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媒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媒体范文1
新闻媒介有效地调动组织内、外部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可供利用的资源,打破壁垒,统筹部署,形成协同机制,是实现跟踪事件的最新进展,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的保障。
东方卫视打破了栏目的时段划分,以直播、插播作为抗震救灾报道的常态,并及时对内部人财物等资源进行调配:在成都成立了前方大本营,集合新闻节目和专栏节目的采编力量,由大本营总部统一指挥协调,提高了采访效率;编播部门协作实现了两个频道并机直播特别节目的全天版面;北京、香港、广州、南京等地记者站紧急行动,及时传回来自各地的信息;挖掘19个区县记者站的资源,加大对上海各界支援救灾的宣传力度。此外,还最大限度调动各种外部因素,为特别报道服务。如,积极与四川、北京、香港等媒体以及上海的医疗队、特警、消防局等参与救灾的部门联系,挖掘新闻线索;寻求四川省电信公司的支持,在灾区十分紧张的通信资源中,架设了一根的2M网络专线,保障了新闻传送;直播转播车不够用,请求民政局援助卫星车;与四川省党委宣传部等部门合作,以成都演播室和上海演播室直播互动的方式完成了六一特别报道《加油!孩子》等等。各类资源的日常积累和关键时刻的有效调配,使得这次直播做到了忙而不乱,新闻报道既具有全局的视野,又不失本土风格。
二、是舆论导向的把握能力
可以说,此次抗震救灾报道是我国媒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把自己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诸多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组织报道。
通过新闻报道活动发挥正面导向功能对我国媒体来说并不陌生。但面对如此重大的自然灾害,我国媒体在把握舆论导向时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如,“真实呈现”、“公正、不偏不倚”历来被西方媒体看作新闻报道的准则,因此媒体在报道战争和灾害时也常以冷峻面孔示人。而我国媒体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则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立场,他们没有选择展现那些令人震撼甚至恐慌的“真实”,而是把镜头对准了生者,将深沉的情感融入其中,讴歌人性的坚强、互信、互助、关爱、感恩。正像泰戈尔说的那样,“如果我们将观察的探照灯汇聚在死亡这一事实上,那么呈现给世人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停尸场。”我国媒体在反映事实上框架的运用,在把握导向上温暖色调的营造,大大有助于平复社会心理,为事件的常态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种新闻操作手法上的差异,既源于新闻理念、媒介制度的不同,更是新闻人看到同胞经受灾害痛苦时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一做法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国际舆论的普遍尊重。
特别指出的是,一些国内媒体影响国际舆论的意识逐步增强。东方卫视的海外版与国内版同步播出特别报道,满足了海外华人的信息渴求;还采用多种合作手段,为CNN、日本、印尼、韩国等国际电视机构提供新闻。这些为宣传中国政府在救灾工作上的努力,赢得国际社会的关注与援助作出了贡献,也展现了一个立足高远、富有责任感的媒体形象。
三、是应对“突发”的服务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通常对社会有全局性影响,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服务于社会,使危机尽快化解。换句话说,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新闻媒体应该既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也是影响事态发展的参与者;既是新闻信息的者,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东方卫视除了提供新闻、引导舆论外,还利用自己的传播平台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的优势,从各个角度为救灾工作提供服务。比如,各栏目紧急调整选题,《时代》谈地震应急机制建设和民族精神,《东方大讲坛》普及抗震知识,《名医大会诊》讲解震后如何防病;为灾区和后方亲人、朋友联系提供平台,字幕区编发寻找亲人、鼓励朋友的电话和短信;组织承办上海社会各界赈灾文艺晚会,为后方对前方的援助搭建桥梁;策划“六一特别行动”,为孩子这一受灾群众中的特殊群体寻求更多的帮助……媒介机构成为列宁所说的“集体的组织者”,服务于抗震救灾的社会需求。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启示
美国的“9•11事件”、欧美的疯牛病、日本的阪神大地震、印尼的海啸、北美的大面积停电、中国的“非典”肆虐……近十年来,由于社会结构和信息传播方式等的变化,加之人类尚不能准确地预知和控制所有无序因素的产生和演进,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带来的公共危机的呈现出频率高、规模大、危害性大、影响深远以及国际化程度加大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正在由“非常态”转变成为一种“常态”。面对“突发”成为“常态”,我国的新闻媒介大多表现出一种不适应。新闻传媒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如何改进报道,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呢?
