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平凡的世界剧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平凡的世界剧情范文1
【关键词】亲情;责任;爱情;道德;人情美;人性美
路瑶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在《平凡的世界》中,他用一颗多情而善良的心灵描绘了一份生命的真实,其中的孙少安正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他的爱情在现实、挫折、追求中把人生的悲欢离合表现的淋漓尽致。
路遥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目光关注于城市与农村的“交叉地带”,反映古老与现实的两种冲突,而少安与润叶之间的爱情也在这两种矛盾中展示出了感人至深的悲剧力量。
少安与润叶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但是他们最终没能走到一起,究其原因,有着当时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差异,也有着少安内心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少安拒绝了主动向他袒露心迹的可爱、善良的润叶,尽管他的内心也是痛苦的,但是他的选择也是无奈的,相爱却不能结合的悲哀使他们的爱情在陕北信天游的衬托下也愈发显出一种凄美缠绵的悲剧气氛。当少安和润叶第一次漫步在城边明媚春光里时,他们的心情也是无限的美妙,而陕北独特的信天游也给他们制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
“正月里冰冻呀立春消,
二月里鱼儿水上漂,
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
歌声里表达着润叶的心声,淳朴的少安却在一份内心渴望的感情面前显得“不大明白”,在面对润叶对自己那份真挚的感情时,一份“温暖而幸福的激流”很快在他所处的实际生活面前“退潮了”,“一切简单而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现实的生活使他无论是在经济条件上还是在社会地位方面都于润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个满身臭汗的泥腿把子,怎么可能和一个公家的女教师一块生活呢?”一方面润叶有着他父亲田福堂多年来积攒下的一份厚实的家业,一方面是少安要面对的是一个穷得已经像一个破筛子,到处是窟窿眼的家,于是他只能无奈而又痛苦地选择了逃避,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愚蠢和不近人情的,但是他没有勇气当面拒绝润叶,在痛苦的思索中他清楚地看到,要是“答应了润叶,实际上是把她给害了”。就在这样的苦恼中,润叶又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而此时田万有又酸又甜的信天游也表达着润叶的心声:
“ 说下个日子呀你不来,
上跑烂我的十眼鞋。
墙头上起马呀还嫌低,
面对面坐下还想你。
山丹丹话儿背洼洼开,
有什么心事你慢慢价来…… ”
此时他们的脸同火一样滚烫,但是紧张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就被田福堂冲散了,无疑,田福堂是反对女儿和少安结合的,他“就是寻死上吊也不会同意润叶和少安的婚事”,在后来的“扩大猪饲料地问题”上,田福堂又用“铁的逻辑进一步论证了这件事的不可能性”,在少安看来:“生活的大剪刀要按它自己的安排来对每一个人的命运进行剪裁”,“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与的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合理和美好的东西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这是少安最后一次审视他和润叶关系时得出的结论,也正是这样的结论,促使了少安到山西领回了自己的人生伴侣贺秀莲。
少安和秀莲的结合,偶然中也带有几分必然,首先是少安的家庭经济状况使他不可能像别人一样拿出一份像样的彩礼,这也是当初他去山西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还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秀莲是一个农村姑娘,“她知道自己没文化,不可能找一个吃官饭的人,就是有工作的人看上她,她也不会去嫁给人家,两个人地位悬殊,又说不到一块”,而少安最初的想法就是“他要找一个能吃苦的农村姑娘,和他一起创立家业”,于是共同的生活追求是他们走到了一起,或许在封建思想“门当户对”的观念下,秀莲确实比润叶更适合少安。尽管少安与润叶的感情也是真挚的,但是小农意识的影响使他没有勇气去超越现实的距离,他们都在现实面前服从了命运的安排。
或许少安和秀莲的结合应该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当他娶了山西姑娘秀莲以后,生活便代替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 正是秀莲成就了少安的事业上的成功。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日子,他们风雨同舟。在少安的事业在经历挫折几近破产之际,她是孙少安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千方百计帮丈夫走出低谷。重新唤起他生活的勇气, “秀莲不仅像他一样承受着破产的痛苦,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安慰他。她给他说宽心话,给他做好吃喝,给他温柔的抚爱和体贴,甚至在他苦闷至极,无端地向她发火的时候,她也心甘情愿当他的出气筒。”在少安“一天的劳累和痛苦之后,他常常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晚上灯一吹,把脸埋在妻子的怀抱中,接受她亲切的和安慰。她的两只结实的常常沾满他的泪水”,也“惟有妻子的怀抱,才使他凄苦的心情得到片刻的温情和宁静 ”。她以黄土高原女性特有的柔情与体魄,抚慰他创伤的心灵,给他温暖、快乐和重新投入风暴的力量。让少安这个背负太多重担的农民有了一个在自己身心疲惫时可以停泊的港湾。然而她却在少安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因为过度劳累而身患肺癌倒下,离开了她所挚爱的亲人,生活是如此的真实,生命又如此的有血有肉。他们在承受苦难中不懈追求,演奏了一曲生命的绝唱。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用一颗善良的心灵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人物世界,并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及其辉煌的人生意义。刘心武说:体验了亲情的深度,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生。 相信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都会热爱生活,珍惜所得!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年4月 第1版
