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1
摘要 通过对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的情况调查,指出提高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利用率需改进的方面:扩大收集的途径,加大征集的力度;提高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开展自我宣传;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
关键词 重庆图书馆 地方文献阅览室 现状
中图分类号 G255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对了解过去,指导现在,探索未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是各地公共图书馆的收藏重点,反映着当地图书馆的馆藏特色。2004年初,我们对重庆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我们的分析,以期利于重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 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的建立
早在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之际,重庆图书馆就开始筹建地方文献阅览室,并启动征集地方文献的工作,走向社会,深入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机关,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纳入了重要的业务工作之列,当时即起草了《关于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重点、方法(草案)》,并安排了专人兼职负责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
通过几年的征集,地方文献的收藏已有了一定的规模,2000年设在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的地方文献阅览室正式对读者开放。
2.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现状调查
2.1 地方文献征集
2.1.1 地方文献征集人员
依照《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和岗位设置要求,该馆所设立的社科图书采购、自科图书采购、地方文献征集交换、邮函采购等岗位的职责中都包含了对地方文献的征集,其中地方文献征集交换岗位的人员专门从事地方文献的征集。
2.1.2 地方文献征集的途径及问题
根据《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的要求,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是:接受缴送、查访索取、互相交换、订购邮购、委托收集;凡长期建立缴送和交换关系的单位应建立“重庆地方文献征集联系卡”,并随时记录缴送和交换情况;征集复本数每种不超过4册(份)。
在实际工作中,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主要有以下这几种途径:现购、交换、征集、捐赠、接受缴送。从近几年地方文献征集的情况看,各种渠道所占比例为:现购10%,交换5% ,捐赠40%,征集30%、接受呈缴15%。可以看出,读者主动捐赠的地方文献比例最大;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法征集也不小;接受呈缴本的情况是,目前仅有重庆出版社和西师出版社两个单位向重庆图书馆交送呈缴本,不过,重庆出版社只送定价在50元以下计划内的
图书和部分计划外的图书,西师出版社也仅送部分图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制约着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
一、没有由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文献呈缴制度文件,使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局面难以打开,特别是限制了呈缴本的收集。
二、地方文献征集人员困难困扰:
1、无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征集人员大多只能凭私人关系去请求赠送:
2、地方文献征集人员的“现购”职权范围受限制,在被征集方不愿赠送的情况下,常常不能收集到文献;
3、一些小书摊虽有部分地方文献出售,但由于征集人员在外书目困难、无发票报账困难、乘非月票车报账困难等原因,常常不能如愿收集到所
需的地方文献。
2.2 地方文献阅览室的文献数量、范围
2.2.1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的数量
截止2003年12月底,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共藏有6532种图书和一些非公开出版的报纸。其中,图书6055种,内部资料447种(见下
表)。
年代 1999 200O 2001 2002 2003
人藏量(种) 2422 925 1457 232 510
这里要说明的是从1999—2001年成立地方文献阅览室之初之所以进入地方文献室文献数量较多,是因为历史的积极积累,把以前收藏在基藏库的文献提到了阅览室,实际上1999年重庆出版地方出版物712种,2000年869种,2001年658种,2002年927种。此外,我馆的地方文献,没有把民国文献、线装文献中的地方文献纳入地方文献阅览室管理,但是目前地方文献阅览室正在建立一套我馆收藏的民国文献和线装文献的卡片目录,以供工作人员和读者使用。
2.2.2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的入藏范围
根据《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条例》规定的征集范围是:凡是内容上反映重庆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地理、历史沿革、风俗人情、人物生平事迹等重庆市区、县、市级以上单位公开出版的图书、期刊、报纸、画报、音像制品、机读型文献等均属于地方文献征集的范围。征集重点包括:一、地方史志,包括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及所属各部门和市直各单位编辑出版的各类地方史志、史料、统计资料、水文、地质、有色金属、水稻等方面的资料;会议资料;气候灾异资料及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二、重庆市新闻出版单位(包括高校出版社)公开发行的各种出版物(少儿读物及中小学教材转赠市少儿图书馆)。三、革命历史文献。包括从“五.四”运动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文献,尽量全面收集本市及各区、县文史资料。四、重庆名人资料。包括著述作品、手稿、生平传记、学术评价、声像资料、字画、金石、藏书等。
2.2.3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入藏的情况
地方文献阅览室中反映本市主城区的文献大于边远地区的文献,反映整个重庆城的文献大于反映局部地区文献,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的文字文献大大少于图片文献;各区市(县)的地方年鉴较少.甚至有的地区根本没有;许多连续出版的地方文献收集不连贯。
2.3 地方文献阅览室文献利用情况
据统计,2003年地方文献阅览室读者量为217人次,提书1115册次,复印2402页,全年平均每个工作日读者只有1人次,平均每次提书5册次,人均每次复印l0页。由于到馆读者人数太少,提书册次少,总体文献使用利用率不高。从近40位读者意见反馈上分析,读者一方面记录了工作人员的态度好,工作人员对文献熟悉、揭示文献具有深度;另一方面反映文献的数量太少,许多文献不齐、没有连贯性,建议加大采购力度。
3 重庆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途径
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发挥地方文献阅览室的作用,提高地方文献利用率,我们认为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扩大收集的途径。
加大征集的力度遵循“广征博采、宁多勿缺”的原则,在征集中要拓宽收集途径,只要是属于重庆地方文献都收
集。同时,要改变我馆目前仅有一人专职负责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局面,成立“地方文献征集小组”,委派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及责任心强,又能吃苦耐
劳、甘于奉献的同志,专门负责。此外,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势在必行。另外,通过各种活动征集地方文献,扩大征集工作的影响。如开座谈会,地方文献展览等,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性。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十分丰富,我们还可在网上通过检索,直接下载收集信息,分类、加工后收入数据库或链接到网页上。
