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营销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营销心得范文1
一直以来我都知道,灵敏的反应能力,对产品的认识与诠释,语言的表达能力、沟通的技巧,懂得拿捏揣测客户的心理,懂得取悦于客户,打造客户的信任度和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营销的机会.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皆因营销这个过程有喜、有悲、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也有失败,因此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去承受起和克服营销引来的种种困难,每天都要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和营销意志力.但从这一次外派营销的工作中,我深获了和重获了营销工作的另一种体会.
总结去年,xx支行各项业务基本能稳步发展,唯独灵通卡的发卡量并不那么乐观,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指标,完成不了下达的任务,这让我们行长以及每一位员工都操尽了心,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们从处于当时的情况分析得出,网点附近都是一些小区和公司办公大楼,并不是商业区,流动人员少,业务资源固然少,加上现在小区居民和公司人员基本稳定,从而对我们的灵通卡发卡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怎么才能把我们的灵通卡营销出去呢?给开户的客户优先?给存折户推销?又或者加大灵通卡功能的宣传力度?光做这些工作已经远远跟不上形势了,目前的情况让我们倍感压力.正是这种压力,推动了我们.费尽心思终于想到了营销的策略,就是在对公区寻找目标客户,所说的目标客户是指该公司名下还有工厂、生产线的客户,跟客户沟通,告诉他们,我们可以上门为他们新招聘的工人办理工资卡,这样一来给客户带来了便利,又可以给网点带来资源.刚开始做这项工作并没有一点气息,很多客户都表示暂时不需要.但我们还是坚持不懈地把握好每一位目标客户,不管结果如何都主动跟客户沟通营销.因为从长远来思考,工厂和生产线的工人流动性比较大,这个方案是可行的,现在我们该做的就是给客户知道我们有这样的服务,为避免流失资源做好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xx支行开户的福盛安公司过完年新招进了一批工人,需要我们上门为他们办理工资卡,我们欣喜雀跃,迫不及待地跟客户约好了时间办理.3月1号我们外派了主管.大堂经理.柜员各一名去了位于福永福盛安公司名下的工厂办卡.仅仅几小时,我们成功办理了17张银行卡,还带动了其他业务的营销,如手机银行、信用卡、余额变动提醒、网上贵金属开户等等.最后由大堂经理一一为售后的产品做启用和指导具体操作,不禁让客户赞叹一句“现在的金融服务真周到!”
营销贵在坚持,同时也需要长远性,不仅要抓住当前的资源与趋势,也要对以后市场的走势做好规划和目标,开拓和把握好未来的一些潜在资源.还有就是连带性,就比如开卡,我们可以连带网银,信用卡等一系列的金融产品的营销,做到只要有一线的资源我们都尽可能地用尽!我,深获体会!主动性是营销的真谛,这次成功的销卡再一次验证了这句话,让我重获了营销主动性的重要.的确,主动是营销的第一门槛,主动性就是与客户多说多沟通,让客户知道我们有怎样的产品,我们有怎样的优势,我们有怎样的服务!只要我们能踏入这门槛,那必定事半功倍.营销工作是企业长期经营之道,构造完整的营销体系,我们才能有市场全面的竞争力.新年新开始,相信这次成功营销灵通卡的经历,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激励着xx人创造出更多的成功!
银行营销心得范文2
关键词:消费信贷 期限结构 经济增长
一、引 言
作为刺激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消费信贷在国外发达国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如20世纪90年代前,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局面,其后纷纷通过发展消费信贷来带动消费需求,支持经济的复苏发展。鉴于当时的经济状况,政府开始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1999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知道意见》、《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办法》《汽车消费信贷管理办法》等措施,消费信贷作为拉动内需的手段再次被提上议程。随着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消费信贷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新的利润增长点。
国外对于消费信贷效应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包括从最初的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到后期的消费信贷与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信用约束与消费信贷及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消费信贷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消费信贷相关理论研究也比较匿乏,加上国内数据不够完善,早期对消费信贷的研究大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以定性分析为主。曾令华,蔡洋萍(2008)从消费信贷结构的角度出发,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消费信贷机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文章中用几种主要的消费信贷产品品种表示消费信贷的结构,研究不同消费信贷品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不同的消费信贷产品品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很大。
二、概念界定及现状分析
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按照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短期消费信贷、中长期消费信贷。
短期消费信贷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额度在2000元至2万元且不超过借款人月均工资性收入6倍的、毋须提供担保的人民币信用贷款,该贷款一般不能展期,主要种类为信用卡消费信贷。我国金融机构发放的短期消费信贷主要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如吃、穿消费、急需资金或者服务型消费,短期消费信贷进入到服务型行业或者餐饮行业,这些消费可能对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有短暂的冲击作用。
中长期消费贷款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对于大额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在我国主要种类为住房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耐用品消费信贷、助学贷款等。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主要分为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个人住房组合消费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消费贷款以及二手房消费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主要包括住房抵押汽车消费贷款、零首付汽车消费贷款、有价证券质押消费贷款以及履约保险汽车消费贷款等;目前,我国教育助学贷款主要包括国家助学贷款、一般性商业助学贷款以及各大高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大学生办理的无息贷款三种形式,其中国家助学贷款规模最大,是我国教育贷款中最主要的部分。
