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文1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文2

古代的诗歌中关于“黄昏”的诗句有很多,“黄昏”在古诗词中有许多不同的称谓。例如,“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中的“日暮”,这一时间指示词,为刘长卿这首诗描摹了一副朦胧的情感背景,类似的句子还有“日暮乡关何处是”。夕阳还被有的诗人称为“暝色”,李白著名的《菩萨蛮》即有诗云:“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2],李白笔下的黄昏,仿佛是拥有了充沛的生命力,能够感应到登楼人的内心情愁。黄昏在古典诗词中还被称为“落日”,贾岛以用词精准著称,他有诗句写到黄昏,“怪禽啼狂野,落日恐人行”[3],贾岛以一个“恐”字表露了他对于夕阳西下的独特感伤体验。有的诗人直接称呼“黄昏”,李商隐曾借夕阳表达他那捉摸不定的感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勾”中,“黄昏”是他愁苦无依的情感外化之物。

“黄昏”,也算是中国最古老、最经常引起诗人情思的意象了,往往引起怀人之悲,它以其朦胧晦暗的色泽,夺得诗人的青睐。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有诗《君子于役》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4]暮色黄昏已经不仅仅是作为独立于诗人情感之外的景物存在,这里面的“黄昏”是浸染了思妇的愁思。“黄昏”,作为一天当中最祥和、最宁静、最充满家的味道的时刻,在炊烟袅袅中,家中的妇人本该盼归自己的夫君。而“黄昏”为一天中渐趋归家的时刻,在外劳作的人纷纷归来,大自然中的小动物也纷纷回到了自己的巢穴,独有征夫在诗中是空缺的,在万物归于宁静祥和的安顿时刻,他去干什么了?他为什么在归家的时刻没有出现?思妇的这份愁绪感染着我们。思妇的愁思,在夕阳西下的意境浸染下,便成为整个大地生命的一种呼唤。唐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同样是一副黄昏后向往安宁的图画,“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5]苍茫的远山,无尽的白雪覆盖的世界,万籁俱寂,在暮色苍茫夕晖斜照的时刻,那一声充满了居家气息的犬吠,引起了多少苍凉但却无限温馨的回忆。在外的征人又何尝不想投入这样一幅画面中去。游子的疲惫与困乏,在那一豆烛光、一声犬吠之中,生命得以安慰,这个晚归的背影让人充满了无限的、生命满足的幸福感。日暮时刻,在农耕时代的古老中国,引起了多少思妇、思夫的愁肠,又有谁不渴望在生命渐趋宁静的黄昏时刻与家人团聚?

“黄昏”引起了思妇、征夫的百般愁肠,同样也引起了远在他乡的游子无限的怀乡柔情。李白的《菩萨蛮》以唯美浪漫的情感体验提升了他对黄昏的体验,“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街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6]他这首关于黄昏意象的千古绝唱,“暝色入高楼”一句,几乎把黄昏写活,以至于诸多世人频频推敲李白这句诗的出处,有人说来自孟浩然的“愁因薄暮起”,或者是“向夕千愁起”,有人说是皇甫冉的“暝色赴高楼”等等。诸多的诗人都有过对黄昏深刻的生命体验,黄昏成了许多诗人心中一种共有的意境。李白的黄昏景色凄凉、黯然,远离故乡的游子登楼伫望,归家的路漫长无比,夕阳西下的风景,牵动了多少游子思归的离愁别绪。而中国的诗人在漂泊的征程中,无不是在寻找一个心灵的栖息地,一副可以让灵魂停止漂泊的淡抹的黄昏归家图,勾起了多少在外游人内心最柔软的乡思之情。李白《忆秦娥》中的黄昏景象也写的很传神,“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7]诗句末尾“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个字,将个人的悲欢离合推入到浩渺的时空之中,一己之悲欢与历史休戚相关,这里生命的不自由与灵魂的漂泊困顿,道出了无数读书人的心声。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样拨动了多少游子的心弦,里面日暮之下的故乡,已经远远不是地理位置上的故乡,而是精神家园的意味。

综上所述,“黄昏”意象无不浸染着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但是,这些意象个体又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诗人传情达意的需要形成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黄昏”原型的审美内涵,显示出中国古典诗词“黄昏”意象独特的艺术情趣和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任海天.论韦庄诗中的“夕阳情绪”[J].北方论丛,1996,(02).

