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理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不可理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不可理喻范文1

Y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聊天时他说最近在准备考试。我说:“我有免费的课件,给你发过去吧。你百度云的账号是多少?”他说:“我没有百度云啊,你给我注册一个吧,然后给我转过来。”当时我就笑了。我说:“我可不给你注册,你自己弄。”他瞬间就不高兴了,什么朋友没法做啦,什么这点小事都不帮啦,什么话都来了。

我想说,我确实是心软的人,看不得朋友不高兴,可是你不能总利用我的这种心理吧?我怕你考试通不过,给你发课件过去,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我可不是让你指使的仆人。

帮忙,是帮你所不能,而不是帮你所能而不做。事情尽可能自己做,不要遇事就总是想着开口找别人。自己试过后发现确实无法完成时,再求助他人。真正遇到过不去的坎时,张口就会有人帮忙,一呼百应。请珍惜你每一次向别人求助的机会。

(木木阿茶L沙独舞)

有一次,朋友去看电影,看到自己的座位被人占了。对方指指周围的座位,说:“我们是一家人,必须挨在一起。你就让一下。”朋友说:“让不让给你,是我的自由,但你们总不能先占了我的位置吧?”对方还特有理:“我们带老年人出来看个电影,不容易,你让一下怎么了?年轻人怎么不懂事?”

两个朋友去坐火车,中铺和上铺的人非要跟她俩换位置,原因是他们四个要在下铺打牌。她们不肯换,结果那四个人就在火车车厢里大吵大闹,气得她们打了110。见到警察后,那四个人还特不爽,说:“都怪这两个小姑娘,与人方便这点道理都不懂!真是不善良。”

总有人说,让你写篇文章、让个位子、买点东西、借点钱,这点忙你都不能帮?不是举手之劳吗?“举手之劳”明明应该是,我帮完你,你感谢我时,我自谦,和你客气客气,说“还好啦,不过是举手之劳嘛”。你上来就说我是“举手之劳”。拜托,你会不会聊天?

(咪蒙)

记得一年暑假,我留在广州实习,宿舍里其他人都回家了。一天早上,一个舍友给我发了一条信息:“你去打开我的衣柜,把我挂在里面的那套正装帮我寄回来。”

是的,就是这么简短精炼,这么言简意赅,称呼没有,一声“谢谢”“拜托”也没有,完完全全是命令式的口吻。当我是你下属,还是跟班?看到信息的那个时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一点搭理他的意愿也没有。晚上,他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不回信息时,我实在忍不住,便回了他一声:“你说寄就寄啊,我很忙的。”之后当然还是勉为其难地帮他寄了,就当吃了个闷亏吧。

不可理喻范文2

课堂评价是指由评价者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采用质性量化的转换技术,给出评价结果和改进建议。支持者认为,课堂评价有助于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规范,因为教师对课堂教学规范只有比较笼统的认识和感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将这种认识和感受转换成比较精确的概念,避免了理解和实践方面的分歧和混乱,给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课堂分析是指由参考者通过课堂观察,对课堂教学状况进行分析,给出质性的分析结果。支持者认为,分析即描述,分析即研究,分析即改进,分析一堂课就是去描述一堂课,去研究一堂课,去与教师协商改进一堂课。因此,分析是话题性的而非指标化的,是描述性的而非等级性的,是旨在改进的而非用于管理的。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其实,课堂评价与课堂分析也是各有长短,利弊互现的。课堂评价的优势在于:以标准为准绳,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易于操作,降低了评判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评价标准可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特征,激励教师不断进步。其缺点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动态过程,尽管能够敏锐地察觉到感知或内省方面的某些表现,却无法用准确的文字予以表述,可能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课堂分析的优点在于一人一把尺子,信息比较丰富,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示教师课堂教学的表现。其缺点在于:描述性语言会降低解析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分析者容易受到主观意识或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做到客观公正;质性的分析结果无法进行横向比较;教师难以把握课堂教学规范的内涵和外延。

