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一英语语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1
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可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且听力太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英语学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英语记忆方法(仅介绍几种)(1)发声动觉记忆和书写动觉记忆
学习高一英语最根本的就是记忆,无论是平时背诵课文还是记忆单词、句子,一边读一边写,效果都比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好。在记忆时,读书的声音要洪亮,如果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子上划,使记忆活动立体化,有利于记忆。
(2)形象记忆和联想记忆
形象记忆要求学生有充分的想象力,将无规律的单词记忆串起来,如book、look中oo像眼睛,与“看”有关,在对课文的形象记忆时可以通过表现课文内容的画面或在头脑里产生的相关情景而实现。联想记忆在记忆单词时,通过查字典找出词缀、词干,联想同义词、同类词、反义词、派生词、对照词等,如由appreciate联想到love\\enjoy\\like等同类词。
(3)循环记忆和分类记忆
按照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背诵应该在最初记忆过后,最近期内多复习,然后逐渐减少;背诵时可以按照共同的框架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进行分类记忆。
高一英语阅读方法(1)搜寻性阅读:搜寻文中的信息,注意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及其它概括性的段落和句子。
(2)理解性阅读:通读全文,把握段与段、句与句、文章内部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意图。
(3)评价性阅读:对文章中某些内容做出鉴定和判断,在对文章信息做出判断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深入理解。在阅读时要把作者的观点与材料分开,明确作者的观点,研究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注意作者明确提出或暗示的假设和设想,最后决定自己的态度。
(4) 记忆性阅读:对文章进行记忆性训练,把握文章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
(5) 创造性阅读:带着自己提出的某些新见解去阅读,结合作者的观点与自己的问题提出问题,同时根据词根、词缀猜测生词意思。
高一英语其他学习方法(1)词、句、文结合学习法
文章常由句来支撑,句子由词支撑,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学习时应将词、句、文结合能使语义和语用得到统一,情景和上下文得到统一,有助于提高英语理解能力。
(2)联系对比学习法
在学习高一英语语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似是而非的现象,如系表结构和被动语态、现在分词和动名词等,用对比归纳出其中的异同点的方法,便于识记。
(3)借鉴汉语学高一英语语法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2
关 键 词:提高 语法 意识
一、前言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教科书是以语法项目(grammar)进行编排,而老师则以枯燥的练习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忽略对学生整体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正逐渐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新的教科书已以话题(topic)的形式进行编排,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有灵活的操作性,其理念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对语言知识死记硬背的困扰,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但是,由于教学方法的转换(由字、词、句语法教学转变为侧重于侧重功能交际型的教学法)、教材编排的改变(由传统的按语法项目编排改为按话题编排)、高考试题的改革(由重语法转变为重语篇)和部分师生的一些错误的观点(如:以为记几个单词,套几个句型,就是侧重语言能力学习),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已有被淡化的趋势,许多教师, 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少提或不提语法, 学生对各种语法现象知之甚少, 有的干脆不懂语法, 在语用过程中语法错误五花八门。笔者认为,语法本身是对语言规律的总结与概括,是对功能和句型的进一步深化,是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足球队员没有足球规则意识,那么即便他有再高的足球技术,也不可能是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因此,在高中学生英语学习中如何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法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什么是语法意识
语法意识是语言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运用者凭着对语言职能、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语言运用的浓厚兴趣而形成的在语言活动中一种理论自觉,是语法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
