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诗歌之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诗歌之王

诗歌之王范文1

1、电脑登录QQ邮箱,找到设置、账号,即可看到下默认邮箱一般为QQ号、艾特qq.com结尾。

2、注册英文邮箱账号则是输入英文字母,可以是纯英文,也能英文+数字的方式,邮箱还是以艾特qq.com为后缀。

3、Foxmail邮箱则适合用于工作场合,需要开通,并且以艾特foxmail.com为邮箱后缀。

4、手机邮箱账号,通过手机发送指定短信到指定号码即可开通以手机号开头艾特qq.com为后缀的手机邮箱账号。

诗歌之王范文2

农村网格员职责是主动开展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及时排查上报跨两个以上社区(村)的较大矛盾纠纷、较大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隐患等各类动态信息。

社区网格员是在一个社区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是领导干部、社区负责人、社区一般工作人员、教师、医生、警察等。

(来源:文章屋网 )

诗歌之王范文3

1、死亡之海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2、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3、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

4、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

(来源:文章屋网 )

诗歌之王范文4

关键词: 网络技术 知识管理 知识网格

1.网格技术发展简述

知识管理强调人与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组织与环境的密切结合。计算机作为有效工具,对知识管理的推动具有重要作用。在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快速积累、共享和交流必须依赖信息技术的发展[1]。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围绕集成和互操作两个方面进行,主要经历了客户机/服务器、Web服务和网格三个阶段。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把数据和作业主要集中在服务器上,客户通过访问服务器获得数据和服务,并与其他客户实现交流,互操作主要在服务器内部进行。

第二阶段从中间件开始,统一于Web服务。为了实现服务器之间的互联,出现了中间件技术,它统一表达基本业务过程及其相关的消息传递、数据库访问等功能。但中间件的可扩展性差,也没有解决数据/业务的发现等问题。Web服务真正弥补了异构系统的鸿沟,解决了面向互联网的集成和互操作问题。

集成和互操作技术的第三阶段是网格技术[2],最终目标是实现在“全球智慧网络”中的知识共享和广泛协同,基本思路是彻底解决自治性、异构性和动态性,将网格作为基础设施。技术方案包括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和移动计算。

2.知识网格定义和特征

知识网格是指一个智能的、可支撑网络应用的环境,使用户可以有效地获取、、共享、管理知识资源,并提供按需服务来支持应用的创新、协作、决策和解决问题。

知识网格主要有以下5大特征:使人们能够通过单一语义入口获取、管理分布于全球的知识,而且不需要知道知识的具置;智能地聚合分布于全球的相关知识,利用后台推理与解释机制提供智能的知识服务;在一个单一语义空间映射、重构、抽象的基础上共享及使用推理服务,在其中相互理解且没有任何障碍;在全球范围检索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确保提供合适的知识闭包;知识不是静态存贮的,能动态更新,知识服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自动演化改进。

3.知识网格体系结构

知识网格由五个层次组成:构造层、连接层、资源层、汇集层、应用层。

构造层控制网格中的资源,提供了共享资源的本地控制接口;连接层定义核心的通信和安全协议,使得通信更安全、更简单;资源层定义了在一个单独的资源上提供共享操作的协议;汇集层协调各种资源,关心的是全局的状态和跨域的交互行为;应用层通过各层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调用相应的服务,通过服务调动网格上的资源来完成任务[3]。

4.知识网格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创新,因此要管理资源丰富、形式各样的知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将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需要的人,以解决其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知识网格在知识管理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4.1知识网格有利于知识交流

首先,知识网格为知识表示的多样化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任何人都可成为知识的接受者和者,而且知识网格能够帮助人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和知识。其次,知识网格有利于促进知识可视化和创新。知识网格通过智能化的用户接口使人们可以通过可视化来共享知识,同时还可以激发知识创新的知识增值。

4.2知识网格有利于智能化地进行知识管理

智能化包括使用方便、界面一致、主动服务、用户输入和操作最少、平台的灵活性和柔性特征及方便的个性化服务。知识网格是利用网格技术实现知识的共享、管理和提供知识服务的系统,它采用特定的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访问文件系统、档案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多种异构存储系统的统一接口,屏蔽了存储系统的异构特性。层次化的元数据设计思想为实现用户对资源透明性的访问提供了可能,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3知识网格技术为知识管理提供统一的平台

