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白发三千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白发三千丈范文1
夸张就是为了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特征,用夸大事实而合乎情理的言辞,使表达更加鲜明生动。夸张可以鲜明的表现事物的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把人的外貌和内心世界表现的更为突出。把自然景物以及人类社会表现的更为鲜明,生动,大放异彩。夸张由来已久,最初人们运用这个艺术手法是不自觉的,越到后来就越自觉。刘勰认为夸张是“自天地以降”就有了的,比如:说山高就高到天上(“言峻则嵩高极天”)。刘勰认为,虽然这些言辞夸张到了极点,但是对于所要表现的意思无害,还大有好处,好处就是“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就是说,可以把深藏在事物里面的东西明显地生动地表现出来,使死滞的东西飞翔起来,使盲人睁开眼睛,使聋子受到惊骇,从而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2、李白诗夸张艺术手法运用列举
一提夸张,我们很自然的会首先想起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李白那些气势雄壮、豪放不羁的诗篇里,夸张手法的运用到处都有,夸张的词句比比皆是。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绝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吟诵,其原因有二:一是把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妙的展示在人们面前;二是这首诗形象生动,易于上口,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映象。诗的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对庐山及其瀑布生动形象的描写,是一种远景的勾画;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则是直抒胸臆的夸张,既写出了瀑布汹涌疾泻的气势,又写出了瀑布下泻的巨大落差,给人的感受是瀑水疾泻的动感。“三千尺”不是实写而是夸张,给人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巨大空间,写出了瀑布高高悬挂、一泄千里的形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是明显的夸大,然而我们并不感到它虚假,倒觉得李白用“白发三千丈”来表现他的“愁”的深重、绵长,非常恰当。它虽然不符合生活的实际,却完全符合艺术的真实,如果把“白发三千丈”改成“白发三尺长”,看来似乎符合生活实际了,诗的意味却丧失殆尽了。“白发三千丈”这样严重的言过其实的大话,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的感染力之一在于成功的运用了艺术夸张。据郦道元《水经注》,从白帝城一天可以到达江陵,因此诗的第二句也不算夸张,但第四句的“万重山”是夸张,既写出了山之多,又写出了船之快,还写出了心情之愉快。《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作,这首诗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围绕着一场游仙的梦幻来构思,直到最后才落到不事权贵的主旨上。这样的构思,给诗人幻想的驰骋开拓了广阔的领域。跟这样的构思相适应的是,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述幻想中的世界,塑造幻想中的形象,在这方面,诗人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写能报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吧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真是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杜甫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十分恰当的评论。还应该注意,作者不是为写幻想而写幻想的,写幻想是为了“不事权贵”的主旨服务的。他写神仙世界的美丽,正是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写自己一心想遨游仙境,正是表现对现实世界的憎恶;不愿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不事权贵的主旨,象一盏聚光灯,把全诗照明,幻想在这灯光里才生动起来,否则,即使在铺张百倍,也是不会放出动人的光彩的。
白发三千丈范文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李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作者: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李白)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作者:曾参)
白发三千丈范文3
头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仅可以使头皮免遭雨水、保暖御寒、使头部免受高温,还能吸收或转移一些撞击的能量,保护大脑不致受伤。同时,头发也影响人的美观。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代表着青春、活力、健康与生命之美,而当青丝变白发时,让人难免感叹岁月悠悠,青春易逝,与之相伴的是衰老与枯萎。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怕老去,尤其是女人。于是,对于不期而至的白发,我们突然会变得像一个斗士,立志要将白发赶尽杀绝——白发胆敢来入侵,定要叫它去光光!对镜拔白发成了许多人每天的必修课,抑或,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羊胎素、染发剂、化妆品、假发等,不遗余力地与时间作战、与自然抗衡,去打一场注定不会赢的战争。
