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英语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英语总结范文1
【关键词】循序渐进;耐心细致;有效引导
A little practice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Teng Li
【Abstract】Vocabulary is the focus of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vocabulary mastery of how good or bad, directly aff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as the language of learning words, is the basis of language formation, students'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students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and learn in the daily life application can skillfully use English for oral communication, learning and mastering a large number of vocabulary is the key. "One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language, vocabulary is the human thinking activity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words and the ideas of the human communication is done by made sentence words. No words, no language is unthinkable."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 of "English course standar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graduates will learn how to use 3000 words and 400-500 idioms or fixed collocation. But quite part of students' vocabulary is far short of the requirements, make they learn English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directly affected. Therefore, vocabulary teach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 am a ordinary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the high school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and memory, make some summary.
【Key words】Step by step; Be careful; Effectively guide
1 调整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改进和探索词汇教学的方法。
1.1 要过好语音关。 要求学生把每一个音标发准确,尤其对于初学者,不能急于求成,每节课当中,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为了唤起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以辅助教学效果。例如
(1)激励性教学。争先好胜、表现欲强是初中学生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课堂上教师如果用组织竞赛的方式进行语音教学,这样不仅使竞赛活动成为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在初始阶段注意力特别集中,人人都想表演一下自己的记忆力,都想为自己的小组尽一份力。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因此采用激励的方法教学,效果最佳。
(2)链条式教学。在学字母时,就在每一个字母后面注上音标,让学生感知音形,同时特别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五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准确读音及规则。然后引导学生注意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组合,及一些特殊字母组合的发音。在此基础上,慢慢增加单词的长度和难度,音形结合,温故知新,新旧联系比较,不断加深印象,养成良好的拼读习惯。这样不仅帮助学生逐步解决了发音问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单词的能力,更为今后词汇的积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认为,我们不能笼统地反对死记硬背,必要的记忆和背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让单词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必须把机械记忆与理解记忆结合起来。机械记忆就是机械重复、反复记忆。在初级阶段,学生只能机械记忆。因为,他所学的词汇量和英语知识有限,无法进行更多的归纳和联想。但是几乎每个学生都认为死记硬背很是枯燥乏味。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帮助学生背诵的方法。
(1)瞬时记忆法。 在教学单词时,先让学生仔细听,老师范读。学生注意听老师的发音,并在心里跟着默读,教师一边读一边在黑板上板书出所读的单词, ,同时在板书单词时用彩色粉笔标出该词的字母组合,并重复几遍字母组合的发音,然后教师领着学生读几遍, 并说出所学单词的意思,最后要求学生在熟悉每个单词读音的基础上能准确判断出每个单词的中文含义。
每教完一个单词,给十秒钟时间让学生自已背诵。要求是音读准,声音响亮,反复拼读,谁先背会,谁先举手,时间没到,嘴巴不停。十秒钟后,任意抽取一个小组当场检测,以竞赛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为学生学好语音、语调打好基础,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切忌用汉语来代替单词的读音,避免今后学生音读不准,词记不住。
(2)循序渐进法。英语词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词汇积累的数量,更应注重记忆的效率,做到逐层加深。每天十个单词的记忆,不断循环反复,形成习惯,使同学们感觉不到背诵是一件枯燥又痛苦的事。通过每天早晨的齐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为了使单词更鲜活,使同学们记忆单词的时间越长,我们还可以把单词放在句子,甚至文章当中来加以记忆。句子是由词组成的,我们记忆单词就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句子。实践经验证明,孤立地记忆单词容易遗忘,必须把单词放在句子里,根据上下文了解其意义和用法,这样记忆的单词才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才算的上真正掌握了这个单词。另外仅记单词也是不够的,应把词扩展为短语、句型,甚至精彩的段落或短文。以句子为单位记忆单词还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单词的用法和不同的形式,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孤立地记单词徒劳无益。如果我们把词汇的学习和语境联系起来,记的不是单个的单词而是整个句子,通过上下文甚至是整篇文章在一起,有利于推动词汇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1.3 注重词汇的学习方法。学生记忆词汇的目的就是扩大词汇量,为阅读英语和运用英语打下基础。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积累一定词汇之后,应该运用不同的方法巧妙地扩大词汇量。以下几种方法不妨试一试。