国外曾经有过类似的争论,现在虽然争论双方的基本分歧没有完全消除,但两者之间的分歧已经缩小。双方不再针锋相对,过度强调己方的合理性或有意淡化对方的重要性,而是彼此向对方靠拢,承认和吸收对方的合理成分。如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采用“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策略,将课堂评价与课堂分析结合使用,努力提高客观性和说服力。

其实,与课堂评价相比,课堂分析的技术含量更高,操作难度更大。它作为一种质性评价,除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双方民主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等基本要求以外,还有一套严格的操作规范,如研究模型的设计、研究对象的抽样、研究资料的收集、排除影响因素的策略、避免伦理问题的方法、提高效度和信度的手段,以及检测、整理、归类、分析、解读、推论等一系列技能。然而,接受过此类训练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参与者务必接受专门培训,否则课堂分析完全可能“走过场”“和稀泥”或流于一般意义上的“各抒己见”。

不可理喻范文3

关键词  克隆人  自主原则  责任伦理  公民社会

在今天的伦理学领域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像克隆人问题那样引发了如此强烈的社会震撼、如此巨大的观念分歧、如此激烈的学术论战。在我看来,这场争论本来是不应该有如此的规模和程度的。因为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大家都知道,克隆人的方案单从技术的层面来看就面临着一个无可逾越的伦理难关的情况下,在国际社会已达成禁止克隆人的共识、我国政府也已作出坚定的承诺的背景下,为什么仍然有人如此顽固地坚持主张进行克隆人实验?这些人声称科学研究没有禁区,人类科学追求的精神本身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科学探索的求真本性及其所迸发的巨大能量不仅会冲破“过时”的伦理规范的束缚,而且还能促进伦理学本身的“更新”。笔者认为,这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支持克隆人实验者明显地只是从科学研究的立场以及我们现实活着的人的利益出发,而丝毫没有设身处地地为未来被克隆者的权益与需求着想。说得严重些,在他们身上对科学的崇拜、对利益的迷恋或许已经完全窒息了对人权理念的敏感性。本文围绕着“克隆人:不可逾越的伦理禁区”这一主题,首先从技术层面来阐述克隆人实验所要面临的无可逾越的伦理难关;然后依照人们之所以要求克隆人的四项理据来具体分析克隆行为是如何损害被克隆者的公民权益的,从而得出禁止克隆人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项新的道德命令的结论;最后将从克隆人问题的论争中,引发出对现代化运动的核心价值诉求、公民社会的根本伦理原则以及伦理学在这个史无前例的科技时代中的重要功能和神圣使命等问题的一些理论探索。

一、技术层面的伦理难关    笔者发现,伦理学界一些支持克隆人实验的文章,常常弄不清基本的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将“生殖性克隆”(即克隆人研究)和“治疗性克隆”(即从克隆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然后使之培养成人们所需要的各种人体器官)混为一谈,用支持治疗性克隆的理据来论证生殖性克隆。其实,在我国治疗性克隆问题并没有引发多少伦理论争,可以说支持治疗性克隆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治疗性克隆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类胚胎与急需治疗的病人利益的冲突问题。在笔者看来,人类对早期人类胚胎无疑拥有尊重与保护的义务,因此以经济或其它医疗之外的科研为目的的胚胎研究是不道德的,是绝对要禁止的。但这种保护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也允许有例外,那就是它必须服从于一个更高的道德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解除人类遭受病魔摧残的痛苦,挽救无数病人宝贵的生命。也就是说,在病人急需医治这一特殊的情况下,胚胎的生命应让位于病患者的生命。我们之所以在胚胎与病人的权益发生冲突时,赞同选择牺牲前者而保障后者,理由与堕胎的理由是相类似的。在对不同的人类生命形态的抉择上,很难能有什么纯粹理性的理由,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的感受性——这包括感知者主体的感受性与被感知者自身的感受性,前者往往取决于后者,正像在孕妇难产,医生只能保住一条性命之时,任何人也不会认为保胎儿舍孕妇的决定是正常的那样。

