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药基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药基金范文1
1月末,又有一只医药行业基金进入市场――自1月30日日至2月24日,华宝兴业医药生物优选股票型基金正式发行。
该基金股票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其中投资于医药生物相关股票的比例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0%,包含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医疗器械、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生物制药和生物农业等。
据华宝兴业基金介绍,选在龙年之始推出医药生物基金,一方面是瞄准了该行业“黄金十年”的成长机遇;另一方面市场经历前期大跌后,目前医药行业估值仅19倍,处于历史最低位,一些前期预期过高的小股票正在去泡沫,许多个股的投资价值已非常显著。
在各种行业基金中,医疗药品作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板块,其行业基金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投资于医药行业基金无需对特定的医药产品有非常深入的专业知识,还可以使得个股风险在行业内部得到充分的分散,在收益水平较为稳定的基础上还能分享新药开发带来的部分成长收益。
医药类基金现身晚
好买基金研究员刘天天分析指出,虽然医药行业是大部分偏股型基金重仓配置的行业之一,但集中投资于此的行业基金数量并不是很多,在目前开放式基金名称中带有“医”或“药”字样的基金中,共有2支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易方达医疗保健(110023)和汇添富医药保健(470006)。两只基金分别成立于2011年1月28日和2010年9月21日。此外,在私募基金中也有从容旗下的几只医疗类基金集中于医药行业。
由于国内的医药类上市公司成立时间较晚,资产规模也相对较小,导致其主营业务集中程度较高,行业代表性较强。在行业指数逐步成熟的同时,专门投资于该行业的行业基金也初步形成。
易方达医疗保健和汇添富医药保健的成立时间相对较晚,但行业特征都比较突出,契约中对于投资方向的定义都有明确定义,二者都看好未来中国医药保健行业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投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公司来获得中长期的收益。与其他行业基金相比,其投资范围定义比较严谨,使其结果与大盘表现间的差异性较大,从而造成行业特征比较清晰。
商品类基金投资范围
基金名称 投资方向
易方达医疗保健 本基金通过投资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医疗保健行业上市公司,把握中国医疗保健行业发展中的投资机会,力争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投资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界定的医药生物行业股票的比例不低于股票资产的85%。
汇添富医药保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中国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在医药保健方面的投入将不断增加,医药保健行业将长期受益。本基金发掘相应上市公司中所蕴含的投资机会,通过主动的投资组合管理以努力获取中长期超额收益。本基金以医药保健行业上市公司为股票主要投资对象,投资于医药保健行业上市公司股票的资产占股票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此外,两只基金业绩的比较标准都是基于专门的医药生物指数,而并非像其他股票型基金一样单纯的与沪深综合指数相比。
从行业特点上来看,上述两个医药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要大幅高于大盘指数,而指数的年均涨幅也远超沪深300指数,符合成长性行业的特征。同时,医药指数受到物价变化的影响要弱于整体市场,又体现了该行业的防御性。
公私募医药基金旗鼓相当
研究易方达医疗保健基金可以发现,其成立以来持仓的平均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其持股相对集中,所涉及行业较少,有超过8成的资金都配置在医药生物行业,其他占比较高的行业还有批发零售和机械设备。基金成立以来的配置逐步向轻工业和服务业漂移,其2011年上半年曾少量持有的石化行业在下半年被社会服务和食品饮料两个行业所替代,而基金在机械设备行业上的配置有上升趋势,该行业的风险也会对基金净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易方达医疗保健的主动管理并未明显增加其收益的波动性。基金在历史上战胜沪深300指数的概率为47.06%,略低于5成。易方达医疗保健目前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整体变动,在选股择时方面尚未表现出很明显的优势。
而针对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根据基金2011年来持仓的平均行业分布情况,除了将85%左右的股票仓位配置在医药生物行业外,汇添富医药保健在机械设备和批发零售这两个行业上也集中了相对较多的资金。与易方达医药保健不同的是它还配置了一部分石油化工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个股。从4个季度的变化来看,医药生物行业的配比不断上升,行业集中度提高,此外基金还一直在增配批发零售业,该行业在下半年已成为除医药生物外持仓比例最高的行业。
数据显示出汇添富医药保健的年化超额收益较低,仅为3.69%,战胜基准的比例稍高,约为50.98%。此外,其年化波动率指标则超过了同期基准,年化标准差达到20.73%,约为比较基准标准差的1.11倍,基金净值的波动性较大一方面与其配置相对集中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也源于其股票仓位较高。
2011年以来,汇添富医药保健基金在选股方面表现欠佳,但是却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在一定程度支撑了基金的业绩。与易方达医疗保健相比,其受到沪深300指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有以下原因:该基金成立时间较长,在投资上主动性更强;医药指数在下半年与大盘指数的相关性显著提高,
医药行业除了得到公募基金的青睐外,也吸引了众多私募基金的关注,目前在私募领域也有一些专门投资于该行业的基金,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从容旗下的从容医疗、从容医疗2期、从容内需医疗3期、从容医疗5期、从容医疗精选和从容医疗7期六只。其成立的时间与前两只公募行业基金相当,从2011年前成立的从容医疗和从容医疗2期来看,这两只私募基金选股择时能力并不显著,主要的差异仍然是来自于大盘收益的变化。总体来说和两只公募医药类基金的表现相当。
国内基金市场发展速度很快,行业基金不断涌现并迅速成熟,较晚出现的医药行业基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商品类基金行业特征表现不足的弊端,从基金契约和比较基准设立都反映了该行业的特点,医药行业基金的防御性和成长性有着较好的表现。当前公私募医药基金目前差异不大,收益率水平相当,未来还有比较广阔的提升空间。
对于资产配置来说,在对经济周期有比较确定判断的基础上,投资者可以在滞胀期增配医药类基金,而在复苏期减配该类基金,而在过热和衰退期的话,还需要结合该行业基金投资个股的成长性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医药基金范文2
关键词:社保基金;投资股市;医药行业
一、 社保基金投资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保基金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省级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以及企业补充养老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中国证券报独家披露的年报显示,2010年,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为321.22亿元。其中,已实现收益额为426.41亿元,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为-105.19亿元。当年投资收益率为4.23%。全国社保基金成立10年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772.60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9.17%。
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全国社保基金管理的基金资产总额达8566.90亿元。其中,社保基金直接投资资产为4977.56亿元,占比58.10%;委托投资资产为3589.34亿元,占比41.90%。
