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百分数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百分数的认识范文1
我们都喜欢听特级教师,尤其是全国知名的特级教师的课,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课堂是一种启迪感化,循循善诱,心灵交流的过程;他们的课堂淋漓尽致地演绎了“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的教学真谛;他们的课堂“行云流水”,每个教学环节都折射出“看似无心,实则有意”的教学功底。这犹如武林高手般“踏雪无痕”,我们权且称之为“教学无痕”吧!这种“无痕”考验的是教师的功底。《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文将以此课为例谈一谈对“无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精心创设情境,让数学与生活的对接“无痕”
“数学化”与“生活化”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两个维度,它们相辅相成:“生活化”是基础,它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数学化”是目标,它帮助我们认识生活世界,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努力实现“数学化”与“生活化”之间的“无痕化”对接。“创设情境”便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在《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中,我摈弃了教材中创设的情境:足球运动员进球率与种子发芽率。原因只有一个:离学生的生活太远,缺失了教学情境应当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丰富的现实背景。为了使情境富于“现实性”与“挑战性”,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市举行三年级学生数学竞赛,学校教导处要推荐一名同学参加比赛,以下这是三年级两个班推荐的四位同学及其答题情况,请帮杜老师确定一名选手。
生1 :老师,我认为应该让蒋小刚去,因为他答对的题数最多。
生2: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因为答对题数多,代表他掌握的知识牢固,这样参加比赛得奖的可能性大一些。
师:有道理!其他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生3:好像正确题数相差的太多了,这可不太正常。
师:是吗?你观察得很细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4:老师,我有一个疑问。他们每个人做的题数应该都不一样吧?
师:是的,在没有知道每个人做的总题数之前,我们所下的结论都为时过早。现在老师告诉你们,你们能比较吗?
学生在获取了正确题数与总题数等数学信息后,立即着手计算正确题数占总题数的分率,在一番计算、探讨后将分数转化成了分母是100的分数,通过比较得出了孙芳的成绩最好的结论。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现实的情境中,学生表现得兴致盎然,乐此不疲。
这个教学情境之所以成功,我想主要是将“百分数”概念的建构与活动情境“无痕”地整合贯穿于数学活动中。在一个“帮老师解决问题”的“无比荣耀”的任务驱动下,孩子们的认知冲突被激发了,在运用已有知识帮助老师解决了棘手问题后,也很好地帮助老师将他们自己带进了“百分数初步认识”的大门,从而顺畅主动地完成“百分数”的概念建构。
二、精心设计梯度,让思维与智慧的绽放“无痕”
随着对数学教育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一门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学科,它同时具有很高的智力价值。我们不可能期待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思维风暴”的课堂,但通过教师在课前的精心设计教学梯度,在课堂实现不露痕迹,含而不露地“让学生自己用脚走路,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的目标却并非是遥不可及的。
《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百分数的读写学生很容易掌握,只作为考查点即可,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作为本课堂核心的数学思想――比的思想应当渗透在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上。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课堂上我设计了三次不同层次的“比较”:
一比:同中求同――引出百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9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生1:90%表示100道题目,孙芳做对了90道。
师:可以这样表述。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生2:90%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百分之九十。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因为90%这个百分数是从18/20这个分数来的。18/20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18/20,那么90%就可以表示做对的题数占总题数的90%。
师: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百分数,像这位同学一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吗?
二比:异中求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师:看来大家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百分数,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意义吗?(PPT出示,配图)
这四组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一个数据与百分数意义的表述方式完全相同,第二数据总量与部分量的顺序相反,第三个数据则是最常见的“率”,第四则是不出现总量(但可以根据图来确定总量)。通过这样四组表述不同的百分数意义理解,旨在异中寻同,概括出百分数意义的一般表述方法。
师:说了这么多百分数的意义,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百分数的意义吗?
