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托班手指游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托班手指游戏范文1
【关键词】 托班 教学具 动态呈现 情绪情感发展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她的教育方法中也提出“儿童的活动主要通过教具来进行的,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创设一个能够帮助儿童发展‘生命的活动’的真实环境,为儿童提供的设备和用具都是适合幼儿的需要才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动态呈现教学具仿佛在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教学具作为这座桥梁的木板,动态呈现法是木板的连接方式,这座桥既属于教师更属于幼儿,幼儿可以拥有这座桥的每一根铁钉,每一块木板,幼儿可以在桥上自由行走、跳跃、自由触摸每一块木板。动态呈现教学具目的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的和教学具进行 “互动”,在对物的操作中,提高活动兴趣,促进幼儿感观系统的发育。动态呈现教学具充分尊重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原则,使幼儿在被尊重感和被支持感的氛围中,愉快的、积极的探索。
结合活动实例进行“动态呈现教学具促进托班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阐述:
1 拟人化玩偶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和情感迁移,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资料表明,托班时期开始培养幼儿的同理心有利于幼儿社会化。托班幼儿普遍对玩偶有着浓烈的喜爱之情,幼儿会对玩偶施加自己的关爱行为,所以玩偶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幼儿同理心。
案例1:
生活活动《尖尖的东西》中,在教学具的选择上,我选择了玩具熊和创可贴作为教学具,选择的原因是考虑到小熊是幼儿情感上的伙伴,创可贴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能让幼儿产生同情心理。
活动前我给小熊的手指上缠上了创可贴,活动开始了,小朋友马上注意到了小熊的手指。力力最先喊出来:老师!小熊的手怎么了?乐乐说:他的手受伤了,我妈妈的手上也有创可贴,我妈妈的手也受伤了。还有小朋友问我:老师,它不疼吗?大胆的浩浩跑上来摸小熊的手指。
我见幼儿已经移情到小熊的身上,就说你们知道小熊的手是怎么受伤的吗?小朋友都说想知道,聪明的孩子还说出了自己猜测的原因,我顺势拿出了准备好的尖尖的物品告诉幼儿,小熊的手就是被这些尖尖的物品割破的,接着我又介绍了其它一些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的锋利的东西,以及正确使用这些锋利物品的方法,告诉幼儿正确使用是不会伤到手指的,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在主动的讨论着小熊和创可贴。活动结束后的一天,我在布置主题墙,我从盒子里拿出一枚图钉,乐乐看到了说:“这个钉子尖尖的,老师你要拿有头的一面,上次小熊的手也受伤了。”
在教学具的设计和准备中,我从幼儿的情感出发,选择了对幼儿有情感价值的小熊,和使用价值的创可贴作为教学具,在活动中,幼儿的关注点一直在小熊和创可贴上,知识的载体是离幼儿生活更近的更直观的小熊和创可贴,教师只是起到了支持者的作用,这种寓情于物,寓知于物的教学具动态呈现法,培养了幼儿的同理心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2 放大化自制教具激发幼儿的快乐情绪
托班幼儿的大小知觉已经开始发展,到三岁以后精度有所提高。幼儿能对放大化的形象产生滑稽的感受,从而产生愉快情绪。在动态呈现教学具时把教学活动的难点以放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活动的难点与其它部分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案例2:
亲子活动《顶牛》,儿歌的内容是“大头碰小头,我们来顶牛,嘿呦嘿呦嘿——呦”。在准备这个活动的教具时,为了增加这个儿歌趣味性,我用塑料罐制做了一个“大头”,上面贴着夸张的眼睛,夸张的嘴巴,还有夸张的头发。活动开始了,我戴上了塑料罐制做的“大头”,幼儿看到这么大的“大头”,被逗得咯咯咯的笑出声来,我和每一位幼儿大头碰小头,幼儿一边体验着大头和小头碰碰的游戏,一边理解了大头、小头、碰、顶牛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含义,真正的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这个活动的难点是理解“大头”,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为幼儿量身制做了一个大头的形像,放大了“大”的概念,一个自制的“大头”激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的同时又让幼儿清楚的认识到了大和小的不同,对于托班幼儿的学习来讲是比较有效的。
3 视频再现帮助幼儿提高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托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经常表现为破涕为笑,止笑为哭的情况。教师通过播放幼儿小时候的录相和模仿幼儿情绪波动时的样子,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表现,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初步的评价。
案例3:
《想妈妈》这首儿歌的情感主线是突出了一个“想”字,我想到宝贝们刚刚入园的时候,分离焦虑表现得最为严重,整天都在喊着找妈妈,恰巧又保存着宝贝们哭哭啼啼找妈妈的样子,在进行这个活动的时候播给幼儿观看,幼儿看到录相中的自己看得很认真,感觉很奇怪,经过教师的解释,幼儿知道,原来自己哭起来是这样的,幼儿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接着教师再对录相中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幼儿知道难过的时候用小嘴巴说出来,不能哭,也可以在想妈妈的时候,给妈妈打个电话。
视频作为一种教具其本身就是动态的,可以再现幼儿自身的形象,就像照镜子一样,幼儿可以从录相中观察、分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特点,对自己的行为有初步的评价意识,提高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4 场景模拟培养幼儿快乐交往
社会交往是一门实践科学,在真实的交往过程能够促进个体习得交往法则积累交往经验。因此把托班幼儿真实社会关系中的成员请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形成一个动态的、真实的生活场景,幼儿在其中进行交往练习,再辅助教师的指导和提示,就会更加有效的丰富幼儿的社会交往经验。
