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狮子爱尔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狮子爱尔莎范文1
接着爱尔莎看到了一头羚羊,羚羊妈妈在教小羚羊走路。本来爱尔莎想过去打招呼,结果它们一看到爱尔莎撒腿就跑。爱尔莎心想:“我有那么可怕吗?”于是,它只好去找别的同伴了。
走着,走着,它看见了一些狮子再开演唱会,爱尔莎看着,看着,也就入迷了。看了好一会儿,爱尔莎就想,我何不趁这机会跟它们交朋友?爱尔莎走过去说:“跟我交个朋友吧。”“好啊!不过你得乖乖地坐在这里听,不许捣乱。”爱尔莎听了说:“好的,我不会打扰你们的。”就这样,它们就成了好朋友了。
到了中午,它们都饿极了,说:“走,我们去找食物吃。”找呀找,突然,它们终于找到了几头猪和羊。老大说:“今天这餐饭可是我们长期以来最丰富的美餐了。”老大说:“那我们今天要饱餐一顿。”说着,说着,就开始吃了。
小狮子爱尔莎范文2
爱尔莎恋恋不舍地向森林走去,一次又一次回过头来看“我”,直到互相看不见为止。
爱尔莎孤独地在森林里徘徊,等着亚当森来接它。夜幕降临了,皎洁的月亮升上了蔚蓝的天空。它苦苦等了一天,寒冷使它瑟瑟发抖,饥饿让它四肢无力。“看来亚当森不会把我送回家了”它想。爱尔莎慢慢地站起,但不过一分钟就摔倒在地。它反复做了好几次,当它都快绝望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它终于站起来了。它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森林。
走着走着,爱尔莎发现一只正在梦中的野兔,野兔浑然不知爱尔莎的到来。爱尔莎一口咬下去,野兔便一命呜乎了。爱尔莎美美地吃了一顿,然后便倒头大睡起来。它梦见自己当上了妈妈,生下二只小狮子,它还为它们取名乔伊和亚当森,算是为了纪念自己的主人。
醒来后爱尔莎继续向前走着。“嗖嗖”几只羽箭向它射来。它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向森林深处跑去,它穿过密密麻麻的丛林,跃过蜿蜒的小河……渐渐地,它跑不动了,这时它已经汗流满面。晚上,凉风呼呼地吹来,大雨倾盆。第二天一早爱尔莎不幸得了感冒。坏消息后面总有好消息跟来。一群狮子正巧路过这儿把它救了,细心呵护,经过狮医的精心照料,它恢复健康。
第二天,爱尔莎又开始了流浪。
小狮子爱尔莎范文3
第一,素材选择要有趣。
【阅读选段】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选自《让我们荡起双桨》)
【技法点拨】
每天的生活中,在我们自己或周围人的身上要发生多少事啊?开心的,烦恼的,悲伤的,忧愁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那么,什么事才算是“趣事”呢?
趣事大致可分为两类:乐趣和傻趣。例文中写到的少年儿童泛舟北海之上,就属于生活中的乐趣,同学们笔下写的春游、过家家、打雪仗也都是属于这一类型。还有一种是“傻趣”,这类事主要是由于大家年龄太小,生活经验不足而做下的有趣的傻事。如爱迪生小时候去孵鸡蛋,小朋友模仿大人刮胡子,把牙膏当奶油挤在面包上,等等。
要想写好生活中的趣事,我们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留心生活,从身边众多事情中梳理出最有趣味的事情。
第二,叙述过程条理清。
【阅读选段】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选自《赶海》)
【技法点拨】
写事情,最怕的就是条理不清。你看《赶海》一文中,作者为了写清楚赶海的乐趣,先写来到海边追赶浪花,接着写与人们一起捉螃蟹,捞海鱼等,最后写满载而归,赶海的过程一目了然。
一般来讲,要写好一件事,除了要讲清“事情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外,还要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只有把这些内容都写清楚了,读者才会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
当然,在具体写作时,上述的几项内容要灵活处理。如《赶海》中,就没有明显地交代作者赶海的原因,只是写了“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赶海的乐趣是众所周知的,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到海边玩耍,再捉些小虾小蟹什么的,多有吸引力呀!作者就不需要再进行表述了。
第三,细节描写有重点。
【阅读选段】
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选自《赶海》)
【技法点拨】
我们选择写某件有趣的事情,如果要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趣”,就必须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详详细细地写清楚,才能更加吸引人。这就需要用到细节描写。
我们看《赶海》中的作者是怎么写清楚赶海的两个镜头的。镜头一:看小伙伴抓螃蟹,发现――小伙伴在低头寻找着什么;专注――努努嘴不作声;被夹――“哎哟”一声叫起来。镜头二:自己捉虾,遇虾――大虾在逗“我”呢;看虾――活像戏台上的武将;捉虾――成了“我”的俘虏。这两个小镜头叙述条理清楚,描写具体生动,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引人入胜,颇为有趣。
要想把事情写出浓浓的“趣味”来,就必须写清楚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还有心理活动,如果再加上适当的想象,用上一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更能让笔下的人或物都活起来。那样,你的文章才会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四,真情实感最感人。
【阅读选段】
爱尔莎开始换牙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张开嘴给我看。我轻轻地摇动它快要脱落的乳牙。它闭着眼睛,一动也不动。我有时候靠在爱尔莎身上看书或者画画,它吮吸我的大拇指,不一会儿就安静地进入了梦乡。(选自《小狮子爱尔莎》)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选自《画杨桃》)
【技法点拨】
既然写童年趣事,文章中就要有一份浓浓的“天真”在里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写出真实的事情和真实的自己,因为只有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和最具有吸引力的。
