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设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毒设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毒设备

消毒设备范文1

肺功能室及其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由于肺功能检查时要求通过呼吸测试管道与患者呼吸道连接,故患者呼出的气体,甚至用力呼吸时的唾沫等可污染呼吸管道及室内其他物品,易于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管道及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非常必要。虽然目前尚无由于肺功能检查而导致明确交叉感染的报道,但其潜在危险不容忽视。部分文献报道雾化吸入装置及肺功能检查中的CO2吸入装置有大肠杆菌及分枝结核菌生长。

目前国外已广泛使用一次性过滤器使患者口腔与肺功能仪测试管道相隔,呼出气体首先经过过滤器,因此可阻隔患者呼出的细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国内尚未普及应用,目前多用一次性或重复使用的接口器连接患者口腔与呼吸道。

肺功能仪消毒:我院使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使用一次性口嘴。需要关注的主要3个部件有细菌过滤器、连接管和口嘴。

正常情况下:①清洗:将45°弯头、筛网传感器、传感器外壳、硅胶管路等拆下后,用10%的醚蛋白酶液浸泡10~15分钟后,取出用流动蒸馏水冲洗(最好不用自来水,因其含有杂质)。②消毒:再将其置于2%戊二醛内(加0.3%碳酸氢钠可增强其杀菌消毒作用),浸泡15分钟或更长时间。或用随机附带的Descogen消毒颗粒配成1.5%的液体浸泡15分钟。取出用流动蒸馏水彻底清洗干净(尤其注意筛网传感器应绝对冲洗干净,否则将导致仪器定标不准确)。

高感染患者测试后:①硅胶管与塑料部件的消毒:将45°弯头,传感器外壳,硅胶管路等拆下后,将其置于2%戊二醛加0.3%碳酸氢钠溶液中(增强杀毒效果)浸泡10~15分钟后,取出再置于浓度1:25的84消毒液中浸泡10~15分钟(或用1%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取出后晾干。②筛网传感器消毒:取下后置于2%戊二醛加0.3%碳酸氢钠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或取Descogen颗粒配置成浓度为3%的溶液浸泡约60分钟或环氧乙烷熏蒸10~20分钟。③清洗:完成各个消毒步骤后用流动蒸馏水彻底冲洗,尤其是筛网传感器,如果冲洗不干净会导致定标不准确。

消毒设备范文2

1 对学校教育装备工作的认识

装备资产是校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装备管理与一般校产管理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做好中小学教育装备工作,首先要认识到装备工作不是一件单一的、孤立的事情,至少包含校产校具的装备建设、管理、应用3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一方面,装备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同时要做好管理,发挥装备的教学保障功能;另一方面,管理可以保证教育装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同时也是为了促进装备的充分应用,提高其利用率;此外,在装备得以充分应用的同时,装备管理、装备建设,包括制度建设也必须相应同步跟进,使之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适应装备工作发展的要求。

2 装备管理是学校校产管理工作的重

要方面

从资产管理角度来看,装备首先是“物”,是学校的重要资产,应纳入常态化的校产管理范畴。学校校产校具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财的管理,二是物的管理。财的管理包括校产校具的采购、入库、赔偿、报废等;物的管理包括所有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教学办公用品和建筑物及建筑材料的保管、维护、维修、使用等。

校产校具的管理既要“管”还要“理”。管是管好学校的财和物,管要管得井井有条,保障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理是理出所有的东西,有用的要物尽其用,没用的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的报废报损手续,为教育装备设施更新提供依据。要做到制度先行、规范操作、科学管理。

2.1 制度先行

学校校产、装备管理制度的建立、修订和完善一般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继承与创新的原则。许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校工作实际、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其他管理工作有很好指导和规范作用,可操作性强,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的规章制度,应予以保留,以保证学校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比如,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一般都比较完备、科学,应该继承。同时,学校管理制度也要适当增加、修订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和图书馆的管理制度等,就需要重新修订、调整和重新制定。

