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学习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学习汇报

网络学习汇报范文1

关键词:创业教育 社会支持 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1-191-02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条缓解各类矛盾冲突的有效途径,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创业在减轻政府就业负担的同时,一方面能给大学生开创新的职场发展空间和人生舞台,另一方面还给学校提供了培养新世纪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路,不仅为培养大学生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也给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可谓是一个能够实现多赢的举措。然而,据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10》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仍然偏低,创业意识差、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以及资金来源匮乏,是大学生面临的三大障碍。究其原因,缺乏社会支持和相应保障成为主要制约。因而,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网络和完备的保障体系成为包括政府、企业、各类组织以及学校、家庭在内的整个社会应该承担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1 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架构

“社会网络”指的是一定范围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而“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下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是以被支持者(个体)为中心,由与个体相关的支持者(个体和机构)以及个体与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就大学生创业教育而言,其社会支持网络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

1.1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

学校可以说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为大学生传输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以及铸就创业精神的重任。(1)课堂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创业课程的开设又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2)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丰富的实践活动恰恰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内容。因此学校理应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中心,发挥不可替代的首要作用。

1.2 以政府扶持为支撑

关注创业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必须承担的工作。创业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群的重要代表,其创业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创业的成败,也影响着该群体未来的事业、生活以及对社会的态度。因而政府通过其特殊身份给予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政策、制度方面的鼓励和优惠,将利于稳定社会结构、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大学生创业教育也只有得到政府的全面扶持才能顺利开展,因为政府的支撑不仅能显著减少学校在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阻碍和不便,还能最大程度地动员全社会积极响应,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打造良好的宏观氛围。

1.3 以社会参与为平台

关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创业者,只有在社会大平台中抓住实践的机会、接受市场的洗礼才能实现创业的梦想。因而单靠学校和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包括企业、媒体、非营利机构、志愿者团队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也都应该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来,为大学生提供宽容、文明、真实、美好的创业大环境,引导更多的未来之星加入到创业者的队伍中来。

1.4 以家庭鼓励为后盾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创业大学生亦是如此。个人创业在美国是极为普遍且引以为荣的事。据一项调查显示,有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重的工作”。而相当多的中国家庭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往往对创业抱有偏见。特别在9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家庭来看,考公务员、进大公司等似乎比创业更有吸引力,风险值也更低。缺乏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使大学生创业教育举步维艰,难以推进。相反,鼓励创业的家庭氛围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成为其创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其遭遇创业失败时的温暖港湾和坚强后盾。

2 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

大学生创业教育除了依靠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支持架构,还必须借助一系列保障措施和制度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因而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是当务之急。

2.1 完善组织机构的设立

创业教育需要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规划、协调和实施,组织基础是保障创业教育的先行条件。

(1)就校内而言,应设立院校两级制的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及各学院的主要领导牵头,由直接负责学生工作的成员组成。校级领导小组对全校创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监控,院级领导小组则根据各院、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具体拟定创业教育的方案。此外,学校还应成立由专任教师和专家组成的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前者负责创业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开发,后者负责协助大学生的实际创业活动。

(2)就校外而言,政府应设立专门管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职能部门,在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解释、宣传的同时,领导并监管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执行情况。与此同时,社会也应成立类似创业中介性质的组织机构,负责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信息咨询、项目策划、贷款融资、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服务,使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堂由学校延伸至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2.2 加强师资队伍的优化

大学生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达到创业教育的目标,完成创业教育的内容,就需要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创业教育专家团队。根据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教授创业教育的专家应来自经济管理、工程技术、政府经济部门、企业、创业园、投资公司等领域,他们构成了创业教育专家体系的六个基本要素。为此,在建设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时:(1)通过“送出去”战略着力培养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利用出国考察、到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现有专任教师的水平和素质,丰富其创业阅历;(2)通过“引进来”战略聘请国外专家、知名企业家、政府官员、创业成功人士等为学校的客座教授,以不同形式经常性地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

2.3 重视激励制度的创新

为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应在现有制度基础上大胆创新,建立一套能够切实激发创业教育工作者的教授热情和学生创业激情的激励制度。