3.2 提高文献的数量与质量
要用好购书经费,逐年加大对地方文献采集的投入。提高文献数量,主要反映在博采上,地方文献由于多数并不是热门小说,所以在购买时不要求过多的复本。提高地方文献的入藏质量,主要重在专而具特色上,要在地方文献室中设立专门的文献架,如:针对重庆文人名人众多,设立郭沫若等老一辈研究专架;还可针对重庆汽车摩托车发展较好,设立汽车摩托车专架;针对重庆是“红岩精神”发源地,设立“中统军统”研究专架和红岩英烈研究专架,等等。
3.3 开展自我宣传
地方文献深藏“深闺”无人知晓,是发挥不了作用的,应对自己所收藏的地方文献进行大力的宣传。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举办地方文献展览,举行和参加各种地方文献的研讨会或知识竞赛,开辟地方文献通报、简介、评价专栏。也可由馆领导牵头,地方文献工作人员负责定期编制有关地方文献的信息在网上。
3.4 建立数据库。进行二次文献的开发
由于我馆地方文献工作专职人员太少,目前主要停留于提供借阅书刊的简单服务。我们应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将分散于各学科、分布于各种载体的地方文献通过建立数据库集中起来,既能弥补馆藏的不足,又可方便读者。其次,我们应将地方文献开发纳入日常工作计划。
3.5 开展专题信息咨询服务
公共图书馆中的有偿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是在我国新经济政策下产生的一种“以文养文”的手段地方文献专题信息咨询工作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做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还应积极开拓市场,为社会各行业提供大量的有偿专题信息服务,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服务的方式主要以专题汇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部开展的有偿咨询服务很值得我们借鉴:①为编修行业史志或专业史志而搜集资料;②为各项地方建设提供背景设计资料;③为文艺创作提供史料服务;④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供服务。
(王祝康 重庆图书馆研究辅导部、参考咨部主任,副研究馆员)
(王恒明 重庆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2
论文摘要:学习型图书馆作为国民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生态,在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因此,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有利于新型的以学习为主导的社会组织的呈现。
学习型组织的意向表征了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发展方向,而社会学习化和学习社会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现代教育,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是真正的无墙大学和闲暇文化中心,它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服务。因此,学习型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教育子系统,也是其他学习型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一、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组织,是某一组织或某一群体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1]。“学习型组织”是区别于忽视学习的事务型组织,是绝大多数成员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焕发创造和探索精神的组织,是凭借知识本身的力量而协调运行的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其综合绩效高于组织中个人绩效总和,这种组织本身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不仅适应一切“组织”的管理,它同样适应于图书馆管理,国外已有了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学习型图书馆,如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和伊利诺州的北部郊区图书馆系统。133229.Com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可以增强图书馆人的整体意识,培养馆员的协同工作精神;促进图书馆内部的知识流通与知识合作,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知识的共享;改变图书馆的学风,提升图书馆个体和整体的知识学习能力,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它所倡导的“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尤其符合图书馆的工作实际[2],是解决图书馆员学习与工作矛盾的良方;有助于实现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有利于图书馆生态文化的建设。
二、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现实需求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屠夫洛预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机会学习的人。”[3]现在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创建学习型社会视为本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战略。学习型社会的创建客观上为学习型图书馆组织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现实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的这一目标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应该成为公共知识中心,从而为大众终身学习提供一个理想的场所,它不仅应该是公共知识产生基地、知识管理系统,而且应该是知识服务部门,应该是大众终身学习的课堂。
服务读者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图书馆的用户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借阅,而是要求图书馆能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次性地向其提供全文的、多媒体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并且要求图书馆员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环境下的跨区、跨国网络服务。由于信息传递速度的加快和知识更新频度的增加,读者要求图书馆能以较之以往更快的速度提供国内外的各类文献。同时,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境外读者进入图书馆,这对图书馆运用外语进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业务拓展的需求。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不断拓展和深化,出现了许多新业务,如数字图书馆数据加工、网络联合采访编目、网上知识导航、电子阅览等等[4];一些新的业务部门开始出现,如网络服务部门、数字图书馆生产部门和决策咨询部门等。为此,要求图书馆必须着力开发馆藏和网上资源,努力做好信息咨询、信息导航、信息检索等工作,顺利实现服务重点的转移。
技术发展的要求。图书馆的技术正处于有史以来更新最快的时期。目前,已经涌现出数字图书馆技术、全文检索技术、因特网技术、多媒体技术、文献存储和保护技术、xml(可扩展标记语言)技术,等等,许多图书馆员感到不努力学习,已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
岗位设置的需要。随着图书馆业务的不断拓展,许多新的岗位、新的工种在图书馆出现,业务和机构正在进行重组,如图书馆网络知识导航员、opac检索辅导员、决策咨询信息分析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员、数据库信息输入员和审校员、监控室管理员等新的岗位。
