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说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说课范文1
一、“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课是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课的优化。备好课是说课的前提,而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说课,首先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
说教材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从其知识内容到编排形式,都会构成一个系统。要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一个学年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单元章节的要求,三是课时教学的任务,四是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统盘考虑,再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从而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说清楚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搭配,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2.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
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别”的原则。因此,说课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正师生的位置。要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面部表情呆板、“我讲你听”,学者在下面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注意对某些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既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4.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基本内涵是课堂结构,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说,应该是精华、所在。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
二、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1.说“准”教材;2.说“明”教法;3.说“会”学法;4.说“清”教学意图;5.说“清”练习层次。
三、说课的基本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为没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2.客观再现,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故作艰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
说课范文2
一、 说“透”教材
根是万物之源,说课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住教学之根——教材,说清楚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并明确它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及编者意图,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什么”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学课文《剥豆》,可这样说透教材:《剥豆》这篇课文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以往我们在教学《剥豆》一课时,总是弱化了语文学科本体性的内容,对“母爱”这一思想内涵的挖掘做足了文章,这与课标中关于课程性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相违背。正是在这样的观点指导下,笔者对《剥豆》一文进行了这样的文本解读:(1)文字有特色。文本讲的是母子俩的家务比赛,作者的语言节奏是有变化的。不同的语言节奏,把母子俩不同的形象鲜活地呈现出来。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感受作者的文字风格,体会语言文字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2)写法有亮点。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矛盾心理的描写,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这种矛盾心理的写法,让我们读到了一位深爱儿子的慈母的内心活动。因此,确定第二个目标就是“发现矛盾心理的写法,迁移写话”。检测载体就是笔者设计的课堂写话纸。
在本课的说教材环节中,开门见山指出以往教学存在的弊端,从而点明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地解读教材中的“文字特色”和“写法亮点”,提出了自己根据文本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真正地抓住了教学之“根”,说透了教材。
二、 说“准”学生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强调教育教学活动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教学之本——学生。特别要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文本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自己准备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酸的和甜的》,可这样去说学情:针对低段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字词教学中,二年级下半年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重点教学字词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掌握汉字的读音,自由阐述自己记汉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篇文章是关于小动物的寓言故事,低段孩子对于小动物的故事有亲切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相信孩子们会有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但这个小故事蕴含深意,理解时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虽然学生兴趣盎然,但是对于如何体会寓意、怎样表述,则应该是一个难点。在理解寓意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临现状的情况下感受不同动物的想法,从而领悟其中的寓意。
“以生为本”就是要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而教师该准备的就是如何教学,让学生解除困惑,有所受益。牢记这一点,教学之本——学生,就肯定能说准。
三、 说“清”教学目标
目标是教和学前进的方向,也是我们教学活动的重点。在表述教学目标的时候,目标切忌过多,而且在说目标时,要依据课型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而定。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重点一定是教材具体内容里的,教学难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荷花》,可这样说清教学目标:除了字、词、句的常规教学目标之外,本课教学更要关注以下两个目标:(1)初步感受白荷花盛开时不同形态的美以及作者优美的语言,进行补充说话,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迁移写话,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说课教师一句带过的讲述方式,凸显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当过教师的我们都知道:说话听音,这样详略得当的目标讲述,肯定会在听课的教师与专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 说“明”教学流程
说课的教学流程展现的是教学过程,但绝非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展示,由于时间的限制,说课中的教学流程应采用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的办法。
例如: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为例,讲述教学流程时采用了如下设计:为了突破以上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四个板块:(1)呈象感形,创设语境,触发语感;(2)诵读感知,揣摩思路,激活语感;(3)潜心品读,多元表达,丰富语感;(4)激发想象,实践运用,积淀语感。
在《荷花》一课四大板块的流程中,讲述重点落在第三板块,可如下设计:为了这个环节更好地达到“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个目标,设计几个小环节:首先,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2、3段课文。边读边找,寻找最美的句子,读中体会,它美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寻找最美句子,接着交流感悟。在交流中,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对多数的语句,交流感悟后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句子上;二是抓住描写白荷花的句子,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于是做了以下相应的点拨:谁愿意来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越是美的句子越不容易读出味道,这需要教师的范读来引领。引领学生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半开、全开、未开的荷花形象在学生脑海中呈现。在想象的帮助下,再次练读会有质的飞跃,紧接着用课件出示句式训练题。这些不同形态的荷花作者用了一个句式向我们一一介绍,你脑海中还出现了哪些荷花?也能这样说一说吗?可以说一种,也可以说几种,照顾了学生的差异。在学生思索时,还要提醒:作者笔下的荷花是静止不动的,你能让荷花动起来吗?
