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青春的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赞美青春的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赞美青春的诗歌

赞美青春的诗歌范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诗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诗友们百忙中莅临,本次活动由省图与燕赵青春诗社联合举办,活动名称为“长歌燕赵情,诗话中国梦——燕赵青春诗社诗歌作品展”,事先已在河北青年报、石家庄日报报道,燕赵都市报、燕赵晚报领导也表示要在节后给予报道。本次诗歌作品展共有48名青年诗人创作的120多首诗歌作品参展,参展作品以“赞美青春、歌咏春天、热爱燕赵大地、积极建设河北、努力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目的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倡导积极健康的诗歌文化。参展诗人均是燕赵青春诗社诗友,年龄以70、80、90后为主。

本次活动,时间囊括五一长假、青年节,有助于大力弘扬诗歌文化,让广大读者与诗歌爱好者可以更直观面对燕赵青春诗社。

赞美青春的诗歌范文2

——————题记

青春是最飞扬的心,青春是最绚丽的舞台,青春是最美丽的花朵,青春是最动人的诗歌。朋友们,当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天时、正处在我们最美好的时光时,曾经有过多少次赞美青春,也曾经偶尔埋怨过青春。让我们把希望和忧愁统统放飞吧!把所有的快乐和忧伤都交给时光来收藏。我要说的是:“让青春插上翅膀自由的飞翔吧!我的青春我做主。

如果雄鹰拥有一片天空,就能展翅翱翔。如花儿拥有一片天空,就会更加绚丽。如果我们拥有一片天空,就会快乐成长。父母的约法多章,把我们变得像一个个囚犯,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没有自由,更没有快乐。要鼓励自己,奋斗吧!努力吧!想干什么就大胆的干吧!要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要回我们的自由,让青春插上翅膀自由的飞翔吧!我的青春我做主!

约束过后就是自由,忧伤过后就是快乐 。让青春插上翅膀自由的飞翔吧!我的青春我做主!

赞美青春的诗歌范文3

相闻屠岸大名久矣,我在青年时代即读先生译著《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沿着他的二度创作,走进了莎翁的诗歌世界,而与先生相识后的二十余年中,方感知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有深厚底蕴,对古典诗词尤有深厚功底。多次听他用英语背诵莎士比亚或济慈的诗,也多次听他吟诵旧体诗,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和吴侬软语的余韵,时而铿锵时而柔婉,时如大河滔滔时如清泉潺潺,真是一种绝好的艺术享受。他集翻译家、学者和诗人于一身,而且总是那么温文儒雅,总是那么方正谦和,总是那么善良宽厚。我与他长期近距离接触中,从未见他对任何人有所微词,而每当谈起诗歌他便意趣盎然滔滔不绝。不久前在珠海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他说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样式的作者中,惟独诗与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称之为诗人。诗是崇高的纯净的,诗人也应崇高纯净,我素不敢自诩为诗人,只是个诗爱者、诗作者和诗译者。这绝非矫情之词,而是由衷之言,他本人进入诗的境界,便如此脱俗而高雅。每周周末他都与儿女、一对孪生外孙女举行家庭诗会,或朗诵、背诵、吟诵佳作,或就诗学现象进行研讨,不仅其乐融融,而且有超越尘俗的恬淡高洁,在如今世声喧嚣物欲膨胀的生存环境中,他和他的家是一片心灵的净土,也是一片诗的乐园。

屠岸先生最近出版了一部诗集《夜灯红处课儿诗》,书名缘于儿时,一位老画家为他母亲的书房亲书一幅对联:“春酒熟时留客醉,夜灯红处课儿书”,上联赞母亲持家好客,下联赞母亲教子殷勤。屠岸先生的功学根底,源于母亲的熏陶和培育,他自发蒙时起,母亲便教他唐诗宋词,也听母亲吟诵唐诗宋词,这种语言艺术的熏陶,开启和滋养了他的诗歌灵性。我国古典诗词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听觉、视觉和感觉的完美统一,是形神合一的语言艺术,母亲对他的语言艺术熏陶为他日后的诗词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他把“夜灯红处课儿书”改为“夜灯红处课儿诗”。他的人生历程,长久地同慈母的诗教相关连,直至盛年他返里养病,母亲还为他写了一首五律:“今夜窗前月,/婵娟倍觉亲。/姣儿千里至,/阿母万般情。/笑语天香过,/倾怀玉藕心。/遥知京国远,/两地月同明。”他母亲的书斋是“萱荫阁”,他曾把自己另一部旧体诗词集题名为《萱荫阁诗抄》,也是为铭感慈母的恩泽,于是我们便能理解这部诗集题名为《夜灯红处课儿诗》的深层含义了。

