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和动物的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和动物的故事范文1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送给我一颗鸟蛋,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一颗什么鸟蛋,只是在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将它孵化出来直到养大!
我把它放到暖和的地方,用棉花做了一个简易的鸟窝。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一些日子,小生命终于诞生了。您不知道,破壳而出的那一瞬间,我有多么惊讶、多么高兴!我挑了一些极小的食物,喂给它吃,这小家伙还真能吃,一连吃了很多。我按照朋友教给的方法加以精心喂养和调教,几个月下来,小鹦鹉不但学会了“你好”、“晚安”、“欢迎”、“拜拜”,等等普通的日常用语,还从那些闲杂人员中学会了“顶嘴”和一些诸如:“去你”,“打死”等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小鹦鹉还学起了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锤子敲打的声音,健康歌里的“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就这样,我和小鹦鹉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当我放学回家,它就会落到我的肩膀上,用嘴给我“梳头”表示欢迎我回来。早上的时候,总是它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它经常喊着:“懒猪,起床了。”
有一次放学回家后,我发现钥匙放在了屋里,我非常着急,就在我沮丧的时候,小鹦鹉飞到了我肩上,用它那锋利的嘴角啄着我的脸,顽皮的说道:“有办法、有办法!”说完就不知去向了。我知道依赖鹦鹉是不行的,只有自己想办法才行,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玻璃打碎,就在我举起石头时,忽然小鹦鹉飞到我肩头扇动着它的翅膀,我仔细一看,它嘴里衔着一串钥匙,我喜出望外,这一次是鹦鹉帮我渡过了难关。
还有一件事,使我终身难忘。记得那一次,我在池塘边玩,当时只有我一人在那儿,一不小心,我摔了一跤,掉进了池塘,池塘的水非常深,可我偏偏是一个“旱鸭子”,我努力的挣扎,可我怎么也爬不上岸来,我绝望了,以为这回完蛋了。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我父母居然赶过来把我拉了上来。后来才知道,是我的小鹦鹉及时飞到父亲身上,用嘴拼命的把父亲往池塘边拖,我才得以获救。
就因为有了这只可爱的鹦鹉,我的同学经常来找我玩,使我的生活也增添了几分乐趣。
一天,我正在和我的小鹦鹉一起玩耍,妈妈却把我叫到一边,严肃的说:“儿子,你必须把鹦鹉放回大自然!”我问妈妈:“为什么呀?”妈妈告诉我:“小鸟与人经常生活在一起,而不生活在自然中,不但生活不好,而且还将缩短寿命。”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情很矛盾,是将它放回大自然,还是将它留在我身边呢?我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夜晚翻来覆去睡不着,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小鹦鹉看到我不高兴的样子,好像知道了什么似的,也和我一样整天闷闷不乐。经过几天的慎重思考后,我最终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它放回大自然。作出这个决定后,我便觉得全身轻松了许多。因为我是多么爱它的呀!我怎么忍心让它生活不愉快,怎么忍心让它缩短寿命呢?
