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习经验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习经验小结范文1
【案例描述】
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平时见到过这样的数吗?谁来说一说。
通过交流,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他们在生活中所能见到的100以内的数,并让他们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于是,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语境:不知道同学们对于这些数是否有其他的感受。每次,当老师看到其中的某些数时,我的脑海里总能把它们和生活中许多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比如说“3”,它常让我联想起《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还有那可爱的“三只小猪”,还有那音符中的“3”(mi)……
我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心中对于“3”的独特记忆,而与此同时,也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原本空洞的眼中流露出一种别样的情感,那是一份生活的遐想,那是一种数学的思考,那更是一种美妙的沉醉……
我知道,孩子们并不是被冰冷的数字本身打动的,也许,真正打动他们的是那些承载在冰冷数字背后的一切,是自己对数学的一种体悟。
我紧接着又说:其实,每一个人对于数都有着独特的感觉。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数,相信一定能勾起你最美好的回忆。(出示:24、36、52、56、72、81、100)
此时,孩子的思维已经很活跃了。窃窃私语后,孩子们急切的眼神告诉我,该是交流的时间了。
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我想说24,每天都有24个小时,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另一个孩子说:我想说56,我们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
还有的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去西天取经的时候,一共经历了81难,他的徒弟孙悟空有72般变化,可厉害了,我希望我自己能会99种变化,比孙悟空还厉害一百倍。
还有的说,我们班刚好有52个人,在我们年级算的上是最多的班级人数了。
还有的说,我爷爷今年68岁了,所以他常说自己老了。
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还有一本书,它的书名就叫《三十六计》。
还有一个孩子可搞笑了,他说,我最喜欢100这个数了,每次考试的时侯,它总会给我带来好的运气。
学生们都活跃起来了,迫不及待地向我述说着自己独特的数学理解。
【案例反思】
谁曾见过1?我们只能见到一个人、一棵树、一间房屋,而决不会见到作为数学研究对象的真正的“1”,这说明什么,数学是抽象的。但是不可否认,数学中很多重要的概念都渊源于生活,或者说,可以在真实的世界中找到其现实原型,甚至有些概念就是建立在对于真实事物的直接抽象上。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充分利用这些真实的直接经验,去激活孩子的数学学习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用生活触摸数学,感悟数学,让真实的直接经验更好地激活数学课堂。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包括源自生活实践积累的生活经验,以及源自以往数学学习所积累的相关数学学习活动经验。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学生从事新的数学学习的基础。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在从事新的数学学习时的经验形态,既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直接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获得对数学内容的感受、认识和发现,同时也不能忽视间接经验对于获得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考的重要价值。只有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丰富并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学习经验小结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165-01
一、前言
近年来,职业教育不断被“就业难”和“技工荒”所困扰,一方而是许多职业院校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而是企业所需的技工无处可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虽然是多方而的,但直接反映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虽然是多方而的,但直接反映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相适应,培养人才效益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由半封闭转向开放,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而各白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联合办学,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得到适应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校企联合办学的经验借鉴
(一)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一般来说,学生是以在企业学徒为主,以学校教育为辅。学徒期结束并接受行业组织的考核合格者,领取各州均予以承认的毕业证书。“双元制”由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学校、行业主管部门和生产单位实行三重负责制。由于训练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生产密切结合,所以学生能够及时估计到职业机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由于训练与直接的生产过程密切结合,所以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员条件,节省办学成本。德国约有7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
(二)澳大利亚TAFF模式
澳大利亚提供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专门机构全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学院,简称TAFE学院。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具体内容和安排由企业、专业团体、学院和教育部门联合制定,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不断修订。其教学普遍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学习,教学组织方式极为灵活,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上,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应该能做什么而不是应该知道什么,同时对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的相关专业技能也予以承认。TAFE学院很多技能培训课程是在工作现场完成的,对学习效果的考核有时还要到企业的具体岗位进行。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并与企业联系密切。为使开设的专业与所学内容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他们定期召集座谈会,随时听取各类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三)美国的社区学院
