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庄子的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思想范文1

关键词:齐万物 泯别异 天人合一

一、以道观物,万物齐一

宇宙万物的根本在哪里,在庄子看来,“以道观物”就是其根本所在。庄子强调道与宇宙万物并生。在庄子看来,天下万物的根本为道。道具有自己的信念与感情,没有具体的形态和规定,道可以代代相传但是不可以亲身讲述,由此可见,可以得道却不可以看见道。道本来就存在于万物之中,是万物的根本,比天地的生成更久远,是本来就有。有了天和地后,更显得道有多深厚,多高尚。而且道是永恒的。以及万物的生与死,各种形态变化,都不知道它们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在万物之中的道是不可改变的。大的事物离不开道的发生变化,小的事物也离不开道的形形态态,万事万物的生死都是依照道运行的,四季的交替也是依照道的规律进行是。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的根本,可以参照天道的运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这么看来,道是根,万物就是枝叶。它们组合到一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机体。道与万物互相脱离都只能说是不完整的,只有两者结合才可以说是完整的。那么,道与万物是一个整体,道与万物单独罗列出来,都只能算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如果万物各行其是,不与道有机的联系,就不能展现各自的生命活力了。万物中的道是固有的,而且关系着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庄子在这里谈到道的普遍性,以及抽象的道与具体的物之间的统一关系。在此意义上,庄子提出万物齐一。万物都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在“道”面前,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对于人来说,人在“道”面前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世界只有一个,只能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寻找“道”。

二、是非为一,泯别异

在庄子看来,事物是不存在明确的是与非的,如果人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只顾自己的立场和站在自己的角度,事物的存在就]有自身的意义可言了。这便可以看出,庄子所理解的事物是一种现实的、可见的。但是事物是不存在是与非的,争辩事物的是与非是没有意义的。道隐藏在万物之中,没有真伪一说,道就是万物存在的真理。人的语言措辞是不可以用是非标准来判定的,道只有在有所收获之后才可以得到,语言的好坏是不可谈论的。想要清楚地知道一件事的是与非,那就要用道来评判。庄子以“道” 的方法去认识和观察事物,这样出现可以超脱真伪、是非的现象的概率就会很小。在他看来,事物中不存在彼与此以及是与非。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是非是不明智的,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可以看出是非曲直的不确定性。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因为只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生和死只是人们的一念之差,没有明确的区分。做事情不必非得遵从是非的原则,自己认为合理便去作为。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追求自己内心的信念即可。但不可违背天道。是非彼此不用分的那么清楚,也就是所谓的道一。在庄子看来,事物彼与此是没有明确区分的,彼与此便可以成为认识和判断对方的把握标准。万物的生与死都是相对的,这种存在的状态是难以捉摸的,是与非又是难以辩解的。对于圣人而言,不走是非难辨的路,而用天道去观察事物。因此,实际上不存在彼与此,也不存在是与非,而这种超脱了彼此、是非的存在,庄子称之为”一”的关系。庄子提出了一种超脱彼此、是非的认识方法,即“道枢”。然而“道枢”实际上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庄子认为,两个人争是非是可笑的,双方各自坚持着自己说的是有道理的,可是那么多的人和事,各自又有各自的看法,是和非是很难说清楚的,所以庄子强调不要光顾着追求是与非,从而使双方陷入一种无知的状态,而是要站在客观的观察事物的角度分析问题,这样便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按照庄子的说法,无论是谁提出是非之道,或者无论与谁争论是非,都是争论不清的,谁是谁非是没有标准的,而且是无法判定的。是非是无法辩驳的,在庄子看来,不必争论谁是谁非,只有等待造化了。由此看来,庄子深刻认识到是非标准的不确定性,并指出了导致不确定性的原因,人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和位置上来观察事物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庄子认为事物都是没有特定性质的,即事物没有绝对如此,或者绝对如彼。庄子认为,从道一的角度看待,事物之间是不存在差别的,都是相等的。站在自身的角度看待事物,认为只有自己是正确的,相互之间就会有所嫌隙。站在人生世俗的角度来看,事物自身是不存在贵与贱的。事物之间是存在差距的,站在有所作为以及自身利益的角度,人生的价值通过有所成就才会有所体现,这样一来,人们相互之间的差距也有大小之分。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起事来就会觉得这么做是正确的。在庄子看来,道、物、俗、差、功、趣等都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按照这些标准来看待事物,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事物本身是不存在差异性的,只在于人们观察以及判断事物的角度。站在不同事物的立场,它们呈现的状态也会不同。在庄子看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从根本上来讲是一。庄子认为,想要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认识,就得认识到事物的客观存在,从事物自身的角度,深入到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即在概念与事物,抽象与具体之间,庄子似乎更倾向于把具体事物作为判断的依据。但是庄子真正要说的是事物没有定性:“道行之而成,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齐物论》)在庄子看来,概念与事物,抽象与具体,马与白马是没有什么不同的。由此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大的还是小的,此形态还是彼形态的,如果遵循道的运行,都是“一”。庄子指出,天下的事物如果有互相之间的对比,就会显现出各自存在的价值。天与地还有我是道同时造出来的,并且天地万物都是与我合而为一的。在空间上,万物之间没有大与小的分别;在时间上,万物之间没有久与暂的分别。因此万物是“一”。但是,庄子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事物之间的差别,事物之间的同是从“道一”的角度来看的。而从事物之间差异的角度来看,美是美,丑是丑,小草是小草,柱子是柱子。庄子强调的是万物齐一,更愿意从“一”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事物。

