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媒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媒专业范文1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在美术、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类高等教育专业,它广泛地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导演、影视表演、摄像摄影、空中乘务等多种专业,主要面向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社、影视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各种部门单位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1. 播音与主持艺术
(1) 专业概况: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等内容。
(3) 报考条件:一般要求男生170 cm以上,女生160 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4)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2. 广播电视编导
(1) 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分四个方向进行招生,其中电视编辑方向属于电视系,文艺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三个方向属于文艺系。这些方向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
(3) 报考条件: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4) 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
3. 戏剧影视文学
(1) 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性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创作、文艺常识、综合面试等。
(3) 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4) 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4. 导演
(1) 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制片机构、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节目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编导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在编辑、导演、制片岗位从事电视栏目编辑、影视剧导演、电视纪录片导演、制片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 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或构图写作、文艺常识、美术基础、综合面试等。
(3) 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绘画构图能力。
(4) 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二、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分析
大部分院校专业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都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如果考生很多,也可能有三试。下面,笔者以江苏省的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 笔试
江苏省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笔试主要包括命题创作和影片分析。
(1) 命题创作:在历年的专业考试中,各个学校对于命题创作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大一样,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的不同,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编写故事、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编导创意策划等。但是这些形式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 影片分析:考试方法是观摩一部影视作品,然后当场写出或说出自己的看法。影片分析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生可以把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写作提纲,并根据问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想法。
2. 面试
江苏省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编讲故事、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等。
(1) 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又成为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考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2) 特长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特长的范围很广,某一方面的技能只要比普通人更高,都算特长,如跳舞、手工、武术、书法等。
(3) 编讲故事: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5至10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
(4) 即兴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展示及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要多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及评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 回答考官提问:内容比较随意,专业知识不会很多,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能力,发现考生一些未曾表现的能力。
三、 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优势
分析近几年的艺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艺术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考生需要一定的特长和天赋,比如,音乐类考生嗓音要好;美术类考生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短期内搞突击的效果也不明显;其次,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竞争强度大;再者,就业市场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困难。相反,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艺术专业却在考试录取和就业方面显现出较大优势:
1.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几率相对较高
相对于报考高考普通类的人数而言,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20%不到。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占总学校比例的一半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要高。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省内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不过几千人,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对于美术十几万人、音乐两三万人的报考规模,竞争小,拿证率高。同时,考生既可以报考普通类也可以报考艺术类,增加了录取机会。
