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方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方经济范文1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日益繁荣的商帮经济及其反哺现象,分析了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指出地方政府应以开放的思维发展商帮经济,并就如何发展商帮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商帮经济的发展繁荣
我国商帮历史悠久,曾经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甬商、鲁商、潮商等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帮经济又开始出现并日益繁荣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新型商帮文化。如浙商著名的“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勤奋吃苦精神;徽商多儒商,诚信仁义;晋商俭约自律、诚信不欺;上海商人精明、谨慎;苏商主张实业为主,商贸为副,强调信誉为本,精细作业;温州商人喜欢外出经营找市场,做生意先从小处入手,善于推销;鲁商务实、精明、忠心、谨慎;豫商出自商业发源地,热情、忠厚、诚信;闽商眼界开阔,富于冒险进取;粤商市场敏感性强、接纳和包容性强、讲求实效和稳健、注重实干和苦干等等。
2006年5月,首届中国商帮峰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浙商大会、徽商大会、闽商大会、潮商大会、豫商大会等各大商会组织的大会接连召开,逐渐赢得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获得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地位。学者们也开始探索各自地域人文因素对于商人品格的形成和企业发展的影响。当今商帮呈现出一个新特点,即不局限于原有的地域而遍布天下,其发展对于其发源的地域经济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在学术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商帮经济的反哺现象
当今,许多商人在异地发展起来后,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回报家乡。据调查显示,浙江省在外从事商贸流通业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产品70%以上产自浙江,估计年营业额在2500-3000亿元,约占省内相关产业产出的30%,而原料、货源出自浙江或产品返销浙江的比例也相当高。同时,浙商“反哺”浙江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
在中原,也树起了豫商的大旗,河南省有关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豫商联合会,与海内外各地豫商联系紧密,每年定期在河南各地市轮流召开豫商大会,加强各地市和省内外豫商的联系,以各种优惠政策和高效的办事作风吸引海内外豫商集聚中原,参会人数逐届增多,签约项目数量大幅增加。
商帮经济对地方经济的反哺机理分析
伴随外地商帮反哺现象的增多,反映出纯粹地域概念的“经济”正在向基于网络的“人经济”转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新的商业价值观对狭隘的地域概念的突破,营造出新的开放动力机制。地域概念是静态的、稳定的,而“人”是动态的、发展的,众多的本土籍商人走出去参与外部经济循环,其流动性带来了本地商业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异地复制,获得了成功后又通过反哺而创造更为广泛的商业网络,促进本土经济的发展。
从古至今,“乡情”都是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首先,本土商人走出家门,艰苦创业,在思想上带着文化的烙印,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其聪明才智,展示家乡的形象,并可带出去一批创业者,为更多的家乡人就业提供机会。根据浙江省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的调查统计,目前浙江在外省(区、市)创业人员约400万人,创办各类企业9万余家,累计投资额5320多亿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即浙商每年在省外创造的财富,已经相当于浙江省2005年全年的GDP。其次,本土商人走出去,一方面可以促进本土产品的输出,一方面可以把外地的信息、技术、管理经验传递回家乡,促进本地企业的进步与升级,甚至直接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最后,本土商人走出去可以作为重要的联系平台,为本土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和更多本土企业到外地投资发展牵线搭桥。因此,“人经济”的发展,对于本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对策建议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合作共赢已成为竞争的新趋势,联盟成为新的战略价值取向。由上述分析可知,“经济”的立足点在地域,而“人经济”的立足点在“人”,“人经济”突破了传统地域经济所依靠的个人关系网络资本的封闭性,这会实现商帮经济与本土经济的双赢。因此,政府应本着发展“人经济”的开放新思维,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大胆“走出去”,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要“引进来”,引入更多的资本、项目和合作的商机,以人的发展促进地域的发展。
政府发展商帮经济的主要方式是一方面鼓励省内的企业走出去,创造效益,塑造品牌。一方面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的引导及优良投资环境的构建,促使已经外迁的企业通过回迁、开办子公司、项目输入等方式回报家乡,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建立企业家数据库。政府应搜集省内外本籍商界人士的具体情况,包括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情况、所属行业类别、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等,分析其所属产业结构及特点,建立数据库,为资金、项目、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奠定信息基础。
第二,促进省内的企业走出去。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省外乃至国外进行投资、贸易和其他经济合作,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创造效益。帮助其解决融资、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发展障碍,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强力塑造商业品牌。尤其是对具有本省特色的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塑造,树立形象。
参考文献:
1.向荣.浙商反哺浙江:现状、理性认识与引导政策建议[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1
地方经济范文2
>> 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研究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探索 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民办高校特色馆藏建设 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 农林类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平台建设与长效机制研究 增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途径研究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功能提升路径研究 沿海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研究 地方高校服务“文化强市”建设策略研究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性研究 当前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与建议 山东省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现实着力点研究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物流特色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打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王楠,毛清华,冯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模式创新研究——基于燕山大学的案例[J].生产力研究,2011,(3):60-62.