对语法的理解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模仿,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化为有意义、有目的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有其特定的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在语言规则框架内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而外在的形式则为运用语言规则,组织语言作出书面或口头的反应,也就是说语言的运用能力。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理解并运用语言,而理解语言组织规则是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法意识,并不是指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不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语法知识,而是学生根据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语法情景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不是回复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中去,而是要更多地强调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敏感性和语法运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语法知识得到体验,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就可以稍加点拨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这个语言点深深地储存在大脑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法意识。
三、怎样培养和提高语法意识
1、借助母语语法,激活学生的语法知识
充分利用学生在汉语知识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对语言的普遍性规则的概念,发挥已有母语语法知识资源的优势;善于对母语与英语进行比较,对比分析,求异存同,找出两种语言在一些语法现象上的相同与不同点,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作为教学的难点,予以重视;同时,也要防止学生将汉语语法规则作不恰当的移植。例如:在讲述句子结构时,完全可以借鉴汉语中的有关句子结构的语法知识,主谓宾定状补的概念基本上和英语中的句子成分大致相同,老师所要做的只是讲清中英文中的不同之处,我们语文中所谓的“谓前状语谓后补”(即谓语前是状语成分,而谓语后是补语),但汉语的补语却相当于英语中的状语成分;而英语中的补语成分是指主语或宾语的补足语。如:“我们生活得好。”在这个句子中,“好”是作生活的补语,而翻译成英语则成为:We live well.句中well则是状语。We made him our monitor. 句中our monitor是宾语him的补足语,而译成中文则是:“我们让他做我们的班长”其中“我们班长”在“他做我们班长”这个兼语式中做“让”的宾语,这种现象又类似于我们英语中的宾语从句。
2、运用语篇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法技能
语篇是指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是一次交际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能用目的语来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而思想的交流和信息的获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语篇)中进行的。这种语言使用的环境(语篇)既包括语言方面的知识,也包括文化背景、语用、认知等方面的知识。单个的句子在不同的语篇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What a day it is! 这是个感叹句,可这个感叹句在不同的语篇中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说:What a day it is! I can’t go out and only stay at home. It’s really boring! 显而易见,这里What a day it is!是指“天气有多么地糟!”;可在下面的语篇中:What a day it is! The sun is shining; the birds are singing and 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It’s really a good time for outing. 这时What a day it is! 是指“天气有多么地好!”。
同样,只有进行语篇教学,才能对语篇中的句子与句子之间,句中事与事或人与人的关系的分析,能使学生对复杂的句子结构、省略句和晦涩句的全面、正确理解。借助语法分析文章中,才能正确理解所阅读材料,获取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达到阅读目标的有效方法。反之,脱离句法分析的阅读往往是肤浅的,理解的偏差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例如:SEFC Book 3,Feed the world 一文中 20 个词以上的复合句共有 14 个,其中有一句“No one is sure how many people are hungry,but it’s thought that 500 m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don’t have enough to eat, that is about one in ten.”这个句子包括一个宾语从句、一个主语从句、一个并列句和一个短语。如果学生重视掌握英语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SV、SVC、SVO、SVOO、SVOC),在此基础上掌握各种复合句的结构,那么他们就可以运用语法技能,分析理解这句话,学生的理解长句、复杂句,阅读理解能力自然会相应提高。
因此,语法技能的培养不能满足于单句训练,那只是语法技能的即席反应,我们还须将语法技能放在不同的语篇中加以运用,进一步得到体验。具体地说,即将该语法技能放在语篇中的诸多语法群中加以选择,流畅输出,得以证实。
3、创设语言情景,培育学生的语法体验
英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输出,也就是进行交流(包括口头或书面的),教师只有创设适当的语言情景(学生感兴趣的、容易表述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才能让学生尝试着所学的进行有效的输出,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成功的兴奋,让他们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敢于学习,语法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语法技能,或对课文中某一情景要求学生加以描述。这时候,新学的语法技能融合到众多已学到的语法能力中去并成为其要素之一,如此循环往复,使语法知识 、技能和能力螺旋上升,达到自动化的境地。如:我们在时态教学的时候,可以设计这么一个情景:小明和小华在谈论他们的好朋友小林的事,小明告诉小华,小林生病住院了,而小华不知道,但他表示课后去医院看小林。我们可以让学生组成以下一段对话:
Xiao Ming: Hi, Xiao Hua. I hear that Xiao Lin is ill in hospital.
Xiao Hua: Oh I am sorry. I didn’t know. I will see him after school.
