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保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范文1

2005年9月-2012年9月在我科行常规儿童保健,高危儿监测过程中诊断为脑瘫的患儿30例作为监测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以传统方法抚育,未行正规发育监测,来就诊时明确诊断为脑瘫的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62例,男38例。脑瘫诊断符合全国2006年全国脑瘫康复会议标准。

1 方法

1.1 监测

对有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因素、生后1个月左右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分数≤35分,体检有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婴儿均列入“高危儿”管理范围。检测项目有:发育史/姿势/运动模式、肌张力、肌力、神经反射、Vojta姿势反射,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等;选择性行头颅CT或MRI、肌电图、TORCH、血氨、乳酸、甲状腺功能等辅助检查,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

1.2 一般性干预措施

婴儿抚触,婴儿操指导、功能训练指导等。

1.3 康复训练

根据患儿运动模式、肌张力、肌力等情况,选择性采用Vojta法、Bobath法、上田法、学位按摩等康复技术;并依据患儿病情采取以医院康复为主,强化训练,训练时间和强度以不影响患儿进食、睡眠、体重增长为宜,家庭康复与医院康复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干预。半个月至1个月评估1次,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1个月为1疗程。

1.4 其他治疗

药物,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高压氧等。

1.5 疗效标准

正常化: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检测PDI≥70(70为临界状态),异常原始反射消失,肌张力、姿势基本正常。

1.6 统计学分析

率的差异比较采用χ?检验。

2 结果

2.1 脑瘫早期诊断率

两组患儿脑瘫诊断时的年龄分布见下表。≤9月龄脑瘫诊断率,检测组为90%(27/30),对照组为45%(45/1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两组脑瘫儿诊断时年龄分布

将在我院进行康复综合治疗的时间累积≥2月,结合家庭康复训练总疗程≥6月的两组脑瘫患儿比较正常化率,监测组22例,其中男15例(68%),女7例(32%);对照组63例,其中男43例(68%),女20例(32)。疗效统计时年龄:监测组13.5±4.2个月,对照组 21.10±7.20个月。两组脑瘫患儿正常化率比较,监测组50%(15/30),对照组21%(13/6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 讨论

儿童保健康复科针对脑损伤高危儿级常规保健儿童提供一般儿童保健知识,婴儿操等,脑瘫患儿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医院康复治疗与家庭康复训练相结合。监测组多为本院产科、新生儿科出院的儿童,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早、疗效也较好;对照组多源于基层医院或家长自觉有异、早期被误诊的患儿,来就诊时年龄均较大,临床表现重,治疗开始晚,疗效较差,正常化率地。

儿童保健的过程是评价、指导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用发育诊断方法,当发现有怀疑指标但不能确诊脑瘫是,先告知家长以引起重视,并指导早期干预。有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的患儿,早期即出现反射异常,并可诊断为中枢协调障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儿童保健范文2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母乳喂养;高危儿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156-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为了发现目前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社区儿童保健的工作绩效,本文对近年来我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社区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参加儿童保健的约386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18名,女1544名,年龄(0-4)岁。

1.2儿童保健方法:

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社区配置1名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2)儿保医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3)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教育儿童跟母亲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喂养方法,儿童营养搭配注意事项,儿童日常卫生指导,意外伤害等。(4)配合上级单位工作,对社区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及电话随访,对社区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监测。为社区0-4岁的儿童建立4-2-1卡,进行系统化管理。(5)不定期召开儿童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6)对儿童智力进行早期筛查,对高危儿、出生缺陷儿进行专项管理和综合干预。

2结果

各年的建卡率、母乳喂养率和系统管理率均有上升趋势,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建卡率已为100%,母乳喂养率为85.9%,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出生缺陷儿及高危儿的检出人数较前几年明显增加。