在我国,伦理论争的焦点不是治疗性克隆问题,而是生殖性克隆,即克隆人问题。有关克隆人的伦理问题的论争,无论呈现出多么巨大的观念差异与意见分歧,但在一点上人们似乎是不难达成共识的,即克隆人的伦理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但又极具特色与难度的应用伦理学课题。就其典型性而言,克隆人问题涉及到鲜明的伦理冲突,因而亟待应用伦理学提供一个平台,让当事人在理性、平和、宽松的气氛中针对利益矛盾和冲突进行商谈,从而试图在某个平衡点上达成使矛盾与冲突得以化解的共识。就其特殊性而言,又表现为如下两个层面,其一:克隆人问题所涉及到的伦理冲突并非现实的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是——就像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那样——涉及到当今的公民与未来的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作为未来公民的当事人又不可能参与关涉或决定自身命运的理性的商谈,换言之,所有的当事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交谈的平台上。这就决定了商谈只能存在于现实中活着的、自称是克隆人利益的代表们之间。而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克隆人的授权或同意的情况下,克隆人研究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均可以自称是克隆人利益的代表。其二,在克隆人问题的论争中不可能出现类似于支持者与反对者各退一步,从而达成问题的解决的平衡点;相反地,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一种选择:克隆人实验要么做,要么不做。且支持者认为做是对的,而反对者则认为做是大错特错的,且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是无可挽回的,因为单从技术层面上看,人们根本就无法解决克隆人的安全性问题。人类虽已破译了一些遗传物质,但就细胞生物学层面的基因的相互作用而言,仍然还是一个未知的领域。

        细胞生物学的真正革命,并不在于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基因的破译,而是在于揭示这些基因的相互作用。我们无法预知,如果对某一种在功能上与其它基因紧密相连的基因进行干预性改变,生物体内的这种自然的相互牵制的系统会发生何种连锁反应。而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知识,要想将人类基因组的全部(3.5万)基因重新准确地排列并使之正常发挥作用,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恰恰是这一点构成了人们反对克隆人的一个重要理据。因为谁也无法排除这样一种风险:克隆技术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流产与残障婴儿。而要解决安全性问题,除了依靠一次又一次的科学实验之外,没有其他办法。由于每个人都是一位拥有着神圣不可侵犯权利的主体,任何人都不愿将自己也无权将别人——以牺牲生命和幸福为代价——作为科学研究的试验品,作为科学研究统计结果中的一个简单的数目,就此而言,克隆人的方案单从技术的层面来看,就面临着一个无可逾越的伦理难关。然而,在克隆人实验会导致大量畸形和残障婴儿的出现这样一个现实的伦理难题面前,我们的某些支持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未曾表现出丝毫的以维护人权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及起码的道德良知,他们的回答竟然还是那句极其冷漠和不负责任的话:“技术的不成熟只有靠研究发展去解决”!

二、公民社会的人道灾难    由于克隆人实验在技术上无法解决安全性问题,所以有关克隆人的论争本来是应该就此打住的。但2002年底有人声称第一位克隆人即将诞生,而且“十分健康”。于是关于克隆人的聒噪又重新出现。所以就又产生了在技术安全方面的障碍已被排除的条件下(如上所述,这是不可能的)是否还是可以进行克隆人活动的争论。而根据目前能够搜集到的资料,人们之所以有克隆人的想法,除了科学家的好奇心的驱使之外,至少有四个比较流行的理由,按强烈程度排列依次是:第一,为了满足不孕夫妇生儿育女的需求。第二,为了怀念故人。第三,为了让单身男女留下后代。第四,为了塑造“新人”。从前三条理由来看,满足现实中活着的人的需求是克隆人体的优先考量,而被克隆者的利益显然不被重视。只有第四条理由,才隐约暗含着对被克隆者需求的某种“顾及”。因此,笔者认为反对克隆人的一个强大理据,便是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应当从克隆人的利益而不是我们活着的人的利益出发,不应牺牲克隆人的权益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因为尽管我们不是克隆人,并不了解克隆人自己的想法,但我们拥有理论思维、逻辑推理的能力,可以根据“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法则,依托我们现有的状态和感受来推测克隆人的状态与感受,可以根据我们现在活着的人们对权益的需求来推测克隆人的权益需求。正如我们虽不是未来人,但我们能够通过自己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来推测未来人类同样的需求,而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一样。同理,我们是社会公民,享有公民应有的一切权利,于是我们也自然会主张未来人作为公民,也应享有我们现在享受着的公民权利。而当我们意识到克隆人有可能出现,他们理应享有的公民权利将受到严重的损害而可能成为二等公民、从而引发人道灾难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深感不安、不忍与不平。那么克隆人的权益究竟是怎样受到侵害的呢?这要从人们之所以要克隆人体的四项理据谈起 (至于反对克隆人的其它尽人皆知的理由,如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基因提供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法律及伦理体系等等,本文不再赘述)。