对创业教育工作者的激励包括:为与创业教育相关的科研、教学和活动开展提供经费支持;对创业教育专任或兼职教师实行特殊补贴或独立的工作量核算体系以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和校外人士加入创业教育的团队;奖励在指导学生创业活动中成绩显著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选优、进修深造等工作中优先考虑创业教育专任教师等。

对创业大学生的激励包括:鼓励学生完成实践调研报告、、参加“挑战杯”、“金牌策划人”等活动,承认其获得的奖励并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可列入学业总成绩;设立创业基金为计划创业的大学生提供资金帮助;建立创业俱乐部或创业沙龙,交流创业思想,指导创业实践;定期开展创业活动和大奖赛,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等。

2.4 关注创业环境的营造

创业环境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温床,也是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条件。(1)营造健康向上、积极奋进的创业教育氛围:微观层面涉及学校和家庭,要获得教师和家长的理解,让创业思想和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宏观层面则体现于公共媒体的宣传和大众舆论的导向,要注重报道大学生创业的典型和成功案例,鼓励创业行为。(2)出台实质性的支持政策和相关制度,涵盖创业融资、服务咨询、税收减免、技术开发等方方面面,为大学生创业打开方便之门,以优惠的措施吸引更多大学生投入创业大潮,这样才能保证创业教育不是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阶段,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实践,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QJI12530))

参考文献:

[1] 骆沙.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体系待健全[N].西部时报,2011-03-29(008).

[2] 张长伟.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中的价值揭示[J].中州学刊,2005(3):138-140.

网络学习汇报范文2

一、引言

混合教学是指多个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混合。目前的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把传统教学方式和 E- 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过程是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为主导,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优势则是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给予学习者更大的自由,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导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的学习过程。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引导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向,有效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钱宇华[2]提出一种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混合式学习方式,确定从效果、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多元评价的学习评价体系,没有明确指出考核形式;曹卫锋[3]采用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且按 6: 4 的比例计算出总评成绩,但是没有介绍在线自测练习是如何评判的,从而使得过程考核的可操作性难以把握;梁九义[4] 肯定了混合教学的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给出相对具体的考核方式。本文采取的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考核模式,既注重形成性考核,又注重结果性考核,并且提出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完成形成考核的具体操作,对于在网络教学支持下进行的混合教学有一定的参考。

二、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课程采用的是期末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这就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忽视课前内容考核,不能更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很多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教师希望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将教师预先放到教学平台上的内容提前自主预习,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们通过预习,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再带着问题听课,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但是教师在考核时,如果不考核学生预习的内容,多数学生很难保证主动自学,时间长了,理论课堂又将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2.忽视学生能力考核,不能更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每门课程都会涉及到许多的知识点,但是学习课程的目的不是只为了掌握这些知识点,而是要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考核除了知识之外还需要考核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只是考核学生个体,不能更好锻炼学生团队精神

在以课堂+网络的混合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会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下也会有教师设计的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沟通、交流,然后共同完成。如果只是最后以用一张试卷的考核来给出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则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考核应该是一种多模态的考核。

三、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

本文以《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为例,介绍了本文提出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通?^平时作业、实验课、讨论课、三级项目和期末考核五种考核模态,在课堂和网络两个维度,从知识与能力、沟通与交流、个人与团队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多模态考核方式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模态一:平时作业

本门课理论课时为64学时,每周4学时,教学周16周。从第一周开始,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每周布置一次平时作业,内容涉及到课程的预习和复习共15次作业,而且开放时间安排在周六早上8点到周一早上8点之间,系统到时间自动开放和关闭,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没有按时提交作业或作业有抄袭或者雷同现象的本次作业成绩按0分处理。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0%。网络平台的作业,有一部分是系统自动评分,一部分是教师批阅并给予反馈。平时作业主要考核学生个人对本周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情况,更加看重平时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模态二:实验课