案例4:
活动《甜嘴巴娃娃》,儿歌的内容“小娃娃,甜嘴巴,喊爸爸,喊妈妈,喊得奶奶笑掉牙”。我在准备这个活动时,我提前邀请到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和奶奶,请他们在接幼儿离园时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活动室,三位家长一位一位的进到活动室,每进来一位家长,我就向小朋友介绍是谁的家长,请小朋友们向他(她)问好,事先让家长在孩子问好的时候,给孩子以表扬。教师进行总结,也对幼儿的礼貌行为进行表扬和肯定,并表现出喜悦之情,强化幼儿的记忆。
教师在进行托班教学活动时,在选择和使用教学具时应考虑到托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情绪特点,要注意教学具与幼儿的互动性,及对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作用,幼儿在活动中有教学具可操作,可观察,可学习,更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活动兴趣。动态呈现教学具使幼儿至身于一个生动的活动现场,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来,是一个值得托班教师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梁志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学
2 陈帼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心理学
3 李淑贤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
4 新时代出版社.幼儿园课程指导.教育活动设计.托班下册
5 杨干忠.中国社会出版社.教育理论
托班手指游戏范文2
关键词:区域游戏;层次性;开放性;随机性;积极性;活动区
G613.7
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创设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隐应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通过创设游戏环境支持他们的游戏。我认为区域环境的创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现层次性,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幼儿与幼儿之间是有差别的,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创设游戏环境时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又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例如,在理发店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种类的夹子,有操作较简单的,也有操作较难的,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运用的操作材料。这样有着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再原先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从而达到开展区域游戏的目的。
二、体现开放,随机性
有的教师认为,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幼儿玩,成人不要随便进行干预和指导。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区域游戏作为孩子的一种自由自主的游戏,教师少干预是不错的,但并不是说不要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如果教师参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如教师以角色的形式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使孩子们更能获得游戏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自我调节能力和分辨能力都有限,所以,教师的适时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教师应做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创设更合理的游戏环境。并进行适时指导,充分发挥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游戏的实际需要。
三、区域设置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托班孩子进入幼儿园生活的时间还不长,生活经验的缺乏和行动能力的不足,引导他们参与活动区的创设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所以在最初的时候,要与其他年段的孩子有所不同。
⒈根据托班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置活动区
我们根据托班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设置了几个活动区。例如“叠一叠”、“娃娃家”、“玩一玩”等三个活动区域,而投放于各个区角的材料以“安全”(托班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极差)“量多”(为减少孩子之间的冲突)“多用”(一物多用,可利用价值高)为原则。
⒉随时根据托班幼儿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增添区角
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丰富和行动能力的加强,我根据孩子的能力发展和学习兴趣,逐个地增设了新的区角。如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习自己进餐,有了动手吃饭的经验后,我开辟了喂养区,在给“小动物”、“小娃娃”喂“饭”的游戏过程中既发展了小肌肉动作,又巩固了正确拿调羹的生活技能。又如在孩子有了几次印章画、手指点画、手掌印画等美术活动的实践经验,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立即就开辟了玩色区,提供红、黄、蓝、绿等颜料及印章、画纸等材料,让孩子自由选择方式作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又发展了辨色能力。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通过日常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点,随时更换和增设新的区角,这样才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真正实现区域活动的实际价值。
⒊注重提高幼儿间的交往能力,设立自由活动区
