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层级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分层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分层级管理

护理分层级管理范文1

1.1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403张床位,护理人员189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28±7)岁;共有7名副主任护师,55名主管护师,71名护师,56名护士;5年以内工龄有50名,6~10年工龄有61名,10年以上工龄有78名;本科66名,大专72名,中专51名。此外,选取我院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9例,女51例,年龄20~56岁。

1.2方法

1.2.1层级管理建设

选取我院组织能力强且临床经验丰富的10名护士长组成护士层级管理组织,主要负责全院护理人员培训及其内容的制订,要求严格按照管理规范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选拔及考核。

1.2.2层级制订

以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护士的学历、工作经验、技术水准及个人素质为依据进行分层级上岗,组织架构为护士长下分3个等级,分别为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制订每个层级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流程,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1.2.3层级职责

整体的护理管理、协调及监督工作由护士长负责,组长负责协助并带领高级、初级责任护士完成查房、会诊以及日常护理操作等工作,并对难度大的工作给予指导。高级责任护士是从患者入院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进,包括护理方案的制订、实施等,并对初级责任护士工作进行监督。初级责任护士完成所有患者入院后的护理实施工作。

1.2.4层级培训和考核

护士长根据各科室情况制订科室各层级的培训方案及考核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培训及考核工作的落实,考核结果存档放置在护士的档案中。

1.2.5层级权限及待遇

以“责权统一”为原则,将护士的层级、职称和工作及奖金相结合,对护士管理患者的数量和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发放绩效工资。按照层级、岗位性质、护理难度、护理风险程度以及整体质量进行分配。

1.2.6排班模式

根据护理难度及要求等,对护理高峰段、薄弱段及夜班增加人力,以降低换班次数,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1.3观察指标

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标准,对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工作质量包括护士的整体护理能力、病室管理能力、基础护理能力、护理文件管理以及差错缺陷护理次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工作质量对比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护士的工作质量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满意度对比

对24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实施分层级管理前,有21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度89.6%,实施后全部患者均满意,满意度达100.0%,实施前后患者满意程度明显提高(P<0.05)。

3讨论

护理分层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护士分层级管理;效果评价;护理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44-02

临床护理路径与护士分层级管理都是备受重视的现代临床护理管理理念[1]。本院于2011年1月起,选定4个临床科室中的9个单病种联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和护士分层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的实验临床科室为:内科、外科、妇科以及产科。该4个临床科室本科与专科护理学历的护理人员所占的比例为44.35%,中专护理学历占55.65%,科室中均已配备本专科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高级责任护士担任护理组长。具体病种方面,内科选定胃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扩张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3个单病种;外科选定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股骨颈骨折单病种;妇科选定子宫平滑肌瘤与输卵管妊娠两个单病种;产科选定计划性剖宫产和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两个单病种。该9个单病种均为专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治疗方案要相对较为明确,医疗技术相对成熟,且诊疗过程中的变异相对较少。

1.2 方法

1.2.1临床路径的制定及实行方法 为了确保路径实施过程中可兼顾医院和患者的利益,各个单病种分别由医务科负责组织相关临床科室科主任制订相应的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再组织相关专业专家根据医师路径,借鉴卫生部网站公布的相应病种“主要护理工作”内容制订出详细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的实行方法一般包括执行医嘱给药、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生活关怀、监测生命体征以及饮食指导等[2]。

1.2.2护理管理方法 根据各病区的实际情况。按病区床位数分组,小组一般由一个组长带领3~5名责任护士组成,每组分管15~20张床位,每个病区被分为2~4个责任小组。小组活动情况:按照护士能级的高低,分别履行不同的工作任务,将临床护理路径的流程任务明细分配到各层级护士的工作职责中[3]。

1.2.3 满意度调查 调查临床护理路径与护士分层级管理联合应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分别于2010年12月与2011年12月向4个科室中患者总计派发200份开放式调查表,调查两个阶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对单病种平均住院日数的比较:分别统计实施前和实施后各个单病种患者住院日数。