[2][6][7]李白.李白诗歌全集[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黄鹏.贾岛诗集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

[4]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文3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

1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1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6、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1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1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自居易《忆江南》

21、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2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23、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

2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2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7、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3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3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3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3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6、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3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3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39、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0、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1、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4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4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4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46、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47、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4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5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5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5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7、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5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0、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

6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文4

一、意象特异式

特异是重复渐变骨格或基本形的一种特殊变化,即有意识地在规律中出现一定的差异或局部的突破,使之成为画面的视觉焦点。

有一首无题诗是这样写的:

轻风一级

和风三次

台风十二级

耳边风零级

诗的前三句,通过对意象进行富有规律性的铺排,造成一种明确的方向感和动态感,末可,在前面“自然风”的渐变骨格中,突然出现一个十分特异的物象--耳边风,令读者猝不及防,从而收到一种讽喻的奇效。运用特异构成这一绘画技法时,意象铺排的几何级数越高,那么,“特异”在视觉上所产生的“突破”效果就越奇。

二、意象复迭式

复迭是绘画中平面构成的常用形式之一。其以一个基本形为单位形,在重复结构的骨架中,简单而有变化地反复使用,以造出新的形象。而诗中的意象复迭,也正是通过对某一物象的“反复使用”来起到渲染气氛,突出形象的作用。

清人纪晓岚有一首题为《百鹅图》的诗:“鹅鹅鹅鹅鹅鹅鹅,一鹅一鹅又一鹅。食尽皇家千钟禄,凤凰何少尔何多”。诗的首句以七“鹅”复迭,尚嫌不够,继而又又三“鹅”续,极言其多,穷尽其态,将诗人的嘲讽之情表达得痛快淋漓。

三、意象并列式

“工于画道”的王维,在其诗作中,更是将绘画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如他的《田园东》七首之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不扫,莺啼山客犹眠。”其以意象并列之法,来描绘自己对清晨山庄一瞬间的空间印象。诗中大红与大绿的并举,使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再如他的《田园乐》七首之五,干脆连动词、介词和连词之类也不用,“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字一词,一字一景,可谓惜墨如金。然凝练而不失于简陋。六种物象,分别缀以不同的修饰语,使之带上了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时又使本来互不关联的事物,在一种寂寥空幽的背景之中,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四、意象渐变式

平而构成中的渐变,具有生命感、运动感和节律感。其骨格线严格依规律作或阔窄或远近或大小或高低的渐次变化,以取得渐变的效果。

下面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阀送青来。”诗句由茅檐花木而绿田白水青山,按从院内到院外,先近景后远景的顺序次弟写来,把读者的视线由一个点像牵延到一片开阔的境界之中。

再看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二句写远眺所见,绵绵苍山之中藏着一座白屋,视觉鲜明;三四句将读者的视线拉至近前,写主人夜归。全诗由远及近,由静转动,由寂到响,由点而面,极具方向感和运动感。

两首诗的意象组合,一呈扩展式渐变,一呈收缩式渐变,各尽其妙。

五、意象发射式

发射式的特点是有一个发射中心,即焦点。焦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有这样一首古饯别诗:东这一带杨柳树/西边一带杨柳树/南边一带杨柳村/北边一带杨柳树/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系得行人住

诗作以诗人的视角为平台,向东南西北作全方位的发射,极写“柳”的无处不在,极言“留”的无时不在。

六、意象比照式

所谓意象比照式,即运用绘画中的对比构图形式,将两种不同的物象对立于同一画图之中,使其在大小、主次、正反、优劣、美丑、强弱、明暗、雅俗、缓急等方面形成反差,相互映衬。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天也圆

