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技术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技术研究

技术研究范文1

    目前的现代温室蔬菜超高产只有无土栽培1年生(含1年)以上的蔬菜(番茄、黄瓜、甜椒等)可实现。根据无土栽培科学施肥作用的启迪,以创新装备和工程引入应用改变有土栽培传统施肥和耕作方式,探讨普通设施有土栽培蔬菜(1年及以上生)种植实现超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的可能性。2009年我国设施面积达到335万hm2,设施蔬菜种植绝大多数为有土栽培,播种面积占2009年度蔬菜总播种面积(1841万hm2)的30%以上,实现超高产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有关农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发展思路(4)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研究农业环境调控、超高产高效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开发现代多功能复式农业机械,加快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1发展设施农业技术意义重大

    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从前瞻的战略高度审视设施农业的发展。所谓现展理念的前瞻性,就是从未来发展考虑问题。要实现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提高,同时应对我国人口逐年增加的形式,就必须提高现有各种资源利用率,特别是在我国人均耕地资源逐年下降的情况下,耕地资源又不像其他资源可以通过进口或替代等措施弥补,所以提高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十分重要。当前现代温室的无土栽培技术能实现超高产,以荷兰无土栽培番茄种植为例,年均产量为52.5万~67.5万kghm2,是我国大田番茄种植产量的8~10倍,是一般温室有土栽培番茄种植年产量(两茬产量)的3倍左右。因此,超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设施蔬菜超高产高效有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对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有着巨大作用,它是一个国家现代化、高度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2现代温室无土栽培技术

    现代温室无土栽培具有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劳动条件和环境好的优势,它是现代农业的典范。设施有土栽培蔬菜种植距现代农业目标有多大差距,通过与现代温室无土栽培对比,分析无土栽培高产出、高品质和高效益生产模式的机理,可探索出设施有土栽培蔬菜超高产高效的生产方法。荷兰无土栽培番茄超高产的根本原因,是对水肥、温光(光合作用和温度影响)、时间、土地和空气各类资源利用率高。利用率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资源利用多,也就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多,它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具体体现是番茄在1个(或以上)生长期(定植—拉秧)内,结果生产期(首次上市起始)占整个生长期的80%以上,让更多各类资源(含人为调控资源)转化为番茄果实。为了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多,无土栽培把现代科学技术、现代装备和工程尽可能多地引入应用,建立4大保证措施,即科学施肥、合理温度控制、适当增加光照和现代农艺管理。

    (1)无土栽培科学施肥。无土栽培是把具有各种营养元素的营养液放到槽或池子内,作物根系置于营养液中,根系从营养液里吸取水和营养元素。营养液的营养元素按作物需要进行配制,营养液按需可定期补充。由于营养元素全面,水和营养元素保证及时供给;番茄秧苗可养活更多枝杈,保证番茄1年或更长生长期的正常生长,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2)合理温度控制。番茄开花结果最适宜温度,白天25~32℃,夜间15~20℃。番茄果实成熟一般50~60d,在最适温度下50d内成熟,温度不适宜时需60d以上,甚至100d成熟。总有效积温高和零度以上无效积温利用率高。荷兰现代温室无土栽培一年中适宜番茄开花结果的连续总积温可达8000℃左右;据测算北京地区日光温室实施合理温度控制,在340d的番茄种植中,总有效连续积温达7500℃以上(最适宜的温度),其中有2500℃左右的零度以上无效积温调整为有效积温,它占总有效积温的30%以上。有效积温不连续,番茄果实成熟时停时长,果实成熟时间加长,从停到长总有起动过程,使有效积温利用效率降低。总有效积温连续,提高有效积温和其他资源利用率,可使番茄成熟期不超过50d,使结果批次大大增加,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适当增加光照。荷兰在北纬49°~53°,冬季太阳照射高度低,强度弱,阴天多,日照1484h年,光照不足,必需适当增加光照,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才会高,不致影响产量。

    (4)现代农艺管理。有了科学施肥和开花结果最适宜的温度环境等,没有好的管理,番茄只疯长,同样不能高产。所以加强管理,合理换头,使结果批次达到合理数值,才会取得超高产。这说明现代农艺管理是番茄超高产不可缺的重要条件之一。4大措施中,有一项不足就影响各类资源利用率,各类资源转化为果实的程度降低,就没有超高产而言。就是说只靠大自然恩赐的资源不可能取得超高产的。

