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诗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普希金诗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普希金诗选范文1

初中部分:

1<<西游记>>2<<水浒传>>3<<朝花夕拾>>4<<骆驼祥子>>

5<<繁星.春水>>6<<鲁滨逊漂流记>>7<<格列佛游记>>

8<<童年>>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名人传>>

高中部分:

1<<论语通译>>2<<三国演义>>3<<红楼梦>>4<<呐喊>>

5<<女神>>6<<子夜>>7<<家>>8<<雷雨>>9<<围城>>

10<<哈姆雷特>>11<<堂吉诃德>>12<<歌德谈话录>>

13<<巴黎圣母院>>14<<欧也妮.葛朗台>>15<<复活>>

普希金诗选范文2

对于书籍。纵使有占为已有的冲动。以前。碰到自己看过的、很精彩的书籍。我必定要买一本收藏,以备后来再次欣赏,不然。心中就会惶惶然,若有所失。像《平凡的世界》、《废都》、《白鹿原》这样的书,都是以前看过后来才买的。记得高一时从同学处借来《穆斯林的葬礼》,整整一天没有听课,为韩家两代人的凄美爱情深深感动着,把头埋在抽屉里。一天没有抬头。看完之后,有两种想法,一是想不到小说还可以这样穿插着写,二是一定要买一本,以至于后来竟有几种版本的《穆斯林葬礼》。

旧书对我来说有莫大的缘分,这份姻缘也起源于高中。那时,盗版书比较猖獗,地摊上到处都是,甚至在新华书店也能见到。当时并没有想到侵权问题,因为没钱,就觉得盗版便宜,甚合我心。但是,盗版书往往错误百出,一本好书就因为不负责任的印刷和错位倒置的情节而没有读下去的欲望。相比较之下,还是喜欢旧书,既正版,又便宜,散发出淡淡的陈年老香。看着那些模样或许有些邋遢的旧书,我总觉得那是些深藏不露的世外高人,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精彩。当然,那也要去亲近他们才行。也许,他们就是等待知音的琴弦,只有识者才能弹奏出天籁之音。

在那时,我的生活费都基本用在了购书上。父母每月给钱,我基本上是到月中就没有余钱,往往借债度日。月末回家时。总有带回去成麻袋的书籍。记得有一次,只剩下十多块钱了,在书店看到一本八百页的《普希金诗选》,十分喜欢,徘徊很久,思想斗争很是激烈,买完书可是要饿肚子的呀。不过看看在书架上微笑着的“普希金”,最后心一横,管他呢,饿肚子就饿肚子,先买了再说。不过,还好。有好友借了我些钱,替我解了围。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淘书也是在高中,那次收获颇丰。好像是中午休息时。看同学从外面进来,很欣喜地拿着几本书。对书特有的感情促使我走向他,并翻了翻。不翻则已,一翻大惊,原来是一套鸳鸯蝴蝶派的作品选。细问之下,才知道是校外有个收旧书的老人卖的,听说家里还有很多,是从一个大学生家收来的。大学生不在家,家里没地儿放,就处理了。我和几个爱看书的同学连忙跑到校外,慌乱之间。夺得两本正版《金瓶梅》,狂喜如潮。后来,我们几个又等到老人收摊后,一块儿去他家淘书。老人一开门,我惊呆了。有近百本书层层叠叠地摆在地上,一眼就看见多本好书。其中就包括古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心跳不止。我和同学在书堆旁流连忘返,细细挑选。我记得我总共挑了五十多本,老人送给我的编织袋都快装满了。我几乎是背着那些书回去的,内心被喜悦装得满满的,丝毫没有感觉到劳累。那样幸福的时刻,我一生都会记得。我常常会怀念那段淘书历程。一个渴求知识的少年,不知疲惫地奔波在文字铺就的金光大道上,那儿。承载着我的青春和梦想。还有很多早已遗忘的时光。

普希金诗选范文3

孩子们需要通过课外书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在现实中,大多家长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倾向于有益孩子智力开发的方向,而很少考虑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的德育发展。孩子的头脑越来越聪明,心理素质和传统感恩的美德却渐渐下降。