小狮子爱尔莎范文4
1 让兴趣主宰学生
影响学生一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看他们爱不爱学习,而兴趣则是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一把金钥匙。只有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充满活力。
在人教版《小狮子爱尔莎》一课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选读:“最初,爱尔莎还能跟它们和睦相处。可是有一天夜里,爱尔莎忽然闯进驴群里,驴子吓得四散奔逃,有一只被爱尔莎抓伤了。这时,我才想到,兽类在夜里容易发兽性。”这里,教师故意漏了“在夜里”三个字,一下子全班几十只小手立即举了起来,他们发现了教师的错误,并及时帮助教师纠正了过来。这时教师乘势出示“夜里”这个关键词:“为什么‘夜里’不能丢?”“因为兽类夜里肚子饿了,所以容易发兽性。如果漏掉了‘夜里’,句子的意思就变了。”学生的回答多好啊!他们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充满自信,更有兴趣去学习了。
“兴趣”应是潜移默化的。给学生讲童话、寓言、民间故事,讲些古典文学的精彩片段,都不必提出什么额外的要求,只求在一点一滴上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果教师在学生初涉课外阅读时,就给他们规定读什么书,读多少书,甚至是每天背多少古诗、儿歌,这样做只能挫伤他们的求趣心,加重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只能使学生幼小的心灵产生厌烦课外读物的逆反心理。
2 把自由留给学生
过去,过多的条条框框、规矩法则以及不合适的指导都是情感倾泄的障碍,其结果反而堵住了学生倾吐之口,使学生有话不说,淡化了学生的情感,阻断了学生的想象,久而久之使学生为此变得无话可说。面对这样的弊病,教师在平时的授课中应坚持少限制、多引导,努力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放胆设想。在人教版《秋天的怀念》一课教学中,学生在自选的朗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母亲对孩子的细微的动作中,体味母亲的细心、耐心和小心,感受母亲对于这个突然遭遇瘫痪的孩子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这时,教师追问:“母亲告诉儿子要‘好好儿活’,她究竟是要告诉儿子什么?”学生有了先前充分的读做铺垫,情感一下子被催发了。他们自由表述,把文本所要倾诉的“好好儿活”的意味咀嚼得齿颊留香,意味深长。只有学生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才是其兴趣的集中表现,且与其自身的阅读能力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阅读的快乐,形成富有个性的、轻松的、快乐的阅读观。
3 用创造激励学生
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加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发散,在阅读中实现再“创造”。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如讲授《田忌赛马》一文时,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特别设置了一个问题:假如齐威王和田忌再进行一次比赛,你觉得齐威王能赢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立即呈现出议论纷纷的场面。学生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各有千秋。这时,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再来专心致志地读一遍,边读边议,比较异同,释难解疑,力求创新,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4 以情感陶冶学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引导学生用心去读书,用情去读书,把自己溶入文章之中,与作者、与主人公、与景物对话,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启发学生揣摩、感悟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产生具有个性的思考;品析、欣赏课文中学生自认为的佳句佳词、精彩片断,在头脑中逐步形成唯我独有的见解,个性的风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飞扬了。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由阅读,以巩固他们对书的热爱,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真善美,憎恶假恶丑,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小狮子爱尔莎范文5
一、要激发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
首先,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敢于创新敢于提问就应当有良好的民主的课堂气氛。试想:面对一个成天板着脸孔的老师,孩子们敢提出什么问题吗?不要说创新,连质疑也不敢。要有宽松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就要以亲切的目光、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可亲的,是可交流的,不是可畏的。其次,在教学方式上决不能搞“一言堂”,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要允许孩子们多想、多问、多说。对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也不得因嫌麻烦而回绝。记得在学习《钓鱼》一课时,课堂上,一位学生提问:“为什么要把钓到的大鱼放回湖里?”紧接着就有学生提出:“在没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我不把鱼放回湖里可不可以?”