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归有光妻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归有光妻子范文1
作者于项脊轩中感觉多可喜亦多可悲。书房读书,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自得其乐,是一喜。读书之余,看窗外夜色如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也是一喜。胸怀大志,发奋读书,乐以忘忧,这是更深层的喜。
其后作者极力去写“悲”。其一、大家庭分裂之悲。其二、诸父反目成仇之悲:“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兄弟之间如同路人,让在书房中读书的少年归有光心中隐隐作痛。但作者内心真正的悲情却是和他逝去的三位至亲相关。
写丧亲之痛,源自于细腻而厚重的祖母之爱。作者少年读书轩中,祖母对其关怀至今记忆犹新,几个细节足以表现。“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写得很传神。还有祖母离开小轩时,轻手关门的动作,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既写出祖母对孙儿疼爱、老人爱喃喃自语等特点,又反映了祖母对孙儿读书光宗耀祖所抱的期望,形象很感人。
归有光对母亲、祖母的情感表达相当直露,类似于遭遇外伤时响亮的哭号,宣泄之后即可恢复情感状态的平衡;而对妻子的情感表达则高度收敛,俨然经受内伤之后平静的陈述,貌似悄无波澜,隐隐中却给人不安。这种文气上的迥异说明,归有光对于妻子的情感形态跟他对于母亲、祖母的情感形态,并非“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的并列关系,而是极具升华功能的递进关系。
归有光妻子范文2
【关键词】《项脊轩志》 情感 忽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107-02
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所写的《项脊轩志》因洋溢在文字之间的真情而富有感染力。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提到:“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情”字,从文章中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了解写作背景,品读文章细节,探讨文字里隐藏的被忽略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文章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写作背景简析
据资料记载,归有光祖籍昆山,出生在一个宦官之家,他自幼聪明好学,9岁能属文,通晓经史,擅长古文,博学多才,但他生平坎坷,历经家族衰落破败、丧母丧妻丧子、8 次会试不第,直至 60多岁才考中进士,可谓一生郁郁不得志。他在 18 岁写了《项脊轩志》(补记部分是 30 岁左右写的),当时他尚未考取功名,面对家道中落,文中三位至亲的女性角色祖母、母亲和妻子都对他充满了期望,因此,他极其渴望通过科举应试,担负起重振家族的重任,遗憾的是,屡试不中的结果让他倍感失意,因此,文章不仅抒发了作者对逝去亲人们的怀念之情,而且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
二、品读文章细节,探讨被忽略的“隐情”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五课本中 P49“文本研习”设计了一道思考题:《项脊轩志》中作者写道:“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说说作者因为什么而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而觉得可悲,他是怎样表达这些情感的。