(1)构词法。①名词+y构成形容词,如wind(n)+ywindy(adj);②动词+er构成名词,如teach(v)+erteacher(n);③形容词+ly构成副词,如slow(adj)+lyslowly(adv);④在词上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如writerewrite,easyuneasy;⑤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成一个词,如black+boardblackboard,ten+year+oldten-year-old。
(2)比较法。比较各词之间的音形义的异同。①同音异义词, sun-son,where-wear; ②音形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 light(灯),light(轻的)和light(淡色的);③词形相同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present/’preznt/adj目前的、现存的,n.礼物,present/pri’zent/v.介绍、出席。
(3)分类法。如表示动物一类的词窜在一起;dog,cat,pig,horse,sheep,bear,cow,tiger,elephant等;有关人的词:boy,girl,man,woman,father,mother,son,daughter,teacher,doctor,driver;其它如文具、水果、星期、季节、月份等都可以分类。
(4)辨析法。对同义词或词组进行辨析,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如look(有意识地看),see(无意中看见),watch(强调所看对象发出的动作);listen(to)(有意识地听),hear(无意中听见)等。
(5)对比法。①与反义词作对比进行记忆,如young-old,empty-full,bring-take,borrow-lend;②与对称词作对比进行记忆,如man-woman,walk-run,read-write等。
2 调整教学心态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词汇积累的数量,更应注重记忆的效率,做到逐层加深,建立一套记忆与应用,学习与提高的词汇记忆的方式。除此之外,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对词汇掌握的情况,随时关心识记词汇效率差的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指导、帮助和辅导。教师的耐心细致会无形中增强学生的信心,切不可急躁,要遵循基本的记忆规律。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英文学习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同时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所以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基于以上推论,在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所以务必保持积极耐心的态度,尽量保持微笑教学。
3 量变达到质变,教学相长
学生学习英语,感到最困难的是怎样把词汇记得快、记得多、记得牢。一方面,记忆词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把记忆词汇的方法教给学生;二方面,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记忆。然而,记忆是有时效性的。在最初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发展最快,以后则缓慢递减。因此,对学生学过的词汇要及时复习,反复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形式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进一步理解,巩固记忆,灵活运用。复习巩固,增强记忆词汇的方法多种多样,如:从音形义三方面对比新旧单词异同;学习新课或新单元的词汇时复习上一课或上一单元的词汇;期中、期末再复习所学的词汇,多次循环;对学过的词汇进行归类,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学英语的自信心也就增强了,反过来,还有助于教师的教。
综上所述,形式多种多样的词汇记忆与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论哪种目标语,词汇在所有语言教学中都是重要因素。”因此,重视词汇教学,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量,调整教学心态,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运用词汇的能力,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
学习英语总结范文2
一、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强调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实施。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具备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初级能力。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丰富社多生活经验、开拓视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实践和探索,在教学目标、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层层递进。在实践过程中应明确以下几点:
1。 在教学总体目标上,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养。教师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渴望学习英语;在课程实施上,重环境、重频率、重效率。教学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充分和利用、开发电视、DVD、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克服课少时的困难,并且在在早读时及时复习,保证学生高频率的接触英语,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率;在语言教学目标上,重语感、重语音语调基础、重交流能力。学校和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提供大量的感知,体验、模仿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语感。
2。 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诗歌、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教学的语言材料要真实、实用。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通过视、听、说、玩、唱、画、读、写、译等饶有兴趣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习得”与“学的”结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预感,设计任务性活动,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