但是当人们过分注重差异,就会被误导,使自己和现实割裂开来。就可能把“我”和“非我”对立起来,从而造成心灵的混乱,不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就永远不会去“我”而与道为一,从而难以获得“至乐”,而且还不大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现实认识,也得不到道家那种顺自然、抱朴素之生活所带来的真正的快乐。

庄子在是非问题上提出了“黜智力”。庄子认为万物没有差异性,以及是非是没有标准的。对待差异与是非的态度应该从“一”的角度来看待,应该宏观的看待事物,而不是仅仅纠结于事物本身和两事物的对比。庄子在人智力方面的态度为:“黜智力”,这样就可以使人深入到宇宙世界之中,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对于事物的本质,庄子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并且认为人不可能认识它,因为认识事物的标准是不确定的,而且人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里,人是不可能完全掌握事物的知识的。更加显示了人在道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无知。庄子认为人不知道事物的相同点,对世界万物究竟能不能被人知道仍持怀疑的态度;而且,一个人的内心对于知道还是不知道,外人是无从知晓的。这样看来,人的智力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是极其渺小的。在事物无限的知识面前,人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更不可能有深刻的认识。要想使人的智力起到良好的作用,就必须使人从"道”出发,使自己的内心与道相适应。

三、齐物论的现代价值

庄子在人生处世方面主张无为。他认为,无为是最大的有为,通俗的说也就是与世无争,无争也就是人生的最大作为。人在作为的时候应该顺应自然,也就是庄子所说的“顺其自然”。按照庄子的说法,动物是不应该屈从于人类的,因为人和动物同样是道生出来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动物和人应该遵从各自的发展规律来生存,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道,人不能改变动物的道。庄子视“自然无为”的天道为人道的最高原则。他认为一切“人为”对于自然都是有害的,而且这都是违背天道自然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帝应王》)“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在庄子看来,只有自然之道是人做事时必须依照的方法,人们遵从的道是有规律可循的,人是不能违背天道的。想要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就要去掉人世的浊气,恢复淳朴的自然素质。人要遵循天道做事,使天与人合而为一。

庄子讲述的“天”也就是道家所讲的“道”。在人生观方面,庄子主张“与道为一”,即在“道”的指导下,追寻精神的绝对自由。人应当以道为精神追求的目标,得道是最高的精神境界。从宇宙的角度看待人,人只是宇宙中的一部分,生于宇宙,归于宇宙,宇宙是无穷大的,人却是渺小的,想要得到精神的自由,必须从宇宙中寻得道的真理。人和万物是处于同等地位的,没有所谓的人比动物尊贵一说。庄子把人“去尊贵化”,目的是想人看清自己的真实存在。

