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忆秦娥李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忆秦娥李白范文1
李白的才华,是蜀地的山水滋润而成的,是蜀地的民歌民俗熏染而成的。他的启蒙老师,相信一定是那些民间艺人们,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的艺人们;他的诗词的璀璨,就是吸取了汉蛮民族的精华文艺而凝聚。
黄昏历来是那些游子思妇的最痛,也是那些旅居异域的诗人们的最动情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怀春的少女们期盼爱情的降临,等待窗下的罗米欧;思妇们则独上高楼,怨恨暮色的过早降临;老人们则拄杖依柴扉,望那在外流浪的游子的方向……
在这个时刻,这些留守家园的坚贞者们,让黄昏更增添了沉闷和忧愁。不见灯火,不见归者的喧闹,唯留下等待者的胡思乱想。她在高楼上,愁情与疑虑交相侵袭她:此刻,远方的人儿,他在干什么?吃了没?睡了么?冷不冷啊?寄去的衣服收到了没?不会有什么事吧?不是来信说今天能回来么?难道,难道,身边又有了个她?……
是啊,黄昏本来就是喜悦与忧愁的共同体,谁也无法阻碍爱情的火热,但谁也不能保证久在异乡的游子偶尔生情。歌手周传雄有一首歌叫《黄昏》,很说明了这个观点,谁能说黄昏不是爱情结束的征兆呢?
黄昏
过完整个夏天,忧伤并没有好一些,开车行驶在公路无际无边,有离开自己的感觉。
唱不完一首歌,疲倦还剩下黑眼圈,感情的世界伤害在所难免,黄昏再美总要黑夜。
依然记得从你口中说出再见坚决如铁,昏暗中有种烈日灼身的错觉,黄昏的地平线,划出一句离别,爱情进入永夜。
依然记得从你眼中滑落的泪伤心欲绝,混乱中有种热泪烧伤的错觉,黄昏的地平线,割断幸福喜悦,相爱已经幻灭。
李白是个一辈子漂泊的人,对此是身有体会的。其实,自己何尝没有这种思念?远在蜀地的父母何尝不是如此?在山东的妻儿又何尝不是?与亲人唯一心有灵犀牵挂的也就是黄昏了。
《菩萨蛮》一词正是说尽了天下的悲欢离合,概括了唐代人们豪迈入世的同时在个人身上体现的情感悲哀。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词的婉约风格,已在此词中显现。
读李白,我们读到的并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悲欢离合,而是整个社会和时代的悲壮。箫声,秦娥,秦楼,明月,杨柳等等,都已经不只主要的了,是那咸阳古道,汉家陵阙,将千秋万代都包孕其中。《忆秦娥》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正是源于它传达了一种意蕴和哲理:个人的悲剧并不足畏,怕的是整个民族的悲剧。
忆秦娥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李白范文2
——西安游记之一
刚接触古诗词时,特喜欢辛弃疾的词,其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即是最喜欢者之一。“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登高悲望故都的神态、心境都跃然纸上。
其实,辛弃疾此时遥望的并不是“长安”,而是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宋都汴京,只不过汉唐时长安一直是京都,辛词人就把它代指汴京了。
这种指代在唐代之后的古诗词中是很常见的。当然唐代及之前的诗人一般不会这样用,如李白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所说的长安就真是长安。
我也曾遥望长安,因为汉唐盛世,长安是国际性大都会,会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另外,古诗词中经常提及长安,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一些有关汉唐的文学作品也经常提到长安,如《西游记》中就说它“自周、秦、汉以来,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华夷图上看,天下最为头,真是奇胜之邦。”加之评书也有这样的内容,小人书也有这样的内容,让我觉得长安城内处处神奇。
待到我遥望的时候,长安已不叫长安,而叫西安,据说西安这个名字是在明代确定的,这之前,长安因失去帝都地位已多次更名。我虽然知道自己遥望的是西安,可心里想的却还是汉唐的那个长安,因为汉唐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的时期,是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时期,不然我们怎么会自称“汉人”,而被外国人称为“唐人”呢?