教学方法要多样,且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实践中,我们发现每当孩子进入角色,成功的做成每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感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同时要求布置的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做到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相结合,基本操作与自由练习相结合,单向和综合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拓展英语教学时空。
1。灵活安排教学组织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排,成行,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2。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软件,适当的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
三、努力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只有这样你的教学经验才会更丰富,你的教学业绩才会更突出。记得复习时,一名学生来问我一个读背过很多遍的单词的读法,我当时生气极了,就大声数落了他一番,说到:上课时干啥去了,为什么不看、不用心记?可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认为他来问我就已经表示他想学习了,他离成功大门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了,可我呢,竟打消他的积极性!想想真是不应该!另外我还发现了一个检查的好方法,与其他老师共同分享一下:就是在检查时把第一遍做过的答案盖住,再做一遍,这样你就会发现一个意外的惊喜。
四、团结努力,共同提高。
1。这一学期我们组内每一位老师,团结一致,两人共同备课,交流经验,所以在这次考试中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习英语总结范文3
【关键词】英汉对比;词义范畴;英文单纯词;短暂性动词
对很多初中生来说,在英语学习中,词汇积累是个大难题。13至15岁的少年,母语思维能力已经比较完善,这个时候要学另一种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
文化学习最能体现异国风情,其次是语法,但在词汇方面就不同了,很多学生都习惯认为英汉词汇意义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情况,且我们的英语教材中给出的词汇、词义往往也是一对一或者是一对多的。这种以含义与词汇“一一配对”的词汇表,从小学教材到大学教材,已成稳定模式,造成了很多学生误认为英汉词汇之间是“全等关系”,从而在学习和应用中四处碰壁。
建立在这样的误解基础上,英语词汇学习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是“难记、难应用、难理解”,造成了学生学习英语时心理上的障碍和困境。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很多老师一样,遇到很多因为中英文词汇意义范畴不同导致的教学困境。在本文中,笔者对中英文词汇意义范畴差别引起的英语学习的困难加以归纳总结,问题的症结加以剖析。具体阐述如下:
一、汉英语词汇意义范畴不同导致词汇拼写识记的障碍
英语是拼音文字,并非汉语中的会意文字,能讲熟练运用英文的人才更方便学习英语文字。且汉语词汇构成方式与英语的不同,单纯词所占的比例有限,只有大约22%的比例,复合词约占到汉语词汇的77%。英语则相反,现代英语的词汇据Dupuy统计,单纯词约占45%,复合词约占25%,派生词约占24%。
汉语单字的组词功能强大,比如“风”,汉语中有关于风的词都跟“风”这个字有关系。台风,飓风,龙卷风,微风,这几个词都跟“风”字有关系,理解记忆起来都不会很痛苦。但是英文中,这几种“风”是不折不扣的几个完全不相干的词(typhoon, furicano,tornado, breeze),而且还和“wind”的拼写和读音没有相似之处,同样是“风”,能表示的词义范畴却大不相同。
再看一组关于肉的词汇,在汉语中,只要认识“肉”字,至少能知道“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等词汇与我们的肉食相关。但在英语中就不同了,“肉”在英文中叫“meat”, 而“猪肉”却毫不客气地叫“pork”,“牛肉是“beef”,“羊肉”却又叫“mutton”,“鸡肉”叫“chicken”,都与meat的拼写和读音没有关系。
所幸英语词汇的学习还有章可循。
英语中的复合词相对来说要简单些,是由两个或多个单纯词按一定规则汇合成的,意义多半离不开这两个或几个词,所以掌握了一定量的单纯词,复合词的习得难度就很低了。还有一类派生词,它们的构词要素为词根、词缀。英语派生词的词缀和词根都是有特定的语言意义或者语法意义的,基本上通过词缀和词根就应能知道词的大概意思。
所以在教、学英语词汇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两个规则:
1.注意常用词的习得,尽量避开生僻词和怪词,注意词义的归类,用“vocabulary tree”来给学生形成意义上的分类。
2.掌握词根、词缀,对同根词进行归类和总结,通过了解词汇来源猜测词汇的语用环境。虽然英语的词汇量较大,但是有的放矢必定使教学事半功倍。
二、中英文词汇意义范畴的不同导致的语法学习的障碍
汉语是独立语,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稳定,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通过词语排列的不同顺序来表达句子意义。而英语是屈折语,它有如下的特点:有丰富的词形变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这种词形变化来表示;一种词尾可以表示几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词尾和词干或词根结合十分紧密,脱离了词尾,词根一般不能独立存在。
以上的特点就导致了很多以中文为母语的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非常难以适应,好不容易背出来单词,应用时又是万千变幻。虽然变化是有规律的,但对初中学生来说,也加重了不少负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渗透词汇的各种语法变化形式,以让学生对变形词汇的掌握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
当然,汉英语词汇本身的含义范畴的差别也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法的一些困难,拿我们英语老师都知道的一个难点来举例:
在现在完成时中,如果句子的时间状语为for或since引导的短语时,句中谓语动词是不能用短暂性的动词的,必须要把短暂性动词变成延续性动词或者某种状态。因为for或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表示的是从过去的某时间开始到现在为止的一段时间内,某种动作一直在进行。
例如:正:I have left Hong Kong with my parents.
误:I have left Hong Kong with my parents for 30 years.
这种情况下要换成I have been away from Hong Kong with my parents for 30 years.
关于如何把短暂性动词换成延续性的动词,很多教材上都是列了个表格以供学生对应着换用。但由于不理解,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才能加以运用。
其实要理解也不难,这主要是因为英语的语法和汉语语法不同引起的。在汉语中,不仅动词可以做谓语,形容词也可以做谓语,有的动词就兼有了瞬间动作和动作完成后保持的状态。而在英语中作谓语的必须是动词,形容词是绝对不可以作谓语的。这就导致了在现在完成时中,出现了需要表示“在一段时间之内延续”的情况时,需要把短暂性动词换成延续性动词,或者是表示状态的be动词加形容词、介词短语或者名词等系表结构。
仔细分析一下,短暂性变延续性有两个规则:
第一种,以结果代动作,让瞬间动作成为结果保存下来。
如:The young man have had the novel since he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这句话里以买完变成“拥有”这一结果代替了瞬间动作买,不至于尴尬地让“the young man”从毕业到现在一直重复着买卖这个动作。
第二种,以系表结构表动作结束后保持的状态,来代替瞬间动作。
如:Mandee and Amanda have been married for 10 years.