自2009年6月执行《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以来,全国社保基金累计转持境内国有股为917.64亿元。其中,股票为695.22亿元,现金为222.42亿元。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内转持国有股为319.80亿元。其中,股票为196.63亿元,现金为123.17亿元。
2010年,全国社保基金收到境外转持国有股为67.54亿元。自2005年执行境外国有股减持改转持政策以来,累计转持境外国有股为500.36亿元。
二、 社保基金的投资股市的现状分析
2001 年,社保基金试点入市,独获中石化3 亿股,成为其第一大战略投资者。半年后,中石化跌破发行价30%,即使委托基金管理,仍于2003 年9 月每股跌至3.35 元,社保基金被深度套牢,浮亏2.61 亿元。2003 年6 月,社保基金采取适度集中的投资模式正式入市。社保基金理事会委托给南方、博时等6 家基金管理公司每家约20 亿-30 亿元的资金额度进入证券市场投资。通过分析公开披露的信息,人们不难了解社保基金入市后的投资组合选择的基本思路:
(1)综合来看,社保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投资相当谨慎,尤其注重资金的安全性。
(2)社保基金在股票市场投资组合的选择上以低价大盘蓝筹为主,注重中长线理念,适量参与一级市场的增发和配股。
(3)社保基金坚持分散投资的理念,对单只股票投资的规模一般不大,最少的不足200 万元,最多的也不过3300 多万元,并且投资对象涉及电力、钢铁、化工、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物流、汽配、房地产、纺织等众多国民经济的景气行业。
(4)社保基金也注意挖掘那些被市场低估,而其基本面预料不久会有根本改变的所谓“冷门股票”。
最近的有关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入市除获得二级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外,还分享到逾600万元的红利收益。这至少表明,那些正式入市的社保基金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同时产生了较好的盈利预期。对此,人们很容易发现,通过证券市场操作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必须至少坚持安全性和分散化的原则。
三、 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的医药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不断加大,给医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机遇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0 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或者是65 岁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这个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统计,2009 年,我国40 岁~60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5.76%,总人口超过2.1亿人,这意味着未来20 年,我国平均每年将有1000 万人成为60 岁以上老人,人口老化速度远超前20年。人口老化程度的加剧,使得老年人的患病率大大提高,而与此同时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也逐渐提升而储蓄意愿明显下降,这些都使得医疗保健需求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
2、慢性病发病率增长较快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和致死率逐年降低,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骨质疏松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上升较快。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15 年,中国慢性病造成的直接医疗费用将达到5000 多亿美元。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 亿人,血脂异常患者1.6 亿人,糖尿病患者9000 多万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000 万人,每年新增肿瘤患者160 万人,新增冠心病75 万人,新增脑卒中患者150 万人。
如果不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40 岁以上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的人数在未来20 年可能增加到现在的2~3倍。据卫生部报告,目前慢性病已经导致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而中国已经达到60%以上。根据卫生部2010 年卫生统计年鉴,2009 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率居前的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另外神经系统疾病死亡率近20 年上升较快,由1990 年的4.99/10 万上升到2009 年的6.89/10 万。
3、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持续增加
从政府投入上看,我国政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0 年的4.47%提高到2009 年的6.18%,投入金额也由2000年的709.52 亿元增长到2009 年的4685.6 亿元,10 年增长了5.6 倍。
除了国家财政投入外,社会和居民个人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资金也在持续增加。我国卫生费用支出由1990 年的747.4 亿元增加到2009 年的17204.8 亿元,20 年间增加了22 倍。但从卫生费用占GDP 比重这个指标看,20 年间仅由4%提高到5.13%。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发达国家的卫生费用占GDP 的比重超过10%,其中美国达到16%,部分发展中国家也达到6%-8%。我国人均GDP 已经达到4000 美元,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我国目前的卫生费用占GDP 的比重刚到5%,发展潜力巨大。
4、医改激发民众释放保健需求
国家在2009 年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医疗保健需求的释放。从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来看,从去年底以来,全国医疗机构的月度诊疗人数的同比增速在快速提高,今年前8 个月,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数达到13.9 亿人次,同比增长了8.8%。从出院人数来看,今年前8 个月的出院人数为9332.9 万人,同比增长4.2%。
四、 社保基金投资医药行业的投资建议。
结合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看出医药行业在未来将稳健上行。考虑到未来整体经济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医药行业明确的增长趋势,以及社保基金收益性安全性的特点对于医药行业的介入有以下几个建议:
(1)基于前面的分析发现医药行业未来几年的成长性是有保障的,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白马股和长远发展潜力较大的公司。同时选择各子行业中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白马公司将会最大程度分享行业的高速增长。
(2)顺应医药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建议布局大型医药企业集团。
(3)创新是医药行业的生命力,拥有潜力产品的创新型企业也可以作为投资的选择。
(4)医药行业的长期推动力首先是老龄化,老龄化会带来三大疾病的增长,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代谢类疾病,因此对于生产这类药品的企业将长期受益。
(5)顺应医改政策,我们认为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投资基本药物目录,尤其是其中具有的独家品种的上市公司将重点受益;另一个方向是选择低政策风险的区域。
参考文献:
[1]郑军,《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6年8月,第243-244页.