托班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为提高幼儿间的交往能力,我尝试开设了“自由区”,幼儿可以玩玩从家里带来的玩具,每天允许带一件,并可以与同伴交换着玩,不仅提高了新生的入园适应能力;而且增进了幼儿间的交往。同时在这个区域中我们还提供给幼儿许多没有固定玩法、可以组合的材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相互合作、自由组合,做做玩玩。在孩子们的自主性活动中我惊叹于幼儿们无法估量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⒋将集体教学的延伸和探索部分灵活地与活动区相结合
由于托班集体教学的时间较短,教师要做到观察和照顾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和水平有一定的困难,我灵活地将集体教学的延伸和探索部分与活动区相结合,集体教学是铺垫和基础,活动区活动是延伸,更加增加了幼儿的兴趣。如“照照我的脸”、“颜色宝宝的家”“圆圆的东西”等区角都是根据集体教学的需要创设的。幼儿通过去“照照我的脸”这个活动区照镜子游戏进一步巩固认识自己脸上的五官、各种各样的表情等;在进行颜色分类活动时,我们设计了一个较大型的教具“颜色宝宝的家”,任由幼儿去尝试探索正确的分类方法,集体活动结束后,我们把它放入活动区内,让那些有兴趣的幼儿再次操作,使他们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巩固掌握知识。这些区角不仅满足了幼儿再次操作的需要,又提供给了教师一个观察幼儿的良机。教师在这里可以观察到个别幼儿的兴趣,可以了解到各个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以此来弥补和调整集体教学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马兰. 幼儿园小班涂鸦活动的组织策略[J]. 儿童与健康. 2016(01)
[2] 由文翠. 试析幼儿园晨练活动的意义及组织策略[J]. 好家长. 2016(04)
[3] 顾灵玲. 有效家访的组织策略[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4(12)
[4] 丛雯雯. 幼儿园养生起床操――创新午睡起床环节的组织策略[J]. 山东教育. 2014(35)
托班手指游戏范文3
托班幼儿最大的也是只有3岁,由于他们的语言发展差异较大,有的还发音不清楚、吐字不明,经常会将“老师”发音成“laxi,但有的幼儿却能较清晰理解同伴及老师的语义,会表达较长的句子,但有的只会说短句,或者单词,对老师的指令无动于衷。作为一线的老师,必需了解此年龄段幼儿语言的规律,3岁的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由于他们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句子,言语的积极性高,喜欢念儿歌、看图书、乐于和成人交谈,对成人有较强的依恋感,但此时的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得到充分的发育,听觉的分辨能力较差,不易辨别和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或者不能掌握某些发音方法,所以会有音发不清楚或发出错误的音。那么,如何引导幼儿的语言发展呢?经过二年的观察和分析,从组织托班活动的共同特点来考虑,即生活化、游戏化、模仿性、情感性等,注重为托班幼儿创设富有童趣、自由、开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由想说到敢说再到会说之中总结出指导托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指导策略。以下是我的几点尝试:
一、采用儿歌式语言,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儿歌短小生动,且富有节律,非常符合托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儿歌式语言大多数是教师自编、仿编的,教师来用儿歌式语言就是用儿歌来组织各种活动的。如在“排队”时,我用儿歌式语言“小宝宝,快快来,我们的火车就要开,呜……”;在“洗手”时,就用“卷袖子,洗洗手,打肥皂,冲冲手,最后还要甩三下,小毛巾上擦三下”;在吃点心时引导幼儿念《糖果饼干》、《大苹果》等等。我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离园等时间,有计划、有目的与幼儿念儿歌,在念儿歌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儿歌式语言教育对幼儿的语言发展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与作用,有利于发展幼儿语言能九据国际心理学专家测查,从托班开始就让幼儿多用儿歌式语言,能很快的学到咬字、吐音、表意等本领。例如《问答歌》:你姓啥?我姓黄,啥个黄?草头黄……让幼儿在念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因此喜爱学念儿歌的幼儿学话快、准、思维敏捷,长大后能言善辩、口齿伶俐的人比例很高,儿歌即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又增强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二、采用对话式语言,营造幼儿语言氛围。
目前,对话式教育在我国得到重视和提倡,它的精神体现在对话双方有一种相互融洽,充满爱心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视线与孩子持平,即通常我们所说的与孩子蹲下来说话。对话式语言的就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与幼儿间建立一种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体现教师的慈爱、了解、等待、帮助与指导,使幼儿感受到安全、温暖、宽松和愉快,主动亲近与接受,充分发挥潜在思维,从而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刚开学时我班幼儿还不太会说话再加上环境的变化,使他们情绪不安,哭哭闹闹怕生等,导致有些幼儿沉默寡言。为了使他们愿意接近老师,尽量和教师、小朋友熟悉起来,我采用了对话的形式,来营造一个宽松的说话氛围。每天我都以亲切的话语,和蔼的态度接待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在平时多用问答式来了解幼儿的各种情况,如你叫什么名字?今天是谁送来的?你喜欢谁?等等。通过半年的努力,幼儿从只会说简单的词语到能说比较完整的语句,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记得我班的孔佳怡小朋友刚入园时,每当我向她问好,她总是一言不发,默默无言平时问她问题时,她也只会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后来我坚持每天用一对一的方式和她聊天,渐渐地她和老师、同伴说话了。现在她很喜欢说话,而且口齿清楚、发音准确。