齐万物、泯别异,是庄子看待事物的主要态度,这表现了他深刻的认识能力。庄子主要强调“道同”,在他看来,事物无差异,是非无定性,物与人都应该遵循道的发展规律,不可逆道而行,也就是说“道一”。知识是无限的,人获得知识的能力是有限的,想要获得更高更深的知识,庄子表明要“黜聪明”。知识掌握的越深,表面上看起来就越“愚”,也就是现在讲的大智若愚。想要获得真知,就要保持内心的纯洁,从而能把知识学的更透彻。

参考文献

[1] 牟复礼.中国思想之渊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 刘坤生.《庄子》九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庄子的思想范文2

关键词:庄子;道;逍遥游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重要代表。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但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的重要区别在于它的相对主义。很多人认为庄子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实庄子思想中有很多唯物主义因素,说他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也不为过。庄子的哲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论证精辟。他从道出发,把道运用到物质起源和伦理纲常及社会政治领域之中去,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他对物质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阐述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继承和弘扬。

一、庄子唯物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庄子生活的时代是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形成的时代。这时期,一部分奴隶主贵族在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没落下来,走向贫困破产的道路;另一部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开始上升。庄子属于前者,他一生生活贫困,体验到当时受压迫受苦难的小百姓生活,他能够说出劳动者的一些要求。他从自己本阶级的没落看到不可挽回的阶级命运,他对当时的社会不存在任何幻想,因而能够比较清醒地认识现实,他不信上帝,不信鬼神,有反宗教思想,有产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可能。庄子怀疑上帝,向宗教提出挑战,所以他的哲学思想蕴含了很多唯物主义成分。

二、庄子的人生观:逍遥游

“逍遥游”是“无所待”的自由,即绝对的自由。“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一词始见于《诗经》,“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庄子的“逍遥游”,是一种人道合一后实现了对人生各种困境的超越的忘物忘我、无功无名无己、无待无累无患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超越了一切,无时空之限,无是非之辩,解决了人生一切苦难,内心充溢的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喜悦和。这是人生最佳的境界,在庄子看来,只有无己的至人(真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逍遥游”就是庄子精神的翱翔,也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神游”。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庄子,只有庄子的“神”,才能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条件而无遮无拦地遨游在这个世界上,也就是说,在《逍遥游》中,真正逍遥的不是任何一个物质的实体,而是庄子的“神”、庄子的“精神”、庄子的“心灵”。时间和空间被我们超越了,一切的界限都被我们超越了,我们的心灵成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我们也在自己心灵中的这个无限的宇宙中自由地翱翔。……我们体验到了“逍遥”,体验到了无待的、绝对的自由――我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自由。

三、庄子的相对主义、不可知论

庄子认为有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伟大的。同时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若以有限的知识和生命去认识无穷的世界,是十分困难的,最终结果只会使得人们精神疲惫,劳而无功。庄子在《庄子・养生主》里面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认为任何认识活动都不能认识这个伟大自然的全部,最好是不要作任何分别。有了分别,有了名称,有了概念,不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也破坏了完整的“道”。他认为只有无知知识,才能够与“道”的原则相符,因为自然界本身无所谓知识,只有不求知识的人,才是真正有知识的。他说:“故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庄子・肢箧》)庄子认为从“至大无外”的道去观察世界,“是非”和“万物”一样,也是相对的,因而关于是非的争辩毫无意义。他主张用自然齐一来调和是非,以因顺无穷的变化,达到穷尽天年的目的。

庄子的认识论提出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反对人们认识活动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但是他不是从正面迎接矛盾解决矛盾,而是企图逃避矛盾。企图避免对事物做出肯定,否定认识及其作用,这是庄子认识论中的严重不足。

四、庄子“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道”在庄子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庄子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它们的兴衰成败也都取决于道。