先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以便后面学生进一步交流。在学生反馈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方法不进行任何指点,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感受这里的百分数表示的是通过一个数和另一个数在做比较,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
三比:同中求异――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百分数是由分数导出的,因此,理清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之处也是本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为了使学生能清晰地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之处,课前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PPT出示):
课堂上学生通过辨析,得出了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虽然百分数与分数都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相比的关系,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但两者的区别是,分数还可以带计量单位表示一个量,而百分数不能带计量单位表示量。因为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相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如果是表示部分同总数相比,百分数也叫百分率。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将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设计成三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为学生铺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平台。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于是他们有话可说,而合作交流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所以,讨论前的独立思考不是“空白”,而恰恰是思维的最高处。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对于百分数概念的理解过程,机智地运用学生的迁移,并不是急于牵引学生回到标准答案上来,而是诱发学生自觉地反思、体会,逐步靠近准确的概念。
三、精心选择载体,让历史与文化的融入“无痕”
数学可以说是与人类发展同步的,源远流长。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的作用渗透到各个方面,人类的每一个成果都不可能与数学没有联系。数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让数学历史与数学文化自然、融洽、和谐地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这或许已是老生常谈了,但依然具有新意。因为现下“数学与文化两张皮”“数学+文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与“贴标签式”的思想教育有什么两样呢?这又怎能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呢?最好的思想教育应当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犹如春风般“润物细无声”,实现“不露痕迹”的教育,这才是最佳的模式。
我在设计《百分数的认识》中努力实现这种思想教育的“无痕化”。我首先出示这样一组题目:①请用一个百分数表示下面的四个成语:百里挑一、十拿九稳、百战百胜、一举两得。②请根据描述写出以下三个成语:命中率100%,生还的可能性为10%,50%的国土面积。
面对这样新颖的练习题,学生们都表现得异常兴奋,丝毫感觉不到这是老师在向他们灌输有关的思想教育:我国的古典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数学与古典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当感到自豪与骄傲。所以教师认为有一定难度的第二组题目他们也同样做得得心应手,并且做完题目后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似乎意犹未尽。
课的最后,我一改往常与学生共同小结课堂内容的做法,赠送给他们一句学习宝典: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对于这句话学生也许早已熟悉了,有的或许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们还是非常乐意接受。因为老师对这句话做了精心的包装,是一句“成功宝典”,而且这是“我”(指学生)刚刚懂得百分数的知识后得到的,这是多么幸福呀!
“教的境界大约分为三个层次:上、中、下。记问之学的境界乃下界;必然王国境界乃是中界;自由王国境界乃是上界。”我们要走出被自己设计的教案和思路所奴役的必然王国境界,追求左右逢源,出神入化而又形散神不散的自由王国境界,在教学设计中就必然要体现教学上的艺术,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渗透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使数学不再枯燥,而是生动、有趣、活泼的课堂,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百分数的认识范文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7~78页。
教材简析: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关注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努力揭示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本课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以及百分数的应用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课外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收集信息能力。生活中存在较多的百分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见过或听过。这些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生活经验基础,成为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资源。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少部分学生能说出每一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感受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认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结合相关信息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内容
同学们,昨天老师去超市买果汁,看到三种果汁,上面分别标注果汁的含量为:100%、60%、30%,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理由。通过大家刚刚的回答,看来你们对这几个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知道100%、60%、30%这些数叫什么数吗?它们都叫做百分数。同学们, 百分数在生活中运用得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索,抽象概括
1.游戏探索
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猜一猜的游戏。
有3杯糖水,请你猜一猜,哪杯糖水最甜?
第1杯:糖18克,糖水20克,第2杯:糖43克,糖水50克,第3杯:糖21克,糖水25克。
先让学生猜,再通过通分比较,得出第1杯糖水最甜。
18÷20=90% 43÷50=86% 21÷25=84%
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小结:百分数便于比较,应用广泛。
2.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这些百分数不是长度,不是价钱,不是重量,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用百分之几的形式来表示的,所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完善板书)
3.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4.揭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是一个比率。因此,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5.探索百分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到过百分数吗?下面,我们就利用课前收集的百分数资料进行讨论。要求:
①读一读你找到的百分数。
②试着说一说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生1:我拿的是袜子,棉80.3%,表示棉这种成分占袜子成分的80.3%。
生2:我拿的是爱尚非蛋糕,能量20%,表示能量占蛋糕的20%。
生3:我拿的是北京二锅头,酒精度56%,表示酒精占这瓶酒的56%。
师: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巩固训练,拓展延伸
1.说一说
(1)我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
(2)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
从这两句话,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说一说表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你还能想到什么?