1.2.4 满意度评定标准 问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等4级评估,总满意度为满意与基本满意总数。

1.2.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设定为0.05。

2结果

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51.0%,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5.0%,实施后护士与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 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各个单病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数较实施前有大幅度下降,前后比较,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2。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依据病情制定每日标准护理计划,它一般是一系列常规护理计划的大综合,既考虑了护理人员判断患者预后,也充分考虑了患者病情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一旦对其预后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在护理路径上标示这一变化,并立即开始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4],可以在病患尽早康复与尽可能少的医疗花费前提下,为患者提供全面高质的护理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相关医学原则,结合实际情况与医护人员的合理建议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并逐渐修订出符合本专科护理目标与实际情况的临床护理路径[5]。

护士分层级管理就是根据护士的具体能力对护士队伍的结构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级的护士岗位具体设置工作内容,在原有护士编制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质量与稳定护理队伍,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规范和护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6]。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各级护士的自律性,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积极性,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患者也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本研究中,在9个基础病种科室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51.0%,实施后总满意度为85.0%,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施后各个单病种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数较实施前有大幅度下降,前后比较均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临床护理路径联合护士分层级管理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都得到极大的提高,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控制了医疗成本,提升了经营绩效,且患者总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何继锐,胡明,刘成志. 临床护理路径与护士分层级管理的联合应用[J]. 临床护理杂志,2010,3(16):34-35.

[2] 王中,胡一卓,钟彬彬. 浅议几种常见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参考[J]. 当代护理杂志,2010,14(11):49-54.

[3] 黄华,余亚. 国外护士人力配置及护理工作量测量研究的进展[J]. 中华护理管理,2011,13(4):61-62.

[4] 储文华,王莉秋,黄秋力.落实三项工程培养专业人才发展专科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10,17(15):332-334.

[5] 周萼芊,张轶文,刘伟. 当代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展望[J]. 内蒙古护理杂志,2011,43(4):480-481.

护理分层级管理范文3

Value Research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ZHANG Li-li,HUANG Lan,LI Ling-y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6):103-105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60 nurses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A group and control A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12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study B group and control B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A,B group were taken with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the study A,B group were taken with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Manage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Each index score(nursing theory knowledge,technical skills,communication skills,nursing documents writing,overall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A,B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A,B group(P

【Key word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Nursing management;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Clifford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149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6.0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医院必须提供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水平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为此,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成为了任何一个医院均高度重视的问题,对医疗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分层次管理模式是一种优质的护理管理模式,把其应用在临床中,可发挥出显著的管理效果。本文就该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护士60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A组与研究A组,每组各30名;另选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B组与研究B组,每组各60例。对照A组中护士职称:初级23名,中级7名;护士学历:中专1名,大专24名,本科5名。研究A组护士职称:初级25名,中级5名;护士学历:大专26名,本科4名,无中专学历者。对照B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1~79岁,平均(41.3±1.2)岁。研究B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19~65岁,平均(38.7±1.1)岁。各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按照常规,结合科室情况,制定排班表,要求护士履行好岗位职责[2]。研究组接受分层次管理模式:(1)从科室人员情况出发,结合护士多方面因素(学历、背景、接受能力、职称等),对护士进行级别(初级、高级)的划分,并开展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要求护士要严格相关制度、规定以及要求,履行好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目标,秉持高度责任心,并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工作计划,通过分级管理的模式来实现福利、利益以及责任三者的合理分配[3]。(2)根据护士级别制定针对性护理培训方案:护士级别能力不同,所制定的培训方案应该也要有所不同,这样才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训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业务能力(临床操作能力、正确使用设备、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的培训之外,还应该要重视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等。此外,还要强化护士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带领护士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团结合作,把科室作为大家庭、禁止为了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为临床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政治思想基础[4]。(3)实行奖惩制度,把护士的绩效和奖励挂钩,以此达到鼓舞目的,提升护士工作的兴趣,激发护士工作潜能,促使她们不断表现、提升自己。对于表现优秀的给予鼓励和奖励,并提供更多外出培训、晋升、旅游等机会、福利,通过奖励满足增加护士的自信心,满足其自豪感,让其发现护士价值,进而更加坚定的去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为岗位做出更多的贡献。对于工作态度散漫、敷衍的给予严厉警告和处罚。在院内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氛围,让整个工作环境充满正能量,感染每一位护士,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5]。(4)积极改革排班模式:护士工作量以及精神压力大,积极改革排班模式,保证其拥足够的休息时间,保证良好的身体基础条件[6]。可以采用分层搭配以及能级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护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护理风险[7]。(5)实行“一带一”的模式:该模式的实行,有利于带动全体护士的共同进步和成长。在日常工作中,可让经验丰富、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带新入职护士。对于每一位初入岗位的护士,可首先与其进行沟通和了解,了解其性格特点、内心需求、能力,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缓解其压力,让其以最佳的心态面投入到工作中[8]。对于那些差错率较大、较为自卑的护士来说,应该把她们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并加强沟通,给予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6)重视护士的精神需求:护理工作不但繁杂且工作量大,护士日常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若不及时关注,容易引起消极情绪,导致工作疲惫状态出现,增加护理差错率。为此,可定时开展心理干预,举行各种户外娱乐活动,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加护士工作乐趣[9]。此外,还可举办各种心得体会交流分享会,让彼此得到更多的沟通、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共同成长[10]。