本门课实验课时为2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周12周。从第六周开始,在实验室每周做一次实验,每次的实验内容提前一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公布,要求学生提前做准备,最好将实验的源代码写出来,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下一周实验课前将源代码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所有实验内容结束后,按照老师要求选择其中的四次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并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未按时提交实验报告或实验报告有抄袭现象的,本次实验成绩按零分计。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5%。实验课主要考核学生个人对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理解,以及知识的应用情况,也是注重平时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模态三:讨论课

本门课程设有1次讨论课:

讨论课前,要求学生按照讨论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报告,制作汇报用PPT。为了提高讨论课的效果,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建议每组成员由3~4名同学组成,尽量来自于不同班级、不同性别。此外还要求每组在课下讨论时录制10分钟的讨论视频。

讨论课中,由现场抽签决定汇报小组的顺序及汇报人,这样尽量保证每名同学都能好好做准备。汇报人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讲解,汇报时间不足及超时1分钟以上者,均要减分。因此要求同学在课前要做好练习以控制时间。每个小组汇报完毕后,将进行10分钟的讨论,其他小组的同学应在讨论时间内进行提问交流。提问交流时,汇报组所有同学均可参加,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讨论课后,学生按组提交讨论课的PPT和讨论课的视频文件。

讨论课占总成绩的5%。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沟通与交流、个人与团队几个方面。

模态四:三级项目

本门课程设有一个三级项目。要求学生按照三级项目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完成问题描述、数据结构的选择、算法的设计、效率的分析等,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并制作汇报用PPT。项目采用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项目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三级项目的分组延续讨论课的分组,将讨论课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实现,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学习。完成后按照时间要求提交项目报告到教学平台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演示和项目报告给出最终的成绩。

模态五: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50%。

以上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经过三个学期的实施和不断改进,获得了学生的肯定,大多数学生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下面对学习效果进行一个分析。

四、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方式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W多模态方式的应用效果,笔者通过分析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过程学习情况以及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方式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方式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分析情况如下:

本研究主要从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满意度等级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本问卷调查也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以电子的形式给出。参与调查问卷学生一共有225人,有效率为100%。

从表2可以看出,88%的同学对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非常满意,9.33%的同学满意。由此可见:学生对混合教学的多模态考核方式还是满意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们也反馈如果将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前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中,他们可以提前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且将自己的学习疑问带到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给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带来了变化,24.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64.44%的同学的学习方式有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多模态考核方式使得学生不仅重视知识点的学习,也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也注重学习的过程;混合教学也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课堂讲授+平时作业+实验课+讨论课+三级项目”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

五、结论和探讨

本文采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分别从课堂和网络两个维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沟通与交流、个人与团队三个方面进行,体现出通过考核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网络学习汇报范文3

引导认知,激发兴趣

1.学习方法引导。在《年、月、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进入“年、月、日”教学网站后,首先让学生了解“在线计算”、“万年日历”、“百度搜索”等有关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学生掌握这些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后,运用这些学习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快捷、简便的计算方法和查阅方法,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2.探究过程引导。《年、月、日》教学中,由于学生平时只了解一些年、月、日的基本知识,为了探索大月、小月的规律,在资源开发中,我制作了一张“万年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观察一年中每个大月的天数,学生可以连续点击所需年份,也可以随意点击所需的年份,来观察每年每一个月的天数。通过对“万年历”的观察,学生掌握了大月、小月的规律,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脚手架”。

引导探究,寻求规律

让学生探究知识,并不是放任自流,相反地要加强学生探究方法的指导。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我利用“万年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首先,我让学生在“万年历”上寻找2月份有29天的年份,初步得出年份是4的倍数的这一年2月份就有29天。接着,我举些实例,请学生算算它们是否是4的倍数,然后在“万年历”上找一找这样的年份2月份的天数,再进行观察得出逢百之年必须是400倍数的2月份才有29天。学生通过观察一质疑一再观察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探究能力。

引导交流,协作学习

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之后,我组织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汇报。在《年、月、日》教学中,学生通过“我的发现”、“我想说”、“我还有”等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把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在网上向大家传送,同时也让其他学生针对汇报内容提问,形成一种互动的汇报交流。这既是对探究成果的一种肯定,让汇报学生体验探究成功感,同时,在全体学生的“反复论证”中,学生增加了学习成果的深度和广度。