[3] 孟兆怀.把四川文理学院尽快建成合格本科院校的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6):1-6.
[4] 余耀森.区域独有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经济师,2009,(2):143-144.
地方经济范文3
关键词:哈尔滨市;地方经济;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36-03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政治、经济、科技、艺术、教育等活动的源泉。近几年哈尔滨市地方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社区文化组成部分的社区体育,其重要作用也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社区体育不仅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提高了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通过对哈尔滨市地方经济的调查及社区体育发展状况的分析,依据当前的城市经济水平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状况,从而提出强化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方法和对策,为更有效地组织开展健康、科学的社区体育活动,促进国民体质的全面增强,创造和提供有利于社区居民健身娱乐的环境条件,为社区体育工作的规划和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哈尔滨市不同状况的10个居民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问卷调查法对哈尔滨市10个不同社区的1000名居民和居委会负责人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80份,通过问卷了解了社区体育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对社区体育相关问题的意见与认识以及社区体育的具体发展情况。
1.2.3逻辑分析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
哈尔滨市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围绕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扎扎实实地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坚持以项目带投资、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惠民生的发展方略,实施了包括城乡建设、技术改造、惠民工程等“六个一百项”的项目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怏速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翻了一番,突破3000亿元大关,使哈尔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89~2002年13年间,国家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据哈尔滨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67元,1978年为710元,到2004年,增长为13.928元,2009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9.261元(见表1)
表1哈尔滨市职工工资变化情况
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在某种程度上由本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哈尔滨市地方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及职212~2资的收入虽然不及我国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但哈尔滨人受异国文化的影响以及随着经济增长人们的健康意识与体育消费观念的增强,自觉参与社区体育锻炼已逐渐成为了爿惯。
2.2社区体育场地现状分析
哈尔滨市分为8个行政区,本次共调查了这8个行政区中具有代表性的10个居民社区,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器材的不满意度占89.7%,这10个社区的体育场地设施状况可以说是两级分化,从大多数的社区来看,与其说是体育场地,倒不如说是一片空场,场地上的体育设施也是捉襟见肘,除近几年来市体育局无偿憎送的体育器材外,小区开发商在体育设施上投资甚少,甚至没有。30年前的人们对于体育场地及设施并没有过多的奢求。但随着近几年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其思想也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迅速转变,对社会所需提供的条件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值。然而社会所能提供的条件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今大众的需要。从调查的10个居民社区来看,只有2个社区拥有专门用于运动的场地和设施,有近几年建立起来的健身路径,能够相对较好的贯彻执行《哈尔滨市市民健身条例》。
哈尔滨市社区体育场地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社会赞助23.8%、社区广告收入20.6%、体育经营活动22.3%、政府投入16.1%、社区业主投入5.2%、开发商前期投入12%等6个方面。总体情况是,新社区优于老社区;相对偏远的优于市内的;场地的大小、器材状况基本均由开发商决定,政府没有干涉机制。
2.3参加社区体育人群的年龄以及性别的分析
在哈尔滨市10个社区,每个社区发放了100张问卷,共收回980张。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年龄偏大,老年人是锻炼人群的热点,青少年是盲点,中年人是难点(见表2)。女性锻炼人数多于男性,大约多出17%左右,这也符合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比男性长,女性喜欢交流、寻求安慰与支持的社会基本状况(见表3)。
2.4社区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
群众参加体育活动,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正确引导,传授科学的健身知识,,在所发放的问卷中,对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调查情况显示,不满意度大约占83.5%。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若有人指导也不是正规体育院校毕业的人士。因此需要把分散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存在模式,纳入到大社会的网络系统中去,以便能够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目前十分紧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提高社会体育指导率。可喜的是为保证社会指导系统稳定而有序的运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2011-201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我们相信在这个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系统将得到完善,建立起国家和地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机构,,社区中可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委员会、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指导中心等部门,以便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体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5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情况
从收回的980份有效问卷来看,哈尔滨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十分有限(见表4),若进行需要场地设施的项目,一般就要走出社区。然而哈尔滨市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严寒干燥,寒潮频繁,冬季漫长,年平均温度3.5°,大约有半年寒冷期,气候特点相对限制了人们的户外运动,这也是运动项目较少的一个原因。
表4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情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大众的体育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2)从渊查的10个有代表性的社区看,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均不能满足人们渴望和实际的需求。
(3)人们渴望社区有专门的人来负责社区体育工作和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是趋势。
3.2建议
(1)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鼓励消费,尤其是体育消费。
(2)在建设新的居住小区时,政府要给开发商相应的政策,除绿化好小区外,还应建立与小区相配套的体育场地和设立更多的体育器材。