我遥望已更名为西安的长安,倒不是因为有李诗人和辛词人那样的家国情怀,而纯属好奇,就想看看这座千年古都还残留着哪些昔日辉煌,能寻到哪些旧闻逸事。
没想到世事悖拗,没想去的地方因为工作关系无意中去了,而向往的地方却一直没有机会去。退休后,本以为自己的腿可以自己做主了,谁知也不尽然,还得征求老伴儿的意见。她一听说西安是大西北就摇头,她想去的地方是沿海城市,于是我们先后游览了广州、海南、香港、澳门、青岛等城市和曹妃甸、东戴河等景区,却一直与西安无缘。
直到今年夏天,女儿要带她儿子去看兵马俑,我才有了机会——她要带我和老伴儿一起去玩儿。女儿通过携程旅行网订了一个只为我们4人服务的“私家团”,是双飞,专车专导,听着很不错。7月5日,西安之旅成行。
上午10点多,快要登机的时候,女儿突然紧张地问我,携程订的机票是不是错了,怎么广播里说要飞往西安咸阳呢?我说,咸阳离西安很近,说不定就是西安的一个区,西安的机场在咸阳也正常,因为机场一般都与市区保持一定距离,应该是没错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携程订的票没错,我们去西安就是要在咸阳机场下飞机。
出站的的时候,携程安排的导游和司机已在站口等候。导游是一位年轻的女士,姓吴,司机是一位中年男士,姓张。都是当地人。
开车后吴导游说,到西安大约需要一个多小时。我感觉这与“咸阳离西安很近”的说法不符,立即向吴导游求证,咸阳是不是西安的一个区。吴导游肯定地回答,不是,咸阳是另一个市。我问西安是否还有其它机场,吴导游说没有。我又问西安的机场为什么不建在西安,而要建在这么远的咸阳?吴导游说,西安原来有机场,在市内,后来城市发展,机场需要迁出,而当时正搞西咸一体化,便把机场定建在了咸阳。我对这样的决定很有意见,来回太不方便了。
车往南行,至一长桥,见有“渭河大桥”的标牌,我便问吴导游,桥下是否就是“泾渭分明”中的渭河。吴导游说,正是,再往前走一会儿,你就能看到河水了。车到桥的中部,我终于看到了渭水,浅浅的,静静的,像是一片死水。水面本来就不宽,加之许多地方还隆出沙洲,显得更为窄仄。这就是“晚来清渭上,疑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傍水田”的渭河?真令人难以相信。
在这首唐代诗人冷朝阳所作的《晚次渭上》的诗中,渭水还是“清渭”。据说当初“泾渭分明”这句成语中所谓的分明是“渭清泾浊”,而现在已是“渭浊泾清”了。吴导游说,“泾渭分明”的两河交汇处,就在西安的东北部。由于此次旅游没有安排观览“泾渭分明”,这一沟沟儿的渭水到底如何与泾水交汇,就不得而知了。
看到渭河大桥,我又想起长安的另一座桥——灞桥,那可是一座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的名桥。灞桥位于长安城东,是灞河上的一座桥,古人往东送别亲友时,一般就送到这个地方。那时河边栽满柳树,人们要折柳枝相送,以表依依惜别之情,据说是因为“柳”与“留”谐音,赠柳枝带有挽留之意。李白的《忆秦娥》词中就有“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灞陵近灞河)。我于是又向吴导游询问灞桥的情况,她说,我们去兵马俑时要经过灞桥,那儿是关中八景之一。每至春风起时,灞河畔柳如烟,絮如雪,人们便叫此景为“灞柳风雪”。她还说经过时会提醒我看一看。可后来她忘了,我也忘了。不过我倒不为此事过分遗憾,因为后来听说,我们经过的灞桥并非古灞桥,那座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的古灞桥,早已损毁得只剩下遗址了。
由灞桥我又想起了另一处古人常去的地方——乐游原。李白的《忆秦娥》词中也提到它:“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乐游原位于长安城南的黄土台塬之上,四望宽敞,是当时的游览胜地,经常是游人如织。很多古诗词中都提到它,最有名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向吴导游询问此地时,吴导游就背诵了这首诗。我一直以为乐游原在郊外,可吴导游说,它就在市区,离有名的大雁塔不远,位于其东南。还说,乐游原现在都成了街道了,没什么可看的。可后来得知,吴导游说的并不完全准确,乐游原并没有完全消失,占地200多亩的西安青龙寺遗址公园就在了乐游原上。不过这座新建的公园肯定名气不太大,不然怎么连西安的导游都不知道呢?