《夜灯红处课儿诗》共四辑,第一辑是新诗,大多写于1943年,是年诗人19岁,诗之泉突然喷涌,而创作风格却很朴素淡雅,都是白描式的短章,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当时的村镇风情。他说是由于受到一位未名诗人吴汶的影响,他说吴汶的诗蕴藉、含蓄、深沉、厚重、悠远。屠岸先生的这些短章简约凝练,基调却有些黯然,也显现出一些黯然中的悲凉。他以古塔、小巷、夜雪、野桥、西风、月下的瓦砾、依稀的门墙、腊月的严寒、暗红的炉光为主体意象组接成变幻的画面,暗示一种特定的感悟和心境。也许是时代使然,也许是摹拟使然,也许含有青春期心态的侧影:“小城的暮秋/两三株枯树//斜阳太淡了/像一层薄雾//西风,扫尽了/石皮上的落叶//和老年人心中/仅存的暖息//寂寞爬上了/每一斤荒芜//白云,遮断了/街头的归路”(《小城》)。静止的画面中有叹息也有暖意。《酒楼》就更明显一点:“临着浩荡的远河,/小镇上的酒楼。//漫步地登临,/素来不会豪饮的我。//只剩下两天的羁留了,/何时再来这里逗留?//主人的情谊无限,/斜阳照着鳞波。”他的新诗创作也遵循古典诗歌美学原则:“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无限情韵在意境里包容。第二辑至第四辑都是旧体诗,又大多是七律或七绝,偶有词作,或咏物感怀,或寓情于景,或童年忆旧,或友朋酬答,都是情感真挚,寓意深邃。他眼中花树生机勃勃,《花叶树》:“是花是叶是云裳?/亦叶亦花亦盛装。/一队红巾含笑立,/风来满院舞琳琅”;《三角梅》是:“叶绿叶红生一枝,/叶分两色自成之。/何来红叶如斯茂?/疑是花魂窥我诗。”诗乃诗人人格精神与审美个性的外化,屠岸先生仪态雍容静谧安详,内心却激情浩荡,充满青春朝气,他既是花叶树,又是三角梅。他的旧体诗中富有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活的人文精神,他写石头城、悬空寺、烟水亭、楼外楼,我们不只听到古人心音,也能感觉到诗人心志。《访青云谱山人故居》便赞美其“劲节仲昆留浪迹,/佯狂哭笑入浮图。/一生三绝诗书画,/笔落人惊硬骨殊”;写聂绀弩是“炼狱天堂唯一笑,/人间不觉泪痕多”(《读呈聂绀弩先生》)。不仅画魂画骨,而且指斥历史悲剧。写孙犁、光年、曾卓、辛笛、杜运燮、邵燕祥都能把握住人物个性,使之神采飞扬。他尤注重音韵和谐对仗工稳,“赤霞飞舞浪头树,/野马喧腾天上村。/姜石山高邀猎手,/大田海阔卧渔人”,景物的两相对应,扩大了空间视野,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枕边弦管春潮急,/一曲能销万缕魂”(《千里晴空》)的时代风貌。

25年前屠岸先生曾向诗词大家陈迩冬求教,自谦说自己是写新诗的,旧体诗词尚欠功力,时显稚嫩,迩冬先生说不是“嫩”,而是“好在有生气”、“熟不如生,熟易流于俗”,也就是陷入模式化和套式化。世伯迩冬先生已作古,他在世时我也多聆听其谈诗论道,他总是以独到之见阐释历史真伪、世间美丑和诗词真髓,他对屠岸先生旧体诗词的评价,可谓正道佳处。屠岸先生以极大热忱生活和创作,对于他,无限生灵总是诗,山川风物总是诗,翰墨歌弦总是诗。

仁者寿,诗者寿,屠岸先生乃诗界仁者,当青春永驻!