(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我国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品德教育。)
2.猜一猜(用百分数表示)
百发百中( )百里挑一( )一箭双雕( )
半壁江山( )九死一生( )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总结提高,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了百分数,下课前,教师用百分数送给大家一句话: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一个人的成绩,不仅来自1%的灵感,更重要的是99%的汗水。如果每节课都能有一点收获,日积月累,相信你们100%都能获得成功。
教学意图: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是体会百分数、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我创设了一个买果汁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购物入手学习数学,让学生发现购物过程中也有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并非一无所知。因此,我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些学生找到了衣服商标上的百分数,如:100%羊毛;90%棉;葡萄汁80%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我让学生们同桌之间先互相说说收集到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应该说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较好,学生们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范文3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58-03
【作者简介】金妤茜,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小学(江苏苏州,215000),二级教师,苏州市工业园区教坛新秀,苏州市教坛新苗,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之分。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的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科学地处理教材,合理调整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结合苏教版六上《百分数的意义》一课,笔者谈谈自己三次备课中对“以学定教”的一些思考。
一、着眼学生的逻辑起点――按图索骥
本节课要让学生经历百分数产生的过程,体会百分数在统计过程中的优越性,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区分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因此教师可以遵循教材的这条线索,从学生的逻辑起点出发,由例题切入,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百分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课前两位同学和金老师进行了投篮比赛,结果如何呢?
师: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金老师水平很差。
生2:我觉得不好比较,因为不知道投篮的总数。
生3:如果张**投了100次才中16次,而金老师投了7次就中了7次,这不能判断谁的水平高。
师:那投篮水平的高低还与什么有关?
生:投篮次数。
师:用什么方法最科学?
生: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二)完成表格,分析比较
先让学生说说三个人投中的比率分别是多少,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谁的投篮成绩最好吗?怎么做?
生: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 > ,所以金老师的投篮水平最高。
师:观察这组分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母都是100。
师:把这些分数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有什么好处?
生:便于比较,它们都表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三)逐步展开,认识新知
谈话: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作百分数。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学生在课堂中交流搜集到的百分数时,都能正确地读出百分数,因此教师并未对百分数的读法进行详细讲解,而是在交流百分数环节中完成了教学。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虽有所感知,但还是说不清谁占谁的百分之几。看来仅凭一个例子概括百分数的意义过于单薄,教材受版面和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呈现更多的实例。而课堂应该是开放的,如果课堂一开始就让每个学生都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述说他们个性化的理解,然后进行集体展示,顺着学生的“学”来“导”,在“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探究,这样的设计是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呢?笔者尝试调整交流和感悟百分数意义的环节,并进行二次教学。
二、立足学生的现实起点――就地取材
在媒体发达、信息多元化的今天,现实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大部分学生都能借助具体情境对百分数的意义揣摩出一二,因此笔者就让学生汇报身边搜集到的百分数,在交流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百分数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百分数的含义。
(一)交流中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1.信息会。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搜集的百分数,说说它们的含义。
生:会游泳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75%。
师:你是怎么理解75%的?
(教师板书:会游泳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人数的75%)
生:把男生总人数看作是100份,会游泳的就是其中的75份。
师:还有谁想表达一下?
生:全班近视率20%。
师:近视人数和谁比占了20%,在这么简短的话中找到隐藏的两个量是什么?
生:近视人数、全班人数。
(教师板书:近视人数是全班人数的20%)
2.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师:重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说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师:你说的“谁”指的是什么?
生:比如第一句中,指“会游泳的男生人数”和“男生总人数”。
师:在数学中,“谁”就是表示一个数,百分数其实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各自收集到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阅读中体会百分数的价值
谈话:百分数的价值何在呢?