三、学习型图书馆创建的主要措施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没有学习活动,但并非开展了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可以称得上学习型组织,只有开展了有质量的学习活动并取得发展绩效的组织,才能称为学习型组织。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图书馆的发展靠科学,靠知识,靠人才。今天的正规教育仅仅是终身教育进程中一个相对短暂的学习阶段,通过实践不断学习则是一个持续的、尤为重要的过程[5]。因此,建立学习型图书馆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体馆员达成学习的共识,切实提高图书馆上下对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
(二)制订计划,明确持续发展的思路。图书馆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根据未来发展目标,结合本馆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具体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型图书馆建设计划,制定中长期的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学习,有计划的加强对馆员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将其纳入本馆发展规划,明确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进度,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实效性,每个馆员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学习进度,把图书馆学习和个人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力求做到实事求是,步步深入。
(三)健全制度,加强学习组织的领导。图书馆要按照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基本要求,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学习制度,逐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管理方法予以保证,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激励和处罚机制。要把学习型图书馆教育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馆长必须亲自抓,可在馆内建立学习型图书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习计划,选购学习教材,组织辅导、考试等。只有体现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保证学习型图书馆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注重引导,营造主动学习的环境。由于体制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员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强大动力和压力,造成他们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对此,图书馆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竞争环境,使他们在富有生机活力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克服无所作为、不求上进、贪图清闲的消极懒惰思想,在不同岗位上奋发有为。
参考文献:
[1]陈乃林 孙孔懿.学习型组织:学习化社会的组织基础[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8-22.
[2]王世伟.当代图书馆面临的新问题与图书馆的全员培训[j],图书情报工作,2002(1),6-7.
[3]张先岐.论高等农林院校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2),105-107.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人本管理 图书馆管理 应用
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图书馆得到了社会和全人类的高度重视,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文素质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个城市里,图书馆不仅是气派的外表建筑的城市名片,更是市民内涵素质的汲取矿藏。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的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都是人,所以在图书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本管理是关键,人本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核心。
1.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是:职工是单位的主体,职工有效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所以人本管理的内涵即是“以人为本”的服务与管理,也就是在平常的服务和管理中体现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发人的高度热忱,充分满足读者的各种合理需求,完善人的特性,显示人的劳动价值,从而实现既定目标。在服务和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性化管理,就是“馆员第一”的理念。馆领导要为馆员提高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馆员第一的服务思想。为馆员排忧解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满热情的斗志进行工作,把馆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对读者的服务是馆员首要的工作,读者至上,读者第一,始终是馆员要牢记的话语,让读者到图书馆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还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终身的学校。馆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要做到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全方位、多渠道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在以往的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中更多考虑的是硬件的设施。例如图书馆的馆舍面积,设备的好坏,经费的投入,以及图书的借阅量的大小和读者人次等,追求的是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很少考虑到‘软件”即馆员和读者之间的服务质量上,也就是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上,没有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管理”和“读者第一”这两个根本所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当今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社会的今天,其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正如主席所说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以图书馆管理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如何做好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思想理念,以及如何有效地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摆在图书馆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2.作为服务主体(馆员)的人本管理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是介于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这个地域时空实施“以人为本”的实践者与体现者。图书馆馆员的思想觉悟与素质的高低,直接与图书馆的服务和建设的品位高低挂钩。因此,运用人本管理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运用“以人为本”的策略,充分提高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开创良好的图书馆管理新局面的前提和保证。
2.1充分了解和尊重馆员是图书馆领导的当务之急。
