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复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复习题范文1
一、更新教学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父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弃“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老师包讲更不能成为老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数学的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的展示学生的思维,二者似乎很难兼顾。我们可以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入手宽,上手易”但在连续的探究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我们大可不必再花精力,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二、培养学生情趣,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的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的防治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口胃”。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使有相当的难度,老师要耐心的引导学生积极进入思维状态,分析解题的突破口,层层深入,是他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让那跌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引诱学生不断探索问题的最终结论。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课题上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变苦为乐学习;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在学法上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三、严格要求答题的规范性,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在考试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出现“学而不会,会而不对”的现象,学生往往认为这是自己考试失误造成的,这实际上是学生思维比较散乱,逻辑推理能力不严密造成的。学生思维容易遗漏,推理逻辑不强跟他们平时做题比较随意,答题直接以草稿形式来完成直接相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注意提高形式的思维严密性,这就需要老师在例题及题型的讲解要做到相当规范,给形式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训练要严格要求,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注意讲评课的质量和效率
复习阶段总避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质量的好坏和收益的多少,老师对试卷的评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能知识给学生订正答案。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
1.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试卷讲评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对分率应细致的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要准确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能做到评讲时有的放失。
2.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3.分类化归,集中讲评
高中数学复习题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复习效率 措施
在传统的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将重心放在知识巩固和“题海战术”上,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复习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探索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合理设计复习内容
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益的关键.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合理设计复习内容.部分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习惯通过理解性记忆、联想性记忆等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那么教师就可以多采用联想教学或关系推导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规律;部分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习惯通过习题对知识点进行巩固,那么教师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数学例题、典型习题等让学生练习,促使学生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对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巩固.
另外,在数学例题、典型习题的训练中,教师需要把握好题的“度”,切不可盲目采用“题海战术”,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疲惫不堪的现象,学习效益大打折扣.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精心设计好经典题和核心题,并注重举一反三,让学生在例题、习题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或解题方法的拓展.
二、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意愿
学生的思S方式与教师的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合理设计复习内容等,并围绕学生的需求调整复习方案.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复习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思维方式等,从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出发,完成课堂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中,学生的配合度很高,学习效果得到非常大的改善.与此同时,笔者还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出发,对解题方法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三、把握知识层次。完善知识网络
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教材的知识层次,依照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分成不同的层次,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梳理各个知识点,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难点知识连接成网,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打好基础.