近年来,我国短期消费信贷增长迅速,2011年6月短期消费信贷余额为11222.53亿元,中长期消费信贷余额为70573.13亿元,其中短期消费信贷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中长期消费信贷平均增长率,但从总量来说,短期消费信贷的规模远小于中长期信贷投放的规模。如图所示。
三、实证分析
我国消费信贷起步晚,20世纪末国家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政策,因此本文采取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7-2011年短期消费信贷余额、中长期消费信贷余额、国内生产总值以及CPI数据。本文设计的数据主要来自于《金融年鉴》、《消费信贷报告》 。所有数据中,公布半年度数据的,数据将直接采用,个别半年度数据缺失的,将采用差值估算法计算得出。估算可能会导致误差,这也是本文的一个不足之处。由于绝对数额设计的数值较大,因此对数据进行处理,将短期消费信贷余额、中长期消费信贷余额、国内生产总值采取对数形式, 降低数据的波动性。
1、ADF检验
由于在文中涉及的都是时间序列变量,所以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利用eviws6.0软件进行检测,发现原始数据都不是平稳的,而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序列,所以各变量的水平值均为一阶单整的,对于同是一阶单整的平稳序列我们就可以采用协整方法对其检验。
2、协整检验
由于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进行回归分析有可能产生虚假回归,恩格尔和格兰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协整的概念。如果一组非平稳时间序列存在一个平稳的线性组合,即该组合不具有随机游走趋势,那么这组序列就是协整的,这些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的检验值为-1.6309.,10%的临界值为-1.5445.拒绝原假设,因此,协整检验证明短期消费信贷、中长期消费信贷同经济增长、物价水平之间呈现长期均衡的关系。
3、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分析能反应出一个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冲击和影响,什么时间达到影响最大,探究不同期限的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冲击影响正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短期消费贷款,人们会把短期贷款进行即期消费,因而在短期内会促进GDP的增长,后期正向冲击影响逐渐减弱;由于中长期消费贷款的投入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规模以及要素投入,进而促进经济的正向发展,且持续期间较长。这与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四、结论
本通过对1997-2011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短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中长期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作用持续时间很长,这也间接证明了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
银行营销心得范文3
一、新星学校制度的发展
印度的标准化示范学校设想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的设想是在印度的学校中选择一定比例的学校,把它们建设成为教育示范机构(Pace-setter institutions),旨在保证各地区所有学生均等地享有就学机会和优质的学校教育。然而,这个设想当时由于受到经费、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的限制,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施。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甘地政府“教育为民、教育为国”的倡导下,该计划又重新得到了重视。1986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政策》中明确提出,要在印度境内的每个区域都建立一所免费的寄宿制示范中学,通过此方法消除不平等,向尚未得到教育机会的儿童平等地提供教育机会;同时,选拔优异人才,提升国家整体教育水平,促进民族融合。该计划于1986年正式实施,随后正式命名为“新星学校计划”。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计划已经覆盖了印度全境的34个地区,学校数量也增加至500多所。制度日趋完善。截至2005年3月31日,该计划已经建设学校551所,年平均录取学生2万余人,已经发展成为印度普通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施理念
印度政府实施“新星学校”计划的核心理念是:确保公平、促进优异。具体的原则和目标如下。
第一,确保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第二,全面贯彻国家新课程大纲,提供高质量现代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价值观教育、环境教育和体育教育),鼓励学术优异和创新。
第三,面向广大农村地区资优儿童,选拔和培养天才学生,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和民族创造力。
第四,面向区域内所有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传播先进教育思想与优秀的管理和教学经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提升所在地区整体教育质量。
第五,通过教育促进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复兴。
三、制度设计
对象:项目平等地面向印度境内所有6-12年级(11-17岁)① 农村地区的儿童招收学生。只要是完整地接受过印度政府承认的初小教育的农村儿童均可以申请参加该项目。
学校类型:为寄宿制学校。涵盖6年级到12年级。一般来说,每个年级开设两个班,一个班至多招收40名学生。
管理:“新星学校”由印度国家人力资源发展部中等教育司下属的独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分设中央、邦和地区管理委员会,将全国分为8个行政大区,实行三级管理体制。
选拔与录取:新星学校采取严格的标准化考试录取制度。考试采取多语种形式进行,少数民族地区或非英语语言地区的学生可以平等地进行测试。考试合格者根据一定比例按照成绩排名先后录取。
经费:学生的各项费用均由中央政府全额资助,如学费、住宿费、书本费、杂费、校服购置费及学生回家休假的陆路交通费等。对于女性残疾学生和特困生等,学校还给予特殊经费帮助(见表1)。
每年,印度政府拨出专款支持该计划的运行,而且项目经费投入呈逐年递增趋势。
硬件设施:新星学校多在城乡接合部修建校舍。所有项目学校实行标准化建设,统一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般来说,包括一栋教学主楼(含14个教室、3个实验室、1个计算机室、一个图书室、校长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学生宿舍楼、厨房和餐厅、操场、球场、教职工宿舍楼等。所有工程费用由中央政府支付,地方政府则免收校舍土地租用费。