    3现代温室无土栽培在我国的应用启示

    现代温室无土栽培番茄等超高产和类似工厂工作环境的生产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范,是学习榜样。设施有土栽培蔬菜要实现超高产,也必须建立4大保证措施。实际上无土栽培超高产并不是深不可测,关键是它用4大措施保证了番茄各生长阶段的生理机能最适宜需求,从而实现超高产。4大措施中的温度控制、增加光照和现代农艺管理水平,我国并不落后于发达国家,其最大差距是有土栽培施肥不科学———营养不能及时供给,营养元素不全面。施肥不科学严重影响各类资源利用率。只要在科学施肥上另辟新路,建立与无土栽培科学作用相同的有土栽培新的施肥方法,并使投入处于较低水平,普通设施有土栽培蔬菜超高产高效就能实现。

    4普通设施有土蔬菜栽培

    4.1种植模式

    有土栽培大多为畦(台)田种植模式,它包括种(栽)前土地准备、种(栽)、管理和收获4大环节。在4大环节中,种前土地准备农活量最大、最重。有土栽培蔬菜种植现代农业建设中,土地准备环节全部机械化显得十分重要。

    4.2种前土地准备机械化状况

    传统机械作业必须通过转弯完成,而传统机械体积大,转弯半径大,即使小型微耕机作业转弯半径通常也在3~4m,机械作业时经常与设施擦碰,这就是传统机械与设施之间存在的作业障碍,这种障碍使设施边角地带不能翻耕,造成边角漏耕;传统机械作业,存在入土行程和出土行程,造成地头漏耕;传统机械作业地面不得有任何障碍物,故不能为工程应用提供支撑。因此地头、地角、做畦和畦面土壤细化平整全部人工完成。据测算土地准备环节,用传统微耕机翻地,人工挖翻地头地角,人工做畦和畦面土壤细化平整等,人工成本占87%。虽然也用机械,因机械作业项目少,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工资逐年提高的情况下,人工成本还要高。要提高机械化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研发新型机械装备势在必行。

    4.3有土栽培蔬菜施肥状况

    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不仅决定蔬菜产量,而且影响产品质量,这说明了科学施肥的重要性。传统有土栽培蔬菜作物的施肥存在以下问题。4.3.1不能按需供肥,肥料利用率低一般是在种前一次性施入一定量有机底肥和适当化肥做底肥,底肥与土壤混合储存在土壤耕作层内,此时土壤的肥力达到峰值。作物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营养元素的量也不同,作物幼苗生长期所需营养量并不大,但此时土壤肥力处于峰值,幼苗仍按自己需要量吸取部分营养,土壤储存的剩余部分将随着灌溉等因素流失一部分,特别是土壤中的化肥流失比例会高一些。

    4.3.2追肥受限不能做到及时提供营养

    作物生长到中后期需要营养元素最多时,土壤的肥力已经下降,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旺盛需求,因而人们常给作物实施追肥,这种追肥大多为无机化肥。特别追肥时畦面秧苗较高,设施内气温高,在根附近挖坑,投入化肥,再掩埋,作业条件差,十分繁锁,费工、费时、费力;追肥次数多,用工多,劳动成本提高,因而追肥次数受到限制,所以不能做到及时提供营养给作物。

    4.3.3营养元素不全面

    追肥大多为化肥,只补充N、P、K元素,微量元素无法补充,营养元素不全面。

    4.3.4施肥不科学使番茄生长期缩短

    番茄虽然是多年生作物,但因有土栽培下传统施肥方式不能满足其更长生长期的需要,造成番茄一般只有几个月生长期。若在营养保证的情况下,采收期(生产期)增加2个月,就意味着番茄产量增加1倍。

    5设施蔬菜超高产有土栽培技术内容及作用

    设施蔬菜超高产高效有土栽培技术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通过引入新型耕作机械和工程手段,取得两个方面突破:①机械装备与设施内畦田种植模式之间相适应,并建立全新的有固定畦埂的耕作模式;②按照无土栽培科学施肥作用的启迪,建立相应的有土栽培科学施肥方法,并使其固定资产投入降低到较低水平。

    5.1纵横行走微耕机为核心的机械化

    纵横行走微耕机前面装有平碎土机具,后面装有旋转深耕机,两轮纵向走于两畦埂。作业从日光温室后墙处畦端开始,平碎土机具抬起,旋转深耕机落下,进行畦面翻耕作业,到畦的另一端,返回时旋转深耕机抬起,平碎机具落下进行畦面碎土和平土作业,直到后墙处畦端,然后轮子在横向畦埂行走,使机组到下一畦作业,如此返复实现不转弯的翻整地作业。使用效果如下:

    (1)土地准备环节全部机械化作业。机组作业不用转弯,没有入土行程和出土行程,翻耕时无地头地角漏耕,不用做畦,土地准备环节可全部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2)为各项工程应用提供支承点。传统机械翻耕土地,地面不允许存在任何永久性固定物体。纵横行走微耕机作业畦埂不翻耕,因此畦埂就可以改为永久性畦埂,如用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做成予制件,然后组装成固定畦埂。这种固定畦埂相比于传统土堆积的畦埂有许多优势:①它为工业工程应用提供了固定支承点;②为探索和深入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支持。

    (3)节能减排。纵横行走微耕机动力为低压直流电动机,蓄电池提供能源,特别是设施内空气流动差,没有尾气排放有利于环保;蓄电池可以在电网负荷最低时充电,在大环境内有利于节能。传统微耕机由于驱动轴分配质量有一定限制,没有条件使用低压直流电动机,所以传统微耕机只能使用汽油机或柴油机,因有尾气排放造成污染,在设施内应用不利于人的健康。

技术研究范文2

关键词:性能化设计;处方式设计;消防设计;火灾模型

1前言

如果说纳米技术使新材料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飞跃,那么也可以说性能化设计方法将开创消防科技的新局面。

消防设计目前有两种设计思想,一种是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其基于场所类型进行设计考虑;另一种是“性能化设计方法”,它立足于危害分析及火灾假想,对于解决超越法规或现行法规无法解决的复杂建筑的消防设计具有很大意义。

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并将发展成为建筑防火技术领域里一个全球性发展潮流,受到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概念

性能化消防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它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应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用已开发出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与“处方式”设计相比较,性能化设计方案更关注是否能够实现“保证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不受火灾烟气影响”这一“目的”,而不是拘泥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排烟量。性能化的消防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论证,能够提供比之处方式的消防规范更为安全的设计表现效果,比较起来,性能化设计方案具有设计成本有效性,设计选择多样性及设计效果更为优化性的特点。

性能化消防设计的两个关键点,第一是确认危害,第二是明确设计目标。具体来说,它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建筑物外部特征,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从而针对每种危害或者每个设计区域选择设计方法及评估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针对建筑物结构类型、相应的层高及面积的限制,同时提供了更加灵活而有效的设计选择性。

性能化消防设计包括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建立可量化的性能要求,分析建筑物及内部情况,设定性能设计指标,建立火灾场景和设计火灾,选择工程分析计算方法和工具,对设计方案进行安全评估,制定设计方案并编写设计报告等步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进行量化分析,并对典型火灾场景下火灾及烟气的发展蔓延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因此计算的工作量以及各类基础数据的需要量非常大,往往需要采用计算机火灾模拟软件等分析和计算工具。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情况澳大利亚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的《澳大利亚建筑设计规范》(《BuildingCodeofAustralia》,简称"BCA"),并自1997年7月1日起,在各州政府陆续推行。

巴西于1999年颁布了新的《钢结构防火设计》和《对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两部标准。这是南美首次制定的建筑标准,由SaoPaulo大学、Mi—nasGerais大学和OuroPreto大学编制。标准中引入了如时间计算方法与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其他消防安全工程设计方法等性能化的新概念,允许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根据其火灾荷载、建筑物高度、建筑总面积以及灭火设备的安装与否等条件确定,而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做要求。

日本政府于1998年6月对《建筑基准法》进行了修订,引入了一些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内容,并于2000年6月施行;另外,还于2003年8月开始对《消防法》进行修订,计划于2005年施行。

加拿大于2001年了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

美国也于2001年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

目前,已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也正在加紧性能化设计方法的研究和性能化设计规范的制定。公安部所属消防研究所承担了几项有关性能化设计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如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承担的“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导则”的研究和制定,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承担的“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技术研究”等。

6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一个逐步过程

尽管建筑物消防性能化设计方法有很多优点,作为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一“火灾模型”在性能化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不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人员都不太了解这种新的设计方法。

有人曾对美国、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的建筑管理人员在对待性能化设计和处方式设计在能否保证建筑消防安全,以及火灾模型是否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的态度进行了一个调查,并进行了比较。发现半数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性能化设计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三分之二以上的管理人员认为处方式设计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认为火灾模型不足以支持性能化设计。调查结果参见表1。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情况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4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的内容

建筑物的性能化消防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一是保证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二是保证建筑构件耐火的性能设计。