这道思考题从“悲与喜”的情感脉络入手,涉及探究情感触发的原因以及表达方式这类问题。学生通常以“项脊轩”为线索,梳理文本并归纳出情感生发的缘由,且能分析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教师通常分析文本前部分写“喜”,后部分写“悲”,但仔细思量,作者在文中传递出的情感是否如题仅用“悲与喜”两字就能概括?这两种情感是否能够割裂存在?其实,我们不妨品读文章的几个片段,立足作者身世背景,就不难读出归有光隐藏在字里行间中的一种精神苦闷。归有光可谓极尽含蓄蕴藉之能事,将难以言说的情感隐藏“悲”情之中,这点往往被授课教师忽略。
(一)向往慈母之深情关爱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哭,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这段文字是归有光的乳母怀念母亲一个片段,笔调内敛,情真意切。据归有光《先妣事略》中记载,他的母亲周桂出生于公元 1448 年,至 1503 年,她虚岁16 岁嫁到归家。1505 年,归有光出生,至 1513 年,归有光的母亲便与世长辞,年仅 26 岁。当时归有光仅有八岁,对母亲的印象模糊不清,只能依靠比自己大一岁的姐姐的乳母来回忆往事。这位乳母是祖母的婢女,乳养两代人,见证大家族由鼎盛时期的辉煌到分崩离析的衰败的情景,因此,与归家人有深厚的感情。
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文段通过乳母忆母,将一件看似极为琐碎的小事,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富有感染力。乳母向归有光讲述了他的母亲如何关心刚出生的女儿的一件小事,作者通过“以指扣门扉”的动作,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语言,淋漓尽致将一位慈母对孩子的关心、焦虑和担忧表露无遗。乳母在母亲过世后,回忆当年的情景,依然深沉的母亲感动流泪,甚至几度哽咽说不下去。母亲关心小女儿衣食冷暖,这是家庭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件琐事,虽不是发生在归有光的身上,但对于早年丧母的他而言,即便是乳母对母亲的回忆,依然可以让他感受到母亲的慈爱和温暖,可谓未见其人,如闻其声。可想而知,母亲对一个尚在襁褓中女儿都体现深情的呵护,那么,对大家族极具希望振兴家业的长子更是如此。此时,归有光不仅有对英年早逝的母亲的怀念之情,更有对自己功名未建、尚不能为家族分忧的愧疚之情。这段描写寥寥数语,借他人之语写尽对母爱的向往,悲情中饱含歉疚。
如果说母爱是触动作者情感的一个方面,那么祖母对孙辈的期望更是加深作者的愧疚感。
(二)愧对祖母的殷切期盼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倾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自 15 岁起便在幽静的项脊轩中发奋读书,一直揣封建士人对考取功名的梦想,可谓踌躇满志。他每日埋头苦读,极少踏出房门与同龄人一样玩乐嬉戏,难怪祖母嗔怪他像个躲在房中的大家闺秀,调侃之语的背后是对他的整日苦读心疼,对他一心读书的赞许和欣慰。
祖母看着大家族分裂衰败的现状,一句“吾家读书久不效”,不仅是无奈之语,更是寄重望于孙辈,希望他通过读书应试考取功名,谋取一官半职,使得衰败破落的家业重新恢复起来。作者抓住了“比去,以手阖门”这一动作,通过“阖门”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祖母迈着蹒跚步履,悄悄地退出书房,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扰读书小儿郎的情景。作者还善于抓住富有特征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祖母喃喃自语道:“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几个字表达对孙辈期望和鞭策,重振家业指日可待。祖母的祖父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可以说大宦官大家了,祖母对孙辈的期待自然也不低。当祖母特地拿出祖辈用过的象笏来给归有光看时,这块珍藏已久的象笏代表着家族显贵与荣耀,是对孙辈的激励和鞭策。祖母坚信他将来一定可以一脉相承,走上仕途,为官从政,光耀门楣,重振世家门第,祖母望孙成才的急切心情期望便一览无余了。“他日汝当用之”的殷切期待,对尚在读书求功名的归有光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然而,作者久读无果,仕途尚未明朗,而祖母已然去世,当他瞻仰回顾遗物时,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想着自己功名未遂,家业难建,必然是辜负了祖母的谆谆教诲,可谓愧疚到了极点。文中“令人长号不自禁”一句,可见作者情感全然崩溃以至放声痛哭,悲痛之中表达了未达成祖母期望的无奈和遗憾。