平凡的世界剧情范文2
[关键词]女性形象 情感世界 悲剧探寻
作品描写了真实动人的农村、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的生活画卷,不论有没有农村经历,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感情共鸣之处。小说没有绚丽的辞藻、优雅的叙事,但是作品简单、质朴和创作的技巧更引人入胜。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
1.女性形象的主要研究成果。研究主要把女性的形象概括为三类,一类是以贺秀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农村劳动女性形象,她的爱情有乡土的丰厚和浓烈;一类是以田润叶为代表的徘徊于传统和现代间的中国农村知识女性形象,她有现代意识又保留着传统的思想,自身的局限让她摆脱不了道德的束缚;一类是以田晓霞为代表的摆脱了传统束缚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她的身上有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如《路遥之女性形象分析研究》。
2.人物情感世界的研究成果。作家们从不同视角的研究对作品人物情感世界进行分析研究综合。从爱情本身和时空的维度来分析人物情感世界的内容,占据文献资料研究的大多数。
《黄土地上的艳丽花朵——浅谈中的爱情》中把人物的爱情分为三种。首先是从无爱的婚姻到朴素的爱——人性的善良,以少安、秀莲、润叶以及向前为例,他们的爱情中更多的包含着亲情的成分。其次是冲破世俗的爱——生命激情的爆发,以少平和田晓霞为例。超世俗的爱情,这是对纯洁爱情的讴歌,更是对人性的关怀。最后是没有终点的爱,主要表现金波对那个梦幻中的藏族心上人的思念。这样的爱情短暂并且苦涩,默默绽放又默默枯萎。从时空的维度来剖析苦难生活中的爱情和亲情,如《苦难世界中的平凡感情——论中的情感世界》。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是苦难的,真挚的感情最终还是受到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摆布。苦难中的亲情描写的是孙家人,兄弟姐妹亲情观念浓厚,无论贫困还是富有都相互帮扶。
3.作品爱情悲剧原因探寻的结果。大部分研究认为爱情的悲剧在作品中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主要从三个层面探寻了悲剧的原因:现实原因——门第观念,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使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悲剧;主观原因——两个人对待爱情的不同选择,少安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和门第观念,润叶在亲情面前的妥协,主观因素导致悲剧结局;作家的悲剧情节,路遥的小说悲剧几乎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二、作品研究的现况
《平凡的世界》的成就在学术界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肯定,而且文学研究者也很少触及文学地位不高的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国现代文学史》等流通于高校的权威性教材对它的关注并不多,然而却受到读者的欢迎。
《“现象”的历史考察及研究》对这种现象作了进一步的追踪、考察和分析后指出,要肯定现象的合理性,并且希望通过对《平凡的世界》的辨析、作家和历史语境之间关系打开关于路遥研究新的学术话语空间。《珍视这抹淡弱的折光——论的文学史尴尬处境和现实意义》指出作品“热读”与“冷落”的尴尬现实是由于当代文学史以精英文学和高雅文学为立场、以西方现代艺术为评判标准,提出确立《平凡的世界》新的文学史地位,对新世纪文学创作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助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我们学会从读者和文学史的双重角度去解读作品,深化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认识。
三、作品之我见
当代的小说中道德的缺失,亲情、爱情和友情被现代社会工具化、利益化甚至“肉体化”所充斥,重读《平凡的世界》不能不为故事中的情感世界所打动。路遥让田晓霞这个重要作品人物死去,以此来结束她和少平的感情,这使我对作者写这篇作品内心的想法充满了好奇。其实作者这样写未必不好,传统的“门当户对”的观念也未必有错。当社会地位、精神状态不同的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时,结局未必如我们所愿,还不如这样的情节安排,留下了纯洁美好的爱情。
另外,《平凡的世界》中人物人生道路的选择是作品一个亮点。道路的选择和他们的感情世界密切相关,不同的选择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少安和少平兄弟俩的奋斗历程给予我们很多启发,可以当作励志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苦难和道德,使小说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内在价值。
四、小结
总的来说,《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就足见作者的文学功底。作品不论是从青年人的感情世界还是奋斗的历程来讲都值得一读再读,学术界应该给予应有的肯定和地位。对于作品存在的问题,这是局限性所致,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我判断和辨别。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和作品现状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来解读作品。
参考文献:
[1]乔艳琴.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女性形象分析研究[J].语文学刊,2010(8).
[2] 张娜.黄土地上的艳丽花朵——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4).
[3] 孙桂丽.苦难世界中的平凡感情——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情感世界[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 王子杰.是谁葬送了爱情——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悲剧[J].当代小说,2010(6).