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幼儿喜欢的游戏,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并采用应答的方式来调动幼儿说的兴趣。如:“《我在这里》某某你在哪里”该幼儿便应答:“我在这里”;“《小手拍拍》眼睛在哪里,把它指出来,”幼儿便伸出手指边回答边指出眼睛的位置,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应答的本领。对话式语言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之中,处处可用,时时可用,关键在于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更能为幼儿营造语言的氛围,提高幼儿的语言发展。
三、采用亲子式阅读,增强幼儿语言发展。
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逐渐转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2―3岁的托班幼儿适合阅读画面简单、色彩艳丽、内容短小、文字简练的图片、故事书,VCD视听材料。由于2~3岁的幼儿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注意力时间相对延长,对具有一定重复内容、情节的画面、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我在家长园地中要求家长每天抽一定的时间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家长和幼儿面对面或并排坐好,这样做不仅幼儿可以看到家长的表情同时家长还能了解到幼儿的反映,进行相互交流。
托班手指游戏范文4
关键词:托班; 情感式; 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04-002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让托班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艺术活动中注重托班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全面培养托班幼儿的艺术能力。作为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活动,是托班幼儿感受、体验和表达的重要形式。而托班的孩子年龄小、手部小肌肉群发展不够完善、知识经验缺乏,想象力弱。在美术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不动手,有的说“我不会”。如何让托班幼儿喜欢美术活动,愿意参与、乐于动手,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组织托班幼儿美术活动的关键在于“情”,即激发孩子喜欢美术活动的情感,通过“情感式”教学模式,培养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成功。
一、托班情感式美术活动的界定
1.托班幼儿的身心特点:柔软,稚嫩
教师要进行托班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就要掌握托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托班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是进行美术活动的必要的前提和保障。美术活动要遵循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托班幼儿身体的各方面较柔嫩,大脑皮层还未完全与小脑相连,不能对精细动作有效地控制,较难完成需要手指灵活性、准确性较高的精细活动。托班幼儿逐步具备了摆弄和运用物体的能力,并表现出对使用工具的兴趣。
2.托班幼儿美术活动的特点:随意,随性
托班幼儿的绘画处于控制涂鸦和圆形涂鸦两个阶段。幼儿的动作已较能控制,手眼之间也逐渐协调。他们能在纸上画出重复的、上下左右的直线、倾斜线、锯齿线、螺旋线等,但是这些线条长短不一,比较随意。也可以在纸上重复地画圆圈来表示一切事物。在手工活动方面,托班幼儿处于无目的的活动期。幼儿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有在手工活动中享受着自主活动的,体验着手工材料的特性。
3.情感在托班美术活动中的作用
《纲要》倡导以幼儿的积极情绪去推动认知学习。托班幼儿的学习充满着情感色彩,曾经经历的、生活性的、情景性的环境,能激发托班幼儿学习热情和愿望,是托班幼儿个体积极建构的动力和支持。我们在孩子的生活中寻找和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在为托班幼儿创设的学习环境中,尽可能融入托班幼儿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尽可能将材料设置在背景之中,使赋予物化的材料以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使活动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饱含情感的温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托班幼儿在充满人文色彩的学习活动中,愉悦情绪,再现有意义的生活场景,并从中获得动手操作、语言思维等能力的提升。
二、实施情感式托班美术活动的策略
1.活动取材的策略
情感式美术活动的取材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是托班幼儿能充分体验的。因此,它的取材必须来源于托班幼儿生活,是托班幼儿社会生活情感的真实表现,但它又是教育的有意行为,不能仅仅复制生活,应高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窗口,它是生活的浓缩。
1.1原生态――生活再现。我们将生活中的一些内容直接纳入教学中来,将托班幼儿经常接触的,熟悉的有关人、事、物、境延伸到美术活动中,为托班幼儿营造了一个亲和自然的环境。活动犹如托班幼儿社会生活的再现和继续,令托班幼儿感到轻松愉快、充满自信。当托班幼儿面对那些熟悉的、亲切的、经历过的事物时,已不仅仅是操作者,而是再一次经历生活。这时,活动所承载的情感内容成为一种学习动力,令托班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乃至内在驱动,从而引发持续稳定的互动兴趣。可以说,托班幼儿年龄小,情感因素影响越大。