图书馆领导应该深入了解馆员的内心的要求,图书馆工作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工作,但是过去总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作为馆员,他们对尊重的需求,往往高于对物质的需求,对自我价值的需求,往往高于对金钱的追求,因此,他们希望得到读者的理解和尊重,更希望得到图书馆领导的工作和肯定。馆领导更要了解馆员的性格、能力、个性、气质、价值、观点多方面需要,从而分析各个馆员的个体差别和工作表现,来创造条件,开辟各种渠道,不断地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尊重人、关爱人、培养人,尊重人的个性,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馆领导要充分相信馆员们的人格和人品,相信他们对工作的能力和责任心,引导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动性。馆领导要尊重每一位馆员的劳动,公平、公开、公正地对待馆员,并且以人为本地制定合理的制度,合理的工作计划,来激发馆员的自尊心、责任心和成就感,提高个人成长的发展空间,形成良好的服务工作氛围来增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能力。
2.2建立健全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和管理的根本保证。
作为图书馆管理机制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因素,譬如职工长期岗位固定不变;工作人员缺少合理的竞争;职称、职务晋升存在论资排辈和人为的因素等等。有这些现象,影响了馆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同时也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度、竞争机度、流动机制、决策机制,对图书馆馆员来说,是最好的以人为本管理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第一,图书馆领导在管理中要注重馆员在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及时、细致地关心职工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各个方面为他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后勤保障;第二,针对职工的不同个体差别,充分发挥每个馆员的长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帮助和鼓励他们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和人生价值;第三,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按照职工的完成任务的情况,科研成果情况,道德思想的情况,制定符合本图书馆的奖惩措施,满足职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第四,建立一套良性的竞争机制,避免在职称晋升、职务及岗位安排中营私舞弊的不公正做法,要确保证竞争的公开性、透明性,公正性;第五,制定符合本图书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满足职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第六,实行科学管理,民主监督机制,让职工参与管理,在制定相关的制度和计划时,应广泛地征求职工的意见,使决策取得广大职工的认可,这样就更能保证各项措施的实行;第七,图书馆领导者要改变工作作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馆员的实际工作的需求,一切为馆员着想,一切从馆员的实际利益出发。
2.3重视职工的修养和素质的提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图书馆领导,应该给每一个职工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给他们创造个性发展的空间提供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帮助馆员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不断丰富专业学科知识,正确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概念,来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有效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适合时代潮流的适应各种环境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把图书馆的事业做得更好、更强。
3.作为服务客体(读者)的人本管理
3.1尊重读者和关心读者。
图书馆主体(馆员)必须对图书馆客体(读者)建立一个平等的服务概念,不能因为读者的身份、职业、地位、性别的不同而分别对待,包括老年人和外来打工者等弱势群体,都应该利用自己的知识,帮人于困难之中。以一种关爱、尊重、平和的心态去服务读者,去聆听读者的建议。对读者如能做到多关心,少冷漠;多尊重,少歧视;多理解,少冲突,就可以提高人性化管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对读者做到用心、热情,尽力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真正了解读者之所需,明白什么样的服务才是读者真正需要的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在到图书馆有一种家的温馨,读者才会配合和信任我们的服务。
3.2服务环境人性化。
高雅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文化氛围,会给读者的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图书馆在内部环境装修中,处处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始终要把读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例如图书馆的建筑应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氛围,能使读者一到图书馆就会有一种心情愉悦的感受。在布局设计上,要突出方便读者使用的原则,如常用的外借室,阅览室应设在较低楼层,这样就方便读者。在开放书库中也可以增设一些阅览桌,在桌子上放一些笔和纸张等;可以满足读者的不时之需。在馆内的走廊和阅览室内,用一些盆景和花卉点缀其中,让读者在疲劳时看看绿色植物对保护视力有好处。空墙上可以装饰些名人名言名画,构建和谐、雅静、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这样就更能散发出文化的气息,激起读者求知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3.3服务方式多元化。
作为图书馆是提供可用的资源为读者服务的平台,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第一,有能力的图书馆,可开设多功能报告厅、电子阅览室等文化娱乐场所,可以方便读者开展多种多样文化活动;第二,可以改变服务观念,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可以利用网络共享资源来服务更多的读者,如网上文献信息咨询服务、网上信息服务和热门课题跟踪服务,等等;第三,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介绍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信息、图书馆的工作与计划等,为读者做好新书介绍,帮助读者有目的地选择阅读;第四,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要经常召开读者座谈会,听取读者的心声。在网页上还可以设立读者回音栏,倾听读者的呼声,接受读者的监督,帮助读者解决问题,等等;第五,在网上还可以开通续借通道,这样就更方便读者办理续借手续,节约读者时间;第六,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借阅需要。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做到365天不闭馆,网上实行全天24小时开放。总的来说,图书馆就是要把丰富的馆藏资源信息,以多元化的方式,用最好的服务质量、提供给读者最有用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为读者人性化服务的真谛。
总之,人本管理不仅是一个理念,而且是落实在实践行动层面上的最“人性化”的管理,这个管理要依靠人(图书馆员)、依赖人,反过来又来管理人(读者)的一种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接触的管理模式,抓好“人”,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田小俊.“人本管理”是建设和谐图书馆的根本保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6).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4