美国社区学院注重的是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强调的是教师对学习者的责任和义务,提倡的是创新的学习和能力素4质的培养。社区学院在学科设置、课程结构和教学安排上强调以实际应用为主,实践课占全部学时的40%-60%。在教学模式上,社区学院强调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各专业系科的实践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50%或更多,实践课程由学院和企业派专人指导,学生必须到实际岗位上参加生产劳动。参加实习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报酬,企业可从实习生中物色雇员人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直接录用。有些社区学院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行合作教育计划,学生到与所学专业密切结合的工商企业等机构工作,使学习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和巩固,并学到新的经验。这类学生往往利用假期参加实习工作,不延长学习年限。
三、国外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一)学校为主,社会各界加以支持
尽管各国的合作教育模式各异,但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其发展,各国政府通过有关立法加强对工学结合的干预。除了通过法律、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外,政府还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政府与行业的介入,使工学结合走向整合,产生“学校、企业、社会”整合模式。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工学结合教育。由于工学结合教育培养的人才素质高、能力强,有不错的经济收入,相应的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人们很尊重职业教育与培训,并不认为接受此类教育是低人一等,国外有些大学本科生在毕业后还有针对性地去选择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一技之长,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工学结合中各方权益、义务界定分明
国外校企双方在开展合作教育的过程中都承担明确的义务,同时也享有必要的权益。不仅规定了双方的权益和义务,而且还专门写明学生在合作教育中的义务和权益。学校承担的义务主要有:积极开设公司急需的专业和课程,选派有一定技能、工作态度较好的学生到公司完成工作学期,设立效率高的合作教育执行机构;而享有的权益有:公司为学校提供专业开办费和所需物质,以合作教育为契机,扩大学校声望以及学生就业率。学生承担的义务则包括与公司很好合作,认真工作,按时提交“工作学期”报告;享有的权益除获得工作经验,加深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外,还可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场地,挑选就业单位,并可得到相应的工作报酬。
(三)工学结合中合作主体需要有自觉的态度行为
学习经验小结范文3
【关键词】 穴位;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 岁以下的小儿。发病前常有喉痛,发热,倦怠不适等前躯症状,然后才出现脐部和右下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发生腹泻或便秘。这样的发病过程与急性阑尾炎先腹痛后发热正好相反,且发病早期即体温骤升。体检时脐部及右下腹均可有压痛,范围比较广泛,压痛点不固定。因小儿腹肌不发达,腹肌紧张可不明显。有时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
常。如为链球菌所致,腹腔穿刺可抽得较稀薄的草绿色液体,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阳性球菌。
1.1 对象
2009 年1 月~2010 年10 月在本院儿科住院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186 例。其中男童80例,女童106 例。年龄1~7 岁。186 例患儿按就诊时间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经皮穴位给药组,每组9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喂养情况、病情轻重程度及治疗前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诊断依据
患儿在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中出现高热、腹痛者应考虑到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及早行腹部B超检查可明确诊断,防止疾病的误诊,有助于正确处理病情指导治疗提高疗效。鉴别诊断: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尚需除外肠蠕动亢进、肠蛔虫症及其他引起腹痛的原因:肠系膜淋巴结炎又Brennermann 综合征,好发于少年儿童。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后,因病变主要侵犯末端回肠及升结肠部分区域淋巴结,故以右下腹痛常见,因此肿大淋巴结常位于脐右侧及右下腹。肠系膜淋巴结沿肠系膜动脉及其动脉弓分布,非常丰富,其体表投影自左上腹斜向右下腹,达右侧骶髂关节处,由于远端回肠的肠系膜淋巴结引流丰富及回盲瓣的关闭作用,因此回盲部是该病的好发部位。淋巴结为淋巴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过滤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活动。由于小儿淋巴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屏障作用差,各种肠道细菌、病毒、毒素等都可能透过肠系膜,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因小儿腹壁薄皮下脂肪组织少,肠系膜距体表浅,应用高频探头探查可直接观察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分布、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简便易行,重复性好、无痛苦,儿童易于接受。