三十包后/我从柳树林望你/你是一林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文5

冬天是漫长的,每个时间段的冬天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二十四节气中,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被称为“诗仙”的李白,曾写过《立冬》这首诗,字里行间,“小资情调”极为鲜明地显露了出来。立冬之夜,笔墨结冻,也懒得写诗了,于火炉旁,边取暖边温酒驱寒,醉眼蒙中,竟将月光当作了满地雪花。立冬了,这时万物收藏,纷纷规避寒冷,不过,“诗仙”李白,烈酒入肚,丝毫不减挥洒自如的诗歌情调,是不是还在美酒当中,酝酿着三百篇的诗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冬》是写立冬之后不久的江南的:“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我尤爱这首古诗,诗人白居易拿起温暖的笔,道出了冬不只是冷漠和萧瑟,还有美好和生机、安然和恬适,让人在路的尽头有了希望和向往。诗人借景抒感,给人心灵的碰撞和启迪。《早冬》里说,早冬天气虽已冷寒,但仍像春天一样可爱美好,“似春华”三个字,鲜活地赞美了冬天的美景和对冬天的爱意,让人在无尽的遐思中生出暖意来。

冬至是冬天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意味着冬天已过去了一半。“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的《小至》让人眼前一亮,不失美好的憧憬。作者写的是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孕育着春天的美好景象。在作者的笔下,冬至是孕育新春的开始,既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情趣,又让人浮想联翩。

冬天最冷的节气是大寒,也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这个最冷的节气在古人笔下也别有一番情趣。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大寒出江陵西门》中写道:“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大寒时节的早上,陆大诗人骑着一匹瘦马出城,虽然太阳无光,风大温低,城外一片苍茫萧条的严冬景象,连动物都很少见,且这时候年关将近,他又身处异乡,但他却没有感到悲凉,心中反而涌起一股山川依旧、悠然陶醉的豪情,这是一种何等境界的人生旷达啊!宋代诗人文同,虽然名气不怎么大,却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和仲蒙夜坐》:“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寒夜漫漫,外面冷风呼啸,屋内寂静凄清。睡不着的时候才知道是茶水的作用,大寒节气,应该喝酒啊!屋里寒冷,砚里的墨都结了冰,灯花堆积了很多也不管它。衣袍虽又破又薄,但只要有书读就行了。这是一幅让人钦佩的寒夜苦读、舍我其谁的画卷,诗人那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精气神让人掩卷难忘!

提起冬天,人们最想念的是雪,因此雪也成了冬天的代名词。古诗词中描写冬日雪景的非常多,也都很有特色。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可谓是一个冷寒的画面,但冬天虽至,却不凄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作,结构至为精巧。虽写江雪,但不直接入题,直到结尾才豁然开朗,“寒江雪”三个字生生地冒出来,让人回味悠远,很是吸引人。它乍看是一目了然的山水画,没有行人和飞鸟,只有一位披蓑戴笠的老翁孤舟垂钓。诗人借此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写出了人生的荒寒静寂。《江雪》画面十分幽冷,意境却十分空旷明净。诗人柳宗元身处逆境,执着而不孤独,坚定而不妥协,孤愤而又向上,宁静而又超脱,这便是冬天里驱走寒意的一篝火。“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唐代祖咏的名作《终南望馀雪》,是一首典型的咏雪诗。这首诗是说,终南山北岭景色秀丽,积雪像是浮在云端。初晴的阳光明亮地照在树梢上,可是长安城今夜会更冷了吧?此诗紧扣主题,咏物寄情。清新明朗,朴实俏丽。“阴”“秀”“浮”“明”“霁”几个字,把这首诗给写活了,将冬日雪景明亮亮地呈现出来,真是一首千古佳作。诗一开始先铺写终南山明亮的颜色,末句却笔锋陡转,裹着浓重的诗意和美感,真实地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更能温暖人心和打动人。