一天清晨,我将小鹦鹉捧在手心,脸紧靠着它的头。我和它相处这么久,关系那么融洽,我是多么舍不得让它离开啊!当我松开手的一刹那,我的心情是多么沉重,也就是在那一刹那,我第一次因为心事流下了眼泪。小鹦鹉并未立即离去,而是用自己的小爪子抓了抓脸,好似它也十分伤心,正和我一起流泪呢!我和它望了又望,终于,它扇动它的翅膀,向空中飞去。我一直注视着它,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人和动物的故事范文2
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小主人公尼尔斯虽然因为受到小精灵的惩罚变成拇指大的小人,但是就是因为变小,才有可能骑上家鹅马丁的脖子为环游世界提供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将他之前一贯喜欢虐待家里动物、厌恶学习、喜欢搞恶作剧的形象和变成小人经历多种困难挫折、变得有同情心、善良正直的形象形成对比,这一对比很明显地反映出小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荒诞的故事却蕴育这样的成长的主题:骑鹅旅行的过程既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自己成为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的过程;不仅是尼尔斯视野逐渐扩大的过程,也是他内心变得强大、精神世界变得丰富的过程。在这个成长的过程里,尼尔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他抛弃之前的恶习,渐渐地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善美的品格。整个童话故事以责任、爱心、智慧为理想追求,更体现了人和动、植物美好和谐相处的画面。尼尔斯是作品里唯一人类的代表,开始飞行时,野鹅领头阿卡不接纳尼尔斯在飞行队伍中,他认为人类是动物的敌人,所以不能让尼尔斯同去拉普兰。但尼尔斯通过勇敢和智慧,帮助野鹅群战胜狡猾的狐狸,成功解救一只野鹅,才缓和了尼尔斯和野鹅群紧张的关系,也为尼尔斯赢取了阿卡的信任。只有人和动物互相取得信任和尊敬,才可以和谐共处。尼尔斯通过自己的智慧、勇敢和真诚成功化解了人和动物之间的矛盾,说明人和动物是能够成为好朋友的。尽管这些故事看似荒诞,但是作者却告诉读者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只要善待动物、善待自然,学会与动物协作,与自然相处,人将会和自然成为最亲密的伙伴。
艺术特色
视角
作品中采用“多重选择性的全知视角”。此视角多借助于故事中人的“感官”机制,充分调动人物的视听感觉功能,来传达内在的思想活动与情感倾向,组成故事情节最为生动的部分。如第14章对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介绍,作者直接让瑞典国工出场,以自豪的口气向一个思念故土的贫苦小提琴于讲述斯德哥尔摩的传说,体现了瑞典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样,第19章中,作者安排一群旅游者出场,以其中一位旅游者的口吻向读者讲述了耶姆特兰的传说,形象地把这个地区的地形地貌与传说结合起来,使得作品极为生动浪漫。这种表达隐藏了叙述者的身份,让人物通过自己的眼睛和思想活动,语言客观而又不丧失感受力。从阅读感受上来说,既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又显得相当客观可靠。
描写
人和动物的故事范文3
无法勾勒出“外貌”的老人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
……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
……他木然地说,……
搜罗《桥边的老人》里面“直接”写到老人(跟老人外貌相关联的),就是上面的这些句子。毫无疑问,“老人”是《桥边的老人》里的主角。但这个主角是啥模样,我们的确说不清楚。因为,他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冰山”。
我们只知道他“戴钢丝边眼镜”、“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尘土的灰色面孔”。老人的外貌是“模糊”的:
他只是“累”,只是“走不动”,只是“疲惫不堪”……
我们无法窥见他,也只是看到他偶尔“露出笑容”,以及“茫然”、“木然”……
我们也根本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老人”,就是他的“名字”,这里,“老人”成了一个“符号”。
他是在那一场战争中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人的一个“代表”,战争让所有的人都没了姓名。可不,《桥边的老人》中出现的“人”,他们只是叫着“男人、女人和孩子”、“一些士兵”、“农夫们”等等,包括“我”眼中的“敌人”,老人口中的“上尉”,何曾有名函?这就跟老人曾经照料的动物都只是叫着“山羊”、“猫”、“鸽子”一样,“人”就是他们的“共名”。战争,让所有的人失去了“身份”。
而《桥边的老人》正是写了这样的一场战争。
“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这样一位不知是谁的老人,在“路旁”,一直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还在原处”……“始终坐在那里”……“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他没有向“大车、小车、男人、女人和小孩在涌过桥去”……