1.2.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并配合解痉镇痛药如山莨菪碱类。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不应手术治疗,应予抗感染治疗。治疗方法采用保守疗法,按氨苄青霉素0.1g/(kg/d)加0.9%生理盐水,每日2次静脉滴注,联合甲硝唑每日1 次静脉滴注。对发热腹痛较重的病人加用地塞米松5mg/次,地塞米松用药不超过3 日。2 日后查白细胞有明显下降并有症状明显缓解,继续巩固治疗1 周。而治疗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经皮穴位给药(治疗仪由河南三浪医疗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中药成分包括党参、白术、当归、白勺、丁香、乌梅、防风等。将中药贴片两面不干胶撕去,一面固定于治疗仪的两个电极上,另一面贴于患儿天枢穴,调整所需参数温度37℃,强度4~7 级,时间30min),治疗结束后取下电极板,药贴继续留在穴位上4~6h 后取下,每日1~2 次,3d 为1 个疗程。
1.2.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72 小时内疼痛消失。②有效。治疗72h 内疼痛减轻。③无效。治疗72h 内无好转甚至恶化。穴位治疗组63 例中显效38 例有效11 例无效4例,常规治疗组显效23 例有效27 例无效10 例。
1.2.4 临床疗效
经皮穴位给药组显效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无效比例低于常规治疗组,总有效比例高于常规治疗组,平均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1.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1 例在穴位给药部位出现轻度过敏,表现为局部红色皮疹,未予任何治疗,药贴取下24h左右皮疹自行消退。
学习经验小结范文4
关键词:“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小学英语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就必须借助一定的情景教学的方法。“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其在特殊情境下,灵活运用英语和他人进行更为友好的交流。本文主要以苏教版小学英语为例,对“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一、科学利用英文歌曲,不断烘托学习气氛
英语教师要想高效地应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就必须及时创设出灵活机动、真实贴切的课堂教学活动,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小学教育阶段的英语学科的知识数量进行分析,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不是十分大,尤其是对低年级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主要的教学任务为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情境下不断有效培养自我英语思维。为此,教师需要合理选取一些适宜学生学习的情境体验模式,英文歌曲即为现阶段一种有效教学的方式[1]。
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W英语译林牛津英语一年级下 Unit 9 “Happy birthday”这一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事先播放一段相关的音频资料,“Today is Helen's birthday.”教师出示生日蛋糕。“They're singing a song Happy birthday to Helen. Let's listen.”生日歌轻快的音律很快吸引了学生的关注。随后教师需要将歌曲歌词进行展示,带着学生一同进行哼唱。在英文歌词的带领下,学生不仅充分感受到了英语歌曲的美妙旋律,还进一步地了解学习了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看似平常无奇的英语歌曲,却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教师需要在选取歌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选取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符的歌曲,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歌曲歌唱表演。在美妙旋律的映衬下,英语知识也在无形之中渗入了学生的大脑,同时学习情境也随之得到有效构建,学生的学习质量必定会不断提升。
二、积极表演情景剧,创设真实英语语言情境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将情境学习体验过程设计得更为欢快、轻松。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不断提升自我学习空间。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此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改革,适当进行英语表演,也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果[2]。
例如,教师在教学牛津译林苏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这一课时,课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制作水果沙拉的故事。为此,英语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邀请他们将此故事改编成一个情景剧,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水果设定谈话内容,然后进行激情的情景剧表演。如“Do you have a/an/any...? Yes, I do./ No, I don't. ”“Here you are. Thanks./Thank you.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Great/Good/OK/All right.”等句子作为对话内容,整个表演过程十分顺畅,且学生在准备和进行情景剧的过程中,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在有效贴合本课堂教学重点的同时,有效地树立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
三、积极展开教学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需要将教学游戏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本来就喜欢游戏,若是可以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结合,不仅能有效创设学习情境,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牛津译林苏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班级中学生做“请您告诉我这是哪里”的游戏。教师需要事先将校园内一些比较具备特色的地点进行拍照,并逐一挂在展示角上。游戏一开始,教师随意从墙面摘取一张图片,请学生运用英语回答出这是哪里。游戏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还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运用刚刚课堂中学习到的新知识表达自己的想法。
综上所述,小学“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合理利用,不仅能有效地烘托课堂教学氛围,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科学化的英语学习情境下,教师需要积极展开创新实践,通过不断攻克教学困难,不断挖掘其教学价值,进而高效实现小学英语的教学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吕 天. “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9).