这句话里,Mandee和 Amanda 不可能一直在做结婚这件事,但他们一定是处于已婚状态的。
类似的词汇意义范畴不同的还有不少,比如,“买”这个词,在中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下:
词性:动词。意义:用货币换取实物,购进。
例子:我买了一件新衣服。
解析:这句话里的“买”,不只是说明了货币换实物这个动作,还表示这件衣服的来源是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和拥有的。如:这本书是我新买的。
但是,在英文里,buy的意思就是指“买”这个动作的进行,并不说明买完后的拥有。
如:The car prices are low, it’s a good time to buy.
如果要表达“这辆车我已经买了两个月了”也必须换成相应的结果:I have had this car for 2 months.
再比如:“加入”这个词,在中文中作动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下:添加进去,参与,参加。例句: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五年了。很明显,在这个句子里,“加入”不仅仅说的是“参加”那一瞬间的事,更是“参加后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五年”的意思。
而在英文中“join”这个词,就是指“加入”这个瞬间动作,加入完就处于“属于某个组织成员”的状态了。
如:China has become a member of WTO for 5 years.
China has been in WTO for 5 years.
这样一一细细分析下来,这一语法点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了,也不会转身就忘。在笔者的教学中这样的难点基本上都不能称之为难点,学生掌握情况一直很不错。
三、中英文词汇意义范畴的不同导致的文化学习困境
众所周知的,中英文词汇很多含义的涵盖度都不一样,有很多词的词义范畴是不能一一对应的。比如,cousin,aunt,uncle这些词和汉语里所指的人的范围都不是一样大的。Cousin指的是汉语里的表兄弟姐妹,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等。Aunt 是指父母的姐妹,以及父母兄弟的女性配偶。Uncle指的有父母的兄弟,以及父母姐妹的男性配偶。包括Grandparent,英文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包括进去了,很明显词义所指的范畴要比中文的广很多。
而这样的现象一直被我们当做“文化差异“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断因为遇到词义范畴不同,而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老师难以教授的困境。
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汉语词汇对应多个英语词汇,或者一个英语词汇对应多个汉语词汇的用法。
比如“开“这个动词,在英文中对应的有很多个词:open(开门窗的时候用,如:open the door.); turn on(开跟水电气相关的设备的时候用,如:turn on the light.); come out(开花的时候用,如:Roses will come out soon.);drive(开车的时候用,如:drive a car.); run(表示开公司或者商店的时候用,如:run a new shop.)
再比如说“做”这个动词,也有不少的对应词:do (表示做,举例:do the hard work.);make(做鬼脸或者制作某物时用,如:make a face.);compose(做诗,例如:compose a poem.); write (做文章的时候用,如write an article.); play(做游戏,比如:play games.)
又比如说“花”这个词,它对应的英语中的动词和名词也不少,如:spend,cost,take,flower,bloom,等等。
当然,play 这个词在汉语中也对应了不少的汉语词汇,比如:踢足球(play football),打篮球(play basketball),打牌(play cards),弹钢琴(play the piano),播放音乐(play the music),捉弄别人(play tricks on sb.),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lay a key role in …)。
一些很难区分的单词词义间的差别,不妨用固定搭配、近义词和反义词来进行区分,方便学生快速地解决。
通过英汉词汇的对比,我们还发现有的词汇因为文化的差别会带了特殊的民族色彩。比如,在英语中,我们说“blue”是蓝色,也是指“心情不好,忧郁”的意思。I’m feeling blue.这个意思就是I am feeling bad.但在汉语里,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代表的是广袤无垠,是海纳百川的气度,所以,国内某品牌酒商用“蓝色”来指代“男人的情怀”,跟“心情不好”,跟“忧郁”根本不搭边。
“green”在中文中意思为绿色,象征着春天和生命,在英文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可是“green”还因为是美元的颜色,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比如,汉语中“眼红”为妒忌,而英语中“be green eyed”才是“眼红”,“green with envy”指的就是“妒忌”。
“dragon”在汉语中是皇权的象征,意指吉祥。但在英文中指的却是“恶龙,脾气暴躁的人”。
由于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语言体系的不同,语法的不同,以及民风的不同,导致我们在积累英语词汇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的麻烦,但是,经过细致的学习和例举,我们不断地积累,最终也会解决这样的问题。
四、结语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词汇积累,在教学中多想办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攻克这一难关。但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不强调学生对英语词汇词义的精确掌握,更多地强调学生的拼读能力,以及在情境中遣词造句的能力,却忽视了一针见血的点拨,让学生的词汇学习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造成了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学习困境,甚至让一部分孩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是我们每一个初中阶段的英语老师不能不正视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敏锐地发现教学中的难点,并从研究者的角度去总结归纳和剖析思考,以期逐渐摸索出让学生进行词汇积累时简单些的方式。
【参考文献】
[1]Dupuy H J.The Rationale,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a Basic Word Vocabulary Test[M]. Washington,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4
[2]于海阔,李如龙.《从英汉词汇对比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山西大学学报.2011.34(3):71-78
学习英语总结范文4
关键词: 网络教学 英语听说能力 学习情况总结
自从2005年10月份,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争取到了教育部的项目,我们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测试。现将这几年的具体情况以如下几大部分进行总结:
1.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2.实验的理论根据;