其实,除了遗传与不科学的生活方式,未到时节的白发,大抵是与情绪和压力有关。“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的《秋浦歌》让我们看到多么深重的愁思——三千丈,让人何以能承受。七国之乱,伍子胥欲投奔吴国,要过昭关。然而过昭关难于登天。伍子胥一夜之间急白了头,相貌大变,遂过关入吴,留下了“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的传说。诗人白居易也写到“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可见,愁生白发,自古有之。当我们不能与时间拔河时,我们能做的是让愁烦远离我们,为了不过早地让“白发与忧愁齐飞,头顶共月光一色”,我们要学做快乐达人,遇事镇定自若、避免大燥大怒,能恰当宣泄情绪,热爱运动、拥抱自然,就可让衰老的时钟不至走得太快。
说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中,人类是那么渺小与无力,但人却有超越现实的法宝。即使谁也逃避不了白发上头的命运,我们却能享受春华秋实、生命自然更替的过程,因为二十岁的诗意代替不了四十岁的沉稳,更代替不了六十岁的淡定。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精彩;如果还能用我们这凡胎俗脑悟透一些人生的真谛、宇宙的法则,获取智慧与真理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那么白发就是时光颁给我们最华美的奖章、加给我们最荣耀的冠冕。正如《圣经》上所说:“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当我们以内在的更新来代替身体的衰老时,便有了由内而外的活力与魅力;当我们这短暂的生命能与永恒相连时,即使在人生的秋天,也能绽放出最美的色彩。
白发三千丈范文4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评析】希望有成千上万幢高楼大厦,让天下所有穷人安居其间,即使我住在这座破屋子里,被冻死了也在所不惜啊!——这样的大公无私,历朝历代以至于今都不多见。
2.情意深重?(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评析】把天涯看得和邻家一样近,只因为是知己朋友,情谊深厚;桃花潭水再深,也比不上我们之间的友情!——这样的情谊实在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3.生机勃勃?(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评析】顽强的原上草是烧不尽的,一阵春风吹来,又蓬勃生长;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旧的事物行将就木,而新事物正生机盎然,充满活力。——这样的勃勃生机是新生事物的特征,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
4.阳刚如火?(1)力拔山兮气盖世!(秦·项?羽《垓下歌》)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评析】“力能拔山,壮气盖世!”这是项羽的豪言壮语,而李清照对他的称颂“人中之杰,鬼中之雄”,他也当之无愧。——这样的阳刚之气的确撼人心魄!
5.柔情似水?(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宋·秦 观《鹊桥仙》)
(2)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 永《雨霖铃》)
【评析】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多少离情难诉;分别之后,独泊晓风杨柳岸,该会多么思念故人!
6.愁绪满怀?(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评析】春水一江是为愁,白发三千亦缘愁。借酒浇愁愁不尽,二李恁多愁愁愁!愁像什么?愁像悠悠的春水,绵延不尽。愁有多长?像三千丈的白发那么长。愁可以消除吗?就像抽刀断水只会使水流得更急,借酒浇愁不过是愁上加愁。
7.沮丧失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秋思》)
【评析】瑟瑟西风,声声乌啼,断肠人骑着瘦马,还流落在天涯。唉,可怜的失意人哪!
8.得意自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阅尽长安花。
白发三千丈范文5
“嘴是两张皮”,这话是对官僚的。说话不算数,不负责,不兑现,不认账,无是非。但有些媒体最大的特点也是“两张皮”。近期国家调整一批干部到异地上任,媒体就说好,说这是防止腐败的一个重大举措。可山东和陕西的省官在原籍任职,媒体又说好,说这是“不避讳”。媒体比拿尺子量头发的教授有才。
汉语言的表现力是很强烈的,效果非常到位,因为我们的语言特色注重形象和夸张,这两种方式加到一起,用起来效果非常有力。但漏洞也在这里。有一词叫“学贯中西”,这一词就非常猛。我们的祖先做学问非常谦虚,就是圣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也不敢说出这样的大话。后生可畏,现代的某些人出国镀金回来,就叫“学贯中西”了。一个中国人,哪怕他是大学者,连自己国家的汉字都认不全,怎么敢称学贯中西?还有一词叫“著作等身”,这些著作等身的人是谁?屈原那样的大家,著作不能等身,《老子》五千言,就是五千字,也不能等身,孔子所传不过《论语》二三万言,照样不能等身,曹雪芹一生写了一本书,连“等脚”都不够。著作等身的人在哪?