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由此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做人的道理,还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整节课孩子们都饶有兴致,学得积极,问得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发言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多元化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多赞赏学生的不同意见,让她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不断发出创新意识的火花。记得在教学小学第八册语文《爷爷的芦笛》一文时,有个孩子提出,强强这么小,海边刮大风、下大雨,他的爷爷怎么可能把他一个人留在海边的小屋里?面对孩子们对课本提出的问题,我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先肯定他们敢于对课文提出质疑是好样的,再指出要书上的说法必须拿出可靠的依据,并鼓励孩子们回家查资料,找依据。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学生都查了该课的有关资料,班上掀起了钻研知识的热潮,孩子们更爱学习,更爱提问了。质疑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而热情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灵活、直观、高效,可以突破课本的局限,甚至可以突破语文教学的教室和课堂的局限。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而电教媒体具有声、色、形、光和视听结合等许多特点,它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材料生动化,可以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诱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走进丽江》一课时,所有学生都没去过丽江,缺乏具体的感受,就可以利用电化教学变虚为实,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看一段丽江的录像。学生耳听音乐、眼看画面,全身心地聆听和观察,脑海中浮现出“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画面。看完录像,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丽江的城、水怎么样?丽江的玉龙山怎么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的气氛中大胆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说得洋洋洒洒一大段的,也有寥寥几句就草草收场的,学生对丽江的景色都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借助电教媒体,可使学生的思路拓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
小狮子爱尔莎范文6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学理审视;教学展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17-03
【作者简介】刘须锦,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1),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一、“教什么”与“怎么教”的认知探讨
“教学思维”也称“教学逻辑”。目前在教育教学文献中还没有确切、统一的定义。根据《辞海》对“教学”和“思维”的解释推演,“教学思维”即“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的‘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过程’”。对于“怎样教语文”的理性认识,教师主要围绕“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专家认知:“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
对于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与深刻,当属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的“教什么决定怎么教”的教学论命题。2015年,王荣生教授在其新作《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中再次阐述:从“教什么”到“用什么去教”以及“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的教学逻辑。[1]
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廖纪元老师在《语文教学要回答这样四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么到那里去”“我们到了那里没有”,从操作层面探讨“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逻辑关系。把语文教学思维定格在“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上,专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先确定“教什么”,再谈“怎么教”,继而才有“教得怎样”。
(二)学生认为:“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教”最终要落实到“学”,这里的学,不仅是学习,还有学生。作为“师生共同组成的教与学的活动”,学生是怎么认识“教”的呢?我曾在班级进行书面调查,学生的观点值得反思。
1.语文课教什么?
生:希望课堂上不重复《课课通》里已有的内容,提几个能把人难倒的怪问题,让我们的思维更为敏捷。
生:面对新奇的内容,上课才不会无聊,我们才会多一份对课堂的期待。
2.语文课怎么教?
