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龙应台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龙应台作品

龙应台作品范文1

龙应台,台湾著名作家、教授、社会评论家、思想家。她曾任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台湾中央大学外文系副教授、台北市文化局长等职,现任香港大学传媒及新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台湾)徐贤修讲座教授等。龙应台是台湾高雄人,祖籍湖南省衡山县。

1983年,龙应台回台湾任教,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以锐利而深刻的文风,惊动当时台湾文坛,余光中称其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她的《野火集》,成为80年代对台湾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8年底,她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她的作品有《野火集》《龙应台评小说》《女子与小人》《在海德堡坠入情网》《看世纪末向你走来》《龙应台杂文精品》《这个动荡的世界》等。

【内容简介】

目送,史书解释为:以目光相送。语出《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

龙女士的《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作者以温柔婉转的文字,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写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从亲情满满牵着孩子幼小的手,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感觉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到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目送》中处处是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难忘的人生情景,写给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子女的每一个你和我。每个家庭如果要选一本能跨三代共读、分享生活的书,《目送》将是最细腻动人的一本。

【精彩片段】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作品特色】

温柔婉转的“龙卷风”

作为华人世界颇有影响力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一向有着不让须眉的豪气,而《目送》让人感到曾经咄咄逼人刀光剑影的“龙卷风”开始变得温柔婉转,如微风拂面,处处是感同深受的亲情滋味,篇篇有让人难忘的人生情景。龙应台承认,《目送》在她年轻十岁时是写不出来的,与之前出版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相比,《目送》完全是“暗夜行山路”的文章,完全是私己的。

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父亲过世、母亲失忆、死去与老化的演绎、加上儿子成长迫使她要独立,已经将近五十岁的她,觉得这是自己迟来的“人生基础课”。龙应台细细地写着生活点滴,从细微之事想明白生死课程的本质。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都只是细枝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生的思考。

跨三代共读之书

这本书不仅为作者的同代人而写,同时也是写给上一代和年轻的下一代。在书中,展翅高飞的孩子、即将离去的母亲和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的目送……三代人的情感一样丰沛,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写尽了细微,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与不舍,都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用现在来填补过去的空白和伤口,带着爱的释怀与生命和解。

【经典语段】

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陆,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龙应台作品范文2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相信每个读了《目送》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

龙应台,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高雄县,1974年毕业于台南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中国台湾、德国多所大学。著有《野火集》《银色仙人掌》《百年思索》《孩子你慢慢来》等十多部作品。她的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她秉持着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她的文字风格跨度极大,所著的文学论述、散文、小说等作品,往往展现出各种绰约的面貌。

《目送》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这本书以温柔的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同时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她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龙应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笔调,描写诸多生活中的有情细节,表现出其细腻的情感,读起来温馨有味,情意盎然。

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向人生的深沉。

这本书里除了七十四篇精彩的散文,更收录了龙应台以相机在台湾、香港等各地所捕捉的人生风景,图文并茂地呈现人生,淡雅运笔写出春满花枝的生活。作者曾说自己为人父母后开始上人生的课,且自谦成绩不佳,而她口中这堂困难无比的课,正是我们所有人必上且百味杂陈的一堂课。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大多是背着背包、拎着皮包、推着带滚轮的庞大行李箱,扶老携幼地,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

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一点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低头走起碎步来。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突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我仿佛听见窗外有一只细小的蟋蟀低低在叫,下沉的夕阳碰到大武山的棱线、喷出满天红霞的那一刻,森林里的小动物是否也有声音发出?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温暖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本文是作者真性情的流露,反映了现实的问题:我们找不到家了。那个家,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而人生之无奈亦不过如此。文章将深刻的感悟寓于平静的文字,但情感是如此激荡,仿佛大海与礁石相触之时碰出的浪花。龙应台的文字既波澜起伏又柔软可亲,这种波澜是平静中的波澜,柔软是温暖里的柔软。

龙应台作品范文3

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考生在作文中能够自发、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情感的流露要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要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见,写我闻,写我想,写我感;要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用自己的心去触动别人的心。文章所表达的是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无病。真挚的情感不是游离于文章内容的黏合剂,而是在素材选择和情感表达过程中的自然流露。