第一,对现有组织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
目前我国媒体的组织结构类似政府机构,科层制、部门制、栏目制交错共生,其最大的问题是不利于整合和合理配置新闻资源,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效率低下,标准不统一。抗震救灾报道中不少媒体临时打破部门划界,调动了所有的采编播和技术保障力量联动作战。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是有效的,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新闻机构的运行方式。因此,新闻媒体打破部门所有制,调整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方式,建立起统帅所有采访力量的“大新闻编辑室”,是必要的。
在“大新闻编辑室”的框架下,统一采访、编辑、制作、播出人员的新闻评价、选择和播出标准,建立可以共享的新闻选题策划系统、新闻资料管理系统、新闻采访编辑系统、社会资源经营系统,实现新闻生产的高效流水作业和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直播将成为可能。
第二,打造一张无处不在的信源网络。
2003年新华社凭借伊拉克人贾迈勒的报告“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领先全球媒体10秒播发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消息,贾迈勒因此被授予新华社最高奖励——“社长总编辑奖”。汶川大地震,国内所有电视媒体都没能捕捉到地震发生时的画面,电视上反复播放的那几秒钟惊心动魄的震颤现场画面来自一名外国游客的DV。再看CNN,无论是伊拉克战争、泰国还是伦敦地铁爆炸、印尼海啸,CNN总能在提供第一时间和真实现场上胜人一筹。分析原因,在于CNN拥有一张无处不在的信源网络。
无论一家媒体拥有多么庞大的记者队伍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其信息源仍是十分有限的,依靠公众在街上看到突发事件后拨打新闻热线的做法也已不在时效上具有竞争力。在影像、声音的记录、传送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任何一个公民都可能成为媒体的记者,这么宝贵的资源却被我们忽视了。CNN的做法是,利用电视和网络同时打造I-report平台,一方面大力宣扬“成为我们团队的一员,你能帮CNN把新闻告诉全世界!”,让公众把掌握的新闻信息传送给CNN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对公众参与新闻报道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周密设计,并通过网络培训公民写作、拍摄、传输新闻的技能。这些做法对我国媒体建构突发事件报道的外部机制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第三,遵循新闻传播活动的内在规律。
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一种专业行为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要想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要尊重、遵循这些规律,注意科学性,而不是盲目报道或简单僵化地按有关行政指令行事。
每次特殊状态结束后,媒体都应该认真分析、总结规律性认识,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中就有不少值得分析讨论的问题。比如,公众对信息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需要事实,也渴求观点,抗震救灾报道中电视媒体相比纸质媒体在言论上普遍缺席,没能满足公众对不同性质信息的需求。那么,为避免以后留下这类遗憾,平时应该做好哪些基础性工作?又比如,抗震救灾报道中能不能报道“坏人坏事”?这次绝大多数媒体没有触及的原因恐怕在于对舆论导向错误的顾虑,那么报道“坏人坏事”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只有负面影响吗?1998年抗洪救灾报道中,新闻媒介在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同时,也对一些官员的违纪行为和不良社会现象进行了报道。新华社、工人日报等媒体对抗洪紧要关头一些官员擅离职守,洪水泛滥之际长江上游仍然有人在砍伐森林等行为作出批评,却产生了推动抗洪救灾工作的实效。可见,监督社会本来就是新闻媒介的功能之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监督,而在于如何把握好程度和数量,与弘扬主流和正气相配合,促进事态向积极方向发展。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突发公共危机中媒介的角色定位问题,如何在突发事件中构建高效率的新闻信息传递系统,复杂状况下如何对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甄别、选择,如何实施特殊时期的民意监测和公众心理变化状态的监测,如何根据不同的社会心理状态调整传播活动等等。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只有平时多主动钻研,才能在“战时”获得期望的传播效果。新晨
新闻媒体范文2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新闻媒体采编成为一项愈加重要的行业。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也逐渐广泛的应用于互联网,新闻媒体采编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变得不可或缺。本文从新闻媒体的概念性、意义、发展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简述新闻媒体采编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新闻媒体;采编;互联网;优势;发展
新闻媒体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出现的新兴媒体形式,具有着时效性、多样性、影响性等多种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新闻媒体的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发展。
一、新闻媒体采编的概念
新闻是一门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新闻媒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采编包含了栏目策划、新闻采访、软件编辑以及摄影摄像等多方面。从专业性质考虑,新闻媒体采编是主要培养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能在新闻媒体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于新闻传播工作的新型人才,并且通过新闻采访、写作、后期编辑、新闻评论等多方式,强化创新性、实践性的能力。
二、新闻媒体采编的背景