[2]杨爱玲,《浅析我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运行状况》[J],特区经济,2007年3月第78-79页.
[3]王宏,《对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探讨》[J],经济师,2005年9月,第283页。
[4]汇川,林义著,《社会保险基金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年。
[5]万解秋,贝政新著,《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社,2003年.
医药基金范文3
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促进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随着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显露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国际社会对中医药资源的抢占和掠夺日趋白热化,因此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保障中医药健康发展甚至是保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顺利执行的关键,也是中医院发展壮大的机遇,本着为医院献计献策的原则提出建议。
2中医药专利现状:
中医药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中医药特色诊断治疗技术、炮制配伍经验、中医药特色工具等流失现象严重,对中医药保护力度不够,个人或集体条件能力限制缺少创造动力等,造成无形资产与固有利益损失。
3法律依据
《中医药专利管理办法》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及中医药行业企事业单位指定一名领导主管专利工作,配备专职或兼职专利管理工作人员,并酌情设立相应的专利管理部门,建立专利管理职能,加强已有专利管理部门的建设。(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8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修订) 等)
4与医院关系
突出显示作为现代中医院的医护素质及作为现代中医院领导的才能和远大目光,使医院利益最大化;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积极地创造动力;即做到了“与时俱进”,也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思路;同时还能体现本级政府和相关局委的执政水平,有利于医院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中医院的创新,一旦成功将取得示范效应,提高知名度。
5可操作性
利用目前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发展优势及自身优势,向上争取扶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成立相关小组及制定实施方案;对医院内部员工实施鼓励带动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 熊素萍 ,李 冰亚太传统医药2009 年 1 月第 5卷 第 1期Asia2Pacific Tra ditional Medicine Vol. 5 No. 1 J an. 2009等)
医药基金范文4
[关键词] 高血压病;肾损害;中医药
[收稿日期] 2013-07-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209011)
[通信作者] *王阶,主任医师,Tel:(010)88001817,E-mail:
高血压病肾损害是高血压病患者不加以控制而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3]。在过去10年中,美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病率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其中因高血压导致的ESRD新患者占28%[4-6]。虽然降压西药在有效降压,减缓心血管病死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部分患者依然存在血压控制不稳定伴有眩晕、头痛、腰痛及水肿等症状[7-12],且近年来,我国因高血压导致的ESRD逐年上升。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年度报告》中指出,我国高血压病的患者数已达2亿,因此,如何稳定降压并改善肾功能是当前高血压病领域需要重点解决问题。
1 高血压肾损害概述
临床上将高血压造成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肾损害,是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可见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13-14]。研究表明,血压与血肌酐的升高有显著关系,年龄的增长和平均动脉压的升高是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15]。据有关学者认为[16],高血压持续稳定发展5~10年后,可出现轻至中度肾小动脉硬化,继而累及肾单位。调查显示,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有大约42% 的患者可发展为肾脏硬化性损害,大约有10%的患者死于肾衰竭[17]。1998年美国的一项临床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肾损害已成为ESRD第二大病因,约占20%[18]。在我国,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分别占ESRD患者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病因的第2位(14.8%)和第3位(9%)[19]。因高血压病所致肾损害而进入ESRD的患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提高对高血压引起肾硬化以致ESRD发病机制和针对其治疗措施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免疫、内分泌、体液异常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等有关,肾脏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二者形成恶性循环,逐渐造成肾脏损害。高血压肾损害病理学表现主要为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功能表现为肾血流量减少,出现蛋白尿。其机制是①肾小球内高压及高切应力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产生促血管收缩物质AngⅡ,ET-1,血栓素A2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从而促进系膜细胞增殖,胶原沉积,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和分泌增加[20-21],此外,球内高压也会使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损伤,使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引起蛋白尿[22];②肾小球毛细血管高压导致AngⅡ亢进,从而ATⅡ诱导系膜细胞产生某些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通过分子调控机制,使肾脏细胞的生长和功能受到影响,如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细胞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等合成增加,细胞外基质增加,最终发展为肾硬化[23-24];③肾小球缺血,炎症反应等使血小板活化,活化后的血小板产生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化学趋化物质及促有丝分裂因子,与肾脏固有或浸润的炎性细胞产生可溶性炎症介质相互协同,进一步加剧肾小球损伤[25];④长期的高血压通过NAD(P)H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和线粒体等途径促使过量生成活性氧族 (Ros),Ros激活氧化应激敏感性酶,活化细胞内信号传导MAPK通路,激活核转录因子(NF-κB,AP-1等),调节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和黏附因子等多种炎症递质的表达,引起肾间质炎症及肾成纤维细胞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转化,最终导致高血压肾纤维化形成[26-28]。
在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上,目前多使用降压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均在广泛应用。AIPRI,AASK等国外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29-31]钙拮抗剂、ACEI和ARB对肾脏的血流动力学更有利,ACEI,ARB在降压以外尚具有肾保护作用。但由于高血压肾损害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缺乏针对性、专一性,导致超过50%的患者在联合治疗下疗效并不理想。寻找安全有效的补充与替代医学治疗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32]。