庄子在此处指明了“道”的如下特点:第一,道在时间空间上都是无限的物质实体,它是一切具体事物的根源。第二,道比上帝、鬼神悠久,更为根本。宗教迷信思想认为天地是由神创造的,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和上帝鬼神没有关系,倒是上帝鬼神也是“道”的产物。第三,“道”是物质性的实体,不是感官直接的对象,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庄子指出:人类生命的产生是由于“气”的聚集,人的死亡是由于“气”散。不只是人类如此,一切东西的生灭都是根据气的聚散的原则所决定的。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变化。

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肯定了自然界是独立发展着的,不是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能改变的,他认识到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和普遍性。但庄子没有区别客观世界所发生的变化的性质。自然现象是不受人类主观意志影响的,但有些社会现象是由人类社会的阶级关系造成的,是可以改变的。这是庄子唯物主义哲学不彻底的表现。

尽管“道”玄妙莫测、无影无踪,却主宰着万物的成败生死。人们修道、悟道,超越生死、时空的束缚,达到无羁绊即无所待。道是万物的本源,它无影无形却真实存在,谁得到了它就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成,超越生死,超越时空。庄子关于“道”的论述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把“道”描述成客观存在的东西,但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抓住了物质的本质,因而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菊,范习中:论庄子哲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因素[J].天府新论,2007

[2]宋辉,宋晓璐:漫谈庄子哲学思想[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

[3]冯田福:庄子哲学思想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

[4]王富仁:论庄子的自由观――庄子《逍遥游》的哲学阐释[J].河北学刊,2009

作者简介:

庄子的思想范文3

关键词 庄子 寓言 哲理性 诗意性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作品被公认为写得最优美、最生动、最富有诗意。庄子散文不同于语录体的《论语》,也不同于论辩体的《孟子》,它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达到了哲理性与诗意性的完美交融。庄子散文在诸子散文中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历来受到人们的深切喜爱,究其原因则不能不看到庄文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闻一多先生曾评论庄文说:“明人吴世尚曰‘《易》之妙妙于象,《诗》之妙妙于情,《老》之妙得于易,《庄》之妙得于诗’,这里果然是一首妙绝的诗――外形同本质都是诗”。我们可以说,“庄子散文是充满诗性智慧的,这种诗性智慧不同于一般的哲理、教义、信条,难以用常规的语言形式去传达和教授,只能通过特殊的间接语言形式去激发和启导。”而庄子正是选择了“寓言”这一具有浓郁诗意性的“特殊的语言形式”。

一、庄子散文是寓言体

《庄子・天下》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漫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所谓寓言就是借他人他物之名来阐述偶自己所要表达的道理。司马迁说“(庄周)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用寓言来概括庄子散文的艺术特征是很恰当的,鲁迅先生就直接用司马迁的话来对《庄子》进行评价:“庄子名周……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汉文学史纲要》)。庄子对寓言的使用大多是凭借现有的民间神话传说和名人典故来论说其哲学思想。然而庄子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现成借用,而是任意地对其加以改造,从而为己所用。庄子一书有一百多个寓言,篇幅短的仅二十多个字,长的上千字。在行文上,或议论与寓言相间,或连续铺排多个寓言,或以寓言贯穿全篇,寓言的使用量如此之大,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属罕见。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散文是“寓言体”。对庄子而言,寓言是用来喻道的,而正是“道”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庄子对寓言的使用。

二、庄子用寓言喻道的必要性

《庄子》一书对于“道”的论述体现在多个方面,“道”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复杂,有些时候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但就“道”作为庄子承继于老子的最重要的哲学概念而言,“道”在庄子思想中是作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出现的,既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又是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生万物,“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决定万物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规律。庄子有关“道”的定义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于《大宗师》和《知北游》中。庄子哲学中的“道”一方面是虚而无形,不可受、不可见的,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另一方面“道”又无所不在,体现于一切事物之中。总之,“道”具有根本性、永恒性、普遍性、超越性,而这些特性都不是可以用语言传达的。