知识网格对分布在广域网环境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抽象描述,支持网格应用对资源访问的透明性,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智能信息平台,创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新一代信息平台和软件基础设施。在这个平台上,信息处理是分布式、协作和智能化的,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信息。知识网格的智能化特性关系到用户是否接受的问题,也是其知识网格的优越性之一。

4.4知识网格有助于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提炼知识

知识网格能关联和集成不同级别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资源,以此来支持跨领域的类比推理、问题解决和科学发现。知识网格能删除冗余知识,并能够提炼所含的知识来合理扩展有用的知识。利用知识网格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挖掘,更有利于进行知识管理,它也会有助于从已有的良好知识、范例和类似文本的知识源中衍生出新知识。

4.5知识网格有利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换

知识网格是由知识元组成的,也就是知识网格使信息资源管理从文献载体深入到了知识单元层面。知识元的独立性和链接方法是生成新知识的主要途径,知识网格可以将整个科学分类体系立体分布在网格结点上,通过不同的结构链接方法使诸多交叉学科体系由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创造出新的学科研究领域,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

5.知识网格相对于传统知识管理模式的优势

5.1知识获取与知识表示的多样化

在知识网格中人们直接通过交流互相获取知识,任何人都可成为知识的者。知识网格能够辅助人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和知识,并以人机都可理解的方式将其表示出来。

5.2知识可视化和创新

知识网格通过智能化的用户接口使人们通过可视化来共享知识和激发知识创新的知识增值。语义链网络和认知图可缩短知识表示和可视化之间的鸿沟。

5.3知识的动态传播和管理

知识网格通过知识流网络实现了知识在网络中的动态传播和共享,从而更好地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利用。

5.4知识的有效组织和提炼

知识可通过基于语义的范式来组织,以确保有效的检索和修改操作。知识网格能删除冗余知识,并提炼所含的知识来合理扩展有用的知识。它也会有助于从已有的良好知识、范例和类似文本的知识源中衍生出新知识。

5.5知识关联和集成

知识网格能关联和集成不同级别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资源,以此来支持跨领域的类比推理、问题解决和科学发现。

5.6知识管理的智能化

从知识存储到用户的知识利用,知识网格纵向地为用户提供集成一体的方案。它不需要程序员进行二次开发,只需要管理员做简单的配置,就可建立服务平台。智能化包括使用方便、界面一致、主动服务、用户输入和操作最少、平台的灵活性和柔性特征及方便的个性化服务。

6.结论

知识学习是最重要的人类活动之一,所有人都受到上述技术的影响。人们如何学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辅助人们学习,受到教育工作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作者、人工智能专家和信息科学家的高度重视。知识网格给知识管理提供了美好的前景,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诸如:安全问题、产权问题。网格应用所涉及的大量资料和计算内容在各组织间是否能安全共享,内部系统环境中的资源能否被安全可靠地利用,是网格技术应用的重要问题。产权问题一直困扰着网络资源共享,而网格技术是在巨型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项新变革,立足于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透明服务的一项技术。这样就使得资源利用合法化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国家相关法律制定和保护[4]。

总之,知识网格是一个集人类当前全部知识为一体的、合理组织的网络知识集成系统,利用计算机网格通过信息集成和知识集成来实现知识的合理组织和动态生长,从而实现知识传播和利用的总体最优化,对知识创新有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毅志,刘建勋.知识网格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13-16.

[2]周淑云.知识管理的新发展――知识网格[J].图书馆论坛,2006,(1):235-237.

诗歌之王范文5

关键词 中职生 人格特质 网络使用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75

Abstract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fe, it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life. As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who are about to become a front-line workers,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the network us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is the problem that this pap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the spirit of quality, internal and external tilt and hide personality scor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urf the Internet for different times group in the psychoticism and lie personality trait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urf the Internet for different time were psychoticism, neuroticism and lie scores of personality traits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normal use of the network groups, groups on the edge of the network, network addiction group in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of personality traits on the scor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etwork addiction group of vocational students in personality traits tend to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network usage

网络已经成为了当今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作为经过培训即将走向社会成为一线劳动者的中职生而言,他们的网络使用状况如何,尤其是人格特质对中职生网络使用的影响如何,是本文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人格特质对中职生不同网龄、上网次数、上网时间及不同上网群体的影响方面,对人格特质对中职生网络使用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描述。