学习经验小结范文5
关键词:有效教学;细实精活严;教学环节
当下,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很时髦的话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主旋律。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深深懂得,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靠优化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才能实现。如果只紧抓了课堂,那只能是一句空话。众所周知,备课有问题上课肯定不成功,备课不优化又怎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呢?同时我们还清楚,即使备课、上课优化了、高效了,可是教学过程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后的辅导及考试评价等其他活动是低下或低效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照样无法实现。
在多年的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几个环节多花心思、狠下功夫,不断提炼。
一、备课要细
毫无疑问,备好课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无准备之战,失败是肯定的。备课要细指的是备课要细心、细致、周全,要充分考虑校情、教情和学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诸多方面仔细斟酌,全面分析,周密安排。必须坚决摒弃重教轻学,重讲轻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死记硬背、轻消化理解,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操作的传统做法,突出联系学生实际、联系前后内容、联系学生发展。尊重教材,又能跳出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境界。
二、课堂要实
众所周知,提高教学质量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就是课堂。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必须力戒“照本宣科满堂灌”“照葫芦画瓢”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实,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自始至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每一个学生纳入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迫切需要。
三、作业要精
毋庸置疑,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量是较大的,学生往往陷于题海战术之中,教师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这种桎梏中解脱出来。应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出要求,其核心是精选、适量、全面;其原则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手脚,解放学生的头脑,为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现实条件。对作业的布置,教师要有“宁愿自己多做题,不让学生做废题”的思想。作业的批改,切忌只打钩画叉或只批上“阅”字的陋习。尽量面批面改,适量全批全改。作业精的境界,应当是学生所做的每道题,都能有收获、得悟性,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辅导要活
一般而言,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辅导,包括教师课下的集体辅导,一对一的个别辅导,部分学生提出问题作解答的辅导。无论哪种形式的辅导,教师均不能只是课堂教学重现式的辅导。学科辅导的原则是拓宽加深,灵活机动。学科辅导的做法是有准备、多形式、重实效。既然是辅导,就要摸清学生不懂的原因,突出其针对性。既然是辅导,就要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强化知识体系的构建。既然是辅导,教师就必须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学生的问题,以最便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解题要领,提炼学习方法。最好既辅导学业,又能在思想上作些引导,生活上给些关照,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全方位的导师。
五、考试要严
相对而言,现在有些中学生学习勤奋刻苦的精神有所下降,抄袭作业、考试手机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状况下,要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给学生学习的真实动力,各类考试的监考就必须严格要求。比如,考试最好开启监控系统或实行手机屏蔽。改卷最好统一网上阅卷限时完成。要切实做到,严格把握考试界线与标准,规范评定学生的成绩,在“严”中求真,在“真”中求效。从而,用考试引导学生学习,用成绩激励学生成才。考试要严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说,教师应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把有失误的题目收集整理在一起,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同类失误。同时,教师还应对试卷中失误率较大、较普遍的题目,进行“翻新”,让学生再做再练,确保考后得满分。
以上教学过程中的五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只要我们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做足了、做好了、做到位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定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学习经验小结范文6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指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班班通”“通硬件”是基础,“通资源”是关键,“通方法”是灵魂。本课题研究将依托我校已经初建起来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实施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将“通方法”作为“班班通”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模式,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班通”项目实施效益。
二、研究工作进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研究。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王斌、徐大梅、马昌福等组成;设立了以县教研室、中心校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顾问组,庐江县教研室主任刘典松、庐江县电教馆馆长马春霖、教研室副主任张正标、教研室副主任程昌生、电教馆副馆长贺建军、庐城镇中心校校长余韶华、庐城镇中心校教研员钱梅等作为顾问亲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帮助。经过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讨论,制定课题奖励制度、考核制度、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3月,吸收了周春林、王东霞、、刘朝户、张伟、林园丁等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课题组,壮大队伍,充实课题组力量。
(二)加强培训与理论学习,支撑课题研究。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理念,并将理论学习与平时教学相融合。课题组负责人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借阅学习,凡课题组成员获取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文献资料,均共享学习,相互交流;凡能帮助课题研究的书籍,课题组成员均可自行购买,凭发票报销。课题组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专题学习、研讨,印发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理论供教师自学,还召开了翻转课堂理论和策略专题学习会议,这些举措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教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整体认识,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加大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素养,先后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校级培训、PPT知识培训、“班班通”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使用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学科主题社区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云平台教学应用专题培训、资源搜索培训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等培训活动,想方设法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安徽省电教馆举办的“2014年全省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培训会、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之后,撰写培训心得,挂在校园网上,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能力有了相应提高。
(三)扎实开展研究工作,推进课题研究。