2 中医学对高血压肾损害的认识及防治
中医学历代古籍中无高血压肾损害病名的明确记载,根据临床症候表现,多将高血压肾损害归属于“眩晕”、“腰痛”、“水肿”、“虚劳”、“肾劳”、“关格”等范畴。中医认为,高血压肾损害与饮食不节、先天不足、七情失调、劳伤过度及年老体衰等有关。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病机有虚实2个方面:虚则以肝脾肾亏虚为本,实则责之于血瘀、痰阻及湿滞等,发病过程中多虚实相见,互相兼杂。杨氏等[33]认为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病机分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两虚,标实为血瘀、挟湿、水泛;徐氏等[34]认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以肾虚肝亢为本,血瘀为标,系肾虚不能固摄,肝失疏泄,加之瘀阻于肾络,导致肾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关门不固,精微物质下流;郭氏[35]认为高血压性肾损害肾功能衰竭期基本病机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内蕴、瘀血阻络为标;王氏等[36]认为高血压性肾损害早期,高血压所致良性小动脉肾硬化者占主流地位的肾小球处于缺血状态,符合中医学的血瘀失荣理论,临床多见气虚血瘀之候。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业已证实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对高血压肾损害在改善症状,降低24 h尿总蛋白,尿微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酶)及血肌酐、尿素氮等方面关注较多[37-40],在单味药、复方中药制剂及自拟方药等多方面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方面均取得进展。
[21] Kuo H T, Shin S J, Kuo M C, et al. Effects of specific endthelin-1 recepter antagonisis on proliferation and firbonectin production of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stimulated with angiotensin Ⅱ[J]. Kaohsiung J Med Sci, 2006, 22 (8): 371.
[22] Whitworth J A. Progression of renal failure――the role of hypertension [J]. Annals Academy Med, 2005, 34 (1): 8.
[23] Tang H T, Cheng D S, Jia Y T, et al. Angiotensin Ⅱinduces type Ⅰcollagen gene expression in human dermal fibrovlasts through an AP-1/TCF-β1-dependent pathway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i, 2009, 385: 418.
[24] M Suthanthiran, B Li, J O Song,et al.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hyperexpression in African-American hypertensives: a novel mediator of hypertension and/or target organ damage [J]. National Acad Sci, 2000, 97 (7): 3479.
[25] P Minuz, P Patrignani, S Gaino,et al.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and platelet 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renovascular disease [J]. Circulation, 2002, 106: 2800.
[26] Polichnowski A J, Jin C, Yang C, et al. Role of renal perfusion pressure versus angiotensin Ⅱ on renal oxidative stress in angiotensin Ⅱ-induced hypertensive rats [J]. Hypertension, 2010, 55: 1425.
[27] Thakur S, Du J, Hourani S, et al. Inactivation of adenosine A2A receptor attenuates basal and angiotensin Ⅱ-induced ROS production by Nox2 in endothelial cells [J]. J Bilo Chem, 2010, 285 (51): 40104.
[28] Hou X, Shen Y H, Li C, et al. PPAR alpha agonist fenofibrate protects the kidney from hypertensive injuty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via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MAPK activity [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0, 394 (3): 653.
[29] Maschio G, Alberti D, Janin G, et al. Effect of the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 benazepril on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J]. N Eng J Med, 1996, 334: 939.
[30] Hirsch S, Hirsch J, Bhatt U, et al. Tolerating increases in the serum creatinine following aggressive treat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proteinuria: pre-renal success [J]. Am J Nephrol,2012, 36: 430.
[31] Wright J T Jr, Bakris G, Greene T, et al.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nd antihypertensive drug class on progression of hypertensive kidney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AASK trial [J]. J Amer Med Assoc, 2002, 288 (19): 2421.
[32] Messerli F H, Williams B, Ritz 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 Lancet, 2007, 370 (9587): 591.
[33] 杨赶梅,夏娣文,佘江健,等. 芪蛭胶囊治疗高血压肾病肾功能不全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4):232.
[34] 徐宏,关建国,赵先锋. 滋阴潜阳活血法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37例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85.
[35] 郭兆安. 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湿浊内蕴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11):664.
[36] 王健平,胡顺金,姚淮芳,等. 补阳还五汤加味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治疗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1):12.
[37] Sun Tian, Xu Hao, Xu Feng-qin. Astragalus injection for 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a systematic review[J]. Evid-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2, doi: 10.1155/2012/929025.
[38] Li Jing-Xin , Xue Bing, Chai Qiang, et al.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total flavonoid fraction of Astragalus complanatus in hypertensive rats[J]. Chin J Physiol, 2005, 48 (2): 101.
[39] 段光堂,王慧敏,裴朝华,等. 补肾化瘀泄浊法为主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5): 440.