学生搜集到的一个个鲜活的百分数实例不仅丰富了课堂,也丰盈了孩子的心灵。当然,学生原创性的认识有时也有失偏颇,教师需要适时给予补充和修正。这一过程为学生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根据板书上提炼的这些典型例子概括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至此,归纳百分数的意义水到渠成,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不再是开始的懵懵懂懂。但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呢?笔者发现此时学生对百分数产生的价值以及例题中的“投中率”明显感悟尚浅,反复思量后,笔者又对例题环节做了细化处理,以凸显百分数的长处。
三、遵循教材的编写意图――趁热打铁
我们首先要明确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要认真研读教材、弄清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从学生搜集到的百分数入手,在汇报交流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继而在探究例题时促使学生认识到:投篮水平的高低应该通过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的大小来作出判断,那么需将分数再分别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才便于比较,从而深刻感受百分数的由来和价值。
(一)指导阅读,科学比较
师:百分数顾名思义,它和整数、小数、分数一样都是数,你觉得它和什么数的关系更密切?
生:分数。
师:是的,百分数从分数中来,怎么来的?我们一起看一下三场投篮比赛的情况,请打开课本84页。
提问:(出示投篮)哪一场的投篮次数最多?(出示投中)哪一场的投中次数最多?
师:第三场投篮次数最多,投中次数也最多,那是不是第三场的成绩最好?
生:不能仅仅凭一个量判断,得求出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
小结:只有把这两个数量结合在一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评价这三场比赛的成绩。
(二)认识投中率,感受百分数的便捷
师:现在你能看出哪场比赛成绩最好吗?
生1:能看出来,但不容易。
生2:进行通分,变成分母是一样的数。
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来吗?为什么?
生:分母都是100,便于比较。
师: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可以简称为投中率。(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谁再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投中率”?
生: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
谈话:这些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三)感悟百分数的价值
轻轻读一读:据世博局统计,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游客中,5%来自境外,20%来自上海本市,75%则来自全国其他地区。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百分数换成分数:据世博局统计,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游客中, 来自境外, 来自上海本市, 则来自全国其他地区。
师:对于材料中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百分数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百分数;分数;转换;难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52-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活学活用,数学的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不是仅仅进行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力度,在百分数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与窍门,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数学的思维。
一、百分数的教学难点
对于小学百分数的教学而言,其难点是如何教会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对百分数的知识进行应用,而在此之前要注重教学顺序。百分数的教学难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的教学,首先要让学会对百分数的概念进行了解,如百分数的由来及其原理,其次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是其知识的实际应用。由于学生之前接触的大多是分数,对于百分数的认识不明确,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至关重要。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百分数这一章节当中,首先就是对百分数这一概念阐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者百分率。在对于百分数的概念介绍上,如果只是对百分数的概念进行讲述,那么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就不会太深,但是在介绍其概念的同时加上一些实例或者是趣味的百分数,就是另一种效果了。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新标准中指出,数学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导,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在百分数的概念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可将数学的百分数与成语相结合,如“百战百胜的胜率是100%”“一箭双雕的命中率是200%”“半壁江山所占的比重是50%”等,将百分数的概念理解将成语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同时将其与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
二、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运用
1. 整数中的运用
百分数的教学难点就在于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而将百分数与分数互相转换,正好可以将这一问题进行改善,学生在学习百分数之前首先学习分数,而在百分数的运算中有很多涉及百分数与整数的运算,但是学生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这种运算,难免产生困惑,这时运用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点。
例如,甲公司今年收入为200万元,乙公司今年的收入比甲公司的收入少,其少的部分正好是甲公司收入的25%,试问今年的收入共为多少元?