在这段对话中,小华所说的涉及到了二种时态,一种是一般过去时(I didn’t know),是指在小明告诉小华前他不知道,所以应是过去时;而另一个时态则是一般将来时(I will see him),是指小华在放学后将要去看他,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不用be going to,因为be going to 表示“计划好的、打算好的”,而在这里,显而晚见,小华事先并没有计划好,这纯粹是一个一般将来时。
通过创设适当的情景,强调通过情景操练语言点、语法点,使学生掌握在一定场合下常用的生活用语,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准确,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
4、注重语言输出,内化学生的语法意识
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activate)学生的元认知(meta-cognitive),教师不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法规则或用法上,而应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对新语法意识成功的体验上。通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话题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师循循引导,积极鼓励,多加表扬,拉近师生距离,形成一种浓浓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将学生的原有知识活跃出来,使其具有粘合新知识、构成新认知结构的活力。这种有意义的语言反应,因为有该语法概念作为内核,因此可以使学生的语法意识(不是语法知识)得到体验。这种精心设计的问题越多,学生语法意识 (awarenss)的成功体验便越深刻。等到这种成功的体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教师或优秀学生对语法规则或用法(usage)上的稍加点拨便会使这种体验升华到理性高度,深层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法意识,并在具体的运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四、结束语
当然,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并非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死抠语法作为知识点,教师根本无须对语法概念纠缠不休,而作为学习者,从外部的语言输入中,分析、理解并掌握这种语言规则是第一位的,而且在初始阶段,这个过程可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然后才是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实际这个观点可以用个体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来佐证。不管是先天习得论还是相对应的后天学得论,两者都认为个体在语言环境中具有对输入语言进行分析、理解并从中发现语言规则,运用语言规则进行语言活动,最终固化为语言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语法意识。教师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有必要去反思和探索语法教学,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解决语法概念抽象难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书目:
1、马福康,关于当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外语界,1998 (1)
2、黄和斌,认知式英语语法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3、邓萍萍,浅谈加强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3
一、教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学英语。高一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学生往往是死记单词,听完课做完作业便了事,头脑中没有“学会了什么”的意识,没有学习效率的观念,学习方法单一,加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越学越困难,以致最终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策略外,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怎样听、思考什么。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以听审题方法以及探索思路的过程为主;要注意教师语言的弦外之音,去体会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做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
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提出笔记的要求并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提纲挈领地记,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方法和策略,以便学习教师的示范项目并注意模仿;要求学生课后全面系统地整理笔记,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感受作笔录、圈注,以提高悟性;要求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反思、心得进行记录,以便于总结与提高。同时,教师要坚持检查与督促,使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1、做好每节课的前奏工作。一节课的开头如同给一首歌定调一样,它可以决定课堂节奏的快慢及教学效果。我利用每节课前三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做值日报告,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内容是关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由自己任意选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都会认真构思、别出心裁,课前反复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创造一种学英语的氛围,学生可以在心情愉快的气氛中开始学习。
2、读透教材,精心设计教法。每一单元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各单元的特点,勤于思考,用心设计,尽力使各课的教学方法各异,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调动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如每一单元的 warming up 这一环节的话题,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如 friendship,music等,可以让学生先谈他们各自的观点与看法,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最后老师来小结。