[5]万秀凤.“《平凡的世界》现象”的历史考察及研究[J].当代文坛,2010(2).
平凡的世界剧情范文3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以生命为代价完成的长篇小说,就其获得茅盾文学奖本身就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最重要的来源。对这样一部作品的影视改编,不同的受众脑际中都会有自己记忆和预期的模式,虽然不应过高地要求它来满足我们在文学审美的视点上所抱以的所有期待,但我觉得,这部56集的大制作的电视剧明显地存在着整体把握上的一些缺陷,这无疑影响了这部大制作的质量和受众的观感印象,如果改编者和导演,对小说原著的原创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电视改编中的某些方面加以充分的注意,在艺术表达形式上表现得更练达老道些,那么至少一些显而易见的缺憾是可以避免或纠正的。
一、主角的置换不符路遥对人生价值的认知
电视剧的主角是哥哥孙少安,而小说的主角是孙少平,这种主角位置的置换,可能是编剧觉得这样更能体现农民命运的普遍性。但这种转换,在我看来,显然是不符合当时的路遥对人生价值的认知的。孙少平、孙少安因家境贫寒一直与贫困、饥饿为伴,为此遭受过各种白眼和屈辱,在心灵上留下过深重的创伤。他们都经历了命运中的各种挫折和打击:失学、失败、失意、失爱,也包括孙少安的失妻,一样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而经历失落与痛苦,这种苦难体验,却激发了他们与苦难和厄运搏斗的勇气和行动。不过,他们却被路遥赋予了人生的不同形式,代表了乡村青年所走的两条道路。孙少安失学后回到乡土,成为一个恪守传统道德规范屈从于命运的农民,但他内心又有不安于现状想搏一搏的冲动。在矛盾挣扎中他是被时代推着往前走,虽一次次失败,却以务实的精神挑战贫穷与落后,成为改革致富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孙少平则代表了乡村知识青年的另一种类型,不论在县城中学上学,还是到黄原市做揽工汉,以及后来去铜陵煤矿当矿工,他始终保持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地读书充实自己,以自己的坚韧顽强和勤奋努力, 一步步地走向了更大的天地。孙少平、孙少安共同的一点是,他们都没有被人生的苦难和挫折打垮,而是在苦难中得到升华,始终保持着善良和进取的品格,最终战胜和超越了苦难。这可能正是当代人从阅读中所获得的精神资源,还有心灵的慰藉。所以,与苦难和贫穷搏斗成为路遥小说中重点的叙事线。
电视剧总体上并没有偏离这条与苦难和贫穷搏斗的叙事线,但正如剧作家麦基所说“价值观、人生的是非曲直,是艺术的灵魂。作家总是要围绕一种对人生根本价值的认识来构建自己的故事――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1] 显然,路遥构建自己故事的人生价值观是体现在孙少平身上的,这也一以贯之地贯流于他的作品中,从《人生》中的高加林,到《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他们有很多相似点,家庭极度贫困,使他们只能屈辱地面对体面和自尊,咬牙忍受着吃苦而忍让的人生,而他们俩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怀揣乡村年青人的理想,以与贫困和苦难搏斗的精神,以不屈的奋斗意志,实现走出乡土,做一个“公家人”的愿望。
这种人生价值观是作家与当时社会所达成的共识,因为中国正经历着由乡村向现代城市文明转换的过程,人们终究会从这种转换中获取发展自身素质的更大的自由度,去寻求能施展自身才干的机会和目标。孙少平、高加林实际上是路遥对自身的写照:头脑聪慧,有抱负有能力,书读得好,能吃苦做事,对苦难有过感同身受的经历。这也是他的小说中很沉重并让人掉泪的地方。只要了解了路遥的人生经历,就会知道高加林、孙少平是他蘸就自身对苦难与贫穷的深切体验写就的,也是他表现得最好的人物形象。他们的奋斗历程和理想主义精神,具备了当时社会语境中励志故事的所有元素,通过勤劳和自身艰苦的努力改变农家子弟的命运,成为端公家饭碗的人,这在当时的现实中是有着标本价值的,社会需要类似的榜样来追捧,哪怕《人生》中的高加林是一个失败者,当他被城市赶出去,背着铺盖卷再度回到家乡,决心要从土地上再重新站起来时,他留给读者的依然是与苦难搏斗的毅力和在困境中永不放弃的勇气。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孙少安显然不如孙少平产生的励志效应大,而路遥的人生价值认知也是偏向于孙少平的,有个例子也可以证明,在《人生》中,刘巧珍后来嫁给了马栓,他在当时的农村是个非常能干的人,盖了房,买了大牲口,有大车,但路遥却看不上这类乡村能人,1985年在《文学报》发表的创作谈中,他这样写,“写到她出嫁,我自己痛哭流涕,把笔都从窗户里撂出去了。”刘巧珍嫁马栓,让他如此痛苦,觉得是一种美的毁灭,这也可以看作是他根本不待见马栓这类乡村中靠自己的能耐发家致富的成功者。他偏重的是虽贫穷,却有着理想主义精神的乡村中的文化青年。
所以,孙少平、高加林是属于路遥带有自身体验的故事原型,这种原型故事才能创造出路遥小说的场景和人物,因此,角色的转换,会削弱对路遥创作原意的认知。
二、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与受众群体的分化