第一,为了使不孕夫妇留下后代,所以要克隆人。罹患不育症的夫妇,若因没有或卵子而丧失了自然生殖能力,那么生殖性克隆或许便是这些夫妇留下后代的惟一选择。就此,笔者反对的理据是,生殖性克隆尽管满足了父母留下后代的愿望,但对于被克隆的后代而言,他的独特性却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因为他的基因并非像普通人那样是父母基因重组而形成的一个崭新的基因组,而是“父”(或“母”)基因的大致承袭。支持克隆人者会反驳说,克隆人(如男孩)虽继承了基因供体(“父亲”)的遗传特征,但“克隆”决不等于完全的“复制”,因为在克隆人的遗传性状的形成过程中,“母亲”卵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质体所具有的基因也会发生作用,所以克隆人的遗传密码表达方式和特征与“父亲”的并不相同。更何况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克隆人的个性、智力的发展往往还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然而上述这些论据并没能为克隆人的独特性受到损害的指控提供强有力的反驳。

        因为克隆人从遗传特性上虽然不可能与原来的供体完全相同,但毕竟也是非常相同;克隆人不会与他的供体完全相像,但毕竟也是非常相像。与以自然生殖方式生育的普通人相比,克隆人在遗传特性上的“自由度”、“开放度”受到了根本性的限制:普通人在体征与性格上可能承袭父亲,也可能承袭母亲,也可能超越父母而拥有更优秀的表现;而克隆人则在很大程度上先定地受制于其基因供体。他的独特性、惟一性虽不能说是被完全否定了,但也肯定是大大降低了。他虽可以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在环境、时代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展示出自己独特的才华、成就与贡献,但却永远也摆脱不了在遗传特性上先定的制约,而这种制约是人为的,是为了满足其基因供体留有后代的欲望而造成的。这也就意味着,为了满足不孕夫妇生育儿女的需求,必须以牺牲儿女在自然属性和遗传特性上完全的开放性、独特性、惟一性为代价,必须以其独特性、惟一性的大打折扣为代价。令人深思的是,在父母留有后代的欲望与儿女本应拥有的体现在新质的基因组上的完整的独特性、惟一性的权益之间的权衡中,天平就自然应当倒向父母那一边吗?或许有人会以孪生兄弟和姐妹尽管携带有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基因),但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己的独特性、惟一性受到损害,并不因此而具有贬值感为由,来论证克隆人的合理性。然而这一理据是没有说服力的。

        自然生殖的孪生兄弟和姐妹虽然拥有完全相同的基因,但这基因组是经父母基因结合、重组程序重新塑造而成的,是新质的。它的惟一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并不因由两个人的分享而受到损害,两个人完全可以在这种新质的起点上,各自独立地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征程。但克隆人的情形则不同,克隆人的基因组在极大程度上重复了基因供体的基因,因而在质量的新颖性上大打了折扣。它不是世界上的惟一,而大体上是对其供体的“复制”。基因虽不能决定克隆人一生的独特性,但被克隆的基因从起点上便先定地限制了克隆人独特性的塑造。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人为造成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克隆人就必须遭受这种限制与制约?他同样也是公民,为什么就可以丧失表现在遗传特性上完全的、不折不扣的开放性、独特性、惟一性的权利?