他太平常、太普通了:
“没家”――孤独;
“七十六岁了”――年迈;
“政治跟我不相干”――“单纯”。
这里的“政治”,该是当时(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共和政府军和法西斯佛朗哥军之间的激战。
老人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他似乎与世无争,他并没有把自己摆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一方。他只是“强调”,“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那时我在照看动物”、“我只是在照看动物”。老人甚至也不愿离开“他的故乡”,他说“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但是,他“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然而,战争并没有因为他的孤独、年迈、“单纯”,而“善待”他,他就这样被无端的、无情的、无奈的“卷入”到战争(政治)之中,战争(政治)带给了老人巨大的痛苦。
老人与桥
文章这样写“桥”的:“河上搭一座浮桥”、“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探对岸的桥头堡……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我凝视着浮桥”,“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
处处与桥发生关联的,似乎只是“我”:“我的任务”、“我又从桥上”、“我凝视着”、“我问,边注视着”……而老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到过“桥边”,他倒是一直就在“路旁”。桥与老人,似乎并无关涉,他始终并没有关照过桥,也始终并没有走过桥去。
我们看这座桥,是“河上搭着一座浮桥”。浮桥,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浮桥的字典意义),它通常是为某项紧迫任务而临时搭建。这里的浮桥,说不定正是为了这场战争而搭建起来的。它从根本上就不该跟老人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战争的逼近,老人才被逼到了桥边。
关于老人与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猜想:
老人要过桥去吗?过桥,就是避开战火,求生。“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这是求生欲望的驱使。老人之所以离开圣卡洛斯,则只是因为“那个上尉叫我走”、“人家叫我走”。而来到桥边的路旁,老人却“始终坐在那里”,他并没有走过桥去。
老人有过过桥的意愿吗?或许有一点点的。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非常感谢你。”
“走不动”,是不过桥去的显性“理由”,“待一会,然后再走”怕也是“托词”,“那边我没有熟人”,则是推脱、是明确地表明不过桥去的意思了。
老人会离开“桥边”,返回圣卡洛斯去照看他的动物吗?这恐怕倒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老人明知不过桥去的后果仍然不过桥去,他唯一惦念着的就是他的动物们。
过桥则有生之可能,不过桥则与死亡相伴。“桥”,是生死攸关的分界。
但是,最终老人没有过桥。
老人与动物
战争,能够摧毁、毁灭,所以叫“战乱”、“战祸”。《桥边的老人》,没有战争的直接描写,但从侧面,我们嗅到浓厚的战争的气息: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山雨欲来,战争一触即发。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有的“人”都在求生,但是老人却没有,老人只惦念着他照看的动物。
一面是毁灭,包括“人”;一面是“照料”、“照看”,而且是动物。
看老人对动物:
“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
没有办法,“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对动物可能的“遭际”,“我简直不敢想”、“不想也罢”;
到最后“木然”,只是自言自语“我只是在照看动物”了……
动物,成了老人的唯一!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地呢?
“我”
不能不提“我”,“我”是“故事”(虽然本身没有什么故事)的叙述者。这种叙述角度叫做“有限视角”。曹文轩说:“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②。其实,这是与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吻合的。