课程与教学:以国家新课程大纲为标准,开设人文、科学、商贸和职业教育四大板块的核心课程。学校同时还为学生开设体育、瑜伽、历史与文化、艺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及教学活动。
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语言教育是新星学校课程的重要特色。
道德教育:新星学校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基本价值观教育,并坚定不移地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各学科领域以及所有的教育活动中。学校除了将德育的内容编入语文、历史、公民、地理、艺术、伦理、经济等各种学科教材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更是通过故事法、游戏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德育。
信息技术教育:政府除了拨专款为所有新星学校配备了齐全的软硬件设施,还斥资开设了新星学校网络平台,为所有师生提供免费的网络教学资源。新星学校不仅全面贯彻了印度《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南和大纲》,还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灵活地将IT领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教育融入自己的课程。
语言教育:印度一贯以文化的多元性和语言的多样性而著称于世。为了更好地继承博大精深的地方语言文化、保护印度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同时,培养具有高水平国际交流能力的新型人才,新星学校一直致力于发展具有其学校特色的“三语教学模式”(Three-Language Formula)。
该模式对各语种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有明确要求(见表2)。
1.小学阶段:主要是开设母语/地方语言教育。课时量必须占到总课时的25%。
2.初中阶段:开设三门语言课作为必修课:在非印地语地区,开设母语/地方语、初级/高级印地语和初级/高级英语。在印地语地区,开设母语/印地语、英语和现代印度语。语言课程约每周8小时。
3.高中阶段:开设现代印度语、现代外语或古典语中任意两门语言课作为必修课。同时开设第三门语言课作为选修课。
此外,新星学校的“三语教学模式”还规定,9年级以上各年级的数学及其他各科学学科必须采取英语授课,人文学科采用现代印地语授课。
师资队伍:新星学校对教师的聘用有严格的规定。学校要求教师除具有国家教师资格证书外,还必须具有某学科硕士以上学历。学校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教师。报名教师除进行笔试考核外,还必须经过面试审定,最终录用。
教师除了负责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外,还负责组织各种教辅活动。同时,教师必须有能力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学科辅导、生涯规划咨询和社区服务指导。政府规定学校师生比约为1∶20。
四、成 效
1985-1986学年新星学校计划启动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校数量已经由最初的2所增加到551所(截至2006年3月31日,见图1),项目覆盖的地区也从1985年的2个地区增加至34个地区(截至2006年3月31日)。目前,印度全国每年约有3万名学生进入新星学校学习。截至2005年底,约有20多万名学生先后被录取并在这些学校接受教育(见图2)。
新星学校的学生在印度政府各项统一考试测评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通过率更是明显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其他公立中学甚至私立学校(见图3)。
此外,新星学校还培养出了一大批优异的学科拔尖人才,在印度国内外的各项学术竞赛和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印度国家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印度企业管理学院(IIMA)竞赛金牌、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竞赛一等奖、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优秀学生奖、印度信息技术与联络部计算机教育优秀奖等。学生中绝大部分在毕业后都进入印度的知名的学府或赴海外进行深造,学成后在印度各领域发挥着骨干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自建校以来,在新星学校就读的儿童中,77%的儿童来自落后的农村地区,74%来自年收入不足4.8万卢比的特困家庭,40%以上的儿童父母均为文盲。而新星学校的创办为这些弱势群体儿童带来了教育的机会,带来了脱贫致富、显露潜质的平台。很多人把新星学校称作“希望的学校”,热情地赞扬新星学校是广大的弱势群体家庭脱贫的“通行证”。其高质量的教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五、新星学校制度的突出特色
我们在考察过程中了解到,印度在设计新星学校制度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中国的重点中学制度,但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印度本国的国情,有了创造性的发展。
1.注重规模效益,最大限度保证均等教育机会
新星学校制度确立于1986年,最初只在2个地区建立了2所学校。但随着制度的发展,在短短的20年里,新星学校已经覆盖了印度全境除沙漠、山区及无人居住区外90%以上的地域,学校数量也迅速增长到现在的近600所,能够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儿童的就学需求,较好地解决了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均衡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教育公平。
2.注重效率,择优录取
为了确保生源质量,新星学校制度施行严格的考试及选拔程序。具有项目申报资格的儿童必须参加每年2月份在印度全国进行的统一录取考试。考试由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的中等教育司负责设置。时长2个小时。内容主要分心理能力、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测试三个部分,其中心理能力测试占60%,语言占20%,数学占20%。考试合格者按照一定比例(约为2%)严格依据成绩排名进行录取。
3.明确教育对象,关注弱势群体
印度人口众多,超过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儿童占了同龄人的大多数。然而,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儿童根本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印度政府认为,农村儿童受教育机会的缺失会直接导致国家损失一大批潜在的精英人才。为此,建立新星学校制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确保教育公平,着重满足广大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儿童和弱势群体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机会。制度明确规定,学校招生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学生。农村地区儿童必须占到录取学生总量的75%以上。