第二,为了怀念故人。故人不可起死回生,但若对他进行克隆,克隆人拥有着的与故人近似相同的外形,可以唤起人们对故人的回忆与思念,满足对故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在基于这样一种目的克隆人体的行为中,克隆人的工具性地位体现得最为明显。许多人会辩解说,在以自然生殖方式生育后代的活动中,父母也难免完全摆脱功利性的动机。这一点无可否认。有人生育后代是为了防老,有人是为了继承家产家业,有人(如残障夫妇)希望生个孩子作为帮手、依靠,甚至还有夫妇为了挽救患白血病的第一个孩子,而特意生育第二个孩子以提取所需的同基因细胞。这些功利性动机对于被生育的儿童而言都构成了一种外在决定,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儿童置于一种工具性的地位。但这些带有功利性动机的生育行为——由于是以自然生殖方式——并没有妨碍被生育者是一个拥有自己独特外形及完全新质基因的“新人”;没有妨碍他成人后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或工具,而是享有自我决定权利的平等公民;没有妨碍他完全有能力决定是否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行事,况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父母的意愿与他自己的心愿恰好完全是相符的(如当得知能够给哥哥提供珍贵的细胞组织,从而挽救哥哥的性命时,弟弟对父母的这种在某种意义上使自己置于工具性地位的外在决定完全是可以认可的,因为与挽救生命相比,这种牺牲应当讲是次级性的,是可以承受的,也应当承受)。

然而克隆人的情形却要严峻得多,因为它涉及到太强烈的外在决定与期许、太根本性的外在塑造。首先,克隆人的外形(体形、体质)就已经先定了,他不允许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外貌,而必须是呈示着其先行者的外形。克隆行为的决定者对克隆人作为一个独立的新人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是先行者体现在他身上的复制,甚至复活与再生。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将克隆人与其先行者进行对比,期望摹本与其原件越像越好,而克隆人则永远也不可能摆脱其先行者的阴影。人们不仅希望克隆人再现先行者的外形,而且——如美国妇女雅西梅所说——盼望他拥有其灵魂。人们虽不可能让先行者起死回生,但却希望通过克隆人达到起死回生之效果。而克隆人则肩负着使其先行者复活的使命,他来自其先行者,且也是因为先行者而来,这样他的毕生任务、生存价值、全部命运也就由外人先定了,而这种预先决定与他的自我意志、自身的利益、他的独特性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毫无关系。他若有成就,人们会讲这要归功于他拥有其基因供体的基因;他若没有佳绩,人们就会责怪他为什么不如其先行者。他无法想象,他这一生除了作为先行者的副本、作为人们怀念先行者的工具之外,还有多少是属于他自己的。人们在克隆一位死去的公民,以期达到使他复活的效果之时,也在埋葬另一位公民自己的欲求、需要、权利与生存价值。

第三,为了让单身男女能够拥有后代。主张者(如美国法哲学家德沃金,意大利医生安蒂诺里)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生殖的权利与自由,生育后代甚至被看成是自己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因而生殖权是“天赋人权”之一。而享有生殖权者不仅限于已婚男女,而且也涵盖“单身贵族”。克隆自己是这些单身男女实践其生殖权益的途径之一。从另一角度来看,每个人的DNA是他的私有财产,每个公民均有权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来复制它。应当说,这样一种强调个体拥有生殖权、拥有通过某种方式“延续”自己生命的想法并不新鲜希奇。在克隆技术进入人们的视线之前,六旬老妪利用试管技术怀育小宝宝,男死刑犯临刑前要求留下,通过人工授精方式让妻子怀孕,以实现其传宗接代之愿望的报道早已见诸报端。