“我”除了是故事的叙述者以外,又是一个士兵、或者是一个下级军官。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我”怎样“过桥去”,怎样“完成任务”,怎样“回到原处”,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是一个“称职”的侦察员。在完成任务后的时时刻刻,“我”的目光所及,也总在他侦察对象所在的方位:“凝视浮桥”、“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了老人,发现了桥边的老人,才有了桥边的老人的故事。
《桥边的老人》课后“思考与实践”说,“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照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不错,而“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方面“我”处处关照老人,时时提醒老人,须得离开桥边,这不可久留之地。
另一方面,文章最后,“我”说:“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一是战争还没“来得及”打响,二是老人的猫会照顾自己。“我”为老人庆幸,也在为老人祝福、祈祷。这同样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
注释:
①海明威:《桥边的老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
人和动物的故事范文4
[关键词]哈萨克族 动物故事 生活习俗
[中图分类号]I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72-02
哈萨克族是新疆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的民族,他们为新疆的畜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与其他民族一样,哈萨克本民族原有文化与外来文化相撞击后产生了独具特点的哈萨克族文化,而民间文学作为哈萨克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动物故事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的特殊门类。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动物是哈萨克族最常接触的,动物故事也与哈萨克族的生活紧密相联。
一、哈萨克族概况
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居住着数以百万计的哈萨克族人民,他们勤劳勇敢,是中国历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民族。在今天,哈萨克族更是闻名于世。“哈萨克”一词作为该族的族称为世人所熟悉,“白天鹅”作为哈萨克族自己对这一族称的解释有着许多优美的民间文学作品作为依据。
二、哈萨克族动物故事
动物故事是以动物为主角来开展故事情节的,哈萨克族的动物故事也是如此。动物故事的特别之处是在这类故事中出现的动物被充分人格化,会讲人类的语言,做人才能做的事情,甚至具有和人一样的思想感情,但同时它们又具有作为动物的生活习性。总体来说,哈萨克族动物故事可分为如下三类:
(一)解释性动物故事
此类动物故事多用来解释某种动物的外貌由来或它的习性。例如《鹌鹑的尾巴为什么是短的》中,讲述了鹌鹑的尾巴很短的原因。在故事中,小小的鹌鹑是勇敢的化身,是为大众利益献身的使者,这也体现了哈萨克族的思想情感。哈萨克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勇敢无畏的民族,在他们的身上永远流淌着热情、奔放的血液。
类似的还有《燕子的尾巴为什么分叉》《鸱枭的喙上为什么没有洞》等,都是解释动物外貌特征的故事;而解释动物习性的有《骆驼喝水时为什么四下张望》《猫和狗为什么结仇》《公鸡和鹦鹉》等等。这类故事在哈萨克民间数量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二)图腾性的动物故事
所谓图腾,就是将某种动物或植物或非生物视为与自己氏族有亲属关系或某种特殊关系,并认为它是自己氏族的保护者而加以崇拜信仰。①
哈萨克族的《牧羊人和天鹅女》作为该族族源传说的一种变体便是典型的动物图腾故事。
(三)寓言性的动物故事
寓言性的动物故事有明显的教育意义。代表作品主要有《蚂蚁和马》《狮子和狐狸》《狐狸的药方》等。寓言性的动物故事产生之初,在阶级压迫的大背景下,广大被剥削阶级面对苦难深重却又无力改变的生活,用一些含有讽刺意的动物故事来抒感成了最佳选择。如《鹭鸶告状》这则故事里,鹭鸶是个弱势的象征,它的无奈在故事里表现得诙谐却入木三分。在这类故事中,弱小动物和凶残动物之间的矛盾含蓄地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熊、狼和狐狸》《强词夺理的刺猬》《孤儿与国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然而寓言性的动物故事发展到后来,已经不再单纯地表现阶级对立,更多的开始关注思想道德教育,表达一些新思想。如《狮子和公牛》这则故事就脱离了表现阶级对立的老套,着重讲道理,告诉人们有些人在别人的夸赞声中会失去自知之明,落入别人挖下的陷阱。这则寓言性的动物故事用寓教于乐的方法传达了其要表达的双重含义,这种方式能让人在开怀一笑的同时将道理牢记,效果必定显著。
三、动物故事反映出的哈萨克族生活
(一)游牧生活习俗
