决,而是涉及方方面面,运用“第三体系”的理念在跨文化视野中发展实践智慧的研究路径同样也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在一个相对的时空范围内面对最为紧迫的问题开展求解。笔者曾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相关理念,对成都平原都江堰灌区人居环境的生态实践开展研究。这一地区是典型的传统水利区,经历两千多年的自然利用与改造过程,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域人居环境典范,但由于对传统生态文化与遗产的认识和尊重不够,对未来城乡发展模式研究的不足,当代城镇化发展正对这一传统地区带来严重的冲击,并造成危机重重的局面。笔者重新梳理了这一地区古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生态智慧,充分认识到传统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并将城市发展对精华农业地区的吞噬作为当前需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同时通过对荷兰类似水利地区(如兰斯塔德)城镇化模式的比较研究,认为在这一地区改变以成都为单中心快速扩张的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在地域范围划定大面积的农业遗产保护区、将城市建设用地移出传统都江堰灌区、形成新的地域空间发展模式可能是改善地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③当然模式创新的背后还需要获取更多的共识,推广实践也需要制度设计,而且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关系的优化。
人居环境科学范文3
论文关键词:人居环境评价 区域性 GIS 指标体系
论文摘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的历程.着重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人居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城市因子选择、评价适用性、评价思想等方面。并提出未来人居环境评价应特别注重区域性、引入人地和谐——环境友好观,最、加强多学科的耦合及GIS的应用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居住环境发展非常迅速.而人居环境的研究还相对落后。事实上,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日趋严格。因此。对人居环境的研究熏待加强,在纵深方向和不同领域加以深化。本文试图对国内外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作进行系统综述,探究这些研究对中国人居环境的启示、展望人居环境评价.以期抛砖引玉的目的
1人居环境的起源及国际响应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身心健康,还是一个人口、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问题,也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交通日益拥挤、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等现象,导致了“城市噩梦”的产生。从而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早在1954年,希腊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学者道萨迪亚斯(Doxiadis)等创立了“人类聚居科学”fEkistics)的理论,即:ScienceofHumanSettlement伸文简译为“人居环境学”),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即: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
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如何建设、评价人居环境成为探索热点。1961年wH0(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即“安全性(Safety)、健康性(Health)、便利性(Convenience)、舒适性(Amenity)”),并提出了居住环境的基本理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议程。
1976年,温哥华第一次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通过了《温哥华人类住区宣言》,提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类住区政策的首要目标。1996年,伊斯坦布尔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会议(HabitatII)探讨了两个具有全球性重要意义的主题:“人人享有适当住房”和“城市进程中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人居署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以表彰在人类住区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2001年,在纽约召开的Istanbul+5特别联大,检讨和评估了《人类居住议程》的执行情况
2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要通过人居环境评价来描述.而人居环境评价则由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或定性描述来体现。人居环境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刻画人居环境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可以使对人居环境理论的探讨转向如何实施和操作的应用层面.因而人居环境评价是人居环境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还有利于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并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便找出不足,取长补短,进而寻求发展的方向。
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人居环境优劣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对人居环境质量的一种刻画、描述和度量,是一种“尺度”和“标准”。而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则在系列指标体系中表现出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是综合评价人居环境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可为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述评
3.1国外人居环境研究现状
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美国走在前列。早在1976年,美国卡普(Cap,F.M.)等学者在调查旧金山的居民对居住区位因素的选择时.让居民从100个因素中挑选出对区位选择最重要的选项.得到了有意义的2O个要素;后来,诺克斯(Knox,1995)把这些要素分为6大类(美学、邻居、通达性、安全、噪声及令人烦恼的事情),开创了系统调查评价的先例。《美国城市文化》评价“城市宜人性”涉及到良好的自然条件,良好的人工环境,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1997年,美国对301个都市区评选“居家最佳地区”确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英国“城市设计小组”的“好的城市设计”的概念中包含了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的要核。2001年Asami提出衡量居住环境的重要指标和要素应包括可持续性(Susmin.ability)[1ol。2004年,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EconomyIntelli.genceUnitEIU)的全球城市“宜居性”排名工作是在其先前“居住困难度”的调查方法上展开,选取40余项因子、五大类,为城市宜居性提供评价的指标ll1。2005年,美国MONEY杂志每年一次对全美宜居城市进行了评选。其评价基于对市民的调查,和英国一样把宜居性放在了重要位置蚴。美国著名的默瑟人力资源咨询公司(MercerHumanResourceCon.suhing)提出了城市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国外在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中主要把‘宜居性’作为重要指标并指导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