有一词极为轰轰烈烈,叫什么“力排众议”。我想除了皇帝,其他人大概没有这样的气魄。既然一个人能说了算,还要众议干什么,众议还有鸟用?为什么要有众议,这就是发扬民主,要有民主。个人意志与民主发生了矛盾,就原形毕露,这就是所谓的“力排众议”,可笑反而成了魄力的说辞。原来我们汉语言那么优秀的表现力却正好用来和稀泥。秩序打乱,成全个人意志,反而成了好事,管它合法不合法。有一成语叫“为虎作伥”,是说一个人被老虎吃掉了,这个人的鬼魂再给老虎领路去吃人。我们的很多词语,正做了这个角色。
善于的地方,都少不了歌功颂德的牌匾。过去的七品小县官号称“父母官”,最脏。他们办案时头顶上都有一块牌匾叫“明镜高悬”或“光明正大”。我看日本动漫,官的头顶上也有这样一块牌匾,不知是不是日本遣唐使带回去的,看来这样的美词日本人过去也喜欢。实际上,与事实的出入,这样的匾砸了都不过分。自己歌功颂德也罢了,喉舌之声不绝,更可气。我们汉语中的漂亮词藻非常多,现实的东西缺乏,就用这些词藻弥补。曹操行军,士兵们快要渴死了,这个老滑头就指着前方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勇气倍增,都想冲上前吃梅子解渴。我们汉语言的许多词汇,也有曹操那样的诡计。汉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力强,是无辜的,花招是人的花招。
白发三千丈范文6
摘要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别,导致有一些唐诗编译起来十分麻烦,困难也比较大,逐渐就会被人们所遗失,这就注定了英译唐诗时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缺失与遗漏。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译者在“数字、删译、地理名词、典故”等各个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缺失遗漏现象,力求更进一步提高唐诗在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关键词:唐诗 西方文化 英译唐诗 文化信息的缺失与遗漏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从古至今,文化与翻译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唐诗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走出国门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由于语言上的差异,唐诗必须需要借用翻译活动推向世界,而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阻碍了这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极大差异,注定了英译唐诗时必然会出现文化信息的遗漏与缺失,因此,我们在文化领域必须进行交流,并且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唐代诗歌的影响力,让诗歌走出中国,让全世界人民知道唐诗的精华和魅力,让各国朋友理解和欣赏唐诗文化。这也就需要译者在编译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环境和底蕴,在认真读懂原稿的基础上懂得变通。
对于文化内涵我们必须抓住其核心所在,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表现出诗歌的生动魅力和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够达到英译的真正效果和目的。但是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这就要求译者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内涵和韵味,理解诗歌真正的意思,千万不能翻译表面上的字词。众所周知,翻译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产物,即将一种语言转化成为其他语言的一种手段。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其目的就是将一种优秀的文化推向其他环境,实现文化之间的互相深入交流。下面笔者将就唐诗英译中出现的这类现象通过实例进行探讨分析,并通过详尽的分析,了解导致唐诗在英译中缺失和遗漏的原因,了解唐诗英译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文化障碍,力求在古诗词的英译过程中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文化的沟通。
二 唐诗对数字翻译的遗漏
在中国的语言中,比如说模糊数字的“一”、“十”、“万”、“千”、“百”,还有“三思而后行”、“一不做二不休”等等,这些说法是汉语中尤为常见的说法,也是人们最为平常的使用文字,因此这种语言习惯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唐诗中。这些数字既有精确的一面,亦有模糊的意境。比如《秋浦歌》中写到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衷,让人们读诗的同时就能够体会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作者写的“白发三千丈”是运用了奇特的表现手法――夸张,我们想想,难道人真正有三千丈的头发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作者采用模糊数字,既大胆又新奇,既模糊又有韵味,借用有形的头发来突出无形的愁苦,这样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叙说。而从下一句“缘愁似个长”,读者才明白原来这是为突出愁,既然白发能长到“三千”,作者心中愁之多、愁之重就不难想象了,这一切悲愤与愁苦便是首句白发“三千”的根源。因此,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也将诗人的愁苦心态完全反映了出来。可见符合感情的要求、模糊的语言为诗歌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很自然地就转化到了人们的心态中去。熟谙汉语习惯的人都很容易理解,然而在别的国家,其文化背景不同,自然就不会理解和感悟出夸张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心境。如果从表面上把“白发三千丈”翻译成:“My whitening hair would be a long,long rope。”这样就失去了唐诗固有的诗境和韵味、平淡无力,缺乏艺术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其中美妙的比喻意境就没有被体现出来。而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这一句译为:“long,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long,long is laden with care.”这个翻译把李白事前的、表面布满的一种愁绪较好地表达了出来。所以说在翻译唐诗时,也要对其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英译出诗人当时的心态和用意,也才能够体现出汉语真正的美妙。郭沫若曾说过:“好的翻译等于创作,所以我一贯认为:翻译就是译者对作品的再创作。”因此,要翻译好唐诗就要求译者不但要精通中国文学,而且精通外国文学,要懂得两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历史特点。
三 删译造成的信息遗漏失踪