此外,为了达到录取比例的均衡,保护弱势群体的平等教育权利,政府还规定,在录取的学生中女童必须占到33%。同时,还必须有3%的名额预留给残疾儿童、固定比例的名额留给不同种姓家族②及少数民族(见表3)。
4.把握尺度,确保公平
在新星学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将“公平”、“平等”和“全纳”作为追求目标和实施准则。从其招考和录取的过程来说,新星学校每年的录取考试在印度各地均设有考点,符合资格的儿童均可免费报名参加。考试全部为客观题且内容中立,决不涉及宗教和阶级问题。为照顾各地考生语言背景多样化的需求,试题还分别有英语、现代印地语、各地方语言等共20个语种版本。此外,录取在按照笔试成绩排序优先录取的基础上,对农村学生、女童、残疾儿童和表列种姓等弱势群体学生保留较大比例的名额,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弱势群体学生的平等教育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
5.追求优异,鼓励拔尖
印度政府不单努力将新星学校制度打造成保障教育公平的品牌机制,同时也着力通过新星学校选拔和培养具有高潜质的天才学生,为印度国家未来的发展储备精英人才。从新星学校的考核及录取机制不难看出,虽然学校面向的主要是广大农村地区学生,但择优录取的原则还是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源的整体素质的稳定。从新星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学校虽然没有开设针对天才学生的加速课程,也没有针对天才学生开设的超常班,但是学校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研究和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们通过实践探索,开阔视野,提升原有知识水平;同时辅以高水平教师团队的专业辅导,达到挖掘和培养精英的目标。此外,学校非常注重利用国内外的学术竞赛资源搭建专业学习平台,以比赛为动力,以备赛锻炼能力,鼓励拔尖学生脱颖而出。
6.实施网络化建设,促进体制内资源流动与均衡分配
在新星学校体系之内,所有学校可以通过政府建立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不同地区校际间的学生与师资流动,已逐步实现了制度下的学校网络建设。这种体制内流动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有效地起到了弱校补偿的作用,避免了教育资源在市场导向下产生两极分化现象。
7.优秀稳定的校长教师队伍
为了确保各地区新星学校的优质教学和管理水平,印度政府和新星学校项目管理委员会长期致力于吸引优秀人才承担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任务。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招聘和选拔面向整个社会,应聘教师普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政府和学校除了给这些教师提供优厚的待遇外,还为留校教师及其家属提供免费在学校食宿的待遇,对留校教师子女提供面试入学的政策等。同时,学校根据课时和工作量,每月额外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供教学补助和福利,对担任学生住宿管理的教员给予额外津贴等。对于自然条件差和经济落后地区的教师,学校还为在校教师提供基础工资12.5%的职务特别津贴、偏远地区津贴、探亲补贴、双倍住房津贴及子女护理津贴。对于这些教师,学校还给予优先晋升、优先选择流动地区等政策倾斜。
此外,由于学校获得国家全额经费资助,学校校长不必再费尽心思四处寻找创收经费,可以专心进行学校管理工作,教师也能够专心从事教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稳定提升。
8.低成本建设,注重实效
新星学校的硬件配备由国家全额资助建设。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外,其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还吸引着不少来自国际组织和社会力量的资助。但即便经费资助充沛,所有的新星学校均采取低成本建设。所有新星学校的教学楼、餐厅、学生宿舍等校园建筑均以注重功能性、实效性为标准,实行标准化建设,不盲目追求奢华。政府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一是能减少成本,节约资金。二是在学生中间培养一种朴素、实用的生活观、价值观。笔者一行在参观学校时看到,新星学校的学生住宿部呈二层单元楼设计。内部装修十分简单实用。10个同学分享一个宿舍,床铺为上下两层。每个学生除床铺外还拥有一套书桌椅用以日常学习。宿舍配有基本的通风和降温设施。学校食堂大约能容纳300人进餐。教师家属承担部分用餐管理工作。三是学校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简易实用,杜绝同类学校之间的攀比,避免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分集中而可能导致的“择校”等不良风气的产生。
9.注重社会职能,强调示范与辐射作用
政府着力将新星学校建设为教学示范校。它们必须承担起向当地其他普通学校传播先进教学经验,帮助其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在周末或寒暑假期间,新星学校会组织附近普通学校的教师开展教学交流活动,为成人进行职业培训或扫盲教育,其他学校的学生还可以到学校参观学习,并免费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这样,各地的新星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了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打破了校际间封闭的办学状态,促进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帮助了办学条件较差的薄弱学校共同发展;同时,它面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关注区域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充分地体现其社会责任意识。
七、启示和借鉴
印度新星学校制度对于完善我国重点中学教育制度,兼顾教育公平与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优化机制建设,兼顾公平与效率
印度的新星学校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印度普通中等学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印度高质量地普及义务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制度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优化结合了名额分配制度与选拔考试制度。在招生环节,名额分配制度充分切合印度城乡差距过大、社会阶层分化和性别歧视严重的国情,极大地关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表列氏族和女童等弱势群体的学习需求,从制度上保证了这些人群的受教育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在较大范围的实现;同时,考试选拔制度确保了优质教学资源对资优人才的充分使用。该制度可谓既兼顾公平又注重效率。其经验启示我们,对于公平与效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机制建设而得到平衡的发展。
2.关注“软件”建设,注重功能性与实效性