年仅十八岁的归有光面对已逝的祖母和母亲,饱尝“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滋味,失去了亲情的呵护和家族的依托,辜负亲人们的厚望,因此,情感除了怀念故人的悲痛,还有无法言说的自责与愧疚。
(三)痛失燮薜木神陪伴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此段为补记,在情感文脉上从悲转喜。据记载,作者的妻子魏氏出生于中下层仕宦家庭,对读书充满了向往,对读书求上进的夫君充满了崇拜,她常陪伴着整日苦读的归有光,向他学习写字,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妻子的到来给平淡的读书生活增添情趣,让鲜有人拜访的项脊轩中充满了夫妻其乐融融的情调,轻松愉悦的的氛围给他带来精神上的抚慰和寄托。
聪明、爱学、温顺的妻子希望他学业有成,也对他寄予厚望,即便是回娘家探亲回来,也是句句不离项脊轩,从转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小妹的话里面,可以看出她是以家有读书小室为自豪的,希望丈夫学而优则仕,可谓望夫成龙,用心良苦。然而曾几何时,妻子也去世了,当作者回想往事,他印象深刻的依然是在项脊轩中的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自己未达成妻子的期待,所以心中难以言说的悲痛中亦有愧疚之情。若干年后,项脊轩虽有整修,作者却不常居住,可谓爱之深,痛之切。
纵观归有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为功名忙碌,一种不懈追求的“家”与“国”的理想与信念贯穿文章的始终。通过品读这三个片段,我们不难发现,随着家道颓败衰落,亲人相继离世,作者的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无尽的“悲”情。然而,归有光没能实现埋头苦读振兴家族的愿望,无以回报亲人的愧疚感让“悲”情更为深刻。可以说,“悲”字背后含蓄地表达了有志难抒、功名未成、辜负了亲人的养育和期望的沉痛的心情。这点对于解读“悲“字的深意,尤其关键。
【参考文献】
[1]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归有光妻子范文3
关键词:归有光 生命悲情 《女二二圹志》 《寒花葬志》
在明代文学史的灿烂长河中,归有光凭借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被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归有光的散文多写家人父子夫妇之情,感受既笃,入人尤深。方苞在谈到这一点时说:“至事关天属,其尤善者,不俟修饰而情辞并得,使恻然有隐。”在归有光的抒情散文中有一类与众不同的文章――圹志(葬志),上海古籍出版社本的《震川先生集》将他的文章分成序、书、记等三十卷和别集十卷。在第二十二卷“权厝志 生志 圹志”只选入九篇文章。《女二二圹志》、《寒花葬志》是其中的代表,这两篇圹志都是不足200字的短文,但在其中却饱含了对生命悲情的书写。
原文:
女二二圹志
女二二,生之年月,戊戌戊午,其日时又戊戌戊午,予以为奇。今年予在光福山中,二二不见予,辄常常呼予。一日,予自山中还,见长女能抱其妹,心甚喜。及予出门,二二尚跃入予怀中也。
既到山数日,日将晡,予方读《尚书》。举首忽见家奴在前,惊问曰:“有事乎?”奴不即言,第言他事。徐却立曰:“二二今日四鼓时已死矣。”四鼓即是四更,盖生三百日而死,时为嘉靖己亥三月丁酉,予既归为棺敛,以某月日,瘗以于城武公之墓阴。
呜呼,予自乙未以来,多在外,吾女生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见!可哀也已!