引导归纳,总结规律

学生在得出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万年历”进一步验证结论的准确性,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判断闰年的规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网络的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判断闰年的方法,为后面“基本应用”、“拓展应用”、“个性展示”三个平台的练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网络学习汇报范文4

网络环境的小学英语,它利用网络资源活化课本,在课前搜集、筛选、整理好相关的资源,结合读、听等游戏方式开展学习;通过利用电脑对练习进行有效判断等形式,训练学生听、认、读的能力。同时也在课件里加入一些网络资源来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网络学习课程,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延伸,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实际情况,自己操作电脑、按照各自的学习需要选择口头练习、自我反馈、调整。

探索网络环境的小学英语“少教多学”,寻找以有意义的任务来培养学生开放思维,促使学习能力各异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A trip plan是我尝试用webquest模式应用辅助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课例。

本webquest课例注重学科教学特点,适当地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发挥了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等方面的优势。如课中阅读外国友人的e-mail、通过浏览教师在网络上筛选旅游城市天气、景点、美食及娱乐活动等信息的链接,扩展了知识面,有效地操练和巩固了学习内容。

一、开放性学习,体验“少教多学”

本课基于webquest学习模式下,主要以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开展教学。在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等形式上具有开放性。

1. 组织策略具有开放性(略)

2. 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教师根据教材选择一些与学生切身相关、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关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我们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习内容活起来。本课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主题单元“Trip”来“整合”多个教材专题如:weather, clothes, food, fun things to do等等,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信息技术将主题挖掘延伸到学生年龄段中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上,而且网络资源又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坚实的后盾,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3. 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

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倡导体验与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以主题单元“Trip”开展学习,学生通过阅读外籍友人的邮件、浏览网络资源、回复邮件等学习过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实践。

二、任务性学习,体验“少教多学”

教师少讲,学生多学,使得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有特有的运行动力和前提,它的动力来自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来自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期待。网络环境下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不断满足、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力求使之成为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trip plan案例中,本来“旅行”就是一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用主人翁的身份参与讨论,他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自发地去查询相关的资讯。这样一来,学生不用死记硬背教科书,基于网络信息完成了书写e-mail的学习任务,既掌握了和trip相关的天气、衣服及出行的准备及合理安排行程等知识,同时多样的任务驱动,又操练了学生各项语言技能,如通过听天气预报及小组、各组的汇报,锻炼了听力;通过组内及全班汇报锻炼了说的能力;通过精读、泛读并选择网络信息或任务资料锻炼了阅读能力;通过在搜集资料、口头汇报的基础上形成一封邮件,锻炼写作能力。

三、特殊性学习,体验“少教多学”

网络学习汇报范文5

一、科研重实效,创新求发展

1. 做到人人有科研小课题,全面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教师的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学习,科学的研究。我们看到:国家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评价以及对学校的评估都增加了对科研素质、科研能力的要求。通过科研专题培训,使教师人人都意识到“参与课题是工作的一种形式”,教育科研能够促进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水平的提高。即使只是参与和跟随,也能够促进学习,带来先进新鲜的意识。课题研究能够开阔教师的思维,带动思路的提升。由此,我校提出在岗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每人申报一个校级课题,经过立项和研究,成果显著的课题学校逐级推荐并报上一级科研部门。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的课题丰富多彩,“照亮”了教学工作的每个角落。“带着科研意识去工作”的先进理念唤醒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清醒地意识到“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科研是为了解决我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作即科研,问题即课题”的主导思想让我校的科研工作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2. 做到人人有科研博客,积极倡导教师网络科研建设。博客,或称“网络日记”,已经风靡互联网世界。我们当今的教师如不掌握这门信息技术,必将落后于这个时代。基于时代的要求,学校要求每名教师都要建立科研博客,倡导教师网络中的科研建设。如,在该空间内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自由和管理自己的各种资源,包括文章、随笔、课题实施计划、课题实施方案、活动图片、结题方案等,并保持经常性更新。逐渐让科研博客成为广大教师反思的平台、材料的储备库、科研过程的记录薄等等。科研博客的建立,方便了教师在网络科研领域里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有效实现了课题研究的信息化、多样化。由此,教师们也亲切地把科研博客称为“大众科研会馆”。