新星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成功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学校的发展是内在质量提升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硬件条件相加。对于学校的发展与内在质量的提高,硬件设施只是一般条件,而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校文化、教师素质及教育品质。因此,学校的真正发展是指学校能够不断合理运用自身能力,迅速适应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变革,改善学校文化,提高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过分优越的办学条件往往像华而不实的外表,将学校发展与校际竞争引向歧途。新星学校的案例启示我们,学校的建设和运行应该更注重功能性和实效性,实现资源与效率的优化组合,在保证学生各项学习需求的同时将学校建设的中心转移到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上来。
3.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是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关键,其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校的教育水平。从新星学校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印度政府将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了学校建设的核心位置。给为了保证高质量的教育,印度政府规定,新星学校所聘请的各科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并且至少具备所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此要求高于我国在“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评估验收标准”中对示范性高中教师学历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新星学校还强制要求所有在校教师进行定期学习和在职培训考核,学习和考核的结果将作为教师聘用和晋升的重要考核标准。
同时,政府全额资助新星学校的教师定期参加各项培训及专业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员教学水平。1999-2006年间,印度政府陆续出资为新星学校近3万名教职员工开设了门类多达150余种的各类型专业培训,极大地满足了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需求。
通过多种措施,学校有效地降低了教师的流失率,杜绝了区域内教育资源的逆向流动,避免了地区内“择校”问题的产生;同时,建设出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为学校实施高水平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印度的学制为10+2+3。10代表8年初等教育(含五年的初级小学和三年的高级小学)和2年中等教育的初级阶段。2代表中等教育的后两年,即高中阶段。3代表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印度国家宪法规定,8年的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
②长期以来,印度社会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通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决定不同种姓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截然不同,教育机会和教育水平也不同。处在社会等级最下层的两大集团分别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等落后阶级在教育上一直处于劣势地位。
银行营销心得范文4
[关键词] 银行新型同业业务;潜在风险;传染效应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B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将金融机构作为客户或者服务对象,将资金作为基础业务与核心,在商业银行兴起之下伴随产生的一种新兴业务模式。业务模式多种多样,包括同业存放、资金清算以及外汇买卖等多种形式。同业业务的产生并没有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空间,反而使系统风险增大,机构间复杂与不稳定债务关系容易在客户与金融机构间传播与蔓延,使风险传染开来,并不断扩大化,容易使整个金融系统稳定性与原有秩序受到影响。基于此,需要正确看待银行同业业务,在开展这项业务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可能存在风险的防范,对金融网结构进行优化与管理,建立起更加安全、稳固的清算体系。下面将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一、新型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机制
截止到2014年6月末,我国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已经超出了8万亿元,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新型同业业务,从内部结构分析,存放同业与买入返售是造成同业资产大幅增长重要原因,有调查显示,我国2008年末至2013年末,复合增长率也超出原有水平,为20%与35%左右,拆出资金并没有随复合增长率增长而增长,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同业资产上负债规模上存在差异,股份制商业银行负债规模更大[1-2]。但是从风险种类与特点上分析,新型同业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有较大差别,传统同业业务是以低风险标准资产为标的,比如,国债与央行票据是传统同业业务,但逐渐转变为以融资平台及房地产等企业的一般贷款等非标资产为标,由此,也使政策风险与流动风险及信用风险增大[3-4]。如果有一方违约或者资金紧缺,上述风险将传染给其他金融机构,形成系统性风险。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资金流向过程上看,客户找到A银行贷款,但鉴于存在贷款额度与贷款投向有特殊规定,不能直接进行,为此,A找D信托公司,D信托公司将信托计划专卖给C银行,C银行将信托收益权转让给B银行,同时,C银行与B银行双方签署了返售协议,A银行顺利借到了资金。双方签署了买入返售协议。由此,A银行就顺利借助了B银行资金,通过C银行过桥及D信托产品均使客户贷款需求满足,进而完成了整个资金循环。如果企业违约,最先受到影响的是D信托贷款本息支付,进而使C银行资金流动受到影响,这种影响直接扩散到B银行,最终导致B银行账目资金减少,需要向A银行兑付应对风险。如果A银行不能兑付,则A银行、B银行及C银行资金均受损。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新型同业业务传染风险体现在:次级贷款相似,通过担保融资方式使低资质主体获得资金,融资链条相关金融机构却放弃了风险审查,进而受到风险的影响;还有一方面,银行之间直接交易风险有着一定地敏感性,并且对直接交易风险有所警惕,但对客户与金融机构信息获得上存在缺陷,一旦出现风险,不完整的债权债务与信息不对称将使风险进一步扩散与传染。
二、实证分析
对银行新型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效应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以下假设:第一,设定完全市场结构,在假定银行间交易头寸概率分布保持独立。第二,风险传染过程:银行j的同业资产内外部随机风险事件出现损失,损失核心资产时,银行j财务面临困境,这是第一轮;银行i在银行j存放资金,损伤掉i的核心资本,如果i银行损失资金较核心资本大,则i银行财务也陷入困境,其他银行按照以上规律类推。第三,考虑到新型同业业务机构,如果资产方存放同业与买入返售科目,负债方则体现在同业存放于卖出回购科目上,将数据范围设定为:存放同业与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同业资产。矩阵法核心思路为:
使用Matlab软件模拟分析,选取10家银行,设置交叉矩阵,测算每一轮银行同业资产损失与银行财务困境情况,结果显示,不同银行新型同业业务损伤对经营有不同影响。同业资产损失影响最大的是大型股份制银行,同时对其他银行也有较大的风险传染效应;小型股份制银行风险传染相对较弱,本文对相关差异变化特征进行总结:第一,近年来,银行核心资产增长较同业业务规模增长远远落后,银行对自身同业业务吸收能力弱化,使潜在风险传染效应加剧。第二,从抗风险能力上看,大型银行对同业业务损伤有较强抵抗能力,但股份制抵抗能力则较弱。第三,风险传染效应。从结构上看,国有大型银行传染效应不断减弱,股份制银行增长幅度较大,传染效应在12%以上,股份制银行则没有超出4%,较国有大型银行传染效应弱;2013年6月末,整体风险传染效应为5.8%,有4家银行风险传染效应为18.5%,较20008年末下降10.5%的百分点。而其他国有银行传染效应也相应下降,最明显的是股份制银行[5-6]。
三、政策建议
鉴于当前同业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加强监管与风险控制非常重要。但如果监管力度过大容易使银行其他业务开展受到影响,还会使金融风险突显出来;而力度过小则放纵银行盲目扩增业务,增加潜在风险的传染性。由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规范新型同业业务:
(一)对新型同业业务全融资链条加强管理,加大对业务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及交易对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控制。由研究表明,如果银行对实际用款方信息掌握不全或者不对称,会使资金流向难以把控,容易使复杂资金出现流转,融资链条背后法律关系模糊,这些都使新型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性增大。为此,需成立银行业务及风险管理部门,进一步对新型同业业务管理进行优化,有效防范客户交易后违约行为,减少同业资产损失,进而有效将潜在的风险减少。
(二)加强同业业务统筹管理,对新型同业业务总量进行强化与控制,将其他银行传染性风险规避。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授权开始向下级金融机构扩充,不仅交易方银行准入水平弱化,风险管理也随之减弱,一定程度上增长了新型同业业务规模,提高了经营杠杆水平。银行杠杆倍数越大,银行风险传染性就越大,遭受的损失就越多。由此,银行业务管理层需不断加强对新型同业业务的统筹管理,控制并约束新型同业业务规模,从而使交易对手违约及同业业务损失减少,避免对自身经营造成负面影响。
(三)对同业业务计提差异拨备,对损伤比例进行控制与约束,从而使银行潜在风险传染效应降低。损失率低,银行同业资产损失吸收能力就越强,而其他银行风险传染效应则会减少,由此,如果银行能够依据实际风险大小计提拨备新型同业业务,则会使抗风险能力增强,使风险传染效应降低,使整体信贷成本减少,还能减轻利润水平的冲击。
综上所述,银行新型同业业务无序扩张势必会增加潜在风险,且行业银行新型同业业务存在传染效应,不同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存在差异,需进一步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加强潜在风险的预测与防范。
[参 考 文 献]
[1]向嘉诚.银行新型同业业务风险传染效应的仿真研究[J].武汉金融,2016(10):26-30
[2]孙艳霞.金融网络视角下我国银行同业业务交易与风险传染[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5
[3]鹿雯.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风险传染效应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4]李程枫,陈可嘉,陈一非,廖为鼎.基于网络传导分析法的我国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5(1):67-86
银行营销心得范文5
关键词:信用卡;营销;消费者;客群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2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国内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用卡也成为日常消费的常见支付方式。对银行来说,发展信用卡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卡营销策略就成为银行需要进行细致调研并实施的重要工作。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发展概述
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正随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发展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规模、使用群体、消费习惯等方面。具体来说有如下特征:
1.国有大型银行继续称霸市场。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与建设银行为首的16家大型银行近几年的信用卡市场排名基本一致,且大型银行中仅有招商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其他银行均属国有大型银行。
2.客户消费能力。从发卡数量、卡均年消费额等指标来看,中国居民持卡量及使用信用卡消费的频率越来越高,2012年13家银行平均卡均年消费额达到17123.40元,比2011年增长了30.08%。
3.股份行用户透支更多。因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服务策略较为完善,顾客持卡消费便利性和满意度较高,虽然对股份制银行持卡量和消费总额有刺激,但也使得股份制银行信用卡用户透支较多。
4.信用卡贷款不良率较为稳定。尽管整个银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在持续上涨,但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尚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也是信用卡业务本身对消费者个人诚信及消费模式的引导结果。
5.用户群体发展潜力大。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居民的信用卡消费理念也在随着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信用卡业务推广和年轻一代的成长逐渐普及。但目前中国消费者信用卡的总体渗透率依然较低,在14%左右,用户群体发展潜力较大。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信用卡的竞争还将继续侧重于卡量的增长。
6.信用卡使用环境逐步改善。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管理、法制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信用卡虚拟使用通道开通。同时,在实卡消费环节,各银行也逐步增大营销策略,培养消费者的持卡消费模式。从多种情况来看,我国信用卡整体使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二、我国信用卡营销策略分析
信用卡业务的蓬勃发展是各大银行的利润增长机遇,但也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市场信用卡沉睡量越来越大,单纯的以发卡量为竞争手段的效果越来越弱,亟需改进信用卡营销策略,做到发卡量和流通卡量的双重提高。目前我国信用卡营销策略特点主要有:
1.发卡模式。目前的信用卡发卡系统分成两个种类,一是原有的信用卡发卡系统(即没有免息功能的准信用卡系统),二是现有的信用卡系统。各行在原有的信用卡发卡系统经营管理方面各成体系,独立完成日常信用卡各种交易数据的处理工作。除在极个别地区尝试由金融服务公司来承担信用卡的发行工作以外,各银行在发卡渠道方面,基本沿用传统的发卡模式,即主要依靠各省级分行和市级分行担当信用卡的发卡工作。
2.营销模式。一般采用总分式营销模式,即总行级的信用卡业务部门每年根据当年的发卡计划、市场目标等,制造信用卡营销的大环境。各省级信用卡业务部门在总行的统一营销宣传环境中,自行开展符合当地特色的产品营销宣传。
3.客户服务模式。在银行业务中,信用卡客户服务工作基本呈现独立服务模式,并以类似信用卡服务中心的部门存在于各大银行机构中。在二级分行,由于信用卡服务仅仅是该行零售业务品种服务项目的一小部分,因此更多的合并到其它金融产品的服务中。
4.赢利模式。在现有发卡系统模式下,信用卡利润的主要来源仍旧是以透支利息和手续费收入为主的传统方式。但考虑信用卡消费模式能够引导消费者发展其他金融业务,各种延伸赢利潜力较大。
在当前信用卡营销模式下,整个信用卡市场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细分效果不显著、银行消费客群特征分析不足、促销的手段及力度不够、营销手段单一、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品牌影响力不够等等。处理好这些问题将对信用卡产品的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有一定提高。
三、某银行消费客群特征分析
各银行的信用卡产品存在共性问题和个性差异,本文对某银行消费客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1.信用卡消费客群调查
某银行从2005年开展信用卡业务,近些年从发卡量到信用卡交易总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详见图1。但在整个国内银行业信用卡市场占有率中仅处于中上位置,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从信用卡营销角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具体区域包括山西太原、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盐城、常州、广东深圳、浙江绍兴、杭州等地区。问卷内容涉及个人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个人信息,以及用卡习惯等信用卡使用情况。问卷经过上述两种方式发放后,对问卷进行了整理与统计。纸质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81份,其中有效问卷239份。网络问卷共有323人填写,其中有效问卷296份。因此,两种方式总计问卷发放623份,共回收604份,其中有效问卷535份,问卷有效率达85.9%。
图1 某银行2007-2012年信用卡累计发卡及交易总额
2.信用卡消费客群分析
(1)信用卡获得分析。学历高的消费者对该银行信用卡的认知比低学历的更充分,对信用卡的功能以及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的了解也越多,因此更愿意申请该银行信用卡;省会及直辖市的消费者申请该银行信用卡的概率要高于其它地区,地级市的消费者申请该银行信用卡概率又显著高于县级市及县级以下。
(2)信用卡使用分析。在功能使用方面,消费者使用该银行信用卡最基本的功能是支付功能和信贷功能。这些功能的活跃使用是该银行盈利的前提。在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后发现,消费者总将该银行信用卡带在身边的比较多,并在“用某银行信用卡时,我会比计划买的更多,也更舍得买贵的”题项,也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认可,从中可以部分看出该银行信用卡对消费者冲动性消费的影响。客观方面,83.6%的被调查消费者选择了平均每个月使用该银行信用卡刷卡1次及1次以上。数据结果说明该银行信用卡的支付功能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使用。在信贷功能上,被调查的344名信用卡使用者中仅159名消费者表示曾使用过该银行信用卡的信贷功能,占比为46.3%,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从未使用过该银行信用卡的信贷功能。同时,仅5.7%的消费者该银行信用卡信贷功能处于活跃状态。从高利率的认知状况调查可知,消费者对该银行信用卡相关信息了解度还比较低。原因主要在于消费者个人金融知识和银行信用卡信息宣传两方面存在不足。
(3)信用卡处置分析。在所有接受调查的420名申请过该银行信用卡的消费者中,有多达302名的消费者表示曾有过注销该银行信用卡或申请了不用的经历,占比高达71.8%。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银行信用卡注销、睡眠卡问题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很普遍的现象。
(4)消费客群特征分析。总体上来看,消费客群对信用卡的特征和功能缺乏了解,超过60.00%的被调查者对该银行信用卡的了解不全面,还有16.60%的被访者对该银行信用卡无基本知识的了解,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信用卡市场健康发展。另外,信用卡消费违约率较高、不理性消费行为增加等特征也较为明显。
四、某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完善对策
1.建立明确的市场定位。该银行应清晰认识自身特点,把自己放在一个明确的定位上,罗列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认清市场现状,明确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目标市场和重点客户群体,建立细分的系统信用卡市场,并依此设计出不同于市场现有的,能够使客户眼前一亮的新兴的信用卡品种,让它成为一张名片走进客户的心中。
2.制定丰富的营销计划。在结合自身特点和确定受众群体制定的营销计划后,该银行还应将不同的营销计划进行组合,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主要手段有主动服务客户、扩展优惠便民的附加服务、扩大信用卡营销渠道等等。
3.实行多元化营销手段。银行卡消费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因此,银行卡营销过程也是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的销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习型营销、差异化营销和跨界营销方法,灵活设置营销策略,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4.加强信用卡品牌建设。对于国内每个银行来说,品牌日益成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强势品牌意味着市场地位和利润。在品牌建设上,务必要以核心竞争力建设为中心,加强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品牌内涵的全方位建设,形成多元化有效的营销策略组合。
结论
目前国内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存在共性和个性差异,但也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银行应以信用卡服务中心为主体,做好客群特征调查和分析工作,创新客群营销策略,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敬平,王增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信用卡,2009,1(16):23-25.