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孺人又指予以为笑。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文章所写的“二二”是归有光的二女儿,二二从出生到离世一共只活了三百天。而“寒花”是归有光家的女婢,她是归有光第一位妻子魏氏的陪嫁丫环,十岁到夫家,二十岁去世。
一、生命活力的书写
在《女二二圹志》中,对二二有两处动作描写。一是在“今年予在光福山中,二二不见予,辄常常呼予。”父亲不在家,二二没有见到父亲,常常叫着父亲的名字。二是“及予出门,二二尚跃入予怀中也。”“跃入”二字用得甚妙,写出二二的动态,“跃”,说明孩子的身体状况良好,写出了二二活泼可爱,富有童真童趣。
《寒花葬志》中作者回忆初见寒花时,寒花年仅十岁,还梳的是小女孩的发型――双鬟,穿着深绿色的布衣裳。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了寒花的外貌。一日,寒花煮了荸荠,“我”从外面回来要吃荸荠,寒花不仅不给还将整盆端走了。作为婢女的寒花是不是太任性了?其实,荸荠是寒凉性的食物,属于生冷食物,不适合脾胃虚寒者食用,寒花知道作者在外已吸了寒气,再食生冷之物必对身体不好。但是寒花不懂得表达她的心意,她不懂得曲折委婉之礼,只是径直将荸荠端走。在记这件事时,作者则主要对寒花的动作进行了描写。文章还写了第三件事,是写寒花靠在小桌子边吃饭,“目眶冉冉”,短短四个字写出寒花吃饭的时候很专注,眼睛眨巴眨巴,光亮有神。
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二二拥有年轻生命的一种勃发力,一个还未满周岁的孩子,生命才刚刚开始,生命的活力中还流露出纯洁的童真童趣。作者记下三件小事,从外貌、动作、神态三个方面对寒花进行了描写,让我们看到一个天性率真的少女,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不论是二二还是寒花,都象征着一种年轻的生命,有生命萌动之初生机。
二、生命残损的书写
二二的生辰八字很不同寻常的,“生之年月,戊戌戊午,其日时又戊戌戊午”,即嘉靖十七年五月二十六之午时,农历五月即为“仲夏”,仲夏是盛夏,最夏天的时候,而午时是太阳最猛烈的时候,二二生在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二二去世的时间是“嘉靖己亥三月丁酉”,即嘉靖十八年三月二十九。农历三月,即是桃月,桃花怒放,绮丽芬芳,然而二二却在美丽的春天离开了人世。具体的时辰在“四鼓”,四鼓即是四更,四更在丑时,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三更时分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这个时候的黑暗足以吞噬一切。而传说中的鬼,便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了。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黑夜将二二吞噬。生于生命力盛极的仲夏正午,死于本应该是充满希望的春天,一颗小小的种子,刚刚发出嫩芽,却被黑夜吞没。这就是作者的小女儿,一个仅仅走完人生第三百天的幼小生命。生命在萌芽时便夭折,让人为之惋惜。
寒花从生至死没有经历过“享乐”,因为她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她只能作为一个佣人,侍奉在主人的身边。寒花死后,“葬虚丘”,这里的“虚丘”指荒地。“葬虚丘”三个字简洁至极亦如寒花的生后事,生前作为丫环地位低下,死后也只能葬于荒地,成为孤坟野冢。一个天真的少女,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寒花,含花),在本该开放的时节折损了。
二二死之年,归有光是三十三岁,正值而立之年,应该说,是男子各方面的上升期,然后女儿却未满周岁而亡,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予既归为棺敛”,“我”从外归家的原因,竟是为女儿敛棺,父亲送女儿,这不光于二二是一件悲剧,于作者更显悲剧。《女二二圹志》最后一段道尽了作者的无奈:“呜呼,予自乙未以来,多在外,吾女生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见!可哀也已!”“我”忙于读书考取功名,常常不在家中,与女儿在一起的时间甚少,女儿生的时候“我”不知道,没能陪伴在其身旁。就连她死的时候,“我”也是在山中苦读,“我”读的是《尚书》,我学的是仁君治民之道、贤臣事君之道,却没能学会治家爱子之道!作者为了入仕治国的“大道”抛弃了亲子治家的“小道”,然而哪怕在“大道”上走得再远,女儿的生命却再也挽救不回了。