[40] 张彬. 论气虚血瘀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4): 9.
[41] 邱国定,唐树德,陆旭辉,等. 首乌在保护高血压患者肾脏方面的研究[J].上海医药,1997,9:26.
[42] 汤归春,莫耘松,陈薇,等. 黄芪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26.
[43] 唐荣. Klofho基因在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冬虫夏草对其的影响[D]. 长沙:中南大学,2009.
[44] 武蓉, 周巧玲, 林书典,等. 冬虫夏草制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组织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5(2):152.
[45] 刘仁斌,刁德明. 小檗碱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8,6(5):7.
[46] 谢燕萍,杨慧文. 三七总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4):62.
[47] 曾子文.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J]. 药物研究,2012,3:17.
[48] 朱宏文,王向明,顾文勇. 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影响[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3):343.
[49] 张旭生. 莱放子水溶性生物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和早期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
[50] 李玲. 杜仲木脂素对高血压肾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11.
[51] 马界,陈学忠,. 防己黄芪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水肿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8):879.
[52] 陶红琴,李静,张江,等. 六味地黄丸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4):411.
[53] 黄飞翔, 叶盈, 严萍,等. 六味地黄丸合胰激肽原酶干预高血压病肾损害的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5):9.
[54] 陈景彦,范洪亮,张树峰. 泽泻汤加味方对高盐致高血压大鼠肾损害的预防作用[J].中医杂志,2012,53(3):234.
[55] 胡勇,陈金艳,李坤,等. 益肾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517.
[56] 曲智勇. 补肾方治疗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8):513.
[57] 丁启. 自拟中药滋肾化浊方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41.
[58] 马海燕. 连蛭保肾汤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5):433.
[59] 戴小华,郑林,杨帆. 养肝益水颗粒对SHR大鼠血压及ET-1、NO的影响[J].安徽医药,2009,13(2):147.
[60] 胡建华, 陈世健. 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J]. 中成药,2012,34(7):1229.
[61] 胡顺金,方琦,顾健霞. 麝香保心丸对高血压肾损害防治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4, 26(S):52.
[62] 颜青松. 金水宝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2):20.
[63] 叶华,张勇.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11):137.
[64] 胡长安,臧美玉. 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7,7(9):62.
[65] 李翠霞. 培哚普利加丹红注射液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效果观察[J] .人民军医,2012,55(5):424.
[66] Girerd X, Bureau J M, Hanon O, et 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season on the frequency of side effects or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J]. Arch Mal Coeur Vaiss, 2002, 95 (7/8): 718.
[67] Grossman E, Messerli F H. High blood pressure. A side effect of drugs, poisons, and food [J]. Arch Intern Med, 1995, 155 (5): 450.
[68] Seama J C, Schauer D, Kinder, et al. Dialysis adequacy reduces the length of ventilator wean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and prolonged respiratory failure [J]. Amer J Respirat Criti Care Med, 2010, 181: A3041.
[69] Bethesda. USRDS 2009 annual data report: atlas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J]. US Renal Data System, 2009,4:1256.
[70] Messerli F H, Williams B, Ritz 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J]. Lancet, 2007, 370 (9587): 591.
[71] C Hawk, H Ndetan, M W Evans. Potential role of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health care providers i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an analysis of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data [J]. Preventive Med, 2012, 54: 18.
[72] 郑林,戴小华. 养肝益水颗粒防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 439.
[73] 徐宏,赵先锋,杨晓敏. 关建国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经验总结[J]. 四川中医,2007,25(8): 8.
[74] 仲昱,王钢,倪斌. 从脾肾认识高血压肾损害的发展演变规律[J]. 天津中医药,2005,22(2): 111.
[75] 丁碧云,邵正斌,郑林,等.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4):6.
[76] 杨帆,戴小华,王建彬.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医证候学观察[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7,26(2): 8.
[77] Wang J, Xiong X J. Outcome measur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hypertension: an over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2, doi: 10.1155/2012/697237.
[78] 刘巍,熊兴江,王阶.高血压病代谢紊乱及化浊平肝法的临床运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8):1251.
[79] 刘巍,熊兴江,王阶.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认识及治疗[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 2416.
[80] Xiong X J, Yang X C, Liu W, et al. Trend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 doi: 10.1155/2013/275279.
[81] Xiong X J, Yang X C, Liu Y M, et al. Chinese herbal formulas for treating hyperten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cience [J]. Hyperten Res, 2013, doi: 10.1038/hr.2013.18.
[82] 王阶,熊兴江,刘巍. 补肾法治疗高血压病[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 1277.
[83] Wang Jie, Yao Kuiwu, Yang Xiaochen, et 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Liuwei Dihuang wan combin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 new integrative medicin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2, doi: 10.1155/2012/714805.
[84] Wang J, Xiong X J, Yang G Y, et 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qiju di huang wan for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 doi: 10.1155/2013/262685.
[85] Wang J, Xiong X J. Evidence-based Chinese medicine for hypertension[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3, doi: 10.1155/2013/978398.