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在校中职生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有效问卷共701份。

研究工具:

(1)中职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网龄、上网次数、上网时间等网络行为的调查。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修订的中国版EPQ-RSC有48个项目。让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是否,按P,E,N,L四个量表记分。P维度测验精神质或倔强性,E维度测人的内外倾向,N维度测情绪性,L维度测试被试的掩饰或自身隐瞒的程度。

(3)青少年网络成瘾测量问卷。采用雷雳、杨洋2006 年编制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问卷共38项,采用5点计分,包含六个维度。计算六个维度的总量表得,分数越高表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越高。将项目平均得分大于等于3.15分者界定为“APIUS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大于等于3分小于3.15分者界定为“APIUS边缘群体”,小于3分者界定为“APIUS正常群体”。

研究过程:对701份有效问卷全部数据进行编码,采用SPSS17.0版本进行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主要说明中职生人格特质在网龄、上网次数、上网时间、不同网络使用群体方面存在的差异。

1 人格特质在不同网龄中职生之间的差异

为考察不同网龄中职生人格特征的差异,对不同中职生的人格特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1)表明,四个不同网龄组在精神质、内外倾和掩饰性的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神经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网龄在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网龄在1年以内与网龄在3年以上之间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网龄在1~2年与网龄在3年以上之间在精神质上边缘显著;网龄在3年以上与网龄在2~3年之间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网龄在3年以上的中职生更倾向于精神质特质。这表明网龄越长的中职生越倾向于精神质特质。

不同网龄在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倾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网龄在1年以内者与网龄在2-3年者之间在内外倾上差异显著;网龄在1年以内者与网龄在3年以上者之间在内外倾上差异显著;网龄在1-2年者与网龄在3年以上者之间在内外倾上差异显著;网龄在2-3年之间者与网龄在3年以上者之间在内外倾上差异边缘显著。这表明网龄对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倾影响更大。网龄在3年以上的中职生在外倾性上的得分最低。总体而言,网龄越长的中职生越倾向于内倾,网龄较短的中职生更倾向于外倾性特质。

不同网龄在人格特质中的掩饰性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网龄在一年以内与网龄在1~2年者之间差异显著;网龄在一年以内与网龄在2~3年者之间差异显著;网龄在一年以内与网龄在3年以上者之间差异显著;网龄在1~2年与网龄在3年以上者之间差异边缘显著。这表明网龄越长的中职生越倾向于掩饰性。

不同网龄在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不同网龄在神经质特质上差异不显著。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网龄除了在神经质特质上差异不显著外,在精神质、内外倾和掩饰性三个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网龄越长的中职生越倾向于精神质、内倾性和掩饰性。

2 人格特质在不同上网次数中职生之间的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四个不同上网次数组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外倾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上网次数在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每周上网一次者与每周上网2、3次者之间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每周上网一次者与每周上网四、五次者之间差异显著;每周上网一次者与几乎每天都上网者之间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几乎每天都上网者在精神质上的得分最高,即上网次数越多者,其精神质特质越显著。

不同上网次数在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倾和神经质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内外倾没有显著差异,神经质上也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不同上网次数对内外倾和神经质没有明显影响。

不同上网次数在人格特质中的掩饰性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每周上网一次与每周上网2、3次者之间差异显著;每周上网一次与每周上网四、五次者之间差异显著;每周上网一次与几乎每天都上网者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上网次数越多对掩饰性影响更大。即上网次数越多,掩饰性越强。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上网次数在人格特质的内外倾和神经质上差异不显著,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差异显著,上网次数越多的中职生越倾向于精神质和掩饰性特质。

3 人格特质在不同上网时间中职生之间的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3)表明,三个不同上网时间组在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外倾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上网时间在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每次上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者与每次上网两小时左右者之间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每次上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者与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之间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每次上网两小时左右者与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之间在精神质上差异显著。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在精神质上的得分最高,即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精神质特质最显著。这表明上网时间越长对精神质影响更大,即上网时间越长的中职生越倾向于精神质特质。

不同上网时间在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每次上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者与每次上网两小时左右者之间在神经质上差异边缘显著;每次上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者与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之间在神经质上差异显著。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在神经质上的得分最高,即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神经质特质最显著。这表明上网时间越长对神经质的影响更大。

不同上网时间在人格特质中内外倾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上网时间对内外倾影响不明显。