新闻媒体的传播与发展迈入了融媒体的时代,在信息海量的新媒体时代中,新闻媒体采编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新媒体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的获取方式,同样还影响了大环境下的传媒事业。新闻媒体面临着重大改革,媒介融合逐渐加快,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不断更新,从生产到发展,结构的重组与加工,新闻媒体采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正全景式、扁平化、创新性发展。
三、新闻媒体采编的意义
新闻媒体采编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且以新媒体为载体、以新媒体表达方式为特点的新兴产业。发展新闻媒体采编事业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
发展新闻媒体采编事业有利于消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能够更好的让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取长补短、推陈出新,有助于建立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稳定性、交互性、跨越性等多种特点的关系。
发展新闻媒体采编事业有利于信息的高效、便捷、快速的发送与传播。新闻媒体可以实现零费用的信息,使得用户参与性更广,通过微博、微信、QQ等多种平台,均可以免费、及时、迅速的了解新闻消息,这种新闻媒体采编与新闻媒体工具的融合使得人们生活愈加便捷。
发展新闻媒体采编事业有助于有效的针对相应的群体,增加受众的隐蔽性以及减少受众的抵触性,使得用户获得更好的媒体环境。新闻媒体采编可以给用户更多的私密空间,通过简单的渠道就可以获取最多、最有效、最时新的消息,广大用户无需特定的时间或空间,就可以获取更好的效果,具有真实感和时代感。
发展新闻媒体采编事业有助于受众地位的提升。由于新闻媒体采编事业的发展,受众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等多种搜索引擎以及微博、微信、论坛等多种平台获取信息,通过关键词、图片、语音等多方式更加便捷有效的进行信息筛选和提炼。相较于传统媒体时期,如今的时代,由于新闻媒体采编,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利益等选取适合自己的媒介与信息,至此,受众与媒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
新闻媒体采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打破传统的采编方式,突破以往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增强与受众的交互性。同样,新闻媒体采编也突破了以往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限性,受众逐渐占据着主导地位。
四、融媒新闻媒体采编事业的发展
新闻媒体的采编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新媒w被誉为21世纪最耀眼的传播媒体。新闻媒体采编事业已经不再拘泥于以往,如今,通过简单的相机、剪辑软件,甚至是一台手机就可以完成媒体采编。
新媒体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闻媒体不仅集声音、文字、影像、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而且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整体的整合运用特点。
对于媒体采编人员来说,如今的新闻媒体工作将信息的采集、加工、整合、应用于一体,对于媒体采编人员有了更深的要求,首先,媒体采编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其次要有一定的媒体信息判断力,对于文案工作有挖掘能力,针对纷杂的信息具有筛选能力,另外,采编人员还应具备后期剪辑制作能力,具有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性。
以媒体采编的职业性来说,从新闻媒体的传播来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各类高新科技孕育了网络媒体的诞生,并给予新闻媒体采编的影响力。若没有新闻媒体采编事业的发展,就不会有新兴媒体的发展,同样,若没有新媒体的大量运用,就不会有新闻媒体采编的广泛使用。
另外,从传播方式上来看,新闻媒体采编不仅融合了传统的各种大众传媒的优势,能从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频等渠道同时发送信息,而且还具有了以往大众传媒所不具备的特点,即:跨空间性、超文本性、可检索性、交互性等。
以往的受众只能通过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等方式获取信息,然而如今,受众可以利用互联网媒体,受众不仅可以进行阅读,还可以增加听觉效果以及视觉效果。如若遇到特别感兴趣的或者正是自己所需的信息,通过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下载、录音、录像、保存等多方式进行整理、评论、复制、粘贴、剪切等,还可以自由的删减、发送信息,使得新闻媒体采编更加接近自然,使媒体采编事业带来的传播距离感锐减。
新闻媒体范文3
人文主义也称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逐步形成的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具体表现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关怀方面有所失落而提出的,人文关怀既要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也要关心和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在当代,人文关怀的实质主要是确定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价值关怀。由于人们疯狂的追逐经济浪潮,人文世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时间,关注人、尊重人成为了知识界议论的话题。很多领域,如医学、教育、新闻传播、法律等等也都把人文关怀引入自己的视野。
一、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闻改革紧锣密鼓,人文关怀也被引入到了新闻传播领域中来,并越来越受到了各个媒体的重视。对新闻媒体来说,人文关怀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是对人的价值、尊严以及社会公平、公正平等的倡导;其次是“受众本位”的回归,也就是媒体活动中,以受众为主体,尊重受众,了解受众,尽力满足受众的需求。
我国早在80年代初,许多党委机关报就纷纷改版、扩版、增办周末版,为的就是改变以往那种严肃有余的办报风格,寻求、探索贴近百姓生活的风格特色。进入90年代后,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晚报,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娱乐需求作为追求。“受众意识”、“受众主导”的办报理念逐步形成。之后,随着都市报、晨报的异军突起,报纸进入了激烈的以强调以人为本、贴近百姓生活的新闻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争夺;电台、电视台也纷纷推出观众热线、人物专访、纪实、真情等体现人性化的栏目以增强竞争力。