笔者在函数复习教学过程中,就对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各函数的图像、特殊点等,让学生把握相应函数的异同,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函数的认识.
四、把握学生的能力水平。开展科学训练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初三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已经是复习课教学中的常态.数学教师可依照学生的能力水平合理开展层次性训练,如对于能力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基础知识教学,设计基础性习题训练;对于能力水平适中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对于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中考难点突破训练,拓展课外知识,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复习题范文3
解决第一类型的参数问题,通常要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所涉及到的概念;运用的定理、公式、性质以及运算的需要、图形的位置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逐类分别加以讨论,探求出各自的结果,最后归纳出命题的结论,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它实际上是一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1 科学合理的分类
把一个集合A分成若干个非空真子集Ai(i=1、2、3…n)(n≥2,n∈N),使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属于且仅属于某一个子集。即
① A1∪A2∪A3∪・・・∪An=A
②Ai∩Aj=φ(i,j∈N,且i≠j)。
则称对集A进行了一次科学的分类(或称一次逻辑划分)
科学的分类满足两个条件:条件①保证分类不遗漏;条件②保证分类不重复。在此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性质,应尽可能减少分类。
2 确定分类标准
在确定讨论的对象后,最困难是确定分类的标准,一般来讲,分类标准的确定通常有三种:
2.1 根据数学概念来确定分类标准。
例如:绝对值的定义是:
所以在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log x|+|log (3-x)|≥1时,就必须根据确定log x,log (3-x)正负的x值1和2将定义域(0,3)分成三个区间进行讨论,即0
2.2 根据数学中的定理,公式和性质确定分类标准。 数学中的某些公式、定理、性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在运用它们时,就要分类讨论,分类的依据是公式中的条件。
例如,对数函数y=logax的单调性是分01两种情况给出的,所以在解底数中含有字母的不等式;如logx >-1就应以底数x>1和0
所以在解这类问题时,如果q(公比是q,且q>0)是可以变化的量,就要以q为标准进行分类讨论。 (举例略)
2.3 根据运算的需要确定分类标准。
3 分类讨论的方法和步骤
3.1 确定是否需要分类讨论以及需要讨论时的对象和它的取值范围;
3.2 确定分类标准科学合理分类;
3.3 逐类进行讨论得出各类结果;
3.4 归纳各类结论。
高中数学复习题范文4
【关键词】数学 高考复习 易错题 整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123-03
众所周知,为了让学生更有底气地应对高考,高三数学教师基本上都采用“四回合:一过关斩将阶段(本阶段主要是通过找出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进行梳理,并将之连成系统有机的知识结构网络);二混战体验阶段(通过训练系列练习,让学生将各章节知识结构形成基本题型、基本解题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三突破拓展阶段(本阶段是通过重点章节专题突破,主要是针对大题,特别是一些压轴题的突破及各综合知识整合与拓展,从而拓宽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四查缺补漏阶段(再通过训练系列练习,让学生查摆每章节的知识缺漏及习题中的典型错误问题)”。以达到将高中数学知识“找点―联线―构面―成体”的复习效果。特别是后期,已经准备到了高考的阶段,要特别注重将平时错题本中积累的易错之处进行汇总,让学生更加胸有成竹地面对高考的到来。笔者细心研究了高中数学各章节的内容,发现每部分都有易错的陷阱。
一、“集合”中容易忽略空集的讨论
空集是特殊的集合,稍微不注意,就会忘记它的存在。
例1.(2012年东北三校二模,18,12分)已知集合A=,B=,且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要就B是否为空集进行讨论,利用BA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组)求解。
解析:BA
(1)当B=Φ 时,,解得
(2)当B≠Φ时,解得
综合以上得
二、在简易逻辑中易将“否命题和含一个量词命题的否定”混淆
根据否命题的概念知道,否命题是既要将原命题的条件否定,又要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只需要否定命题的结论。
例2.(1)(2012年,辽宁,4,5分)已知命题,则是( )
(A)
(B)
(C)
(D)
(2)(2014年,陕西模拟,1,5分)设是向量,命题“若,则”的否命题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1)分析:根据含一个量词命题的否定的定义,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改量词,否结论”。依解题思路易知选择(C)
(2)分析:原命题的否定要求是既要否条件,又要否结论。依解题思路易知选择(A)
三、在函数中要弄清函数定义的真面目
在高中数学中,大家接触到了许多函数,如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常数函数、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等,无论何种函数,只要认清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即表达式)”,在解题中就不会丢三落四的了。
例3.(1)(2014年,广西模拟,13,5分)已知,函数的图象在x轴上方,则a的取值范围
分析: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是“形如”,其中a≠0是定义中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且题目没有说明所给函数是一元二次函数时,则要记得对a的取值进行讨论。
解析: ①当a=0时,满足题设条件;
②当a≠0时,则
综合①②知满足题意的
(2)(2013年,无锡模拟)若,则满足的x的取值范围是
分析:此类题涉及对数函数,而对数函数最让学生大意的是它的定义域的条件“真数大于 0,底数大于 0,且底数不等于 1”,在做题中稍不留神就会漏掉某个条件。
解析:
而f(x)是增函数
或
解得或
四、三角函数中,涉及三角形问题时,很容易淡忘“A+B+C=π”
在解三角形时,除了运用三角函数的各组公式和正、余弦定理外,还应该注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如“A+B+C=π,大边对大角,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例4.(1)在?ABC中,“A=B”是“sinA=sinB”的 条件?
分析:在解此类题时要记住角A、B、C的范围为A+B+C=π,如题目中去掉“在?ABC中”这个条件,则答案是“充分非必要条件”。
解析:根据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及在三角形中A+B+C=π知答案为“充要条件”。
(2)在?ABC中,若a=18,b=24,A=45o,则此三角形( )
(A)无解 (B)有两解 (C)有一解 (D)解的个数不确定
分析:在解题中,要注意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解析:
又a
B有两个,即选(B)
五、在平面向量中,常常忽略“零向量”的存在及“共线向量中同向与反向的讨论”
在平面向量这个内容的学习,主要掌握三个方面知识“一是向量的有关概念;二是向量的两种运算方法(几何法与坐标法);三是向量运算在数学各领域的应用”。其中,在理解向量的概念中,最易忽略的概念是对“零向量和共线向量”的理解。
例5.(1)判断命题“若,则”是不是正确?