由于我们到达西安后的当天下午,携程没有安排游览,我便问吴导游我们下午的自由活动去哪儿最好。我知道西安有好多有名的宫殿,像阿房宫、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就问她可否去看看宫殿遗址。她不赞同,理由是只能看到地下基础部分,地上没有东西,有也是假的,如果对考古没兴趣就不要去。她还以对外开放的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说,里边除了宫殿遗址的台基,就是新栽的草和树,有房子也是新盖的,再就是在宫殿遗址旁边放个模型,很小的,没看头。她建议我们去看大雁塔,说到了晚上大雁塔广场上有音乐喷泉表演,非常好看,还说这个广场是亚洲最棒的音乐喷泉广场。
车驶入市区不久,我们看到了西安古城墙。吴导游介绍说,西安古城墙是明朝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宽大于高,非常坚固。她还说,古城墙内建筑限高,所以城内城外很好区别,有高楼大厦的地方,一定是在城外。
忆秦娥李白范文3
一、寻史解读知其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知人论世”是正确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常言道:“诗如其人”,“知其人,方能解其言”,了解“其人”,则能从侧面了解其诗,理解其意。
诗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作品即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读诗须先知其人。可通过看注释、查资料,了解作者的人生阅历,作品的创作背景,古人对其评价等等。查询、收集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主实践的过程,更是为进一步赏读作好铺垫的过程。只有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比如:在知晓了李白那种豪迈奔放的诗风之后,再去诵读他的《望庐山瀑布》和《望天门山》,就会有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感受,从而对诗人情感、诗歌情境有更深的理解。“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淳”,这是宋代大诗人辛弃疾对陶渊明的高度评价。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退,大伪斯兴”的年代,而能有“真”“淳”之人品诗品,实属难得。我们读了古人如是评价,再读其《饮酒》这首最有影响、流传深远而又最难解读的诗,就顿悟这是诗人内心之境所投射出的,由七彩日光融贯而成的一道反光。再如了解了李白、杜甫对孟浩然的赞语,再去读孟诗《过故人庄》,就觉得“清诗句句尽堪传”,难怪“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了。
二、激趣入境思其法。
一首诗的意旨神韵谓之“诗神”。如果说诗题是诗意的凝聚点,那么,诗之技法可谓“诗神”的闪光点。我们诵读诗歌,应紧紧扣住诗题和关键技法来研读,对诗意作延伸和拓展的想像。如读杜牧的《泊秦淮》,吟诵时,可扣住一个“泊”字来想:诗人何时船靠秦淮河岸? (“夜泊”)当时之境如何? (夜色迷茫,“笼”)诗人之心境怎样,是欢快,还是忧愁?凡此三思而知一“泊”一“笼”的妙用使诗之神韵油然而生。又如读《春望》,在不厌诵读中可作如是思:诗人杜甫在何季节眺望何处?那里的景色怎样?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吟诵时,扣住诗题细品,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其时长安已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所据,一片荒芜破败之景,由此不难体察诗人感时伤怀的痛楚。“春望”寻常二字,却融合了全诗的内含。再如读《诗经》之《关雎》,反复吟诵,知其赋、比、兴为何事,方可知诗为何物。只有感知了诗由雎鸟叫声而引发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情意,才明白在形象与情意的关系上是“由物及心”的,“兴”因物而兴,物在兴先,这就是“兴”之手法的妙用效果。还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从诵读中看作者运用夸张之手法,只一个“愁”字,却展现了绵延无绝的愁思。像《凉州词》、《忆秦娥》诗人为凸现诗的情境,则采用以“行”写“情”的技法,无不给人情真意切之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尽在轻吟慢诵中体悟其妙。
三、吟唱赏析明其意。
中华诗篇源远流长,其中大多远古之作,如果我们只是“就诗论诗”,是难解其意的。我们只有反复的吟诵,懂得去欣赏她,才能更好地理解她。“诗无达诂”、一首诗见仁见智,读者有欣赏的自由。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诗亦如此。诗人的经历不同,风格各异,他们各有个的“门道”。要读好诗,就要懂得如何去赏析,在赏析中明其意。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七绝《题惠崇春江晚景》的前两句。《春江春景》是惠崇之画作,苏轼为画作题写诗,避原画之图景,力求传达画之意境,给人以春色关不住的感觉。因此,这里不仅有画意,有诗情,而且包蕴了生活的哲理,是作者对原画面画意的引申,展现了春天给万物带来喜悦的深邃意境。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七绝《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的后两句。”“湖阴先生”是诗人好友杨德逢低别号。诗的前两句“茅檐长扫静无苦,花木成畦手自载”写出庭院之清幽,以表现友人品德高雅,生活情趣盎然。后一联写院外环境之奇秀,上句写一条清渠携绿绕田,诗人用一个“护”字和一个“将”字,把渠水人格化,似乎它有意携带鲜丽的绿色,展臂护田。这句已把原本静态之水,描绘得充满活力、富有情感。下旬更是绝妙,庭院对面之青山,竟然撞门开户,把一片苍翠欲滴的山色送了进来。“排闼”、“送青”四字,写出静山若奔到动态,真是神来之笔。于是,自然的生机,友人的情谊,高洁的情怀,隐士的形象均气足神实地跃然纸上。
如是说来,无论是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还是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还是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得诗人之情感,获净化之心灵。诗意固然深,善吟自然明,善赏自然清。我们皆从诵中感悟,于赏中明意。
四、烘托品味悟其境。
忆秦娥李白范文4
一、用名家朗诵引路
诗歌重在吟诵,而心不在焉应付差事地读只会糟蹋古典诗歌。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可以选用名家的朗诵作品作为引路人。一首鲍国安朗诵的《蜀道难》令学生群情激奋,一个个跃跃欲试。尽管这首诗年代久远,但从诗句里依然能听得到诗人千百年前心跳的声音。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学生结合注解已经感受到诗人的怀才不遇。此时播放名家的朗诵,并配以音乐,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涵咏诗句,让学生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