2. 参加培训时间较短,投档文化分数相对较低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不同于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和练习,经过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高一高二的学生,专业方面零基础起步,只需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上课,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该专业的培训课程。
3. 专业难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考生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考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更注重考生在本专业的潜力,因此,专业考试大多以“写作”形式出现,只需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考试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考考生都具备适应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考生中比较容易被接受。
4. 就业前景好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灵活,前景较好,收入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 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据统计,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1 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毕业的学生总共不到10万,由此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的巨大。从市场调研的情况来看,现在从事影视传媒类工作人员的收入远高于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即使是普通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员,其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四、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历年各大院校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一般分为两步:
1. 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一般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举行,由各招生院校自己组织。该考试通常按招生计划的3倍确定专业合格人数,发放专业合格证。
2. 文化课考试
专业合格考生以艺考生身份参加高考,按一定录取方式择优录取。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录取分数较普通类低。一般情况下,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完全按照文化课分数录取,这种方式对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求最高。如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录取最低分为337分,录取最高分为344分,而浙江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2010年各方向的投档分数也在280分左右。
第二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按照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相加总分的方式排名录取,这种方式的文化课分数线居中。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艺术类专业,按专业和文化课各占50%加和总分的方式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60~320分之间。
第三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以后,统一划定一个相对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最后按照专业课的排名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的要求最低。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多数专业,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00~280分之间。
五、关于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的一些建议
2012年艺考即将拉开序幕,为了使考生和家长更有好地迎接艺考,冲刺名校,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作为家长,如果孩子有意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在孩子具备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相信自己的孩子。家长不要过多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否则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就是给孩子选择一所正规的培训机构,针对专业考试进行适当的培训。
传媒专业范文2
关键词:智能时代;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智能时代正在构筑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立体化环境,重塑和勾勒传媒行业的未来生态图景,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传媒教育急需重新审视专业定位及行业人才需求,为专业变革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催生和倡导的新型教学形态,其教学理念的前沿性、教学工具的智能化、教学场景的交互式正在引发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传媒专业建设需与时俱进,与当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实践的进步相适应和匹配,运用智慧教育在多个层面和维度打破传媒专业发展桎梏并助力传媒专业学科再造、教学创新、师资专业和人才优化。
一、智慧教育的产生与运用
“智慧教育”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其核心旨要是借助信息化技术让万事万物实现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推动智能技术运用于教育实践,支持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信息化设备及平台,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动智能技术支持下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进入2020年,5G技术开始全面运用,其迅捷的速度、强大的容量、极致的体验为智能化运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运作基础,智能时代赋能智慧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智慧教育的应用有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智慧教育工具的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是提高智能教育效率的有效手段;二是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实现智慧教育过程的交互与渗透;三是智慧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均衡分配;四是智慧教育策略的实施。包括宏观的教育制度策略和微观的教学环节策略两个方面。
二、智慧教育运用于传媒专业的价值与意义
新文科时代,传媒教育应真正践行新闻观中与时俱进的精神,重视科技前沿动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智慧教育本质是一种智能化知识传播模式,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优势,以教师智慧实践为支撑,以学生智慧发展为旨归,主要解决教学设备落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实现传媒专业新文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对于传媒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一)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