目前,由于一系列环境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投入运行及纵深的应用,西方发达国家(美、日、英、法、德等)已应用计算兼容磁带遥感数据方法在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中。这一评价技术手段和方法已成为国际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总趋势。
3.2国内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在国内,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发展快。自吴良镛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科学进行研究以来,人居环境的学术研究逐步展开.并逐渐深入到可操作的层面。由吴良镛提出的“五大原则”、“五大系统”、“五大层次”等理论为我国目前人居环境科学建设的主流导向。在实践层面.已经在两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一,从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即微观层面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操作方法,比如基于小区尺度、居住区尺度的实例研究等;其二,为佐证理论研究而对城市进行中观和宏观层面人居环境评价及措施建议。
和国外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主流方向一样.周志田等(20tMa)提出中国适宜人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年度合作编制了“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o7a)主持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等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宜居性”评价提供了科学评价的依据fl8刮。而有更多的学者加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杨贵庆(1997a)建立了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刘颂(1999a)、李雪铭(2002a)、叶长盛(2003a)、李娜(2007a)等构建了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提供了展坚实的理论依据。李王鸣(1999a)、张仁开、李华生(2005a)等从城市尺度对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宁越敏(1999a)和胡武贤(20tMa)张文新(2007a)、孙志芬(2007a)分别对大都市和中等城市确定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对城市层次上的人居环境研究进行了细化田。陈浮(2000a)等城市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叶依广(2004a)的最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熊鹰(2007a)等以长沙市为例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定性定量评价、李明(2007a)等在我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用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方法、陈春(2007a)等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定级研究。拓宽了我国人居环境研究的评价方法、思路。
国内已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代表性的还有以下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部的中国人居环境奖参考指标体系、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提出了由1O个次级指标构成的我国民众幸福指数指标体系;《小康》杂志在2006年1月第一期杂志中推出了“中国小康休闲指数”。纵观十多年来我国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情况,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局面,理论成果丰硕但却不能有效指导实践。
4国内外人居环境评价分析
综上所述.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有的研究多基于建筑学的角度,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尚不完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人文素养等差异都很大,单一而笼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表达不同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缺少对区域的考虑。在评价内容方面.国内已有的评价体系几乎无一例外的以城市环境质量为着墨点,而忽略了对城市形象与文化等内容深层次评价方法的探讨。在城市因子选择方面,强调了一些细化的且易主观改变的指标.而对地理环境这一制约人居条件的最重要因素缺乏考虑。在评价适用性和结果可比性方面,国外的评价指标相对宏观,使评价体系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从而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程度的横向可比性,亦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我国的评价指标往往根据特定的单一评价对象量身定做,从而使评价的结果具备客观性的同时却丧失了横向可比性。在评价思想方面,不能适应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需要.未能将“人地和谐”和“环境友好”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人居环境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大量数据、图形的分析、处理,在过去的研究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5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展望
我国目前对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已备受关注且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现存的人居环境的评价理论、方法、尺度等方面尚存诸多缺陷.难以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服务;因而在未来的人居环境评价研究中以下内容有待深入。
5.1加强区域研究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簏异,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内涵也不同。人居环境中无论是自然因子还是社会人文因子甚至是建筑风格都无不体现出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在人居环境的评价和研究中,难以统一的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因而.人居环境的区域研究有利于洞悉人居环境各因子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拟定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的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模型。例如,四川省的大部分地级市都在四川盆地内,这些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人文因子十分相近.以区域为尺度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川省地级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横向评价,从而促进区域人居环境的建设.