1.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数据。在课题开题之前,以庐江县城南小学为例,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问卷调查,对庐江县城南小学“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访谈、考察等形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力求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并为该县乃至刚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按时举行开题报告,有序稳步推进研究。2013年12月1日,我校隆重举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会;开题后,立即召开课题计划、方案研讨专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表;2013年12月,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课活动;2014年1月,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
在2014年上半年,着重进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究。扎实开展以下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参与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开展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与庐江县泥河镇沙溪小学、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细化、分解暨课题研讨课活动安排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围绕课堂制定的目标重点进行实践探索,定期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师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教学评议会议;在城南小学云平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学评议,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不断丰富学校课件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继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议、课题研究推进会议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稳步进行。
3.制订课题计划,记载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组教科研的开展。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负责人拟定教研活动,提出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进度,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总计划安排,根据教学学科与年段在个人课题记载册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的课题计划,以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开展教学,完善个人课题记载册,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学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和反思等,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常态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题改进阶段性研究总结,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实验数据和资料积累。
4.积极参加信息大赛,催生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以国家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研究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申报、评比活动,共有8件作品在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共推荐24件学术作品、3个个人空间参加庐江县2014年电教学术作品评审。
(四)开发学科社区,建立互动平台。
我校开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先河,依托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开源软件Word Press的庐江县城南小学学科主题社区,学科主题社区运行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简称SAE)(浏览地址:http:///),该主题社区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一个综合学科主题社区,师生可非常方便地进行注册与站点后台管理,师生、生生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活动,多学科交叉,具有综合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模块管理功能强大,有“教师频道”、“学生频道”、“书香校园”、“互动平台”、“协作学习”、“在线投稿”五大功能模块,能实时发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主题社区有着强大的邮件管理系统,能实时发送提醒邮件,实现有效交互。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答疑解难”等,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媒体等互动,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学件、答疑解惑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稿发表习作、日记、数学小论文、英语短文和提出疑难问题。学科主题社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颖,页面精美、大方、清新,实用性、参与性较强,成为师生共成长的对外展示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
三、研究工作成效
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研究城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初步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逐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多途径进行练兵活动,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行动研究;建立了基于Wordpress的专属校本学科主题社区。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积累了一些有效整合教学案例,正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努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截止到2014年8月,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斌研究论文《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例类二等奖;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卢凡在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建立的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件类二等奖,《“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论文获县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近10篇研究论文在县、市学科论文评审中获奖。课例、课件、学科主题社区、博客等10件作品在庐江县、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大自然的文字》课例荣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全国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反思及努力方向
(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
(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高层次地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体现在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适度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能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效”的唯一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机械电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可演变为单一的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学。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学科,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什么内容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完全由教学的需求确定,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杜绝任何形式的滥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不能“为用而用”,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互补,取得最佳效果。
(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整合素养的核心,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涵盖目标的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考察。
(五)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不用、不得不用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能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只有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工具,让信息技术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