下面,从素材的选择和情感的表达两方面具体谈谈如何使文章情感真挚。

一、事要真

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件中。感情“真”,首先需要事情“真”,而真实的事情不仅包括作者亲身经历的事,还包括作者虚构的事情。我们强调事件的“真实”绝不是说不能虚构,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是现实中“可以”发生、“可能”发生的事,具有合理性。题材“假冒伪劣”,其蕴含或者引发的情感常常也是虚假的;题材真实自然,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染读者。

二、情要真

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情感经历都不可能太丰富,因此,如果不是真正有感而发,或有过相近的情感体验,一般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特别在考场作文中,如果写作时“为文造情”,就会显得矫揉造作,虚情假意。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唤起一种真切的感受,将“我”真正融入文章中去。当然,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注重生活经验和情感的积累,注意观察生活,因为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知、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三、情要美

生活中有形形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也是各不相同的。一般说来,即使面对同一事物,由于人的个性和心境的差异,他们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有真情实感就可以入文。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让读者产生良性的共鸣。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要符合社会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美丑观,杜绝消极、低沉、偏执、极端的情绪。

四、情要浓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浓烈深挚的情感来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选那些自己被深深打动了的材料。自己先被打动了,才能打动别人。情浓,方可意切;意切,方可动人。

在作文中要做到上述四点,具体方法如下:

一、体察真情

学生要善于体验自身所享受的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感受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发现和领悟人间的真善美。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丰厚的情感袒露在读者的面前,才可能与读者产生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这就要学生平时善于感受、挖掘、积累生活中的真情。这些人间真情的获得,还可以借助于阅读这一渠道。阅读那些感情真挚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会深化我们的情感认知,使我们获得触类旁通的感悟。

二、巧妙传情

文章要打动读者,打动阅卷老师,不光要注意选材的精当,还要注意表达技巧。表达得好,可以使动人的题材倍增其情。反之,本来有浓烈感情的材料也会变得寡淡。为此,构思文章时,既要选题材(便于承载情感),又要选体裁(便于传达情感);既要谋划全篇,又要注重细节。叙述,要简明扼要;描写,要浓墨重彩。文章如果既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既没有线索可寻,又没有章法可依;平铺直叙,详略不分……那么读者必然难以卒读。为此,在记叙、描写中还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要运用好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

三、文采彰情

“感情真挚”和“富有文采”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千万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没有感情的文采,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没有文采的感情,往往也很难具有穿透力和征服力。因此,考生要注意语言的训练,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语言目标,掌握方法,认真训练,从而使文章展现出亮丽的色彩,把真挚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沉隽永,更加酣畅淋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用词要生动形象,尽量选用含义具体,富有张力的词语。二是善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三是注意句式变化,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使语言摇曳生姿,产生出特殊的美感。四是展示文化底蕴,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运用生花之妙笔,才能让思绪在脑海中恣意流淌,让真情在笔下纵情倾泻;才能让文章吸引读者,感染读者。

【例文展示】

目 送

仇 越

中年人的沧桑中,总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却只能目送,无法挽留。

――龙应台

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看见父亲的哭是在奶奶去世的那个午后。

奶奶的六个儿女围在病床边,密密地遮挡住了午后那耀眼的阳光――当年考上大学却因贫困而辍学的父亲也在其中。我想父亲一直以来的遗憾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奶奶最后将手指向了父亲,父亲轻轻地握住了她颤抖的手,将耳朵贴在了她的唇边。说完了最后的遗言,奶奶带着一丝微笑离世,留下了噙着泪花目送着她离开的父亲。父亲说奶奶的遗言是――“该上学了”。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儿时总是由奶奶提醒他上学。也许,在回光返照中奶奶又回到了当年;也许,让父亲辍学是她一生的遗憾、歉疚和解不开的结。最终,任凭父亲感伤与哭泣,奶奶还是走向了一个未知的永远不会再回来的世界。

父亲将我送到了模拟考试的考场外,在我即将进入考场时却叫住了我。他只说了“东西”两个字,瞧我不耐烦地蹙眉便戛然而止。在父亲的欲言又止中,我明白他在担心着我却又害怕影响我的心情,所以将自己的情绪一直压抑着。最终,父亲平时严肃的面庞上露出一丝笑容,故作轻松地说:“考完试又能放几天假了。”可他指间快要燃到指缝的香烟,香烟上长长的灰烬却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安。我也向他报以微笑,而后转身离开。