1.3 观察指标 最终的护理结果主要从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以及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进行评分。总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评价临床综合能力主要采用医院自制定评分表,评分以100份作为满分,评分越高代表越好,反之则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A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均优于对照A组(P

2.2 两组护理总体满意情况比较 对照B组和研究B组的护理总体满意率分别为96.7%和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疗改革不断发展和深入,我国对于护理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临床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管理局面混乱,缺乏针对性,以至于管理效果不甚理想。实践调查发现,在实际护理管理工作中,没有逐一、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方案,即没有严格根据护士的能力、经验以及工作年限等去划分,出现能力不同的人从事同样护理工作的局面,导致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划分,护理优势并未发挥出其应用价值,护理质量、效率也因此降低[11-12]。

护理分层级管理范文4

【关键词】妇科;分级层管理;效果

作为当前护理管理中新型管理模式,分级层管理强调结合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以及学历等分层次,各基层护理人员均有其相应的职责,确保护理操作中做到游刃有余。特别对于妇科患者护理工作中,本身面临患者基数大、疾病类型多等问题,一旦护理不当,便可能引起护理纠纷问题,此时便可考虑借助分级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本次研究将就护理人员分阶层管理措施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妇科收治的患者42例,年龄24~45岁,平均(36.5±5.5)岁,均需住院治疗,排除恶性肿瘤、精神病史、意识障碍、不配合患者。同时,选取妇科科室护理人员15名,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分别为4名、5名、6名,均为专科以上学历。

1.2方法

所有护理人员均实施分级层管理方法,具体实施内容包括:①护理组长级层,主要以主管护师为主,工作年限均为5年以上,该级层主要负责每周工作计划的安排以及护理人员安排,结合床位使用情况做人员调配。同时,对于科室危重患者,负责其护理与抢救工作,且适时做病房安全隐患排查,如病房相关设备设施等。另外,病案讨论、护理会诊、护理教学查房、护理质量改进工作以及业务学习等,均由护理组长层参加[1];②高级责任护理,主要由护师带领护理人员,负责具体对护理操作,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且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协助做好患者抢救与护理工作,并参与病案讨论与护理查房活动;③初级责任护理,由一般护理人员做基础护理工作,如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健康教育、病区环境管理、物品消毒等[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分级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价内容涉及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护理文书书写等,评分各计25分,总分100分。另外,对所有患者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做护理满意率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护理人员基础操作、服务质量与态度等,以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进行评价,取其中非常满意与满意患者纳入满意率计算范畴。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级层管理实施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区管理以及护理文书书写等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分级层管理实施后患者非常满意、满意例数分别为29例、11例,护理满意率95.24%(40/42),实施前非常满意、满意例数分别为22例、8例,护理满意率75.00%(30/4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妇科护理工作面临一定的难题,主要表现为疾病类型多、护理工作量大等特点,若出现护理差错事件,易引起护理纠纷问题。此时便可考虑引入分级层管理措施,其主要强调结合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以及学历等情况,做分级层管理,以此使护理质量得到保障[3]。本次研究可发现,分级层管理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且护理满意率分级层管理实施后高于十四号前,充分说明护理人员分级层管理措施应用于妇科护理管理中,可取得显著效果。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分级层管理措施应用下,对提高妇科护理质量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构建,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闵丽华,温贤秀,曾婧.妇产科护士按岗位分层级管理实践[J].四川医学,2014,35(12):1522-1526.