二、新闻媒体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1.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化。过去我们的新闻报道长期的被传者本位,即“官本位”的新闻报道理念所垄断。新闻的官本位,是指新闻采编过程中那种以“官”来衡量和评判新闻价值的思想理念。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完成从“官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化。近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理念已经开始在新闻人的意识中扎根,重视实施人文关怀,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亮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媒体大胆突破传者本位的传播模式,为老百姓画像、立传,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挖掘、揭示平凡的人内在的精神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对象的思想”、体现了“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受众本位”才是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才是今天新闻媒体生存的新生命。
2.媒体人文关怀的不足及对策。有人说,人文关怀不就是从受众的需要出发吗,那我们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报道一些奇闻,隐私,吸引受众的眼球,不是也做到了回归受众本位吗?但也不能为了吸引受众,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就毫无忌惮的露骨的报道,这样做不仅没有做到“回归受众本位”,反而,缺乏人文关怀,缺乏新闻从业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对受众不负责任的态度。随着新闻改革的步步深入,各个媒体也都在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也就是如何做到真正的回归受众本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受众,发挥大众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人文关怀不仅仅应成为媒体报道的视角,题材选择的导向,作为一种精神它更应该成为新闻媒体工作中必须加以考虑的原则,它应该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中,包括从采访、选题到表现形式的选择。从这种角度讲,人文关怀在拓展了新闻报道的视野,深化了新闻价值取向的同时,它本身作为一种思想也可借助新闻媒体在大众中进行传播,对大众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社会发展的根本底蕴是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体系,而这种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人文的观照,当代传媒对此已有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但它并非已如和煦的阳光沐浴着中国大众.只有在清醒的认识、深远的思考和理性的关照下才能促使当代传播中的人文关怀走向健全和完善。
三、新闻媒体关注人文关怀的方法
1.新闻采访中的镜头规避与人文关怀。所谓镜头规避指的是电视镜头和摄影镜头应该设法避开一些不雅或不宜公开的画面,明确什么是该拍的,什么是不该拍的;什么是该播的,什么是不该播的,或是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播的。也就是说被采访对象的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包括姓名、肖像、住址、电话、收入、健康状况等)、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扰(私人活动和私人领域、日记、书信等)、个人私事(婚姻、生育、收养子女等)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在真实的前提下,能否进行镜头规避,体现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精神,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必须直面的课题。尤其是在电视节目摄制过程中更要注意镜头规避或技术处理,体现出媒体对人的尊重。
2.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处境,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媒体应该真正想为读者所想,急为读者所急,扎扎实实为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办事。有相当一个时期,新闻界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总以为做新闻就是做所谓公众人物和形形的名人,总以为做新闻就是做刺激性的事件,以及突发的大事。其实,这只是新闻的一个层面,对于现代受众而言,新闻也是发现生活里的真实,更要关注社会上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现在的新闻媒体已开始对国计民生新闻的关注,也初步体现了应有的人文关怀。
3.新闻写作中应有的人文关怀。在现代新闻传播中,有些新闻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或者为了满足部分人的好奇心理,在标题的制作中采取夸大行为,伤害了一些受众的情感。所以在标题制作中应该避免“弦外音”。所以在新闻的标题制作中,在考虑到抓受众的兴趣时,也要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度。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后,对采访资料进行汇总成文,在写作中也应该时刻注意措辞和对细节的处理。在正文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不当言辞和过激言辞。在细微情节的处理上应尽量避免几种不当的表现而引起负效应。在图片的编辑和处理上也应体现必要的人文关怀。而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时刻认识到自己引导社会舆论,影响公众信任度的社会责任,时刻以人文关怀的原则来约束自己。
新闻媒体范文4
一、健全新闻舆论的监督环境