五、 说“亮”教学设计
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说课艺术,它贵在创造,贵在灵活,贵在说课者说出自己的特色。如果刻板地按图索骥,墨守成规,死搬硬套说课的条条框框,必将没有一丝活力,也毫无魅力可言。因而,说课一定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努力扩大创造的空间,说出自己的亮点。
在说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文本特色,加入读写结合的巧妙设计,必定会有亮点。以《剥豆》为例,依据文本巧设迁移说话:先让学生回忆本册第六单元这种矛盾心理的描写,再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矛盾心理,然后设计“自选梯度,课堂练笔”。
(1)明天要参加演讲比赛,好朋友邀请你去看最想看的电影《哈利·波特》。
“去吧, 。”这么想着,我的脚步不知不觉提了起来。
“不行, 。”提起的脚又放下了。
“ ,要是不去,真是太可惜了!”我咬了咬牙, 。
“哎呀, 。”想到这些, 。
(2)自选一种生活情境,展开想象,写出当事人的矛盾心理。
说课范文3
一、说课所创设的远离真实的虚拟课堂,导致教师以教定学,心随我动,无法呈现知识建构与生成过程,无益于选拔优秀人才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对知识本质的准确理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说课时台下空无一人,学生都没有到场,教师的主导作用何以体现?在完全单边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凭着自己一厢情愿的预设,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在这样虚拟的课堂里,教师还能真正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吗?还能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吗?还能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过程吗?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教师完全掌握着课堂的话语霸权时,当然可以丝毫不必考虑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去了解、观察他们何时“愤”与“悱”,并不失时机地给予“启”与“发”了。在只有几个评委的虚拟课堂里,教师又怎能不抛开学生转而挖空心思去揣摩、迎合评委的口味呢?学生这个主体缺失,正好给教师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正好为其放手让学生“充分”开展所谓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供了最佳时机!当然更加可以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了!一切流程都了然于胸,一切体验都由教师“体验”,导演与演员集于一身,课堂任我纵横驰骋,这样的课多么精彩与浪漫啊!可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何时才能实现由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角色的真正转换呢?当课堂都远离真实时,我们还能对这个教师的绝妙表演作出任何正面的评价吗?这样的形式所选的优秀教师,到底还有多少可信的成分呢?正如仅有一个指挥到场的交响乐团,不管指挥的感情如何投入,动作如何得体,我们也绝不可能听到任何动人心弦的乐章--因为实在什么也听到!我们又如何去评价这个指挥技艺的优劣呢?
二、说课所创设的游离于课堂教学实践之外的虚拟课堂,无法呈现教师真实的教学技能,无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说课讲究的是教材把握准确,教法选择恰当,学法指导有效,板书提纲挈领,过程清晰明朗。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说课形式初创者的良苦用心:通过虚拟的教学演练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教师们说课时的种种表现与他们的实际教学水平、操作技能却总是相差甚远。普通话说不好的,上公开课时还得烦请别人录音,而说课时却不必这样繁琐,仅用“教师范读”一带而过;不会制作课件的教师说起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那更是如行家里手,娴熟自如――评委根本就不知道你到底会不会;粉笔字写不好的那就更不必担心当场出丑了,完全可以用“出示投影”取而代之;教师的课堂机智及管理、调控、交往能力那更不得而知,学生都不在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师生对话缺失,根本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小插曲”,当然也就无需课堂应变、启发诱导了。至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交融更如空中楼阁、水中之月。只有教师一人的课堂谈何互动!这正如只有而没有蓝军的军事演习一样,无论多么辉煌的战绩都是虚无的,没有意义的!