文学名著一直是影视改编最重要的来源,许多获奖的影视剧都来自文学名著的改编,近些年来,这种情形则有所变化,越来越多风靡网络的原创小说被选为电影、电视剧的改编脚本,成为影视改编的直接来源。过去文学名著经过影视改编而进一步地扩大了影响和传播。现在反过来了,一些在语言、结构、叙事上可能都存在明显缺陷的网络原创作品,是通过影视的改编而声名远扬,就如南帆说的“文学已经不是电影或者电视的范本;恰恰相反,文学成为电影或者电视的孳生”。[2] 在这种变化中,能明显看到受众群体的分化。
粗糙的网络原创改编的影视剧,往往受到大量青年受众的热捧,这说明所写的人物、故事、对话和语言,可能更贴近当下年青人的生活状态,更符合他们对社会、人际关系、人生价值,以及对时尚等事物的认知和选择,而且也表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文学经典的文本优势在影视改编中逐渐地减弱,改编成影视后,观众的数量也在缩减,虽然这种缩减有时与电视剧质量的好坏并没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去思考。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改编于文学经典,但并没有在荧屏上火成一片,反而随着电视剧的播放,陆续地有不少受众放弃了收视,这倒需要我们去探究一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受众定位问题。《平凡的世界》以1975至1985年这样一个大时代为背景,将当时中国所发生的大事件都囊括其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从“”后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乡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迁,写出了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个体的和群体的命运发展历程。对这样一部剧,喜欢看的主要是阅读过路遥作品的人,和有过相似的历史记忆和经历的人,他们从中看到了自己所熟悉所经历过的曾经被扭曲了的生活,在观看中回顾和重拾记忆。《平凡的世界》的受众能坚持看到最后一集的,一般年龄都比较偏大,除经历外,他们也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可以一集集地去看。尤其是那些没有看过原著的受众,完全以一种未知的心态去观看,就不会像一些熟悉原著的人那么挑剔,觉得这种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不尽如人意。但对年轻受众来说,是不可能看完55集的,一是没有大块的时间守在电视机前,他们一般会选择便捷的网上观看,二是习惯于快节奏生活的他们决不会去从头到尾地观赏,而是按着快进键跳跃着有选择地看,三是年青人对时空思维、视听思维的理解也不同,他们更喜欢故事进展快的叙事。所以文学名著的改编,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是说一味去屈就娱乐消费的流俗,像《平凡的世界》在保留自己的精华部分的同时,完全可以剪辑得更精炼些,不需要56集的篇幅,要注意青年受众的接受特点,扩大受众群,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影视的改编去促进文学经典的流传。
三、 超过了受众接受限度的“画外音”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画外音”是如此之多,完全超过了一般受众的接受限度,这成为这部电视剧很大的败笔。
“画外音”也即“旁白”的形式是影视艺术所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早就有不同的大师说过,不论是银幕或是荧屏,都应该尽可能少的去说,而应该更多地运用创作视觉的表达。这里说的少说或是根本不说,还主要指的是对白,因为“遵循回报递减定理:你写出的对白越多,对白的效果就会越少。”[3] 即便是精彩的对白,也是宁少毋多,简约的对白更具有特色和力量。对对白的要求如此,更不用说是作为画外音的“旁白”了。
近些年来,“画外音”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常态,张艺谋的电影里就比较喜欢用,成了他惯用的套路,这是一种不需要更多电影制作智慧的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新版电视剧《红楼梦》采用了原著中大段的文言叙事,本意可能是为了忠实地再现原著,但却遭遇了滑铁卢,因为作为书面语的文言与日常生活是分离的,剧中人物以不是寻常人说话的方式对白,给人一种怪异之感,也分散了注意力,阻碍了观众去观赏和沉入剧情。郭敬明在《小时代》中也大量地采用了“画外音”,因为他的小说中带有强烈个人情绪的华采而忧伤的文字,是很难用视觉化的方式来加以表现的,而他又极自我欣赏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一定要用“画外音”的形式把这些句子搬上银幕。但这些都倍受观众诟病。受众比较接受的应该是电视剧《围城》的画外音,既保证了故事的精彩,又保留了小说叙事的精华片断,向受众展现了钱钟书文人式的犀利而幽默的话语风格。