         因此,借助克隆技术实现单身贵族生殖权的问题就不是一个独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而是一个也与试管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相关联的单身男女之生殖权益与被生育的后代的权益之间的伦理冲突问题,简言之,是单身男女生育后代的合法性这样一个宽泛的伦理难题。毫无疑问,人类拥有生殖的欲望与权利,但问题在于当这种权益严重关涉到另一位个体(被生育的后代)的基本权益与需求,并且有可能对后者造成根本性的消极影响的时候,这种权益的合法性便就不再是不容置疑的了(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为了防止后代罹患遗传疾病,有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男女连结婚都不允许,更遑论什么生育权)。于是人们就必须在不同的权益之间进行权重。无数科学研究成果及统计数字均表明,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构件、人类关系的基本单元,并不是某个或某些人随随便便发明创造所产生的,而是人类历史在漫长的自我探索与选择的进程中结出的文明成果。

不可理喻范文4

时刻挑战自我

内蒙古姑娘李舒宇虽然是个85后,年纪轻轻却有过不少跨界的经历。李舒宇告诉记者,她有个画家舅舅,受其影响,小时候总觉得画画挺好玩的,高考的时候自然而然报考了美术院校,顺利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学的是3D游戏设计。彼时,在重庆读大学四年级的李舒宇就开始工作了,给一家游戏开发公司做3D设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玩过那种3D游戏,我那时候每3天做一个角色,从建模、贴图开始,做好之后一个个摆在自己面前的工作台上,可有成就感了。”

工作了1年之后,让所有小伙伴大跌眼镜的是,在自己的领域相当出色的李舒宇不干了,理由是她想让自己体验一下全然不同的人生。李舒宇在大学的时候曾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主持,对这方面很有兴趣,而她是个行动派,笃信有了梦想就要立马去追求。于是她收拾行李去了北京,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

“走到现在我一直很顺,好像凡是自己想做的事都能做成。小时候想学画画,就成功考进了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了想找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就开始做3D游戏设计;工作了一段时间想换专业,就顺利考进中国传媒大学;再后来想做女主播,现在就成了女主播。”对于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李舒宇觉得顺理成章。“其实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带来成就感。原来做好一个娃娃摆在手边,那种成就感是真实可触的。而现在每完成一期节目,也有一种媒体人的自豪油然而生。”

不渲染辛苦

听李舒宇轻描淡写地描述一路走过来的顺理成章,几乎要让人以为一切就是这么轻而易举,想到什么就去做,然后便成了。但事实是,世上根本就没有轻而易举的事情,一个先前毫无播音经验的女孩想要考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如果没有经过认准目标的默默努力,如果没有从无到有地一点点积累知识,不可能顺利完成挑战。李舒宇不是一个喜欢渲染辛苦的女孩,她喜欢在事成之后云淡风轻地告诉你:“人生就需要自我挑战,过程里肯定会有艰辛,但也有乐在其中,我很享受。”

今年1月份,李舒宇被选进成都电视台,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又回学校完成了论文,终于在今年夏天正式在成都开始了自己崭新的人生。她现在主持的《真实人生》是一档深度报道的专题节目,时长25分钟。这对新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李舒宇用她一贯的柔韧劲积极应对。

现在的李舒宇,住在电视台的宿舍里,生活里的每一分钟几乎都奉献给了工作。“上午9点半进化妆间,10点半开始录播1—2期节目,中午配音,下午审片,然后和节目编导交流。晚上没事会拿出稿件琢磨琢磨配音的基调。”李舒宇告诉记者,她在学校的时候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现在来了成都,一切都是新的,暂时还没有条件考虑这些爱好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一心扑在全新的事业上。她相信这个城市不会辜负她的努力。

Q&A

学到的东西永远在自己手里

Q=《成都女报》A=李舒宇

Q:到成都还没几个月,对这里的生活习惯吗?陌生感消除了吗?

A:我周末会去市内的景点玩玩,在慢慢熟悉这个城市,一点一点结交和笼络了一些小伙伴,一切都在熟悉之中。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这种感觉很好。

Q:对自己有什么近期或者长期的规划?

A:近期规划当然是多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女主播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演播室,应该多出去采访,多做各种类型的节目。长期的规划是想把自己的节目做好,即便是做一个全能型的女主播,也应该有一档自己的代表性节目。

Q:转行之后之前学的专业知识会不会浪费掉了?