我知道我的背后是父亲担忧而又期许的目光,它会尾随着我直至我的背影消逝。但我只能离去。

读龙应台的《目送》时,我想象过父亲送我上大学的场景。父亲一定也会等待女儿给予他深情的一眼,可我总是不回头,一次也不。就像不会告诉他我模考获得了高分一样,我害怕他期望过高。这不是目送我去旅游,等待我回来高兴地向他描述沿途的风景。这是一次一个人的探险,父亲目送我奔赴的是一个陌生的未知的世界。在那里,我会渐渐成长。因此我不会回头,不会让父亲看到我眼中对未来的迷惘和凄惶,我只会留下一个笔直的故作坚强的背影,离开他的视线,告诉他:我会过得很好,不必追。

龙应台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龙应台作品范文4

与丁心仪的访谈

平时喜欢看哪一类型的作品,喜欢哪些作家?

我喜欢有故事性的作品,喜欢看小说。短小、哲理性的杂志也常用来消遣,像《意林》《青年文摘》,有时还会看批判性、议论性的文字,比如龙应台的《野火集》我也蛮喜欢的。漫画我也常常看,像宫崎骏的、庸的、卜劳恩的,这类能放松心情的漫画, 我觉得是最能触动人心的,它们往往蕴含哲理却不难嚼。名著还是比较喜欢《红楼梦》。

你觉得阅读对你写作有什么作用?

阅读对写作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浅层的阅读后,我会有意识地模仿阅读时遇到的好词句,或略加修改,把好句变成有自己特色的词句;而深度的阅读,就该是能读懂文章的内涵,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阅读对写作有帮助,但从来没有人能保证你读了书作文就能增几分,阅读是要靠积累的,要靠多样化涉猎,再加精读。我的语文老师说过:“读一本名著远比读一本满分作文书有用。”作文书的确能使考场作文多几分,但却不能使写作能力有很大提升,就好比竭泽而渔不是长久之计。

“两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如何收集写作题材?

只要细心观察,总能发现校园中的大大小小、细碎的事,它可能是最贴近你的生活题材,它们可能就是你作文的主角。比如,回家乘坐的公交车就是很好的观察点,车上各色各样的人,他们的对话、穿着,你都可以尝试着描写。选一个靠窗的位置,那些一闪而过的风景有时会激发你的灵感,我的一些作文就是在公交车上构思的。一年中总要旅行吧,肯定会遇到奇怪的人、有趣的事,不一定要写游记,只要把事记下来就好了,字数少一点有什么关系?只要多观察多记录就好了。

平时怎么练笔,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

以前,我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有心情、有感触才落笔。现在遇到好的素材,认为能有好文章产生,我还是很愿意尝试一下的。我讨厌写作如同挤牙膏的感觉,这种情况,我就干脆不写。所以我往往有周五构思作文,周日落笔的习惯。

(本刊记者:西西)

同学眼中的丁心仪

我觉得她是一个洒脱、坚强的女生,记忆当中她从未掉过眼泪。短头发的她看上去像是一个男孩子,也有男孩子一样的脾性,可看她写出来的文字,却不会有这种感觉。爱骑单车出去玩,尤其是当她写不出文章的时候,她说她会去公园走走,这样说来,她也算是一个“爱小情调,会小文艺”的人。

(同班同学:舒渊文)

她有个外号叫“大仪”,就是因为她平时性格大大咧咧的缘故。她很乐观,喜欢跟别人开玩笑,跟她相处你不会有压力。大仪热爱看书,不管是名著还是杂志,一拿到手她就要一口气看完,什么都阻挡不了。也正因如此,我每次跟她去书城做作业都备感压力:我正写着呢,不知何时身边空了——她又看书去了。我经常说她“毫无自制力”,她听了后哈哈一笑,略带点不好意思,但下一次仍旧我行我素。

(同班同学:袁欣晨)

老师眼中的丁心仪

她文静,像低飞的鹭鸶,却总能在要害处发表点睛之见,顿时教室的湖面鳞波荡漾,更宽广的天地出现了。之后更是惊喜连连,谈及名家,翻看随笔,总是能看到她清丽摇曳的文字和不断深入的思考。丰厚的积累令人感叹不已,是源于从小的家庭熏陶,还是因为博览群书时的兴趣使然?