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些看似平凡却有意义的片段,如《宝宝的笑脸》《葱油拌面》《美味冰淇淋》《夏天的水果》《小扇子》等,使美术活动与托班幼儿生活紧密相联,托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学习生活,并将自身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中来,其蕴涵的情感特点不仅维系了托班幼儿的活动情趣,也大大丰富了托班幼儿的情感生活,促进了他们社会性发展。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讲,反映生活原生态的情感式美术活动还具有取材便利,易于组织的特点,因为生活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例如:开学后不久,刚进园不久的托班孩子情绪还不稳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恋母性。我准备了两张画有不同表情孩子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提问:这个孩子他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他在哭(笑)的呢?你喜欢哪个娃娃?他为什么会哭(笑)呢?他哭(笑)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情啊?通过两个不同表情的比较,知道笑比哭好。这样的生动比较再现了生活,用情感进行美术活动,稳定了孩子的情绪,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1.2变奏――生活延伸。如果说生活是一条奔腾的河流,从容而恒久,那么,我们选择的那部分内容就是河流上的白帆,阅尽了生活最精彩的风景。我们将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进行整理和设计,并将之放大,突出其情感色彩,提升发展意义,帮助托班幼儿完成一次有意义的模拟生活,是生活的再认识。托班幼儿能感受到熟悉的生活氛围和真实的情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以及对生活中问题的关注支撑起他们对活动的兴趣,挑战他们的活动能力。
活动如《长颈鹿穿新衣》《变色松球》《找妈妈》《胡萝卜花》,既有托班幼儿了解的生活情境,也有那些他们尚未经历但要经历或需要经历的情境。这一切组成托班幼儿生活的变奏,在活动中帮助他们逐渐学会生活。
1.3童话――生活创造。生活给了我们启发,给了我们灵感,也给了我们一颗博爱善感的心。我们发现:当活动材料显现了童话般的色彩,也便具有了真善美的情感,因此赋予活动以游戏的趣味,更能打开托班幼儿兴趣的窗口。我们在设计材料时,给它披上了童话的外衣,带上了游戏的面具,使原本无生命、无情感的物体瞬间鲜活起来,表达出对帮助、友爱、关心等情感的渴望,吸引着托班幼儿的眼睛,激发着他们参与的愿望。如《喂小鸡》《堆雪人》《找小猫》《毛毛虫》等活动。
在活动中《找小猫》、《毛毛虫》“绕毛线”、“捏纸团”学习的是一些基本技能,原本是有些单调乏味的,有了小猫、毛毛虫的形象,它们便变得有趣起来,对小猫冷暖和毛毛虫饥饿的关心,使托班幼儿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情感,在绕和捏的过程中他们有意无意的感受到爱心的付出,这种活动丰富的情感驱使他们专注活动,期盼结果。
2.组织实施的策略
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情感智慧为激发点,能开拓艺术题材的空间,体现美术与情感的关系,有效激发托班幼儿进行美术创作。在组织和实施情感式美术活动时,老师可以根据活动的不同题材采取不同的情感激发策略。
2.1循环激发策略:感受表达操作表达。这种策略适合题材中展现的情景相对比较简单的美术活动。老师通过引导幼儿先感受、表达自己的想法来激感后操作,最后欣赏作品再次让幼儿抒感。
如在《送小鱼回家》美术活动中:
第一步:孩子们观察不同形态各种颜色的小鱼,体验不同颜色的感觉。孩子们说:真好看呀!好多鱼呀!第二步:大胆表达自己的喜好,说说自己喜欢哪一条小鱼。看到五颜六色的小鱼,孩子们说:我喜欢橙色的小鱼,我喜欢天蓝色的小鱼等,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把自己喜欢的小鱼送回家,用棉签给小鱼添画水波。在操作中幼儿带着自己喜爱之情把小鱼送回了家。孩子们在动手操作时第四步:拿着自己的小鱼说说把小鱼送到了哪里。孩子们说:把小鱼送到河里、把小鱼送到池塘里、把小鱼送到大海里等。
2.2递进激发策略:联想迁移感受操作。托班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的支配。这种策略就是老师引导幼儿通过联想和迁移赋予托班幼儿适当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情境中的主角来感受,激发操作的热情,带着积极的创作热情来参与美术活动。
如在《太阳宝宝》美术活动中,先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宝宝。再把幼儿自己代入太阳宝宝的角色引导孩子感受太阳宝宝没有光芒的心情。最后进行想象、创作。虽然操作的题材一样,但每个太阳宝宝都具有个性色彩,可爱极了!经过活动后,孩子不但能了解自己的感觉,而且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以良好的方式进行表达。
在美术活动《我是小小消防员》中,孩子们在当消防员情感的推动下积极的给消防车轮廓涂上红颜色。孩子们涂的很认真,很投入,周径远还一边涂一边嘴里发出消防车的声音。
2.3交互激发策略:表达感受表达操作。这种策略是老师在幼儿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感受创设的情境,进行再次的表达,从而更深层次地激发幼儿操作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我们的孩子应该是活泼、热情、懂得付出感情、关心别人的一代。在《我为灾区小朋友来运货》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说说知道的有关四川地震的情况,再看我们老师收集的四川地震的有关新闻报道和反映当地小朋友生活的图片。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关于四川小朋友的情况,他们的大胆表达,更深刻的体会到地震给四川小朋友带来的伤害,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们很投入,有的一边动手,一边嘴里还在说着:“我给你们送牛奶来!”“我给你们送面吧!”有的还会提醒同伴:“你这里还有空的地方,可以再装东西!”我们在活动中注入了这样的思想:知道四川地震了,灾区小朋友没有吃的,穿的,激发帮助他们的情感。想想自己可以怎样关心灾区的小朋友?孩子们说:“我把好吃的东西送给他们。”“我的玩具给他们玩。”“我有新衣服给他们穿。”“让小朋友到我家来住。”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
三、用情感牵动稚嫩的小手
经过一年来对托班情感式美术活动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得出:
1.情感式美术活动激发了托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情感是最好的动因,通过选择各种情感式美术活动题材,有效地唤起幼儿的情感,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体验成功能激发兴趣。当幼儿带着自己的情感完成一幅作品时,幼儿会由衷地认为,这是自己劳动的成功硕果,心里美滋滋的。有了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不但托班幼儿动手能力提高了,而且兴趣也培养了,这就为进行进一步的美术活动奠定了基础。
2.情感式美术活动丰富了托班幼儿的情感
在情感式美术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内心思想及生活体验,激起心灵的共鸣,营造出或热烈或宁静,或欢快或舒缓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感受的过程。情感式美术活动使托班幼儿在活动中体会到了生活中的真善美,培养和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