(3)社区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社区体育工作的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4)配备专门的社区体育的体育指导员,对社区居民有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政府,2008年、2009年、2010年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教育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
[3]林显鹏,2010年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1):10-13,
[4]田雨普,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走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3,(1):5-7,
[5]黄歌润,方旭霞,经济发展状况对人均消费的影响分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15-23,
[6]韩岳洋,周
玉,哈尔滨社区体育建设的构想[J],教育探索,2007,(7):17-18,
[7]刘立峰,大众休闲文化品位与经济发展状况伴生[J],经济论坛,2011,(11):119-120,
[8]贾洪洲,于贵身,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0)):19-21,
[9]王程,等,黑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10):56-59,
[10)]黄飞军,浅析城市进化过程中的社区体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2,(1):38-39,
[11]姜丽,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圳)3,(3):27-29,
地方经济范文4
地方经济年鉴特点分析
地方经济年鉴具有年鉴的一般特征,如资料性、连续性、年度性、检索性、工具性等,也可归类为经济类的专业性连续出版物。其兼具内容范围固定、发行方式多样、延伸领域广阔等特质,同时也有以下较为独特的特点。
“乡土特性”的个性特色。地方经济年鉴在框架结构、总体设计上强调记载当地党和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突出反映地方经济建设的成就。“乡土气息”、“乡土特性”是地方经济年鉴的个性特色,它往往选取最具有当地特色的内容,如当地重要产业、工业成就等内容。地方经济年鉴具有全面反映地域经济发展演进的功能,有利于人们了解、认识一个地域经济社会,并帮助解决地方经济问题。
读者群相对较窄。地方经济年鉴的读者群主要为行业机构读者,包括地方政府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图书馆、当地大专院校,以及涉及本地区经贸活动的企业及相关行业团体、研究本地区经济的机构等。地方经济年鉴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研究有参考作用,地方经济年鉴反映当地的经济建设成就、经验和问题,发挥着服务现实、指导未来的作用。
内容综合翔实。地方经济年鉴特点是点面结合,要考虑地域的覆盖面和部分行业等内容的覆盖面。在此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成果、经验和人物,进行重点介绍,做到主从适度。同时,在内容方面,其资料一般较为权威、系统。地方经济年鉴多是由政府经济部门或其下设事业单位主管主办,其中的统计数据也多来源于政府统计部门或由相关行业企业提供。
经营模式单一。地方经济年鉴是地方经济知识高度密集的工具书,是反映当前地方经济信息的图书,可以起到宣传地方经济发展成就、加强横向联系的作用。但是地方经济年鉴的发行量均不大,主要以机构购买为主;收入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拨款和广告收入,延伸领域开发不多。负责编辑出版地方经济年鉴的编辑,大多为地方政府内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有公务员或类似于公务员的身份和待遇。在年鉴的发行方面依托当地的政府部门,一般不开展过多的市场开发和营销运作活动,使地方经济年鉴的经营模式比较固定和单一。
地方经济年鉴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地方经济年鉴基本上都是处于政府财政补贴出版发行的状况,其真正面向市场销售的年鉴数量仅占出版总量的30%,其余的70%左右的年鉴基本上都是摊派或免费赠送到有关机构。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年鉴的需求者有个人和机构两类市场,而且机构购买和使用的年鉴占绝大多数。相比之下,国外经济年鉴的主要使用者则是个人。国内一家调查机构对年鉴出版发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92%以上的年鉴主要是销售给单位机构,最终的结果导致总体发行规模比较小,没有充分发挥地方经济年鉴应有的作用。地方经济年鉴出版发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出版发行过于依赖政府。地方经济年鉴的编辑出版虽逐渐走出政府出资的圈子,但很大程度上还是离不开政府部门所提供的内容资源和带来的影响力。年鉴发行还过于依赖政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年鉴的扩大发展。
市场开拓意识不强。地方经济年鉴发行人员和部门存在着坐等上门的思想。实际上地方经济年鉴发行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单纯的“官道”,即由年鉴编辑单位直接发放到各单位办公室,再由各办公室分配或向下摊派发行。这样的发行渠道不仅狭窄,还会导致一些需要年鉴的读者根本接触不到年鉴,直接影响到年鉴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宣传力度不够。地方经济年鉴由于读者群和宣传费用有限,以及长期以来受“官书”定位主导思想的束缚,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未能吸引更多目标客户和潜在读者。一些年鉴编辑部只重视年鉴的编纂出版,而忽视年鉴的发行营销、宣传推广等环节,致使一些地方的普通百姓不但不知道地方经济年鉴是何物,更有甚者连本地区一直在编辑出版地方经济年鉴都不清楚,可见年鉴宣传工作的不到位。
内容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某些地方经济年鉴的编辑工作还存在闭门造车等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地方经济年鉴的编纂和出版一般都是政府机构包办的,年鉴的编纂机构一般无需考虑其市场环境和发行营销等问题。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年鉴搜集和刊登内容往往过于宏观,与实际经济活动脱节,一些经济信息和市场需求也由于年鉴出版的时效性不强,对当地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也就很难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如此造成了国内许多地方经济年鉴在编纂和出版以后,销售不出去,导致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不到有效体现。
对地方经济年鉴的创新赢利方式思考
地方经济年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不能过度依赖政府外,可以考虑在突出区域经济特色的基础上走市场化运作的道路,通过进一步强化赢利方式的创新研究,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效益的提升。
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升年鉴市场知名度。地方经济年鉴在保持内容导向正确性和权威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地方经济年鉴的实用性。增加地方经济年鉴的实用性,首先要不断完善地方经济年鉴的框架设计,精炼选题,增加有效信息的含量,特别是要适当提高二次文献比重,要大量增加对读者具有实用功能的指南性信息,如年度政策法规条目、重要信息索引、年度重要数据等。其次是地方经济年鉴在编纂过程中,可以考虑穿插一些实用性的知识类小信息,增强其便民性。比如在补白、附录中可以设置和刊载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便民性和服务性内容,以增强实用性。
构建年鉴检索体系,提升检索功能是提升年鉴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地方经济年鉴是反映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信息资源,年鉴检索系统是开发年鉴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地方经济年鉴作为信息密集型工具书,编纂者为其构建检索系统十分重要,这不仅可为读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方便其查找年鉴信息内容,从而达到多层次、多角度对文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传播,同时也是年鉴出版机构进行年鉴信息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例如《张家口经济年鉴》、《山西经济年鉴》等均建立了各自的检索系统并纳入到CNKI数据库跨库检索系统,不仅方便用户查找年鉴信息,还有效地塑造了年鉴品牌。