寒花是作者妻子魏孺人的陪嫁丫环,来到归家有十年,然而“事我而不卒,命也夫!”寒花服侍“我”而不能到老,这是命呐!这是寒花的命,也是“我”的命。寒花的早逝,生命结束。人们往往在找不到适当原因去解释时,就会提到“命”,然而作者将其归结于“命”,这是多无奈的原因啊!“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回想过去和寒花生活在一起的情景,转眼已经十年了。十年里人世沧桑,在寒花去世前的四年,归有光的妻子魏孺人过世。很多研究《寒花葬志》的文章都曾提到,作者在作此文的时候不光是怀念了女婢寒花,也是对妻子魏孺人的怀念。《寒花葬志》一百来字的文章中,四次提及“魏孺人”,忆寒花也是忆魏氏。
《女二二圹志》和《寒花葬志》在文章的前部分都写出了这两个小女孩的活泼可爱,不论是二二的童真童趣,还是婢女寒花的率真可爱,都向我们展现了生命之初的活力。但文章的后部分书写了这两个女孩子却抵挡不了早逝的命运,生命之花在萌芽就残损了。这一前一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读者不禁要问,命运为何这样残忍地杀害了两个如花的女孩子?无奈答案说出的是生命的悲情。归有光就是在这前后的对比书写中,将读者带入了生命的悲情之中,不可抗拒的生命上升为一种悲剧精神。
三、“愈”悲情而愈悲情
在唐朝以前,女子不论是未嫁而逝还是出嫁生儿育女后逝世都是葬在父系祖坟中。在宋朝以后对未嫁而逝的孤女是以结冥婚的形式(找一个未婚而往生的男性结冥婚),葬到男性祖坟里。因为宋朝以后把女人看作外人,迟早是要嫁给别人,所以要葬到丈夫祖坟里。《女二二圹志》中,作者将女儿埋在了“城武公之墓阴”,“城武公”即归有光曾祖父归凤,字应韶,成化十年举人,曾官城武县令,故称城武公。然而作者颠覆了传统,没有为结冥婚而是将葬在他曾祖父的墓地旁,始终将女儿看做是自己家的人,足以看出作者对女儿的爱。作者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愈”已亡的,女儿生前作为父亲的作者没有能为女儿做些什么,“女生既不知,而死又不及见”作为父亲没有尽到责任,在女儿死后,作者才真正为女儿做了事情。在愈二二(补偿对二二的关爱)的同时作者也在愈自己(减轻自己的悲伤和自责)。但是这种方式,却更显二二早夭的悲情,更显作者丧女的悲情了。这种渴求“治愈”悲情的书写,并没有达到治愈的目的,反而更加增添了悲情。
《震川先生集》中收录了归有光的绝大多数作品,其中有数十篇墓志铭、墓志之类的文章,多是为亡友、为亡官及其家属以及为自己的亲属所作的。寒花只是归家的一位地位低下的婢女,她生前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功绩,所以《寒花葬志》在其中就显得极为特殊。照理来说,归有光是不应该给这样一个女子写墓志的,但是他去颠覆了传统为其写志,并且流传至今。寒花生前不曾有过享乐的生活经历,死后葬在荒芜之地,但她不一样的是得到主人所写的墓志。作者在愈寒花(为寒花写志)的同时也在愈自己(减轻自己的悲伤)。但是这种愈改变不了寒花悲惨的命运,更显寒花命运的悲情。
愈悲情而愈悲情,前一“愈”为治愈,后一“愈”为更加。作者在面对生命的夭逝,女性的早亡,对传统进行了颠覆以求治愈悲情,这种方式是对亡者生后补偿,也是作者为减轻悲伤所作的努力。然而归有光这种愈悲情的做法却使得生命的早夭更显得悲情。
四、结语
通过《女二二圹志》和《寒花葬志》这两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归有光独特的生命悲情书写。他通过文章前部分“生命活力的书写”(将我们带入了生之“喜”)与文章后部分的“生命残损的书写”(将我们带入生之“哀”)的对比,写出了生命的悲情。又通过“愈悲情”的方式,反而再将悲情升华。形成了逝者、作者、读者这三重悲者所烘托出的五重悲境气氛。以极平淡之语言写尽人生极悲情的文章。我想这便是归有光散文被认为是“明文第一”的原因吧。语
归有光妻子范文4
林纾先生给《项脊轩志》以极高的评价:“琐琐屑屑,均家常之语,乃至百读不厌,斯亦奇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项脊轩志》具有如此永久的魅力,总能打动它的读者呢?