分析:在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中,已经知道“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但在向量这部分内容中,由于向量的特殊性,会有不同的结论。因为零向量平行任意向量,当时,命题不成立,所以此命题是错误的。
(2)对于非0向量,“”是“”的( )条件。
(A)充分非必要 (B)必要 (C)充要 (D)非充分非必要
分析:由于平行向量包括“方向相同和方向相反”两种情况,在解题中要记住从两种情况去分析。根据平行向量的概念及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知选择(A)
六、在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很容易忘记对q=1的讨论
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中知道,当q=1时,等比数列是一个非0的常数数列,即a1=a2=a3…,它的前n项和是Sn=na1=na2=na3…;当q≠1时,利用错位相减法推出 ,因此,在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进行解题时,要记得分类讨论。
例6.(2013承德一模)在等比数列中,a3=7,S3=21,则公比q的值为( )
(A)1 (B) (C)1或 (D)-1或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特点,切记分类讨论进行解题。
解析:①当q=1时,S3=3,a3=21,满足题意;②当q≠1时,利用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列出方程组解出q=,综合以上,选择(C)
七、在解对数不等式时,要记住先保证对数符号有意义
在对数的学习中知道,要使对数符号有意义,必须使对数符号中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
例7.解不等式log2(x2-3x)2
分析:根据对数的特殊性,解对数不等式的思路是“先化同底,在有意义的前提下利用单调性去底后,再求出交集”。
解析:由log2(x2-3x)2
不等式的解集为
八、判断或证明立体几何平行与垂直各定理的条件要充分
对立体几何的学习,有一块重要的内容,即判断或证明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这个大问题的证明方法通常有两个:一是定理法;二是向量法。如果用定理来解决,则应该注意各定理成立的条件要充分,不要丢三落四。
例8.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a,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这是一道判断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客观题,此类题的解题思路是运用判断线线、线面、面面关系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但前提是要熟练记住各定理的条件。
解析:因为判断,不仅需要,还要这个条件,所以A错误;B错误,因为结论不仅是,没有m与n异面;C也错误,因为结论没有;所以选择D。
九、解析几何中斜率是否存在的讨论容易漏掉
解析几何主要研究五条特殊线即直线、圆、椭圆、双曲线、 抛物线的方程、要素(如直线有倾斜角、斜率等)和关系(点线、直线和直线、直线和曲线的关系),在直线的要素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它的斜率,因为当直线的倾斜角为90°时,它的斜率不存在。
例9.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右准线方程为x=2。
(I)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II)过点F1的直线l与该椭圆交于M、N两点,且,求直线l的方程。
分析:在解析几何的题目中,如果遇到直线的斜率没有确定是否存在时,要记得讨论它的存在性。
解析:(I)由已知得,解得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II)由(I)得F1(-1,0)、F2(-1,0)
①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l的方程为x=-1,由得
设、,
,这与已知相矛盾。
②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直线l的方程为y=k(x+1)。
设M(x1,y1)、N(x2,y2),联立,消元得
(1+2k2)x2+4k2x+2k2-2=0
又
化简得,解得k2=1或(舍去)
k=±1
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x+1或y=-x-1
十、排列与组合的解题中切记“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反之是组合问题”
根据排列与组合的定义知道,区别它们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抓住“是否跟参与元素的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的是组合问题。
例10.(1)将5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行,要求女生不在一起的排法有 种?
(2)将5个相同红球和3个相同蓝球排成一行,要求蓝球不在一起的排法有 种?