地方经济年鉴要提高市场目标读者的需求针对性,使内容策划与营销策略相呼应。地方经济年鉴应针对其读者多为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的特点,提升年鉴文献资料的政策解读功能;对涉及本地区的最新动态与经济热点做深入分析,并大量刊载地区内的经济发展成就,招商引资信息,企业发展介绍,经济流通资讯等内容,吸引国内外的机构和经济客户来关注年鉴,查阅年鉴,从而使地方经济年鉴的内容策划和营销策略之间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真正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创新年鉴的市场营销模式,注重广告客户的开发与培育。地方经济年鉴的编纂和出版属于文化范畴,其主要功能是对信息的和传播,可视为地方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既然是一个文化产业范畴的内容,就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用做产业的眼光来对地方经济年鉴的市场营销模式加以创新和完善。要进一步研究并细分年鉴市场,建立客户档案,有针对性进行经济年鉴的编纂工作,提高年鉴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年鉴出版后,可以在当地的互联网、广播电视、各类报纸期刊上出版信息。年鉴部门还可以通过媒体制作专栏或专题节目介绍年鉴功能,组织学生在假期开展读年鉴、用年鉴知识竞赛等活动,将年鉴推向社会。作为年鉴专业工作人员,应走出办公室,面对面地和读者沟通,宣传介绍年鉴,使读者和编者形成良好互动。年鉴编纂单位可以每年召开年鉴发行会和读者座谈会,与读者一起探讨年鉴的作用、特点和不足,既宣传了年鉴,又可以得到改进年鉴编纂工作的有效信息,获得更有价值的稿件。
广告营销作为地方经济年鉴最为有效和最直接的促销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应受到广泛重视并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年鉴的广告与普通商业广告具有较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区域特征更明显,读者较为固定,因此广告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内蒙古年鉴》就利用多种途径创新广告业务,曾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为契机,大力宣传地方企业为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不仅使年鉴的版面内容看起来更为活跃,而且打破了传统硬性广告宣传的窠臼,还获得了非常可观的广告收入,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依托年鉴资源优势,多渠道多层次提升年鉴功能。年鉴事业要长期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地方经济年鉴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要用全新的形式、全新的内容,提高各方面读者的关注度。在持续中发展,在发展中求新,推动地方经济年鉴事业不断前进发展是地方经济年鉴发展壮大的第一要务。
推进地方经济年鉴出版发行模式的创新。可以考虑将地方经济年鉴内容制作成光盘,甚至增加一些招商引资、广告宣传等信息内容,实现年鉴的数字化。目前,一些年鉴已经开始把其年鉴内容制作成光盘,向读者和潜在客户发放,例如《河北经济年鉴》、《重庆经济年鉴》均制作了光盘,年鉴销售时附赠光盘,增加年鉴的附加值。年鉴光盘作为印刷版年鉴的衍生物,具有较强的搜索优势,可以方便读者使用和保存,特别是在数字时代的今天,年鉴光盘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年鉴一个重要的宣传营销手段。
推进地方经济年鉴传播模式的创新。一方面,地方经济年鉴编纂机构要建立并完善年鉴网站,作为年鉴自我宣传的平台和客户服务的内部网站,提升地方经济年鉴传播的质量,使年鉴网站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经济社会信息的节点;另一方面,年鉴要强化与本地经济行政部门和企业的信息交流,增加与其他地区的横向交流与合作。按区域经济和行业特点,编辑人员还应加强与相关的地方经济年鉴和行业年鉴的合作,增强横向沟通和信息共享,使年鉴办出水平,突出地方经济特色。
地方经济范文5
一、科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较早研究经济发展决定因素的数量分析模型之一。索洛、曼昆、罗默、威尔、琼斯等都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扩展研究。科斯、诺斯、卢卡斯等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们,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增长理论之中,更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科技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沿着经济学家们的思路,引入扩展了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可以从制度和环境等各种生产要素对湖南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中,定量分析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自1994年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湖南宏观经济政策和科技发展环境基本保持稳定,十年来GDP平均增速高达10%以上,国民经济从总体上步入稳步快速增长阶段。与此同时,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资本总量和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主的科技投入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平均增速分别为15.64%和33.65%,但相应的劳动力总量平均增速却低于1%。表1显示,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劳动力人数、资本数量和科技投入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为合理评价各生产要素对湖南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特别是从中分析科技投入及科技发展对经济的引导功能强弱程度,我们选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表1)
我们引入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三个内生变量,来解释1994~2003年十年间湖南省GDP(以表Yt示)的经济增长贡献因素,于是我们得到如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式:
二、回归检验与相关分析
利用方程(2)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出湖南省1994~2003年间经济增长数量分析模型如下:
P值标准、、分别表示在10%、5%和1%水平上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方程的R2=0.9984,F=1028.45,p检验值为0,说明此方程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统计显著性水平非常明显,方程拟合程度极好,99.84%解释了劳动力人数、固定资产投资量和科技投入量对湖南省经济GDP增长的综合影响,并且每一个变量都是统计显著的。
利用表1的数据和方程(5)求得的弹性系数,我们可以得到表2。进而我们可以对科技投入增长率与各要素贡献率作一个相关分析,得到表3。(表2、表3)
三、湖南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结果解释
首先,贡献率排序分析。表2客观地反映了近十年来,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对湖南经济GDP增长的贡献水平。从各要素贡献率所占GDP增长率份额的数值水平看,高低排序依次为科技投入、劳动力和资本,其中科技投入贡献率占GDP增长率的一半以上;劳动力贡献率高于资本贡献率,反映了湖南省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实情。资本贡献率偏低既有湖南投资基础差、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也有制度与政策因素。制度与环境贡献率多数年份为负值,这可能与我们的假定有关系,因为它是一个综合贡献率,把各种非劳动力、资本和科技投入的因素都并归入了At/At之中,其中有些因素并不一定全是制度与环境的问题,例如,教育落后可能使得劳动力素质偏低,市场落后可能使得资本等生产要素难以顺利流入。
其次,贡献率长期变化趋势分析。从贡献率折线图看,在影响GDP增长率的各要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技术贡献率曲线位于最高位置,其次是劳动贡献率曲线,再次是资本贡献率曲线,而制度与环境贡献率曲线位于最下方。但是,这四条曲线也明显地呈现出“粘合”之势,“收口”有所缩小,特别是在2001年、2002年间四线加快了重合的步伐。这一现象既反映出湖南省经济政策与环境因素近年有了较大改观,使得各类生产要素均能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取相近的边际收益,形成更为协同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经历了长时期的高速发展之后,湖南科技投入贡献率面临一种新的考验与挑战,自2001年以来,劳动力、资本两大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均高于科技贡献率。因此,要保持科技贡献率的高增长之势,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引导和培育功能,就必须在湖南科技发展战略上有所创新,与时俱进,在科技发展具体举措上,应更加抓紧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要实施基层科技攻关的战略重点发展。(图1)