2)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管理所涉及的人、财、物等诸多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要素。制定学校管理制度,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要把他们的利益、感受、发展摆在第一位,因为学生是学校工作的对象,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教师是完成学校根本任务,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主要力量。学校校产、装备管理制度,就是要在“以人为本、主动服务于教育教学”的理念指导下,实现学校财产的有效管理、规范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产管理制度的制订要体现出引导、促进、鼓励和方便全校师生的使用,而不仅是为了方便校产校具的管理,更不能限制、约束了师生的使用。

3)实体制度与程序制度相结合的原则。目前,学校的管理制度基本是实体制度,缺乏程序制度,使公开公平公正不能有效贯彻。学校的规章制度规范着全体师生的行为,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享有特权。既然规章制度人人都要遵守,在修订学校管理制度时,就必须考虑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有些规章制度不规范,有的比较模糊,有的非常空洞,有的文字不规范,有的条例易产生歧义,有的不切实际,有的非常繁琐、叠床架屋,可操作性不够。因此,梳理校产校具管理制度时,必须对不规范的制度予以修订、重建甚至取消。

比如,在本校的班级校产校具管理制度中,就规定“学期初配置,班主任签字,学期末检查核对,损坏赔偿”。同时,加强日常的“校产盘查”力度,严格执行“校产校具赔偿制度”,并且把检查结果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评分体系和“文明班级”评比指标中。

2.2 规范操作

有了科学、规范、系统的校产装备管理制度,还需要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严格执行和贯彻落实,尤其是要注意校产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操作,才能保证校产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比如,每学年的财务预算,先由各个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填写一份“常州市第一中学设备采购申请表”,然后由校产管理员提交“学校已有类似的相关设备情况”,再由装备处调研、汇总后提交分管校长,校长室根据学校的预算总额、需求的轻重缓急等因素综合考虑,制订整个学校的财务预算报告。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况,急需添置的设备设施,也必须按照规定填写“设备采购申请表”并进行审批。

1)对于设备的采购,学校一向遵循常州市政府采购中心和常州市教育局装勤中心的“政府采购、协议供货”方式,实行公开招标。对于小额的日常办公用品、维修配件、易耗品等,也是货比三家、公开信息、择优签约、长期合作,力求节约,学校的打印机耗材、家电设备维修等,都是采用这样的操作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学校文印室还实行了社会化运作,不仅节省了资金,还压缩了一个工作岗位。

2)对于校产、装备设施的采购结算和报销,学校积极实施“公务卡结算财务管理办法”,即使有个别的、突发性的,学校单独采购,也要遵循2人以上一起采购报销的原则。

3)对于校产、装备设施的入库,更是由财务会计和校产管理员严格执行验收手续,核对物品、核对型号、核对数量、核对发票等。

消毒设备范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 社会服务

[分类号]G250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问题在学术界引发了争论。笔者认为,这些争论是由“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表述所造成的误读引起的。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请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1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认知概述

1985年,吉林大学图书馆杨春元先生提出了“大学图书馆应面向社会”的观点;同年,于鸣镝先生也撰文提出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向社会开放。此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话题,不时出现在学术刊物上。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明文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激发了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研究。

2005年夏天,“中国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与会60余位馆长或馆长代表签署了《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以下简称《武汉宣言》),极大推动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研究。

《武汉宣言》在图书馆界引起了热烈反响。范并思教授在他的博客里对《武汉宣言》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燕今伟、厦门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肖德洪、中山大学教授陈焕文、南京大学教授郑建明、湖南图书馆馆长张勇等,撰文对《武汉宣言》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著名学者的关注使得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学术讨论迅速升温。2008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正式了《图书馆服务宣言》,强调“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年会“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社会化”分主题讨论时,“高校和科研机构图书馆如何开展社会化服务”成为其中重要议题。为了配合学界讨论,《新世纪图书馆》杂志2009年第5期推出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讨论专栏。