哈萨克族从古至今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游牧,主要是指季节性的搬迁和转移牧场放牧。在游牧生活中转移牧场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哈萨克牧民重要的生活内容。转场时,牧民要赶着牲畜群带走所有的生产和生活用具,这些物品通常由骆驼驮运,人则骑马或骆驼。因此,马与骆驼和牧民所饲养的羊、牛等家畜是哈萨克族牧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交通工具。所以在哈萨克族动物故事中常见的是以马、骆驼等家畜为主要角色的故事,如《马见了骆驼为什么不安》《四畜的对话》《狐狸、牧羊人和熊》等。它们在哈萨克族中口耳相传,体现着哈萨克族的智慧与审美情感。
(二)日常生活
留意哈萨克族动物故事里出现的一些背景,不难看出,很多的动物故事都透露出了关于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的信息,例如《鹌鹑的花招儿》中,媳妇和姑娘端着的肉以及老太婆正在挤的牛奶,是哈萨克族饮食的主要部分。由于哈萨克族游牧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不能像其他民族一样定居在一个地方,因而也就不能耕种粮食,用粮食作为其饮食的主体。哈萨克族的肉食主要有牛、羊、马肉,平时多吃羊肉;奶类主要有羊、牛、马和骆驼奶等,奶制品花样繁多,出现在哈萨克族餐桌上的面食主要有馕和包尔萨克,这些都反映了哈萨克族的畜牧业生产和生活场景。
受游牧生产方式的影响,哈萨克族难以在固定的地方定居下来,一年四季要辗转于各个牧场,便于拆卸的毡房是最佳的选择。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同时决定了其服饰特点,哈萨克族的传统服装完全与所居的自然环境气候相适应。
(三)家庭婚姻生活
哈萨克民间流传的动物故事种类繁多,其中不乏以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来讲述哈萨克族家庭婚姻生活的故事。如《鸱枭的喙上为什么没有洞》里,鸟王为仙女修造宫殿这一情节折射出了哈萨克的婚俗:男子成年娶妻时要从原来居住的毡房(父母所住的毡房)中分出来,另架毡房居住。哈萨克族的婚姻生活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深受传统婚姻制度影响的同时又不失与时俱进的变化。
在一些解释性动物故事里,哈萨克族人民用一些特殊的身份来映射该族的家庭生活。例如《乌鸦称自己的孩子是“我的洁白的小宝宝”,刺猬称自己的孩子是“我的娇柔的小宝宝”》等一系列故事中,君王的命令高于一切,作为臣子,乌鸦和刺猬为完成君王交代的任务不得不交出自己的孩子。君王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映射出哈萨克族家庭生活中的父系家长制,丈夫的权威地位不容忽视。
(四)
伊斯兰教信仰在哈萨克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曾一度统治哈萨克人精神生活的萨满教也并没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彻底退出舞台,它与伊斯兰教一起影响着哈萨克人的生活,也反映在动物故事之中。从《牧羊人与天鹅妇》《马见了骆驼为什么不安》等故事中都不难看到它们的踪迹。
这些不同类别的动物故事虽然产生的时代不同,要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但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了下来,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反映着哈萨克族的生活习俗。
四、结语
哈萨克族动物故事是哈萨克族文化的象征性记述,它以其瑰丽、鲜活的动物形象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深刻地体现出哈萨克民族的生产、生活状况。这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哈萨克族早期的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思维、宗教活动等无疑具有可贵的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哈萨克族的一些动物故事已经在民间失传,但更多的却以它特有的传承方式世代相传,成为哈萨克族民间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的是哈萨克族的生活决定了哈萨克族动物故事的内容,而哈萨克族的动物故事同样也深深地反映、影响着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二者相互影响,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陪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注释:
①王堡,雷茂奎主编.新疆民族民间文学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页.
【参考文献】
[1]林继富.民间故事[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毕.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1月版.