第三,制度与环境贡献率分析。方程(5)给出了制度与环境贡献率的计算方程。这里所说的制度,是从宏观而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也包括科技法规、政策与制度等。环境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初表现为经济发展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基本物资条件“硬环境”,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类如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文化传统、国内外竞争地位、教育规模及其他政治、社会因素等“软环境”,逐步上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教育规模三大环境,对劳动力、资本、科技等主要要素的作用发挥,所产生的影响已越来越大。从方程(3)所给出的湖南省1994~2003年间经济增长数量分析模型来看,十年间资本和科技投入对湖南经济GDP的影响,其弹性系数几乎相当,?茁=0.1795,?酌=0.1745,但二者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却相去甚远,资本贡献率不足科技贡献率的一半,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湖南产业结构落后,资本的投资效果难以正常发挥作用,严重阻碍了资本投入的快速增长。相反,在原有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状况下,科技投入更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引导和培育功能,有利于吸纳企业和以市场运作为基本范式的银行资金进入科技开发领域,形成科技对经济发展的高贡献率。
第四,相关性分析。湖南省近十年间科技投入额平均增速达33.65%,但表3显示,在科技投入增长率与各要素贡献率的相关性分析中,可以发现科技投入仍未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引导与培育功能的应有效果。科技投入增长率仅与资本贡献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程度属于中等,相关系数为0.5995,说明从某种程度上讲,科技投入有利于促进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湖南产业发展后劲,吸引或推动了湖南资本投入。但另一方面,科技投入增长率与制度和环境贡献率却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249,反映出湖南省科技政策、制度与科技投入环境方面,的确还存在许多不利于科技发展的因素,阻碍了科技对湖南经济引导与培育功能的发挥。相关分析还显示,科技投入增长率与劳动力贡献率基本上无线性相关关系,这可能与我们的假定有关,一者我们在数量分析模型中将科技进步因素与包含着技术进步的劳动力因素作为两个独立的内生变量,有可能抹杀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二者是否也反映出湖南基层科技工作在科普活动、群众性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滞后呢?仍需要作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
针对湖南省基层科技工作建设中所存在实际问题,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分析,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科技对湖南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科技的经济功能,必须从以下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与科技投入环境改善。
(一)进一步发挥劳动力优势,在提高劳动素质上下功夫。现阶段,湖南省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经济增长因素中劳动力贡献率高于资本贡献率。一方面要求政府尽快改变湖南投资基础差、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与产业政策方面,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资本对劳动力的吸附功能。此外,在劳动力素质培养上,要加快职业技能培训与教育投入,通过提高劳动力素质,吸纳高科技投资进入湖南市场,从而提高科技的经济功能。
(二)加快经济建设“软”“硬”两个环境建设,扩大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湖南1994~2003年间资本和科技投入对湖南经济总量的影响弹性系数都不足0.18,但二者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差别较大,既反映出资本投入本身的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投资效益,又反映出投入资本的科技含量较低,科技辐射能力较差。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措施,就是必须加快湖南“一点一线”与“3+5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促进科技下乡、推动专家大院科技兴湘模式、加快“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建设等。在原有技术推广较为落后的状况下,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辐射来实现其对经济的引导和培育功能。
(三)继续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是湖南科技兴省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科技投入增长率与劳动力贡献率基本上无线性相关关系,反映出湖南基层科技工作在科普活动、群众性科技教育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落后现实。通过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可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促进科技产业化发展。在具体措施上,要特别重视把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作为县(市)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广先进成套的农业技术,加快现代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要把引导、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县(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依靠科技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重点支持能够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市场前景看好、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产业集群。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努力构建新型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一方面,政府要为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广泛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发挥其科技兴省的科技引导功能。政府要积极推广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等经验和模式,吸收更多的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建功立业。同时,要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机制,吸纳社会科技力量共同参与到社会化科技服务之中。
地方经济范文6
一、近年来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状况分析
经济增长质量优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增长效率。经济增长是粗放经营还是集约经营,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很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表现为:扩大基本建设规模;依靠大量资金投入;依靠增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依靠经济规模扩张;追求产值速度和产品数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相反,其基本特征是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主要指标有:人均GDP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税率、资本产出率等。二是增长的协调性。即在确保适度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社会总供需的大体平衡,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基本比例关系比较协调,各生产要素的效能得以较为充分发挥,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合理区间,国民经济安全运行,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主要指标有:GDP增长波动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尼系数等。三是增长的可持续性。即国民经济是否具备可持续增长的支撑因素、条件与环境,资源供给的可靠性程度等。主要指标有:主要能源供需差率、耕地面积变动率、每公顷农药、化肥施用量、国土面积沙漠化率等。四是增长的可循环水平。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其特征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低的污染排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主要指标有:万元GDP能耗、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三废”治理率等。由于受统计资料限制,本文仅据所掌握资料,对我省近年来经济增长质量状况进行分析。