说课范文4
压强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概念,是初中力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压强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压强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与日常生活生产结合紧密,特别是在工程技术上应用十分广泛,如船闸、抽水机、液压机等,是课程标准第二个主题“运动与相互作用”中的内容。
本节教材压强是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的第一节,是学习后面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基础,这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七、八章力学的基本概念,而压强是认识压力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引入的,与力学紧密相连,是力学知识的延伸、应用和巩固,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认识压强;(2)把压强的概念扩展到流体;(3)学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第一板块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压强概念是在认识压力作用效果的基础上引进的,在学习压强之前,应先介绍压力,理解压强概念关键在于认识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系,因此,通过实验探究,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P、F、S的关系,进而得到压强概念,从概念导出公式,从公式导出国际单位,为了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应多进行计算题的练习,在对固体产生压强的理解基础上,将压强的概念拓展到液体和气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让学生明白不仅固体有压强,液体和气体也有压强,但液体、气体内部压强产生的机制是不一样的,第三板块学习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既是对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具体应用,也是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好内容,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多联系生活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牢记压强的概念、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能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同时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学习控制变量法,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4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教学为主,知识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按教学论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探究教学始终强调的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既注意了教的作用,将教师置于引导者,参与者的地位;更注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再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难点上通过实验引入压强概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达到教学目标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5 教学程序
5.1引入新课
观察下边一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步行人和滑雪者对雪的压力大小差不多,但两者产生的效果不,同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鼓励学生大胆的回答,然后拿出一支一头削尖的铅笔,请多位同学分别用两只手的食指用力夹着,谈谈两个手指的感觉,这样通过图片和实验的导入用意是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5.2介绍压力
用多媒体分别投影运动员站在平衡木上,锤子钉钉子,物体压在斜面上三幅图片,请同学们分析上述图片压力的方向有何特点?压力的作用点在施加压力的物体上还是被压的物体上,归纳出压力的定义,教师最好是分别分析上述三幅图中物体受到的重力,从而得到结论:①压力不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和受力物均不同,作用点也不同,②压力的大小不一定是重力大小,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5.3实验探究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认识压力后,启发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取小木块四角钉上大头针做成小桌,照下图甲所示,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沙子上,再在小桌上加个重物(如图乙),让学生观察小桌被压下的深浅,这深浅显示的就是压力的作用效果,然后将小桌反过来放在沙子上(图丙),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引导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对比乙丙,引导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从而得出压力作用效果既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有关,进而引出压强的概念: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既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有关;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通过实验导人概念,得到的知识也毋庸置疑。
5.4知识讲授与学生练习
得到压强的概念,从概念中得到压强的公式,并板书在黑板上:p=F/S,解释各物理量的意义:F表示是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p表示压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压强的单位是“牛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同时介绍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000 Pa。
教材中的例题是计算站在地面上,求学生对地面的压强,求出的结果正好验证了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是很小的单位,如果教师能追加一问:该同学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呢?学生会积极地思考并踊跃的回答,通过这道例题,既加深了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巩固了物理解题的步骤和格式;又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思维,对解中考计算题有帮助,最好教师这时能趁热打铁增加一些例题对学生进行进一步锻炼,特别是有关压强的中考题,通过反复地练习强化概念,加深理解。
在对固体产生压强理解的基础上,将压强的概念拓展到液体和气体,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液体和气体能够流动,所以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有压强,容器中装的水,水对容器壁和容器底有压强;吹大了的气球,气体分子对气球壁有压强,同时流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液体的内部压强是由于重力作用,而相互挤压产生的;气体的内部压强是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产生的,它们产生的机制不同。
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会被压坏,因此为了不压坏物体,这时要减少压强,如坦克都有宽大的履带;而有些情况下要增大压强,如图钉都有锐利的尖端,生活中增大和减少压强的例子还很多,总结出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就可改变压强的大小,教学时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提出减小或增大压强等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如教材中讨论的问题:怎样冰面救人。
说课范文5
关键词:说课;哲学;心理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24―02
一、说课的哲学基础透析
说课的“说”,从哲学意义上讲是一种主观意识,而说课的“课”,则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说”与“课”之间的关系就是,凭借个人的主观意识把客观事物加以整理后述说出来的表述与被表述的关系。