3.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4.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5.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在这些描述过程中,我们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浅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和自身的理解,进行剖析和详述。
一、初期状况――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在实验的初期,即2005年9月份,我们主要对沈阳化工大学的六个校级优创班级进行试验,并挑选出相对应的三个对比试验班。这些班级的入学成绩较高,成绩如下表:
这些学生的成绩相比较都较为突出,所以在最开始选择班级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这些较为适合听说能力训练,并于我们的自主学习水平相吻合的班级。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这些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大学英语教学新大纲
在过去的教学中,基本上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也就是做题量的多少,和做题的正确率,往往是语法、词汇或阅读题等来证明他们的能力。但随着新的教学大纲的颁布,我们发现,对学生能力的证明应该并不仅仅是要求他们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和他们的表达作品“作文或对话”。而这种强调“作文或对话”的要求,不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虽然教师确实希望如此。因为沈阳化工大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限制了我们的选择,所以针对部分中等和中等以上学生而言的写作和对话能力,我们只能缩小范围。
2.教学法中的认知论和听说法
从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听也能吸收语言营养。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分为三类: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其中视觉型的人占绝大多数。在这种理论中,虽然听远不如阅读那么有效,因为可靠的视觉材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尤其是抽象的逻辑性事物。但是,听力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还是较大的,尤其在语音语调和快速地了解外国文化方面收效巨大。听力促使语言知识生成和提高,而且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对语言学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我们采用了交际法进行考核。学生们的对话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而且一切活动围绕实际交际活动,不设高标准,有部分的词汇和词组要求,对主要内容或方向进行限制,但对具体实施或采用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因为自主学习的首要原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组织、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为实际交际目的服务。学生在表达自己意愿的过程中会犯错误,但是教师没有立即纠正,尤其对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培养学生建立起交际的自信心。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的测试不能称其为测试,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给他们的学习模式提出指导意见,最终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而非成绩测试,在监控过程中,我们严格把握住这一原则:以考查、发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传统的评价大多是采用总结性评价,即以学期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样只能考查一些记忆、理解性的知识;学生为了考试,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上,评价也起不到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的作用。而且我们利用网络,通过非实时的交流观察学生表现:例如电子邮件、留言板等了解学生的状况。在面授时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态度。
三、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1.配套设施
建立了只对这六个实验班开放的计算机实验室,配备了38台计算机和一台程式机,保证了每人一机。并且,与计算机系联系,为学生加派了教师进行管理(由于没有校内局域网,所以只能在专用机房上机)。
2.时间设置
保证每班每周有11小时的上机时间,周六日均可。具体时间安排见“上机时间表”。
3.课后监控
教师经常性地对学生上机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掌握,根据网络图表显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热情,随时把握学生不足和疑难点。
4.过程监控
每隔两周,教师组织学生答疑,具体表现形式为:就两周的上机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根据学生的对新单词、词组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熟练程度,和学生的语音语调给予记分,此记分计入平时成绩中。
四、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进行了一年的自主学习实验,反映出来的成绩和问题都很突出,现先将问题分列如下。
1.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始时是高涨的,因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新鲜感,这种感觉持续了半个学期,在下半个学期感觉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稍微减退,此时更多地可以加入教师的人为力量。
2.实验班中,进行自主学习的班级听力和口语能力有大幅度上升,但阅读能力表现不明显。自主学习班因为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所以在词汇量这些需要花课外时间去背的项目上与非自主学习班相比,略有不足,但此处目前尚无充分数据。
与不足相比,成绩是突出的,学生的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听力和口语能力大幅度上升,下表为学生的听力变化表。
在作对比试验期间,有的班级的学生因成绩问题而降级,但是为了保证对比数据的完整,并没有对班级人数进行调整。口语方面,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能力和胆识均已具备。平时常见的表达错误通过教师课后的提示和纠正,不断改进。例如:在口语测试初期,常出现的错误有口误,形近音不近的词在表达中被说出,本来应该是“Next semester I will go to Beijing.”表达为“Next system I will go to Beijing.”或“devise”说成“decide”;“snack bar”说成“snake bar”;“deal”说成“dit”;“fridge”说成“bridge”。除了口误,在自主学习的早期误用单词或词组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错误省略,时态不分,被动用成主动随处可闻,例如:“I am a home teacher.”“Where I lost it?”“It’s not matter.”“Where do you do yesterday?”“I really likes it.”“Summer holiday is wonderful.”“more and more better”“Let me sure you.”