[86] Wang J, Yao K W, Yang X C, et al.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liuwei dihuang wan combined with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 new integrative medicine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2,doi: 10.1155/2012/714805.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 by Chinese medicine
LIU Wei, XIONG Xing-jiang, WANG Ji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 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 is based on the extent and duration of hypertension, renal damage caused by varying severity. 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 due to various causes imbalance of vascular active substances, renal arteriosclerosis, so that the abnormal renal hemodynamic, renal ischemia, low specific gravity of urine, low osmotic pressure and urine. The rapidly increasing incidence of 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of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s limited by poor compliance and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Therefore, some patients have turned to Chinese medicine (CM), hoping that such treatments migh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The author reviews relevant theory and the latest researches, on the basis of combining diseases and syndrome, discusses state and achievement of hypertensive renal damage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from funda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and action mechanism from standpoints of Chinese herbal compound and herbal effective chemical composition to take future research for important reference.
医药基金范文5
【关键词】中药复方制剂;物质组;溶出度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19-02
中药复方制剂由于其效应成分多元,用某些单体成分为指标,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难以体现复方的整体释放特征。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以整体观和复杂科学为基础的蛋白质学,代谢组学等后续组学研究相继兴起,并应用于中医药研究[1-4],标志着中医药研究进入“组学”时代,“中药物质组”的概念应运而生,国内外诸多学者开展了以中药物质组为指标,进行了中药复方制剂的体外释放研究。本文就中药物质组的概念及其演变作一小结,并综述了溶出度的测定方法进展,提出中药物质组溶出度测定的意义。
1.中药物质组的概念
近期以来,国内学者提出“中药物质组”或类似概念及相关组学方法。不同的物质组类别具有不同的内涵。
1.1 内涵的比较
1.1.1 化学物质组:指一定条件下输入生物体系的所有化学物质(化学成分)组成的复杂化学体系。例如:药物、食物,以及从外部环境摄入的其他化学物质等[7~9]。
中药化合物组是指特定中药内所含的所有化合物的集合,即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中可释放/溶出并在一定条件下可检测到的全部化合物[5~6]。
1.1.2 本草物质组:梁鑫淼等[10]提出本草物质组计划,拟用现代高效分离、表征技术,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机制,但是,尚未在相关文献中明确定义本草物质组的概念。
1.1.3 中药物质组:除局部给药的非溶解性组分外,一般指单位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中所含有的、在介质(口服给药时的介质为胃肠液)中溶解的所有组分的集合,它包括:①可溶解、吸收的活性成分;②可溶解、吸收的惰性成分;③部分不可溶解、吸收的惰性成分等[11]。
1.1.4 中药化学组:王启升[12]等提出中药化学组学,但是未明确中药化学组学的含义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结合传统中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与中药药性、功能及主治有关的物质基础即药效成分的组成、结构、含量、相互作用及性质等。
1.1.5 有效成分组:指中药或中药复方制剂中所含有的所有与其临床应用目的密切相关的药理活性成分[13]。
1.1.6 活性成分组:指包括有效成分组的全部内容和另外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不论这些活性成分中在该中药或中药复方的临床治疗中是否发挥作用或发挥什么样的作用[13]。
1.2 中药物质组学
中药物质组学的基本含义是指以中药物质组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组学技术与方法,系统研究中药的物质组性质、稳定性及其质量控制标准与方法,研究中药物质组的药效学和毒性作用,研究中药物质组药物动力学及给药系统设计方法等。以中药物质组学为基础,有可能形成中医药研究的若干新型学科和研究领域,如,“中药物质组药效学”、“中药物质组配伍与相互作用”、“中药物质组的制剂学处方前研究”、“中药物质组质量控制”、“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和“中药物质组代谢动力学”等新型学科。将中药物质组学方法和理念贯穿于中药新药研发或中药给药系统研究,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研究提供新的视野与方法[14]。
2.溶出度
2.1 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生物利用度系指药物被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方法是根据人或动物用药后,其尿液或血液中药物的浓度来计算的,此试验工作量大,过程复杂,代价高,而且很多客观检查方法不灵敏或根本没有,实际应用存在困难。[15]