健全的舆论环境是新闻媒体有序、高效、合法、公正地行使监督职能的前提,为使审判独立与新闻监督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首先应健全新闻舆论监督司法的制度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新闻舆论的相对独立性,建立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为主,以社会各团体的报刊为辅,以市民报为补充的多元体系的办报格局。多元的办报格局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舆论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信息源,将违法及腐败现象都公之于众,充分发挥其"第四种权力"的作用。同时,媒体在行使新闻自由、新闻监督权利时,必须在国家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二)制约舆论监督对司法的影响,健全保障法官独立的制度环境。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司法独立的制度环境是不容乐观的。在目前体制下,如果媒体在审前对案件进行了不当报道,个别法官出于自身利害关系的考虑,在审理这些案件时不得不迎合官方媒体的意见,从而可能作出不公正的判决。司法不独立是妨碍司法权公正行使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此,应该加快司法改革的进程,从制度上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制定严格的法官任免制度,规定保障法官的身份独立,逐渐将党报、机关报的舆论监督权和审判机关人、财、物管理权分别授予不同的主体行使,从而赋予法官抵抗新闻媒体不当监督的权力,使得法官能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三)新闻单位应配备专职的法律事务部门和人员,以免对司法活动产生不必要的重大误解,同时,这些专职的法律事务人员可对即将刊发的文章进行审查或修改,防止可能影响司法独立或者侵权的、违法的报道流向社会。在我国,近年来由于媒体的不当监督从而妨碍司法权公正行使的一些案件中,大都是因为记者缺乏专门的法律知识,或偏听偏信,对尚未审结的案件进行片面的报道,从而侵犯了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例如,有的新闻报道在法庭审结之前对案件作出定性、定罪的结论,直接指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是"凶手"、"罪犯",从而侵犯了人民法院的统一定罪权。
总之,记者法律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法院审判活动的误解,是造成新闻监督妨碍司法公正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在新闻舆论机构中配备专职的法律事务人员,在不影响司法独立的前提下,通过正当途径与司法机关联系交涉,既可以全面掌握案情的情况下对审判活动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也可以将社会公众的舆论适度地反映到判决中来,以免法院的审判活动完全脱离民意的监督。
二、新闻媒体监督司法的掌握
新闻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宪法权利,适度的舆论压力也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在我国的现阶段,在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现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强化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尤为必要。反之,如果媒体监督不当,就有可能妨碍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从而造成司法不公。因此,新闻监督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必须与法院的独立审判权保持一定的界限。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刑事诉讼各阶段,新闻媒体都可以对案件进行报道。
媒体在报道案件主要因素时,也要报道次要因素,特别是相反的意见。当然,不能要求新闻媒体报道的所有案件都完全真实。虽然新闻媒体在立案、侦查、、审判、执行阶段都可以对案件进行如实报道,但媒体在报道案情时必须遵行一定的规律。例如,对法定不公开的审理的案件,媒体一般不应报道或者不应报道案情细节,以免将本不应该公开审理的案件变相公之于众了;在立案、侦查和阶段,对司法机关尚未认定的证据材料,媒体不得向社会公开,以免妨碍案件侦查和活动等等。
(二)评论是新闻报道的关键,新闻媒体报道案件事实之时,也可以适当地发表评论。因此,应该赋予媒体诉讼的各个阶段适当地发表评论的权利。
首先,允许新闻媒体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对案件发表评论,已为一些国际区域性条约所认可,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是相一致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94年1月18日-2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制定的《关于新闻媒体与司法独立关系的基本原则》(《马德里原则》),中国既没有参与制定也没有事后加入,但是,该条约对我国今后制定新闻方面的立法无疑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其次,从目前中国的司法现状来看,司法腐败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适度的新闻监督是保障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条件。虽然近年来新闻自由在逐渐解禁,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新闻开放程度同国际上通行的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理应通过法治赋予新闻媒体较大的权利,为新闻媒体监督司法提供更加宽松的外在环境。当然,笔者赞成新闻媒体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有发表评论的权利,并注意以下几点:1.在立案、侦查、阶段,对案情发表评论主要限于程序违法或者司法人员的办案作风上,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则不得发表任何评论。例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程序违法问题,媒体在报道案情时对此可以随意发表评论;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应否处以刑罚和处以何种刑罚不得妄作论断,以免侵犯法院审判权。2.如果发现公安人员、检察人员或审判人员、司法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枉法行为时,在有证据证明的前提下,无论在讼诉的任何阶段,媒体都应该立即予以公开报道并同时发表评论,通过舆论造势促使有关组织追究枉法裁判者的刑事责任,以此保障司法权的公正行使。3.