通过听近似的地道美国的表达和教师的提示和纠正,在自主学习进行了半年多的时候,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了十足的进步,此时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词性不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不当方面,时态错误几乎消失。例如:“He is 1.2 meters height.”,“Beijing has many historic things.”和“He is responsible for our safe.”。所以,进行自主学习后,我们感觉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变化巨大。
2.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网络教学给予了他们一个新的视角。在通过我们的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新的资讯、新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他们所接受的信息量是以前传统教学的十几倍。
五、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空间的多层次、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重要性会更加凸现出来,在交际过程中,听力和口语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只是对大学英语改革的一种尝试,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我们开放性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空间。殊途同归,希望我们这次尝试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一种可能,并为实现英语教学的变革提供部分依据。
参考文献:
[1]Alexander,P.A.,Schallert,D.L.& Hare,ing to terms:How researchers in learning and literacy talk about knowledge.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
[2]Nelson,T.O.& Narens,L.Why Investigate Metacognition?J.A.Metcalfe & A.P.Shimamura.Metacognition:Knowing about Knowing.Cambridge,MA:MIT Press,1994.
[3]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2004,(4).
[4]文秋芳.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学习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学习英语总结范文5
因为是之前面试小新星准备片断教学的内容。虽然面试没用到。但是由于曾向羽姐姐学校老师请教过。再加上剑桥新书会时所听取得一些别的优秀教师的一些经验。所以我对于这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有头绪的。
我真的发现一个老师要进步的快。实践加上与别人交流,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交流。进步得幅度远比纸上谈兵来的大。
第一上课我个人的感受首先是觉得喉咙有点累。对于幼儿的掌控虽然还不够,但是对于我第一次上,且她们班人本来就多,平时的常规也不是太好已经算是还可以的。中间竞赛游戏过程中自己对于下一步该做些什么还不是非常的顺,中途还会自己呆那想下一步该怎样。此外,原设定的目标未达到。本来准备教授的句型未教。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他们接受力不强底子不够扎实二是由于自己的在课程程序设计上的问题。
周四的第二次试教最大的个人感受是上课上着上着自己觉得乏味,内容的安排上又些混乱。
后进行反思发现乏味的原因是我过多的进行个别的操练。所以我读的比幼儿还多很多过多重复的东西让听课的老师也觉得无聊。但是对于这点我个人觉得个别操练是对于每个小朋友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上会很又帮助,同时又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我读的多,那么有利于他们对于语音的掌握.但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在公开课上.
周五我主要是听了其他根我一起来实习的几位同学的课和谢老师(荷花幼儿园在职教师)的点评也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天.主要总结归纳在英语活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 在教学过程要注意中英文对照或者是将实物与单词的对照来教授.要让幼儿真正理解单词或句子的含义.
2. 创造情景进行教学有利于吸引幼儿注意力.情景要串起来,要和逻辑。例如在教授新单词时可以由前一个单词通过故事讲述或者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入到下一个单词教授。由前面的引后面的,又由后面的来复习前面的,融会贯通。
3. 在教授过程中要注重个别发音(单词中个别音标的发音)要及时纠正,但是不要否定幼儿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 在跟个别幼儿进行交流时还是要注意全体,例如在个别幼儿在回答你的提问时可以要求大家作小老师看看他说对了没,这样不会让其他幼儿觉得没事可做而注意力分散.