名家朗诵富有表现力,或铿锵有力或抑扬顿挫的语气易于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多个体品读,浅吟低唱,细细涵咏。尤其是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教师应选好评委,定好打分细则,设立奖项,让学生真正过把朗诵的瘾。
二、体会诗中意境
当名家朗读和热身朗读打开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大门,接下来就是深入理解诗中情味了。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动人的世界。在放幻灯片之前,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或情境,接下来再用图片印证。当学习林逋的《山园小梅》时,可以组织学生分两组,引导一组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中美丽的画面,同时让另一组用绘画的形式展示。之后,让两组交换自己的成果,交流心得,探讨诗歌里的意蕴和图片间的差距。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联想比以前更丰富了,最关键的是,古诗在他们心里焕发了生机,活了起来。
三、感悟诗歌意象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密码,感悟意象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诗歌的关键。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学习时必须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诗歌的代表意象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承载着比较固定的情感。诗歌的意象分以下几类:
1.自然意象
如月,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如猿,猿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郦道元的《三峡》中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人或事意象
如舟,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如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如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李白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语文教师对以上这些意象要深讲,并通过诗句加深理解,抓住了这些意象,诗歌的精髓就不难理解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诗歌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四、带着理性走进诗的世界
懂得了诗歌的思维特点,接下来就是真正理解诗歌并产生情感共鸣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名篇,可以通过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用独立的思维去思考苏轼身上有哪些值得他们肯定或否定的地方,从而拓展学生思想和思维空间。先找一段合适的音乐做背景,让学生自由地朗读,然后就意象展开讨论,看哪些事是打开苏轼内心世界的密码,找到白发、大江、酒后,再以此为切入点,感受情感,结果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词中的感情精髓――叹岁月易逝,功业难立。到了这里,再让学生回忆北宋和三国的历史,结合苏轼和周瑜的经历,梳理出苏轼内心慨叹的轨迹。如此循序渐进,学生很自然地读懂了苏轼,他们各抒己见,肯定了苏轼的才学,肯定了他建立功业的积极心态,但就词尾的慨叹提出了批评。这样学生就真正地走进了诗的世界。
五、以独特的视角审视诗中乾坤
诗歌鉴赏主要分形象和主旨两大部分。
1.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9)爱恨情长的形象。(10)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11)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12)爱民惜才的形象。
针对这些诗人形象,学生可以结合历史和诗人的经历,深入探讨诗人形象形成的因素,探讨诗人的得失,揭示时代的局限性,要有高度有思想,以独特的视角探索。
2.主旨
主旨大致也可以分以上几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诗歌主旨思想,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生活的反映,也是他们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理解诗歌不能忽略其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但是也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应该提倡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只要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肯定。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强烈的探求精神和创造力。
忆秦娥李白范文5
诗中的柳,碧玉般鲜嫩新翠,似袅娜多姿、凝妆而立的少女,那茂密的、轻柔的、下垂的柳枝如绿色丝绦般随风飘拂,好一幅美丽的春柳图。柳正是以她这特有的丰姿吸引了我国古往今来众多诗人,犹如历来为人赞颂的“傲、洁、逸、节”的“花中四君子”一样,与中国古代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频频出现在古代诗歌之中。但诗中的柳已不是自然之柳,而是人化之柳,已被诗人寄予了各种情蕴。
一、春天的象征
宋代诗人晏几道在《生查子》中写道:“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垄麦田青润。”春已归来,它在何处?它在岸边娇黄的柳叶中,在垄头青润的麦草里。简洁的一问一答,将春回大地带来的万象生机展露无遗。柳,在这里成了春天的象征。韩愈《早春呈张十八员外郎》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在这里,带给早春勃勃生机的不正是满皇都的烟柳吗?