赞美青春的诗歌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陶冶;语言魅力;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2009年湛江日报报一则报道《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危机了吗?本文选取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内爱国诗歌为例,探讨诗歌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反思

在《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报道:“让人们担忧的是,在这次的爱国主义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国庆阅兵和举国欢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张扬、自信的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洗礼……” 面对上面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我们不该反思吗?

二、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爱国主义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爱国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从诗歌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本文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赏析对象。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感受其中的诗文意思,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心情。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时说教好有效果。

为了便于赏析这些诗歌,笔者分为两大类:一为太平盛世时期的诗歌,二为国难当头时期的诗歌。具体如下:

(一)太平盛世时期的爱国诗歌

古代中国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少。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没有放下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此类诗歌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二是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1、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其二)。该诗选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请看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江西省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七言绝句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诗融情于景,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首句形象贴切比喻庐山的形状及其烟雾情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学生对老师讲解后了解到庐山的形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前去实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欢祖国山水。这就是语言修辞魅力所在。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最后两句句则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一词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诗夸张、比喻、想象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中国语言修辞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诗仙”的语言能力,学生对李白描写的庐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得到应有的教育。

2、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诗句。古代的边塞之作,往往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也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们的幽怨和士兵们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选自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诗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本诗表现了诗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过诗意文化领悟到祖国文化,学生由衷的学国语言,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通过诗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描绘的边塞美景,打消了学生心目中塞外无风光的心理,学生自然喜欢这首诗歌。“秦”、“汉”两字暗示边塞战事自秦汉以来连年战争,表达时间之久。用两个字把战事连年概括的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万里”也表达出征战之苦,“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读到这里,学生对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已经接受并影响。最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也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学生读此诗句除了领略到祖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简凝练概括性强特点,自然激发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二)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歌

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或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个朝代的这样的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义。先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不难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写作目的,赏析诗文的语言文化内涵,难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担忧吗?

首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事件,学生肯定能理解这两句诗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学生学好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的兴趣。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本联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种场景能不感染吗?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最后两联语言得到升华,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很快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

赞美青春的诗歌范文5

叶卡捷琳娜・帕夫洛夫娜・巴库宁娜(1795―1869),是普希金皇村同班同学巴库宁的姐姐,其身份是宫女,外貌迷人,风度优雅,更有一双动人的眼睛。她常常到皇村学校来看弟弟,整个中学的学生都喜欢她,普希金更是为她神魂颠倒,尤其是在1815―1816年间,接连为她写了十几首情诗。这可能是普希金早年最强烈的爱恋,持续时间较长,从1815―1819年,普希金为巴库宁娜创作了25首诗,最主要的有:《秋天的早晨》、《忧伤》、《哀歌》(“他是幸福的,那敢于……”)、《月亮》、《歌手》、《致摩尔甫斯》、《爱人的话语》、《“一种爱情,是冷漠生活的欢乐……”》、《仿作》、《愿望》、《致友人》、《哀歌》(“我以为,爱情已经永远地熄灭”)、《极乐》、《梦醒》、《致书信》等,这一组诗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巴库宁娜组诗”。此外,1825年的《10月19日》一诗的草稿和《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八章誊正稿第二节,也是献给巴库宁娜的。

由于巴库宁娜是宫女,又年长普希金4岁,不可能爱上这位十六七岁的小弟弟,因此,诗人对她的爱情主要是一种单恋,然而,在“巴库宁娜组诗”中,少年诗人把这种单恋写得毫不单调而富于变化。