3讨论

3.1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

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2]。我们为社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健康知识教育等多方面的医疗服务,以全科医学的观念指导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儿童保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辖区内0-4岁儿童已建立4-2-1卡,建卡率为100%,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母乳喂养率已达85.9%以上,系统管理率已达90%以上。对中重度贫血,体弱儿,重度肥胖,佝偻病等疾病进行了专案管理,对常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检出人数得到提高,发育异常、高危儿、体弱儿童得到了及时的诊断,每年的智力筛查人数稳定上升,儿童健康状况得到了保证,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说明社区儿童保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儿童保健人手较少,检查仪器设备受到限制,仅能进行简单的身高、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智力筛检等,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简单的评估。其次是母乳喂养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认识尚有不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的家长缺乏育儿知识,文化层次较低,也不愿意学习相关知识[3]。另一方面有的母亲即使通过健康教育,知道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但为了保持产后体形,仍拒绝母乳喂养。因此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宣传重点和方法还有待于改进。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增多,给社区儿童的管理带来了压力。流动人口的住所和联系方式频发更换,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3.2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成效:

针对以上发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应积极做好产后访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儿童家长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从产前健康教育做起,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使整个家庭对母乳喂养加深了解和认同,形成良好的宣传教育氛围。从医院、疾控中心、社区等多个层面为每位母亲或准母亲提供宣传教育,使其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4]。社区儿保人员应促进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儿保工作应继续将患有中重度贫血、佝偻病等疾病,和体弱儿童,重度肥胖儿童作为社区儿童保健的重点之一,为其提供定期的检查。对每一位儿童每年的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整理,归纳总结,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纵向的评估和横向的比较,从而提出符合本社区儿童实际情况的保健干预措施,找准本社区儿保工作的重点,并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体检筛查出有问题的儿童,应及时转诊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与上级单位合作,增加儿童保健的服务范围,开展血微量元素检测等项目的检测。在现有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下,社区保健医生应增加社区调研次数,了解儿童的去向,更新联系方式,以提高系统管理率。

总之,应充分发挥社区儿童保健的地区性和可及性优势,加强完善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5]。

参考文献

[1] 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2] 蔡虹.社区儿童保健情况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2009,1(5):247.

[3] 赵春然.面向社区走向家庭服务人群[J].中国妇幼保健。1996,1(1):19.

[4] 徐志浩,曾艳红.广州市颐康园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36-37.

儿童保健范文3

保健常识一 强化营养

秋季是儿童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的时候,是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肉、蛋、奶等固不可少,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同时也可补充富含铁和钙的营养品,促进营养的吸收。

保健常识二 多喝白开水

宝宝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保健常识三 及时驱虫

专家认为秋天打虫效果最佳。从蛔虫的生活史看,虽然孩子一年四季均可遭受虫卵感染,但夏天机会最多。如吮手指,致使虫卵进入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最后变为虫定居于小肠。正值秋天,此时服用打虫药可将其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保健常识四 防范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住“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保健常识五 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能耐寒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秋季对夏和冬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季节,是一个耐寒锻炼的时候。为了提高孩子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耐寒力,进而减少冬季易发的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保健常识六 及时打预防针

儿童保健范文4

误区一:体验忽略生殖系统

时下不重视孩子体格检查的家长不多了,但普遍存在检查项目不全面,特别是忽略生殖系统的现象。实际上,儿童年龄虽小,生殖系统存在的问题却并不比其他系统少,其消极影响尤其忽视不得。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甚至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类疾患,如男孩子易思隐睾、包茎、鞘膜积液、尿道上裂或下裂、包皮过长等:女孩子则以阴道瘘、小粘连、两性畸形等为多见。这些疾患往往因缺乏明显症状而不被家长注意,以致延误治疗,不仅影响孩提时代的正常发育,还会“株连”成年后的与生育能力,有的甚至会发展成恶性疾患而危及生命。

误区二:打预防针要忌口

听信民间流行的一些做法,有些家长主张给刚打了预防针的孩子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意在让预防针“发”出来以取得疗效;而有些家长则主张“忌口”,不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生怕干扰了预防针的疗效。