(一)经济增长效率
1、人均GDP增长率提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全省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从2001年的300.1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43.32亿元,五年总增了243.19亿元,年均增加60.80亿元。人均GDP明显增加,2005年全省人均GDP达到10045元,比2001年增加了4271元。2003年,全省人均GDP达到8334元,实现人均1000美元水平。由于人均GDP增加,人均GDP增长率也不断增长,从2001年的10.3%提高到2005年的11.2%,标志着我省经济进入增长加速的新时期。
2、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加大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一个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加权之差。下表是根据索洛增长方程测算的我省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由上表看出,2001年,我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资本拉动,到2003年,全要素增长率为5.7%,2004年上升到7.4%,2005年为6.3%,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加大
。3、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上升我省社会劳动生产率从2001年的2627元/人,上升到2005年的4570元/人,增加了1943元。说明我省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财富的能力有了提升,也反映出近年来我省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有了一定改善。
4、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优化经济结构,使全省工业经济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企业效益明显好转,我省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3.32%上升到2005年的12.31%,提高了8.99个百分点。
5、投资效率逐步好转增量资本产出率是反映投资效率的经济指标,即投资与增量产出之比,这个指标的意义就是每增加1亿元的GDP,所需的投资额。这个比率越低,投入资金的效益就越大。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增量资本产出率是1-2,我国是5左右。我省2001年的增量资本产出率是5.53,2005年下降到4.75,投资效率逐步好转。
(二)经济增长协调性
1、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良好GDP增长波动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对波动幅度,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本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上年经济增长率,波动水平越小越好。从2001年到2005年,我省GDP增速最高12.3%,最低11.7%,级差为0.6%,而全国GDP增速最高9.9%,最低7.5%,级差为2.4%,同时对GDP增长波动率通过方差计算,我省是4.8%,全国是80.8%,我省GDP增长波动率明显低于全国GDP增长波动率。
2、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2005年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为328.98亿元,比2001年增长78.8%,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整体财政实力的增强,为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3、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分配比较合理近年来,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乡差距也有所扩大,但就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和农牧民内部收入分配而言,还是趋于合理。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2001年到2005年,我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但农牧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缩小,说明我省新农村建设在逐步取得成效。
(三)反映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指标
1、能源由不足转向自给2001年,我省能源总供给小于总需求3.44%,2005年实现了能源自给,自给率达到了106.3%
2、耕地面积减少幅度减缓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我省耕地面积变化较大,2001年至2005年耕地面积变动率分别为-2.62%、-2.5%、-7.33%、-8.19%、-2.38%,呈逐年减少之势,但2005年减少幅度减缓。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的减缓,为种植业的发展及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同时,林地面积2005年比2001年增长了7.3%,人工草地面积2005年比2002年增长了53.7%。
3、生态(绿色)农产品占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化学农药残留在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造成人畜中毒;许多农产品也因农药残留超标而不能出口或遭退货,造成经济损失达数亿元。而我省尽管农药、化肥施用量有所上升,但和全国相比,还是非常低的,2005年,我省每公顷农药施用量3.22公斤,全国9.45公斤,我省每公顷化肥施用量128.92公斤,全国366.52公斤,因此,我省生态(绿色)农产品仍占主导地位。
(四)反映经济增长可循环性的指标
1、能耗与全国水平存在相当差距我省万元GDP能耗偏高且下降幅度不够显著,与全国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01年到2005年,全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了6.9%,而我省的单位GDP能耗只降低了1.9%。
2、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下降从空气方面看,2005年全省废气排放总量1370亿标立方米,工业粉尘排放量9万吨,分别是2001年的1.62倍和1.8倍;从水环境方面看,2005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9360万吨,是2001年的1.64倍;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49万吨,是2001年的1.76倍。我省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一直偏低,2005年为21.88%,比2001年只下降了0.4个百分点,可见,我省的生态环境承受着日趋增大的压力,经济增长的可循环水平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二、近年来青海省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由于我省经济增长质量在增长效率、协调性方面的提高,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态势。经济增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工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我省把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核心环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为重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拉长产品链条,积极推进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多策并举,全省工业经济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5年,全省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8%,拉动GDP增长7.2个百分点,比2001年提高31.3%和4.0个百分点,工业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省内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在全省三大需求中,投资需求较为活跃,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省外需求对经济增长呈负拉动作用。省内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1年到2005年,全省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17亿元,年均增长18.8%。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年均增长1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3.1%,拉动经济增长10.0个百分点。2001年到2005年,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0.84亿元,年均增长9.9%,居民消费年均增长9.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4%,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