《武汉宣言》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大公报》、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或转载。媒体的助威使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讨论波及到更大范围。2007年7月,《国际先驱导报》和新浪网针对“高校图书馆是否应该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的问题进行联合调查,截止到2007年7月18日,共有2 000余人参加调查。其中75.99%的人认为:“高校图书馆应该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高校没有独占书籍资源的权力,公众应该从高校图书馆中广泛获益”。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人们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认识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意见。支持者的主要观点是: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资源利用率低,需要对外开放。因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非常丰富,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入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的行列。反对者的主要观点是: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建设要求而展开,人员编制根据服务群体的总量定编。“社会人群想进来,高校内部会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如安全问题,还有珍贵图书的保护问题。而且市民要读书,也不应该由高校图书馆来承担这个责任”。双方各持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问题的提出

为了明了以上分歧所在,笔者对2007、2008年两年的文章作了逐一研究,结果发现,这两年的研究文章共计68篇,其中47篇文章的论据涉及到馆舍、书籍、阅览室、阅览时间、经费等“开放”条件,占文章总数的69.18%;也就是说,无论认为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非常丰富,资源过剩利用率低,应该向社会开放的赞成者,还是强调馆舍、技术、人力、安全问题等制约因素,担心影响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反对者,他们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对阅览室、书库、设备、书刊资源的“开放”基础上的。

人们的议论集中在该不该“开放”上。可见,开放成了问题的焦点;或者说,人们的争论与“开放”这样的表述和理解有关。笔者认为,这些争论是由“高校图书馆为社会开放”的表述所造成的误读引起的。

3 被误读的概念

与图书馆工作有关的“开放”的释义,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使关闭着的打开,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二是指敞开,允许人内,多指公园、展览会、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接待游人、参观者、读者等。

从以上“开放”的两个释义出发,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法的涵义:一是允许高校以外的读者入内;二是高校图书馆过去不对外开放,现在要解除原来的禁令,其阅览室和馆藏资源允许校外读者利用。显然,这两个义项都是以实物为前提的,以阵地工作为特征的。

服务是“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求的活动”。图书馆工作的开放与服务有质的区别,开放,必须以阅览室、书库等实物为前提,仅仅是指允许利用,是一种被动的阵地工作,是一种守旧的传统工作;而服务是主动行为,是内容延伸,是探索创新,且不一定以实物为基础。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提法,意味着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工作,是以阅览室和书库为主要实物、以阵地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被动工作。这种定位起点太低,既不能概括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全部实践活动,也不符合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的本质要求,没有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人力和智力优势。这种提法和取向,是一种把高校图书馆降为社区图书馆的学术误导,是对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误读。

笔者认为,应该以“服务”代之以“开放”。“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提法,避开了高校图书馆以阅览室和书库等实物为代价的负担和压力,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4 “开放”所无法包容的事实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的实践远远超出了“开放”的范畴。

从现有资料得知,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做得最好的是美国和日本。200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一份关于大学图书馆为本科生服务的指导原则中提到:对于其他用户(指市民或者社会团体),图书馆应该像对待本校师生一样,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只有这样大学图书馆才能通过这些用户与整个社会融合。基于这种传统和理念,美国高校图书馆几乎都向社会读者开放,不论地区、年龄和种族,只要来馆并出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

办理相关手续,入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在服务方式方面,美国高校图书馆有不少创新。美国高校图书馆非常注重与社会机构的合作。为了把服务对象延伸到国际间的信息需求者,美国高校图书馆与国际社会信息机构及大型出版社合作,对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及非营利性机构提供低价或无偿的知识和资源;借助公共机构或私人基金的支持,通过网络链接信息和知识,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的“Open Collec-tion Program”(开放收集方案)开放教学性、历史性的资源,并努力为全球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字资源访问模式。加州大学戴维斯图书馆推出的“OpenCampus”(开放校园)服务设置中,充分考虑到了残疾人的学习需求,对于社会上视觉、听觉、语言、学习等方面有残疾的人员设有专门的课程,残疾人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信息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

日本总计有701家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图书馆,其中有685家向社会开放,开放率达到了97.7%,其中,87家国立大学和71家公立大学图书馆的开放率均达到100%,543家私立大学图书馆的开放率也达到97.1%。在前述开放率达到100%的87个国立大学图书馆中,为社会开展情报服务的占总数的79.3%,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占总数的93.1%。