其实,预防针的免疫作用是靠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或抑制病菌或病毒的抗体来完成的,只要抗原达到一定数量,身体内就会产生足够的抗病力,达到有效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所以,“发物”起不了任何作用。至于“忌口”更没有道理,注射疫苗后获得的抗病作用主要体现在抗体的质量上,而抗体实际上是一类特殊蛋白质,若能多吃点蛋、鱼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反而可以提升免疫力。

误区三:孩子掉牙不必镶牙

孩子牙掉了怎么办?许多家长都认为掉就掉了呗,反正掉的是乳牙,不久就会被新生的恒牙所代替,所以不必镶牙。其实不然。

小宝宝的轧牙从出生后4―6个月起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出齐;而恒牙大约6岁左右“亮相”,俗称“六龄牙”,6―7岁开始替换门牙,直到13岁全部替换完毕。如果3-6岁间,乳牙因外伤或龋齿而脱落,及时给孩子做一副活动假牙戴上仍然是必要的――

首先,假牙可以代替真牙发挥咀嚼作用,不仅有利于消化,还能在咀嚼中刺激牙槽骨发育;其次,假牙不会使缺牙两边的邻牙歪斜、移位,以后恒牙萌出也不会错位,因而能减少或防止牙列不齐的现象。

若是恒牙出齐后掉了牙,就更要镶牙。到了17岁,孩子的颔骨面颊已发育长大了,小时镶的假牙需要更换。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7岁时掉了门牙可以不镶,因为那正是门牙萌出的时间。

误区四:一见“虫斑”马上大虫

一些孩子的脸上可见一片或几片色素减退性圆形或椭圆形斑片,初为淡红,后变淡白,边缘清楚,上面覆盖少量鳞屑,可有轻度瘙痒感。不少家长按民间叫法称其为“虫斑”,将其视为孩子肚中有蛔虫的证据,撞自给孩子服用打虫药。

其实,这是一种皮肤病,叫做单纯糠疹,为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的表现,与蛔虫感染无关。正确的治疗方法是补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D等,“虫斑”可望逐渐消退。

误区五:凡士补药多多益善

相当数量的家长迷信补品,将孩子的健康寄托在形形的滋补药品与营养液上。其实,健康儿童勿须刻意进补,盲目进补反而有害无益。

补参:人参含有人参素、人参甙等成分,儿童服用有可能减弱其抗病力,更易感染疾病。

补铁:最近,国外专家通过一项临床试验证实,健康儿童盲目补铁可妨碍体格发育,补铁儿童较未补铁者体重增长反而慢了50%。

补钙:长期食钙过量可使血压降低,增加日后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儿童保健范文5

关键词:保健护理;早期儿童;发展;作用

儿童的健康及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每个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让儿童接受系统保健管理,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是儿童保健工作者的职责。早期儿童发展是通过对0~3岁儿童家长进行的全方位护理指导、建立科学的育儿知识、促进早期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工作。

1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的基本概念

儿童早期国际上是指0~8岁的儿童,其中0~3岁是发育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儿童早期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促进儿童早期发展(early child develop-ment,ECD)是指针对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的儿童身心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丰富的良性刺激、平衡的营养、满足儿童需要、预防疾病,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发展的内容包括:促进营养、预防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等。

2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的对象

2.1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早期干预 针对儿童的干预是一种直接干预,即将儿童送到当地保健机构,由专业人员直接对儿童进行促进认知发育心理刺激,干预强度较高。

2.2以父母为中心的干预 针对父母的干预是一种间接干预,即直接与父母接触,通过改变父母育儿行为,提高父母的育儿技能,改善家庭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刺激,达到改善和促进儿童发育水平的目的,同时母亲在干预活动中也有所收获。如家庭访视等项目。一项探讨儿童保健与认知和语言发育关系的研究,对来自美国10个地区的0~3岁的儿童进行追踪,结果显示单纯培训母亲与对儿童进行干预效果无区别,早期家庭儿童保健经历比其他类型保健经历与3岁时儿童较好的表现更相关。这种关系未随家庭收入、环境质量、性别或种族而变化。