(三)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撑了全省经济的增长2001年到2005年,西宁市GDP年均增长13.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海东地区GDP年均增长1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海西州GDP年均增长16.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2个百分点;这三个地区的GDP总量占全省70%以上,对全省经济增长起着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作用。
(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在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重要力量。2005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24.13%,比2001年提高了5.31个百分点。个体、私营、港澳台投资等多种经济形式的快速发展,共同构成了我省非公有制经济迅速上升的因素。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
三、当前经济增长质量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01年到2005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43.4%回落到39.3%,回落的原因一方面是我省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但第三产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的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综合技术服务的企业明显缺乏,专业化程度和整体技术水平也不高,使得一些生产企业,依然处于自我生产、自我服务的发展阶段,不仅制约企业自身发展,也影响了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成长。2001年以来,我省的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一直低于当年GDP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从而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2005年较2001年下降4.1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省份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我省仍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等)仍然发育不足。2005年,我省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6%,而具有发展优势的旅游业、计算机服务业及软件业的增加值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左右,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是影响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的主要成因之一。另外,我省第三产业中非营利业增加值比重过高,2005年达35%,而非营利业增加值的构成主要是劳动者报酬,从业人员以吃财政饭为主,规模过大,势必增加政府开支,加重财政负担,影响政府的资金投向,减少政府向公共产品的投入,影响资产使用效益,阻碍有效的资本积累和资产更新,从而影响各项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影响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科技创新的实际地位和作用不突出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应该成为投入主体和应用主体。近些年来,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强度一直没有提高到应有水平,一方面缺乏技术平台支撑,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市场竞争的初步阶段,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优势依然存在,缺少创新动力。2005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项目256项,比2001年减少了22项,技术开发项目投入人员1893人,比2001年减少了789人,2005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仅为1.45%,比2002年下降0.46个百分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及其经济规模优势不足,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
(三)人口整体素质较低,技术人才匮乏2005年我省总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为6.41%,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3.68%。人口整体素质较低,技术人才匮乏,对经济增长十分不利,因此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是实现我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
(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异凸显,差距在逐年加大。2001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4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11元,相差4243元,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65元,相差5893元,扩大了16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1年的3.63上升至2005年的3.72。从消费来看,2001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4699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1346元,相差3353元,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624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2086元,相差4159元,扩大了80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增大,生活水平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突出,这必然导致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增长缓慢,从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五)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近年来,全省八个地区经济发展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但地区间差异明显。2001年人均GDP最高的海西州和最低的海东地区相差13673元,到2005年扩大到27957元。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反映的是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用区域之间人均GDP的标准差除以各区域人均GDP的平均值计算,值越大,说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越大,反之亦然。2001年我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为70.89%,到2005年上升到83.05%,上升了12.16个百分点。
(六)资源、能源供求矛盾加剧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攀升的过程中,当经济总量的扩张到一定规模,必然受制于能源的供给和资源的占有情况,供求失衡会使经济增长产生不稳定因素。2001年,我省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0.39,2005年达到1.84,万元GDP的能耗也处于高位。在这种情况下,工业化、重化工业化的步伐必然会受到外部的制约,使得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延续性面临挑战和威胁。同时对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还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的治理能力跟不上,将严重恶化生态环境。另外我省环保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低,企业比较分散,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显示出来;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渠道窄,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佳,对今后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产生很大影响。