由于我国当前司法独立的制度环境未尽如人意,如果一些党政领导利用特权干涉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时,新闻媒体应该立即公开报道,并发表评论,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和义愤,为公、检、法、司机关依法追究犯罪、抵制法外势力的干扰提供舆论支持,使其得以顶住压力公正办案;也可以使这些试图干涉司法独立的人望而却步,从而保证侦查、和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通常情况下,评论应该由新闻机构中配备的专职法律人员主笔或者参与,或聘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审查、把关。且不能是明显的诱导式倾向性的,以免误导广大读者,同时,发表的评论应声明属个人观点不代表报刊的意见。4.在任何情形下,新闻媒体报道案情对司法人员的人格尊严可能造成侮辱的评论应禁止。否则,媒体的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对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可以从事实和法律的角度发表任何意见和评论。如果认为判决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方面明显存在错误,应该进行批评或抨击,以利于法院在审判监督程序中予以纠正。
三、救济措施
即使立法中划定了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权的一定界限,但现实中有的记者可能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或者出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热衷于对法院尚未审结的案件进行肆意渲染,以引起公众的义愤,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造势,导致审判活动不得不听从于舆论。笔者认为,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审前报道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的,可以适当借鉴国外的做法,采取救济措施:
(一)对案件作出延期审理的决定,直到有偏见的舆论压力消除后再启动审判程序。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如果媒体在审前对案情已经进行了大肆渲染,法院可以决定对案件作出延期审理的决定。建议对刑事诉讼法第165条增补第4款:"为了消除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对审判活动的不利影响,保障被告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合议庭可以决定延期审理。"
(二)由上级法院通过指定管辖变更审判地点,将案件的管辖权转移到尚未受到舆论压力的其他同级法院。为了使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得以落实,对于媒体在审前进行过不当报道的,上级法院可以通过指定管辖将案件的管辖权转移到尚未受到舆论影响的其他同级法院。
(三)如果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证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在判决前向外界(包括新闻媒体)散发与案件相关的信息,司法机关可以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四)法院可直接对辖区内的新闻媒体作出禁止或限制报道的决定。由于我国的新闻法制尚不健全,司法独立的制度环境不尽如人意,法院在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其他的事后补救措施都难以消除审前报道的负面影响时才能采用),法院可通知媒体限制报道的决定。
新闻媒体范文5
新闻媒体制作主要是新闻采编进行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的过程。这里既包括新闻记者对新闻素材的发现、采集、梳理与写作,也包括新闻编辑对稿件的审读、编选、加工与排版。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记者所体现出的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新闻素材的敏感捕捉,写作主题的提炼凝聚,写作体裁的灵活变通,所用语言的清新流畅;编辑所体现出的审视稿件的独特视角,编辑稿件的创新见解,策划选题的新颖创意,拼接系列的求新境界,组合版面的独具匠心等无不体现出新闻采编运用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根据时代特点,捕捉新信息、反映新风貌,以新取胜,以快取胜,出奇制胜的创新思维。
一、新闻采编的创新思维――激活构想、理念的动力元素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发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超越常规的眼光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又能经得起检验的全新构想、全新观念、全新理论、全新决策、全新方案、全新解释、全新思路、全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就新闻采编而言,创新思维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敏锐的新闻发现力
新闻发现力可以说是新闻采编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记者的发现力》中提到:“新闻工作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就是‘发现力’”。新闻发现力要求记者要捕捉“活鱼”,对事件的报道要新鲜、及时、准确。如1986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机举行开幕式时,新民晚报的一位记者注意到在开幕式预演中,中国台北队入场,乐队奏的也是中国队入场时的乐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她立即奔到新闻中心,核实后迅速发出了《壮观、热烈、优美、有趣》的独家报道,不仅新民晚报首发,而且洛杉机的所有中英文报纸和世界各大通讯社也纷纷转发。这位记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思维创新,发现并敏锐地捕捉到了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事实细节。
(二)独特的新闻表现力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尽管记者与编辑的分工不同,但两者有着相同的新闻传播目的,创造着同一要素的新闻作品。因此,两者的新闻表现力为异体同构关系。记者的新闻表现力,是将其发现的蕴含在客观事件中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制作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就其写作、拍摄、录音等操作流程而言,一定要表现出力度、深度、厚度,体现出独特性。
编辑的表现力,是编辑对新闻作品的综合处理能力。对于独家新闻报道和新闻新视点的报道来说,编辑的表现力就是一门高超的新闻艺术。如果说在不可预知事件的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发现起着决定作用,那么在可预知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编辑的运筹帷幄、策划决策则起着关键的作用。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更是强调编辑具有深刻内涵的表现力。