自从1984年位于巴尔地摩的马里兰医学图书馆推出参考服务电子检索(Electronic Access to Reference Service,EARS),电子邮件参考服务并没有得到用户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模式日益得到扩展和流行。1992年出现了全球闻名的Ask ERIC服务(Educational Reference Information Center,ERIC);1995年出现了因特网公共图书馆(Internet Public Library,IPL)。近年来,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日渐成为图书馆界研究与实践的热点,而且其理论研究与具体实施始终是相伴而生、互相促进的,研究论文多是由实例考察、经验总结及问卷调查所得。随着VRD2003及VRD2004年会的召开,以及不断涌现并实施运作的虚拟参考咨询项目及广泛应用,理论对实践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实践的迅速成长也向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如高投入与低用户问题[1]、商业性咨询竞争问题、人员短缺问题、服务质量保障问题等。
相比之下,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则与虚拟参考咨询不同。图书馆知识管理也一度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热点,但至今鲜有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图书馆案例出现,致使图书馆知识管理似乎演变为令人憧憬而又难以触及的空中楼阁。也许,知识管理过于理想化而不便落脚于图书馆;也许,图书馆需要通过完善管理来为知识管理的实施寻求适当的切入点。
那么,如何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寻求适当的切入点?什么是最适宜于充当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切入点?反观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研究与实践现状,笔者认为,二者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契合面,图书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均可为对方带来新的思路与发展转机。
2 解读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按照美国图书馆参考与用户服务协会(Reference and User Services Association,RUSA)的最新定义,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仅指参考馆员与用户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实时、异地交流,主要包括聊天(chat)、电视会议(videoconferencing)、网络语音(Voice over IP)、共同浏览(co-browsing)、e-mail与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在线数字参考信息源只为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寻找答案提供支持而不能算做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本身[2]。但本文出于探讨的便利拟采用广义上的字面理解:“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是指图书馆参考馆员(或学科专家)通过互联网络,利用数字资源,为图书馆用户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即以互联网络为传播手段、以数字资源与参考馆员知识储备为参考信息源、以参考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为服务形式。
因其以互联网为交互介质而非面对面(in-per-son)所以称其为“虚拟”,但其中的“参考馆员”、“数字资源”、“图书馆用户”却是实在的。若寻求概念间的对应,则可以认为“互联网”对应“虚拟”,“数字资源”对应“参考”,“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即为“咨询”。
“数字资源”是经过组织整理的序化的显性知识资源,可作为参考信息源供参考馆员检索利用(如各种数据库、问答知识库),也可供用户浏览参考(如FAQ、学科导航、学习中心、网上工具书等)。 “虚拟”服务形式是指网络交流手段(这正是RUSA所强调的),包括e-mail形式、网络表单形式、chat实时咨询、电视会议(videoconferencing)、网络语音(Voice over IP)等形式。目前已经有咨询软件实现了e-mail与chat、videoconferencing、VIP之间的无缝整合(如QuestionPiont、LSSI的Toolkit等)。“虚拟”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管理策略,通过管理创新实现数字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充分共享是合作虚拟参考咨询的基本精神。图书馆参考咨询的虚拟化克服了传统条件下资源共享存在的主要障碍,真正实现了显性知识资源与隐性知识资源的同步共享。
“参考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则是整个咨询服务流程的主体因素,从中可充分展示出参考馆员检索知识与咨询技巧方面的“隐性知识资源”,以及用户的信息素养。可以说,上述的“数字资源”与“网络交流手段”都是以后二者的存在为基础的,唯有“参考馆员”与“用户”有效利用“数字资源”熟练掌握网络操作手段才能实现整个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国外研究者多把研究重点转向参考馆员培训与用户调查方面的原因,而且有的国外图书馆把“Information Literature(信息素养)”作为参考咨询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如加州大学的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gram @ UCLA项目。
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模式与服务内容因图书馆的功能与任务而异。有的侧重“参考馆员”与“用户”的充分交互,即动态的以“咨询”为特点的服务模式。如UCLA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网站上提供的服务形式仅有:in person(现场面对面)、by telephone(电话咨询)、e-mail(电子邮件咨询)。多数图书馆则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既有实时(chat)或非实时(email)的动态交互,又有FAQ、学科导航、学习中心等序化的静态知识资源供用户浏览或检索。如美国Ask a librarian联合咨询网站[3]上赫然呈现着Chat与Search两个服务图标,位于美国南加州的MCLS(Metropolitan Cooperative Library System)的24/7Reference[4]虚拟咨询服务可以在实时交互的等待间隙浏览该馆自建的虚拟图书馆、学科导航等数字资源。有趣的是,我国图书馆的参考咨询网站多表现出静态展示特色,而国外图书馆则动态交互色彩较浓,这也许是因为我国图书馆参考咨询的传统在“参考”,而外国(尤其美国)图书馆参考咨询的传统则在“咨询”的缘故。
3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涵义与内容分析
图书馆对图书进行管理的工作自古有之,但“知识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在企业界,这是因为二者在概念理解上侧重点不同。企业知识管理侧重于员工隐性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即隐性知识显性化,这需要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来实现;而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习惯上理解为对社会显性知识进行序化组织整理,使之更方便图书馆用户检索利用。