一般影视采用“画外音”的形式,主要是出于几种情形,一是用以解说故事的背景、人物的经历和相互关系;二是更快地推进故事的进展,省略一些不重要的过程;三是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和情绪;四是直接展现无法用影视镜头去表现的原作的华美的语句;五可能是想让受众感知原著的叙事魅力;六是展示书信和日记,还会有其它,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这几种情形都有,最多的是对原著中大段话语和日记内容的引用。电视剧开头就用路遥小说的原文作为开场白,“那是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经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也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这段话除了开头说明时间背景,最后几句隐喻时代语境外,中间的写景与画面是不符合的,画面上是原上一层层窑洞都覆盖在一片白雪中。而后面“在这样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县城的大街小巷,倒也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只有在半山腰的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的景象。”这几句真是累赘多余,因为镜头摇到了校门,还有在院子里打饭吃的学生。
从开头到剧终,《平凡的世界》剧中“画外音”太多,这种多,不是单指数量,而是说多余,去掉一些“画外音”,并不会影响故事和人物塑造。看电视剧不是听戏,要展示,而不是告诉,视觉形象是第一位的,很多内容完全可用纯视觉的方式来表现,包括人物的内在冲突,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透视其内在的心理变化,也可以通过行为举止来反映。在剧中明明看到主人公表情凝重,还要补充说一句他心情沉重。而且老有人在耳边絮絮叨叨地不停地做着解说和点评,既影响观看剧情的进展,又让人觉得低估了受众的智力和感知力。有些“画外音”又显得过于煽情,给人一种不真实之感。
四、 颇多微词的外星人降临场景
对剧中颇有微词的应该是第52集中UFO降临的那场戏,这太出乎一般观众的意料。当田晓霞为救小女孩在洪水中牺牲后,孙少平很是悲伤,这时草帽形的UFO在旋转的火光中降落在草地上,当细颈顶着巨大的骷髅似的头颅,长着4根手指头的外星人出现时,那一刻真是有些吃惊,也不由地会感叹人类对外星人匮乏的想像力。《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表现的是中国偏远也最贫困的陕北农村,写的是最质朴的农村生活,用俗话说,很土的地方,很土的人。不知编剧和导演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场景设计,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保持了原作的精神,或是他们突发奇想的创造,因为即使处理成一种梦境,这场有外星人出现的戏,也不适合这场很悲情的戏,UFO总给人一种不真实的荒诞和搞怪的感觉,这也和整部戏的现实主义的风格有点不搭。
再看看孙少平与外星人的对话,十分拙劣。这场拖沓冗长的场景,在剧中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用的,对情节没有推动作用,对人物性格的升华也不产生任何意义。
除上述几点之外,我觉得电视剧中的方言交杂的对白也对受众接受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来使用方言可能会更接近原作的表达,也能体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但剧中的角色,有的说的是陕北话,有的是陕西话,有的是话语中普通话和陕西话杂糅,有的前一句是普通话,后一句是陕西话,听着实在是别扭。还有剧中的女演员外形都比较漂亮洋气,和所饰演的上世纪70―80年代的农村女性存在很大的差异。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当代文学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的力作,也是路遥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完成的巨制,为写《平凡的世界》,病中的他“每一次走向写字台,都好像被绑赴刑场”,“这已经不纯粹是在完成一部书,而是在完成自己的人生”。[4] 而在今天,这样对文学以血书写者已经很少见了。正因对路遥的敬重,我们才会对他作品的电视剧改编报以关切和期待,这也是分析评价这部电视剧的出发点。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注释:
[ 1 ] [ 3 ]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制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1页,第461页。
平凡的世界剧情范文4
[关键词]《时空恋旅人》;细节叙事;哲学命题;逻辑与主线
上映于2013年的《时空恋旅人》由英国导演理查德・柯蒂斯执导。《时空恋旅人》原英文名是“About time”。在中国上映时,译者将影片名字进行了这样的处理显然是为了更加符合大众的胃口,争取好的卖座。因此,电影看似是以爱情作为核心命题的。实际上,爱情确是影片的一条重要线索。影片讲述的是男主人公Tim希望通过其具有的穿越时空能力为自己打造一场浪漫的爱情。电影创作者在以爱情、穿越和幽默风格[1]吸引观众的同时,为观众展现了爱情、亲情的温暖和可贵。