5.2引入地理信息系(GIS)
人居环境评价很难通过单一而笼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表达特定区域人居环境的优劣。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海量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信息模型模拟分析为其核心功能(高级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引人,建立数字城市,可以解决人居环境研究中众多的技术问题。根据对现有人居环境的数据库的建立并对资料进行特定区域与空间的影响分析,体现人居环境研究的整体性和区域性;通过模拟分析,建立特定(非普适性)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而得到模型,从而有效的分析人居环境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5.3注重人居环境评价理念的拓展
对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研究,首先要深入对人居环境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需加强对“人居环境”的界定、人居环境的实质、人居环境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范畴等进行探索,以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人居环境研究需要基于“以人为本,人与环境和谐”的新视野、新思维。基于“人地和谐”的环境友好型城市人居环境,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进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的城市尺度的人居环境评价的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有助于制定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如亲水性指数、绿色度指数(反映一年中可以观赏到乔木绿叶的时间)、近山性、自然宜人指数(冬不用暖气,夏不用空调一既有利于人体健康,又节省能源)等。二是从地理学而非建筑学的视角。审视过去人居环境建设的得失,建构基于“人地协调”的人居环境建设新思维。
5.4多视角多方位研究以及加强学科间的渗透
人居环境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巨系统,具有边缘科学的特点即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根据这些特点。人居环境科学应是地理、城市规划、建筑、园林、环保、生态、经济、社会、人口、哲学、伦理等学科的相互渗透、融贯发展的耦合[2,441。从而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人点对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多视角和多方位分析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范文4
关键字:人居环境;城市建筑;以人为本;低碳环保;节能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ring us more people-oriented thought, so the exploration of living environment was more and more thoughtful,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living environment definition, explain profound theories in simple language presentation of human settlements 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constructions.
Key word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ity construction; people-oriented;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我们探索人居环境科学,必须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探索人居环境科学的未来走向。回顾从93年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社会在不断发展,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都推动人居环境科学变成大科学。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各方努力要落实到人居环境的综合建设当中,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人文问题。
1.人居环境的定义及发展:
1.1人居环境的定义: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一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
1.2人居环境的发展:2001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出版以来,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从概念走向实践,不断丰富,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学科发展上呈现出多学科繁荣的局面:
1.2.1学科建设上,近年来我们在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方面的进展:许多重大建设工程也力图将建筑与城市、园林结合起来;
1.2.2技术科学的进展(单学科的拓展),目前清华大学在热环境、声环境、面对气候变化的讨论中也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研究成果;
1.2.3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如京津冀人居环境、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人居环境以及关于面向“北京2049”人居环境规划实践的探索;
1.2.4关于人居环境史的研究,旨在从国家、区域、城乡、建筑群等层面,对中国各时代人居环境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深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1.2.5关于重点学科群建设,如将人居环境科学列为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关于园林学学科重组的讨论以及转型中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等。
从已有的研究进展来看,这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科交叉早为我们的先驱者所积极提倡,但是实践中从原有的学科拓展出去,并做出切实的成果仍充满艰辛,不过一旦有所进展,其发展则可影响业界。
2.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
2.1以人为本
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前提,能够具备实用功能,在设计上可以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题材、主题、情感和意境,创造宜人的聚居环境;所谓“宜人”是指除物质环境的舒适外,还包含生态健全,回归自然;同时致力于土地利用,充分保护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建立在科学与艺术创造的基础上。以人为本,走向人文主义景观。回归自然,塑造“自然建筑,生态建筑”。