不同上网时间在人格特质中的掩饰性维度上做方差分析发现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检验发现:每次上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者与每次上网两小时左右者之间差异边缘显著;每次上网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者与每次上网三个小时以上者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上网时间越长对掩饰性影响更大。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上网时间在人格特质的内外倾特质上的差异不显著,在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特质上的差异显著,上网时间越长的中职生越倾向于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特质。

4 人格特质在不同网络使用群体中职生之间的差异

4.1 中职生不同网络使用群体的分类

为了解中职生网络使用状况,对不同网络使用程度群体进行了分类(见表4)。

从计算结果(表4)看,通过计算,在本研究所调查的中职生中,“APIUS正常群体”占总数的78.9%,说明绝大多数被访的中职生网络使用状况表现为正常;“APIUS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占15.5%;“APIUS边缘群体”占5.6%。

4.2 人格特质对不同网络使用群体中职生的影响

为考察不同网络使用群体中职生人格特征的差异,对网络使用正常群体、边缘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中职生的人格特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经方差齐性检验,人格特质各维度的方差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方差齐性,能够进行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表5)表明,三个不同网络使用群体(正常群体、边缘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外倾和掩饰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事后检验发现:网络使用正常群体和网络成瘾群体之间在精神质和神经质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网络成瘾群体更倾向于精神质和神经质特质。

以上结果说明,网络成瘾群体中职生在人格特质上更倾向于精神质和神经质特质。

5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及数据分析可得:不同网龄组在精神质、内外倾和掩饰性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上网次数组在精神质和说谎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上网时间组在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正常使用群体、网络边缘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的人格特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发现:网龄主要影响中职生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掩饰性和内外倾;上网次数对中职生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和掩饰性影响更大;上网时间主要影响中职生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和掩饰性特质,上网时间越长对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影响更大;网络成瘾群体中职生在人格特质上更倾向于精神质和神经质特质。

参考文献

诗歌之王范文6

[关键词]《王梵志诗》;女性,现状述评

一、研究现状述评:

《王梵志诗》中塑造了唐代社会形形的人物形象,其中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更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形象的画面。近些年来,研究《王梵志诗》中女性题材诗歌的学者并不是很多,下面我们将通过专著与论文两方面来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一)在研究“《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这一话题的著作中,没有专著,或是对《王梵志诗》整体的校注,或是研究其它话题时旁涉《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例如对《王梵志诗》进行校注的著作有张锡厚的《王梵志诗校辑》,项楚的《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等。尤其是项楚先生的《王梵志诗校注》(增订本),作者将每一首诗都进行校注,并且将他人的观点一一罗列,有时还会将自己的观点附在诗后,供学者参考。通过项先生对每一首诗的校注与分析,使得诗中女性形象特点更加突出,以便于学者深入研究此问题。此外,高世瑜的《唐代妇女》一书中,在论述下层贫苦女尼、女冠时,列举了《王梵志诗》中《寺内数个尼》、《观内有妇人》两首诗,并对其进行了出家前后的原因分析,使得使得诗中尼姑、女冠形象特点更加鲜明。

(二)与研究“《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这一话题相关的论文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王梵志诗》中整体女性形象的研究。邬宗玲认为,王梵志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为外貌丑陋、品性极端恶劣的丑妇人,妒妇人、懒妇人、凶妇人等形象。作者还认为导致这些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是:王梵志作为佛教徒通过描绘极端丑陋的女性形象来唤起现实女性的爱美之心和向善之意;王梵志劝惩令善的创作主旨;北朝妇女社会及家庭地位高,“妒妇”现象十分引人注目这一遗风对唐代社会的影响以及王梵志自身男尊女卑的思想局限。[1]第二类是对《王梵志诗》中个别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与研究。这类论文基本上是论述其它问题时旁涉这一问题。刘阿丽认为《王梵志诗》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俗妇和无价值判断两种类型。其中俗妇形象包括贫妇、慵懒妇、自私自利妇以及见钱眼开、嫌贫爱富等负面女性形象;无价值判断型的女性形象包括妻子和母亲的形象。作者认为出现以上女性形象的原因一方面与唐代社会的妇女生活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与诗僧本身的文化人格有关,隋唐诗僧亦僧亦俗的社会处境为此类形象出现的内因,同时王梵志化俗僧的特殊身份也是此类形象频频出现在他笔下的诱因。此外,作者还对《王梵志诗》中的女尼、女冠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认为导致这一特殊群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唐代出家成分的复杂化使得佛教徒和道教徒的质量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女尼女冠的增多,增加了游走在尘间尘外的诗僧与这些特殊女子接触的机会、目睹她们的生活状态,并随之记录到自己的诗歌的缘故。[2]杨万里认为,《王梵志诗》中的女尼、女冠形象应为唐初伪滥女尼、女冠;他还认为王诗中塑造了妇人拜金形象,有时即便是夫妻之间,在金钱面前也毫无感情可言,并且还通过唐初夫死妻改嫁这一社会现象的描写,对底层民众的拜金主义进行讽刺。他主要通过《吾富有钱时》、《撩乱失精神》、《大有愚痴君》这三首诗的分析得出妇人拜金形象的结论。[3]此外,杨青[4]、伏俊琏[5]、王霞[6]等学者也在论述其它问题时旁涉《王梵志诗》中女性形象及其成因,内容上基本以负面形象为主,原因上与以上学者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故不一一列举。