首先,他极力赞美自己的恋人。《给巴库宁娜》写道:“虽然我愿意为一切尽心效力,/但歌颂您的命名日实属多余;/在圣叶卡捷琳娜日您并不显得更可爱,/因为,在任何时候都无人比您更美丽。”诗人认为恋人天生丽质,时时刻刻都美丽无比,因此圣叶卡捷琳娜日这个命名日和自己的歌颂对她来说,几乎都是多余的。他更用诗歌《给一位画家》请求皇村同学伊里切夫斯基为巴库宁娜画像,并比较全面地描述了她容貌的美和眼神的美:“美惠女神和灵感的孩子,/趁心灵燃着火样的激情,/请你用随意的享受之笔,/为我描绘我的心上人;//描绘纯洁迷人的美丽,/描绘意中人可爱的特征,/描绘那天上欢乐的微笑,/描绘那美丽无比的眼神。//请把维纳斯的腰带,/系上她赫柏般的细腰,/请用阿利巴尼的妙笔,/来把我的女王环绕。//请在她那起伏的胸口,/披上波浪般透明的薄衣,/好让她能穿着那衣服呼吸,/当她想要暗暗地叹息。//请画出羞怯爱情的幻想,/那样的幻想我也怀有,/我将在画的下方签名,/以这只幸福恋人的手。”可见,巴库宁娜具有一种纯洁迷人的美丽,希腊神话中青春女神赫柏的苗条和丰隆的双乳。在《爱人的话语》一诗中,他认为爱人的话语比静谧湖畔夜莺和夜半鸣响的竖琴还美妙动听的丽拉的情歌更让人倾倒。

其次,他也写到这种单恋的痛苦和忧伤,如《极乐》:“生命的花朵刚刚开放,/就在苦闷的囚禁中枯萎,/青春悄悄地飞逝而去,/它留下的痕迹只是伤悲。/从诞生的无知觉时刻,/到这温情的青年时代,/我还从未品尝过极乐,/抑郁的信中没有过幸福。//站在生活的门槛旁,/我焦急地望着远方,/我幻想:‘那边有极乐!’/可我在随着幽灵飞翔。/年轻的爱情出现了,/它展开金色的翅膀,/呈现出温柔的美妙,/在我的眼前翱翔。//我追随……可我达不到/那遥远的、可爱的目标!……/那被欢乐赋予翅膀的/幸福瞬间,何时能来到?/青春岁月那昏暗的灯盏,/何时才能燃起火光?/我女伴的微笑何时才能/将我阴暗的旅途照亮?”在《歌手》等诗中,他更是写到一个青年,目光暗淡无神,为爱情而哀伤,深夜在树林后面荒芜的黑暗中歌唱。在现实世界中爱情无法满足,诗人试图躲进梦境中,实现自己美妙幻想,然而,一朝醒来,梦境消失,痛苦更甚,如《梦醒》:“幻想啊,幻想,/哪儿是你们的甜蜜?/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深夜里的欢喜?/它消失了,/那欢乐的梦境,/我醒来了,/在深深的黑暗中,/我孤身一人。/床铺的四周,/是聋哑的夜。/突然冷却了,/突然飞走了,/爱情的幻想,/成群结队地离去。/但是心灵/还充满希冀,/它还在捕捉/梦的回忆。/爱情啊,爱情,/听听我的祈求:/把你那些梦境,/再让我享受,/让我再次陶醉吧,/在天亮的时候,/让我趁早死去吧,/在未醒的时候。”在梦中诗人实现了美妙的梦想,醒来后却孤身一人浸泡在深深的黑暗中,因此他宁愿沉醉于梦中,甚至愿意在梦未醒的时候死去,以保持幸福。在《哀歌》中诗人一度在友谊中得到解脱,但“阴郁的爱情,还隐藏在我的身上”,激情之火仍在燃烧,但依旧爱而不能得其爱,无可奈何,只好又请求“让我带着沉重的锁链再次入睡,/去把甜蜜的自由幻想”。尽管这种爱恋是如此痛苦、忧伤,但少年诗人仍然痴心不改,有着坚定的决心,《愿望》就是如此:“我在流泪;泪水给我以安慰;/我在沉默;我的低语没出声,/我的心灵充满了忧伤,/其中也有痛苦的幸福。/哦生活的梦!飞吧,我不惋惜,/虚幻的梦境,请在黑暗中消失;/我珍重我那爱情的痛苦,/就是死,我也要爱着去死!”诗人尽管痛苦的流泪,深感忧伤,但痴心不改,珍重自己爱情的痛苦,宁愿孤独地爱着死去。