庄周之所以采用诗意的表达方式,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在继承和开创道家思想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道”具有只可体悟而不可言传的特性,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甚至连“道”这个名称,都是“强字之曰”。 庄子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知北游》)而事实上从老子到庄子及其弟子一直都是在用诗意的语言对“道”进行表述,而不是用逻辑分析的语言来表述“道”。道之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不可“名”,原因就在于其“不形”。因此对于这种“不形”的“道”,就不能采用逻辑分析的方式进行阐述,否则将会割裂道的“整体性”。“因此,对于《庄子》,若想把握其‘道’的玄旨,就不能不首先‘悬置’概念思惟的惯常心态,用把玩和体悟的心态,去玩味和领悟寓言所筑之境。如《庄子》中所谓‘心斋’、‘坐忘’、‘外物’、‘无古今’、‘吾丧我’、‘虚室生白’等等,都不是概念规定,而是境域和境界的描述。显然,这种境域和境界用概念规定是无从把握的,而只有徜徉在隐喻之象的境域中,虚心地领会,才能领悟其‘道’之玄旨。”所以,老子常用比兴之诗而庄子则常用诗意盎然的寓言来喻道。

《庄子》一书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同时亦是一部文学著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并且在《庄子》中这两种特性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如水乳般交融,须臾不可分离。“道”是庄子哲思的核心,对此庄子主要使用了“寓言”这一具有浓郁诗意性的表达方式,在欣赏庄子用寓言喻道的时候,我们随时能够感受到庄文奇特的想象和纵横跌宕的语言风格。在沉思庄文所表达的深刻哲理的同时我们又是在欣赏着一首首绝美的诗歌。“《庄子》寓言不再是表达思想的一个环节,而是思想的直接载体,它用形象思维的方式表现理念内容,将思想融化于形象之中,使得‘形象’具有了‘抽象’的功能,而这两者的完美结合,又使其作用得到进一步深化。”

庄子选择“寓言”这一具有浓郁诗意性的“特殊的语言形式”来阐述其哲学思想,从而达到了哲理性与诗意性的完美交融,这一具有象征文学特色的创作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庄子[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2:286.

[2]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35.

[3]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394.

[4] [9]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64.

[5]王树人,李明珠.《庄子》的道思及其诗意表达――通庄子玄奥之门.文史哲[J].2006(4):39.

庄子的思想范文4

(《庄子•天道》)和“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庄子•田子方》)庄子在这里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种“和谐”中获得生命的快乐。显然,陶渊明受庄子思想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在乎上层社会的荣华富贵,宁愿选择清贫的乡间生活,在田园中找到安慰与寄托。同样也是庄子所谓的“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庄子思想重视人的“自由”,包括“心灵的自由”与“身体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是内在的,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丰富,获得的自由就越多;“身体的自由”是外在的,不应受人为环境的影响,应该顺应自然与内心的需求。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归隐自然与淡然无极”的情怀。像这类的语文篇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就能把庄子思想运用到语文教学的拓展实践中去。

二.政治失意与自然融汇

在这一部分,笔者选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来论述庄子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什么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论述,是因为这两位文学大家在仕途中都曾有过被贬的经历。面对仕途的坎坷,他们并没有沉溺于痛苦,而是流露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的旷达境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论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众宾欢也……太守醉也……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作者以“乐”贯穿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滁州山水与滁州人的热爱之情。此时的欧阳修虽是被贬到滁州,但呈现给我们的却是一片和睦、融洽的气氛。对于欧阳修的完美人格,我们不妨拓展庄子的“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为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庄子•徳充符》)“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安宁以活民命。”(《庄子•天下》)“天下有道,则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庄子•天地》)不难发现,欧阳修与庄子的共同之处:端正自己,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与牵连,在乎“自然”之乐,更希望天下国泰民安。《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他人生最低谷时创作的。但是在这首诗中,苏轼并没有表现出悲愤、低落、苦闷,反而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个侧面,无处不体现出豪迈、豁达的人生况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苏轼看来,再成功的人士也会被大江“浪淘尽”。人的一生稍纵即逝,最重的是珍惜当下,享受眼前的一切。苏轼领悟到了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哲理。面对命运的跌宕起伏,坦然地接受才是人生真谛。这里我们可以拓展庄子的这三句话:“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庄子•大宗师》)“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道与之貌,天与之行,无以好恶内伤其心。”(《庄子•徳充符》)庄子也是在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极致。珍惜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不要因为外在的事物伤害到自身。庄子“极力追求和赞同个体人格的的主动,并且竭力要把个体人格价值扩大到无限的整个宇宙,达到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珍视生活与审美人生