显然,美国高校图书馆与社会机构合作的创新做法、日本同仁为社会开展情报服务和参考咨询服务的较高比率,远远超出了“开放”的范畴。

在我国,满足馆际互借和提供临时借阅,是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做法。但这只是图书馆之间的一种合作方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向社会“开放”。

诚然,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或为部分读者办证,或向社会全部或部分开放,如厦门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海南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威海)、威海职业学院图书馆等。这些做法缓解了读者供需矛盾,大家是欢迎的,其价值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不等于说,这就是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本质,更不能代表它的方向。

面向企业服务是一种积极探索。清华大学图书馆参与了该校“企业合作委员会”的工作,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图书馆与网络公司合作,为大型制药厂制作网页,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江汉大学图书馆先后为东风汽车、神龙汽车等企业的科研机构提供经营管理、产品开发、人才培训、市场动态、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情报信息;针对开发区的汽车产业进行了相关信息的开发,并参与了教育部主持的CALLS数据库项目中关于汽车资源数据库的开发,获得三等奖。东南大学图书馆每年承接了大量的科技查新业务;暨南大学图书馆、郑州工业大学图书馆等采取灵活的管理机制,使业务范围从传统的服务项目拓展到数字化软件及硬件的维护、系统开发、数据库制作、企业咨询等多项内容。

为地方政府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亮点。比较有影响的是广州大学图书馆。2000年广州大学图书馆就提出了“立足广州,面向广东,辐射海内外,服务社会”的发展目标。2003年广州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媒体眼中的广州”新闻资料全文数据库,为广州市政府机关提供服务,并取得显著成绩,获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社科课题30项。广州大学图书馆为地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得到了图书馆界的高度认可和赞赏,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高校图书馆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典范。

帮助公共图书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服务创新。2008年成立的吉林省图书馆联盟,成员包括省市公共图书馆以及院校、军队和科研单位的图书馆,读者持有图书馆联盟的通阅卡即可实现馆际互借。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分别与一些基层公共图书馆签署共建协议书,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业务培训及技术指导,提供书刊及电子资源下载,协助建立资源数据库,指导公共图书馆制定自动化管理方案。“吉林省公共图书馆人才培训基地”则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人才、技术优势,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人员培训。

可见,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实践是不拘一格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且范围在不断扩大,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这些活动以智力输出为主要特点,充分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优势。上述实践活动大大超越“开放”的范畴。事实说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表述,无法涵盖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创新内容,且外延太窄,取向单一,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误读。

笔者认为,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和工作表述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可以涵盖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所有形式和内容。这种表述内涵丰富,外延宽泛,有利避免歧义,消除误会和统一认识,有利高校图书馆因地制宜地开展为社会服务的工作,有利于这项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信息服务、专业指导、方法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方案策划、项目合作、学术示范、科研引领等智力输出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主要取向,这种取向既反映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这项工作的本质要求,又代表着此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5 结语

消毒设备范文4

钱道明被称为“四大提花王”,潜心研究了数年,将消费者喜爱的字、画、佛经、照片,都做成了精美、逼真的墙布。

虽然这些墙布的售价都不低,但因为有了艺术价值,不再单纯是一件装修用品,钱道明成功地开拓了一个新市场。

高清图案,栩栩如生

钱道明的工厂在兰溪。这里曾是全国有名的纺织基地,现在,当地政府正致力于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钱道明生产的墙布,就是一种全新的产品。

用布代替纸,贴在墙上,最大的好处莫过于防霉、透气、环保。钱道明现场就拿着吹风机示范,隔着厚厚的墙布,依然能感受到吹风机强劲的风力。

更吸引消费者的,还有墙布更好看。钱道明做了二十多年的提花面料,他生产的墙布,立体感、层次感,当然比印刷的墙纸更甚一筹。而且在价格上,墙布的价格并不比墙纸高。钱道明指着一款立体提花墙布说,这是公司里卖的最好的一款,属于中档产品,价位与高档墙纸差不多。