(三)多向的思维发散力
发散思维是指以一个问题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或中心,围绕这一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向上下左右多方位的思考,寻找问题的多个不同的、富有特异的答案的思维方法。在思维发散过程中,不时会涌现出一些念头、一些奇想、一些灵感、一些顿悟,而这些新的观念可能成为新的起点、契机,把思维引向新的方向、新的对象和内容。因此,发散性思维不仅是多元的、多声部的,而且也是不确定的,没有固定方向,也没有特定规则与限定的。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新闻采编可以摆脱传统新闻报道的禁锢,突破常规的束缚,闯出新路子,开辟新途径。
美国纽约时报的名记者泰勒刚当记者时,奉命采访某著名演员的首场演出,但他去了以后,听说首演取消,就回家睡觉了。结果半夜,总编气冲冲打电话说,其他媒体已报道出名演员自杀的消息。总编训斥他说“像这样一位名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在这个事例中,由于泰勒思维的单一而使一条重要新闻流失,如果当时他的思维足够发散,事情的结局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
(四)灵活的逆向思维力
逆向思维是一种背逆常规思维的思维方式,是用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思维视角思考问题。逆向“逆”的是“一般人思考的方向”,是“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维是一种阻力很大的视角转换方法,但也是出奇制胜、屡建奇功的方法。在创新探索中运用逆向思维,往往能独树一帜,新颖独到,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一旦时过境迁,便不再有价值。但北京青年报开辟的“新闻人物・回访”专版,却在“昨日黄花”与“今日新闻”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利用逆向思维进行了创新尝试,通过巧妙的选取“回访”的角度,使那些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淡去的人和事,又被重新挖掘出来,成为创新的“富矿”,历史又重新闪出了新闻的火花。
(五)丰富的思维想象力
想象思维是指思维者对所感知的事物和材料,进行新的构建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思维往往从保存在记忆中的表象出发,把这些表象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新的形象或构想的一种思维过程。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想象具有三个功能:思维重组、整合的功能;拓展思维空间的功能;激励、导向思维的功能。每个人都具有想象能力,它可以是无意识的灵感火花,也可以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定向扩展。
二、实现创新思维的途径――灵感、方法与知识结构的交融
(一)知识结构要合理
新闻采编的知识结构有三个层次:一是新闻类、传播类的精深专业知识,支撑结构框架,形成支柱型学科;二是学科群,包括相邻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及综合学科等相关学科;三是一般性知识与一般方法论学科。这三个层次中的知识要合理组合,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其分布形态应为宝塔形,即专业知识居上,相关知识居中,一般知识为基础。
(二)创新灵感勤捕捉
灵感是这样一种思维现象:长时间思考某个问题不得其解,而中断思考后,却又会在某个场合突然对问题的解答有所领悟。郑板桥曾赋诗描述灵感对创作的影响,“十日不能下一笔,闭门静坐秋萧瑟。忽然兴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然而灵感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灵感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大脑”,灵感是在艰苦的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偶尔得之的产物。
社会生活是文化产品创作的源泉,也是新闻采编捕捉选题、策划创新、激发灵感的源泉。记者只有在现实生活中仔细观察、细心体味,苦思力索,才能广开思路,激发智慧,释放潜能,喷涌灵感,才会发现新目标,找到新素材,确立新选题,产生新思维。编辑要策划有活力、有时代意义的选题,也必须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近距离接触生活,扩大信息来源渠道,才能及时把握时代脉搏,策划出新选题,把握住新导向。
(三)不断锤炼多实践
实践不仅能提高记者、编辑的总体采编能力、开阔视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且能够提供获得经验型知识的机会,实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记者、编辑只有在不断实践、反复锤炼的过程中,才能增长聪明才智,增强新闻敏感,在新闻制作中更具有创新思维。
每部优秀的新闻作品都是产生于火热的创作实践之中的。上世纪60年代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诞生就源于实践的源头活水。为了写好这篇报道,穆青曾多次到焦裕禄生活、工作过的河南省兰考县采访,住到农民家里,解读老百姓眼中的焦裕禄。带着那份感动,他对这篇作品的框架仔细架构,对写作角度认真选取,对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凝练加工,对所用文字反复推敲。报道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心中流淌出来的。焦裕禄的事迹印在了那个时代每个人的心中。
(四)创新方法巧运用
创新思维是以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并灵活运用为前提的。创新思维方法是指在创新思维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系列思维方法,它是通过对多种思维方法进行优化组合而推出的新的综合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必然包含着直觉的洞察与灵感的迸发、想象的发挥与理论的应用、类比的跨接与假设的试探、演绎的内推与溯因的沟通、分析的还原与综合的升华、反馈的利用与控制的运筹,最后通过不断地融合与提炼,形成新成果,实现知识信息的增值。也就是说各种思维方法,在创新活动中要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优化组合、作用互补、综合起作用。思维方法本身是确定的,有相对稳定性,但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究竟选用哪些思维方法,怎样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却是多变的,带有很大的灵活性,方法之妙,贵在相宜。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有高有低,而高低之分主要体现在灵活运用综合思维方法的能力上。