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设计是从建筑内人员安全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综合考虑各种火灾因素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内人员的火灾安全性,从而防止人员伤亡。其性能化的设计准则是:烟层下降高度和烟气浓度达到人不能忍耐的时间大于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构件耐火的性能化设计是从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进行考虑的,通过分析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反应,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来保证建筑物结构的火灾稳定性,从而防止建筑物的倒塌。其性能化设计准则是:火灾持续时间小于构件的耐火时间。

5国内外性能化设计应用概况

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消防安全设计方法”(performance——basedfiresafetydesignmethod,以下简称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以来,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性能化设计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行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英国于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确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新西兰1991年的建筑法案对建筑监督立法体系进了彻底调整,于1992年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于1993年强制执行。1993~1998年,继续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互蔓延五部分。

瑞典于1994年了新的包含有性能化设计内容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情况世界各国几乎都存在着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对性能化设计技术还存在一个从初步认识、深入了解到最终肯定的意识转变过程。

另外,对于采用性能化方法设计的建筑,如何正确地评估其消防安全性方面也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有待解决。

7展望

性能化消防设计已成为世界性建筑消防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大大促进消防安全设计的科学化、合理化和成本效益的最优化,并将产生十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不太理解和排斥使用它,但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肯定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行列中来。据日本方面的统计,采用性能化方法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正在逐年增加。

我国也应该加快性能化规范及配套技术的研究步伐,充分发挥性能设计的优越性。今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促进性能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1)加强各种火灾预测模型和火灾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拓展性能化设计方法的应用空间。

(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研究,规范材料性能参数,建立和完善消防数据库,提供准确的性能化指标,为性能化应用积累基础性数据。

(3)深入研究火灾规律、火灾情况下建筑内人员逃生规律和构件变化规律,为各种火灾模型的建立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拓展计算机技术在消防中的应用。

(4)积极向建筑设计师和建筑管理人员介绍性能化设计方法,使他们从认识、理解并自觉接受性能化设计方法。

技术研究范文3

关键词板栗;稳产丰产;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114-02

安徽省广德县是板栗主要产区之一,现种植板栗逾1.33万hm2,其中绝大部分为低产林,平均产量不足375 kg/hm2,平均株产只有1 kg,果实虫害率高,直接影响板栗生产的发展和栗果销售。经调查分析,造成板栗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除了立地条件差,品种良莠不齐及品种搭配不合理外;栗园管理粗放,集约化程度不高,土壤严重缺磷,造成树势生长差,病虫为害严重。为了开发山区,富山富民,改变板栗生产现状,采用叶面喷施板栗增产灵等高新技术,加强栗园管理,使板栗产量大幅度提高。广德县邱村林业站于1994年承包下寺村林场6.67 hm2板栗,开展板栗稳产丰产技术研究[1-3],经过4年的试验研究,使该园板栗产量由承包前1993年的700 kg,增加到12.5 t,净增16.9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下寺村林场建于1974年,属村办集体林场,现有板栗1 666.67 hm2,试验地设在下寺村林场牛毛山,坡向东,海拔267 m,该栗园地处东经119°,北纬31°,年平均气温15.4 ℃,极端高温40.4 ℃,极端低温-14.6 ℃,年降雨量1 299 mm,无霜期218 d。该栗园是利用天然野生茅栗,通过人工逐年嫁接而成,林龄14年,林相参差不齐,分布不均匀,林间空地较多,管理粗放,灌木丛生,通风透光性能差,最高产量为309 kg/hm2。试验地为坡地,地势平缓,土壤为山地黄棕壤,土壤板结,土层浅,石质含量高,通透性能差,严重缺磷,无灌溉设施。土壤各层中主要养分的含量见表1。

1.2试验方法

1.2.1结果母枝的观察。1994―1997年设点观察,每株观察20个结果母技,每年4月测量母枝的长度和粗度,并标号。9月再观察母枝抽出的枝数量及其粗度、长度,统计结果数量,调查数据分母枝粗度和长度进行统计分析。

1.2.2改善栗园整体通风透光条件。1994年进行砍灌,1995―1997年采用疏枝和缩剪方法,促进树体膛内多发枝条立体结果,在2―3月修剪,疏枝强度设10%、20%、30%和40%等处理,以未疏枝为对照(CK1);缩剪强度以树冠保留结果母枝数为依据分为12、10、8、6条/m2等处理,以未缩剪为对照(CK2),采用单因子对比排列法,各重复5次,同年9月调查不同修剪强度的效果。