庄子的思想范文5

关键词:庄子 自然无为 美学意义

1 “自然无为”的内涵

庄子的“无为”包含着对人生的指引。即人的生活也要遵从“无为”之道。这种“无为”之道,就是顺其自然,按照人的自然本性,以适应人的生命自由本质,也就是不去违背本性自然,扭曲真性而强作妄为。

1.1 道家的自然观

道家所说的“自然”与现代意义中的客观自然界不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作为老子的精神传人,其美学思想首先表现为对老子美学的继承。对万物来说,“道法自然”就是物法自然,天地万物都自然而然地顺着自己的本性变化,顺循大道而行。老子的自然观被庄子继承和发展,庄子在人生中引入了老子创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同时将此作为通往自由的审美境界。在庄子看来,天道成就自然美,这种美才是最朴素、率真的美。所谓朴素,通常情况下就是纯任本性,不经过任何的雕饰,也就是合乎“道”的本意。所谓率真,就是率性的自然,对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表述,进一步使自己的本性适应自然之“道”的本性。因此,以自然为宗才是庄子的美学思想,在对天地万物、人性、艺术的看法之中普遍地表现了其自然观。

1.2 道家的无为观

道家的“无为”思想源自于老子。老子将“无为”思想当作一种治术,而庄子所阐述的“无为”思想中包含较少的治世之义,反而逐渐向隐逸的思想方向发展。“无为”是庄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无为”是超越“人为”而达到的“无不为”,不是对社会的冷漠,而是庄子对社会人生的极大关注。庄子的“无为”包含着对人生的指引。即人的生活也要遵从“无为”之道。这种“无为”之道,就是顺其自然,按照人的自然本性,以适应人的生命自由本质,也就是不去违背本性自然,扭曲真性而强作妄为。庄子在强调保持自然本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自由,强调了真美与自由的统一,没有自由,就谈不上自然本性之美。在这里,庄子以“道”的立场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狭隘实用的立场。

2 “自然无为”思想包含的美学意义

庄子用艺术化的形态来表现深刻的形而上的理性玄思,对于他所追求的自由主义的理想王国,其描绘手法主要是想象、虚构、夸张、拟人等,通过这些手法进一步抒发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在现实生活中,庄子的物象是无法找到的,通常情况下在超现实意义上,这些才是最真实的。通过对非现实性的虚幻进行描写,并没有使人们感到虚假丧真,相反却更具感染力。尽管庄子笔下的人形象丑怪,但是这些人并没有自暴自弃,自身的心智并没有让萎缩的残体进一步侵蚀。在价值取向方面,他们与众不同,并且追求形体之外具有更高价值的东西,对于整体的人格生命给予了高度重视。庄子一方面在心物之间用创造感性、理性的心灵使自己进退自如,另一方面通过对物象世界的理解,进一步使物的语言、自性等成为人语和人性的隐喻。

对于社会现象来说,自然才是最真实的,同时对应的自然美也是率真之美,相反,虚伪矫饰就是美的对立面,例如,西施经常心疼,通过捧心颦眉进一步缓解自身的痛苦,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本能或自然,更加富有真情实感,其行为反而更添其美;反之,那些摹仿她的女子,同样也是捧心颦眉,但并不是出于本能和自然,充其量只是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进而违背自然,朴素的本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被丧失。所以,在《庄子・天运》有:“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契妻子而去之走。”在庄子看来,朴素才是一种真正的美,这种美被庄子极力推崇,从本质上说,朴素在于自然无为,这种朴素是人们的思想复归精神家园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在《庄子・山木》中,有:“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在喧嚣的世界中,当人们游走奔波,劳心劳力,蓦然而返时,才会发现生命本初的纯真与安然才是美的最高境界。