3.情感式美术活动让托班幼儿手、眼、脑得到协调发展
幼儿在情感式美术活动的操作过程中经常会自言自语或和同伴互相交流,而他们正是在这种言语中得到启发,边说边做,在操作过程中发展手、眼,甚至四肢的协调动作。在情中学,学中想,幼儿的手、眼、脑得到充分的协调和发展。
4.情感式美术活动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情感式美术活动中,我们把操作材料都视为有生命有感情的,在操作中提醒幼儿轻拿轻放,用完后物归原处,将物品整理好,放于指定地点(即送回家)。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情感是一把金钥匙,它能打开托班幼儿的心灵之窗,美术活动有了情感,如同有了生命,幼儿可以与材料互动,幼儿可以与作品对话,可以激发托班幼儿的无限兴趣和不竭的创造原动力。一件件本无生命的物品,在托班幼儿的手里不断变换组合成一个个富有生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月媛.《二至三岁教学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托班手指游戏范文5
【关键词】常规教育幼儿园教育
目前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处于关注的中心,虽然我们不能说父母及其它长辈不注重对幼儿的教育,但过分的关注和宠爱使他们与长辈的交往中往往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平等交往和相互协作;另一方面,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与成人一样过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对幼儿而言,幼儿园的生活无疑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感受集体和社会、接受集体生活的纪律和规则约束的最主要场所,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情景中,如果每个幼儿都不知道哪些行为必须控制或不对某些行为进行自我控制的话,那么教学秩序的混乱和无序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幼儿园教学如果缺乏常规制度或者这一常规建立得不够完善显然是不行的。上正是由于上述背景之下,我们的常规教育在观念和方法上也就产生了一些误区:
1.强调有序性而忽视了自主性
在教育实践中,经常通过检查评比来检测班级常规,这就迫使教师在常规教育时,还是会延续着“一步到位”或“到什么时间就必须做什么事情”等来要求幼儿,导致了教师在抓常规时忽视或无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有时为了有一个安静、有序的教学环境,强制性地要求幼儿要遵守成人制订的规则,即使有些教师偶尔会组织一些让幼儿参与的讨论,其实质仍然是教师控制着讨论的主动权,讨论最终以符合教师意愿的结论而收场。将常规视为限制,从而使常规失去了对幼儿行为指引的作用。幼儿园新纲要颁布后,指导教师在常规教育观念上进行了转变,更强调教师在教育中尊重幼儿自主性的特点。由于每个幼儿的个性和原有的学习经验不同,同样的教育在每个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片面追求“整齐划一”的有序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2.强调共性而忽视了差异性,将“维持即时纪律”作为常规教育的唯一目标
例:托班美术活动。今天是A老师面向全园教师上公开课。事先,她精心设计了一个游戏化的美术教学活动――“青蛙跳水”,让托班幼儿学习用手指点画的绘画技能。为了保证公开课时有良好的课堂秋序,A老师在上课前专门对小朋友强调“今天,许多客人老师要到我们班来听课,小朋友们上课的时候要很乖,坐在位置上不能动,也不可以跑来跑去,如果大家表现好,老师下课后给每个小朋友脸上贴一个粘纸宝宝!”。然而,让A老师意料不到的是,当她刚在黑板上出示画有荷花和青蛙的图片,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时,小朋友们都兴奋地离开座位跑到黑板前面,学着青蛙跳起来。这个突然出现的混乱场面让A老师难以收拾。尽管A老师想了许多办法让小朋友回到座位上去,但效果甚微,公开课也就只能草草收场。我们暂且不讨论教师用利诱让幼儿暂时守纪的做法是否合适,但仅就结果而言,为什么A老师同样的做法却收不到同样的效果呢?这里,除了A老师作为新教师缺乏组织课堂纪律的经验外,最主要的就在于把常规当作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而不是在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使常规教育“过分强调环境的有序性,忽视幼儿的自主性,过于强调常规教育的共性,忽视遵守常规中的个体差异”。对于托班的幼儿来说,其自控能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在面临新奇刺激时容易兴奋而难以抑制,因此当幼儿第一次看到青蛙的图片时就难免会兴奋,这时老师先前所提出的要求都被抛到脑后了;如果对大班的幼儿来说,其生活经验和自我控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为了事后得到老师的奖励或肯定而放弃直接的冲动,自觉地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A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保持不动的常规要求,强调共性而忽视了差异性,幼儿的表现也就很难符合她的预期。
基于常规教育中的相关误区,我们有必要对这项常规性的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和调整,从而使我们的常规教育更趋合理、有效。
2.1常规的建立由教师规定转变为教师引领下的幼儿自我管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我尝试将常规内容由老师安排制定,幼儿被动接受转变为重视幼儿体验习得,主动构建自我管理。体现在三个方面:
2.1.1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变空泛的教育为适时适度的引导。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有这样的阐述:“儿童是按他自身的大纲来学习的,他们所经历的阶段的顺序性,是由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攫取什么来决定的。”这首先表现在他们学习或游戏什么是由兴趣和需要决定的,他们对什么感到有兴趣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由成人来选择的。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常规培养时要依照幼儿自身大纲来进行。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心理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长时间的积极引导与耐心指导。