1.2.3施肥。1995―1997年按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种类和不同施肥季节进行试验,施肥量设施复合肥0.5、1.0、1.5 kg/株等处理,施肥种类设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等处理,施肥季节设春、夏、秋、冬等处理,均以不施肥为对照(CK3),重复5次,上述试验皆为单因子随机排列。

1.2.4喷施板栗增产灵及病虫害的防治。根据板栗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板栗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板栗叶面喷施板栗增产灵;以不喷增产灵为对照(CK4)。同时,加强病虫情报的监测,防止害虫突发;以自然生长、不进行病虫害防治为对照(CK5)。

2结果与分析

2.1板栗结果习性

经对板栗结果母枝的观察,发现母枝长度与其抽生结果枝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表2),母枝长度对其抽生结果枝率的影响都不甚显著,相反母枝粗度与抽生果枝率则存在着极明显的线性关系。经方差分析,F=24.72,F0.01=9.33,说明母枝粗度与抽生果枝率有极显著的回归关系,建立方程Y=15.4+9.5X(3.5≤X≤9.5)。结果枝率与其着生母枝的部分有着密切关系,据调查,结果枝着生第1节的最多,第2~3节次之。1~3节着生的结果枝占总数的95%左右,结果枝率与母枝节位呈负相关。因此,板栗修剪不宜采用短截法,以免剪去混合芽而影响板栗产量。

2.2板栗修剪效应

2.2.1疏枝强度。着重疏大骨干 枝和多年生枝,骨干枝是多头掌形枝,见三去一,见五去二,轮生或对生枝去一留一。去留对象应根据空间角度和生长情况综合考虑。不同疏枝强度的试验表明,多年生枝的疏除强度对形成枝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采用10%、20%、30%的不同强度疏除,所有母枝的雌花数均比CK1增加50%左右,而疏除强度为40%的,雌花量只比CK1增加22.5%,说明疏除强度在30%以内为好。

2.2.2缩剪强度。缩剪主要回缩密集的枝组,缩剪量按1 m2树冠保留结果枝数为依据,试验证明,结果母枝留量与枝栗实际产量有直接关系(表3)。从表3可以看出,结果母枝1 m2留量过多或少都会影响产量,以保留结果母枝8条/m2的产量最高,单粒重也大。

2.3施肥效应

施肥是板栗增产的关键,它是根据栗树的营养理论进行栗园现代化综合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施肥量、施肥种类和施肥季节的不同,其效果也有差别。

2.3.1施肥量。从表4可以看出,施肥1.5 kg/株处理虽然产量最高,但成本也高,因此以施1.0 kg/株较为适宜。

2.3.2施肥种类。不同化肥种类,是按相同经济价值购买量进行试验(即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其结果见表5。将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说明3种化肥施肥量与CK3有极显著差异,而且以施复合肥效果最好,其次是过磷酸钙和尿素。

2.3.3施肥季节。在肥料相同的情况下(每年每次施过磷酸钙1.0 kg/株),不同季节施肥效果不同。从表6可以看出,以春季施肥效果最好,比CK3增产35.8%,秋季次之,比CK3增产26.67%。

2.4喷施板栗增产灵和病虫害防治效果

2.4.1喷施增产灵效果。从表7可以看出,喷施板栗增产灵可使栗苞数增加3~6倍,其增产机理为:原基分化期前,施用板栗增产灵1号,可以增加雌花量2~3倍(提高增产的物质基础),授粉受精期施用,可以减少自然落果达2~3倍;果实膨大期前施用板栗增产灵2号,可以促进光合作用,降低栗实含水量,提高单果重及改良其品质。同时可以看出,喷施板栗增产灵可以有效降低板栗空蓬率。空蓬主要是由于双受精作用完成,初生胚乳细胞分裂一圈游离核后,不再继续分裂,合子(受精卵)发育所需有机质未从胚乳细胞中得到,因此栗子不能发育成胚。据调查,安徽广德板栗空蓬率一般在30%左右,1995年、1996年、1997年喷施增产灵处理空蓬率比CK4下降82.25%、89.83%、93.99%。

2.4.2病虫害防治效果。板栗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它是板栗稳产丰产的保证。板栗黑大蚜、球坚蚧是板栗生产中主要的两大吸食害虫,轻者板栗减产,重者形成秃板,甚至整枝枯死;板栗剪枝象鼻虫是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危害轻的减产30%,重的减产50%~90%,1997年该园暴发板栗红蜘蛛,引起早期落叶、落果,影响树势和产量。从表8可以看出,病虫害防治对板栗的产量影响很大。