如同归有光其他“事关天属”的文章一样,《项脊轩志》的取材对象是一些极平常的家庭琐事,但这些琐事,大都是最能引发作者失落感的事件。
如果说家族的分崩离析还只让作者感到失望、无奈的话,那么三位至亲的离世,则使作者体验到生活的残酷。
作者将主要回忆集中在最感亲切的三位女性――母亲、祖母和妻子身上。虽然对每一个形象都只有三言两语的简单描写。但作者注意选择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传达出了作者的极至之情。
令人惊叹的是,同样是回忆三位至亲女性,作者的叙事用笔和情感表达与寄托却是那样的不同。
母亲
作者首先回忆母亲,借老妪之口,回忆母亲当年的言行。转述方式的运用,较好地补充了幼年丧母的作者从他人言谈中对母亲的有限了解,而聆听的同时又让作者意识到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短暂。“娘以指叩门扉,在板门外说:‘儿寒呼?欲食呼?”’母亲用手指叩敲门扉,是唯恐声响大了,惊扰了孩子。“儿寒呼?欲食呼?”平淡的话语饱含着母亲对子女的深爱。母亲在归有光的记忆中已经非常模糊,而老妪的话却让失意的作者承载不住对母亲的思念。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祖母
因为作者的少年时代几乎是在祖母的照顾下成长的。所以对祖母的回忆是直接记叙,选用的也是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细节。其中祖母的言语描写有三次,两次是向孙儿讲话,一次是自言自语。每次的言语包含的情感及显示出来的心理动机是不相同的。“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里体现的主要是欣赏的疼爱;“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写出了内心的期待;“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朝,他日汝当用之”则充满信任与激励。瞻顾遗迹,作者想到自身发展的不顺利,虽说初志本文时,作者连秀才都不是,但从他曾经以昧昧一隅终名闻天下的蜀相诸葛亮自比。其壮志可知,加上科场的失利、家道的衰落与振兴家业的责任,诸多情感一齐喷涌而来。所有这些,怎么不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不禁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泪多,因为包含的情感太多。
妻子
文中后来补叙亡妻之事,所选事件只有“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里已无对“我”的直接关注,而是记叙了妻子的好学,暗含我与妻子志趣相投、情投意合。妻子的话只有一句,且还是转述诸小妹之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作者为什么转述妻子这一句话?因为妻子对阁子十分厚爱,所以回娘家时向妹妹提及最多,含蓄地表达出二人在轩中生活得十分快乐。
回忆母亲和祖母时,无论是泣还是“长号不自禁”,作者都流下了热泪。为什么在写亡妻时,却不见一滴眼泪呢?
果真无泪?不,有泪,泪在字里行间,泪在“吾妻死,室坏不修”。为何不修?因为至爱妻子已死,无心修室。修室又与谁居?泪在“其后二年,余久卧无聊”。为何两年,还卧病无精神寄托?因为思念亡妻至深至切。回忆往事,又想修复旧室聊以慰藉痛苦的心灵,“乃使人复葺南阁子”。泪在“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为何又不常居?因为居此间,睹物思人,更加令人无限伤悲。全段没有一句说到妻子,但处处传达出对妻子的深深思怀,句句无泪,却处处含泪。
将那份深挚情感推向极点的是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年华流逝,物是人非,只有此株妻子亲手种植的枇杷树见证着我与妻子的幸福生活。如今树已亭亭如盖,而妻子却不在,睹物思人,不免伤感。此句无泪,但泪已洒满枇杷树。此句无“情”,但情已满树,满胸怀。
归有光妻子范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诵读 学习兴趣 阅读能力
文言文该怎样教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无疑是诵读。下面就以《项脊轩志》为例,具体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意义,以及诵读的一些方法、技巧。
一、在读中掌握字词的读音与意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异读字和多音字,要流畅地诵读首先要扫除这些字音上的障碍。教师要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后,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把生僻字、异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和意义查找到,并批注在课文里,然后再安排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强化这些字词的读音。