2.3儿童和父母共同进行的干预 将以上两种干预方式结合起来,一种结合是在家庭干预过程中也同时进行针对儿童的干预;另一种结合是在婴儿时期(12月)以家庭干预为主,如对低出生体重儿或未成熟儿的干预,当小儿长大一些后,再进行针对儿童的集中式干预。

父母与儿童相结合的干预比单独儿童心理发育干预效果好;同样,当将儿童强化教育项目与家庭支持相结合时,比只有家庭支持对儿童心理发育有更强的影响。

3 资料与方法

3.1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06年5月参加我中心健康体检的240名4个月~3岁的正常儿童(会员)及家长。

3.2方法

3.2.1建立儿童健康档案 儿童基本信息、生长发育测评图表、智能测评表、体检表。

3.2.2全面体检与评估 ①干预前全面体检:躯体指标,整体发育、营养指标、测试(Ca、Fe、Zn、Hb、微量元素等);②干预前智能测评: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商(DQ)的测定。

3.2.3发育状况及智能的阶段性评估 每月测头围、身长、体重1次,根据生长发育图并结合儿童身体状况进行发育评估。每6个月进行智能测评1次,针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交行为等五大能区发展情况与亲子活动指导老师沟通,并提出活动侧重点,为个性化活动方案给予指导。对家长提出配合要求,确保儿童在各能区均衡发展。针对测评总体状况由儿童保健、营养、心理、早教等领域的专家根据每个儿童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与具体问题提供专业性咨询指导。

4 结果

对参加我中心早期儿童发展促进活动4个月~3岁的240名儿童在活动前、活动6个月、活动1年这三个阶段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商(DQ)测定。见表1、2。

5 讨论

综上,对五大能区的评估由表1、2可见:活动6个月时,DQ平均提高了11.96分;优秀率提高了14.17%;中上等率提高了15.83%;中等率降低了10.83%;中下等率降为0.00%。1年时,DQ平均提高了21.08分;优秀率提高了32.5%;中上等率提高了35.83%;中等率降低了49.17%;中下等率降为0.00%。结果显示,上述方法极大开发了儿童潜能[1]。在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培训及健康教育中,100%的家长参加了培训指导。通过每周亲子活动后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及咨询中发现:有90%的家长能够掌握并运用于育儿过程中;5%的家长感觉应用有困难;2%的家长觉得难以掌握;3%的家长认为无所谓,仍按原来的方法育儿。绝大部分家长通过科学育儿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这说明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促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参考文献:

儿童保健范文6

【关键词】 社区; 1岁小儿; 儿童保健;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2-0158-02

儿童代表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改善儿童成长情况及发育是民族及国家的需要。社会和家庭在儿童的一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易被影响生长发育因素干扰的时期,影响生长发育因素的干扰会使小儿出现异常的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可及早的发现异常,并使其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1]。本文针对定期、规律的参加儿童保健对儿童营养状况、体格发育状况、智能发育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0~1岁儿童52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规律儿童保健组(观察组)和非规律儿童保健组(对照组),观察组26名儿童中男18名,女8名,观察组儿童接受过体检及保健的次数多于4次;对照组26名儿童中男17名,女9名,对照组儿童接受过体检及保健的次数少于4次。两组儿童均无核黄疸、惊厥及与其相关的遗传性疾病;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两组儿童都享受同样的儿童保健方法 (1)开设社区儿童保健培训班,进行疾病预防及儿童保健等方面的讲座,可通过电话沟通、体格检查等方式给予咨询指导。(2)根据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及化验结果,适当的补充维生素AD,嘱咐家属根据季节适当地让儿童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促进钙吸收。给予超过4个月儿童补充铁剂,4个月内儿童尽量纯母乳喂养,5个月以上适当添加辅食。(3)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及生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适合社区的儿童保健方案,并一对一的给予家属指导,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个性特点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及指导计划,同时,给家长提供一些益智适龄的书刊、画报、玩具等,并宣传普及防治儿童常见病的相关知识[2]。