两种方法的运算步骤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后面一种运算要比第一种运算简单得多,所以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三、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
小数和分数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小数与百分数的转换也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与百分数的转换。在小学百分数的题目解答中,常常会列举一些携带着百分数的算式,在其进行换算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有学生由于对百分数定义的不了解或者是刚刚接触百分数,运算的方法生疏而导致运算的错误,所以教师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解答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将其中整数与百分数的运算转化为整数与小数的运算。
例如,韩庄村去年人均收入为8970元,今年的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了15%,问今年韩庄村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根据对应用题中单位“1”方法的理解,今年韩庄村的人均收入为8970×(1+15%),而学生在列出这个算式之后,面临的是解答的问题,将这个算式进行下一步运算则是8970×115%,而对这种比较大的百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转换,仅仅是靠分母与整数之间的互相转换是不能轻易得出结果的,所以最后还是要做乘法的运算,并且建议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而计算器中的百分数单位虽然可以呈现,但是也仅仅是在结果上呈现,比如计算器中得到的数字是0.2,按下百分数键“%”则会显示20%,但是在运算的过程中却无法呈现,所以在对于8970×115%的运算中还是建议学生将其转化为8970×1.15的方式进行运算,这种转化则需要学生对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非常的熟练。
四、结语
小学数学百分数贯穿小学与初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既可以让学生学会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数学百分数应用题熟记于心。
参考文献:
[1] 梁光金.建立概念,把握应用,增强辨识度――百分数教学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4,(17):71.
[2] 王东华.联系生活突出主体理解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3,(32):21-22.
百分数的认识范文5
百分数的认识是从具体――抽象――具体的一个过程,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理解概念,并运用概念深入理解每个百分数得具体含义。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这个知识点,还是放在具体情境中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教学中把它放在试一试以后引导学生理解,比较自然.而对百分数概念的深入理解,教??先出示一组特殊的百分数,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整数,百分数可以小于1,等于1或者大于1,在比较全面地认识百分数的情况的基础上让后让学生通过信息会的形式交流百分数,更好的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最后一个环节把统计中的百分数用最简分数和分母是整百、整千的分数替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百分数在统计和比较中的便利.深刻理解了百分数的作用。
二、教学案例
第一次任教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感觉到从整数到分数、百分数的跨越,难度较大,很多孩子无法跨越这一步而感到困惑不解,尤其是擅长形象思维而不擅长抽象思维的女孩子们更是感到棘手,从而对数学有一种莫名的害怕感。
例如:5比4多几个?六年级的孩子没人不知道。而问5比4多百分之几?很多孩子就懵了而不知所云。怎样突破由具体数到相对数的跨越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三步法作为标准的固定模式,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效果还不错。
第一步:算出5比4多几个。我说“会了这一步,就等于会了百分之五十”来鼓励学生,听到这里孩子们很有信心(六年级的孩子都知道5比4多1个),兴高采烈哟。
第二步:跟谁比就除以谁,于是就得到了分数。5跟4比就除以4,即1÷4(1/4)。同样,我说“这步会了,就等于会了百分之九十五”,听老师这么一讲,孩子们精神大振、信心倍增。
第三步:把分数化为百分数,即1÷4=1/4=25%。
有了固定模式可循,就让孩子们试试4比5少百分之几。第一步会不会算出少几个呀?孩子们自然大声说“少一个”“你们会了百分之五十啦!”第二步“这是跟谁在比呀?”“跟5比”孩子们又说。“那就应该除以5”……亦即1÷5(1/5)“你们已经会了百分之九十五啦”孩子们情绪高涨.第三步,把1/5变为百分数,亦即1/5=20%。“按照这三步法来做,难不难呀?”孩子们高兴的回答“不难!不难!”,于是我又问“会不会呀?”,孩子们也高声回答“会了!会了!”