不知是哪个机构做的数据统计,每10个老人中就有一个老人指责自己的孩子不孝顺、缺乏感恩的心理。尤其在叛逆的青春期,他们开始向自己的内心探索,更加关注情感的释放和给予,比较感性。在阅读方面,他们普遍关注言情小说、青春散文、优美诗集等。有效的选择性阅读,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这个时期,也是孩子自我意愿最强烈的时期,所以,家长们不要看到印有韩寒、郭敬明等名字的书就一概没收,比如韩寒的《长安乱》,孩子们在轻松搞笑的氛围中感受人间真情。再者,像《读者》、《青年文摘》这些励志知性的杂志,也会很好地潜移默化孩子们的思想品格。跟雪小禅、风为裳齐名的写作者一路开花,就受到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喜爱,他的作品格调清新,温雅秀丽,曾经多次入选中考语文试卷题材,最新的亲情美文集《原谅我不懂你的心》也很值得一读。书中包含的80个哲理小故事让不少读者潸然泪下,重新审视两代人的沟通和相处模式,相较于一味的说教,温馨的孝道故事不是更能发挥作用吗?

普希金诗选范文4

最近我读了苏联作家尼·比留柯夫著的《海鸥》,我觉得书中女英雄卡佳·伏尔庚娜就是这样的一个年青人。

卡佳的优秀品质是具体体现在工作和斗争上,是从工作中、斗争中成长起来的。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贯穿在她的一切行动中。

我们知道:卡佳最先只不过是个极普通的农村阅览室的管理员。但卡佳是怎样看待这工作的呢?翻开《海鸥》第一部第一章,我们都为这样一幅图画所吸引着:卡佳,这位“顶多十六岁”的姑娘,满身泥浆,滴着雨水,手提着皮靴,冲破行政秘书的阻挡,来到了区委书记济明的办公室。她坚持着请济明当天就去给他们阅览室的读者们作政治报告。她举出很多理由,甚至还引证列宁说的话,来说明这次报告的意义和必要。在没有得到济明的同意之前,她焦急,几乎急得要哭了;而当济明答应暂时放下自己的工作,跟她一道去的时候,她才又高兴了起来。这种感情也许带些稚气(她只有十六岁啊!),但却是纯朴的、高尚的。只有把自己全身心融合在工作中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感情。

卡佳住的那个地方,是个比较荒僻的乡村。不像城市里那样方便,人们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她根据读者们的要求,针对着这种情况开展了工作。这里,我们不必列举她那六月十三日到十五日的活动日程表。但我们从这个日程表中,看到这个小小的农村阅览室工作,真是搞得个热火朝天:有定期的农业基本知识和射击小组的学习,有报告,有广播,在报告和广播中,又包括了对普希金的介绍,以及对最高苏维埃选举和审判托洛茨基——布哈林分子的认识。围绕着这些大活动,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们的戏剧小组、音乐小组、弦乐队、合唱队也是十分活跃的。通过这一连串的活动,使农村生活不是死气沉沉、乾燥乏味,而是生气勃勃、丰富多彩了。使一个本来感到这儿太荒僻的外乡人,也会马上觉得自己的结论下得太快!卡佳简直把有些人认为“平凡”“简单”的工作做“活”了。

把工作做“活”了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劳动中的创造性,就是出色地去完成工作任务。创造性自然不会凭空而来的,它是与工作中的刻苦学习钻研分不开的。卡佳就是善于钻研工作,善于学习,善于随时随地地吸取生活中的养分来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的。

当她第一次坐落汽车同济明一道回自己家里的途中,闲谈到济明曾在监牢和流放地生活时,她脑子里马上同工作联系起来了,于是就邀请济明去给他们讲流放地的生活故事。当她看到了司机修理汽车马达时,她就马上想到“我们这儿的小伙子可太喜欢马达啦。有些人想做汽车司机,有些——巴望当拖拉机手”,于是就要求司机同志把汽车开去给大将讲马达的构造;同样,当费嘉应徵复员了,——他由记者改做了机械员,卡佳第一次碰到他,就同他“谈判”开拖拉机训练班的事,因为许多姑娘都正想做拖拉机手,而上级总说没有技术教员。……

