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荀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劝学荀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劝学荀子范文1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因原文较长,一直以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只是其部分内容,为了统观全貌而无断章取义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笔者对《劝学》全篇的观点加以梳理,并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为学这一重要问题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还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社会习俗。教化的意义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人之为学还必须注意两点。其一,必须选择环境,也就是荀子所说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其二,必须谨慎行事,也就是荀子所说的“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二、申述为学的态度应持恒专一,只要肯下工夫,就会有一定的收获

论述这一问题,作者首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之后才点明本意:“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个人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紧承这一论断,作者又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的角度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事物的好坏成败,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至此,有关“积”的内容已经阐述得十分清楚,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意为如果不专心致志,对事物的理解就不能豁然贯通;如果不精诚努力,就不能使自己的工作出类拔萃。而善行积累了,也不必担心不能彰显:“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三、论述了为学的方法、步骤以及求教于人的重要性,兼及接待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说的是学习的方法、步骤,应该从诵读经书开始,到读典章礼制终了。它的意义在于,从做士人开始,到终于成为圣人。一个人为学如果能持续地努力不懈,自然会深入而有所得,这样一直学到死而后终止。所以治学的具体步骤可能有终结的时候,至于对治学的意义却不能有片刻的疏忽。之后,荀子逐一介绍《书》《诗》《礼》《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并归结到“在天地之间者毕矣”,意思是天地之间的精华都尽在其中了。这里荀子对有关学习的内容、意义以及学习的终极目标都作了详尽而深刻的阐述,让学者有所遵循而不致迷茫。

为了引深议论,荀子又将“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古之学者”为学与“今之学者”为学两相对照,指出其本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为学的“方便之法”和“迅疾之径”的命题(即“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应该说这样的立论在先秦诸子著述中是极其罕见的,因而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

至于对求教者所应持的态度,荀子主要强调了如下几点:

第一,“君子如响”。意即君子对待来请问学业的人,问一答一,不多不少,好像声音的回响一样。

第二,“问(kǔ)勿告”。言所问如不合礼义,可以不必告诉。

第三,“有争气者,勿与辩也”。言如果有人意气用事,无理而争,则不必同他争辩。

第四,对求教之人要先行考察。“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意谓君子接待向他请教的人,必先考察一下来者是否合于礼义之道。如果合于礼义之道就接待他,否则就避开他。

第五,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态度。荀子提出:“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意思是,如果来者很有礼貌,则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方向;如果来者言语很谦逊,则可以同他深入地谈谈道的内容;如果从来者的表情上看出他确是心悦诚服,然后可以同他谈谈道的极致。这也就是荀子所倡导的“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不急躁,不藏私,不盲目,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进行教导)。

四、提出做学问须专心致志而以学之全、学之粹为最终目的的观点

荀子首先设比(“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然后推出观点:“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不能触类旁通和不能专一于仁义的人,不能算是善于学习的)。之后从容不迫地从正面讲明“学也者,固学一之也”(所谓求学,就是要自始至终坚持地学习,专一地学习)的道理,又从反面取例,做出普遍性的概括:“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有的人求学,一下子能钻进去,一下子又因不能坚持而退出来,这样做的是普通人)最后,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所学必须全面而彻底,然后才能成为真正的学者)

劝学荀子范文2

一、 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召开了校委会成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参加的安全工作专项会议,明确了任务、责任,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筹划了学校下一步安全工作的打算。并结合我校的实际,讲清学校汛期安全工作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严格的安全工作要求,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出了安全工作要尽职尽责,学校要形成校园安全人人有责,大家时时想安全,处处抓安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 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我校重视“平安校园”工作,形成了学校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处室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为此,学校成立了xxx校长任组长,xxx、xxx副校长任副组长,xxx、xxx、xxx等任安全监督员的汛期校舍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责任人的职责,加大了对学校及全体教师的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并实行了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在本次安全大检查工作中,各组织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

三、认真检查,督促整改。

(一)学校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涉及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排查,具体工作如下:

1.xxx副校长率领后勤人员检查了办公楼、综合楼的用电、防火、防盗情况,督促教职工注意安全用电和防火安全,防盗安全。

2.xxx副校长率领后勤人员,检查了教学楼内及各班教室门窗、电路及照明情况。各班照明灯和走廊灯都能正常使用,各班教室门窗完好。

3 .xxx主任带领后勤人员检查了学校厕所、围墙、旗杆、教学楼外饰、门窗等处,经检查都完好无损。

4.xxx主任带领后勤人员检查教学楼内消防设施、应急灯、安全通道等,应急照明设施齐全,疏散通道畅通。

5.xxx主任带领体育教师对校园的体育器械进行了检查。所有体育器械没有损坏。

6.xxx主任带领后勤人员检查了学校的食品和饮用水情况,采购加工的食品安全合格,水质水源合格,饮用水质量无问题。

7.xxx主任率领教导处人员检查了微机室、图书室、实验室、这些教学辅助室的管理都很到位,未发现安全隐患。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学楼顶、女公寓楼顶四周、餐厅顶,存在部分漏雨现象。

2.操场东围墙个别地段出现略微倾斜。

整改措施:

1.学校加强汛期安全教育宣传,同家长签订学生防溺水安全责任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以不同形式、新颖的内容加强防溺水、防触电、防雷击等安全教育。并教育学生杜绝吃“三无食品”,不要乱饮用冷饮。

3.对楼层渗水问题,学校积极行动,正在联系施工单位高阳公司,确保雨季到来前修缮完毕。

劝学荀子范文3

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__唐·韩愈《师说》

3、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4、我爱我的校园,更爱我的老师。让我们一起对自己的老师说一声:"谢谢您,我们爱您!"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各恩图报,冬天就不会再寒冷,黑夜就不会再漫长,幸福快乐就会时刻陪伴在你我的身边!

5、您的岗位永不调换,您的足迹却遍布四方;您的两鬓会有一天斑白,您的青春却百年不衰。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0、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11、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他哺育着太阳底下最美丽的花朵,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了我们一片洋溢着爱的海洋,给了我们荡漾着芬芳的幸福生活。是的,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12、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14、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6、感恩老师,给我前进的动力;感恩老师,给我飞翔的翅膀;感恩老师,给我指明人生的方向;感恩老师,给我放眼世界的慧眼……老师就像是一支红烛,一点一点的融化我们心灵的冰川,走近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远离寂寞。她给我们的爱,轻轻的,柔柔的,像茉莉一般,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味。老师的爱,无私中透露着平凡,却又暗含一些伟大。

17、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9、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0、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21、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2、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3、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4、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2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27、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29、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1、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2、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3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34、老师,他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启蒙人。我们要感恩老师,就像小草感恩那博大的土地一样。是他们用纯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启迪着我们,一次次给予了我们慰藉和鼓励,让我们从懵懂的少年走到了现在,开始编织我们美丽的未来。

35、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6、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7、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劝学荀子范文4

要明确这一问题,我们不能不先看一看荀子的教育目标,作为儒家学派的杰出思想家、教育家,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荀子从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出发,提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既有儒者的学识、品格,又具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与胆识的、能为封建政权服务的各级官吏。具体则为:“好法而行”的士,“笃志而体”的君子,“齐明而不竭”的圣人。“士”的标准应是“好洁而行,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君子”的标准比“士”高得多,荀子在《儒效》篇里说:“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有一隆。”意思是说君子讲话必依循一定的原则,行为有一定的标准,道德高尚,且至最高的境界。这样的人“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圣人”是荀子要培养的最高标准的人才。

正是在这个教育目标的观照下,《劝学》提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借用了孔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学习者应当不断修身养性,形成美好的人格。杜绝腐朽思想的侵袭,向正直的人靠拢,“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防微杜渐,谨慎从事,“君子慎其所立乎!”认真学习“先王之遗言”,“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努力积累,“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诵读经文,“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并且引用了《诗经》的话:“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由此可见荀子说学习的意义在于“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强调学习,是偏重于封建礼法道德教育的。荀子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在《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重视向良师益友学习,以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学习圣贤之道最方便的办法是接近贤人,以贤人为榜样,处处向贤人学习,其次才是学习礼法条文。

第四自然段谈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文章先以蒙鸠、射干、蓬蒿、白沙、兰槐之根等物的遭遇,启发人们重视环境影响的问题。最后概括说,人们应当选择环境好的居处,应当选择贤士交游,这样才能防止受到邪恶小人的影响,才能受到正直君子的感化熏陶。