然而,随着图书馆工作重心由文献信息组织向知识服务一线倾斜,馆员的知识储备与服务技能日益受到重视,对馆员隐性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逐渐提上日程。尽管目前对图书馆具体实施知识管理的进展状况还没见正式文献报道,由于图书馆精神是致力于推动全社会知识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知识导航和知识服务的时代使命正促使图书馆业界进行一系列的业务流程重组与管理改革,对知识管理的实施已部分地从知识服务逐渐扩展到图书馆组织内部的管理学意义上的知识管理。这就使图书馆知识管理面临着双重任务:图书馆组织自身知识的管理任务及社会知识产品的专门管理任务。图书馆对自身具有的知识的管理,如同一个企事业单位对自己作为一级组织的无形资产的管理一样,是与传统的人、财、物等有形资产的管理并行的一种管理内容。管理的对象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显性知识如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技术文档、企业机密文件等;隐性知识如企业长期形成的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头脑中的管理经验、技术人员头脑中的创新思路、工作人员中积累的工作技巧等。社会知识资产的管理包括图书馆编目、文献流通、馆际互借,以及目前图书馆界正积极开展的“知识导航”或“知识服务”等知识内容的管理与服务。前者属于管理学范畴,后者属于图书情报学范畴[5]。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双重任务(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决定了其实施内容包括:(1)显性知识的生产与组织管理,即对社会客观知识的数字化存储、信息化加工、网络化传递生产过程的管理。这个过程主要是包括传统馆藏文献的数据库生产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组织管理。最终产品是馆藏书目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网络学科导航等序化的数字信息资源。这是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物质基础与参考信息源,其丰富与优化程度是图书馆一直关注与投入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图书馆知识管理特色与优势的地方。(2)馆员隐性知识资源开发。在知识管理中,人不是与其他管理要素或对象一样通过各种方法和制度来加以管理和控制的资源客体,而是具有精神文化的主体。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一种制度安排,更是与社会文化、人的愿望、激情、意志等精神物质相关的。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目前任何组织机构实施知识管理的核心部分,图书馆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机构也同样面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宽松环境,以使馆员自主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的问题。(3)建立知识库与知识联盟,促进知识应用和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系统的基础就是知识库,知识库的建立过程也是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其中存储着大量的专门知识以供日后参考。这些知识包括有关用户服务的问题及其解答或解决方案、专利、特殊技术等,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阅、使用,供员工学习。以信息咨询台的统计数字为例,有资料表明,咨询台收到的多达80%的用户提问其实在以前已经解决过了[6],这表明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的问答知识库其实即可理解为简单的知识管理系统。通过知识管理系统,问题只需要解决一次,然后将解决方案保存于知识库中。这一方面可以使图书馆员迅速地回答大部分已经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更加复杂的或首次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提高图书馆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图书馆员的工作热情。知识联盟意味着知识服务的合作与知识资源的共享,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与追求境界,也是图书馆的核心思想与优良传统,如合作采访和编目中心、合作文献提供中心、合作互借中心、合作咨询中心等都有成功运作案例。
4 二者的契合关系
知识管理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契合关系主要指知识管理对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理念的影响以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对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的影响。
4.1 将知识管理理念导入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虽然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得比较成功,但同时也面临着高投入与低用户、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保障、商业性咨询竞争等问题,需要理论研究提供宏观上的引导与新理念的导入。从上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涵义与内容分析可知,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的内容包括显性知识的生产与组织管理、馆员隐性知识资源开发以及建立知识库与知识联盟,正好对应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的数字资源“参考”、参考馆员通过网络手段与用户的交互“咨询”以及“问答知识库”与“合作咨询”的建立。其实,数字参考信息源的建设就是知识管理中对显性知识的生产与组织管理;参考馆员咨询过程就是馆员隐性知识资源发挥的过程;咨询记录经过筛选、标引、组织后形成问答知识库即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合作咨询联盟既实现了知识资源共享,又实现了人力资源共享,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识联盟与知识共享。所以,将知识管理理念导人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是有理论依据的,也是可行的,必将为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新的思路与理念,从而有助于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与虚拟参考咨询一样,知识管理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来实现。应用于企业界的知识管理系统软件早已出现,而应用于图书馆的多是指虚拟参考咨询软件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所以,目前知识管理能提供给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在理念层面。鉴于“虚拟”(网络交流)形式(如e-mail、instant messaging、chat、co-browsing、Voice over IP与videoconferencing)的完善关键取决于技术的强势与资金的雄厚,因此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对于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参考信息源组织建设即显性知识的生产与组织管理,二是参考咨询馆员隐性知识资源的开发及显性化。前者是数字图书馆研究的重点,也是图书馆界一直努力在做的工作;后者的讨论主题主要集中在参考咨询馆员的知识固化、培训、激励与管理领域,也是目前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薄弱环节。在人员管理方面,2003年VRD会议上国外学者有的认为,当前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领域的文献没有对管理、领导和团队合作等技能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强调[7]。