卡佳作共青团的支部书记的时候,为了推广先进的耕作方法,她引导着青年们钻研技术,她自己就是最积极钻研的一个。通过书中新闻记者费嘉对卡佳的探访过程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卡佳是怎样在刻苦钻研着:一清早,费嘉下了火车,来到村苏维埃。这时,卡佳点着灯,正在埋头看“实用植棉手册”,桌上还摆着“植麻学”。她正寻找着盛开淡蓝色花朵的亚麻渐渐发黄的原因,忙得五天都没有回家。就这样,她终于找出了亚麻发黄是上氮肥过多的缘故。

卡佳非常热爱书籍、渴求知识。书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可以开展我们的眼界,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展望将来;书籍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思想品质,给我们以精神力量。卡佳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她感到自己受教育少,文化水平低,进行工作困难等等,因此她如饥似渴地要求知识,她看司机修理汽车马达有极大兴趣;对别人组织的报告会,也是极力争取参加;又特别喜欢读书,一读就入迷,一读就到天亮。那还是她做图书管理员以前,她就爱读书,经常到阅览室去,虽然阅览室还隔一个村,但她“不管是稀泥烂浆的秋天,还是严塞的冬天”,即或狂风大雪也没有间断过。这同我们有些青年同志不爱读书,强调客观或一曝十

寒地读一点的现象,是个多鲜明的不同的对比啊!在她的家里和办公室,在她桌上、茶八几玻璃柜里也尽是一叠叠的书和笔记本。她在十五六岁时,就能正确地运用列宁的话;她读的《联共(布)党史》,里面夹了那许多小纸片;马雅可夫斯基诗选里,有她的眉批;她不但熟悉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的作品。而且也阅读着巴尔扎克的著作;对《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她自己说几乎全背得……。

加里宁曾经说过:“不管工作怎样简单,者底思想永远应当奔放着,研究着,创造着。”卡佳正是这样。卡佳就是在工作和学习中热情奔放着,研究着,创造着的。

任何革命工作都是有困难的。企图在工作中一帆风顺,否认或掩盖工作中的困难,都是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在于如何正视、或者说如何对待困难。一般青年对待困难,不外有两种基本态度,一种是畏缩不前、逃避困难;一种是面对困难、勇敢地迎上去。但在一个意志薄弱、缺乏朝气的人,在困难面前往往采取第一种态度,因而为困难所征服。而卡佳却与这种人相反,她坚决地选择了第二种。卡佳在做阅览室管理员的工作中,并不是没有碰到困难的,但是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她不断地前进,就以找出亚麻发黄的原因来说,对当时缺乏科学知识、又只“上了四个冬天的学”的卡佳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但她终于克服了困难。

普希金诗选范文5

《作文大世界》举办的“童诗讨论”,源于主编刘崇善在读了《少年文艺》发表的张牧笛的《我打开春天的窗》之后,写信给其好友、本刊特约编委、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樊发稼,就这首诗采用现代诗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提出若干看法,并得到了他的答复,嗣后在“刺猬诗人”博客披露,《西部<青少年文学>网刊》、《中国诗歌地理》予以转载,受到了许多诗人、诗评家关注。遗憾的是一些专写童诗的诗人们却很少发表意见,或者是言不由衷、王顾左右而言他。这是一次没有结果的讨论,究竟童诗的方向流向何处?最权威的是它的小读者,如果不被他们接受,那只是废品,即使刊载在报刊上,也是一堆垃圾。这里,郑重推出刘崇善于2010年5月在由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举办的诗歌研讨会上发言,他的看法也代表了本刊对童诗创作的基本观点,同时,按来稿先后发表参与讨论的文章(部分略有删节)。