第五自然段告诉人们要谨言慎行,注意品德修养,这样才能避免蒙受耻辱和灾祸。“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鱼、肉腐败,必定长蛆生虫;一个人不检点自己的言行,恣意贪图逸荒乐,必将灾祸临头。最后归结说:“故言有召祸也,行有召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劝学荀子范文5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第一自然段用“青与蓝”“冰与水”二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提升作用;用“直木与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改变作用。第二自然段用五组比喻来喻证学习的弥补作用。

笔者认为,关于学习的提升、改变和弥补作用的概括是恰当的。但荀子为何要把提升和改变放在一起,又为何把弥补单列出来论证呢?

细究“君子”之意,再细细品味一、二两个自然段的结尾收束句,笔者觉得两段围绕“君子”的要素,各有侧重地分析了学习的作用。

何为“君子”?原义是西周、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后指统治阶级中有道德、有才干、或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第一自然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如若广泛地学习,每日检验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知明”也有解释为“明白道理”的(《白话荀子》,岳麓书社,1991),但无论是“明达”还是“明白、懂得”,说的都是品德修养方面,所以,荀子才会用性质发生变化的五个比喻。这与荀子的“性恶论”有关,他认为人性本恶,学习能改变人的不良天性。

劝学荀子范文6

[关键词]法律史;荀子;法的概念

一、当前中国法律史学界对荀子法律思想的主流理解

荀子的法律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里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法律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荀子的法律思想的内容是“隆礼重法”,而荀子本人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开端者。在当前的中国法律史学界,对荀子法律思想的内容以及荀子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最权威的解释,来自于已故的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张国华教授。张国华教授主编的《中国法律思想史纲》上册(该书获得了全国优秀教材奖)由张国华本人编写的《荀况的“礼”“法”观》里,这样写道:“荀况的法律思想同时具有儒法合流的特点。他一方面继承、发展和修正了儒家的‘礼治’,另一方面又继承、发展和修正了法家的‘法治’,并在新的基础上以‘礼’为主,使礼、法统一起来,从而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开辟了道路”[1]p114张国华教授对荀子的法律思想的观点对当今的法律史学界影响很大,影响了很多的法律史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成为当今中国法律史学界的主流观点。笔者本人也长期和张国华教授持同一观点。后来,在笔者开的一门选修课――《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的生活智慧》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感对先秦诸子的“法”的概念,有辨析的必要,因为在他们的著作里,“法”本身有多重含义。再加上教学过程中认真研读了由王天海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的《荀子校释》,越来越感到张国华教授对荀子“法”的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很有澄清的必要。

二、法律史学界对荀子“法”的概念的误解及成因分析

为了论证荀况的法律思想是“隆礼重法”,具有儒法合流的特点,张国华教授举出来三条论据:第一,荀子讲过:“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第二,荀子说:“治之经,礼与刑”。第三,荀子提出了“法者,治之端也”。[1]p120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资料的稀缺,张国华教授只能举出这三条例证,但是却似乎非常的有说服力。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法”概念的界定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和韩非子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法”本身有多重含义,例如:第一,法可以理解为效法,理解为学习。比如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再比如庄子所说:“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荀子・儒效》里也有:“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第二,法可以理解为法度,即政治制度。例如,庄子所说:“所盗者岂独其国耶,并与其圣智之法而盗之。”第三,法可以理解为办法,方法。如《荀子・君道》里有:“其取人有道,其用人有法。取人之道,参之以礼;用人之法,参之以等。”《荀子・非相》里还有:“度己有绳,故足以为天下法则矣。”第四,法可以理解为规律。如庄子所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如孔子孔子所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还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而被认为是荀子著作的《荀子・成相》里,也有“治之经,礼与刑”。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法”本身有多重含义,所以对于“法”在先秦经典作家的著作里的“法”准确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从语境语义的角度,经过认真仔细的追索。而不能象我们今天的人,特别是法律职业的人,在谈到“法”的时候,很自然甚至是本能的把“法”理解为法律。