哲学给说课以世界观的指导。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我们研究和开展说课的指导思想。说课者与评课者都有自己的世界观,都会以自己特定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由于人们的观点不同,对说课中问题的认识程度也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做出不同的评价。为了保证说课研究的正确方向,得出正确结论,人们就需要以哲学观点作为思想指南。首先,运用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和矛盾分析方法去分析说课。说课是对备课、讲课等教学环节的规范与制约,但三者又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又是统一的。这就要求既要抓住各自的实质,明确各自的不同任务和特点,不能相互混淆或取代,但又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即不能脱离备课与讲课去孤立地研究说课。它要以备课为基础,以讲课为归宿,架起由备课通向讲课的桥梁,使各个教学环节构成一个紧密的链条,据此形成课堂教学设计的分析原理。其次,运用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去分析说课。要注意分析研究说课自身的质和量。如选用的教法和学法究竟能为多少学生所接受,学生学习中又会遇到什么困难,说者对此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要掌握“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此即“度”,这是说课的质和量结合的关节点,再如教材处理的分量和难易程度,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等,在说课中必须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和质量分析方法,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准确地讲,在说课过程中,分析预测学生学习教材的质和量,不仅是说课质量的关键,而且影响到正确处理说课的质和量与备课、讲课的质和量的关系。再次,运用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去分析说课,把说课作为一个过程。在说课中不断否定教学中旧的东西,建立新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促进教学过程向一个新的更高层次发展。比如新课改后,说课在说学法这一环节上就不应停留在只介绍某种学法的概念这一表面现象,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该种学法和学法的指导上。说课正是由于运用了否定之否定原理才使它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今天教研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哲学给说课以方法论指导。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上述说课设计的分析法、质量互变的分析法、教学过程的分析法,这都是我们认识和改造说课教研形式有力的科学指导方法。要想使说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就必须用认识论和方法论去改造它、净化它,使它在新课程改革的沃土上茁壮成长,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具体实践,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的一个基本原则。说课正是依据这条基本原则,才使它不断适用化、方法化。比如在说课中既要说出怎样教,又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前者属于教学的实际操作性活动,后者属于科学理论的探究分析。说课要求教师不仅会从事教学工作的实际操作(实践),还能说出为什么这么操作的道理(理论)。说课就是现代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研活动,说课是加强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而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揭示说课内在规律性的基本理论依据和所遵循的基本方法,所以,说课是以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的。
二、说课的心理学基础透析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行动”等要素。它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为各个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因此我们要以心理活动的规律来指导说课活动。
说课以充分认知为导向。说课中教师首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知觉、思维和记忆等认知活动,去熟练透彻地掌握说课的内容,特别是对教材内容要有清晰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并时时保持在记忆中。还要把课程标准、新课改后的价值取向及教材的思想情感化为说课者的内在知识和科学信念,即从“懂”到“透”再到“化”的过程,这样才能做到说课游刃有余。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说课进行静态准备(教材、课标),还要对说课进行动态分析(学生),依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学习态度、接受能力和技能缺陷等诸多因素进行诸项分析。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说课的这一切准备活动都需要教师去认知、去感知、去思考。因此说课过程时时刻刻都需要以认知心理活动规律为科学导向。
说课以饱满的情绪为动力。从心理学角度讲“情绪包括激情、应激、心境”。情绪的这几方面品质在说课过程中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要说好课,就必须对说课这门科学充满激情。积极的情感和冷静的思考与坚强的意志,能激励说课者克服困难,攻克难关,成为说课的巨大动力。其次,敏锐的应激状态会使说课具有艺术性。说课是新鲜事物,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会遇到许多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凭借自身的应变能力,及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如果说课者没有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较强的应变能力,那么说课活动很容易陷入表面化、形式化、过程化。再则说课者在说课中的角色与讲课中的角色是不尽相同的,这种角色的移位需要说课者迅速的适应。最后,良好的心境、稳定的情绪是说课者个人心理素质的综合外显。积极、良好、乐观的心境会使说课者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提高说课效率,克服说课中的困难,增强说课自信。反之,说课者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很容易使其心理压力过大,在说课时失去心理平衡,形成心理障碍,即使准备得再充分,也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所以,学会对心境的调节控制对说课者十分重要。
说课以坚强的意志为保障。说课是一种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它比备课、讲课的困难程度都要大,因此需要教师不但要有充分的认知、饱满的情感,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它的品质――坚韧性、独立性、自制力在说课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持之以恒的坚韧性会使说课者最终走向成功。说课者只要坚信说课活动会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新的希望,就会推动他努力去找设备、查资料、向他人请教,使自己的说课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其次,独立性会使说课者独立分析情况,在说课中不墨守成规,努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最后,坚强的自制力是说课最有力的保障。由于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在说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枯燥而无味,致使有些人半途而废,而自制力很强的人就能够克服恐惧与懒惰的心理,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将说课活动坚持到底”。
说课以心理需要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教师有三种需要:一是社会生活需要,二是工作学习需要,三是生活福利需要。其中工作学习需要是教师希望较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说课恰恰能为满足教师这种工作学习的需要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有些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普通话和操作现代教学设备方面有些欠缺,因而失去了讲观摩课的机会,使他们感到很失落。但说课要求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作基础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为依托,这又为老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满足了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心理需要。青年教师虽缺乏教学经验,但他们充分掌握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说课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自我的平台,能激发他们在工作、学习中的积极性。由此,说课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三、师范生说课可行性透析