2.2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溶出度是片剂等固体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对难溶性的药物一般都应作溶出度的检查。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药物的溶出度虽然与体内生物利用度不一定具有恒定的相关性,但是因其简单可靠,已经成为新药开发和药品质量控制方面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新药开发方面,它被用于指导制剂工艺研究;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是被用于药品进入市场前的批次之间的质量检测。基于溶出度的重要性,美国FDA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指导原则,为溶出度方法学研究、溶出度的限度的制定、新药申请中的溶出度项目等提供信息和参考意见[16]。
2.3 溶出度的试验方法
2.3.1 转篮法:通过固定制剂的位置获得尽可能重现的液-固接触层。虽然转篮法已被使用了30多年,并且在很多剂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还是有几个不足的地方,如制剂中的胶性物质容易堵塞筛网,对溶出介质中溶解的气体极其敏感以及当颗粒逸出网篮并浮在溶出介质中时会造成流苏的变动;另外在试验中发现转篮法还存在着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例如篮内装得较满时,在仪器转动过程中仅仅可以能使释放的介质与篮外层的部分相接触,所以就常常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溶出规律。
2.3.2 浆法:浆法是最初由Poole建立,并且由美国FDA的国家药品分析中心的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修进。此方法可以克服篮法的诸多不足之处,但是该方法对搅拌桨和溶出杯几何尺寸的精度有相当高的要求,搅拌桨运动方向的微小改变都会引起溶出结果的变动,而这些结果的变动时可接受的。但是浆法同样具有极易导致样品上浮的缺点。
2.3.3 往复筒法:缓释制剂,特别是小丸(或微丸)的释放度检查用。该仪器装置采用两端装有筛网的透明中空圆筒。将样品置于圆筒中并将两端筛网紧固后,该装置在置于水浴中并内装有溶出介质的玻璃管中轻轻上下往复,解聚后的颗粒“悬浮”在往复运动的液流中。为部分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可用于存放不同pH介质的一系列玻璃管作为溶出杯。往复筒法是一个特殊的系统。此方法的优点是所需介质少,易于改变pH、减少死时间以及避免降解等。用于缓控释制剂溶出。
2.3.4 流池法:该方法就是将制剂置于样品池中,溶出介质在泵压下通过流通池。可用于篮法和桨法中有饱和度问题的药物。用于片剂和包衣片、栓剂、软胶囊、植入剂、微胶囊、粉末和颗粒等制剂溶出速率的测定。特别适用于缓释制剂的检测以及需要改变介质pH的溶出或释放度的分析,还可为难溶性药物提供恒定的漏槽条件。该方法具有与自动取样技术的天然适配性。
2.3.5 其他方法:浆碟法、转筒法、往复架法、提取池桨法均用于透皮贴剂的药物释放试验,被FDA推荐使用。
虽然药典中介绍了各种溶出度的试验方法,但是依然不能检测部分药物的溶出度,如用于药物涂层支架的药物的溶出度检测,所以新的溶出度的试验方法随着新药和新剂型的出现而出现。
3.用物质组的方法测量溶出度
3.1 方法: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一直是中药研究的传统重点,但一般研究多侧重在其组分[ 17-19]和药效学[ 20-22],尤其缺少以中药药效物质的全部组分为对象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基于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生学的发展,从组学学科的理念出发,张继稳等[23]提出了以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为中药药动学评价对象的多组分中药释放动力学评价理论,该理论对多组分中药及其复方进行化合物组的释放动力学的量化表征;梁鑫淼等[10] 提出了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设想与建议拟用现代高效分离、表征技术,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机制。
3.2 意义:由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复杂,所含化合物种类多样,现有质量控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面向多组分物质组的释放度溶出度质量控制方法,难以保证具有释放过程的中药制剂溶出度性质的稳定、可控,不能对多组分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体内、体外释放过程进行量化控制。通过研究物质组释放动力学,可以建立一种既符合中医药多组分、整体性特点,又满足现代药物对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控性的要求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宇飞,吴煜,邬冬华。参附注射液抗癌症恶病质基因芯片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2):22-26
[2] 刘丽丽,马增春,王宇光,等.四物汤对环磷酞胺致血虚证小鼠骨髓蛋白质组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4): 1172--1175.
[3] 罗和古,丁杰,岳广欣,等.大鼠肝郁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3): 307-313.
[4] 马增春,高月,谭洪玲,等.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蛋白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6,31(9): 766-769.
[5] 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等.多组分中药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研究,中国天然药物,2008,6(1):48-52.
[6] 陈立兵,张继稳,傅丹丹等.应用化合物组释放动力学方法评价银翘解毒片的释放特征,中国天然药物,In press.
[7] 罗国安,梁琼麟,张荣利等.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6,8(1): 6-15.
[8] 叶能胜,梁琼麟,罗国安等.化学物质组学与蛋白质组学.亚太传统医药,2006,1: 22-26.
[9] 罗国安,梁琼麟,刘消飞等.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7,9(1): 10-16.
[10] 梁鑫森,钱旭红,惠永正.《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设想与建议.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7,9(5): 1-6.
[11] 陈立兵,张继稳,顾景凯等.中药制剂及给药系统的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原理.中草药,In press.
[12] 王启升.中药基因组学和中药化学组学,首都医药,2001,8(6):19-20.
[13] 杜冠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中成药,2002,24(11): 878-880.