新闻媒体范文6
新闻媒体是传播社会意识观念、把握舆论导向的重要部门。同时,新闻媒体主要作为监督手段而存在。媒体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信息,丰富社会信息
作为信息的工具,媒体报道各个方面的消息。无论是利好消息抑或是负面消息。
(二)登载观点,影响社会行为
新闻媒体是登载各种观点的工具。在中国。新闻媒体作为国家的喉舌。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在宣传社会主旋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中国媒体也逐渐调整自己的位置,许多媒体都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事实,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来主导观众及读者的意识形态。但是,不可否认,媒体的报道会在思想上、舆论上对民众产生无形的影响,使民众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从而引导其行为。
二、善用新闻媒体的意义
(一)广泛的宣传
信息是新闻媒体的作用之一,因此,更好地应用这一宣传工具必然有利于促进各种信息的传播。因此,对于政府,甚至是私人而言,媒体都是极其重要的。了解媒体,就能妥善地利用这一工具,把握发言权。
(二)形成有力的社会监督力量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新闻媒体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的重要手段。新闻舆论监督能够通过大众媒介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公共事务和一切涉及公众利益的活动,是运用舆论的力量促使它们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轨道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三)维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大量的为满足人们千差万别、日益发展变化的精神生活需要的文化产品。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媒体行为及评论有助于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
三、与新闻媒体加强合作
新闻媒体的强大作用不言而喻,善于应用媒体对国家政府而言,有利于稳定社会喉舌,把握舆论方向,维持社会安定团结;对于企业或是个人而言,有利于宣传自身,吸引社会注意,更好地发挥其长处。
(一)熟悉新闻媒体采访。做好相关准备
1 适应“媒体时间”
媒体因其种类不同。在截稿时间上有许多不同,纸制媒体需要印刷等程序,因此需要更多的时间。报纸的截稿时间一般在晚上五六点钟。而平面媒体所需的时间相对较少。电视台对时间的要求略宽松一些,对于电视记者来说。直播前半个小时完成最后剪辑就还能审查播出。如果新闻具有足够的价值还可能获得现场直播的机会。新闻结束得越早。人的时间就越充分,他们可以在新闻后继续向记者补充新闻内容。
一天之中最佳的新闻时间是在中午之前。一周中最好是星期一到星期四,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新闻单位周末值班记者数量少,人员不足;其次,电视频道也许安排重播而减少新闻播出数量;且报纸在周末的分量也不如往常,即周末新闻媒体对于新闻的需求程度大大降低。
2 准备清晰、准确、精彩的影像资料
在新闻时。由主办方准备清晰、准确、精彩的影像资料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一张图片甚至几秒钟的画面就能够更清晰地表达你的观点。并且使得你的阐述更加生动,而且这些也更能吸引媒体的关注。此外,部分新闻报道为了拓展报道的深度及时间跨度也需要相关的历史资料,因此充足的资料准备不仅有利于让新闻媒体更好地了解事件。也有利于他们后续工作的进行。
3 提前寻找媒体支持
联系媒体从业人员,向他们寻求支持,寻找的对象不能拘泥于部门或个人熟悉的新闻记者,而应该全面撒网,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即使有的记者做过的相关报道不尽人意,也要给他们机会。通过沟通让他们增加认识。提前联系媒体记者就可以邀请他们进行提前报导或者跟踪报道。
4 邀请函
(1)派发邀请函
把邀请函发给在过去已经建立联系或是刚刚取得联络方式的媒体。尽量联系专门负责相关领域报导的媒体记者。如果不能确定对象,就需要咨询报社及电视台主编。平时要对媒体有所关注,熟悉他们的报道领域。有时候,拨打报纸、电视台、电台的总机就可以和媒体记者取得联系。不要忽视那些小报、小台,因为它们可能也拥有对你的话题感兴趣的受众。
(2)以传真方式发出邀请函
提前24小时或者36小时以传真的方式发出邀请函。例如。新闻会在星期三中午召开的话,星期一中午或者星期二早晨就要发出邀请函。假如只能用邮件发邀请函,那么也要在同一时间发出。
(3)确认工作
确认工作需要在邀请函的传真件或者邮件送达之后的几小时之内完成,一定要立即打电话给对方。致电目的是确定邀请函送达与否。还没有送达,尽快重新发送;已经收到邀请函,确认他们是否出席。友好而清晰坚定地表达你的看法,坚持你的观点,从而获得他们的认同。但是不要“要求”或者苛责记者和编辑前来进行报道。
5 新闻资料
资料应该包括详细的事件说明和背景信息。同时应该包括有参考价值的相关文章以及主办方的筹备情况。时间充裕的话。在新闻前几周就可以把这些材料发到记者手上,或者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发给前来咨询的记者。
6 会工作
指定专门的人员在会上负责媒体事务,携带一些会资料以备记者不时需要。他们的任务是寻找记者,协助记者完成采访,从而扩大宣传影响。记者通常带着公事包和笔记本、相机或者摄像机等器材。工作人员可以上前自我介绍。了解他们的身份及工作单位后。可以为他们联系采访,把他们介绍给愿意说而且了解有关话题的人。最后。留下记者的联络方式。以便及时为记者提供最新信息。同时,这样也可以充实媒体名单,丰富联络队伍。在新闻会几个小时内。安排人员接听联络电话,解答记者的问题。
(二)与新闻媒体建立有效沟通的若干技巧
1 保持友好的态度
新闻方必须维持友好的态度,说话不妨带点儿幽默感,有利于使媒体记者对方产生好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在记者寻求采访机会及有关帮助时,应当尽力配合,从而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
2 表达观点直言不讳
对媒体的报道感到满意请告诉他们。记者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的友好的反馈并不多。故而一个好的反馈会让他们愿意倾听你的话。同样,如果报道不实、出现失误或者失真,也要告知记者。
3 不要期望记者熟悉议题
记者要报导的话题常常是各种各类的。即使是专门在某个领域进行采访的记者也不会对该领域的任何问题都了如指掌。因此,要为记者提供足够的信息。告诉议题的价值和新闻点。
4 留下联络方式
新闻报导追求时效性,假如发现很难联系方的宣传部门,他们往往会放弃新闻线索,转而寻找其他合适的采访人或采访线索,因此新闻方的宣传单位应该留下可靠的联络方式。
5 提供采访便利以建立长久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