这些年来,我很少关注儿童文学的问题,虽然偶尔还写点儿童诗,但是却看得很少,原因是自己不想看这些诗。这并不是说没有好的儿童诗,而是充塞在报刊上的不少儿童诗,不是作者无病或是内容浅薄,就是让我这大人也像猜谜似的不知所云。究竟当前的儿童诗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这涉及到儿童诗的存在、发展以及如何为小读者接受和喜爱的问题。但是,在我们整个儿童文学领域中,却似乎并不被重视,也很少举办类似的儿童诗的研讨会。汪习麟甚至对我这么说,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恐怕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了。但是,我希望这次研讨会开个好头,既要把各种不同意见和看法提出来,也要以各种方式加以解决,以利于儿童诗的创作,推动我国儿童诗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最近,从《文学报》读到刘绪源的《童诗复兴线路图》,使我联想到 2006年4月22日《文艺报》刊出的王宜振的《儿童诗的创新之路》,可以说,这两篇文章都提到了儿童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轨迹。刘绪源似乎也发现了儿童诗冷落的局面,他归结为要“打破儿童诗与儿童阅读相隔绝”的状况,而王宜振则强调儿童诗要汲取“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追求“一种新异的感觉”,认为这才是“儿童诗的创新之路”。我认为,刘绪源针对当前儿童诗的创作实际,提出了解决儿童诗创作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但是,如果按王宜振的创作主张,更拉开了儿童诗与儿童阅读的距离,从而把儿童诗引入形式主义的、唯美的、脱离小读者的死胡同。

我国的成人诗在发展,儿童诗也要发展,自然应该学习、借鉴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诗歌及其表现技巧,但是,不管如何学习、借鉴什么“主义”、什么“流派”、什么表现手法、什么修辞方式,都离不开儿童诗的特定读者对象,应该努力做到使他们能够接受和喜爱。我们许多儿童诗作者,谁不是学习、借鉴优秀诗歌及其创作经验而开始写儿童诗的?以我个人来说,也是从读了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海涅、哥德、希克梅特、凡尔哈伦等许多诗人的大量诗作,然后才写的。不管学习什么国家、什么诗人的诗,总不能学了那些诗的技巧和手法,却忘记了儿童诗的阅读对象,以至把诗写得晦涩难懂,让读者难以接受吧!

我们应该有汇集当代儿童诗人的儿童诗选本,以提供广大诗作者学习、借鉴、研究,可是,现在出版那么多选集,哪本选集能够反映我国儿童诗的真实水平,或者是真正应该收集的有影响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呢?我认为至今还很难找到,这丝毫也不奇怪,究竟以什么标准来编选呢?我手头就有两本诗选,一本是梅子涵主编的《红色秋千》,这是《少年文艺》50年的精华本。我怀疑这不是梅子涵亲自编选的,他只不过挂个“主编”的名义而已。这本选集中选了我的《脚印》这首诗,奇怪的是我多次被报刊、书籍选载的诗、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或是为小读者推荐获得好作品奖的诗,却没有被选进去,恰恰是连自己都认为是在《少年文艺》上发表的儿童诗中最差的一首入选,这不是奇怪的事吗?另一本是谭旭东主编的《中国最美的童诗》,承主编的“好意”也选了我的两首诗,但是,我读了选集中的诗,如果这些诗也都称得上“最美”,恐怕我国的儿童诗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倒退了不知多少年。我想,编者是考虑了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关系才选的这些诗,自然也无可厚非,但怎能称之为“中国最美的童诗”,不管读者如何评价,我却实在感到有点汗颜。

我认为,既然作者选择给儿童写诗,是否获奖、是否编入选集、甚至是否能够发表,都是无关紧要的。凡是从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欣赏习惯考虑,让自己的诗走近读者,为他们接受和喜爱,这才是最大的褒奖。我去年参加一所小学的作文节,写了一首献给作文节的诗,这首诗并没有在报刊发表,可它却在小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比发表它更使我高兴。去年,在作协和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的朗诵会上,我第一次朗诵自己写于30年前的《献给老师的花》。这首诗至今还被许多网站转载、许多小读者在各种场合朗诵它。恰恰相反,那些标榜汲取“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作出来的诗,就以王宜振的《一片鱼形的树叶》为例,究竟带来什么“奇异的效果”呢?我从网上查找,根本看不到它的影子,更别说在广大读者中流传了,唯一的是留给作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这样的儿童诗究竟有何价值呢?