5. 要让幼儿大声的开口说英语但是不能喊叫。
6. 要英语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幼儿的道德品质以
及常规上的教育,例如我在跟幼儿进行拍卡片读单词的游戏中,幼儿使劲的拍打卡片。此时教师应该做出适当的引导。
7. 在教学中应该尽量的去运用自身的和与幼儿生活相接近的事物来做教具。这样即便利又有利于将英语教学融入于日常生活中去。
8. 开始上课前应该先让幼儿休息,把心静下来。然后有激情的进行greeting,greeting要让每一个幼儿的注意力都到课堂上来,才开始进入到下一步。这时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步骤之一。
9. 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也要弄清楚其他方面的知识,不要误导幼儿,例如在教授t-shirt时就要让幼儿清楚t恤和衬衫是不同的。对于这些知识无需详细讲解,可带过。但不可误导。、
10. 教学语言要扣主题,简洁明了,要引导幼儿由浅入深的进行学习,有层次。此外语言还需儿童化。
11. 学会用语气表情和眼神来控制幼儿的课堂纪律。对自己要有自信。
12. 少提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这会让听课的觉得老师啰嗦,对一些在课堂上无法直接回答或者不知道怎么回答幼儿的问题可采取迂回的方式答复。例如可叫幼儿自己去探索答案。
学习英语总结范文6
一、理论回顾
近30年来,范畴理论和语言迁移一直是指导语言学家进行英语介词习得研究的主要理论,而范畴理论又以原型理论为主导。在语言迁移研究方面,研究者们逐渐转向了概念层面,探索影响英语介词习得的深层次原因。
(一)原型理论与原型效应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Rosch等[1]根据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及Berlin和Kay等认知心理学家对“焦点色”的研究提出了“典型范畴理论”,即“原型理论”。她认为同一范畴内部成员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完全具有某一范畴成员全部特征的实体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即原型;而不完全具备某一范畴成员全部特征的实体则是非典型成员。同一范畴的成员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结在一起,并且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目前语言学家对“原型”给出了三种界定方式。其一: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即原型样本。Rosch[2]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拥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体,而范畴是围绕原型建立起来的。其二:原型是抽象的图式表征。Reed[3]认为原型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在范畴化过程中人们就是以这些图示表征作为认知参照点对范畴进行切分的。其三:“原型加转换”的观点。这种界定方式可以理解为上述两种的结合。而“原型效应”指的就是范畴中的不相同地位,即同一范畴内部的一些成员比另一些成员拥有更多共同的范畴特点,因而更加具有认知凸显性,也就更具代表性。
(二)概念迁移假说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研究发生重大转向。西方研究者开始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处研究语言迁移,从思维层面探究迁移的本质,提出了“概念迁移假说”。
该假说主要指,“人们在习得某种语言(如母语)的过程中,会形成某种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语言的概念范畴化方式,而这些思维方式和概念范畴化方式反过来会影响另一种语言的习得”[4]。由此可知概念迁移主要产生于语际不同的概念范畴系统及概念存储模式。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二语学习者来说,发生概念迁移的根本原因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概念范畴化方式上不同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长期使用汉语这一意合语言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整体、悟性、具象的思维方式。而在英语形合特征的影响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逐渐形成了个体、理性、抽象的思维方式。Jarvis和Pavlenko[5]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可以改变学习者已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也就是说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获得的新概念会使学习者调整并重组原有基于母语的概念结构,改变对实体的范畴化方式和注意倾向。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时,其整体思维方式会迁移到英语的产出中。
二、英语介词的基本情况
据寇姆统计,英语中各类介词共有285个,而汉语中不到30个。[6]根据Brown Corpus语料库可知,英语中最高频词汇前100个中有15个是介词。英语介词的重要地位及难以掌握的事实决定了对介词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薄冰英语语法》[7]一书中对介词进行的详细划分,按其构成可分为简单介词、复合介词、二重介词(即由两个介词搭配而成,但没有复合介词那样固定,如from under,until after等)、短语介词、分词介词5种。按其词义可分为表地点、表时间、表比较、表原因、表手段等15种。根据第二种分类,同一介词可属于多个类别,说明有些介词是多义的。介词一词多义是造成我国英语学习者介词习得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英语介词习得的相关研究
纵观国内外英语介词习得研究,该领域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从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出发探讨介词的习得,如Mougeon、Pavesi、Schumann等。第二类探索了空间范畴化等认知因素对介词习得的影响,如国外语言学家Correa-Beningfield、Jarvis和Odlin等,国内学者马书红、李佳和蔡金亭等。第三类从概念迁移角度研究英汉概念化方式的异同对介词习得的影响,此类研究较少,国内仅有张会平和刘永兵两位做过相关研究。各类研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均有独特影响,给英语介词习得研究带来了有益启示;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之初,语言学家们主要从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出发探讨介词的习得顺序、学习策略、关键期对介词习得的影响等,并没有考虑到母语和目标语在空间语义上的异同及学习者空间认知方式的差别,这些语言学家有如Mougeon等、Pavesi、Schumann、Becker和Carroll、Munnich等。
英语介词语义抽象而复杂,恰当地使用英语介词对学习者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一直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并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某些角度,回顾性研究较少。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英语介词习得研究现状,引起研究者对英语介词习得的关注,本文以原型理论和概念迁移假说为基础,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发掘了研究成果对英语介词学习的启示,以期以此为契机,为英语介词习得提供一点帮助。
一、理论回顾
近30年来,范畴理论和语言迁移一直是指导语言学家进行英语介词习得研究的主要理论,而范畴理论又以原型理论为主导。在语言迁移研究方面,研究者们逐渐转向了概念层面,探索影响英语介词习得的深层次原因。