3、坚持阅读课的整体教学,阅读材料是语言的载体,集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内容于一体。可采用关键词、提纲、问答题、图表、听录音等多种方法。在学阅读材料之前,进行限时阅读,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大意的能力,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串讲课文时,通常挑选出能表示课文主体的关键词和短语,巧妙地设计板书,使板书能勾画出课文概要。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以渔”的重要环节。英语阅读是一种辨认文字、理解语篇、进行思考、了解其中意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心智技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全过程的初级阶段。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不仅是提高获取信息的“量”的手段,更是提高“质”的重要途径。由于高中英语落后生读不懂课本、读不懂题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教师除注意规范自身的课堂教学(教学用语准确、规范,课堂表述干净利落)外,在高一引入新的知识点时,就应注重阅读的要求和训练。要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通读内容,了解概要,准确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产生疑问(或教师设置了疑问),教师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仔细阅读有关内容,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疑问得以解决。
三、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4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一本两用;课堂结构
众所周知,职业中学的学生英语基础特别差,没有认真听讲,没有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听说读写各种基本技能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和应用。要想提高职业中学学生的英语成绩,我认为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获得了不少成绩和荣誉,以下是我教学多年来的经验,与大家共同商讨。
一、采取分层次教学,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高一入学开始,就要把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分成若干层次,各层次交错进行。新内容不强求一下子全部掌握,要因人而异,旧内容不断重现,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逐步树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二、加强听、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听、读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坚持听懂了、读懂了再学的原则。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让学生多朗读。教课文时,要让学生坚持先听后读的原则。可以把课文先编成短文,教师把短文的内容说给学生听,然后再提些理解性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的整体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可以做到这一点,但一定要坚持,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三、加强说、写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上除了讲必要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说、写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有情景的对话,表演节目,做游戏。如教师说一个单词,学生以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为第一个字母说一个单词,其余学生以此类推。这叫“首尾相接记词法”。还可以是教师做动作或让学生互相做。总之,要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种寓知识于娱乐之中的做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2.每学期在同年级或同班举行一次班与班、组与组的课外活动,举办一次英语学习园地,让学生用英语写谜语,缩写课文,介绍家庭情况、班级情况,介绍学习经验,抄写幽默、笑话等。
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开口”能力,要求学生多说英语,不仅在课堂而且在课外都要说,营造学英语的环境和氛围。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忽视哪一方面都不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坚决纠正不动口、不动手的坏习惯。
四、教学生一本两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备一个较厚的笔记本,从前往后记教师讲的要点及纠正经常出现的错误等。从后往前记词语,每上完一节课要求学生把重要的词语记下来,把不懂的内容记下来,把难理解的词汇记下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觉整理知识的能力,又方便复习之用。三年坚持下来,效果非常显著。
五、改革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实质上就是教学步骤。它是由教学思想、教学目的所决定并为之服务的。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不当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结构虽无固定的模式,但要遵循学习书本知识的规律,即“感知―理解―记忆―应用”,因人、因材、因时采用预习课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提高”的教学结构,或采用“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三环节的教学结构为好。因为这种教学结构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注意力最佳时间,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我们要尽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使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可以大幅提高,为学生进入社会或高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5
关键词:英语广告;双关语;译法
双关语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辞海》(1999版)中这样定义:双关语就是利用语词字形或语音相同而语义不同的悦,使一个语词和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双重意义的倏方式。南朝乐府诗中经常有双关语,如《子夜歌》中的:“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期”与“棋”双关)。然而长久以来,双关语在广告中的翻译却是一大难题,翻译出原文字面意思不难,难的是其内在含意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增加了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翻译的重要性。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谐音双关增译法