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今后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全局,从资源配置效率、协调发展、可持续及循环发展方面入手,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节能、降能,优化环境,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确保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发达的服务业作支撑,因而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全省经济增长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大、集聚辐射功能的提升和城郊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推进第三产业跨越式发展;其次,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的原则,支持鼓励国家、集体、个体、外商等各方面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投入第三产业;再次,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促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另外,还要进一步挖掘旅游业潜力,充分发挥旅游对我省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
(二)加快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我省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工业,一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把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与资源拉动为主,转变为消费与技术拉动为主,由要素投入拉动为主转变为技术拉动为主,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发展向速度效益型发展的转变。二是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资金、政策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大力支持自主创新,争取在一些能源、环境、农业、信息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的突破,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要通过增加投入,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和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三是要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结构升级。四是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快非公有制和中小企业发展,为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就业提供支撑。五是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提高产品技术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因此,首先要把基础教育的重心放到提高全社会劳动者整体素质上来,尤其是贫困地区要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基础教育,提高和巩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在校率,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其次,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修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增加各行各业的专家、能手,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有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农民,为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城市建设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转变,建设资金、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切实向农村倾斜。二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三要加强规划,循序渐进,分类指导,不断探索和总结,走符合我省实际的建设新农村的路子。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通过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发展小城镇,通过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从农村来看,城市化进程能吸纳农业的剩余劳动力,使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提高农业土地的劳动产出率,城镇使生产力、人口、市场等集中,节约了居住、企业等占用的耕地,而且生产力、人口和市场在地理上的集中,节约了交通费用、提高了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的利用率,另外消费和市场集中也使商业经营有利可图,城镇中信息和技术集中快捷,节约了交易费用等等,这一切,都使城镇形成了聚集效应,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同时,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转变生产增长方式,从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
(六)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优化所有制结构一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巩固和强化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通过布局调整,达到强化基础产业,振兴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力的目的,使国有经济真正发挥其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尤其要提倡和鼓励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18—和资本联合为主要形式的集体经济。三是更新观念,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放手发展私有、港澳台和外商等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引导其向规模化、规范化、宽领域、高层次方向发展,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省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比较突出,西宁、海西地区领先优势比较明显,青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今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要加快西宁、海西地区发展,以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为支撑,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二是其他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引导产业布局,选准优势产业。同时,科学规划发展的空间布局,选准经济增长点,由点到面,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局面。三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突出县域特色,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四是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区域间相互支持的机制。在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加大对青南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八)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我省生态环境恶劣而脆弱。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国策,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把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把发展人工生态与保护自然生态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中长期保护与解决当前重大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我省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