穿越电影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并充斥于电影院线的一种新类型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欢迎。穿越电影的出现与流行,与受众的接受心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从根本上说,这类影片的流行,与观众对时间的“好奇”有根本的联系。因此,从影片的精神内涵看,自编自导这部电影的理查德・柯蒂斯也同样想表达“Time”(时间)这样的一个主题。因此,《时空恋旅人》亦借这个爱情故事,探讨和揭示了关于时间的哲学命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影片的审美空间,并带给观众以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影片中的男主人公Tim是由多姆纳尔・格里森饰演,女主人公Mary的饰演者由The Time Travelers Wife这部电影的女主人公的扮演者Rachel McAdams 担任。与The Time Travelers Wife相较而言,同样是讲了穿越时空的恋情,这部电影的内涵却深远得多。电影不仅叙述了Tim与Mary的爱情,Tim与父亲之间的温情同样令人潸然泪下。理查德・柯蒂斯曾是《憨豆先生》的编剧,这次他将那种英式幽默也带入了影片中,使得整部电影即使是在讲一个关于时间的哲学命题,却不失生动活泼和感动人心。本文从波澜不惊的日常化叙事、关于时间的哲学探讨以及影片的逻辑与主线,分析了《时空恋旅人》这部影片的审美特征。
一、波澜不惊的日常化叙事
《时空恋旅人》这部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导演对许多日常生活小细节的捕捉。这些细节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增强影片的真实生动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影片将超自然的元素与这种日常化叙事结合起来,使观众能够积极地进入到影片叙事中,并怀着复杂的审美期待去探求影片的走向。可能很多观众第一次观看影片,在看到Tim家庭的所有男性都有穿越时空功能的时候,会觉得这可能是一部讲述轰轰烈烈故事的电影。因为在影片的开头,Tim不帅气也不阳光,在跨年晚会上又是如此笨拙。影片通过这一细节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而普通的人。正因如此,观众必然会期待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让这个有诸多缺点的主人公来一场人生大逆转。然而在父亲问他准备用这个特殊功能做什么的时候,他说需要找一个女朋友,因为他是一个真爱至上的人。浪漫的爱情是每个平凡人都渴望的。主人公身上平凡与非凡的双重属性,始终是影片最艺术张力的地方。
Tim选择了这样一种简单的愿望。那或许这段爱情会很惊天动地吧。但影片仍然只有波澜不惊的小细节,而没有曲折离奇的大事件。那个21岁的夏天,一个美丽阳光的女子夏绿蒂出现了,在他家住了两个月,应该说夏日、海边、日光浴足以让一段爱情燃烧起来。Tim确实是爱上她了,在最后一晚他表白了,但夏绿蒂说他应该在一个月之前表白。Tim利用穿越时空的能力去了一个月之前,然而夏绿蒂说或许等到最后一晚更适合。一段我们原本以为会发生的爱情陨落了。不过Tim获得了Big lesson number one: all the time travel in the world can not make someone love you.(最重要的一课:穿越时空并无法让人爱上你。)
当Tim偶遇Mary后,导演继续了影片一贯的日常化叙事基调,来演绎男女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姻缘。这使观众放弃了对奇迹的期待,而转为细细品味一个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影片在其中安排了一些小插曲,令观众始终为两人的爱情结局“提心吊胆”,我们以为爱情终于来临的时候,他却为了帮哈利弥补剧作表演的大失误又一次穿越时空,却失去了Mary的联系方式。后来在影片中,在穿插着幽默的对话和小清新的文艺气息中,两人终于在一起了。我们以为他找到了真爱,电影可以这样大团圆地终结了,然而爱情仍然继续发展,而且发展得如此平淡,每天都是在地铁站上下班分别团聚,打破了我们对拥有超能力的人应该有特别不平凡的爱情桥段的幻想。后来在结婚的那天,遇到暴风雨,看起来如此糟糕,我们以为Tim要利用他的超能力,去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他也这么想,他与Mary之间便有了这样的对话:“Do you wish wed picked another less wet day?” “No.Not for the world.And so it begins.Lots and lots of types of days.Fun!”(“你会不会希望选好一点日子结婚?”“不,完全不会。我们会经历各式各样的日子,会很有趣!”)日子在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里过得有滋有味。
编剧总是在我们认为应该有满满幸福的时候,给了我们细水长流的日子。在以为事情应该有最圆满的结局的时候,妹妹出车祸了,父亲癌症去世了。然而每次的不幸其实有很多幸福的事情发生,比如妹妹终于稳定下来,父亲去世也让Tim成熟了很多。或许生活就是这样,总有很多意外,不会一如人的种种期待,让人心情跌宕起伏,但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应该就是生活,电影就是这样表达了我们生命的现实。生活总会有波折,而每个细节都可以是喜悦的。