凭着这些卖点,钱道明的墙布生意十分不错。目前墙布生意只占了产量的20%,却贡献了40%的产值。

但这些并非钱道明得意的地方。在一层专门的墙布展厅,一进门,王羲之的《兰亭序》映入眼帘。这是用提花技术纺织而成的墙布。因为织得非常精细,王羲之书法的神韵得以很好地保留。

不仅是《兰亭序》、《般若波罗蜜心经》,还有徐悲鸿的《骏马图》,不同的骏马神态各异;仇英的《桃源仙境图》,老翁的头发与胡须细腻逼真……

钱道明说,这些都是客户提出的个性化要求。“只要客户提供高清的样图,无论是字画、照片,我们都可以织成墙布,即使近距离接触,也经得起推敲。”

墙布并非钱道明独家生产。国内制作墙布的企业不少,但像他们这样能够提供高品质、个性化墙布服务的,“国内应该只有我这一家”。

钱道明的公司叫汇明提花织造有限公司,最大的业务是为国际知名品牌提供高档提花面料,而增长速度最快的业务是墙布,而个性化墙布是利润最高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是一项可以打响自己品牌的业务。

追求极致,附加值高

墙布细节,经得起细看。墙布上的人物,毫发毕现;墙布上的动物,姿势逼真。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钱道明车间,我们看到了一台提花机。个性化高清墙布,都是从这台设备上生产出来的。设备的上层是电子提花机,比普通机器大很多,其他也并没有特殊的地方。

它为何能纺织出逼真的墙布?钱道明指着密密麻麻的线说,这台机器的经纬密度,可以达到每厘米120至130根纺线。而普通纺织机的经纬密度在每厘米70根左右。同样一平方厘米里,用前者纺织出来的图案,当然比后者精细得多。

“你看博物馆里那些美轮美奂的绣品,针脚越细越逼真,我们的原理也是如此。”钱道明说,任何美的东西都是要花更多的时间打磨出来的,以前的刺绣如此,现在的纺织品也是如此。

这特的提花机,也是他花了一年时间琢磨设计出来的。上层是改良过的电子提花机,下层则是剑杆机。

钱道明有一儿一女,一个负责高档面料,一个负责墙布业务。可以说,他的产业后继有人,71岁的年纪早应该享受生活了。

钱道明的儿女都劝父亲不要折腾,眼下两个业务都处于供不应求、市场形势大好的状况,“为何还要折腾什么新产品。”

钱道明不这么想,墙布虽然眼下销得不错,这并不是一样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就是要靠极致的产品质量和服务。

日本企业对产品质量追求极致的态度,是钱道明认为值得学习的。“同样功能的产品,精致的、漂亮的就能卖得贵、卖得好,因为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功能的需求,更满足了人们美的享受,这就是无形的价值和市场,是我们需要追求的附加值”。

设备易求,品质难仿

钱道明说,他设计的这台机器要仿造,并不难。从他推出个性化墙布的服务开始,来他这里想要学习模仿的人不计其数。但他很自信,“让你们弄明白这台设备,回去就算造一台一模一样的上线,没有三四年,也织不出我的墙布”。

关键在于与这台设备配套的人才团队上。从图案设计、工艺设计、软件应用、现场调试到上机纺织……每个环节,他都有独当一面的人才。

纪碎茶就是工艺设计环节的设计师,十分清楚个性化服务的奥妙所在。“纸与布是完全不同的两样载体,如何让纸上的图案还原到布上,关键是织线的材料、选色、搭配,与机器的适配,与工人的适配……”这些都考验一个设计师的耐心与经验。

就像仇英的《桃源县仙境图》,经线和纬线如何织就出老者的毛发、衣袖的褶皱,都不是简单的勾勒和描绘,需要一次次尝试。因此,他们的每一幅作品,都经得起近距离的挑刺,也为他们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钱道明最满意的一幅作品,是长达41米的整卷《清明上河图》墙布。从画变成墙布,足足花去整个团队一整年的时间。没有别的窍门,就是靠每个人尝试、研究,研究出了《清明上河图》适合在机器上进行纺织的织线、颜色、走势和技巧。