从师范生自身素质看,他们已具有充分的知识作为说课的基础。各高师院校相继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学生中广泛开展说课活动。他们经过大学三年的专业化、系统化学习,对专业知识已有较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学科教学论和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学、班主任学的学习,掌握了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都为师范生开展说课活动构筑了一个教研平台。
师范生开展说课活动是高师院校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师范生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学校都要求他们进行教育实习,因此他们都想在实习中讲好课,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考察一下自己的实践能力,这就为说课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心理需求和实现条件。师范生对说课的理论已经通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课堂教学有所掌握,并且在学科教学论课堂上接受过说课技能的系统训练。通过训练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说课不仅要求说课者说出“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这就不仅要准备充分,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案有清醒的理论认识。说课还要体现出对教材的理解,对教育对象的认知和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所选用的教学方法的评价,它需要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教育教学理论去整理说课的思路,使说课的过程真正成为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通过说课训练,不仅培养了师范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运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他们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自创“说课流程图”,将说课的全过程分成九个环节,分别是:说框题、说本框题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说课程标准、说教学目标、说确定重点的依据和确定难点的依据、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训练。他们把说课流程图制作成CAI课件,并把它到网上进行交流,以拓宽教学视野和思路,这既提高了高师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又提高了文科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彻底改变了过去文科学生“述而不作”的旧观念。在说课过程中真正“培养了高师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培养了高师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现代师范院校非常注重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说课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尤其是高师院校试图通过说课增强师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在说课过程中,必须正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做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并力求“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既要言简意赅,言辞中肯,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达到以上目的,高师生就要主动地翻资料、查依据、寻方法、制教具,与同学商量,向老师请教,这样就能变被动的“死学”为主动的“活学”。
说课范文6
一 理解说课本质,掌握说课的基本原则
按照现代教学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说课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为没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
2.客观再现,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故作艰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课者的教学设计。
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说课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说课仅仅是为说而说,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花架子”,使说课流于形式。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以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教学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只说某一概念是如何引出的,或某一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或某个演示实验是如何设计的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的原则,防止囿于成规的教条式的倾向。在说课时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二 关注流程,掌握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课堂的优化。备好课是说好课的前提,而说好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说课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说课,首先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好的教学方案。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教材简析。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从其知识内容到编排形式,都会构成一个系统。要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一个学年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提出本课时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就越合理。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单元章节的要求,三是课时教学的任务,四是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统盘考虑,再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从而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第三,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说清楚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搭配,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此外,在以上说教材的常规内容基础中,我们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2.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采用的手段和理由;为处理某个习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等。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别”的原则。因此,说课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正师生的位置。要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面部表情呆板、“我讲你听”,学者在下面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注意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4.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的基本内涵是课堂结构,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说,应该是精华、所在。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以面几个问题:
第一,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需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还要注意,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清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第二,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第三,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第四,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