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是落实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集中体现,是对新闻观教育新局面的开创,是对国家传媒教育“顶层设计”的贯彻落实。同时,伴随着传媒行业的裂变和升级,智慧教育的精准教学模式实现与新兴行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构建传媒专业智能教育范式
智慧教育有助于传媒专业主动适应智能化社会变革,及时融入技术变革的新趋势,更新课程设置、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立体化,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形成智能教育新范式。
(三)优化传媒专业师资力量
智慧教育有利于激活教师的流动机制,促进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基于传媒专业的交叉融合特性,智慧教育模式下的传媒教师将获得极大丰富,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吸纳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第二,传媒行业一线教师,丰富实践教学;第三,经过培训和调整的传媒专业教师。
(四)培养卓越型创新型传媒人才
智慧教育能够深度实践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传媒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传媒专业在课堂教学、实践训练和学术研究等环节的改革创新,培养既懂传媒业发展规律又适应新传播环境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卓越创新型传媒人才。
三、智能时代背景下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机制
传媒专业与国家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联系紧密,具有边缘性、交叉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智慧教育是实现传媒专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是传媒专业从传统教学到智慧型教学转型的必然选择,传媒类专业智慧教育系统机制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结构模式、专业资源构成、专业运作效率三个层面。
(一)智慧教育层次机制:革新传媒专业结构模式
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察教育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模式。教育的宏观层次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是教育体系总体结构的集中体现;教育的中观层次是从学校职能组织入手,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强化和管控;教育的微观层次是将宏观的共性要求和中观的个性要求有机融合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传媒专业结构革新以智慧教育的层次机制为准则,从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维度深入认识和理解传媒专业改革背景,借助智慧教育的优势,注重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思路,挂钩传媒专业行业发展现实,依托智慧设施建设、智能化管理模式及教育系统,囿于外部环境—学校组织—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多维交互,生成和建立传媒专业智慧管理和多重机制。
(二)智慧教育形式机制:调整传媒专业资源构成
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是从教育形式的角度探索教学活动各要素间的资源构成。首先,是教学环境的资源构成,智慧教育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在线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在“智慧+”背景下,智慧教育能够实现教育环境的智能感知、管理和控制,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平面、静态、单一场景转换为立体、生动、多维的交互呈示;[2]其次,是教学方式的资源构成,例如应用较为深广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从本质而言,这类课程是在原有传统课堂面授教学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工具实现教学资源的重组和调整;最后,是师资力量的构成,让行业资深从业者走进校园,加强学术型师资与业界师资相融合,实现师资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图1传媒专业智慧教育形式机制智能时代使传统传媒专业教育工业时代特征、信息孤岛等壁垒日益凸显,专业资源构成混乱与异化。传媒专业建设需从智慧教育的形式机制着手,从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力量三个层面进行资源的重新匹配和融合。线下物理教学环境与线上智能化工具的使用实现教学环境的重构;学术型师资和传媒业界师资的融合,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多元化呈现。最终,提升传媒教育服务品质,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堰塞湖,实现传媒教育机制的协同发展。如图1所示。
(三)智慧教育功能机制: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
传统的教育功能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存在机制效率低下且缺乏适应能力等问题,条分缕析的标准化流程和按部就班的机械化运作远离了智慧教育的场域。智慧教育改变了这种局面,从行政化、程式化走向弹性化、自发化,激发教育活动和热情。激励机制调动教育主客体积极性,是推进教育进程的基本保证;制约机制是教育体系各部门间的分权和制衡,为教育运行提供自由环境;保障机制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教育经费、技术设备等物质保障。二是学校观念、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传媒专业应发挥智慧教育功能机制的效用,提升传媒专业运作效率。首先,运用形成性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形成性评价是智慧教育的新型教学评价方式,具备连续反馈、及时改进和形成激励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教与学的活力和弹性;其次,传媒专业具有高度开放性、实战性等特征,组织机构应遵循传媒专业发展规律,破除束缚其改革发展的机制障碍,激发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联系,投入资金支持,加强传媒专业与业界对话和合作,保障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深耕智慧教育文化赋能。如图2所示。
四、智能时代背景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
面对智能时代的冲击和挑战,传媒专业智慧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要坚守学科立命之本,遵循专业发展逻辑和旨趣;另一方面需以行业动向为依托,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宗旨。其构建路径如下。
(一)运用智慧平台,架构跨界与融合的传媒专业生态体系
智慧平台是集成智慧教学终端和学习工具的综合学习设备,具有支持数据分析的泛在网络连接系统和汇聚多方资源的全面向交互能力。[3]例如: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科大讯飞智学网等。智慧平台形式多样,包含在线课程课、拓展资源、教辅材料、测试题库动画教学工具等。智慧平台横向可以打通学科专业各领域资源,建设完整资源库;纵向服务于专业教学的各个成员,将教学过程完美串联。传媒专业需要借助智慧资源平台实现生态体系的重新架构。通过智慧资源平台渗透数学、哲学、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促进传媒专业与这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媒专业由工业化走入智能化。同时,实现教师对传媒专业优质学科融合教学资源的呈现和分享,优化学习过程完善学生深度学习体系。