A:学到的东西永远在自己手里,永远不会忘记,又怎么能叫浪费呢?我现在还常常画画,对于绘画有个人的鉴赏能力。有自己的业余爱好挺好的。

Q:会不会有一天觉得播音没有挑战性了,又爱上别的事情?

A:太折腾了,喜欢一件东西不能老变啊。其实我做事情还是一心一意的,做的时候总会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做到最好。这一次应该是一辈子的选择了。

不可理喻范文5

关键词:网络环境;生活化;语文课堂

网络生活化同时生活网络化,使语文教师必须从网络生活的角度审视语文课堂。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它应该是不断发展着的,语文课堂是营造语言实践的小环境,“话语套子”却无处不在,师生交流形式化,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也很难发展;语文课堂是培养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的场所,由于时空的限制,很难真情交流、营造梦想家园。

网络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信息资源库,我们有自由选择、存储、筛选和利用有用的信息平等权利。置身于更为广泛而多样化的见解和争辩中,网络互动环境就培养了个体语言表达的能力――自由地表达思想,并逐渐形成坚定的主张,为创新创造了条件。

网络环境资源的共享激励了年轻人之间探究的精神,能把网络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语文课堂小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真实有效互动生成的大语文课堂,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工具、人文兼顾,知识、能力兼顾,过程、方法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兼顾,语言、文学、文化兼顾,阅读、鉴赏、涵泳兼顾的全面兼顾的局面。

一、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拓展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范围

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是正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生活中词语“七月流火”“差强人意”“炙手可热”“望其项背”“屡试不爽”等被误用的现象较普遍,不仅让听的人莫名其妙写在作文中,还破坏了文意。语言文字跟社会习惯一样“顽固”,一旦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影响了沟通又很难纠正,命令不行,规劝无力,示范较好,但影响面窄。上海文化出版社曾刊出《咬文嚼字》,但读的人太少了,影响力不强,能够标本兼治的只有通过语文课堂培养言语规范的使者。因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非常规范的,学生在这里接受言语规范训练效果最好,但是社会中随时出现的不规范的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环境可以形成多人之间的互动学习,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容易在网上跟帖、评论被发现,指正,无意而为之,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此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思想、语文规范意识渐入人心。

我在课堂上把网上论坛文句引入课堂,给学生修改。“伴着老毕的美术天赋,绘画艺术特长的施展,使他在《快乐驿站》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漫画天赋。他用动漫画的形式来彰显人物的诙谐和幽默,不断地给观众带来开心快乐,同时又能燃起观众心中不尽的霞想,让观众重温到优秀相声小品节目一级演员的风采。”(上传结果:第一句最好改为“老毕的美术天赋,使他在《快乐驿站》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漫画才能。”“霞想”应为“遐想”;“重温”改为“再次领略”。)使得语文课堂真正成为训练规范语言表达能力的课堂。

二、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改善“话语套子”语文课堂

语文课上思维的模式化就出现了“话语套子”,和师生对这种思维的存在因“应试”而又有不自觉的依赖心理。它不但无益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影响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我们追求个性化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强调课堂话语形式的自由、开放和创造。学会用自己的话语解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写文章。面对课堂高耗低效的情况,语文课堂教学常穿新鞋走老路,不敢开拓进取。面对容量陡增的新教材、课外读本、推荐名著,我们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疲于应付,课程标准中“大量阅读”不能落到实处。教师也不能宏观调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语文课堂上,实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字词句篇的探讨和研究,打造从课内到课外,从家庭到社会,从语文运用到生活态度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桥梁。引导学生就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在网上自由讨论,不仅打破了小组之间、同桌之间的局限,打破空间的限制,还消除了由于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带来的压力,达到了真情的交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网上讨论鲁迅的文中的情感,就出现了在百草园里“快乐”“遗憾”在三味书屋的“好奇心”“束缚感”“偷寻乐”答案,加深了对课文的把握,也提高了分析鉴赏的能力。网络语文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又一有力的补充,这表现在周末和假期。现在大部分学校在网上布置作业,网上阅读实践。