[2]彭文俊.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08):35.

护理分层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分层管理模式;内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服务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6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46-02

每一个工作环境都需要得到相关方面的肯定,工作的满意程度则是最为主观的评价,在护理工作中,服务的满意程度绝大多数都决定于护理质量的高低程度,护理的护士人员则是护理工作中的主体,在服务满意度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护理的质量还与患者的健康情况以及生命信息有着关联,对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护理人员的科学管理以及合理的配置,都会影响到医院方面的工作质量,更会直接的影响到护理方面的质量[1]。

1一般资料

从本社区的内科中,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病区,实质开放出床位有30张,护理的工作人员有8名,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为(31.62±6.38岁,职称有: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士5名。学历:本科1名,大专2名,中专5名。

2分层管理模式

2.1建立起护士分级的管理结构把分管的护士三人为1组长,建立起护士分级的管理领导小组,将所有的护理人员按照护理工作的年限、专科工作的年限、在院的职称、护理人员学历以及护理方面的能力进行详细的分组。对每个级层任职的资格以及考核评价的内容进行详细的确定,严格的履行不同岗位上所担任的职责以及相关工作任务,满足不同病患者、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病情程度的需求,为护理的质量和护理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2]。

2.2护理人员的配置进行优化对5个病区护理的工作量进行具体的统筹,安排适当的护士人力,合理的增加护士的人数,通过对全院的调配以及新护士人员的招聘人数,对数量以及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保障,各病区的床护比例为:呼吸内科1:0.45、感冒1:0.45、发热1:0.46、泌尿内科1:0.42、腹泻1:0.47,除此之外,每一个病区要配置护理人员2名。护理人员都要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需要有上岗证,然后在护士的指导之下对病患者进行生活方面的料理。

2.3将护理工作的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的责任组长、低年资的护士和责任护士,把三层级小组的护理模式拉平到该组之内,保证每一个组都是由不同层级的护士组合而成,每一个组里都有责任组长1名,每个试点病区一般建立责任组1-2个,每一名护士包干的患者数为2-5例,对病床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护理内容为:基础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等,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出院进行全过程的整体形式护理。

将排班的方式进行改变,将患者的安全和患者的需求作为护理工作的原则,结合不同科室的特点,对排版进行合理的调整,夜班两人为一组,时间规定为18:00到次日的8:00,重要的时间段安排为双班制[3]。

3护理结果

根据使用分层护理模式前后满意度的多种比较可以看出,采用分层护理模式后,三方面的满意度都比采用分层护理模式前的满意度分数要高,见表1、表2、表3。

4讨论

分层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和临床的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量好了医院在社会当中的形象,同时还提高了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分层管理模式有效的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工作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参与机会[4]。

参考文献

[1]蓝惠兰,黄惠根,李秋屏,黄碧灵,廖游玩,谭杏飞.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12:02-03.

[2]曹旭华,侯桂玲.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的效果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4:09-10.