其三,诗人也写到这种爱给自己带来的短暂的欣喜。法国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在《天才诗人普希金》中认为巴库宁娜对普希金的热恋没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表示”,并且断然宣称:“肯定没有。因为从这一天起,失恋似乎成了诗人偏爱的作诗题目。”其实,不管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巴库宁娜至少曾给过诗人短暂的欣喜,特罗亚在自己的传记中曾引证了普希金1815年11月29日的日记:“我当时是幸福的!不对,我并不幸福。昨天上午为等她,我心急火燎,怀着一种难以描述的心情伫立窗前,悄悄盯着白雪皑皑的小路,但我未能见到她。我正失望之极,却突然在楼梯上同她相遇。多么美好的时刻!她可真漂亮!黑色长裙同巴库宁娜的肌体多么相配!但我已有18个小时没有见到她了!啊,这是什么样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但我终于享受到了5分钟的幸福。”但他认为普希金这里写的5分钟的幸福只是在楼梯上见到巴库宁娜感到幸福无比,并非巴库宁娜对他有何表示,因为他马上抛开这段引文,指出:“为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痛苦,普希金引用了茹科夫斯基的两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是两句有名的悲情诗:他在庆祝爱情,但声调十分忧愁,/因为他从爱情中得到的只有痛苦。”并进而以普希金的诗歌为证来加以说明:“1816年,他在《欲望》一诗中写道:一天天度日如年令人忧愁,/一分一秒都变得遥遥无期;/失恋的痛苦把我折磨,/精神恍惚更令人心碎。还有:爱情带来的短暂幸福的确难以形容,/但失恋后的痛苦却要伴你终生。”可他却忘记了普希金写于当天日记中的一首诗:“是的,我曾幸福,是的,我曾享受,/我曾陶醉于静静的欢乐和狂喜……/那欢娱的一天哪去了?/它乘着梦的翅膀飞去,/享受的魅力也已凋零,/我的周围又是一片阴暗的忧郁!……”在这首诗中,诗人明确写出,他曾幸福,曾享受,曾陶醉于静静的欢乐与狂喜,这与日记中的“终于享受到了5分钟的幸福”相对应,说明巴库宁娜确实曾让诗人短暂地幸福过。在《给她》一诗中,诗人写到,在忧郁的闲散中淡忘了竖琴,天才也带着青春的馈赠飞去了,心儿也在慢慢地冷却、关闭,重负者可耻的懒惰,不由自主地陷入冷漠的昏睡,“但是突然,像一道闪电,/青春在枯萎的心里燃起,/心灵苏醒,心灵复活,/我又尝到爱情的希望、悲伤和欢喜。/一切都又开出花朵!生活让我颤抖;/大自然的证人,再次激动,/我感觉得更活跃,我呼吸得更自由,/我为美德更紧地俘获……/赞美爱情啊,赞美诸神!/甜蜜竖琴那青春的声音再次响起,/我要把响亮颤抖着的复活的竖琴/带到你的脚下!……”(以上译诗,均见《普希金全集》第一卷,刘文飞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也十分明显地写出巴库宁娜的确曾给他鼓舞。我国学者陈训明在其《普希金抒情诗中的女性》一书中也认为,莫洛亚这一说法未免失之武断,并进而指出:“联系到普希金这一阶段情诗中所用的‘满足’、‘狂喜’等词往往带有的涵义,联系到《月亮》一诗中‘安睡吧,不幸的爱情!/你静谧的幽光/不再穿透夜色的帷幕,/用苍白的光辉/照亮我恋人的美色’等诗句,要说巴库宁娜自始至终一直不理睬他,无论如何难以使人信服”,“我们还注意到,普希金最亲密的朋友普欣等人也起劲地追求巴库宁娜,他们之间也互不隐讳。由此可以推测,巴库宁娜是一个善于周旋的女子,头脑十分清醒。她明白这伙少年的德性,与其对他们顺从,最后让他们随意抛弃,还不如让他们先尝些甜头,再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叫他们无尽无了地围着自己的石榴裙转。”

赞美青春的诗歌范文6

论文摘要: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外化技巧,从古至今文学家们均普遍运用。以意造象应讲求“意”的新颖、深刻;而“造象”应符合事物本质,要有象趣和个性,方能产生 艺术 魅力。

“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种外化技巧,就是作者从创作意图出发,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适合于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形象。“意”即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即客观的人事景物。《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造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意”。有什么样的“意”,就会有什么样的“象”。没有“意”,就没有“象”。人的思想情感是内在的、抽象的,而人事景物则是外在的、可感的。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附载在具体的人事景物的形象上,即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等,才能被人理解、接受和引起共鸣,产生艺术魅力。

“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Www.133229.COM”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