(一)原型理论与原型效应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Rosch等[1]根据Wittgenstein提出的“家族相似性”及Berlin和Kay等认知心理学家对“焦点色”的研究提出了“典型范畴理论”,即“原型理论”。她认为同一范畴内部成员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完全具有某 一范畴成员全部特征的实体是该范畴的典型成员,即原型;而不完全具备某一范畴成员全部特征的实体则是非典型成员。同一范畴的成员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结在一起,并且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目前语言学家对“原型”给出了三种界定方式。其一: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即原型样本。Rosch[2]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拥有最多共同特征的实体,而范畴是围绕原型建立起来的。其二:原型是抽象的图式表征。Reed[3]认为原型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在范畴化过程中人们就是以这些图示表征作为认知参照点对范畴进行切分的。其三:“原型加转换”的观点。这种界定方式可以理解为上述两种的结合。而“原型效应”指的就是范畴中的不相同地位,即同一范畴内部的一些成员比另一些成员拥有更多共同的范畴特点,因而更加具有认知凸显性,也就更具代表性。
(二)概念迁移假说
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迁移研究发生重大转向。西方研究者开始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处研究语言迁移,从思维层面探究迁移的本质,提出了“概念迁移假说”。
该假说主要指,“人们在习得某种语言(如母语)的过程中,会形成某种习惯性思维方式和语言的概念范畴化方式,而这些思维方式和概念范畴化方式反过来会影响另一种语言的习得”[4]。由此可知概念迁移主要产生于语际不同的概念范畴系统及概念存储模式。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二语学习者来说,发生概念迁移的根本原因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概念范畴化方式上不同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在长期使用汉语这一意合语言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了整体、悟性、具象的思维方式。而在英语形合特征的影响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逐渐形成了个体、理性、抽象的思维方式。Jarvis和Pavlenko[5]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可以改变学习者已有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也就是说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获得的新概念会使学习者调整并重组原有基于母语的概念结构,改变对实体的范畴化方式和注意倾向。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时,其整体思维方式会迁移到英语的产出中。
二、英语介词的基本情况
据寇姆统计,英语中各类介词共有285个,而汉语中不到30个。[6]根据Brown Corpus语料库可知,英语中最高频词汇前100个中有15个是介词。英语介词的重要地位及难以掌握的事实决定了对介词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薄冰英语语法》[7]一书中对介词进行的详细划分,按其构成可分为简单介词、复合介词、二重介词(即由两个介词搭配而成,但没有复合介词那样固定,如from under,until after等)、短语介词、分词介词5种。按其词义可分为表地点、表时间、表比较、表原因、表手段等15种。根据第二种分类,同一介词可属于多个类别,说明有些介词是多义的。介词一词多义是造成我国英语学习者介词习得困难的原因之一。
三、英语介词习得的相关研究
纵观国内外英语介词习得研究,该领域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从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出发探讨介词的习得,如Mougeon、Pavesi、Schumann等。第二类探索了空间范畴化等认知因素对介词习得的影响,如国外语言学家Correa-Beningfield、Jarvis和Odlin等,国内学者马书红、李佳和蔡金亭等。第三类从概念迁移角度研究英汉概念化方式的异同对介词习得的影响,此类研究较少,国内仅有张会平和刘永兵两位做过相关研究。各类研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均有独特影响,给英语介词习得研究带来了有益启示;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一)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之初,语言学家们主要从学习者的主观因素出发探讨介词的习得顺序、学习策略、关键期对介词习得的影响等,并没有考虑到母语和目标语在空间语义上的异同及学习者空间认知方式的差别,这些语言学家有如Mougeon等、Pavesi、Schumann、Becker和Carroll、Munnich等。
参考文献:
[1]Rosch E,Mervis C B.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573-605.
[2]Rosch E.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of Semantic Categori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975(3):92-233.
[3]Reed S K.Pattern Re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A].Technical Report[R].Perceptual Systems Laboratory. UCLA,1972:32.
[4]张会平,刘永兵.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以常用介词搭配与类联接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69.
[5]Jarvis S,Pavlenko A.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8:16.
[6]彭启良.翻译与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54.
[7]薄冰.薄冰英语语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7:361-362.
[8]Ijaz H.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Determinants of Lexical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Learning,1986(36):401-451.
[9]Correa-Beningfield M R.Prototyp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Revue de Phonetique Appliquee,1990(95-97):131-135.
[10]Jarvis S,Odlin T.Morphological Type,Spatial Reference,and Language Transfer[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0(22):535-556.
[11]Navarro I Ferrando I,Tricker D.A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AT,IN and ON by EFL Students and Native Speakers[J].RESLA,2001(14):295-324.
[12]马书红.中国学生对英语空间介词语义的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7(2):17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