提起冬天,还有一种花是绕不过去的,大家也都能猜到,那就是梅花。古诗词当中,赞美梅花的作品甚多,北宋王安石的《梅花》极具代表性。“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笔下,楚楚可人的梅花,不媚俗,不自卑,散发着幽香,在冬天里凌寒开放。这首梅花诗,不加雕饰,语句十分朴素自然,虽简短,却很有味道,让人在清新的文字里,分享到梅花的清香和高洁。写梅花给人深刻记忆的,还有南宋词人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一树报春的红梅缀满琼枝,半开香脸,娇态柔美,宛如美人出浴,新妆初罢,婀娜多姿。李清照的《渔家傲》,温婉地表达了对梅花的欣赏和喜爱,写得真是令人心醉。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范文6

关键词:古典意象 现代性抒写 孤岛意识 郑愁予 《错误》

《错误》中的主要意象有“江南”、“莲花”、“东风”、“柳絮”、“春帷”、“归人”、“过客”等,他们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对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古典美的意象。但是作为台湾现代诗坛中现代派的代表人物,郑愁予则通过化用古典诗歌意象的现代技法,表现出他对于客居台湾这座孤岛的现代性思考。

一.郑愁予深厚的国学积淀,用古典意象勾勒出三月的江南。

童年时期的郑愁予在逃难途中,仍由母亲教读古典诗词,他可以说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文人。他自己就曾说过:“我从小喜欢国文,当时已看过多部小说,还读了很多旧体诗词。”《错误》在九行的短小篇幅中,连续用十五个意象。而这十五个意象每一个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为文人刻画,但凡我们提起这个意象的名称,基本上都能说出其代表的古典情结。诗一开篇,就写到“江南”。它是屈原《招魂》中写到的凄婉哀伤,“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它是古乐府《江南曲》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令人沉醉与神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江南美得如梦中的天堂,让远去的游子,无限低徊伤感。“容颜如莲花”,在古典诗词中也颇为常见。白居易的《忆江南》和《长恨歌》中都有写到,“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粉嫩的莲花自然如同美人的脸面,但是其花开花落又预示着美人容颜的易逝。说到“东风”,我们自然而然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东风无力百花残。”“柳絮”是《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春帷”是周邦彦《满江红》笔下的“揽衣起、春帷睡足”的闺中女子。“窗扉”是陆游《院中偶题》中“画船欲解还归卧,寂寂窗扉听鸟声。”“归人”是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过客”是元代侯善渊的《益寿美金花》“获取或来如过客。”“意象经营独具江南特色和中国风味,有着中国诗的固有魅力。”他自己也说:“尊重传统也不可或缺。”一连串的古典意象进入诗里,仿佛一首怀咏江南的小词小令,营造出一种朦朦胧胧的古典美,具有其早期诗歌的传统性特征。这也就是有的人认为在读了他的诗后,认为他“是台湾现代派中的婉约派”

二.化用古典意象,拉开审美距离,凸显诗歌张力,现代诗歌技法的应用。

“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是本首诗的诗眼,两个古典意象是传统的,在相隔千年的历史之后,进入现代诗中,时间的距离,给本诗增添了大量的留白空间,再经由现代的读者的品味,自然就产生了无限的联想。“开落”是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是个体存在的自然状态,是不可逃离的宿命。这就表明,本首诗不是简单的情感状态描摹,而是对于存在的思考,逻辑的理性思维是现代人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窗扉紧掩”,本是中国传统闺怨诗的象征,但郑愁予在这里,只是化用了闺怨诗中人物的情感。在现代这个“不再相信”的社会状态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无处不在,将心灵之窗紧掩的又岂止是闺中妇人,所以在此处,更深层的表现出现代社会中,人是孤独存在的个体,周围都是紧闭着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是无法相互信任,更无法走进彼此的心。“归人”与“过客”,是一种生存状态的两个对立面。“对立”一方面代表着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意味着,双方之间不可抗拒的距离。对立与同一,拉开了审美的距离,增加了诗歌的张力。结合前文来看,“过客”一方面与前文铺垫的温婉江南和等待的闺中女子,形成背离,另外一方面也颠覆了传统的期待,造成了读者与文章的距离感。现代文学作品,通过隐喻、象征、留白等手法,造成其表现的情感的隐秘性,距离感与作品张力是其诉求之一。