她读龙应台的各种风格的作品,分析她的笔触和色调:“我觉得她文章的成功如同气势磅礴的瀑布,周围的悬崖峭壁都是衬托,最初靠的是源头,而源头即是观察与感触。……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她爱龙应台的杂文《野火集》,也喜她的亲子书信《亲爱的安德烈》,还爱她的散文集《目送》,她读出:“她告诉我们生与死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其实,在别人的笔端,读出的恰恰是自己的内心。

她读,更写,听从内心而写。

她用柔和似羽的眼逡巡童年的岁月,深思生活。就如这次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的初赛作品《遗失的美好》,就是平常周末的随笔。文字清新亮丽,犹如透明而斑斓的水晶,却又不乏沉淀后的理性思考。很难得在一个初中女生身上看到,将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对生命的深邃体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而复试环节的命题作文,她选择了难度较大的《生活的味道》。令人欣喜地看到,在她细腻的文字基本功之上,将审美之境、理性之思结合得如此相得益彰。她开篇即写孩子眼里的傍晚:“明晃晃的太阳照了一整个白天。清澄的蓝天没有一丝云翳。晚了,蓝色渐渐变为苹果的颜色,再变成橙子的颜色,最后掉进了那片四合的葡萄色中。”她用节制的语句描述亲人:“此后的每天,他(爷爷——笔者注)都会准时把早饭喂给奶奶,然后招呼我去吃饭,且菜肴常变。今天白粥,明天馒头、咸菜,后天茶叶蛋、豆浆,从不重复。可是因为自己年少的倔强,还是不怎么亲近他。只觉得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日后坚定地长成遮天蔽日的模样。”她写亲情不矫情,在笔端的冷静中却富有张力。爷爷病去,她在结尾尝试描述时间的味道:“时间是柠檬糖的味道,没吃过的人觉得它是酸的,真的品尝过的人才知道,它入口是甜的。”这样的哲思,带着同龄人的特质,她还在文中如此过渡:“时间像不停翻滚的浪潮,把最初的温情冲走,几度轮回,再次席卷而来,露出一地金沙”。用以引出写于爷爷去世前几天的下文,如此拂去喧嚣的沉淀,铺出温暖与刺痛夹杂的去世,有一种文字回忆时的淡定和力度。

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决定其精神史,那么其精神史决定了其文章的格调,而文章的格调与其为人的静气浩然,更是如出一辙了。成人身上都可能浮躁的心,在她的写作上没有。面对荣誉和采访,成人都可能难免的激动和功利,她没有。

龙应台作品范文5

那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变化,在一瞬间我们的角色便悄悄地发生了转变。

再读龙应台《目送》,其中的文字有一N像母亲叮咛般的亲和力,又一次让我的眼睛湿润。它是静的,缓的,没有一句重复,反而有着深深的寓意耐人寻味。好像是和一个老友淡淡地说着自己某个时期的经历。她有一双温柔的眼,为人母,慈爱地注视着孩子;为人子女,关怀地注视父母。她有一颗细致的心,感受大千世界极致细微之处,寻找常人不曾想到的生活大道;她有一支淡如水的笔,却一针见血道破世事百态。《目送》一文中描述的“我”和华安之间以及“我”与父亲之间的几个场景,看起来只是时间的牵引,实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儿子成长的轨迹、父亲老去的不可逆和“我”的无奈,是吸引读者一遍又一遍阅读的魅力所在。

“我”对儿子华安的爱,父亲对“我”的爱,读到时就像口感丝滑的巧克力在咽喉融化的感觉。天底下这些可怜的父母啊,他们给孩子们的爱永远是甜腻腻的。然而,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不知能接受多少,理解多少。“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者的这一席话,可谓是整部作品的点睛之笔,年龄如你我的读者,再次读到龙应台的这些文字时,是否也会和我一样心头一颤?压抑许久的情感是否也会在那一刹那间找到了出口?曾几何时,我们歌唱着只愿做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多么想要越飞越远,越飞越高,只想挣脱来自爸爸妈妈羁绊。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多时候我们根本看不到父母亲的背影。相反是我们在承受着爱我们的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着父母的不舍和不安,变成他们不放心的对象,我们一边享受来自他们的满眼的爱,一边时刻憧憬着离开。我们根本没有想过要回头张望,又或许,我们心里清楚地知道:不管我们回头看或者不看,那份溢满爱的目光一直都会坚定地存在着。

将来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离开。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目送》中写道:“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目送。”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应尽力让父母的目光落在我们的脸上,而不是只能皱着眉头含着泪看着我们的背影越走越快,越走越远。