英美现代广告学认为广告的作用在于:Information(提供信息)、Persuasion(争取顾客)、Maintenance of Demand(保持需求)、Creating Main markets(扩大市场)、以及Quality(确保质量)。
大多数广告都具备以上一条或多条功能,同时给译者带来了一定难度。
(1)摩尔香烟的广告词:“Ask for More”――“再来一支,还吸摩尔”。MORE 是一个副词,表示“更加,更多”,本意为“再来,要的更多”;大写之后,变成了品牌名称。这条英语广告就包含了提供信息,保持需求等内容,并从顾客的角度满足顾客的心理,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且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翻译时,如果简单地翻译成“再来一支摩尔”,效果将大大降低。但译者兼顾特定词语“more”在特殊语境中的明暗双重意义,巧妙运用心理与习语特点,增加了句式,使其成为中文中精辟独到、浑然天成的表达译法。同时,因其具有一定的弦外之音,意味深长,符合广告“经济高效,妙趣横生”的意境,利于广告得以广泛宣传。
(2)“The label of achievements.Black label commands more respects.”“ label”既为“标志”的意思,也是酒的牌子――Black label。译成:“酒是功成名就的标志。黑色标志使您更显尊贵。”语义同品牌名称形成双关,便于消费者记忆。
2 语法双关侧重译法
语法双关是指通过语法手段使句子具有双重意义,如省略结构、词的组成或词组具有两种以上语法功能等。如“Seven-up, the Un-cola!”翻译成为:“七喜,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Un”一方面是英语中的一个前缀,代表相反的意思“非、不”,例如:unable(不能的),unlock(开锁)。另一方面在法语中的意思是“一、一个”,因英国历史的独特性,大部分的英国人懂得非常简单的法语,所以能明白“Un-cola”同时还有“一罐可乐”的意思。广告定位策略在于给予消费者健康观念定位及反类别定位(即是非定位),当本产品在自己应属的某一类别中别具特色,可用此方法使广告语变得形象生动且幽默风趣。这则广告诙谐机智,富于文字情趣,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契合译法
契合译法是指原语的双关语在译语中对译为相同的双关语,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兼可,换言之,以同类型的双关语或者以不同类型的双关语保留原文双关语的两层意思。
(1)“Every kid should have an apple after school.”这是苹果电脑的一个广告。西方有句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当人们听到这句广告语的时候,自然会对“apple”一词产生丰富联想,虽然该广告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所提出的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但因其在双关语中所体现的良性因素,并有效融合了双重语境与双层话语的含义,所以广告效应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2)“ Trust us.Over 5000 ears of experience.”这是一条助听器广告。从语音上看,“ears of experience”意为:“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也可听成“years of experience”,即“5000多年的经验。”由于后者与人们的自然认知有冲突,所以人们不会全信,但因其谐音所带来的语意,使消费者认为该公司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对该助听器品牌产生信赖。这则广告在提供公司产品信息的同时,利用信任度争取顾客。该广告朗朗上口,和谐悦耳,颇具感召力。所以可翻译成:“相信我们吧!历经5000多只耳朵的检验,有着5000多年的经验。”增强广告语体特征,听到广告的人在会留下深刻印象。
总的来说,翻译英语广告语时,译者应最大程度地选择适用语用原则的策略,通过语境、言语行为、背景知识融合,力求灵活,动态地驾驭语言。简言之,广告是非固有化的格式文体,需要译者从多方面考虑,使译文准确简洁,极具吸引力和说服力,以达到广告原文预期的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崔刚,谢之君.广告英语3000句:选萃.分析.欣赏[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3]张崇婉.广告创意与语言艺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高一英语语法范文6
言实践不足。“哑巴”英语已经越来越成为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众所周知,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为了帮助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本文参考一些专家的理论对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提供了几种方法。
关键词:英语口语;交流;实践
口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二十一世纪,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尤显重要。目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也有强烈的愿望想学好英语, 尤其希望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外语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导致学生虽学习多年,说起英语来还是结结巴巴, 词不达意。进入大学以后是提高英语口语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本文针对此种现状,并参考一些专家的理论对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提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充分的准备,主要是进行模仿,背诵和复述练习。目的是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流利程度,培养英语语感。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报纸杂志,听英语磁带,看英语录像和电影等,来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英语的常用单词、短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扩大知识面和训练英语逻辑思维能力。
1. 语音
在口语学习的最初阶段建议大家从音标发音开始练习, 也就是要求我们从最基础的做起, 读准英语四十八个国际音标的发音, 正确掌握每个音节的发音对初学者将来能否准确发音、有效地进行口语表达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练习时要模仿原声录音,有条件的还可以录下自己的发音,和原声带进行比较,这样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
2. 背诵与模仿