护理分层级管理范文6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现状;对策;

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质量[1],因护理问题而引发的纠纷在基层医院逐年增多。笔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对策,现报告如下:

1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的现状

1.1缺乏法律意识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患者的保护力度加大了,从而使患者逐渐加强了维权意识,但是护理人员缺乏对法律法规的认识,部分护理人员在操作和言行方面不规范,不严谨,对自身的言行可能带来的后果考虑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又差,是导致纠纷的主要因素。

1.2 护理人员数量缺乏 基层医院为了增加经济效益,减少开支,护理人员编配数量较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数量严重不足,造成对病人实行整体护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

1.3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护理水平较低 目前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一般工作经验欠缺,学历较低,加之其对自身提高业务知识的意识淡薄,导致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能及时预见和发现问题,是造成失误的关键因素。护理人员缺乏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不能及时掌握新兴仪器的性能,使操作中易发生错误或失误。

1.4医患沟通不透彻 医院各部门之间、医患之间、医护之间沟通出现障碍。当前,最常见的纠纷类型是误解性医疗纠纷, 其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医患沟通障碍[2]。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通技巧及耐心,在与患者沟通时态度生硬、语言简单,考虑问题不全面,使患者家属不满,直接影响护理管理质量。

1.5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且缺乏监督 医院制定的各项护理制度在执行中不严谨,且没有切实的监督体系,造成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分级护理等制度执行不严谨,为医疗事故埋下隐患。

1.6护理记录书填写不规范 护理人员在填写《护理记录书》时,内容过于简单、主观判断多、重点不突出,且书写不规范、不认真、不及时,并出现多次涂改等现象,对院方今后查对带来不利。

2对策

2.1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并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的护理规定及规章制度。对相关医疗事故的隐患总结,并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隐患的预见性。

2.2配备相应数量的护理人员 近年来,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已逐渐成为健康保健队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中的任务与医生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相同。因此基层医院应调整增加护理人员编制的数量,使护理人员编制达到基层医院现状及发展所需的标准。

2.3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 完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对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理论及操作技能经常性的进行培训并考核,使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抢救技能及应激能力熟练掌握。院方还要给护士多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满足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对新业务、新设备、新技术的需求。

2.4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要衣着端庄、热情饱满、谈吐高雅、技术娴熟,树立良好的形象,尊重并理解患者,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同时提高沟通技巧,把握沟通时机,将应知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患者及家属。护士应先与医师对与患者有关的病情达成一致,再与患者沟通,避免与医师的解释不一致。安慰情绪低落的患者,善于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述说,并作出反应。对具有风险的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前,明确履行告知义务,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及护理的内容、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和争议。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要保持连续性,及时总结并修正沟通技巧,做到患者满意,消除纠纷隐患。

2.5完善护理制度及监督体系 基层医院“重医轻护”的老观念应该转变,健全并完善护理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监督体系,同时制定合理的考评制度和考评措施,护理工作的考评地位应等同于医生、医技、药剂人员的考评[3],使护理工作的规范化落实到每一个护士的护理工作中,对各护理环节建立监督体系,并定期进行检查,切实落实“三查七对”的制度,保证患者用药及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6重视《护理记录书》的填写规范 《护理记录书》具有法律效力,是护理工作书面反映,因此,要高度重视《护理记录书》书写的规范化,并定期抽查,保证护理记录的质量。护理人员在记录时要及时、规范、真实、完整、准确、清晰的书写,不得涂改、添加或漏项。

3讨论

当前形势下,基层医院在治病、防病等方面在当地人民群众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中坚力量[4],其在提供医疗、保健、预防及康复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院的护理水平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直接反映,同时还影响着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5]。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我院从实际出发,通过转变“重医轻护”的观念、建立健全相应的护理制度、配备适宜的护理人员并定期继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加强重视沟通,认真规范的书写《护理记录书》等一系列措施,使每位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发挥出极大的积极性,保证了护理工作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完成了我院的护理管理目标,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宋昕宇.基层医院影响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60.

[2]王秀女,马平,郑建萍.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15(8):792-795.

[3]刘淑芬.影响基层医院基础护理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