分析:第一个问题是不同元素的排,跟元素排的顺序有关,所以是排列问题,而第二个问题是相同元素的排,跟元素排的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
解析:(1)用排列的插空法,=14400种
(2)用组合的插空法,=20种
总之,到了临近高考的关键时候,我们要将每章节易错及易漏之处系统归纳与总结,培养自己慎之又慎的良好品质,并将平时的练习和每次模拟测试自己做错之处变为正确,从而达到“会、对、快”的效果,则高考成功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高中数学复习题范文5
【关键词】高三数学 解题教学 教学模式 探究 复习
1.解题教学的背景
掌握了课本基础知识并不意味着就会解题,这在高三的学生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对相当一部分高三学生来说,他们虽然记熟了书中的概念、公式和定理,但就是不善于解题,因而解题教学是高三数学复习课的重点和核心,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张乃达先生就曾说:“解题教学正是达到解题目的的最好手段。”
2.解题教学的内涵
高三数学复习如何才能有效进行解题教学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解题教学。解题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如何解题的教学,旨在凸显解题过程。解题过程包括审题过程、析题过程、和破题过程,破题过程又包括选择方法、转化和求解三个环节。
审题过程即读题,找出问题的已知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准确理解题意,确立解题目标;析题过程即分析问题,找出该问题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间的联系,从而在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这是解题的关键环节;破题过程即通过等价转换把该问题划归为另一个或几个较易解决的新问题,直到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解题教学的误区
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解题教学只做“表面”文章,直接采用答案,解题过程只是一带而过,流于形式。结果学生只是改正了错误的答案,却不知道错误的原因;只是明白了老师的答案是“对的”,却不知道是怎么对的。所以老师讲过之后学生仍然是思路不清晰,知识不系统,思路没拓宽,能力没提高,最后是听着明白,做起来糊涂。
还有时候,老师自身夸大了技巧的“威力”,把“奇思妙解”当作重点大讲特讲,结果忽视了解题过程,基本方法和技能一带而过,舍本逐末。而学生呢?除了发出惊奇的赞叹和对老师投以崇拜的目光外只能望“巧”兴叹。还有老师干脆把题型和技巧固化成了一个“集成块”,让学生强行记忆和套用,于是好学生也只能“依葫芦画葫芦”,不知变通,结果逢新必败。适度的技巧是必须的,但若忽视解题过程,技巧就是“水中月”,看似美丽却摸不着边际。
4.解题教学的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体验、感知知识方法的建构过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只有过程才能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解题教学要还数学以“本性”,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解题的全过程,获得数学发现的方法,掌握数学的本质,提高解题的能力。
但是,一旦题目被解,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往往把解题变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而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所以最有效的解题教学方法应是:原生态解题教学,通俗地讲就是当堂解题。具体实施有三种主要形式。
4.1 老师当堂解题示范。老师的知识、技巧和经验都比较丰富,对题目的把握往往是比较准的,因而能够把审题、析题和破题过程中的所思、所用说得清晰明了,特别是老师能突出思考问题时思维的转换调整过程,能让学生看到老师师思路受阻时是如何突破思维障碍的,这些才是学生之所需,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
4.2 优秀学生当堂展示解题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毕竟不如老师,对题目的把握也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老师相比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学生的思路才是最贴近实际的,是解题教学中最生动的。运用这种方法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表述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思路,尤其是“怎样想到的?”和“为什么这样想?”
4.3 引导普通学生探求解题方法。优秀学生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是普通学生,他们往往不能像优秀学生那样顺利解题,而是有着更多的思维障碍,通过这些学生更能反映多数学生的心路历程,因而他们最具有代表性,。
高中数学复习题范文6
一、结合教材实际,制订复习计划
教学在确定好复习的目标后,需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制定出有效的复习计划,让学生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系统的复习。复习计划首先需要和教材保持同步,需要依据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科学合理地加以安排。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知识进行系统复习的阶段、综合复习阶段以及强化训练的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掌握不同的方法和和重点知识。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时效性
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复习目标有效地落到实处。教师要对学生有信心,相信学生在你的引导下能够学好数学。如果教师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认定某些学生不可教,再努力去教也教不出名堂,这非常有害,因为你的看法在言行上自然会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来,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在复习阶段,虽然学生所遇到的知识都曾经学过,缺少新鲜感,但如果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同样也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在复习题的选择上注重典型性与针对性
数学教学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在复习课的练习题选择上也需要注意练习题和所学习的知识之间的关系,要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题目,切记不可盲目的或者是随意的选择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去做,也不要弄题海战术,要选择难度上不是很高但是也不是很简单的题目,保证学生都能够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学习。另外,也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或者是学生容易忽视的知识点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练习题的选择,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例如,数学教学中“配方法”,就可以借助多种方式的典型例题来让学生训练,在有效的练习过程中,既能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又能够对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四、深化课堂教学方法,切实抓好双基教学
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在复习环节,要注重知识间的系统性,让学生从理清楚某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着手,从知识的结构到性质,从性质到方法等,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复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复习内容,布置不同的复习提纲,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标记下来,便于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脉络更加的清楚,教师在复习的时候也会有的放矢,学生既能够学的主动,教师也能够教的轻松。
五、通过复习,构建多样化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