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之父Green在1836年将图书馆参考服务界定为“建立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个性化联系”,这要求参考馆员不仅要了解馆藏,还要了解读者,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交流技巧。相对与其他图书馆部门,参考咨询服务部门是最能体现馆员隐性知识资源即“Knowhow(知能)”的地方。随着传统参考服务向虚拟参考服务的发展,参考馆员除了原来参考馆员所需的专业知识外,基本的电脑和网络常识,尤其是对电子资源的了解,也是其需要具备的;此外他们的打字速度要快,思维要敏捷,能即时回复用户的问题,以避免让用户等待。所以,如何通过知识管理保证有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咨询队伍,将成为影响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主要因素。(1)确认参考馆员的知识产权与法律地位。在欧美国家,自1850年以来相继制定的图书馆法中都确定了图书馆员的专业地位,有专门的图书馆员资格认定制度,图书馆参考馆员被列为与律师、会计师和医生同等的专业人员,享有稳固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2)强化图书馆知识管理双重任务中的组织自身知识的管理任务,促进全员参考咨询意识的形成。在我国,从图书馆领导者、馆员到读者,参考咨询意识都有待提高,致使我国图书馆的参考咨询仅停留在“参考”而不易向“咨询”深入,网站内容多表现出简单的静态展示特色而缺乏个性化动态交互。提高参考咨询意识,要求图书馆管理者在图书馆改革、可持续发展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体现知识管理与服务第一的理念,馆员要把为读者解决多少问题的咨询能力作为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像医生和律师那样,能够真正为每一个不同的对象解决不同的问题。(3)关注参考馆员情感需求的满足与技能知识的更新。“粘在了咨询台旁”常出自于美国一些非常优秀的参考馆员之口,一线参考馆员时常感到他们的意见被轻慢。这一描述告诫我们,必须重视一线参考馆员的心理压力及情感需求,建立合理、有效的参考馆员工作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
当然,参考咨询馆员隐性知识资源的开发激励及显性化不是知识管理应用于虚拟参考咨询的全部。但是,由于目前咨询馆员成本已构成实时虚拟参考咨询运行成本中的最大份额,以致许多实时虚拟参考咨询项目因不堪馆员成本的重负而被迫停止运转或举步维艰,迫切需要在这一领域首先导入知识管理思想与理念。同时,实时虚拟咨询软件功能设计、数字参考资源组织、虚拟参考工作流程与运作机制等等都需要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的渗透与发挥。
4.2 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作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的切入点
如上所述,“知识管理”作为一个先进理念,它在图书馆的实施应是全方位的(包括对内管理与对外服务),也是根本性的(涉及到图书馆一系列机制改革与组织文化建设问题),但应用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也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切入点。文献[8]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起步时的范围相对狭义一些,努力的目标相对简单一些,或许更可能取得成效。研究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关注的领域首先应该在于“Knowhow(知能)”,以及关于它的支撑范畴,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在这个意义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宜暂且定位于专业技能和专业化服务人才群体的建设。并设想建立一个全新的服务管理机制,这个机制的重点在于图书馆服务领域,建立一个鼓励参考、咨询工作者把个人的技能、经验加以整理,使之成为系统化的知识,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提供所有图书馆工作者“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操作领域,需要实践的内容应该有;建立专家咨询服务档案,经过系统加工、科学整理,形成个人专业服务技能的物化形态——文献利用专业技能“知识库”。这样的“知识库”可以提供图书馆社会服务人员共享,成为具体服务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也可以进入互联网,向全社会具有文献检索、利用的需求者提供“知识共享”。为保证图书馆管理变革进程的稳定和不可逆转性,应首先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彻底打开“单位人”的枷锁,允许和鼓励具有专业技能者以“社会人”的身份,自由地流动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行业内外。
图书馆参考咨询的虚拟化、智能化与合作化已经使这一设想成为现实。“问答知识库”作为虚拟参考咨询流程的重要环节已经在一些成熟的咨询软件(如QuestionPiont、LSSI的Toolkit等)中成功运作,特别对于合作虚拟咨询,“问答知识库”更是不可或缺,需要有“本地知识库”、“总台知识库”、“中心知识库”“全球知识库”等的支持。在国外,知识管理开始在一些图书馆部分地实施,并出现了一些相应的知识管理应用软件,也主要是指参考咨询服务领域。例如美国Ithaca大学图书馆,利用一个检索参考信息知识元的系统Refquest对参考咨询问题、答案和信息来源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用户可以输入任意的词对没有标引的文章和标引过的词表进行检索。参考咨询人员则定期把最近用户常问的问题和将来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问题添加到数据库中。Refquest系统会把简短的答案、注释以及链接到其它网站和图书馆联机目录的URL的记录保留起来,参考咨询人员可根据Refquest系统保留的记录进行进一步的知识管理。再如美国Multnomah县公共图书馆,利用一个类似于票务系统的信息分发系统Information Dispatch对图书馆的中心馆和分馆的年度参考工作进行分析,充分利用E-mail,数据库引擎和网络工具改进参考工作的工作方式,并对处理的次数、问题的类型、服务的区域提供信息和统计跟踪。图书馆也可以利用Information Dispatch进行数据的统计、问题类型的分析、资源使用发展情况的收集、参考工作计划和其它图书馆信息的管理[9]。还有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Yale University Science Libraries)正进行的知识管理工具的调研,他们目前努力的第一步是考察试用EndNote引文管理软件(citationmanagement software)。EndNote是用来管理书目引文的程序软件,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可把大量的参考咨询检索从在线书目数据库转移到所建的EndNote数据库,并能通过Microsoft Word或WordPerfect产生出各种格式的书目记录[10]。
参考咨询场所的异地化与虚拟化也使参考馆员或咨询专家的构成与身份趋向社会化与层次化。美国VRD的ASK-A服务就是由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专家队伍提供。美国公共图书馆IPL(Internet Public Librarv)从1995年开始提供网络参考服务,其咨询回答人员由大量兼职职员组成,学生和志愿者负责大部分的咨询问题,专业咨询职员专门回答其中的难题,这种有效的人员组合能使咨询解答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用。ARL(美国研究图书馆)的调查显示,目前最常安排的人选是参考馆员,其次是学科专家,一般馆员、图书馆学研究生也会支援。Ferris州大学图书馆利用人员整合的模型提供chat服务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11]。
综上所述,目前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具体实施不宜求大求全,可以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作为切入口先行动起来,因为国外在这一领域已经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一些。同时,由于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必须通过显性知识资源与隐性知识资源的有机结合与互动转换才能实现,不论从工作流程还是从软件功能方面,正是知识管理核心内容的体现。随着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成熟运作,将会逐渐带动图书馆其他部门对知识管理先进理念的导入与吸收,从而实现整个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 Steve Coffman,Linda Arret.To Chat Or Not to Chat-Taking Another Look at Virtual Reference.Searcher,2004(7,8)
2 Definition of Virtual Reference.[2004-09-10].ala.org/rusaTemplate
3 Ask a librarian联合咨询网站.[2004-08-30].askalibrarian.org/
4 24/7 Reference联合咨询网站.[2004-08-30].247ref.org/
5 任全娥.目前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类型调查分析.图书馆建设,2005(2)
6 陈培钢.浙江省高校图书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调查与分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4)