二、关于时间的哲学探讨
除了叙述温情的平凡生活之外,电影通过男女主人公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不同人的故事,向观众提出了许多关于生命的哲学问题探讨。Tim在经历了爱情的苦涩与甜蜜、妹妹的车祸、父亲的去世等一系列事情后,发现生命中最美好的就是当下。珍惜现在是他对生命最直接的感悟。但是剧情并非为了落入俗套,来告诉我们一个古老的格言――活在当下,因为时间的意义并不仅仅在此。
编剧在后面的剧情中同时探索了与时间紧密相关另一话题――生命。妹妹出车祸后,他穿越了两次,一次是帮妹妹避免了车祸,一次是帮妹妹彻底摆脱痛苦的根源。然而等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女儿变成了儿子,一个他曾眼见的生命,被他的穿越抹杀了。父亲告诉他因为穿越之后一些小小的改变都可能改变未来的发展轨迹。最终,他决定让妹妹的一切不幸依然照旧发生,这反倒有了很好的结果,因为妹妹自己从挫折中终于懂得了人生,也找到了生命中的挚爱。时间和生命本来就是两个不能分开的命题,电影在探讨时间对每个人的意义后,从妹妹的事件中开始探讨生命在时空中的穿梭,父亲的死阐述了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更改的,穿越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即《纽约时报》影评中所提及的“the inevitability of lifes end”(人固有一死), 颇有宿命论的意味。除此之外,剧情越来越深入地去探讨生命,就在Mary提出要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对Tim来说,他总是可以再去见父亲的。但Mary想要第三个孩子的想法却让他陷入必须舍弃父亲的困境,最终在艰难的内心斗争后,他选择了面向未来,向前走。至此,编剧终于达到他的目的了,他探讨完了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活在当下,而且是积极面对未来的每一天。
在这里,穿越时空,其实是代表了一种回忆过去的活法。我们总是有很多人愿意沉湎于过往,然而穿越时空这一特殊功能却让主人公明白了最重要的就是当下的细节。向前走,我们也并不需要再回头看我们错过了什么风景,因为未来会有更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我们。生命至高无上,时间珍贵如金,我们不能如此奢侈地将它挥霍在过去。
三、影片的逻辑与主线
每部电影都有人去批驳,这部电影也不例外。评论者批驳的观点最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影片没有逻辑;二是影片没有一以贯之的主线,更像是编剧的抒情散文。[3]关于第一点,正如很多评者所言,拥有穿越时空的能力本身就没有逻辑可言,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编剧只是想用这一象征的事件来传达深刻的内涵,而且如此温情的剧情设计也将这些不合逻辑的事情给淡化掉了。英国式温文尔雅的情感传达让人觉得没有必要去追究影片的逻辑,似乎就应该天马行空,就和艺术灵感的来临一样。我们获得了美的感受,就没有必要在理性上进行苛责。
关于第二点,我想评论者应该是没有细细思考其中的关联性。可能是我们惯常的视野期待导致了这样的思路,即故事应该自始至终聚焦在爱情这一核心命题上。事实上,编剧对影片审美内涵的要求也许更加丰富。他借爱情的名义去讲述关于时间的故事。时间本身就应该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穿越时空的能力是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站在现在去回顾过去,这种能力本身已经被赋予了意义,然后用电影的手法去叙述现在发生的一切。这也是影片结尾为什么Tim会说他超越了父亲。因为父亲告诉他的是可以每天去回头感受当天发生的那些糟糕事情中被遗漏的美好,而Tim却明白了,已经不必要回到过去了,而是“我把每一天过得像是,从未来回来回味一样,享受它,就当作是我那特别又平凡的生活的最后一天。”
爱情、亲情是每个平凡的人物所经历的,其实编剧也是在讲述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但是电影的不平凡就在于其添加的科幻色彩,用时间作为构思的主线,使得这一切变得奇幻而美妙。正如电影结尾所表达的那样: We are all traveling through time together every day of our lives.All we can do is do our best to relish this remarkable ride.(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穿越时空,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珍惜这一趟不凡的人生旅程。)
综上所述,《时空恋旅人》这部电影就像主人公的特殊能力一样,我们可以穿越到不同的片段去挖掘它许多有价值的地方,而且每一处的挖掘都带有温暖的细节,又包含着深沉的人生思考。它带给人们的审美内涵是丰富而细腻的。为了不错失许多美景,观看之时,也让我们去珍惜这一趟不凡的电影旅程吧。
[参考文献]
[1] 苗渲明.理查德・柯蒂斯:用喜剧改变世界[J].大众电影,2008(21).
[2] 张忆萌.穿越电影的审美接受心理[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1).