[2]Franklyn, Manu, Ven Sriram.Relationship Marketing strategy, environment, and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 2005, 12(1): 121-132.
[3]盛洁,陈冬.民生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1,2(1):33-34.
银行营销心得范文6
【关键词】银行 小微企业 名单制营销 必要性
近年来,小微企业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为了促进本行小微企业集群式客户的户数增长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提高本行的区域内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度和客户的综合回报力度,商业银行纷纷由单户、点式的传统营销理念转向批量化营销,大力推广小微企业名单制特色化的批量营销管理模式,通过名单制营销快速抢占市场、提高营销效率,从而全面提升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所谓名单制营销,指商业银行的各分支机构在总行的指导下,广泛收集信息、建立目标客户信息库,有针对性地实施择优和精准营销,并对营销效果进行考核评价的全流程营销的创新手段。目前,名单制营销已成为银行提高对目标小微企业客户的吸引力和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推行小微企业名单制营销模式对于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必要性逐渐增强。
一、破解小微企业界定及分类标准不明确难题
现阶段,我国已有的小微企业界定及分类标准,为商业银行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各级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制定扶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但由于界定标准的不统一,分类方法的不合理,使得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监管机构数据统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问题。
现在对小微企业最为普遍的界定是按照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及财政部研究制定的《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和银监会在2007年下发的《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
“规定”主要通过考察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指标界定小微企业,且只要有一项指标未满足要求即可进行小微企业认定。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许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已经超过指标上限,但企业方面为获得小微企业的专项信贷优惠和政策扶持,商业银行为迅速占领区域内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双方人为对从业人员人数进行调整,使得授信企业未能同时满足多项指标,从而被认定为小微企业的情况普遍可见。
“意见”主要通过考察企业的授信总额、资产总额和销售总额指标界定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多为私人绝对控制的有限责任公司、独资企业等,企业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主要为自然人,由于“意见”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授信总额,且并未将企业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申请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纳入统计口径,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只根据企业现有贷款余额进行其规模界定,忽略了授信企业在整个银行信贷统计中分别以企业名义和个人名义申请银行贷款余额的累加,存在单户超过授信总额规定也被认定为小微企业的情况。
“规定”和“意见”在全国采用了统一的分类界定指标体系和数据要求,忽略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存在东部企业各指标普遍超高,而中西部企业更容易达到相关标准,从而获得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和政策扶持。
通过实行小微企业名单制营销模式,可以有效改变小微企业分类界定标准不统一、分类界定方法未充分体现标准的科学性及分类模糊不清导致小微企业融资低效等问题。
二、转变小微企业客户营销模式的有效途径
目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业务的市场基础不够扎实,客户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小微企业业务的单笔授信金额和利润相对较低,如果仍旧采取以往对大型客户“一对一”的单一营销方式,会大幅降低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增加商业银行的营销成本。
小微企业名单制营销模式重点在于对优质小微企业集群客户的业务拓展,通过客户群体行业性、地域性、经营模式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入围标准,进行“一对多”的批量开发,一次营销,批量授信客户叙做,为同类型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授信服务方案,能够迅速增加本行优质小微企业客户数,夯实客户基础,大幅提高本行在区域内的市场份额。
由“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不仅是营销模式的转变,更是增强了商业银行对于集群性小微企业的营销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是推动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适应小微企业市场竞争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目前,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已经由单个企业实力的竞争主编转变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一方面,资金的占用已经延伸至核心企业的产业链企业,对于上下游企业的管理已经成为核心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供应链、产业集群、专业化市场和企业协会的竞争优势逐渐凸显,抱团发展和抱团融资已经成为小微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模式。
小微企业名单制营销模式主要包括针对上下游供应链的“线性”客户的名单制营销和针对专业市场、协会商会类客户的“块状”客户的名单制营销。名单制营销模式顺应了小微企业市场竞争模式的转变,为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小微企业授信业务,占领小微企业市场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思路,是商业银行适应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形势转变的一种营销模式的创新。
四、预防小微企业联保圈的“蝴蝶效应”
在批量化营销小微企业群体时,众多金融机构纷纷采取“大数法则”原理,对于产业链、集群性、商会和协会类小微企业大量给予以联保作为担保方式的融资,而忽略了对授信企业的贸易背景真实性、融资额度合理性、担保能力有效性等环节的调查和测算,致使联保圈危机凸显。而商业银行推行小微企业名单制营销和管理的新路径,针对本地优质产业和支柱型企业产业链客户进行筛选,防止跨行业批量授信,全面规避和化解联保圈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