人和动物的故事范文5
写动物,无论是写外形,还是写生活习性,都要注意准确措辞,再现小动物活动的情景。还得精选材料,因为我们和动物之间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儿,习作时,我们要挑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来写,把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写出来。此外,我们要学会联想,从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中体会它们的情绪变化,融入自己的情感。
佳作共赏
小狗肥肥
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育才文学社六年级 张荣凡
暑假,我去阿姨家住了一段日子。谁知,我刚去的那天,阿姨家的母狗就生小狗了。我一向很喜欢小狗,忙赶过去看热闹。
不一会儿,母狗就生下了一堆好可爱的小狗,在这一堆狗仔中,我最喜欢其中的一只黑狗了,它那肥肥的身子就像一个圆球。最叫人欣喜的是它的五官,都胖得挤到一块儿去了。和它的哥哥姐姐们相比,它的食量可大着哩!这不,刚下地不久,它就蹭到它妈妈的身边吃奶。瞧那馋样儿,长大了准厉害。
此后的每一天,我时刻关注着它。只要它不小心被它的哥哥姐姐欺负了,我就帮它一把。渐渐的,它跟我的关系融洽了。对了!因为它特肥,我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肥肥。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我该回家了。回家后的每一天,我都打电话问肥肥的情况。阿姨说:“干脆,等肥肥会吃食的时候,你把它抱回去。”
三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六,我终于抱回了我的肥肥。
有一次,我带着它去外面玩,突然,在一条小道上出现了一条样子凶猛的大狗。大狗身上有好几处伤口,看样子,一定身经百战。瞧那大狗,张开锋利的牙齿,口水从嘴巴里直往下滴,我见了,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我立马装作无所谓的样子,继续走我的路。大狗见了,径直冲我奔过来。在这危急时刻,肥肥不住地叫起来,还张开牙齿,像是在特意张扬自己的本领。我心里一热,忘了自己置身险境。大狗似乎也怕了我的肥肥,这不,它已夹着尾巴逃了。
每天放学,肥肥一定会出来迎我。它会咬着我的裤角,拉着我带它去玩儿。要是有个不小心,它那胖嘟嘟的嘴巴就会和地面来一个亲密接触。我在一边见了,笑得连肚子都疼。
有肥肥相伴,我的每一天都挺充实,肥肥也显得特开心。想不到,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能融洽到这种程度。
师生同评
叶老师:小作者写活了肥肥的样儿以及肥肥跟“我”的感情:战胜了大狗替“我”解围,每天放学它都出来接“我”,表达出小作者的感悟:“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能融洽到这种程度”。
人和动物的故事范文6
[关键词] 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分析
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充分反映在动画电影里,英雄通常为维护原有秩序而用反体制的方式去恶除奸。如《超人特攻队》的超人们就是为社会惩恶扬善,保护人类和平秩序,不过贡献突出的他们却没有得到平庸人们的认同,反而被要求不可以使用其超能力。对此,编导们提出了反对异议,因为这些无理苛求会弱化特殊人才的能力,最后,还是超人们家庭合力,抵抗坏人。《恐龙》则表达了一种新的英雄关系:社群整合,即共同团结抵御突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群主义开始出现。传统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主性,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社群主义则认为个人主义容易造成个人和社会的分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联合起来就是无敌,人都无法和社会和历史文化传承断裂。《超人特攻队》和《巧克力冒险工厂》可谓是两者的典型代表。
一、美国动画形象设计原则
卡通动画利用拟人的手法,对事件、主体、城市等相关信息紧紧相扣,能把流行元素融合进来进一步展现相关思想和主体。动画片和电影的形象设计原则同样如此。美国动画对人物形象的设计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一套叫做“动画电影的创意设计与执行”的程序,以使人物形象尽可能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制作方面也是颇费心思,保证影片能够大卖,实现商业利润的最大化。