2.2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贯彻
“适用、经济、美观”的本质就是要整体把握建筑品质。“适用、经济、美观”作为建筑设计的主题是永恒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材料与机械设备的日新月异、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些因素对“适用、经济、美观”的各个主题和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新时期已经赋予了“适用、经济、美观”以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适用”不仅仅是“住得下、分得开”的简单要求,更多的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经济”也不再仅仅是投资多少的问题,更多的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节地、节水、节能,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法和材料;“美观”也不再仅仅是“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而应成为需要普遍关注的原则。
2.3融入生态理念
人居环境是一个整体,是城市大景观的子系统,由环境中各类形象构成。城市建设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点,人们能改变环境,而环境更能净化人们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符合生态要求的人居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可参与性,人的行为、心理、文化对人居环境都有深刻影响,这样的环境才可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2.3.1建筑设计融入生态理念,对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崇尚景观的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恶化,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3.2建筑设计融入生态理念,需要我们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保护植被与水体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创造出完整而连续的生态景观,优美的人居环境。生态健康的人居环境应该是拥有尽可能多的开敞的自然空间,人类可以与自然界的 其它生物建立起一种和平共处的伙伴关系,应该是在大自然这个复杂矛盾体中,去把握一种动态平衡。
2.4建筑设计要满足节能要求
建筑设计要满足节能要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针,不断提高用能效率,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减轻大气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建筑热舒适条件,促进城乡建设、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筑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有利于减少建筑耗能,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5突出绿色景观
人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中。随着生存理念的现代性转换,时下,人们对于优化自身生存环境的渴求愈发加重,于是人们总是希求生存环境的生态化、艺术化、审美化,并且又总是将这种优质化环境的求索不断地转换为绿色征象。于是乎,绿色的思绪总是萦绕在人们的心田,渴求绿色的生存条件、器物、方法及绿色环境,就每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对绿色的追思往往又幻化为对艺术与审美的寻求,或者是以艺术审美化的程度作为衡量“绿色”的尺度。绿色植物作为自然环境的代表,其生态效应、视觉感受和人文景观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建筑环境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栽培技术和环境思想的发展使建筑设计中环境要素的地位日渐突出,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建筑设计突出的绿色景观是优美的人居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筑仅仅是环境的一个部分,建筑美从整体上说是服从于周围环境的。”建筑作为稳定的不可移动的具体形象,总是要借助于周围环境恰当而和谐的布局才能获得完美的造型表现。
3.结束语:
人居环境科学发展的历程实践了冀图用“综合的、统一的方式”,“构出一些原则,以便遵从这些原则来改造我们的生存环境” 的设想。从我们建构人居环境科学开始,就已经领悟到不是企图建构一门“人居环境学”,一个庞大的、僵化的学术体系,而是随时代需要,组构以解决问题出发的学科群入手,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构建的并且这个学术体系是随时代需要,在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扩大、成长、创新。人居环境科学要解决的是在快速城市化提升中,人类生活、生产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我们也认识到,人居环境的问题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将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挑战将愈发严峻,与此相应,也就越来越要拓展新的学科参与到解决人居环境的问题中来,将已经成熟、达成共识的学科知识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知识体系,形成复杂的学科巨系统,以应对人居环境面临的共同挑战。
参考文献
[1]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人居环境科学范文5
人居环境是由人与环境共同构成的,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它不仅包括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包括人们的种种社会环境以及自然环境,是一个联系较为紧密的庞大网络结构。人居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居环境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行为四个层面构成。而狭义的人居环境更侧重物质层面,主要包括人居环境所必需的空间范畴以及物质要素。人居环境发展理念不仅适用于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规划,也适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发展建设。本文因乡村为研究对象,就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寻求较为合理的规划方案。
2人居环境的构成