所谓删译造成的信息遗漏失踪即指译者为了语篇连贯,特意删除一些文化信息,这样无形中便失去了汉语所要表达的韵味。汉诗多具有文化内在的词语,其中每一个字都包罗着汉语的意境和当时的环境,有些译者因为不能识破和把握其中的奥秘,就根据自己个人的想象去编译,贸然删除相关的文化信息,以致造成文化遗漏缺失。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Herbert Allen Giles把它翻译成:“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The moon sheds,as of ol,her silvery lights.”在这里,Giles译文略去了“今夜”、“故乡”,这两词丢掉似乎不影响主要内容传达,但却损失了巨大的文化意象,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淡如开水一般,诗中体现的思乡之情荡然无存。王佐良曾指出:翻译者在这里只是简单地将个别的词进行了处理,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没有将文化底蕴表现出来,显然达不到唐诗的意境和魅力。汉语中“明月”与“故乡”常连在一起用,用来表达诗人当时的那种思乡之愁苦,长年的文化积淀赋予了“明月”不平常的联想意义。明月可以寄托美好祝愿,表达浓烈的怀旧之感、思家之情,因而进一步陪衬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所以这两个词理当译出。尽管有些词的概念意义一致,但因所处的国度和环境不同,其文化基础和底蕴就不一样,这样文化给予它们的附加意义(如感情、评价、理想意义)也就不同,假如编译者在编译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根据个人的看法、依靠本土文化提供的信息去理解,难免导致词汇链错位,往往就会失去特有的语境和意境。
在诗人李商隐《锦瑟》中,译者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进行了删译,这样势必让事物缺少了主角,即使不了解典故,译文读者也可以理解,减少了译文读者在文化上的限制因素。“Dim”一词的核心意是“朦胧的”,在这样的语境下即使有文化差异,也可以感受到“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的朦胧虚幻的美感;下半句“pour out”围绕其核心意所形成的语境也表现出倾心托付的意思,但是许渊冲删去的是中国光鲜文化特征的文化主角。读完译诗后读者可能会感到迷惑,是“谁”晓梦迷蝴蝶,是“谁”春心托杜鹃。原诗因为用了典故,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长叹;经由庄生(哲学家的迷惑)望帝(封建帝王的悲哀)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阐明了人生无常、梦幻飘渺的事理。但若是译者只是浮泛地向译文读者呈诉两个没有主角的事物,读者不仅不会明白两者之间的联系,也不能真正理解几百年前我国唐诗的真正韵味和语境。
四 文化差异造成的地理名词的遗漏缺失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它本来只是某一地区的代码,但其实用意义却大于文学意义。每个地方其实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一个地名往往会让人浮想联翩,并且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同样,文化也让一些中国的地名具有其独特的色彩。例如杜牧的《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Bynner将其译为:“On the YangZhou Road for three miles in the breeze, Every pearl-screen is open.But thers’s no one like her.”扬州在古代是文人墨客向往的消魂之所。Bynner用的是直译法,可是对于一个外国译者来说,对扬州这个地方的文化含义应该很难理解,因此也很难体会到诗句的精妙。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When the spring wind uprolls the pearly window screen,Her face outshines those on the splendid three miles way.”这种意译似乎更妥当。在翻译的过程中省略了地名扬州,但将其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其诗歌传统中的一些地名被反复吟咏,遂以之为中心形成了具有丰富民族心理蕴含的文化意象,同时地名的来源都有一段动听的故事。一些地名如阳关、姑苏、幽州等等,由于许多诗人将这些地名用来做诗,遂成为了诗中的一个代名词,一见则诗味油然而生。唐诗中地名频现,指代尤其丰富,诗人们常借某一地域的山水抒发诗情,并通过这些地名表达自己内心的语言,这些地名就被“诗化”了,并形成文化意蕴。此时地名绝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名称,其含蓄的意蕴包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独特的色彩。
五 典故在文化差异中的缺失
在辞海中,典故的定义为“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它主要由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或人名构成,每一个都具有一些特定的故事或者文化环境。典故大致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典故的形成具有其深厚的历史价值,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典故在结构上简练、蕴意丰富、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的运用,在我国唐诗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因此如果还是按照字面意思进行英译的话,在唐诗的翻译过程中对于典故的处理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译文的质量,根本不能够体现出当时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譬如《锦瑟》中庄生化蝶和望帝化鹃都是运用典故,这两个典故对于稍有文学常识的原文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但对于译文读者来说,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如果仅仅将这两句直译为:Zhuang Zhou’s puzzled“Is it the butterfly or I was dreaming?” King Wang’s bleeding heart’s restored in the cuckoo appealing。目的语读者肯定很难领悟作者的深层次含义,而且这样的编译让人读不出诗中的那种美景,因此对于所缺少的文化历史背景的补述是必要的。
六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的工具,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由于文化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不少英汉词汇的内涵意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under the rose”却指秘密和沉默。中国人常用“带刺的玫瑰”指“貌美而不易接近的姑娘”。“驴”和“ass”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是“呆傻,愚蠢”之意,如“蠢驴、silly ass”,但“驴”在汉语中也喻指性格暴躁,而“ass”在英语中还是“倔强”的象征。由此可以看出,同一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内涵意义,文化对词汇意义的制约往往构成词汇理解和翻译的障碍。作为一位优秀的翻译者,把原文词汇中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气息融进译文而又使译文的意义准确明了,在译文中可能多地再现原来词汇的文化色彩,使读者充分领略词汇的文化内涵,更好地理解异域文化。
参考文献:
[1] 董务刚:《评许渊冲译诗〈江雪〉》,《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科版),1996年第4期。
[2] 龚景浩:《英译中国古词精选》,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
[5] 林语堂:《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6] 萧涤非、程千帆等主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7] 许渊冲:《诗词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