1.便于识记。如“PLEASED THE EYE”,意思是引人注目,这也是美国动画电影对主角形象的设计要求。当然简练、动感、活泼、可爱等特点不可缺少,还要求人物形象有创意、有新意,甚至能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信息寓意简单明了,使人们一眼看见就能印象深刻。这种要求使经典形象一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超人、变形金刚、蜘蛛侠等,每个形象都深入到了观众的心里。
2.遵守美学规律。电影领域对动画形象的设计通常采取以下两种美学规律:(1)对解构主义的运用,即人物的头、四肢、躯干的联系和比例,有的设计五官能散布于周空,这样的运用能增加人物的独特性和跳跃感,有利于被观众熟识;(2)价值的普世性,一般面对全球发行的动画电影,他们所考虑的因素除了本国,还特别关注人类美感的共同性,比如,有资料表明人类更加喜爱儿童和婴儿,这些也影响了动画形象的设计,动画形象的身体比例就喜欢近似于儿童身体比例来进行设计:大头、大眼、三头等身,等等。
3.注意文化象征。动画电影的人物形象设计,除了关注其故事背景和情节之外,其所承载的大量文化信息也要必须认识和考虑,挖掘出其中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文化观念以及产国的历史发展等方面。只有全面认识并发掘其中的各种信息,才能准确无误地传递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世界观及价值观。比如《功夫熊猫》,其美式的夸张表情和耍宝闹笑以外,阿宝、功夫等都很好地把握了中国元素。
4.注意形象要与性格的变化而变化。哲学告诉过我们:事物的作用是相互的。就拿卡通形象和人物性格来说,一方面形象要求能符合人物的性格,另一方面,人物的性格也不断要求形象的丰富多样。美国的经典卡通形象通常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这些卡通人物依旧给我们不断带来新的故事和惊喜,人物性格越来越丰满,人物也越来越成熟,但形象是格式化和人物化的定式,变化和调整几乎根本跟不上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变,这无疑需要人物形象也丰富多变,来共同推进故事的发展。
二、美国动画片英雄形象角色的具体实例分析
蜘蛛侠是一个众所周知并广为大家喜爱的超级英雄。在《惊奇漫画》(Marvel Comics)以动漫的形式连载,也是《惊奇漫画》里的超级英雄。故事描述主角Peter Parker在一次课外活动中,被一只遭受过放射性污染的蜘蛛意外咬伤,使Peter Parker开始具备蜘蛛般的特异功能,也改变了Peter Parker的一生。使他决定做蜘蛛侠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叔叔于班遭人杀害,Peter Parker认为那是自己的错误,于是他决定做蜘蛛侠,来拯救更多的人。蜘蛛侠的手指有吸附的能力,能够像蜘蛛一样在墙上行走,能够制造结实而有韧性的蜘蛛丝并带有黏性,用他可以编制成蛛网,利用蛛丝在大厦之间摆荡穿梭而行。蜘蛛丝是蜘蛛侠所调配的特殊化学配方,压缩储存于胶囊当中,可透过手掌的控制器发射。沙人、八爪博士、绿魔等反派都败于蜘蛛侠手。
《侦探动漫》里的超级英雄蝙蝠侠诞生于1935年5月。故事讲述的是布鲁斯・韦恩,父母遭人杀害而心灵受伤,开始周游世界,在环游世界的十年他接受了各种训练:中国武术、刑事侦探等,再次回来时他开始将心灵的伤痛和恐惧转化为对罪犯的打击动力。他开始变身为蝙蝠侠。布鲁斯是个富豪,因此他给自己装备了各种超级武器:刀枪不入的蝙蝠车蝙蝠飞镖等,并战胜大反派稻草人和谜语人。蝙蝠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超级英雄,伸张正义,打击罪犯,这部作品的另一个成功的原因在于,卡通连环里营造的逼真和震撼的视觉效果使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幻想和渴望。