(二)建设智慧教室,打造智慧化立体化传媒专业学习空间
智慧教室,是顺应智能时代新时代要求用于开放远程教育领域,利用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建立的信息化学习空间,包括标准智慧教室、研讨型智慧教室、阶梯智慧教室等形式和跨校区协作智慧教室等形式,每种形式的智慧教室各有优势(如图3)。智慧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场域,其设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征,体现服务教学的基本思路;其价值需通过对具体学习过程的支持来体现。总而言之,智慧教室应满足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实施学习活动。[4]图3智慧教室的类型按照智慧学习空间的构成形式,传媒专业学习空间以智慧教室的建设为核心和基础:一是建立传媒教学智慧教室,多屏互动的教学场景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交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感官体验能够提升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热情。智慧教室的参与感和实践导向有利于传媒创新创业课程的展开,例如互联网创业、传媒运营创新、媒体策划与创意等课程;二是开展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例如浙江传媒学院的多讯道导播虚拟仿真实验,山东大学“基于多角色扮演的新闻交互式演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项目是传媒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与技术更新的着力点,对传媒实验教学全媒体化、平台化、信息化有积极意义。
(三)完善智慧教育服务,搭建综合性个性化传媒专业服务体系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教学服务。智慧教育服务一方面要能通过联接教学社群、知识库和学情分析等方式接受学习者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演进;另一方面要依托智慧教育云,为学习者提供符合智慧教育特征的个性化教学服务。如图4所示。传统传媒专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与学的断层,缺乏一以贯之的专业教学核心匹配序列去引导和促进教与学的投入产出效果。针对此,传媒专业应通过完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形成教与学的交互模式。第一,智能教育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学情的精准分析,便于学生即时进行学习诊断并调整学习进度和方案;第二,通过教学社群划分课程主线,确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比赛课程及毕业设计等社群模块,与学习者学习社群对接,以作品或成果为产出标准,与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匹配;第三,借助智慧服务建立传媒专业知识图谱,通过信息抽取、实体融合、跨媒体计算等技术,构建高质量媒体知识图谱,精准构筑每位学生的学习场景,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5]。
五、结语
智慧教育是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传媒教育要以智慧教育的运行规律为基准,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技术,融合多学科、投入新设备建设学习和实践平台。传媒专业的改革创新需要运用智慧教育模式从机制的理论建设和路径的实际运作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机制的理论建设是新时代传媒专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路径的实际运作是新时代探求传媒专业教育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其最终归旨是打造国家一流传媒专业,培养复合型、全媒型、专家型、技能型传媒人才[6]。
参考文献:
[1]飞鹏,汤京淑.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与评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19).
[2]罗生全,王素月.智慧课程:理论内核、本体解读与价值表征[J].电化教育研究,2020(01).
[3]胡钦太,郑凯,胡小勇,林南晖.智慧教育的体系技术解构与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
[4]景玉慧,沈书生.智慧学习空间的教学应用及建议[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5]徐晶晶,田阳,高步云,庄榕霞,杨澜.智慧教室中基于学习体验的学习者满意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09).
传媒专业范文3
一、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概况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在美术、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大类高等教育专业,它广泛地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导演、影视表演、摄像摄影、空中乘务等多种专业。主要面向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社、影视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各种部门单位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1、播音与主持艺术:
(1)、专业概况: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2)、就业方向:目前,随着独立制片人机制的引进,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应成为自由职业者,聘用与应聘双向选择,并根据其能力、水平付相应报酬。现在的机制是编导中心制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但这种过渡在目前还受到各种限制,引进市场机制也是一种相应的过渡,主持人的待遇水平在台里是中等水平,和编辑差不多,但有的地方,由于主持人制度正处在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前沿,工资较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一般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2、广播电视编导:
(1)、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分四个方向进行招生,其中电视编辑方向属于电视系,文艺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三个方向属于文艺系。这些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去电台、电视台、事业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广播电影电视、影视制作公司、文艺团体,从事广播、电视编导或节目主持等工作。具体工作为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客串主持人或播音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
3、戏剧影视文学
(1)、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2)、就业方向: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家机关从事文案策划编写工作;在文教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影视剧院、团体等从事相关行业创作、编辑、评论、管理等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创作、文艺常识、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4、导演:
(1)、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制片机构、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节目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编导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在编辑、导演、制片岗位从事电视栏目编辑、影视剧导演、电视纪录片导演、制片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导演、电影、电视剧导演和表演、戏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剧院(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方面的导演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写作或构图写作、文艺常识、美术基础、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有一定的绘画构图能力。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二、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
大部分院校专业考试都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如果考生很多,也可能有三试。下面,笔者以江苏省的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笔试:主要包括命题创作和影片分析。
(1)、命题创作。在历年的专业考试中,各个学校对于命题创作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大一样,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的不同,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编写故事、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编导创意策划等。但是这些形式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影片分析。考试方法是观摩一部影视作品,然后当场写出或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生可以把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写作提纲,并根据问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想法。
2、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编讲故事、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等。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又成为艺术类院校专业招生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考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对专业的热爱与良好的专业学习的基础。
(2)、特长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特长的范围很广,某一方面的技能只要比普通人更高,都算特长,如跳舞、手工、武术、书法等。
(3)、编讲故事: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5至10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
(4)、即兴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展示及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要多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及评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回答考官提问:内容比较随意,专业知识不会很多,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能力,发现考生一些未曾表现的能力。
三、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优势
分析近几年的艺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艺术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考生需要一定的特长和天赋,比如,音乐类考生嗓音要好;美术类考生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短期内搞突击的效果也不明显;其次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竞争强度大;再者就业市场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困难。相反,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艺术专业却在考试录取和就业方面却显现出较大优势:
1、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几率相对较高:相对于报考高考普通类的人数而言,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20%不到,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占总学校比例的一半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要高。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省内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不过几千人,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对于美术十几万人、音乐两三万人的报考规模,竞争小,拿证率高。同时,考生既可以报考普通类也可以报考艺术类,增加了录取机会。
2、参加培训时间较短,投档文化分数相对较低: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不同于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练习,经过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高一高二的学生,专业方面零基础起步,只需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上课,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培训的课程。
3、专业难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考生: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考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更注重考生在本专业的潜力,因此,专业考试大多以“写作”形式出现,只需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考试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考考生都具备适应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考生中比较容易被接受。
4、就业前景好: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灵活,前景较好,收入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1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的巨大。从市场调研来看,现在从事影视传媒类工作人员的收入远高于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如导演、编导、主持人、演员等都属于高收入阶层,即使是普通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员,例如从事幼儿艺术培训的老师,其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四、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历年各大院校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一般分为两步:
1、专业考试:每年二、三月份由各招生院校自己组织。专业考试一般按招生计划的3倍确定专业合格人数,发放专业合格证。
2、文化课考试:专业合格考生以艺考生身份参加高考,按一定录取方式择优录取。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录取分数相对普通类低。
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完全按照文化课分数录取,这种方式对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求。如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录取最低分为337分,录取分为344分,而浙江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2010年的投档分数也在280分左右。