生僻字,就是现在基本不用或完全消亡的古代词语。由于这些词语远离我们的生活,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如:①“旧时栏”中,“”音shǔn,横的栏杆。②“迨诸父异爨”中,“爨”音cuàn,灶;异爨,分家。③“余扃牖而居”中,“扃牖”音jiōngyǒu,关闭窗户。对于这些字词,不仅要读,而且要边读边写,边写边记。异读字,就是因通假等原因读音发生变化了的字。如:“以当南日”中,“当”读dǎng,通“挡”,遮挡。这类字词一定要放在句子中理解,通过对整句朗读来强化。多音字,主要是一字多用而产生的变调或异读现象。如:①“令人长号不自禁”中,“号”读háo,哭。②“凭几学书”中,“几”读jī,案几。这类字词要明确用法,用法不同读音就要注意。
还有一些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学生很难掌握,也必须通过读来感受、区分。如“也”字用法,本文有两处:“且何谓阁子也”、“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前一句是归有光妻子转述小妹们好奇的询问,要读出疑问语气;后一句介绍枇杷树的来历,要读出陈述语气。
二、在读中习其句读
首先要会断句。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的,所以古人读书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习其句读”。不恰当的停顿会读破句子,改变文意。我们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虽说专家为方便我们阅读给它们加了标点,但仍存在着句内停顿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字词的用法和文意,适当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才不致误读。例如:①室仅/方//丈――方丈,意思是方圆一丈。“方”与“丈”是两个词,中间要通过短暂停顿来断开,如果连读为一个词,就会理解为“寺院的主持”,讲不通。②雨泽/下//注――下,名词动用。下注,意思是向下流。“下”与“注”之间也要通过短暂停顿来断开。
其次要读出内在节奏来。有些课文具有骈散相间的特点,多是骈散并行,以散为主。这些文章全篇或者部分段落用对仗或铺排,讲究词藻华丽,讲究押韵,节奏整齐,音韵铿锵。诵读这样的课文,就要依照对仗或者铺排的内部结构读出节奏和抑扬顿挫的效果。如: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三、在读中品味精妙的语言
文言文教学还必须要把读与品味语言结合起来,通过读去引导学生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领悟语言的意蕴、情感和韵味;对语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反过来又会促进诵读。例如在品味“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这一句时,可以采用删去法,删去“矣”字,让学生朗读,比较情感的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矣”字带有感叹的意味。在封建社会,大的家族往往聚族而居,不轻易分家,归有光家现在却是“诸父异爨”,家道没落已经很感伤了;现在“庭中始为篱,已为墙”,由“篱”到“墙”更暗示了亲人间的隔阂加深,更增添了无限怅惘,因此“矣”字不可删。然后再引导学生,把“矣”字拖长音节,读出作者的感伤之情来。再如品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一句时,可以采用替换法,把“当”换为“或”,让学生朗读,比较品味。“当”是“必当”的意思,表现了祖母对归有光寄托了莫大的期望,希望归有光能仕途有成,并坚信孙儿一定会不负所望;“或”字就缺少坚定的信念。正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归有光到老都无法实现祖母的夙愿,所以才会“长号不自禁”。在品味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用坚定语气重读“当”字,用自责、悲伤的语气来读“长号不自禁”。
四、在读中感受人物情感
文言文多是纪事写人的散文,虽然人物着墨不会太多,但形象鲜明。通过诵读,我们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诵读时要根据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个性、性别的不同,来确定不同的口吻;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来确定语气、语调,以达到更传神的效果。