就现阶段发展实际来看,目前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不容乐观,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农民的各项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具体表现在:村庄道路建设不到位,路面不平,给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乡村路灯覆盖率较低,亮灯率不高,村民夜间出行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自来水水质不高,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不当,村民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村庄选址缺乏合理依据,一些靠山村庄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由此可见,要想构建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环境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首先就要解决好上述问题,以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要积极改善居住条件,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3研究概述
3.1国外相关研究概述国外对人居环境的研究较早。早在二十世纪初期,希腊城市规划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环境学的理念,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根据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我们可将国外的人居环境理论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十九世纪末至二战前。在此阶段,国外学者尚未明确的提出“人居环境学”这一概念,但已开始从社会学、地理学、建筑学等方面展开研究,为人居环境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国外的人居环境学是在城市环境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霍华德、芒福德、盖迪斯等。其中,霍华德较为形象地指出了城市和乡村的关系,他认为城市和乡村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并通过快速交通相互联系,最终形成理想的“田园城市”;而芒德福则秉承人本思想,主张将城市规划与乡村和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起来,还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盖迪斯则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他倡导“区域观念”,要求将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规划当中。②二十世纪二战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此阶段人居环境学作为一门科学被正式确立下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1954年国际建协首次提出了人际结合思想,强调以人为核心,同时在城市形态的发展过程中应以其本身的发展结构为基础;希腊学者萨迪亚斯自1950年开始研究人类聚居学,并要求通过研究人、自然界、社会、建筑物、联系网络五个要素间的关系展开人居环境研究;1977年的《马丘比丘》对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二战后有关社区发展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都极大地丰富了人居环境建设的内容,并开创了人居环境研究的新局面;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学者们纷纷运用现代化研究方式和手段展开未来城市人居环境模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美国政府自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制定后,积极完善与人居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政府、学术机构、私人研究组织都纷纷尝试运用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指导城市发展。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这一阶段,人居环境建设已提升为全球性问题,各国纷纷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不断开展相关建设,并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1980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都显示了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即实现可持续发展;1985年,第40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设立“世界人居日”,规定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人居日,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1992年联大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专门设有“人类住区”的章节,共列出有关的八个方面的领域;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会议探讨的两大主题是“人人有适当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提出了纲领性文件《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
3.2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3.2.1人居环境研究的内容。中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儒家的“天人合一”,即强调在建设和打造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到了近现代,我国对人居环境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研究水平较低,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外国;1994年我国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理念;1997年吴良镛先生首次在国内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这一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与分析,以指导其科学发展。同年,杨贵庆研究了大城市周围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并就其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观点;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同济大学多名教授及教师参与并组织了该研究,及时提供了相关理论和具体实施的指导原则;2001年“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住房与社区发展”成为同济大学举办的首届规划院校大会上交流的重要议程。