三.身世飘零的孤岛意识,是其现代性的抒发。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是“春闺诗”、“游子诗”,但是,要真正探寻到诗歌的深层含义,就得透过诗的表面,进入创作者的内心世界,探讨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一九四九年,郑愁予一家人随逃离大陆去台湾。在那里,等待这样一批新台湾人的,不是重返家园的希望,而是与当地土著的激烈矛盾冲突,是对故土的无限怀想,是对身世飘零的虚无感,是背离故土又无法走向新世界的“孤岛”意识。郑愁予的童年及少年时期都是在路上漂泊着的。“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他的童年随当军人的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日时期随母亲转转各地避难,抗日胜利后到北京,1949年逃去台湾。”不过十几年的光景,却跑遍了大陆及台湾,这样的身世遭遇奠定了郑愁予诗歌的感情基调。《错误》发表于1954年,是他到台湾后的5年,五十年代的台湾正处于“”时期,是两岸对峙最为严重的阶段。而大陆似乎还是他记忆中的那个江南雨巷中的梦。在台湾无法安身立命的郑愁予,无限的向往着已经是他乡的故乡。大陆对于他来说,正像洛夫在《边界望乡》中写到的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所以《错误》所营造出来的意境,虽然是如同中国古典女子那样的温婉,但却也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是朦胧的。往前一步是隔海相望的故土,但是退后一步却也不是根深蒂固的新的家乡。置于这种尴尬境地的郑愁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孤岛”意识,这种身在台湾望大陆的孤岛意识。从社会现实上看,孤岛意识产生的缘由是被祖国大陆所抛弃而流散,在台湾被当地人所憎恶,从而面临着生存的两难境遇,既不能回到大陆,又不能在台湾安身立命,犹如陷入孤岛。

当无家可归的孤独寂寞无限放大张开,人生命中的故乡难以接近,越是靠近反而越容易发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那不是真实,是虚无,这也就是现代人的处境。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人的存在,就像糖浆那样,它既不是坚固的、不变的,也不是完全像水那样无定型、那样离散;而是又粘又软,又兼有一定的执着性。……存在本身就其本性而言就是含糊暧昧、模棱两可的。……有时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把握它,但其实难以把握。”人的存在是一种虚无,它是看起来可以把握,但是当你真正走进的时候,却发现他又是无可琢磨的。他又强调:“人的意识的否定作用使我们和现实世界相隔离。所谓意识的否定作用,就是意识的虚无化。他认为虚无就是超越于一切现有的事物,即超越存在。”现代社会中既然人与人之间是难以沟通的存在状态,那么就很容易在这种孤独感中,人的意识开始虚构出一个与客观世界相反的主观世界,但是当这种虚无消失,本就存在的客观就给人以更加致命的一击,所以这首词读得越深刻,越是发现它的震撼力。郑愁予曾经说:“作为诗人或者是艺术家,现代意识远远重于现代主义。”他强调说到:“现代意识则是指时时刻刻转到更前面别人没有发现的位置。”在他写这首诗的第二年,他加入现代派诗社,开始了进入现代诗歌的创作时代。这种现代性不仅是体现在现代技法的运用上,更是抒发了现代性的思考,也就是现代意识。

郑愁予的诗歌创作大致分为具有传统性的和现代性的两类。而写于1954年的《错误》,可以看做是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之作,兼具传统性与现代性。大量的古典意象进入诗歌,并经过现代技法的化用,深层次的表达出其具有孤岛性的现代意识。因而杨牧才认为:“郑愁予是中国的诗人……而且是绝对地现代的。”

参考文献:

[1]郑愁予著,《郑愁予诗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李旭初主编,《台港文学》,华中师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金涛(台),《中国艺术报》。

[4]潘亚暾主编,《台港文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古继堂(台),《台湾新诗发展史》,文史哲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八年版。

[6]洛夫(台),《洛夫诗选》,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

[7]高宣扬(香港),《萨特传》,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年版。

[8]高宣扬(香港),《存在主义概说》,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