有一天我们也会长大,成为父母,同样也会经历我们的爸爸妈妈曾经历的一切,所以也会明白,孩子终不是你的附属,他们需要自己走,且只能独自去走,有些关,只能独自去闯。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就只有默默地站在他身后,给予他们永恒不变的坚定的目光,目送他去他想去的越来越远的地方。这才是真正的爱。

母亲常对我说,她眼里只有我。可我说我眼里却是辽阔的大海和广袤的天空。

或许待到将来的某天,我们也从孩子变成父母,我人生的角色也会在某个微妙的瞬间转换,我的眼光同样也会开始变得狭隘,变得只聚焦在一个人身上。像我的母亲那样。

龙应台作品范文6

眷村叫村不是村

眷村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村庄,是为了安置从大陆来到台湾的官兵和家属,而临时修建的集中居住场所。眷村也没有固定在台湾的哪城市或哪区域,当时有驻军的地方,就有眷村。眷村的房子可以是废弃的学校、破旧的寺庙,也可以是临时搭建的木板隔间、竹篱围墙、茅草房屋、泥墙窄巷。房子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全村人共用一公共厕所,一切都是临时的,就像行军打仗的帐篷。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简陋的房子补了又补,他们却依然居住在那里。

因为所有的房子都是前窗挨着后院,眷村里的生活没有秘密可言。大家也不像现在这样每天关着房门,而是像一般的村民那样敞开门户,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互相帮衬。住得久了,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之间,产生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比真正的乡里乡亲还要亲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眷村人的生活慢慢得到改善,他们也逐渐从客居他乡的心态中走出,开始修葺房子,美化居住环境。于是,“竹篱笆”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越来越多新楼房在眷村出现。后代们也渐渐走出了眷村,如今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在坚守了。

是他乡亦是故乡

眷村人最开始是以一种难民的心态人住的,无论是刚从枪林弹火中走出的老兵,还是从大陆远山涉水而来的家属,谁都没打算在这里住一辈子。

当时,每眷村家庭都有五六孩子,为了生存和生活,眷村人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他们或推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吆喝叫卖家乡的特色小吃,或干脆就在街边支起摊子,卖起烧饼油条大馒头。云南的米线、北方的水饺、麻辣的川菜、热火的东北乱炖……眷村里充斥着天南海北各式乡音,街巷里飘动着天南地北各种香气。这就是眷村人,也许当初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却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了台湾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因为没有合适的医院、学校、市场等配套设施,也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所以,每眷村的爸爸都被迫成了修理工、老师、种菜高手、故事大王;每眷村的妈妈都是裁缝、厨师、医生和无所不能的专家。现在的眷村人已经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中很多都有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而眷村,也从他们的暂居之所,逐渐变成了故乡,不管他们心理上能不能认同。

新一代的眷村人都是在当地出生的,他们尝过百家饭,在一次又一次不停的搬家中认识了不同的朋友,他们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对大陆和离别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情,虽然也从小受着类似的家庭教育和环境熏陶,但是他们已经可以从容地面对现实,上学、参军、出国或者做生意,他们已经脱离了“外乡人”的圈子,融入了普通台湾居民的生活。

星光熠熠照眷村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眷村人特有的坚强性格,也因此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他们星星点灯般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却有着一共同的家园:眷村。

眷村虽然沧桑破旧,却星光熠熠。台湾演艺界、媒体和文化界,以及政界、工商界,都有眷村人的足迹。邓丽君、林青霞、任贤齐、吴小莉、龙应台、刘德凯、胡慧中、张艾嘉、刘若英、宋楚瑜……这些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他们都是眷村儿女。

因为穷,要补贴家用,眷村女孩卖唱、当吧女的很多,邓丽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歌手任贤齐在乐器公司打工时,结识了同样来自眷村的著名音乐人赵传,然后渐渐踏上音乐之路。台湾“首富”郭台铭也来自眷村,由于家境贫困,作为家中长子的郭台铭,半工半读完成了专科学业。然后从业务员白手起家,成就了今天的事业。林青霞多次写文章回忆起眷村的生活,字里行间满是眷恋之J隋。作家龙应台的多部作品中,台湾眷村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眷村是一文化符号,串起这些名人们的共同记忆。也或许正是成长在那特殊的贫瘠却坚韧的生活环境中,才使得他们在自身的奋斗历程中多了其他人没有的拼搏动力。眷村,是他们闪闪星光大道开启的那最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