3 艺术实践中自然之道的表现

《庄子》一书中讲技艺是为了说明履道者的自由境界,是以技驭道。当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极致,也就进入精神自由的审美境界,这种对必然的把握,要经过艰苦的实践,从根本上说,还是顺应自然、虚静体道。就艺术而言,就是他提倡的“天籁”“天乐”。另外,庄子的“津人操舟若神”等寓言故事,都揭示了艺术实践顺道而行从而超越技术的物质性、功利性而进入自由境界的过程,而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正是顺任自然的表现。只有在这种坐忘的绝对自由的无意识的状态中,人在精神上才能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境界里,人才能达到最高的审美境界――对本体美的把握。这就是以他的自然与树木的自然相契合,从而创造出凝神的来。这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创作的重要理论。

4 庄子美学思想的地位

美之所以在庄子哲理中具有核心之地位,是因为庄子认为圣人要能原天地之美,始能达至万物之理。庄子的人格美思想是庄子自然美学观的反映,而美学观则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庄子的“美”,循其本,则是他“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点。庄子在美学的原初意义上自觉而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问题出发,庄子始终以是否符合人性作为衡量标准,以“道”观物,反对世俗的知识和道德观,同时对它们的本真美进行了还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与世界实用、功利的关系转变为审美关系,将现实世界转变为审美生存的境界,把握世界和人生的诗意才是其生存思想的实质。

庄子认为美一方面是人的专利,另一方面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美,通常情况下,这种美是万物对自己生命本性的顺应,或者是伸张物种的本性,这就是所谓的“适性为美”;物性不一,因而物种的美也多种多样,千万不可一概而论,以此羡彼,“适他之适”,“役人之役”,更不能以此求彼,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取代其他物种的审美尺度进一步衡量其他物种的美;在此基础上,庄子认为需要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追求和维护天下万物顺应各自的本性,进一步实现天人和谐,万物共荣。

5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庄子认为,自然本性才是美的本源, 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才是自然之美。对于人们来说,要保持这种美,一方面需要尊重物性,使万物顺其自然,不以人害物。另一方面保持自己的本真、率性的自然。在哲学精神方面,庄子指向的是一种价值论哲学,而不是简单的认识论哲学。通过揭示美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物役的束缚,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庄子要求人“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从而保持个体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庄子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崇尚自然的审美价值观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诗人、文学家莫不推崇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状态。在庄子美学思想中,无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都是“道”的本性。这自然是“道”的法则,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只有按自身规律发展,才是自由的,才是美的。庄子强调“自然”与“道”的统一,即“真”与“美”的统一。

可见庄子认为合乎道,顺应自然,纯真率直的就是天地之美。

参考文献:

[1]安继民,高秀昌,王守国.道家双峰――老庄思想合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2]李明珠.论庄子的“无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3):34.

庄子的思想范文6

一、庄子思想的人文性

(一)尊重生命,关怀生命。

庄子于《内篇》所述:“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失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他所阐述的,无非是陈述一个长于生活者,必也长于看待死亡,反之亦然。一个尊重生命,热恋生命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创造更有意义的生命,让生命充实而有活力。一个漠视生命,厌弃生命的人,断然不会去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只会日复一日地无聊打发生命,甚至去扼杀别的生命。对生命的敬重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最为高级的价值关怀。一个懂得生命、尊重生命的人,他必然有自己的坚守,他不会暴殄天物,物丧其性,必然不会敝履红尘,自了其生。他会在自己精神的引航下向自己的航线坚定地走下去。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时代尤为珍贵。庄子散文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肯定。

(二)独立自由,自尊自强。

自由,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梦想,是人类的终极性价值和终极追求。独立为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只有不依不傍才可能走向自由,获得自尊和获得别人的尊重。这种独立自由精神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在《养生主》中,庄子表述其自由、自尊的思想,说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雉虽然在野外求食艰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但它并不希望把自己束缚在笼子里,囚笼的生活虽然条件优越,饮食不愁,但失去了独立,失去自由,失掉了尊严,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幸福。这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自尊,也是我们今天在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顺应自然,返朴归真。