在钱道明看来,纺织产业并没有什么高科技的含量。那些舍得花钱在设备、人才上的企业,也都很快能产生效益。但反过来,纺织产业要想产生新的效益,并非一定要有大的投入,钻研有时候也能产生具有全新效益的提花产品。

消毒设备范文5

关键词:校企合作; 班级; 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19-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校企合作已愈来愈多的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并且在各地得到了实践。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职业教育的篇章中指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又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强调:“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作用,同步推进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办学,建立健全教育与行业合作、学校与企业一体共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机制。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在此指引下,各地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各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起,各种冠名班更是层出不穷。

然而现实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抛开专业建设、技能培训等方面不谈,仅仅在学生管理这一点来说便出现较大的冲突和不协调。一方面,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要求员工能够勤奋、吃苦,乐于服从企业的安排,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对企业忠诚。此外,企业还特别强调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企业管理。另一方面,对于学校而言,中职学生的难于管理也是有目共睹的。由于长期的习性使然,中职生中的违纪现象比比皆是,迟到旷课时有发生,抽烟喝酒大有人在;有些学生进取心差,缺少正确有效的奋斗目标,学习生活缺乏活力。最严重的是不少学生常常漠视学校纪律,即使纪律处分也无动于衷,毫不在乎,甚至主动退学,造成不低的流生率。这些学生即便是到了企业,也往往坚持工作不了几个月,能坚持超过两年以上的已是凤毛麟角。

在这一种背景下,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只能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化合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学校而言,现在的中职学生多为“九五后”,他们成长的年代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年代,也是互联网开始普及的年代,他们少受挫折多有享受,且好高骛远;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常常恃宠而骄,不在乎一切,更少在乎规则和制度;由于他们也是长期以来老师眼中的“差生”,在“分数为王”的教育体制里更缺少被承认。到了职业学校,由于管理制度与普通学校大同小异,他们的学习生活由不适应变成反叛。企业并没有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学生并不了解企业制度;学校对于连退学都不怕的学生也是显得无能为力。

校企合作,原意是一件为了双方共赢的举措,自然不能让它变得有名无实。对于一名教师而言,我们无力苛求企业做些什么,甚至也无力让学校的管理发生大的变化,但从班级管理的角度而言,还是有许多可操作的空间的,创造性的进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便是一个好的途径。实践证明,恰当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一、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评价方向

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多为以学习成绩为核心,然而实际上中职生最弱的也就是学习成绩,借鉴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我们可以在三个方面给予学生评价,即基本遵守、活动参与和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基本遵守考核的是学生的纪律遵守,我们所设定的基本遵守考核包括出勤、卫生劳动、纪律、作业完成等八个方面,这和企业对违纪的零容忍是一致的;活动参与考核的是学生对学校活动、班级活动的参与态度以及参与的结果状况打分,这与企业所强调的团队建设是一致的;学习成绩是学生的本职,犹如员工的产品,我们设定的指标有理论学习成绩、技能操作水平、综合业务能力等三个方面,这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是一致的。将这三个方面按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即能得到学生的发展指数,让各有优点的学生都能得到认可。这既和企业的管理接轨,让学生慢慢适应企业制度,也脱离了初中时候的单一考核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认可,从而减少他们违反纪律的行为。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考核手段

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注重对学生的结果考核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过程考核,其实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企业管理中一般比较重视过程管理中的持续改进,当出现问题以后能够及时反馈,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我在管理校企合作班级时就常常使用过程管理,每一天我们都会将学生在三个维度的考核结果直接上墙,并且在班级博客公示,第一时间让学校、学生、家长、科任教师、合作企业的人事部门等知道,并且有针对性的找学生谈话、辅导,让问题得不到蔓延,也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严苛的过程管理。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关键――组织形式

班级管理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线性的,如班主任以下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班长下又有学习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文艺委员等;团支部书记以下又有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各委员以下又有各小组长等。但这样的管理方式显然不够全面,和企业的管理模式有点像,但也不完全一样。

我在管理校企合作班级时使用的是线性管理加矩阵管理的模式,线性管理如上所述,矩阵管理将教务处与各任课教师、德育处与年级组长、合作企业人事及培训部门等组成不同的维度,管理到每一个体,使得考核更为全面和科学,也更为贴近企业管理。