2.1.2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变被动接受常规为规则的主动建构。蒙台梭利早在十九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形象地解释为: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亲手做了,就自然理解了。说明孩子是在体验中学习的。因此,必须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修改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教师要给幼儿提供真正能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机会,这样既给幼儿从错误和成功的结果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学会自觉规范行为和承担起行为后果的责任,教师的任务不是替代儿童做出“明智的”选择,而是帮助幼儿作出自己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强加。比如在中大班,玩具摆放的常规,我们完全可以把它交给幼儿自己讨论建立。再如例:游戏时有些小朋友为了能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而争抢,导致游戏前的秩序混乱。我与小朋友一起商量,对规则做了新的调整:事先规定每次进入游戏区选择的顺序,让每一组小朋友都有轮到优先选择游戏区的机会。
在上述案例中,我是通过常规教育,引导幼儿运用合理的社会规则来解决日常游戏活动中遇到的冲突。在规则的调节下,幼儿逐渐学会放弃原先的冲动,不再通过争抢来达到目的,而是自觉地轮流、等待,从而使游戏活动的秩序由最初的混乱逐渐变得有序。在这一常规教育中,我并没有强迫幼儿接受某一个规则,而是通过具体事件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体验有规则和无规则对游戏活动的影响,从而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游戏常规。
2.1.3抓住冲突情境加以引导,变外在的常规要求为幼儿的内在需要。在常规教育中,教师如果能敏感地抓住冲突情境并加以合理引导,就能为幼儿提供大量运用规则解决交往冲突的机会,从而使幼儿学会用规则来调节、约束自己的行为。
3.常规的功能由限制幼儿活动转变成以幼儿发展为目的
例: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进了午睡教室。老师因为正在招呼活动室里的孩子,还没有进午睡室,那些先进去的小朋友们就开始大声地嬉笑打闹起来,有的拿毯子当披风装扮奥特曼、有的把脱下来的衣服抛来扔去、也有的小朋友故意以怪声怪腔引逗别人……老师闻声进来后大声地训斥道“哪个小朋友还想闹?等会儿其他小朋友起床了我让他再补睡,而且我也不会带他到外面玩游戏去的!”很快,所有小朋友都安静下来了。那么这种依靠教师权威和惩罚威胁的常规教育是否起到效果呢?从短期看,这种常规教育的效果的确非常明显,老师训斥后,没有一个小朋友敢胡闹了。那么,其长期的效果又是如何呢?这种暂时的秩序和即时的纪律都不是真实的。由于幼儿不理解教师制定午睡前保持安静的规则,是为了让每小朋友都能不受干扰地入睡,他们就不会认识到在午睡室里大声吵闹的行为有什么不妥当,因此也就不会有遵守这些午睡纪律的内在动力。他之所以做到不做声和守纪律,只是因为害怕老师和惩罚,或者是为了得到奖励,而并不是真正地理解其行为自身给集体和他人带来的后果。而当遵守纪律的动力不是来自幼儿自身时,一旦没有人监督,幼儿就特别会违反纪律。蒙台梭利指出采用种种强迫的手段培养的外表纪律,完全是虚假的,而且是不能持久的。真正的纪律是积极的、活动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这就是说,常规教育不仅要落实维持教育秩序的短期目标,更要追求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我们对幼儿常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成为更听话的人,而是希望他们能成为具有一定是非判断能力和能够根据社会规范约束自己行为的“懂事”的孩子。许卓娅教授指出,“纪律”本身并不是目的,“管理”本身也不是目的,而通过纪律、管理等手段来促进学生“自律品性”的发展才是课堂纪律和管理所要达到的“真实性的教育目的”!用这一观点去反思我们在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无疑有助于确立正确的常规教育目标。
4.常规的内容由一刀切转变为随年龄逐步深化
托班手指游戏范文6
我是一个中班的老师,经常会碰到有个别的孩子,特别喜欢吮吸自己的手指头,啃咬自己的指甲,并以此为乐。我查看他们的手指头时,总是看到光秃秃的手指头和参差不齐的指甲盖。家长也拿这些孩子没有办法,总向我询问良方。我想请问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改掉孩子们的这个不良习惯。
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 张静
答 孩子咬指甲是一种常见现象,有时往往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同时,咬指甲也是一种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不少危害。纠正孩子咬指甲的毛病需要有一个过程,年龄越小越容易纠正,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边拉开,不能过分的强调孩子的错误,多给予鼓励和肯定,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循序渐进的纠正。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点:
1、转移法。以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放一个玩具在他手里,让孩子帮你拿东西等,淡化他咬指甲的行为,让孩子的手从嘴里移开。
2、不要过分限制孩子动手的行为。有些家长注重家庭摆设的整齐,孩子在家里,这也不让摸,那也不让碰;出门在外则过分强调卫生和安全,对孩子的各种动手行为进行限制。这样会束缚孩子的手,压制孩子好奇探究的天性,使孩子感到生活单调,容易产生紧张、抑郁、孤独、沮丧等不良情绪。
3、让孩子的手参与到各类活动中,邀请同龄的小朋友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做游戏、玩玩具,去户外踢球、骑车,让孩子心情愉悦,没时间将手放进嘴里。
4、定期给孩子剪指甲,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讲授一些手的卫生知识,让孩子意识到咬指甲是对自己身体有害的行为。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需要时间,老师和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粗暴强制、嘲笑、打骂、恐吓会使孩子的情绪更紧张,从而强化咬指甲的习惯。
如何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我是一名年轻老师,第一次带托班的孩子。托班刚入园的宝宝,在幼儿园经常尿湿裤子或者拉裤子,我也总是忙于洗刷孩子们的脏裤子、湿袜子,却不知道该怎么样很好地改变这种现状,请教有经验的专家和前辈能否支支招?