7 Jane Kinkus,Jen Venable.Qualities needed to successfully lead a digital reference program:Learning from project managers in other industries.[2004-08-21].vrd2003.org
8 王宗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践探索——“新世纪图书馆管理变革的散思”之二.图书馆建设,2003(2)
9 Perez,Ernest.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ibrary--Not.Database Magazine.1999,22(2):75,4
10 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library.yale.edu/science/services/km.html.[2004-06-12]
图书馆信息咨询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 就业信息对策分析 就业渠道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的任务十分繁重。从我们扬州市2月份前后招工人数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即就业的需求总量尚不能完全满足劳动力的安排需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制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奋斗目标2008年2月3日国务院发出国发〔2008〕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该通知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和颁布了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新的形势和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促进就业工作。扬州市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了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制订具体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市劳动保障局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采取每月28日开办劳动力洽谈会等诸多措施,努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和机会。
为扩大招工面,为社会人员营造更好的就业渠道,我们设计对策方案,并对其重要性进行选择。
一、首先给出评估指标如下,即方案需要符合如下三项准则
1.企业准则。方案满足企业招工工作需要,提高企业招工满意度。
2.职工准则。适合于待业人员上岗,提高待业人员找工作的满意度。
3.政府准则。有利于政府组织管理促进就业扶持工作,提高政府解决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满意度。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A.扩大需求。大力发展生产,扩大企业招工规模。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咨询业,既扩大招工面,又促进第三产业向高层次拉动。
B.提高技艺。加强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对现有社会培训班进行整合,使技能培训班办大办强,形成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
C.政府组织。劳动部门做好每月洽谈会的宣传组织工作,并提供多种形式为企业招工和待业人员寻找工作提供方便。
二、方案评估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排次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们对准则重要性的判断矩阵经过归一处理,得到准则重要性的标准判断矩阵。各行取平均值,得到各准则的相对权重如下,企业准则权重:0.26;工人准则权重:0.63;政府准则权重0.11。
第二步,各方案对于企业准则相对权重:考虑到企业能否招到满意的员工,除自身扩大就业岗位外,最重要的是社会能否提供适合的员工源,在我们国家,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许多事情仍然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因此,政府行为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仍然很大。所以我们得到关于企业准则的各方案权重矩阵,经过归一处理,得到其标准判断矩阵(略),再对各行取平均值,得到各方案的相对企业准则权重次序值如下,方案A:0.10,方案B:0.17,方案C:0.72。
第三步,各方案对于工人准则相对权重:在目前劳动力总量过大的特殊情况下,企业扩大招工岗位比工人自身的素质要求更重要,相对的工人自身的素质提高比政府的促进动作又显重要,经过归一处理,得到其标准判断矩阵(略),再对各行取平均值,得到各方案的相对工人准则的权重次序值如下,方案A:0.59,方案B:0.22,方案C:0.19。
第四步,各方案对于政府准则相对权重:对政府来说,欲达到发展企业,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将失业率降低到基尼系数以下,取得社会稳定等满意的效果,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主要靠政府自己的政策和努力,所以我们有关于政府准则的方案判断矩阵如下,经过归一处理,得到其标准判断矩阵(略),再对各行取平均值,得到各方案的相对政府准则的权重次序值如下,方案A:0.26,方案B:0.11,方案C:0.63。
最后,通过对单一准则下的权重和各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总求和而得到:
结果表明,方案A是最佳方案,其次是方案C,说明企业扩大招工岗位最为重要,其次是政府采取的促进措施,而个人提高技能相对企业和政府方案则摆在第三位。
我们的分析结果与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是相吻合的,因为现代工业技术设计将生产操作工艺越来越傻瓜化简单化,工人稍稍经过学习培训就能上岗适应操作,而技工学校培训出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只要在校经过对口培训学习,到社会后的适应性也就越来越强。由此可见,需培对象主要是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技能培训和对社会培训业的生力军仍然是正规的大专院校和技工学校,需花力气将其办大办强扩大招生;同时大专院校、技师学校和技工学校发挥教学潜力与社区合作,在各社区设立社区成人分校,规范社会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可能是培训业的主导发展方向。
企业扩大招工岗位,需要开辟多样化招聘渠道,如上门招聘等。靠财政资金投入经济建设的模式已陈旧为实践所否定,政府财政投入我们建议需要加大引往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如此既强化政府的事业功能,为社会提供事业服务,又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最为重要的是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单位增设招工岗位,最为重要的是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单位如社区图书馆室和学会增设招工岗位,尤其是为社会提供高学历人才的再就业岗位。目前,第三产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我国才刚刚形成气候,而又偏好于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低层次的行业,却在信息业高端产业上(包括生产设备母机的设计和数控软件设计,傻瓜化的操作工艺的设计)还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这方面的产业恰恰是投资少附加值高的产业。2006年8月27日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网站分会最新统计信息明示世人,自1999年出现个人网站7年以来,重庆已经有500多家个人网站,其中资产总计百万元以上的有7个,平均一年诞生一个百万富翁,大多数站长是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年纪最小的仅23岁。其中郑立的音乐网2000元起家,首发了一首《老鼠爱大米》就产生了1200万元的收入。王晗大学时制作了两个软件,收入8万元,2004年靠自己的技术没有费劲就创建网站,以后每年网站的成本投入不过几十元而已。日前,扬州市政府准备在市区新增70多家图书馆室,是一项符合国际产业潮流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