生:一堂好的语文课要有特点。我们的语文课就应该让我们讨论问题,而且应该规定讨论的时间比老师上课的时间要长。
生:虽然我们已经六年级了,但我们还是小学生啊!希望老师不要太严肃,笑一笑,讨论问题时和我们一起“吵一吵、争一争”。
生:学语文最难的就是如何思考。语文课就应该教我们学会思考,让学语文变得简单一点。
问题从“教什么”与“怎么教”两个维度提出,而学生对于“教什么”与“怎么教”似乎没有明晰的界限。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课程理论是每个教育专业人员都该学习的东西,而实践却是一个整体,如今所谓的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都是人为的,也就人为地使人们的思想片面化。”[2]“教什么”与“怎么教”原本就是一体的。当我们确定“教什么”的时候,“怎么教”就应该不是问题。同样,当我们明了“怎么教”的时候,自然“教什么”肯定是成竹在胸。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什么原本就不是问题,“怎么教”才更有挑战。
二、习惯性教学思维的现状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教授认为:“学校教育中,总是有太多的教师生活在充满错误危险的习惯性思维中。他们的思维多半由习惯在起作用,是一种远离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性思维。”[3]我以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满错误危险的习惯性思维”还是常有发生的。
(一)教学流程的偏颇
1.教学观念成为传道授业的因循沿袭。
上课,就是学生带着脑袋,用听取的心态坐在座位上听课。新课程实施后,传道授业观有所改善,但教师的话语霸权、知识霸权、思维霸权仍主导着课堂。学生合作了,那是为了听从教师“传道”的要求;学生疑惑了,那是为了应对“同学们,还有什么要问的吗?”的号召;学生读书了,那是为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相互链接的教学行为被异化为单向的传道过程。
2.教学展开成为听说读写的简单训练。
教学展开碎片化,语文被简化为要写多少字、读多少遍书、哪些地方要读写结合、哪些地方要停下感悟。如:语文课伊始的“请跟我一起写课题”,教师有板有眼,学生手指黑板,心却不知飞向何处。再如:读写结合,读到文本中的省略号,就说“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看到文本中的詹天佑、徐霞客铜像,就问“站在他们面前你会说什么呢?”这种教学过程,就是把能力的习得简化为机械的训练。
3.教学效果成为知识积累的片面追求。
知识教学,的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但知识教学不是唯一,更不是全部。如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所说:“机械论和目的论都只考虑在中心闪耀的发光核心,却忘记了这个核心是靠其余的东西和通过一种凝固形成的。”[4]语文教学如果忽略了知识以外的情感、体验、思维等,不仅知识追求会成为泡影,而且语文的大厦也将岌岌可危,因为谁都不能否认情感和思维能够改变世界的道理。
(二)教学策略的异化
1.误用“整体性”,造成语文程式与浅表化。
教学中,把整体性阅读简单理解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感知和把握上。如:初读课文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认为提出几个“大”的问题就是整体性阅读教学了;有时为了考虑所谓“整体性阅读”,把教学浅表化,忽视扎实精细的阅读过程。不让学生反复诵读,不让学生充分咀嚼,语文教学将最终衍化为顺应时间进程的美丽滑行。没有理解和应用的充分展开,自然就没有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拾级提升。
2.误读“开放性”,放大语文的功利与实用性。
课堂的开放如果定位于形式,势必打造出“泛语文”“伪语文”“非语文”。语文成了变相的“心理疏导”“新书”“励志成才”等心灵鸡汤。同时,如果教学目标、结构、评价乃至教学文化,仍滞留在封闭的思维状态,课堂还是脱离不了“功利和应试”的藩篱。真正的课堂开放应该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5]。
三、基于素养提升的教学意义探寻
当语文遭遇理念或理论的“洗礼”,我们可以回到语文现象本身,以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为基点,思考:我们到底可以怎样教语文。
(一)“三学”维度,素养提升的视域融合
“从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来看,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逐渐代替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6]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单单以“课程标准体系”来建构,是无法满足“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提升”的要求。建构以“学”为中心的素养提升框架,势在必行。
1.学科依托,核心知识的基础建构。
核心知识的显著特点就是基础性,唯有坚守“基础性”,学科教学才能“依纲据本”,才不至于偏离教育的轨道,走向语文学科教学的反面。语文核心知识的基础建构,就是放慢语文知识获取的脚步,回到“基础性”上,有规律、有步骤地在语文的学科世界中优雅前行。
2.学力结构,品质提升的重要保障。