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 王丽
答 托班幼儿在新入园的初期,还处在分离焦虑、哭闹的时期,时常会有尿湿裤子或者大便拉在裤子里的情况,作为老师,我们一方面要提醒照顾好宝宝,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首先,老师要定时提醒和照顾幼儿及时大小便,尤其在活动后、进餐前和午睡时等几个关键的环节,因为很多宝宝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入园后新奇的刺激更加让宝宝忘记了大小便,因此,老师的提醒很重要。
其次,对家长进行宣传和幼儿入园前的指导,建议家长在家对宝宝进行大小便的训练,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以便幼儿入园后减少因大小便不适带来的精神压力。具体方法有:
1、告诉宝宝:想要大小便的时候能够说出来“我要小便、大便”。有时候宝宝说肚子疼,家长不可忽视,可能是孩子需要大便的征兆,要鼓励他表达出来并及时排便。
2、教宝宝学习自己脱裤子、提裤子。有的宝宝尿裤子是因为穿了不合适的裤子,自己解不开造成的,因此,家长给孩子穿合适的衣服,对宝宝适应幼儿园生活尤为重要。男孩子可以穿前面开动的裤子,女孩子穿全裆裤,但要加强脱、提裤子的训练。
3、了解宝宝的排便规律,鼓励宝宝主动去排便。每当宝宝排便成功后,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宝宝排便的规律最好调整在宝宝回家后或入园前。
4、有意识地训练宝宝不憋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孩子有时候贪玩而憋尿或大便,这时家长应及时提醒宝宝按时排便,养成定时自主的排便习惯,宝宝就不会长时间憋尿或者尿裤子了。
5、注意规范宝宝的排便行为。如:不随地大小便,要在马桶或便池里。
此外,老师和家长还要多做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盥洗设备(马桶或便池)和作息习惯,以配合教育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通过日常的排便训练,可帮助宝宝排便系统的正常发展,有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教师怎样与祖辈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
现在,很多的父母工作忙,接送孩子的任务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身上。爷爷奶奶在对待孩子上常常会出现溺爱现象,更多关注是孩子的生活琐碎细节。教师与这些祖辈的家长沟通起来也比较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祖辈的家长形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更多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呢?
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 党帆
答 诚如你所说的,祖辈家长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溺爱孩子”,他们更多地关心孩子的温饱问题,加之大部分祖辈家长思想较为保守,爱唠叨,许多的老师常常迁就和顺从他们。但是,我们并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的好处。
首先,对于年轻一代来说,老人有着较多的育儿经验和耐心,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多和他们沟通,听取他们的经验之谈。有时,可根据需要,请爷爷奶奶做某些专题的活动,发挥他们的长处。同时,向他们宣传新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方法,让他们多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其次,教师在孩子面前要尊重他们的爷爷奶奶,也要教育父母尊重爷爷奶奶,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会崇拜爷爷奶奶,真正认识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最后,教师在日常接待时,要主动向祖辈家长们简单扼要交代孩子在园有无异常的情况,特别是祖辈家长关心的身体健康、饮食、睡眠等,让他们放心。这样的话,相信老师在和爷爷奶奶们交流的时候就会顺利很多了。
我班有个“中药娃娃”?
我的班上有个孩子,因为身体不好,每天早上都要喝中药后才能来幼儿园。因此,他和妈妈“讨价还价”,每天都要买一件玩具才愿意喝药上幼儿园。常常因为这样的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不止。面对他的哭闹挣扎,我也很头疼,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呢?
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 郭显梅
答 面对入园爱哭闹、爱讲条件的孩子来说,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很好地方法。这个孩子本身喜欢以玩具来转移中药带来的“痛苦”,那么,在入园的时候,老师也可以适当地转移孩子对玩具的注意力。比如:孩子要买小猴子玩具,老师可以引导:
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香蕉。
香蕉是什么颜色的呢?黄色。
你喜欢黄色吗?不喜欢。(或喜欢)
那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呢?蓝色。
看!天空也是蓝色的,还有什么也是蓝色的呢?大海。
大海里有什么?有鲨鱼/海星/鲸鱼/……(这时候,孩子的脑海里,全都充满了这些小动物的样子,说话语调也会逐渐兴奋起来。)
有这么多的动物,它们在一起玩的真开心啊!你也有好朋友吧?他们在等你呢,愿意和他们一起玩吗?(这时,孩子的反应一定会让老师感到很欣慰的。)
这样的“竞争”好不好?
我班的“小能人”天天,事事都喜欢争先,希望自己处处都胜于别人。上课回答问题他的嗓门最大,回答问题抢答次数最多,班上的大小事情他都爱管……但是,在争先的过程中,他却从不考虑自己的大嗓门;不考虑别的小朋友的利益;常常不能认真地听别人的谈话,或者答非所问;不能接受自己的错误或者别人比自己好这样的事实;不愿接受意见,反应很激动或是表现不屑的样子。我担心他这么强烈的“竞争意识”会对成长不利。怎样才能有效地引导他学会正确地竞争呢?
西安高新第一幼儿园 刘艳
答 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帮助他分析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并告诉孩子,争当优秀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有时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程度,不要因此灰心丧气或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错误;要给别人同样的机会并要学会为别人的努力和胜利而感到高兴;要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取得进步。
其次,建议家长进行适度的引导和鼓励,不要过分夸大或贬低孩子的能力,使其保持一种正确的竞争心态,不会因为过高的期望而压力过大、反应异常;也不会因为过分的贬低而受挫,失去信心。
最后,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引导过程中,还应避免急躁,不要损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我们引导孩子学会“竞争”,不止对孩子当前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指导作用,更是对孩子未来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是教会孩子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教会孩子学会“竞争”,就是要让孩子初步懂得看问题、想问题要全面,遇到困难时要努力想办法解决,要看到成绩和希望,要增强取胜的信心。这比让孩子单纯地关注事情的结果要重要得多。
如何应对孩子的告状?
我今年带的中班,常常会听到班上的孩子跑来对我说:老师,谁谁谁抢了我的玩具;谁谁谁把我碰了一下;谁谁谁不和我玩等等这些问题。起初,我会很当真的冲过去,及时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的告状越发不可收拾,这让我感到很头疼。怎样很好的应对这种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