作品中人物情感,往往表现在人物的语言上,在朗读时要揣摩人物语言,洞察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如“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老妪转述归有光母亲的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问话,但母亲“嘘寒问暖”,语气急迫且充满担忧,充分体现出她对儿子无限的关爱。读此句时,心中要有慈母形象,语气稍微急迫点,突出母亲的关心。再如,写祖母时,有三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第三句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赘述。第一句中“竟日默默在此”,是祖母看见孙儿如此认真读书的心疼与关爱;“大类女郎”是一句玩笑话,体现了祖母的慈爱,也可见祖孙间关系很亲密。读时,要用长辈口吻,带一点笑腔,突出祖母的慈爱之情。第二句是祖母的自言自语,也是祖母的真情流露,是对孙儿将来能够读书有成、光宗耀祖的期盼。读时,要用自言自语的语气,“则可待乎”要带点欣喜之情。
抒情类散文,可以说作者的情感贯穿始终,作者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立体的,且多有波动,读的时候要把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突现出来。《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情感有喜有悲,喜少悲多。喜的是,“室仅方丈”的小屋经过自己的一番修饰竟然别有一番情趣,自己在小屋里读书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因此,读第一段时,语气要舒缓,语调要平和,突出作者的闲适与满足。悲的是,家道没落、慈母早丧、祖母期望落空、爱妻早逝。读后几段,大多要用低沉的语调、感伤的语气,突出作者的无限悲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读“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时,倒要注意略带点甜美的语气,突出爱妻因嫁入读书世家的得意与自豪,对此温馨场景的回忆,更突显了丧妻的苦痛。
五、在读中积累语言
积累语言,就是要把精妙的语言背下来,积累语言范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修养。背诵不能死记硬背,要讲求方法和技巧。背诵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还是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仍以《项脊轩志》为例,全文共五段,第二段是过渡段,第一段写“多可喜”,后四段写“多可悲”,因此全文可以让学生分两次背诵,先背第一段,再背后四段,减轻难度。第一段分三层,分别是:介绍南阁子先前情况,自己修葺情况,以及自己在南阁子读书的情况。可逐层背诵,化难为易。后几段也可如此。在会背的基础上,也可以对诵读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学生读出个性,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尽情宣泄文章情感。
归有光妻子范文6
项脊轩,先生家一小阁子也,先生读书之处,亦先生之所立于世间人伦道德文章之所。百年老屋,虽加修缮,想来亦常常漏雨;庭中虽置花木,所谓“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读来惟见寂寞。先生之项脊轩,亦一落拓学子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地也。
先生之志项脊轩,岂惟项脊轩之固难忘也。先生难忘者,实在祖母、母亲、妻子之所望于先生者也。先生积学五十余载,文名盖天下,桃李遍国中,尚不能得一进士,做一官吏,以俸禄养其亲,惟困守此轩,偃仰啸歌,兀然独坐。时光流逝,祖母、母亲、妻子相继零落,惟余此轩。是时轩中一木一石,皆成倒流之时光,往昔亲人之音容,历历如在目前。先生写至此,虽不流涕,谁不流涕!
震川先生寂寞矣,先生心痛矣。震川先生虽寂寞、心痛仍固守学子之道。先生无官可做,只有写写文章。无官做自然无友交,亦自然无达官名士可忆并为之志。
所谓坎井之蛙,所忆所志者无非一井之景、一井之情。然先生鳏寡孤独于轩中,亲人之形影出没,轻声细语之音袅袅不绝于耳,妻子所植楷杷树亭亭而立,祖母所遗之象笏仍在,日以继夜,风动树影,万籁有声,如亲人至,如亲人声。先生伏案忆之,志之,不悲不喜,不怒不怨,文章灿然,字字如有神助。故清人梅曾亮感而涕下,曰:“此种文字,直接《史记》,韩、柳不能掩之。”
先生之前五百年,欧阳文忠公之哭梅尧臣,有“诗非穷而不能后工”之说。先生之后四百年,后学亦为先生哭,意文章亦或如是。先生不困于项脊轩则不会有项脊轩惨淡悲苦之鸣,非有此惨淡悲苦之鸣则不能有《项脊轩志》。此日先生之不幸,天下文章之大幸。先生五十九岁始中进士,累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所处之室,所受之禄,当非困守项脊轩时,然文章已每况愈下矣。先生去项脊轩而居于庙堂之上,先生一人之幸,天下文章之大不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