第二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按照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相加总分的方式排名录取,这种方式的文化课分数线居中。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艺术类专业,按专业和文化课各占50%加总分的方式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60—320分之间。
第三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以后,文化课达到一个比较低的分数线后,完全按照专业课的排名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的要求最低。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多数专业,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00~280分之间。
五、关于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的一些建议
为了使考生和家长更有效率地迎接艺考,冲刺名校,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作为家长,如果孩子有意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在孩子具备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就是给孩子选择一所正规的培训机构,针对考试进行适当的培训。
传媒专业范文4
一、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的现状
新闻职业素养主要表现在新闻工作者的理论和政治素养、法律和道德素养、业务素养等方面。如果一个记者思想作风、职业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的修养都很不错,但是业务素养欠缺,那他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记者。
新闻业务素养的内容包括:敏锐的观察思考力;快速的捕捉反应力;扎实的专业操作力。
一份对象为某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的调查显示:被调查同学中,仅有0.4%的学生摄影摄像技术非常好,55.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摄影摄像技术是熟练,对摄影摄像只会一点的同学竟然高达44%。在图片处理能力方面,18%的学生是熟练的,66%的学生只会一点,而有16%的学生还根本不会处理照片。掌握后期视音频非线编辑的同学更是凤毛麟角,只有14%的学生熟练掌握,14%的学生会一点,而72%的学生不会使用非线编辑。
该数字表明,传媒专业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中动手锻炼、增强书本知识实际应用几个方面没有主动协调、契合,他们的新闻业务素养差得太远了!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媒体对能从事一般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数量上的供大于求已经使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重重,质量上不尽如人意也让传媒单位拒绝接受刚出校门的学生事出有因。究其原因,不外乎其业务能力大多不能达到传媒单位“来即能战”的要求。
一方面绝大都数传媒专业毕业生不具备直接上手,进入编采流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几乎所有的传媒单位都不愿意投入成本,对新近入职的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的培训。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处境尴尬前途堪忧,因此,提高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迫在眉睫。
二、提高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业务素养的举措
要想让书本上的知识自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学生和媒体应该共同努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大合作力度,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推进高校传媒专业大学生新闻业务素养的提高。
1.纵向拉长实践教学时间链条,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高校传媒专业学生的实践有自发的兴趣小组性质的新闻实验室(工作室)以及部分学生自行联络、利用寒暑假参与的实习,当然这只占实践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的实践来自学校安排的实习。而多数高校传媒专业实习只安排在高年级,甚至毕业前夕。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以理论为主,很少有直接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果要学生能够在具体应用当中发现自身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让他们按照媒体单位的实际操作流程应用已经学到的知识,甚至直接参与到媒体实际工作中。
学校(二级学院)应该创造这样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体验媒体”的可能。通过时间的增加,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尽早具有媒体的职业体验。
2.横向拓宽实践教学范围,增加传媒专业学生进入该产业的砝码。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传媒专业都拥有可用甚至比较专业的制作设备,包括平面媒体需要的相机、广电媒体的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日常教学中,这些价值百万、千万的设备,除了实验课的45分钟或90分钟时间内让学生看看、摸摸,听听讲解、尝试操作之外,大部分时间发挥不出其他效益。传媒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些设备满负荷使用也会很快落后,何况闲置?因此,尽快唤醒这些“沉睡”的设备,让它们成为传媒专业师生进入产业领域的工具,应该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师生分组配备制作设备,尽早开展带设备实习。
除去部分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之外,大多数高校所在城市媒体限于自身实力,虽然拥有合格的技术维护人员,但制作设备数量往往捉襟见肘,经常不能满足编采业务需求。针对这种现状,高校方面可以把传媒专业的师生编组,携带教学设备到传媒单位实习。这样,学生可以在媒体实践中学会设备使用,媒体设备不足的现状能够得到改善,从而增强媒体接受实习生的意愿,同时,高校的教学设备也可以得到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可谓一举三得。
与媒体合作,促进高校、媒体双向人员进入。
国内现有媒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媒体中,沉淀了很多20年前就进入传媒行业工作的从业者。这部分员工业务熟练,但对行业前沿动态知之甚少;反观高校,传媒专业的教师理论修养、对行业发展动态的研究层次较高,但大多不具备媒体从业经历。两者对传媒专业学生隔断式教育和辅导,难免造成学生理论、实践偏向一方的知识结构。因此,加强高校与媒体合作,在校内开办选修课,由资深媒体从业人员介绍编采业务流程设备操作技能;在媒体内部开展研讨,聘请传媒专业教师从行业发展角度研究、指导媒体业务开展,参与栏目、节目策划、制作,并增加学生对这些业务内容的接触,将形成双赢的格局,新闻专业毕业生动手能力明显增强。
依托互联网,尝试开办覆盖高校,甚至部分社会面的实验性媒体。
高校开办媒体并不是非常新鲜的话题。创办于1908年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拥有九大实践基地。极为贴近实践的教育方式让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人才辈出,该校的毕业生有不少人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在国内,2003年,浙江传媒学院就成立了实验电视台,经浙江广播电视局批准,这座电视台如今已经覆盖了整个杭州下沙高教园区。
互联网的发展,为视频传输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高校的传媒专业可以联合所在城市的其他院校、单位,利用自身设备、人员力量,开办实验性媒体。这样,直接的效果是能够让在校学生按照媒体运作流程接触实践,间接效果还可以创造学生接触市场运作、商业合作等传媒产业发展的其他方面。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校期间即创办网站、制作公司等产业实体。