3. 做到人人参加科研汇报,提升教师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得到了许多的收获,可却往往不能及时、准确表述出来,每每写论文苦于无处落笔。因此,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列为我校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每学期的期初,课题实验教师都要参加学校举办的课题汇报会,在汇报中,有科研领导的精练点评、有课题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活动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在交流中,教师集思广益,开拓了教师科研的视野。汇报中教师们侃侃而谈,锻炼并提高了表达能力,消除了教师台上讲话的恐惧感,也使科研之路越走越宽。

二、档案重规范,科学求发展

多年来,我校对每名教师都建立了科研档案,档案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种形式。在电子档案管理方面,学校实行适时更新,阶段性完善及补充,其优势是上传便捷,内容丰富,比如教师研制的图表、数据,声像、照片等,都可以及时归到电子档案之中,确保档案材料的原始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也为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素材。纸质档案具体内容包括科研基本情况、开题报告、实施方案、获奖情况、各类证书复印件等,完备的档案管理为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研究过程素材,另一层面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科研整体工作的运行机制,使学校的科研档案管理工作保持并形成了常态化、常规化、科学化。

网络学习汇报范文6

关键词:网络平台;导师负责制;团队指导;研究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62-02

一、研究生的学习与交流环境

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普及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后,选择研究生教育,旨在成为拥有高科技知识的时代精英。针对研究生学习群体的特殊性,如下内容将分别从学生、导师、学习环境几个角度分析研究生学习与交流环境的背景,从而提出建立网络交流平台的需求。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即为主体。尤其是研究生的自我主导权利较大,培养其独立科研和工程能力是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换句话而言,研究生除了需要进一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学术信息调研、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研究、项目实践、科学思维等诸多综合技能,也需要治学严谨、工作认真和情感激励等情感成长。在培养知识型与学习型的研究生层面上,如何促进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密切地导师接触和合作、及时地反映学习效果、提高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对自己人生负责都是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导师的角度来说,导师即为主导。导师往往是作为培养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的第一负责人,导师不仅对研究生学术知识和科研课题(即知识传递)进行指导,而且在对学生文献信息、论文写作、科研协作(即能力培养)乃至治学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即情感交流)等隐性知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影响[1,2]。导师的综合涵养对研究生成长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培养水平呈正相关。因此,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的含义是,导师要全面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如何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如何让导师及时了解与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状况,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期间的重要环节[3]。

再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来说,良好的学习是合作与互动的。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表明个人知识的增长是在与团队环境的交互中实现的。例如,有高等院校提出“导师团队与学生团队”双团队培养模式,即根据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生、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攻读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科研工作的需要,组成以博士生导师(或学术带头人)为首、成员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组成的指导团队,以体现知识结构互补,有利于指导,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与科研环境。

基于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学习与交流环境,因此,建议在研究生的学习与交流环境中发展一种新的“人与人对话”、“导师与学生交流”方式。即利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模式,在日益发展壮大的学术科研团体内部寻找一种重要辅助工具,快速及时地利用网络环境平台,使其具有便捷交流、资源快速传递、低成本积累与有限权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期望通过上述平台[4],可以促进“导师有效查看、审阅、指导,学生及时汇报、更新、执行”。

简单来说,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和团队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是目前高校注重研究生培养能力与教师学术科研团队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而建立一种可行的导师对研究生学术与科研引导的网络平台,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一类重要方式。

二、辅助网络平台的设计

为了使得师生之间由单一的面谈与通信方式逐渐转换为由面谈、通信与网络沟通相结合的方式,也为了日益增多的、大量的学术科研信息存储与共享,建立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术团体交流平台是一种重要辅助交流手段。如下内容将具体阐述该辅助网络平台在功能集成、角色分配和制度保障等因素的设计思路。