2003年的《海底总动员》(Finding Memo)由安德鲁・斯坦顿导演完成,据他回忆说,小时候看见玻璃缸里面的小金鱼时就在想: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们难道不想家吗,难道不想自由吗,难道不想逃走离开吗?正是这些奇思妙想,使安德鲁创作了《海底总动员》。这部动画电影讲的是海中自由自在的两条鱼,马林和他儿子尼莫喜剧般的多事旅程。有一天,在大堡礁,尼莫意外被抓,被迫离开了家,被扔进了能俯瞰悉尼港牙科医生办公室的鱼缸里。这位小心谨慎的父亲在友好但又健忘的笨鱼多瑞的支持下,开始了艰巨而又危险的历程去拯救儿子,可马林却发现自己当不了英雄――他的儿子尼莫有自己平安回家的大胆计划。在经历了一番艰苦的努力后终于父子团聚。这部电影的制作可谓非常精良,海底世界营造得美轮美奂,真实逼人,堪称最美的动画海底世界了。这些离奇的冒险经历来自普通的勇敢而并不是超级英雄,刺激和迎合了观众对冒险、奇遇和现实逃避的幻想。观众的评价非常高,说:“爆笑幽默海底奇遇!震撼数码特技海洋世界!”这种社群意味的片子叫好又叫座,在美国开映之初就票房大卖,斩获7 000万美元。各国观众都很喜爱和欢迎,在韩国的票房遥遥领先其本国电影。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故事讲述的是鲍勃这个曾经最伟大的超人特工告别了惩恶扬善的生活15年后,和他的妻子(也是著名的超人特工)已经拥有了平民身份,还搬到郊区和三个孩子过起了平常人的生活。但是,鲍勃十分渴望重温以前那种出生入死的超人生活。超级英雄的故事就此开始精彩的上演。尽管是部动画和幻想的电影,但是画面和场面都做得很真,比如人的动作和表情,人肌肉的变化移动,无不让人目不转睛。《今日美国》给出的评价是:“视觉极具震撼!动作场面令人热血沸腾。”此片一经问世,就取下了美国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并且连续两周夺取电影票房排行榜冠军的位置,同时,它也打破了各项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成绩非凡。
三、动画人物与影片的立意分析
20世纪的80年代以后,在西方的伦理界开始出现了对“动物权”话题的讨论。有的学者以伦理为依据,不提倡人类吃肉,提倡人类解放动物,认为这有益于人类自身;有的学者觉得是人类妄自为大,不关心对动物权的保护和重视;有的学者以生命轮回的理论希望人们能心怀慈悲,停止对动物的杀戮;也有学者就“权力”概念出发指出“动物权”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这种争论确实对人类的伦理提升和视野范围的扩大都有好处。这些在卡通动画电影中都会有影响和反应。动物造型拟人化,传统而悠久,唐老鸭、米老鼠、高飞狗及小熊维尼都是典型例子。不过这种形态多为亲近儿童,视动物为宠物的心态,这对解放动物及动物权方面来说,几乎意义为零。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人和动物的关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开始在动画电影有了深刻的反映。《狮子王》里的小狮子王辛巴,有一天和父亲木法沙徜徉在草原中,小辛巴问父亲:为什么我们要吃肉?父亲木法沙回答说:自然万物生生不息,我们死后滋养草木,草木再滋养许多草食动物……这就是万物循环,自然法则。《风中奇缘》主题曲很深刻地反映出了人和动物的关系:共生和谐,就像印第安的狩猎文化一样,平衡而不竭泽而渔。《小马王》也深刻地表达了人和动物的生存观。在《小马王》里,别出心裁地以马的视角来看待美国西部开拓的意义,一开始的旁白就点明了作品主旨。借着这种全新的思维和逻辑,对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进行多元而全新的展现,隐喻的是对压迫的不屈和反抗的精神。
动画电影目前的发展势头良好,所取得的成绩也十分不俗,当然,这和其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是有密切关系的。此外,动画电影导演和创作者也能够采用全新的手法带给观众豁然不同的感受。《怪物史莱克》和《超人》,都无疑是很好的诠释和注脚。一些正面的形象和英雄,通过可爱动画人物的展现,观众在娱乐之余,也能深切感受到动画电影的创作的立意中心,引起共鸣。
四、人物与电影精神的传递
影视动画其实只是一种艺术的表现现实,它在给观众和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是创作者们对自己的经验、思想、感受、思考等方面的领悟和创新的呈现,因此与其说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倒不如说是一个精神桥梁,是人物与电影精神的传递。
五、结 语
在社会日益进步和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动画电影就是一道可口的精神菜肴。只有把握动画的特点,不断总结分析,才能不断做出好的电影,不断有观众喜爱的英雄形象出现,并不断使动画电影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欣如.动画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董立荣,等.经典动画作品解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3] 袁恩培,李伟敏.动画角色塑造中的服饰设计[J].电影文学,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