把这两个题目放在一起对比,让同学们仔细揣摩“5与4之间,多几个与少几个没有变(都是1),但多百分之几与少百分之几则不一样,原因是比的对象改变了(一个是跟5比、一个是跟4比)。”解决了这个题目,无疑就解决了大量类似的及其衍生出的题目。
如果说两个数相比,多几个或少几个,这是停留在认识具体数的具体思维上,那么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就是进入了抽象思维了,笔者觉得跨越了这一步就等于跨入了数学大门。
通过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很多孩子比较好的掌握了这种办法,算是较好的突破了学习数学中的这道关卡。
以上属于纯数学问题,但在实际应用中,因为要牵涉到具体事物,孩子们也容易糊涂。譬如:计划栽树100棵,实际栽树120棵,多栽了百分之几?我让孩子们按刚刚学习过的三步法来套做,但一些孩子还是不知怎么下手。通过和孩子们沟通了解,才知道他们对题目理解不透,不明白谁跟谁比。原来问题出现在“不会把实际中的问题,过度到数学中来。”尤其是最后问“多栽了百分之几中的‘多栽’含义没搞懂。”
所以我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如何用数学观点来看待实际问题:扣除栽树的具体事情,单看数字,开始为100,后来为120,这不就成了120比100多百分之几了吗?这样就较好的把生活中的具体事情转为纯数学上的问题了,再按三步法来套,就不难解决。
从纯数学上弄懂后,再还原成原题目,进行比较,让孩子们仔细体会实际中的问题之数学表达。慢慢训练、慢慢体会、慢慢感悟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大量应用,这又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欲望与信心。
于是我趁热打铁说:“小华有200元,小明有250元,小华比小明少百分之几?小明比小华多百分之几?”很多孩子都能较好的答出。作为鼓励,我给数学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奖了一个小小的本子,并说“你又不笨,只要好好学,数学不难的,你一定能学好数学的!”果然该同学在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有了显著进步。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具有探究的天性。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充足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全方位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百分数的认识范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并学会将所接收的信息进行交流、表达和比较,从而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我们学校现有教师14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56人,占教师总数的40%。(两个百分数用红色表示)大家认识红色的数吗?看到这两个数能知道些什么呢?(出示课题:认识百分数)
二、例题教学,引出概念
1.出示例题,引发探究
例1:学校篮球队组织投篮练习,王老师对其中三名队员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教师:我们来看看比赛的数据显示。(出示表格)
教师:如果你是教练,根据这张表格里的数据,你能判断出哪个队员投篮的成绩好一些?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想法:算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再比较这几个分数,谁大就表示谁的成绩好一些。
引导学生比较这些方法,并明确最后一种方法是合理的,并在表格的右边增加“投篮的比率”一栏。
2.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独立计算三名队员投中的比率。指名报计算结果,教师完成统计表。(出示书上完整的表格)让学生说一说16/25、13/20、3/5分别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提问: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
谈话: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改写。指名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板演。
提问:现在能很快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学生:张小华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提问:64/100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再让学生说一说65/100、60/100的实际含义。
说明:像上面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提问:百分数怎样写,怎样读呢?(学生自学课本99页“试一试”上面的内容)
组织学生说一说读法和写法,教师进一步示范64%的读、写法。
提问:百分号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部分?用百分号形式写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模仿读一读,写一写)
学生照样子表示出65/100、60/100,先写出来,再读一读。
提问:读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
说明:百分数不读作“一百分之几”,而要读作“百分之几。”
提问:你能说说黑板上百分数是什么意思?(尽量引出投篮命中率为后面的“百分率”作铺垫)
3.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1)提出问题: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不是都是百分数呢?
教师:也就是说这些百分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并且他们的分母都是(100)。不过,为了与分数有所区别并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这种特殊形式表示。
再反问:那分母是100的分数是不是都是百分数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数据:校舍建筑总面积为59/100公顷,占学校总面积的39/100。
(2)探究交流。
师:和你的同桌交流说说。指明交流想法。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百分数与分数有联系也有区别: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但分母是一百的分数不都是百分数。因为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后面不可以带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在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时,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
师:所以,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
(3)讨论改写方法。
师:你会把39/100改写成百分数的特殊形式吗?指名生板演试写,其余评价。(重点评价%写得规范与否)
师问:39就是原来的(分子),然后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练习:练习十九第3题。
师:你也想写一写吗?下面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几个不能?为什么?
让学生明确: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不用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在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时,分数后面可以带单位名称。
(5)百分数和分数还有哪些不同点呢?
指名生说,如: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整数,并且不需要和分母100约分化简。
师:百分数是分数家族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类数。
三、分层练习,加深理解(本刊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