如今,很多高校都给学生提供资金、场地支持,鼓励年轻人创业。适应这样的时代基调,高校传媒专业也可以尝试由教师指导,辅导在校学生创办网站、杂志、制作公司等面向社会服务的产业实体。市场经济的铁律是,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层出不穷的制作公司说明市场对社会化制作需求量在不断增长。高校提供方便,让在校学生创办传媒产业实体,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把原本仅有书本知识的“半成品”锻造成为合格的传媒人才,也能够增加未来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生存技能和就业可能性。
利用校内资源,在本地域、甚至跨地域寻找为媒体配套生产的机会。
2009年7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地广电局下发文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修改稿)》,三年后,制作与播出分离已经成为电视媒体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中国好声音》等轰动全国的效应就充分说明制播分离的成功。不仅仅是电视,现在,合作、外包等生产方式甚至早就超出传媒行业。对于大多数高校的传媒专业来说,独立生产《中国好声音》这样水准的电视栏目,或维护门户网站级别的网络平台的确不现实,但为电视媒体负责部分拍摄、剪辑业务,为广播、平面媒体承担一些资料收集、文案策划、初级编辑等业务就显得比较轻松。因此,高校传媒专业可以和当地媒体多方联络,甚至跨地域争取类似的配套生产,创造机会让在校学生成为传媒产业链上的生产者,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合格的传媒人才。
三、 以产业思路打造人才孵化基地
作为一项产业,传媒的属性早已明确。近年来,国内运作状况良好的媒体、传媒院校(或高校的传媒专业)的共同特点就是,思路、实践完全符合市场规律。这样的现实雄辩地说明,抱残守缺继续沿袭多年前的传媒培养方式正在被时代淘汰。潮流不可阻挡,对于传媒专业来说,尽快融入产业发展的潮流,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传媒人才,提高新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素养,不但是必须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的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1]丰纯高:《新闻理论基础》[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崔保国:《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尹戴忠:《高校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7期
[4]徐璐:《从模拟到实战专业过剩背景下的传媒专业外向型实践平台建设》[J].《现代营销》2012年第3期
传媒专业范文5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培育模式,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一、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每年春季或年底,各路新闻媒体到大学招募新闻采编人员,大量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笔试和面试中淘汰,败给法律、经济、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的学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正渐渐背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来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①
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在哪里?他们的基本技能从哪里来?他们的后劲在哪里?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她立足于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技艺和形式中,更植根于肥沃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土壤里,而要让新闻传媒专业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大学新闻与传播院系进行通识教育则是必由之路。正如武汉大学知名学者郭齐勇教授所言:“大学就是大学,不是专门的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博而且雅),一定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学训练,走上社会,后劲与潜力较大,可适应面较宽。”②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由人文教育发展而来。通识的“通”是指“融会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③
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倡学习西学,中西兼融。他把“中学”(中国固有之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体”,即作为基础和根本;把“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作为“用”,即作为实务、实用之学。其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关系亦如同“体”和“用”的关系,即通识教育是新闻传媒专业的基础和源头活水,是为“体”,新闻传媒专业则为“用”,即职业实用、工具技艺之学,是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基。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新闻传媒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变革传统的新闻传媒教育理念,培育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复合型的新闻传媒人才。
二、怎样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
在目前的新闻传媒教育中,培养“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文明的推动者”已成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为此,新闻传媒教育正由单学科教育向多学科教育转变,从侧重技能训练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转变。在加强知识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文理渗透、强化应用的教改思路指导下,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成为新时期传媒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新时期的新闻传媒教育指导思想是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那么,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呢?
1、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
全球化首先向中国新闻传媒教育提出的挑战,就是培养目标的挑战――迫切需要新闻教育加紧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懂新闻传媒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融合人文社会科学、管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造精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闻传媒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合理,层次欠清晰。我们认为,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实力和特色,在培养目标上不必求“一律”,更没必要一哄而上,盲目拔高。但是,对于处于“第一世界”(新闻学科基础良好的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传媒学院,如人大、复旦、北大、清华等,宜以《2005北京共识》为参照系,强调通识教育,偏重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如培养专家学者型、经营管理型和媒介融合型、传媒策划型人才。比如,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比较合理。对于处于“第二世界”的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如上海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宜结合本校特色,以通识教育为基座,培养复合型、职业技能性人才;至于其他新成立的“第三世界”非综合性大学新闻传媒院系,宜培养专业型(如体育记者、军事记者等)、技术型、实践应用型的人才。对于有博士点、硕士点的新闻传播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案中应有级差,至少有高端、中端和实用的区别。