1.2.2 资料收集方法 根据社区建立的儿童保健档案及儿童保健工作内容,收集1岁以内儿童的儿保状况、生长发育、智能资料,主要包括1岁内儿童的儿保次数、体重、身高、血红蛋白含量、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能力、社交行为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1岁时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状况比较

两组儿童1岁时的体重及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儿童的血红蛋白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儿童的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组别 体重

(kg) 身高

(cm) 血红蛋白(g/L) 缺铁性贫血例(%) 佝偻病

例(%)

观察组(n=26) 9.2±1.3 74.9±2.8 117.4±9.8 1(3.85) 1(3.85)

对照组(n=26) 9.3±0.8 75.4±2.5 96.9±7.6 4(15.38) 3(11.54)

2.2 两组儿童在1岁时的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儿童在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能力方面所体现的发育智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分

组别 大运动 精细动作 社交行为 语言能力 适应性

观察组(n=26) 99.9±9.8 96.9±7.1 95.8±7.5 97.4±7.0 98.1±7.1

对照组(n=26) 91.4±10.2 93.1±6.4 94.6±6.8 90.2±8.9 93.9±7.3

3 讨论

儿童保健工作属于一项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工作,儿童健康状况及儿童健康工作的实施状况直接反应某个国家的卫生保健水平及人口素质,也直接反应某个国家的发展前景[3]。

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对于参加儿保的1岁小儿,对其合理创建儿保档案,能够在最短时间观察小儿在生长发育期间遇到的诸多问题,并且经过专业人员的协助,能够有效纠正现存的问题。对于产生的一系列相关性疾病,也可以有效获得专业人员的就医咨询。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儿在生长发育期间获得科学管理以及科学照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常要求在第1个月就需要由专科医生对儿童的喂养方法以及辅食添加给予相关性指导,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以及早期教育工作,并且需要对儿童的身高指标、体重指标以及小儿是否患有疾病的等相关情况给予密切监测[4]。在这种条件下,医生以及小儿家长能够有效掌握儿童当前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身体健康情况。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几乎不会受到相关的遗传因素对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而其生长发育的最快时段处于1~12个月,此阶段的小儿非常容易受到诸多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疾病因素)的影响,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儿童所摄取的营养,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对此在此阶段合理规划小儿的喂养以及辅食添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积极参加儿童保健以及体检的小儿家属,在相关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能够有效对儿童进行密切的观察以及护理,能够有效做到科学养育以及保健[5]。但是对于没有参加儿保的小儿,其父母采用传统方式对其进行喂养,此种方式不能满足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营养物质,不能成功达到设定的添加辅食以及营养调配的有关要求,非常容易出现异常情况。并且一旦出现异常如果不能做到早期发现并治疗,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本次研究发现,在儿童血红蛋白的平均值方面,观察组(117.4±9.8)g/L明显高于对照组(96.9±7.6)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儿童时期是大脑可塑性最强、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能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给予适当的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感官刺激、语言能力等的积极锻炼,可促进儿童脑潜力及心理发育的开发[6]。儿童生长发育是后天环境因素和先天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行为特征、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良好的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可有效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智能发展[7]。通过建立育儿课堂,对家属进行智能评价、营养指导等全面的高层次的服务,可及时发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在环境中的影响生长发育因素及自身的问题,并给予及时诊断与处理,以更好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由淑萍.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在社区儿童保健中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188-189.

[2]黄才英.新生儿和婴儿的儿童保健教育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37.

[3]谢娜.对社区婴儿家长开展儿童保健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3,20(7):61-62.

[4]张智超.儿童保健早教知识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05-206.

[5]戴兴芳.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03-104.

[6]毕霓霞.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45-46.

上一篇唯美论坛

下一篇教育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