首先分析张国华举出的第一个例证:“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里,它在原文中的上下文是这样的:“学恶乎始,学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其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书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唐朝的杨■为“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作注:“礼,所以为典法之大分,统类之纲纪。类,为礼法所无,触类而长者,犹律条之比附。方言云‘齐谓法为类’也”。以后的学者,包括张国华教授,对“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的理解受杨■影响很深。考杨■的身份,史书并无传记。而据百度百科,杨与元稹、白居易同时代人,官至刑部尚书。这里不应忘记杨■的个人经历与学术背景。按今天的话说,杨是一个法律人,容易从法学的视角看问题。杨■注《荀子》时,离荀子去世有一千多年了;其间,法的读音,概念,经历了什么样的不为人知的流变?而张国华采纳杨■对荀子“法”的语义的理解,又过去了一千多年。毫无保留的采纳杨■对荀子法的语义的理解,合适吗?而且,不要忘了,张国华本人是一个法律教授,容易戴着法学的“有色眼镜”看问题,容易拿我们今天的人对于法律的理解,很自然地混同于古代的人,混同于荀子本人对于“法”的理解。今天,再次从语境和语义的角度考查,结合上下文,这一段话,整段话都在强调礼的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法”不过在此是对礼的作用的注释性的补充性的说明,以此来证明荀子“隆礼”非常恰当,而用来证明荀子极为重视法律,即荀子“重法”,很是牵强。而且,此处的“法”理解为以礼为主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似乎更为恰当。所以,张国华教授的第一个例证,并不能证明自己的学术观点。

至于张国华的第二个例证,“治之经,礼与刑”,似乎是最能证明荀子的法律思想是“隆礼重法”,具有儒法合流的特点。“治之经,礼与刑”出自《荀子・成相》里。这句话的上下文是这样的:“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治之志,后执富,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有深藏之能远思。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反,壹而不二为圣人。治之道,美不老,君子由之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这一段,从用语的流畅程度,从语言的气势上,比起公认为是荀子原著的《劝学》、《修身》、《不苟》、《天论》和《性恶》等篇,差太多了。不要忘了,今天流传下来的《荀子》是荀子和他的学生合著。从用语的流畅程度以及语言的气势上,几乎可以判断这段话不是荀子本人所写,不能直接证明这就是荀子的原意。张西堂在《荀子劝学篇冤词》里,经他考证,《成相》篇与儒家的孙卿子无关。所以,我认为,张国华教授没有对《荀子・成相》本身进行荀子著作真伪的考证,而是简单地拿过来,用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这样做是不严谨的。

张国华的第三个例证,“法者,治之端也”,出自《荀子・君道》,原文的上下文是这样的:“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考查一些学者对《荀子》原著篇目真伪的考查。在他所编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里写到:“大概《天论》、《解蔽》、《正名》和《性恶》篇,是荀子的精华所在,至于其余的二十余篇,即使真不是他的,也无关紧要了”。怀疑世传《荀子》的很多篇目,并非荀子本人所著,《荀子・君道》也在其中。郭沫若在《对荀子的批判》说:“《儒效》、《王制》、《君道》、《议兵》和《强国》等均有问题的文字在里面,这些都表明辑录于门人弟子。”[5]P1194郭沫若明确的说,《君道》篇就不是荀子本人的著作。而且,从语境语义的角度,结合上下文,此处的“法”理解为包含法律在内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似乎更为合适。

结论

通过以上对荀子“法”的概念研究表明:现在法律史学界的最权威的研究成果,由于对于荀子“法”的概念的误解,不足以证明荀子的法律思想的内容是既“隆礼”又“重法”,而荀子本人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开端者。对于中国古代法的研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经典作家用词的原意应该从语境语义的角度,结合上下文,经过自己本人认真的仔细的研究,不能人云亦云。对于中国古代著作中“法”的概念,要注意到它的多义性,不能想当然的以我们今天对于法律的理解代替古代经典作家对于“法”的理解。第二,对经典作家的著作本身,要进行真伪的考证。如果以不是作家原文的著作,来证明作家本人的学术观点,起不到证明的作用。学者应反思自己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立场,不能从自己使用便利的角度,不加取舍的加以引用。在研究中国古代法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以上几点,所得出的结论是经不起推敲,甚至可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