2、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新闻传媒教育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新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师队伍,“既需要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也需要拥有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了解专业的理论体系,也需要掌握实务工作的方法;既需要了解人类的经典文明知识,也需要洞察前沿学科的发展;既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与传统,也需要清晰地了解世界的前沿动态与趋向。”④具体而言,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或有效果。一是引进和培养通识教育课教师;二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高级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以名师的学术力量带动、提升现有年轻教师的科研水平;三是吸纳新鲜血液,从国内外引进科研水平高的高层次教师人才;四是从国内外引进有科研潜力、有跨学科背景的优秀硕士、博士、博士后或其他青年教师人才。五是学院派教师与社会业界师资的互动。目前,国内一些新闻或传播学院积极谋求理论和实践的对接,打破人事管理对师资的限制,引进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师潜质的人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5年拥有全职教师40人,来自媒介的兼职教师16人,兼职教师占31.03%。越来越多的新闻传媒院系教师与媒体轮换,使理论密切联系实践,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优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课程以新闻传媒理论、新闻传媒实务和新闻传播史( 含外国新闻史)三分法的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以基础课、专业课和政治理论课为骨干的课程体系。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过于强调新闻传媒专业自身,基本属于在新闻言新闻的课程架构。学生对新闻学科的知识得以系统化,但忽视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利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体”“用”兼融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通识与专业并重的课程比例结构;二是设置通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三是课程设置的内部构成――以“经典原著课程”为主导;四是新闻传媒专业课程的优化。
4、“经典原著(选读)”课程教学的传统与变化
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改变,改变概论(原理)+通史(专史)的泛通识模式,使之变成以研读、讨论古今中外的原著经典(尤其是元典)为主导的“核心课程”模式。在通识课的设置上,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是有必要的,但如果这些的通识课程居主导地位,不直接让学生读中西方文明史上和各自学科领域里的原创性经典,那就难以培养出具有原创力的人才。“概论+通史”的泛通识模式,是以不相信师生们能读懂、能分析与理解经典原著为“议程设置”(传播学领域里的经典名词)的。事实上,概论、通论、原理、通史等只是一些专家学者嚼过的馒头,是转述的二手材料,以此来填鸭式地喂养学生,会使学生养成学习的被动、怠惰,特别是思想的懒惰。长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思想的原创力,容易人云亦云。中国大学通识教育应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著作作为大学的共同核心课程,深入挖掘其精粹和核心价值,并以深度阅读和讨论、探究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例如中华元典“四书”“五经”,“前四史”、四大名著等。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像马列经典著作《资本论》(选读)、施拉姆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拉里・A・萨默瓦等的《跨文化传播》,方汉奇先生的《中国新闻通史》,等等。在新闻传媒通识课设置中,选读、导读这些经典原著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要让新闻传媒院系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原创力,最好到中西方文明经典和新闻传播学经典原著中去寻找。
5、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变革必然引起优化教学方式的连锁反应。目前,我国诸多大学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由于受大学扩招、专业设置蜂拥而上(比如新闻传媒专业就很典型)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人满为患,几十人、一两百人上大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给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了诸多问题,需要变革。比如,在课时安排上,安排一些几周的短期课程或假期课程;在课堂规模上,采取大班化小、小班讨论课、互动教学的模式,以小而精的方式来替代目前单一的大而长、蜂拥而上的选课和授课方式,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6、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
新闻与传播院系在校学生既要系统地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奠定较为扎实的新闻和传播理论基础,又要动手动脚,培养采访、写作、编辑及其他实际操作能力。惟此,才能学以致用。然而,当前新闻教育的偏差和缺失在于,我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理论“腿长”、实践“腿短”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学了满肚子理论知识,却因为缺乏实践的环节,不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构筑互动化的教学实践平台便显得颇为重要。为此,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共建教学平台,学院与业界互动;二是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训练;三是创办校园媒体,打造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①李希光,新闻教育改革的希望在哪里[J],新闻与写作,2008(5):32.
②郭齐勇,浅谈大学人文教育、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J]读书,2006(4):19
③何秀煌,从通识教育的观点看――文明教育和人性教育的反思[M],香港:海啸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8:74
传媒专业范文6
2、 国际传播学院: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
3、广告学院: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艺术设计;
4、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音乐学、戏剧影视文学、导演、表演、录音艺术、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