归根结底,以上说的是儿童诗的一种成人化创作倾向,成人化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如同著名诗人雷抒雁2007年在给我的信中指出的那样,他说:

为孩子写诗,更不易。除了善心、爱心之外,还得有童心。作为一个成年人,历经人生沧桑,感情的许多地方已经钙化。为儿童写诗,就要不断筛选感情,把那些坚硬的、有杂质的东西去掉;另外,还要不断还原和体味童心,让作品符合孩子的心理,充满真正的童趣。

这里最可怕的是:假童心。即成人面目化妆成孩子。二十四孝中有老莱子装作孩子,愉悦父母事。因为假和造作,这些故事并未真正为孩子所接受,只是一种道德说教。现在,许多儿童文学都是“假面文学”,是成人化妆成孩子给孩子装嫩。甚至童谣,一张口都是政治概念,道德说教。那些只有语言趣味的东西消失了,所以新童谣行不远,传不开;幼儿园的孩子、小学生,就把古典诗词拿来“恶搞”,依其音韵,编些“坏话”。这一切,都是假的儿童文学所造成的负面效果。

说这些,只是强调给孩子写作难,并非是说儿童文学不必要。要写,就得写好;要写好,就得动些心思,费些脑子。

普希金诗选范文6

1、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俄罗斯民族风情的艺术长卷

作为一个艺术整体,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在人间》(1916)、《我的大学》(1923)构成了一部真正的 “俄罗斯人之书”。经由主人公的命运历程,作品不仅提供了作家本人早年生活的形象化录影,而且绘制出19世纪70-80年代伏尔加河畔及俄罗斯外省生活的广阔画面,描写了各阶层人物的众生相,从而成为关于俄罗斯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心理的艺术长卷。作家一方面怀着一种切肤之痛,展开了一幅幅彼此连缀的动态风俗画,凸现了充斥愚昧、污秽和混乱的旧时代俄罗斯生活的特点,严峻地剖析了民族性格中层层叠叠的积垢,表明了重铸民族灵魂的鲜明意向;另一方面,又着力发掘出俄罗斯人民心灵中美好的人类感情和健全的理性,表现了人们身上蕴藏的潜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和对文明的向往。作品始终贯穿着民族自我批判意识,显示出俄罗斯民族精神复兴的内在心理基础,也表达出作家对于提高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深深期待与祝愿。这三部曲,不仅是高尔基个人创作的一个高峰,而且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当之无愧的经典。

2、布宁的《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消逝的一曲挽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31)是一部反映了包括布宁在内的19世纪晚期俄国部分青年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又是流亡国外的布宁在晚年对已逝年华所做的一种诗的回望,是作家为俄罗斯庄园文化传统所吟唱的一曲深情的挽歌。爱情经历是作品主人公最重要的生活体验,构成了他青春时代最难忘的生活篇章。然而布宁并没有把自己的艺术激情全部倾注到对于男女爱情和亲情的卓越表现上,他同时还吟唱出对俄罗斯的爱恋和忧思,表达了和祖国休戚相关的情感。读这部作品,你会感到浓烈的俄罗斯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领略到纯粹俄罗斯的风情。透过俄罗斯日常生活的生动画幅,布宁对“谜一般的俄罗斯灵魂”进行了探究,力图发现民族性格的基本特征。作品中纵横俄国城乡的生活画幅、五光十色的民族历史和民情风俗内容以及几乎囊括社会各阶层的鲜明人物形象,使得这部以表现个人思绪和情感历程为主的自传体小说同时具备了一种史诗风范。抒情性与哲理性的统一,个人感受的表达与民族精神岁月勾画的并重,思虑具体问题与探究“永恒主题”的结合,古典艺术与现代表现手法的兼用,以及在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中始终伴有的历史感、命运感和沧桑感,使得《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成为一部在雄浑壮阔的乐声中不乏细腻抒情旋律的大型交响曲。