消毒设备范文6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特点,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工作,在“价值回收―再购置”环节设计了成本补偿制度,使设备拥有部分自我再生能力,能够持续使用和更新,有效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体现着学校的综合实力。大精设备的动态使用管理过程是:购置――使用――价值回收――再购置。目前对大精设备使用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购置和使用阶段,注重购置前的可行性分析和使用中的效益分析,而对价值回收――再购置这个环节比较忽略,表现在注重设备的使用效益,却不考虑设备的成本补偿。设备使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要么被挪为他用,要么流入个人手中,致使设备在使用期满之后,由于未能完成其价值补偿,丧失了再生能力。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校发展。因此建立成本补偿制度,提高设备的自我再生能力,已成为高校设备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出现的新变化

(一)资金来源发生变化

购买设备的资金由原来单一的国家无偿拨款,变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无偿捐赠、各类政策性融资(如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和非政策性融资(如商业银行贷款、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等等。只要是从融资渠道进入的资金都是有资金成本的,而且到期必须还本付息。

(二)设备功能发生变化

设备功能由以前单纯的用于教学科研,变为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甚至部分设备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功能。我校是一所工科性质的大学,学校的大精设备具有很强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

(三)使用效益不同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使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基本上是无偿的,不会或很少得到现金收益,因此无偿使用设备是必然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对外服务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无偿使用设备带来的后果就是,设备损耗了,个人受益了,学校资金压力加大了,其最终结果就是该设备报废之后,学校无力继续购买类似或更加先进的设备,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

针对这些巨大的变化,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市场化管理手段,重视成本的回收,初步制定出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成本补偿制度,试图使这些设备能够完成部分价值补偿,从而使其具备持续再生能力,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二、成本补偿制度的具体应用

成本补偿制度由成本分析、收入分配、专户存储和学校补贴四部分构成。其运行机理如图1所示。

(一)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整个核算体系的基础,它由固定成本分析和变动成本分析两部分组成。这里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套用的是管理会计学上的概念,与管理会计学上严格的成本习性分类是有区别的。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不随作业量发生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直接费用。

年固定成本总额除以有效工作天数,就是日固定成本。项目使用该设备的时间乘以日固定成本,就是该项目应承担的固定成本。(如图2)

(二)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是指使用仪器设备获得的收益在各个主体间进行分配,将收入合理地分配给学校、二级学院和项目组。学校分配的部分主要用来补偿设备的固定成本,包括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其金额略高于设备的日固定成本和使用时间之积。这样既可以补偿该时间内使用设备的固定成本,又能为学校带来一定的收益。二级学院参与分配主要是因为它承担了仪器设备的管理责任,需要一定的经费进行管理协调。项目组需要承担仪器设备的变动成本,分配给它的份额要足以调动其使用设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增强其自我补偿的能力。

(三)专户存储

学校获得的收入进入设备购置基金专户存储,专门用于该设备或其替代产品的再购置。如果该设备使用期满学校决定不再购置同类设备,则该设备的购置基金经研究可转用于其他设备的购置。

(四)学校补贴

由于高校设备并不是每天都能够带来收益,它还要承担一部分教学和纵向的科研任务,不能完成全部价值补偿。因此,在设备使用期满需要重新购置的时候,仅仅依靠购置基金是不够的,学校还要进行适当的补贴。

三、效果

成本补偿制度在我校施行一年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成本意识增强

尽管在学校内部推广成本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是由于我校实行的是集权管理,二级学院的人、财、物管理权限十分有限,因此成本意识比较淡薄。实施成本补偿制度以来,大家认识到设备是有成本的,即使在设备没有使用的时候都会产生固定成本,成本意识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提高了大精设备的使用率

成本补偿制度实施效果的好与坏和设备使用率,主要同用于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使用率密切相关。如果科学研究和对外服务的使用率低,那么设备的自我补偿比例就低。实行了成本补偿制度后,设备使用收益分配的制度化,充分调动了教职工使用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