2.5经济效益分析

1994年开始改造,当年产量达到2 600 kg,是改造前1993年产量的3.7倍,比改造前最高年份的1992年2 060 kg增产26%,1995年改用稳产丰产综合技术产量猛增到9 130 kg,是1994年产量的3.5倍,净增2.5倍。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板栗稳产丰产综合技术的增产效益是显著的。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是冬季翻挖栗园、刮皮、涂白保护栗树。栗园垦复深度15~20 cm,内浅外深,改良土壤通透性能,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抗旱力,同时刮皮、涂白,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降低翌年害虫危害率[4-6]。二是合理修剪。栗树大枝疏除强度不能超过同类枝总数的30%,结果母枝疏除以保留8~10条为好,小于3.5 mm粗的枝条一律疏除,壮龄树的结果母枝需要短截的,可采取轻短截,而老龄树的结果母枝不宜短截。三是适时、适量施肥。春、秋季分别施氮磷复合肥1 kg/株。四是喷施板栗增产灵和加强病虫害防治。

4参考文献

[1] 黄河,张志跃.板栗山地早实丰产技术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1,29(2):6-13.

[2] 余希贵,杨宏生.板栗丰产技术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4,19(3):27-30.

[3] 耿玉韬,王浚明.板栗丰产技术试验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1992(1):34-36.

[4] 张艳芳,陈敬国.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08(4):65.

[5] 黄子秀,张娜,秦浩,等.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8,38(3):65-66.

[6] 郭长雷.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00,102.

技术研究范文4

关键词:杜仲;植物生长调节剂;扦插繁殖

中图分类号:Q949.751.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2-0059-03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属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 ,落叶乔木,单科、单属、单种,是我国特有的经济和药用树种[1,2]。杜仲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不但在平地生长良好,而且可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3,4]。杜仲树形美观,叶色浓绿,病虫害少,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因此,各地均在发展、开发利用。

扦插育苗是进行优树快繁的最主要途径,能保持母树优良性状,具有成本低、操作技术简单、繁殖速度快等优势[5,6]。

杜仲主要采用播种育苗繁殖方法,但由于雌雄异株,定植10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雌株约占5%[7]。因此开展杜仲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对于生产中定向搭配雌雄株比例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材料采自洛阳,选取生长良好、性状优良、无病虫害的健康母株,剪取1~2年生的枝条。采集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以防插条大量失水。采下后立即用湿布包好,或把接穗基部浸在清水中,放在阴凉处,随采随用,带回温室备用。

插穗长度7~15 cm,保留2~3片小叶,具3~5个节间,上端切口平滑,下切口距芽0.5 cm处切成45°斜面。

1.2方法

1.2.1插穗木质化程度对生根的影响 分别选用幼嫩、木质化和半木质化三种类型的插穗,30根插条为一组,3次重复,60天后调查统计生根率、生根数和根长。

1.2.2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生根的影响以半木质化茎段为材料,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BT、IBA、NAA均设50、100、150、200、250 mg/L 5个浓度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30根插条为一组,重复3次,处理时间为2 h,60天后调查统计生根情况。

1.2.3不同季节扦插对生根的影响分别在5、6、7、8、9月进行扦插试验。

1.2.4扦插及扦插后的管理扦插深度3 cm左右,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在80%左右。根据情况及时喷水,保持苗床湿润。

2结果与分析

技术研究范文5

【关键词】 石油 生物脱硫 节能降耗 技术研究

1 前言

随着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石油产品中存在部分硫化物,这部分杂质不仅会严重影响石油的品质,还可能对炼厂设备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所以,人们对石油炼制程序中的脱硫问题十分重视,目前已经成为石油行业的重要攻关课题。本文通过对生物催化石油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降解原理和基本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石油生物脱硫技术进行了研究。

2 石油脱硫技术的研究

2.1 石油中硫的存在形式

世界上可开发的含硫较低的原油逐渐减少,因此石油企业不得不提高对石油脱硫技术的研究。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分析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已知的主要石油含硫化合物包括四种。而石油硫醇中的碳含量较低,一般不会超过8个,因此加工过程中只要保证温度高于200℃就可以去除。而硫醚主要分布在沸点200℃以上的燃料油和柴油中。在较重的馏分中,芳基硫醚的含量比较少。高含硫原油中,苯并和二苯并噻吩硫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另一个比较常见的衍生物是2-甲基苯并噻吩。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无法很好的去除苯并噻吩类的硫化合物。