二、抒写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对于人来说,大自然的美既是丰富的,又是神秘的。自然山川不仅以其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人的生命,而且以其瑰丽秀雅的风光愉悦着人的心灵。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向往着自然,渴望达到‘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的物我同一的理想境界。”正因为如此,美丽的春天更让诗人留连往返。他们描写有柳点染的春景,抒发他们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张问陶在《阳湖道中》写道:“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娇翠画江南。”正是柳与桃共同“画”出了江南迷人的春景。“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这是多么美丽的大自然风光啊!陆游在其《游山西村》中把自己的家乡描写成了青山环抱、绿水萦田、村村花柳的世外之境,怎不让人留连?
柳,不仅能点染春景,而且本身就非常可爱。志南《绝句》里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冯延巳《归自遥》中说:“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读着这样的诗句,定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美丽。
三、抒写离情别绪
人的一生是感情的一生,在人的一生中,各种各样的感情纠缠着我们,常令我们不得心如古井,常起波澜。在这千万种感情之中,离情最为寻常,“人有悲欢离合”,人人都会经历。因此,离别成为古人在诗词中反复吟咏的主题。杨柳以它轻柔飘拂、依依的状貌,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依恋、难分难舍的情状;且“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送行往往折柳赠。“梁鼓角横吹曲”里有“折杨柳”,《乐府诗集》中有《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儿”;“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汗儿歌。”自此,柳就频繁地出现在送别诗中。柳代表离别,诗人借柳抒发离情别意。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指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在“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的背景下,送别友人,怎能不为离情所苦?
也正因为柳代表着离别,所以柳自然勾起诗人的离情别绪。郑谷在《柳》里说:“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绪惹春风。”姜夔在《长亭怨慢》里也说:“渐吹尽,枝头香絮,……难剪离愁千缕。”柳永在《雨霖铃》里表达的是与爱人离别时柔情如割,抑郁难排的情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转贴于
四、爱情的见证
爱情是一种纯真而又强烈的感情,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但在封建社会,这种感情却常受到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摧残,常落得“物是人非事事休”、“柳”却依旧的结果。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将失恋人那种失望、悲伤和满怀惆怅伸手可触般展现在我们面前,与崔护《题都城南庄》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里的柳不就是那“依旧笑春风的桃花”吗?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不知让多少痴情儿女流下热泪。当经过“几年离索”的陆游、唐婉又在沈园相逢时,满怀愁绪的陆游看见那“满城春色宫墙柳”,引起的是巨大悲伤,强忍着彻骨之痛,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钗头凤》。四十年后,陆游重游沈园又写下“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客,犹吊遗踪一泫然。”爱人已梦断香消,人去园空。也许只有老柳还记得他与唐婉的相遇。漫长的岁月,长久的思念,痛苦悲伤无法排遣,沈园柳树也为之老枯,没有了柳絮,更令诗人伤心,怅然。
五、咏史怀古,抒发沧桑之感
中国古代诗歌“国身通一”、“民胞物与”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忧患意识,体现在古代许多诗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祖国前途的忧患,伤国事之危艰。尽管是“伤心莫问前朝事”,却常常借物抒发伤今怀古之情。柳,常是诗人们沧桑之感的触动物,成了历史的见证。
李白就在他的《忆秦娥》里表达了这种强烈的苍凉、慷慨的伤今怀古之情。“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昔日的繁华,而今俱往矣。只有柳色残阳依旧,为汉朝唱着挽歌。
韦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江雨霏霏,江草芊芊,春鸟啼鸣,烟柳笼堤,是台城一带古今相同的景色。然而昔日六朝的繁华却如梦幻般地消逝了,只有台城的烟柳,冷眼看着朝代更替,人事兴衰。“柳”正与李白《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月”一样,成了怀古讽今的寄托物。
李商隐《隋宫》也这样写道:“於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隋宫的荒凉景象,隋堤上落满暮鸦的垂扬,不都是隋炀帝亡国的见证吗?诗人借古讽今,向晚唐昏庸的帝王含蓄地提出了警戒。
六、伤春,惜春,撩人情怀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美丽季节,曾赢得古代诗词作者的无数赞美;同样,春天的归去,也曾使许诗人词家为之一洒惜别之泪。而“撩乱春愁为柳絮,悠悠梦里无处寻”,柳也就成了诗人们伤春、惜春的寄情物,撩起诗人不同情怀。
忆秦娥李白范文6
作者简介
马致远,元代杂剧家、散曲家。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晚年隐退。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五种,现存七种。作品多写神仙道化,有“马神仙”之称。曲词豪放洒脱。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同称“元曲四大家”。其散曲成就尤为世所称,有辑本《东篱乐府》,存小令百余首,套数二十三套。
天净沙秋思全诗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姜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这首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而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做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