3.2.2有关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模式的研究。明浩、陈佳骆等首次提出了“村镇住宅产业化”这一概念。所谓村镇住宅产业化,就是指充分发挥村镇住宅的生产和供应等产业化功能,不断完善其组织结构,以不断满足城镇的工业化发展需要。而要想在现阶段进一步推进村镇住宅产业化发展进程,就必须根据各地区村镇住宅的建设规模与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大力开拓村镇商品房市场,充分挖掘市场潜力,以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二是逐步提升村镇住宅的规划水平和设计质量,以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进一步发展村镇住宅部件市场,提升服务品质,增加商品房功能,完善住宅配套设施;四是积极开发新技术,不断提升村镇住宅产业的科技水平,打造自主品牌;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应的村镇商品房发展优惠政策,以引导和推动村镇商品房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六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村镇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冯建平就农村住宅建设质量低的原因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其后果。而张湛、刘劲提出了“走集约化道路,建设村镇公寓式住宅”的四项措施,认为应在政策、经济上引导住宅建设集约化。张文辉阐述了推广村民公寓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措施。
4小结
人居环境科学范文6
人口分布是区域地形、温湿度、水环境和生物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此,基于NTPI、NTHI、WHI和NLCI,构建反映影响区域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协调性的人居环境指数模型,其计算公式为:HEI=α×NTPI+β×NTHI+γ×WHI+δ×NLCI(6)式中,HEI为人居环境指数,取值在0-1之间;NTPI为标准化的地形起伏度指数;NTHI为标准化的温湿指数;WHI为标准化的水文指数;NLCI为标准化的地被指数;α、β、γ和δ为权重,参照中国科学院新疆人口功能分区的权重取值[8],强调气候、地形和水文条件对于人口分布及其环境的影响,取值分别为0.27、0.29、0.20和0.24。基于HEI的新疆绿洲人居环境的综合评价标准参照中国科学院封志明等2008年对全国人居环境指数适应性的划分[2],结合新疆人居环境指数的空间分布、人口分布、绿洲分布、水土资源利用的空间分布和水土资源承载力等综合分析[4。
基于HEI的新疆区域人居环境可分为基本不适宜区、较难适宜区、勉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和较适宜区5类,具体的划分依据如下:1.人居环境的不适宜区,HEI≤0.08。区域主要为高寒山区、岩漠、冰川雪峰、沙漠和戈壁等,自然环境极为恶劣,而且区域人口分布不仅受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严格限制,也受到水土资源承载力的严格限制。人居环境不适宜区是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区。2.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HEI在0.08-0.14之间。区域主要为中低山区的草地荒山、盆地内绿洲边缘的荒漠带,包括荒漠草地和少量水土开发的人工新绿洲及撂荒耕地等,绿洲内一般处于源流和干流的中下游,主要是下游。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很难形成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基本不协调区。3.人居环境勉强适宜区,HEI在0.14-0.20之间。区域主要处于中低山区与盆地内源流和干流的上中游、下游的上中部,水资源条件相对比较好。人居环境的勉强适宜区属于新疆区域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的勉强协调区。4.人居环境基本适宜区,HEI在0.2-0.25之间。区域主要处于绿洲内部老人工绿洲,一般位于绿洲源流和干流的上游,以耕地和人口居民点为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区域自然环境中等,适宜人口长年生活和居住。人居环境的基本适宜区是新疆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基本协调区,适宜于人口的集中分布。5.人居环境较适宜区,HEI≥0.25。区域自然环境和水土资源环境条件基本相近于人居环境基本适宜区,仅是区域水资源条件较好,相对更适宜人口长年生活和居住,是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较协调区。
新疆人居环境的总体评价分析新疆人居环境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中高海拔山区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沙漠或盐漠区等区域,面积约为112.85万km2,占总面积的67.78%。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三大山系的中低山区、绿洲与荒漠的过渡地带,盆地内呈现沿河流分布的特征,且主要处于中下游;人居环境的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地形不平、气候寒冷、植被覆盖度低或有轻中度沙化和盐化与水土资源禀赋较低及承载力较弱等,面积约为41.49万km2,占24.92%。勉强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人工绿洲区,区域较温暖、降水少、干旱,面积约为10.08万km2,占6.05%。人居环境基本适宜区为伊犁河谷、塔城盆地、天北带与南疆塔北带的焉耆盆地、阿克苏河流域和塔南带叶尔羌河流域及喀什噶尔河流域等人工绿洲区,气候温暖或温凉、降水相对较多、植被覆盖较高或者水土资源较丰富等,面积约为1.64万km2,占0.98%。人居环境较适宜区主要位于伊犁地区和天北带等部分地区,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植被繁茂、气候较湿润等,面积约为0.43万km2,占0.26%。新疆人居环境总体非常恶劣,92%以上的区域不适宜人口居住,是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不协调发展的区域,这成为新疆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大背景。区域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相对较协调的面积不足8%,其中,只有0.94%的面积是基本协调的区域,且较协调区域面积低于0.3%;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工绿洲和自然环境较好的人工绿洲上[5],伊犁地区已经形成人工绿洲复合经济系统,成为新疆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
北疆地区人居环境不适宜区面积比重较小,约占北疆地区面积的44.23%;东疆和南疆地区占的比重很大,分别为东疆地区面积的84.39%和南疆地区面积的73.19%,东疆和南疆地区主要以人居环境不适应区占主导。人居环境较难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约为25.47万km2;其次是北疆地区,约为12.96万km2;东疆地区最低,约为3.07万km2。但是,北疆地区占比最高,约为北疆地区面积的33.07%,其次是南疆地区,约为南疆地区面积的23.95%,东疆地区最低,约为东疆地区面积的14.62%。东疆和南疆地区由于人居环境不适宜区占的比重较大,所以较难适宜区小于北疆地区。总体上,东疆、北疆和南疆地区不适宜人居环境的面积比重都很大,约为77.3%-97.14%。北疆地区人居环境的勉强、基本和较适宜区域面积都高于南疆和东疆地区,分别为7.54万km2、0.95万km2和0.40万km2;南疆地区又高于东疆地区,分别为2.38万km2、0.64万km2和0.02万km2;东疆地区最低,分别为0.16万km2、0.05万km2和0.006万km2。而且,北疆地区人居环境的勉强、基本和较适宜区面积比重也都高于南疆和东疆地区,东疆地区最低。总体上,北疆、南疆和东疆地区人居环境适宜区面积比重都较小,约为0.99%-22.7%,尤其是基本适宜和较适宜区域非常小,约为0.25%-3.46%。
作者:韩桂兰 孙建光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