回到能力结构上看,听说读写并不能代表语文学力的全部,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维度,那就是思维。完整的语文学力结构是“听说读写思”,而且“思维能力”是语文学力结构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能力,每一种能力都离不开“思维”。因而,完善语文学科能力结构,是语言文字应用品质提升的重要指标。
3.学生立场,人的发展写在课堂中央。
人是课堂的第一要素。从学生角度看,“怎样教语文”无须纠结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程”层面,而应回到“学什么”与“怎么学”的“课程”视域。重新审视“教”与“学”对学生成长的真实意义,把学生放在课堂中央,才能真切感受到活泼泼的生命,让他们在语文的润泽下茁壮成长。
(二)“二道”要义,教学思维的信念坚守
教学思维的道,就是遵循科学思维的要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达成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1.大道至简,教学思维的学科图式。
教学思维是一个简约而丰富的过程,是“简单思维”与“复杂思维”联系而综合的系统策略。
从孤立到系统。教学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决定和左右教学思维策略的展开。如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三不教”论说,需要用系统的、联系的思维来看待。薛老师所说的“懂”与“不懂”是相对的,薛老师也教学生懂的知识,因为不懂的知识是建立在懂的基础上;有时薛老师也教不懂的,因为教了不懂的知识,才能审视学生已经懂了哪些。
从结构到结构群。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一个人的同课异构”,使原本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纠结、冲突、甚至思想分裂”的他,豁然感受到“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两极之辨。从实践看,“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它们是独立的意义单位,但就是这样“两极”的结构单位参照到一起,形成“语文本体论”的结构群,让王老师“感受到一种突破思想重围眩晕一般的高峰体验”,也让我们领略到“诗意语文”推陈出新的超然境界。
从批判到建设。内蒙古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校长干国祥老师教学《珍珠鸟》,首先让学生晨诵《小狮子爱尔莎》《画眉鸟》,作为教学的前奏,继而进入《珍珠鸟》核心观点的提纯。接着,在“读出情感”“补充鱼骨图”的基础上,进入批判性环节。此时,“核心教学价值”的围观还没有结束。“放回大自然”与“愿意回大自然吗?”等的质疑,再次把“信赖,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价值观,批判性地推到“什么是真正的信赖”这一价值的悬崖。教学就是在这样“批判―建设―再批判”,从一个格局走向另一个新的格局。
2.道法自然,教学思维的育人内核。
语文教学之道不止于思维的方式方法,还有语文本身的思想。语文思想的形成,是在语文本体论基质上的思维与反思维交融的过程。
学会语文思维。曾听过这样三节课:《夕阳真美》,学生未见文字,先看夕阳图片,确实很美,已经超过了文字描述的美;《雾凇》很美,是我国四大奇观,肯定美;《东方之珠》也很美,图文结合,再配上雅致的音乐,能不美吗?三篇课文的美,虽然在某些方面是一类的,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美的思维。《夕阳真美》,除却一个印象美,还应给学生一个观点:夕阳美来自于大自然的创造;《雾凇》除却一个惊叹美,还让学生感知:自然是一种美,科学也是一种美;《东方之珠》,除却一个感性美,还应让学生感受到:城市的美不仅是时尚、繁华,还有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智慧。语文的美是用联系的、结构的思维方式,回归言语本身。学会语文思维,是阅读教学从“教什么”到“怎么教”的教学思维的整合性观照。
学会智慧生活。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学《晏子使楚》,不仅教会学生语言本身,还围绕“尊重”主题,引导学生从“对晏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对人的尊重,导向对国家尊重的思考;对国家的尊重,引向对自我尊重的思考”。三个步骤,层层逼近,教给学生思维的深刻、深度,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获得“如何尊重别人和如何被别人尊重”的人生智慧。同时,文本本身的文化、艺术、哲学等极具语文气质的思维,无不影响学生走出课堂的生存方式和成长方式,进入到人的层面进行思考,如何活出尊严。因此,语文教学,就是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会智慧地、有价值地、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1-22.
[2]陈桂生,胡惠闵,王建军.教育半月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
[3]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10.
[4]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