庄子崇尚精神自由,把达到独立无待,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的活动,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即庄子散文中的真人,神人或圣人。这些理想人格的特征,庄子概括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顺应自然才能返朴归真,庄子的“返朴归真”的理想,意在矫正浇薄浮华,巧诈虚伪的颓风,呼吁保持人自然纯朴的本真天性。

(四)和谐冲淡、宽容豁达。

中国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和谐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庄子在《天道》里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谓之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也,谓之天乐。” 然而,现实生活又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人不能正确地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将会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将有害于个体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处时,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性,难免产生误解和矛盾,如果大家都豁达大度,宽容谅解,则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反之则矛盾加剧,人际关系恶化。一个人长期生活于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中,将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格扭曲,甚至为了丁点小事也会使人的行为走极端,产生一些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

二、庄子人文性思想的语文教学实践

(一)平等对话、合作互动。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沃土。语文教师要转变职业角色,以新形象、新姿态来渲染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新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者,即教师必须改变自身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化身的传统偏见,还学生主体地位。所谓引导者,即教师要以思想经验和学术诸多方面的人生积淀来引导学生成长,明确自己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独揽真理的权威。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建构的地方,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是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 转贴于 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允许,包容,甚至鼓励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因为探险是人的天性。学生需要在关心、安全、理解、支持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探险活动。在这种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的人格受到良好的培育。

(二)激发兴趣,拓宽视野。

庄子散文蕴涵丰富的人文资源,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篇章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拓展学习其散文是十分必要的。但又不能是强迫式,而应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真正收到实效。那么老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第一,指导阅读范围。如学习《秋水》(节选)后指导学生读完整的《秋水》,使学生了解庄子的世界观,还有学完《庖丁解牛》后要求学习《养生主》等。针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适度拓展学习范围,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二,指导学生开展辩论、演讲,写小论文,办墙报等活动。如学习《逍遥游》后可开展以“从《逍遥游》看庄子人格境界”、“我眼中的庄子”、“《逍遥游》中的自由”为主题的论文评比或者辩论活动,使学生在搜集资料,观摩评比中学会交流和合作、宽容和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庄子散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道家文化代表之一的庄子,他以独特的视角来关注世界,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他对现实生活的冷静分析、高度概括,对一些传统观念的挑战和批判对后世影响极深。这些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以庄子散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庄子散文博奥精深,许多伦理概念十分抽象,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往往见仁见智、各有侧重。我们在探究其散文中的人文思想时,一定要善于理解和区分哪些是正面的、精华的部分,哪些是负面的、糟粕的内容。其寓言中的唯心主义、相对主义、绝对自由等观点当然不足为训,有些还必须批判剔除,但其中还有许多寓言由于蕴涵着前人丰富的经验,或者是形象惊世骇俗,出人意表,往往带来更丰富的积极意义,具有极高的价值。如《逍遥游》开篇有关鲲鹏的描写带有神异色彩,大鹏形象原本是说明“有待”,但它又远远超出了说明“有待”,它更能表现人们向往自由,鄙弃礼俗,一往无前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这个形象客观上给古今无数读者带来了积极向上的艺术享受。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读后就写有《大鹏赋》,极力赞美大鹏“雄姿壮观”,以寄托自己的胸怀。所以,对庄子散文,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清醒认识并力求避免其消极的影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拓宽视野,沙里淘金。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入理解并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将阅读和研究的触角突破教材的限制,涉及到更多的庄子散文作品上,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如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本中《秋水》(节选)部分时,可以适当扩大学习范围,涉及全篇内容。文字开篇写河伯因看到黄河水涨而自鸣得意,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来看到大海的浩瀚无边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这则寓言学生很易得到这样的寓意:宇宙无穷,知识无尽,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没有穷尽,因此学无止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些坐井观天、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认识是十分有害的等等。当然,这些“曲解”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鼓励的。同时,我们更应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勇于质疑。阅读了《秋水》篇后,才发现其本意是要通过大(大海)小(黄河)的对比,揭示事物的相对性,阐明“道”的难穷。只有阅读了全文才能把寓意上升到一个抽象、概括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