以上成果对研究《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这一话题意义重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从以上诸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并没有明确《王梵志诗》中女性题材诗歌的范围,已有学者收集了诗中与女性相关的诗歌,但由于范围的含混不清,使得诸学者收集的女性题材诗歌不全面,从而导致研究成果片面,没有将《王梵志诗》中女性形象的整体特征体现出来。

其二,在女性题材诗歌整理方面,诸学者并没有以卷为单位将《王梵志诗》中所有与女性相关的诗歌全部查找出来,都是分析诗中一部分女性形象及其成因,这样以来学者就此话题得出的结论便不具体,故此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其三,从女性形象分析上看,目前还没有学者将所有女性题材诗歌按内容进行分类,并且按内容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已有学者从论文中谈论女性形象中的一点或几点,但并没有将《王梵志诗》中女性形象全面展示出来,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片面,因此对女性形象的分析还应细致化、具体化。

其四,在女性形象成因研究中,已有学者意识到《王梵志诗》的作者对女性形象成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认为作者仅为王梵志一人。已有学者考证,《王梵志诗》的作者并非一人,而应主要是一些僧侣和民间知识分子。[7]这一观点已被学术界达成共识。由于诸学者对《王梵志诗》作者的偏误,导致诗歌的作者对诗中女性形象成因的影响这部分论证片面。此外,在论及唐朝社会背景对诗中女性形象成因的影响时,学者仅从北朝遗风对唐朝妇女的影响来分析,并没有在唐朝这个大背景下以女性一生中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个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为主体分析其成因,故仍有未尽之处。

其五,在特殊女性形象及其成因研究中,已有学者研究女尼、女冠的形象及其成因,但在成因的分析上仍有未尽之处,此外,学者忽视了诗中提及的奴婢这一特殊女性形象及其成因,故有待于深入研究。

二、发展趋势

目前针对于“《王梵志诗》女性题材诗歌”这一话题研究的并不是很充分。首先,《王梵志诗》中与“女性题材”相关的诗歌到底有多少首,这些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几类研究,至今尚不明确。其次,《王梵志诗》中到底包含了几种女性形象,每一种女性形象的特点是什么,这些女性形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都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最后,《王梵志诗》的作者至今还是一个谜,若能尽快探索出诗歌的作者,是解决女性形象成因的主要途径。

三、《王梵志诗》中女性题材诗歌范围的界定

目前研究《王梵志诗》中女性题材诗歌的学者对这一题材的诗歌范围并没有界定。由于界定范围可以使研究此话题更加细致严谨,因此笔者以为《王梵志诗》中不论间接描述女性形象、还是直接体现女性特点的诗歌,都为女性题材诗歌;但是像诗中“富儿少男女”中的“男女”这类诗歌中提及的女性形象基本无任何特性,只是泛指,不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邬宗玲.王梵志诗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成因[J].今日科苑.2008(22).

[2]刘阿丽.隋唐五代僧诗中的女性形象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杨万里.从王梵志诗看唐初的民间信仰文化[J].文化学刊,2014(1):129-134.

[4]杨青.王梵志诗的讽刺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00(6).

[5]伏俊琏.敦煌本《丑妇赋》与丑妇文学[J].敦煌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