3、别雷的《彼得堡》――关于一个文化母题的现代主义思索

长篇小说《彼得堡》(1914)是20世纪初年,别雷在俄罗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发生猛烈撞击之际,尝试着以现代主义方式对一个困扰着历代无数有思想的俄罗斯人老而常新的问题进行思索和回答的艺术成果。这就是处于东西方之间的俄罗斯的“归属”、她的独立性和历史命运的问题。这是一个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一个文化母题。自彼得一世创建“彼得之城”以来,西方文明被引入俄国。这一引入既给俄罗斯本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又造成了难以克服的不和谐。历史往往是在二律悖反中前行的。普希金曾在他的长诗《青铜骑士》中对此作过一番艺术的深思。如果说,普希金笔下的彼得大帝纪念碑象征着俄国历史上“彼得堡时代”的开始,那么,别雷的长篇小说则以怪诞的形式描画了作为这一漫长时代终结之象征的彼得堡本身,多方面展露出俄罗斯文化的双重性、矛盾性,并暗示“终结”(其标志是1905年革命)之后俄罗斯的“劫运”将是她对于历史启示录式的飞跃。《彼得堡》以独特的面貌跻入并丰富了文学传统,又突破了传统小说的模式,标志着俄罗斯小说艺术的一种革命性变革。

4、阿赫玛托娃的《安魂曲》――20世纪俄罗斯民族的史诗性悲歌

阿赫玛托娃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地位,不是由她那些隽永含蓄、余味无穷的爱情诗确立的;只有当她把全部激情从咏叹个人命运转向深思国家民族的命运,只有当她写出了《安魂曲》(1935-1940)及《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1940-1962)这样的杰作时,她才成为20世纪俄国诗坛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安魂曲》的书写与诗人个人的悲剧性遭遇密切相关。在“一切都永远紊乱了”的特殊历史年代,诗人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经历了漫长的精神折磨,但她没有停留于咀嚼个人与家庭不幸,而是经由自身的痛苦看到了、体验到了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并将个人的悲剧性倾诉升华为民族与人民的呐喊:

亿万人民通过我呐喊呼叫,/假若有人堵住我苦难的声音,/但愿在我被埋葬的前夜,/他们仍然会把我怀念。

深切的个人不幸与人民的灾难融合为一体,使《安魂曲》这部长诗获得了惊人的艺术力量。长诗结尾含蓄地表达出来的诗人对生活的依恋、对未来的憧憬和饱含泪水的深情祝福,同样属于整个俄罗斯。毫无疑问,《安魂曲》已成为一个特殊历史时代中俄罗斯命运的一份艺术备忘录,一部具有崇高精神的公民诗作,也是20世纪俄罗斯民族的一曲史诗性的悲歌。

5、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一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抒情史诗

帕斯捷尔纳克是在感到自己欠了同时代人一大笔债的心境下写作这部小说的。他觉得有责任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作为见证人谈谈自己所生活过的时代以及对时代的看法。作品着重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观念及其人与那个血与火的时代之间的悲剧性精神冲突,反映了跨越十月革命的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历史时代的曲折人生道路,他们的种种复杂的情绪和感受,他们对时代的深沉思考,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这既是一部知识分子命运的艺术编年史,又堪称一部通过个人命运而写出来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精神生活史。

作品的叙述方式变化不一,呈现出多样性的风格。作品中的景色描写始终以冷色调为主,恰与主人公超凡而忧悒的精神气质相和谐,又响应了作品大提琴曲一般沉郁的抒情格调。帕斯捷尔纳克为俄罗斯建立了功勋,也为俄罗斯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建立了功勋。

6、布罗茨基的《诗选》――俄语-英语诗歌传统共同孕育的艺术果实

上一篇一根柴

下一篇这一刻我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