2.2 生物催化脱硫技术

生物催化脱硫技术(BDS)是一项以生物工程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生物生物体内的各种催化酶对石油中的含硫组份形成氧化和催化作用,进而使其转换为水溶性化合物,然后就可以经过油水分离实现脱硫的目的。

自然条件下,石油企业废水和焦油污染土壤中的部分硫会出现生物降解,这主要是由自然界中的细菌造成的,例如硫化亚铁硫杆菌,它能够对无机硫进行降解,提取硫化合物降解时的能力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但是,自然界这种细菌较少,大部分需要人工的培养。人工培养过程中通过改变细菌生存的环境,例如pH值、金属离子类型、温度和培养基浓度等,促使细菌的性质和酶活性出现变化,这样就能够导致细菌出现变异体。细菌经过了一定的变异,能够具有超强的脱硫能力。

2.3 生物催化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

生物脱硫技术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通过细菌酶的催化反应来提取硫。这种方式首先要混合培养能够对硫化合物中C-S键产生分解作用的多种细菌,然后化学诱变,使其能够选择性断裂二苯并噻吩中的C-S键,进而提取出硫的培养物。

生物脱硫技术的有效性就是使用二苯并噻吩为模型进行表征的。该模型的脱硫机理主要分为两种:即基于硫代谢的4-S方式和基于碳代谢的Kodama方式。4-S要求二苯并噻吩中存在的硫要经过4个步骤的氧化过程,并最终以SO2-4的形式除去,分解过程中不会对烃产生降解;而Kodama中的微生物主要代谢二苯并噻吩中的碳化合物,断开分子中的C-C链并脱去3或4个碳,然后形成较小的有机硫化合物,这样的化合物溶于水,因此能够从石油中去除,但是会损失部分有机烃。

2.4 石油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

自从诱变混合细菌培养物,并通过一系列氧化途径从二苯并噻吩中有选择的释放硫群体和玫瑰色红球菌以来,使用现代化的生物技术改变细菌的生物特性,以产出更高活性、更高稳定性和更低成本的催化剂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生物催化剂的提纯和生产过程。随着近几年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有机体的DNA顺序进行调整成为可能,例如调整改善和控制生物系统,使其迅速提纯并且定性酶,进而有效的辨认和分离此类蛋白酶基因。人们目前已经不再需要使用细菌培养物诱变法生产催化剂,只需要使用核酸探针对生物中制得的DNA中筛选出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合适基因,再使用聚合酶反应进行复制和编码,就能够得到大量的合适生物催化剂。

2.5 生物脱硫技术的优势

生物催化脱硫技术与加氢还原脱硫相比,生物催化脱硫具有很多优势。首先,该工艺能够在低温、常压下进行,因此不需要氢的参与,从而大大节省了制氢的费用和催化设备的费用;另外,生物催化脱硫得到的硫主要以硫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这种离子具有水溶性,对企业施工的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生物催化脱硫能够有效去除噻吩类硫化物,从而保证油品质量符合生产的规定;最后,生物催化脱硫和HDS的催化剂相比,不容易出现重金属中毒的情况。所以说,生物催化脱硫是一项具有节能环保特性的石油脱硫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结语

石油生物脱硫是新世纪绿色化学的重要内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最近几年来,很多国家都在这一领域展开了研究和探讨。美国将建成生物脱硫的工业化装置,日本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方面提供了巨额的投资。生物脱硫技术虽然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和大规模工业作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提高生物脱硫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稳定性和脱硫活性,是石油脱硫专家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更多企业的关注以及更多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我国的生物脱硫技术起步较晚,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研究队伍的迅速壮大,我国的石油脱硫节能降耗技术的产业化必将实现。

参考文献

[1]靳广洲,朱建华,俱虎良,孙桂大,高俊斌.催化剂的制备及噻吩加氢脱硫性能[J].化工学报,2006年.

技术研究范文6

关键词: Xen; 虚拟机; 调度; 存储; 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5-5887-03

Research on Xen Virtual Technology

LI Zhong-long,YANG Bin ,SUN Lin-hua

(Gansu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 Technique Support & Equipment Centre, Lanzhou 730020,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focus on Xen’s architecture, domai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virtual machin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vcpu scheduling, virtual memory system,etc. and build a test environment for the conduct of the test and simulation.