平凡的世界剧情范文5
关键词:《乡村爱情》;音乐特色;剧情风格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57-01
一、音乐整体设计精巧
《乡村爱情》是一部农村青年青春励志剧,它塑造了一群鲜活而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有理想、有抱负、勇于进取的农村青年形象,多角度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画卷。映片音乐确定了以歌曲为主,器乐曲为辅的整体设计,全剧创作了三首歌曲分别用在片头、片尾及剧中的个别地方,起着点明主题、指明事件发生地点、确立风格、衬托气氛的功用,而器乐曲则主要用在剧中作背景音乐,起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喧染矛盾冲突的作用。
《乡村爱情》是一部反映东北农村青年生活、劳动和爱情的轻喜剧,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生活感染,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些观念、生活方式也不可避免地溶入农村青年生活中去,《乡村爱情》如果单纯用传统的民族音乐来反映,那既不现实,也失偏颇。作曲家清醒地看到这点,它在运用民族音乐之时,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使整部音乐民族风格浓郁的同时,又不失时代特色和时尚,这主要表现在旋律写作中节奏的运用、演唱方法与伴奏乐器的使用上。
二、颠覆宏大的叙事情节
首先体现在叙事主题深度感的消失。《乡村爱情》从平民化的叙述视角切入,讲述的是发生在东北象牙山村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些故事。他选取的都是些农村老百姓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一些再琐碎不过的小事情,这些小事情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不具有深刻的意义,造不成多大的影响,却构成了这些长在大山深处的老百姓的全部生活。这些小事情构成了一个个小故事,没有一个统一的重大主题贯穿其中,包括发生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一些爱情纠葛,也都是这些故事碎片中的一部分,剧中叙事“放弃了对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的苦苦追求”,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些无深度的但却是生动有趣的故事、人物、场景”。
其次是“反英雄”人物角色的塑造。《乡村爱情》中的角色都是些再平凡不过的农村小人物,是现实生活中很少被关注到的边缘人物。他们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也有着农民的质朴和善良,在他们身上找不到拯世济民的崇高理想,有的是为着小日子各自打的小算盘。无论从人物形象、性格气质还是理想追求上,他们都与传统叙事中的英雄人物相去甚远,《乡村爱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没有英雄却同样精彩的平民世界。
再者是叙事结构的开放性和延展性。《乡村爱情》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这些小人物生活中的小故事拼贴起来的,这些小故事前后之间并不追求连贯完整、前呼后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只要这些人物存在着,生活着,类似的小故事就可以被无限复制和任意拼贴,因而故事的叙事结构和结局呈现出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特点。
三、在笑声中解放人望
现代主义要求用理性来压制人的本望,用法律道德规范来约束人性中的劣根性,从而维护现代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的绝对地位。
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反叛,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理性,任性而为,主张解放人望,追求简单直接的欲望满足和。
追求也是人类的总体欲望。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虽然还未真正进入所谓的西方的后现代社会,由于科技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日益沉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生活在相对发达的都市的人们已明显感受到了后现代文化的气息,并深受其感染,潜意识里渴望通过一种安全的方式缓解压力,解放被压抑的欲望,获得某种心理慰藉。
《乡村爱情》中每个角色的出场都可谓是人性的本色表演,这些乡村小人物身上都带着或多或少的人的劣根性和欲望,但他们从不刻意去掩饰或压抑,把一切都展现在脸上、言谈举止间,反倒让观众感觉到有故意去展现人性缺点和欲望的嫌疑。赵本山运用他独具特色的幽默方式把这些人物身上的缺点和欲望喜剧化,把这些明显缺点变成了这些人物身上的特征符号和出彩点。
四、结语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传播工具更推进了大众影视娱乐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发展,广大影视观众的审美眼光和欣赏口味也变得更为挑剔和难以把握,《乡村爱情》却以讲述平凡的主题、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的农村题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是以一种宽容、平等的姿态走进观众的生活和内心,给观众送去简单干净的快乐和慰藉。而那种只把目光锁定票房,一味为搞笑而进行后现代元素的拼贴、复制、仿效的影视作品,只能抓住后现代文化的一些皮毛,获得的也只有观众不屑一顾的冷笑。
平凡的世界剧情范文6
开学了,一切又都变了,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我们都依旧虚伪的活着,生活看似平淡,但却依旧犹如平静水面一样不时会泛起丝丝涟漪。想到这里不禁回忆起,上学期刚开学时,因为上课问同桌问题而被老师误会,罚站到教室后面被扣掉一分。背靠黑板心不禁凉透了,我不想解释,真的,随着那一段时间所发生的一些变故与不适应的心情,我已精疲力尽,只能麻木的站着。放学了,我装作坚强的样子……回到家,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泣,我嘲笑自己这所谓的软弱的坚强,真的的好孤单,好害怕,为什么到头来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得到了可却就是不开心; 为什么好害怕自己仅仅拥有的那么一点点,会被人抢走;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听我说话,理解我,给予我心灵上的安慰呢?人与人的相处就像两只刺猬相依相偎,而到最后得到的确是彼此相互伤害……
好想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可现在我长大了,必须要学会承担、承受。好想像小孩子一样依偎在怀里,永远的那样受到保护。面对现实,我真的好想逃避,逃避到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太多虚伪,就像生物适应环境一样,我们也要学着适应,每个人都披着华丽的外套,彼此相互利用,相互欺骗……但现在,我累了,我想脱下这华丽的外套,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但一个最平凡的人,然而这所谓的平凡真的好难,我真的做不到……
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那么软弱,假装坚强只是为了阴霾悲伤,只有在文章里我才敢袒露心声,真希望能够生活的像小说里的人一样,即使死亡,有时能死也是一种幸福,一个人呆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用古筝或箫吹出犹如仙剑剧情一样凄美的曲子……
后来,我过生日,朋友问我:“你喜欢什么?我给你买去!”可是就在这时,我沉默了,我喜欢什么呢?真的,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答案都把我吓了一跳,这12年来,我竟一点也不了解自己,真令人不寒而栗啊!我只奢望,能在生日这天得到最真诚的祝福,朋友都在身边就足够了,然而令我好奇的是4月26日这天又会有谁记得呢?
等待,那个属于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