但信息技术不能取代学生对文字本身的阅读和感悟。语文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驾驭的能力,图像、视频和音频永远不能取代文字的功能和作用。我在利用图解的方式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巍中山陵的平面和其他有关图像、视频材料来加深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认识,又会用互联网BBS的方式指导学生读文、作文。利用网络师生间交流互动灵活了、广泛了、深入了,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三、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落实学生主体语文课堂活泼的生气

各种不同媒体的自由运用,崭新的交流方式,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一个广阔的自由天地,甚至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都是学生兴趣的积极因素。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品味。

网络环境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些多样性和独创性的解读。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中,问到:“百花中为何只选牡丹,莲花,为小碑座的装饰物?三次提到、的题字,书写有何用意?”时,学生往往好奇,教师就引导他们上网查找、思考、分析、总结、表达。这样,利用网上资源主动学习,就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过教师特别注意适时引导。从解读上说,读前是否有阅读需求;读时是否有愉悦感;感受体验是否深刻;教师参与阅读时问题由谁生成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这样网络平台的弥补作用才会更加令人满意。比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解读《天上的街市》,由于课堂的特殊环境效果不大好,利用网络来教学一看,结果呈现了异彩纷呈的情况:有以画读诗的,有以散文读诗的,还有以诗读诗的。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在构思散文过程中,在寻找自己诗的语言理解过程中走进了另一世界,进入了更高境界,充分地感受了意

象――街灯、星空、天街、牛郎织女组合成的意义;初步形成了应有的情绪;想象插上了翅膀,诗人留下的空白被填充了,被演绎了,被表达了……语文的形象思维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梦想的花园被积极地营造了起来。

不可理喻范文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53-02

摘要:

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教会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有一定量的体育知识素养。

关键词:体育; 理论; 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技术是必要的,只要技术教给了学生就意味着自己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就符合了《体育与健康》要求“健康第一”的思想,其实这样恰恰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所以,在体育教学当中学要注意对体育理论方面的教学。

1新课标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体育教学中很多旧观念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新《大纲》不相适应。要想使学校体育向纵深发展,符合新《大纲》的要求,就必须转变旧思想和旧观念。

1.1体育教学内容的转变 。

随着体育教育的发展,单纯的竞技教学和身体素质内容,已不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体育教学的内容覆盖着体质、生理、心理、经济、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

技术技能教学内容传统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内容以田径、体操和三大球为主,学习时不分性别、年龄、体质状况、技术基础全班统一,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特点,兴趣和各方面的差异,不利于学习。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体质等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难题。

1.2理论教学内容。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忽略了理论课的教学。现代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课的教学,增加理论课在教学中的比重。学生通过营养与健康、养生与保健的学习,增强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通过技术动作原理、项目规则的学习,促进体育实践教学的效果。

1.3体育教学组织的转变。

传统体育教学忽视教学的效果,重视教学的过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曲是多年的教学组织模式。“铁”的纪律,整齐的队形是课堂组织好的典范,学生在这种“死”的教学环境下心里处于压抑状态,学生的个性被抹杀。体育课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现代体育教学的组织必须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快乐的教学氛围。

1.4体育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关心教什么,不关心怎么教,靠课堂气氛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进提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2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中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2.1通过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教会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

2.1.1体育教材是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资料,体育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体育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

2.1.2利用相关学科应用影像资料辅助技术课教学,如铅球课教学,除有出手的速度外,只有在适宜的出手角度情况下,才能投得更远,通过理论原理上的剖析,指导实践课的教学。

2.2针对体育课的不同类型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体育课通常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而从体育课的特点和课时分布来看,大部分为实践课。从教学内容来分可分为新手课和复习课。在新授课中教师的“教”的比重稍大于学生的“学”,在复习课中则要更注重学生的“学”,此时的学法将形成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和能力。

新课标下,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实践课教学,又要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加强理论课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同时,还可指导实践课教学。张扬学生个性,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上一篇电磁学论文

下一篇劝学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