首先,大量地阅读单词, 积累词汇, 在此基础上阅读句子, 背诵一些英语常用句型和表达方式。在实际生活中, 在不同的情景和场合, 对不同的对象表达某一意念时使用的习惯用语并不太多, 这些用语大多具有固定的句型, 往往不能用汉译英的方式直译过来。一个对口语句型熟练的人, 只要掌握了相当的常用单词和短语就能较自由地表达思想。在学习汉语时我们都知道,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可以这么说, 如果能熟背英语三百句, 口语交流基本没问题, 更何况那些优美的句子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呢。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很好地进行口语会话, 需要记忆一些过度性、装饰性词语和插人语句。
其次,模仿磁带或广播, 模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语音和语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英音版或美音版的磁带加以模仿。朗读, 大声地朗读, 朗读也可以说是第二模仿, 所以也需要有意识地以磁带里的语音、语调去朗读。在朗读时, 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 认真听一听, 并进行比较, 找出差距, 发现自己的弱点。
3. 复述
复述是在模仿、朗读之后的一个再创。学英语离不开记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要有灵活性。复述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训练口语的方式。具体方法:要循序渐进,可由一两句开始,听完后用英语把所听到的内容说出来。在刚开始练习时,因语言表达能力、技巧等方面原因,往往复述接近于背诵,但在基础逐渐打起来后,就可以有更多的自由,由“死”到“活”。在保证语言正确的前提下,复述可以有越来越大的灵活性,如改变句子结构,删去一些不大有用或过难的东西,长段可以缩短,甚至仅复述大意或作内容叙要。由模仿到创造,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这样, 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就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复述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一般来说,所选资料的内容要具体生动,有明确的情节,生词量不要太大。可选那些知识性强的小短文。开始时可以练习复述小故事,有了基础后,复述的题材可扩展开些。
4. 视听结合
视听对提高英语口语也很有效果。看英文原声的电影大片, 可以很好地创造英语语言环境, 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我们对英语发音、语调的认识,同时,英语电影是一部英语国家的生活、文化、风俗等一切的百科全书, 更能使我们增长不少文化背景知识。在电影中, 我们学到了英语口语的语汇、短语、句子结构,以及表达各种内容的说法,从而提高了英语口语的水平。
口语交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二十一世纪,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 尤显重要。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 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尤显重要。目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他们也有强烈的愿望想学好英语, 尤其希望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但是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外语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导致学生虽学习多年,说起英语来还是结结巴巴, 词不达意。进入大学以后是提高英语口语的又一个黄金时期,本文针对此种现状,并参考一些专家的理论对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提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充分的准备,主要是进行模仿,背诵和复述练习。目的是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流利程度,培养英语语感。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如阅读报纸杂志,听英语磁带,看英语录像和电影等,来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英语的常用单词、短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扩大知识面和训练英语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大量的实践,主要进行大量的会话练习,与他人对话、讨论,讲英语故事等等。实践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准备阶段之后,学习者要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练习口语,和老师说英语,和同学讲英语,大家在一起就要尽量用英语来交谈。这种交谈有利于每个人的英语学习,因为大家都有机会运用自己已掌握的英语知识来交流思想,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同时,还能从别人那儿学到新的东西。最好的练习同伴是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因为水平差不多,不会感到害羞,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积极性也可以更持久一些。此外,也可以自言自语,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可以讲讲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对某事的看法或自己的近期目标等等。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多多练习,坚持练习,以逐步提高口语水平。
在练习口语时,学习者要大胆,不要怕出错,大胆地去说。一旦发现错误或被别人指出错误,应坦然地面对错误,纠正错误,从而一步步说出比较标准的口语。
其次,模仿磁带或广播, 模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语音和语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英音版或美音版的磁带加以模仿。朗读, 大声地朗读, 朗读也可以说是第二模仿, 所以也需要有意识地以磁带里的语音、语调去朗读。在朗读时, 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 认真听一听, 并进行比较, 找出差距, 发现自己的弱点。
总之, 无论什么方法, 都要求坚持, 重在坚持。如果能将以上提到的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应用到英语口语学习的实践中,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策略、技巧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态度,学习者的英语口语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陈华华. 背诵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广东: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12).
[2] 邓炎昌. 英语口语教科书[M].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