首先,网络平台功能是多种功能集成式的。基于上一节的需求分析可知导师与研究生的相互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对应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引导的网络平台,其整体功能主要包括知识传递和积累、综合技能提升与情感交流互动等多方面功能。如图所示,网络平台功能包括了任务布置与查看、每周小结查看与点评、团队资源共享和成员交流、团队日常管理等多种功能模块。

其次,在角色分配上,至少需要设置导师、研究生、与网络管理员三类角色。这是因为,网络平台设计除了考虑导师与研究生这两类角色的需求之外,还需要来选择合适的硬件、软件和制度确保团队内部专用网络系统的建立,这必须考虑网络管理员的角色。网络管理员具体任务可以涉及到:根据学术团队需求执行导师与研究生凭借唯一账号、密码登录匹配方可使用的原则;在网络共享硬盘上建立研究生培养、团队资料、项目管理、收藏资料等不同功能对应的文件夹;利用内部网站和论坛和通讯软件等动态信息和学术科研状态及时更新等。

最后,摸索适当的制度来细化和改进管理辅助网络平台。如下内容以笔者目前所在的学术团体使用网络平台中“研究生培养”文件夹的建立与管理为例,详细描述导师如何利用网络辅助平台和适当的制度来引导和管理研究生的。

在制度具体执行之中,每个研究生在网络平台(即共享硬盘)按照约定规则定命名唯一的文件夹,其下一级统一建立了、投稿论文、学位论文、每周小结、参考资料、工作汇报等子目录。其中,是指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在公开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投稿论文是指研究生正在撰写尚未发表的论文,学位论文是学位毕业论文,这三者主要由导师全程及时地了解和督促研究生的学术进展情况,也便于导师约束研究生学术道德上的监督管理;每周小结则规定研究生每周定期向导师做系统化的一周汇报,内容包括了文献阅读、科研工作、论文撰写、工作计划等多方面内容,并采用了“学生汇报―导师点评―学生反馈―导师指导和布置”管理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记录研究生执行工作计划情况与学习状态,导师亦可清楚地了解、统计和总结研究生在每个进度内的科研情况,有利于下一阶段对研究生的指导或者新任务布置。参考资料则汇集了研究生个人各阶段与团队推荐的共享文献、软件程序和管理文档等,提高了信息文档的共享性、安全性和保密性。

三、网络辅助平台的使用体会

基于上述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笔者所在的课题团队已经建立了较为规范的网络辅助平台,并使用了三年有余。目前,这一双向互动过程进行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笔者总结了如下几点体会:

1.基于全面培养和发展不同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和建立一种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辅助网络平台是非常必要的。正如前文中所提到,导师和研究生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的引导和交流基本划分为“导师知识传授和任务布置(即知识传递)”、“学生个人科研技能与团队协作(即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成长与人生价值情感(即情感交流)”三个方面。

2.采用导师负责制和团队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这种交互性良好的网络辅助平台亦是可行的。具体保障措施往往按照导师和研究生的需求有计划地设计并执行的,其内容大概包括:便于操作的硬件和软件,恰当的管理制度,称职的网络管理员,保密性和安全性均可靠的文档信息存储等。

3.借助网络辅助平台和网络管理员的有效支撑,使得师生之间网络平台转变为高度交流互动的信息群体,有利于导师对研究生进行学术与科研上的管理,也有利于学术团体围绕共同的需要和兴趣进行交流活动。

4.在有限的攻读学位期间内,尤其对于自律能力较差的研究生或者工作忙碌的导师来说,借助一种及时便捷的信息化交流平台是值得思考的(当然,对于一些重要内容或者具体细节,仍以面谈和讨论为主);对于往年学术成果或历届重大课题的文档管理,借助一种合理且可行的信息化共享平台是值得实践的。

5.无论是研究生、导师,还是网络管理员,三种角色在同一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与改进过程中,逐步认识和体会到该平台具有双主体(研究生与导师为主体)、全过程(小到一个研究生的每周汇报、大到学术团体历年发展)、多渠道(包括学生个人、导师点评、学术问题、科研项目等)的特点,对约束研究生、督促导师、发展学术共同团体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共同团体的文化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辛全萍.基于导师制的研究生隐性知识获取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