[14] 张继稳,陈立兵,顾景凯.中药质组相关概念释义.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2(10):1-4
[15] 王霞,李超,张海港等.药物溶出度试验方法研究进展.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2,8:320-324
[16] Vinod P Shah,Ph. D. Dissolution:A Quality Control Test vs. A Bioequivalence Test. Dissolution Technologies. November 2001,1-2
[17] 方振峰,李占林,王宇,等.鬼箭羽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草药,2007,38(6) :810812
[18] 王英,李茜,叶文才等.一叶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J] 中草药,2007,38 2 : 163167
[19] 苏艳芳,陈磊,罗洋等.金龙胆草化学成分及其抗溃疡活性研究 [J] 中草药,2007,38 3 : 332334
[20] 唐黎明,素慧,宁炼.复方青风藤胶囊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 (9) : 5053
[21] 彭蕴茹,姜洁,沈鸿等.银杏叶提取物活血通络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 ( 6) : 558-560
[22] 许琼,罗顺德,罗毅等.肾宁颗粒剂治疗大鼠肾炎的药效学研究 [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 ( 6) : 694697
[23] 朱盛山,袁旭江,李苑新.治疗冠心病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均衡释放度的研究 [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1):44-47
作者简介:
医药基金范文6
关键词: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建设方案;天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21世纪,生物技术将成为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重要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与医药技术的加速融合已经成为生物医药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生物医药引领的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形成,生物医药经济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许多国家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大力加以培育和扶持,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生物技术产业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以下简称国际创新园)将能够形成新的医药产业基础,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并对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将形成一批优质创新研究成果,成为优秀人才集聚和培养中心、国际合作的桥梁以及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领航区和标志区,成为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源头,成为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生物医药创新基地,引领和带动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一、意义和必要性
1.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的重点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功能基因组、生物芯片、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研发投入、论文和专利数量均领先于其他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生命科学研究占全世界自然科学的总研究经费的65%以上。全世界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为140-150万篇,连续多年来,涉及生命科学的论文数量占到了15-20%;生物技术专利占世界专利总数近30%,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新的科技革命,加速了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
2.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就业的愿望日益迫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支持创新的各类政策的出台,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加快回国步伐。自1978年至今,我国共有90余万留学生在海外求学,分布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分布之广,是史无前例的。目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研究机构、制药企业中从事生物医药研究、开发、生产的华人科学家和企业家,在学术上颇有成就,正在成为令当地业界刮目相看的新兴力量。近两年来,一批高水平的留学人员纷纷回到中国创业,给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勃勃生机,正在带动一批新的回国潮,仅美国SABPA(美中生物技术与制药协会)和CBA(华人生物医药协会)就有100多位留学人员表示了回国创业的愿望。
3.发展民族生物医药产业已迫在眉睫
我国药物前期研究的费用仅是发达国家的30-40%,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经费仅为发达国家的10-20%,加之我国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随着我国市场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外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纷纷通过向我国直接出口药品、独资办厂、合资控股等多种方式,“进军”我国医药市场。目前,全世界排行前十位的制药公司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排名前25位的制药企业中有15家在中国设有办事处机构,目前有大批国外企业正考虑进入中国市场,将有力推动我国医药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4.滨海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特色优势日趋明显
目前,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产业也已经成为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形成了较好发展基础。天津开发区吸纳了生物医药企业70余家,汇聚了葛兰素史克、诺维信、中新药业等一大批重点企业,涉及蛋白质工程药物、缓控释药物、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多个领先领域,且每年以高达30%的速度增长。保税区也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建设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发基地,计划将建设先进的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基化学品以及保健医药研发技术体系,形成40个PI团队和200至300人的研发队伍,成为我国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孵化转化及引进技术再创新的实施平台。
在滨海新区国际创新园内构建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既有基础,又有条件,符合世界产业发展的大势,也符合国家发展生物医药经济、加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总要求,是滨海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天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总体思路与功能定位
1.总体思路
联合研究院建设将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紧紧抓住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机遇,以高标准规划、高层次定位、高水平建设、高质量运行为准则,采用科技部和天津市共建,中科院、卫生部等有关部门参与合作建设的模式,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环境,打造务实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营造良好的政策、生活环境,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尽快联合、吸引和聚集一批研发机构、科研项目和领军人才,显著提升天津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带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现阶段要着力实现四个重大突破:
全力突破约束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瞄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竞争的热点,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发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产品,引领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全力突破制约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瞄准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开发和基础研究,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提高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目标转变,夯实产业创新基础。
全力突破羁绊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以制度创新作为推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重要杠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实现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大开放与大联合。
全力突破阻碍创新创业的政策束缚。以滨海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加大力度制定和实施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政策优势聚集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人才、项目、研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
2.功能定位
联合研究院作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研发区的核心部分,聚集国内外高水平人才、技术、项目,成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创新源头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为创业人才和中小型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支持,带动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引领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换代。
三、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以高质量的创新药物中下游研发为切入点,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前研究技术体系、临床研究技术体系、中试放大技术体系及中介与信息服务体系,着重解决药物设计技术、药物筛选及相关技术、药效学评价、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新剂型、药物安全评价等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从基础的药物研发(R&D)、临床前研究(pre-clinical)、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以及到药品申报等各个环节的共性技术支撑。
图1 联合研究院支撑体系构建示意图
其中,药物安全评价平台以天津药物研究院为依托,已经立项建设“天津市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医药信息服务与共享平台等拟重新整合资源后进行实体化运作。中试放大技术中心中包括“生物技术药物中试平台”、“药物制剂中试平台”、“化学合成药中试平台”。因天津市相关企业已建有具备国际化水准的“中药提取、分离纯化中试平台”以及“工业发酵中试及生产试验公共平台”,故本方案中暂不涉及相关内容。
四、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
联合研究院将积极联合国内重点研究院所,联合海内外创新研发团队,与国际接轨,参照知名跨国医药集团研发中心的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和天津实际,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具体构成如图所示。
图2 联合研究院组织机构图
五、运行和管理模式
1.人员及项目的管理
研究院面向国内外公开引进筛选优秀人才、项目等进院从事研发。研究院为进院的人才、项目提供使用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享受园区优惠政策并依据具体实际给予前期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可受聘为南开大学的兼职教授。离开研究院:人才、项目引进采取开放、流动、竞争的机制,当科研项目成功后,可离开研究院进入国际创新园孵化区或生产区,也可依据进院的“合同协议”,离开研究院和国际创新园,将产生的专利成果转让或研究院参股控股企业获取股权收益。若科研项目失败,则退出联合研究院。
2.经费管理及资产管理
联合研究院前期建设和运行费用将由国家及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后期运行和拓展经费将采取政府支持为主的多渠道、多元化筹资方式,一部分可通过公开市场竞争获取国家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以及企业、社会征集的研发项目投入,另一部分可从研究院成熟技术项目的转让收益、以项目参股的投资收益适当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