Key words:Xen; Virtualization machine; Scheduling; Storage; Communication

Xen是一个开源的虚拟化管理软件,即VMM,起源于英国的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支持X86平台,目前正在向x86_64、IA64、PPC等平台移植。Xen通过硬件虚拟化抽象出多个虚拟机(VM)。原来运行于物理主机上的操作系统(OS)可以直接运行在Xen上(称为客户操作系统,即GOS),多个VM透明地复用物理主机资源且在逻辑上严格分离。见图1。

Xen在初始化完成后会运行一个指定的虚拟机,这一般称之为Domain 0.其它虚拟机统称为DomU。Domain 0 一般运行Linux kernel,直接在Xen hypervisor之上运行,可以访问物理I/O资源。其它DOM U通过与Domain 0的交互访问硬件资源。Domain 0通过网络后端驱动(Network Backend Driver)和块设备后端驱动(block backend driver)为其它Dom U提供网络和磁盘服务。所有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ed)的VM被称为半虚拟化域(DOM U PV Guests),而全虚拟化的VM称为硬件虚拟化域(DOM U HVM Guests),其上一般运行非开源OS,如Windows。

半虚拟化域内核不直接访问物理硬件,而硬件虚拟化域直接访问物理硬件。硬件虚拟化域通过Domain 0里的一个特殊守护进程,由其负责客户操作系统的网络和磁盘请求。硬件虚拟化域必须初始化为某类确定的机器,所以需要附加Xen固件以模拟bios。

3 Xen运行机制

3.1 Xen初始化

由于Xen是VM和硬件交互的中介,所以其运行在X86架构的特权层(Ring0)。Domain 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运行在Ring0或者Ring1层,其它域运行在Ring3层。设备加电后,Xen首先开始引导,然后Linux内核作为模块也被引导入内存。x86_32.S是从Grub进入Xen的入口文件,Grub根据镜像头信息获得入口地址,然后读入整个镜像,最后把控制权交给Xen。__startxen()函数中会从启动信息中获取物理内存分配情况,初始化内存。之后是分页初始化、IRQ中断初始化、调度程序初始化、异常处理程序表初始化、时间设置、安全机制设置等初始化工作。并且Xen会初始化一个空闲虚拟域(Idle Domain),当没有合适的虚拟域可以运行的时候,Xen会选择空闲虚拟域来运行,这类似于Linux中的init进程。当Xen初始化工作结束后,便开始设置Domain0的数据结构。然后Xen将控制权交给Domain0中的Linux,而自己进入idle_loop。Domain0得到控制权后,开始自己的引导过程。

3.2 域管理

Xen用vcpu结构来代表一个虚拟机,vcpu是物理处理器的虚拟。创建好一个VM之后,就会调用超级调用设置VM的各种状态参数。这个DOM U都运行在vcpu0上,其占有的vcpu个数可以由用户设定。在处理器的初始化阶段,默认为每个物理处理器分配一个空闲vcpu,这个空闲vcpu称为空闲域。

在Xen半虚拟化环境中,Xend是一个守护进程,是Xen的系统管理员。它使用Libxenctrl类库向Xen Hypervisor发送请求,并接收由Xm通过Xml RPC接口发送过来的请求。

Xen对各个域的管理见图3。

在Xen全虚拟化环境中,HVM客户的所有网络和磁盘请求都由Qemu-Dm守护进程处理,Qemu-dm在Domain 0中。Xenstored进程保存着客户注册信息,包括内存和事件通道信息等。Domain 0通过这些注册信息与其他Dom U建立设备通道并访问硬件资源。Libxenctrl库为Xend提供与Xen Hypervisor通信的能力。Domain 0中的privcmd驱动负责提交请求到xen hypervisor。HVM客户中的虚拟化固件是一个虚拟bios,以保证HVM客户在启动时具有兼容标准PC的软件环境。

4 Xen通信机制

事件通道是一种异步事件通知机制,Xen支持事件通道。Xen虚拟机中的每个中断都是一个事件,分别对应一条事件通道,中断时消息通过事件通道传递。事件通道主要完成中断和控制信息的传递。事件通道是Domain 0与DOM U之间交换信息的通道,这种信息交换一般采用共享内存方式。图4是PV客户机与Domain 0及Hypervisor层之间通信的示意。

5 Xen vcpu调度

Xen最常用的vcpu调度算法是Credit调度算法。Credit调度算法是Xen3.0版本以来的缺省的vcpu调度算法。Credit按照非抢占方式共享处理器资源。Credit算法的关键是credit值的确定。一般每个物理cpu都和一个vcpu队列相关联,这个队列中的每个vcpu都有一个credit值,某个vcpu个credit值代表了这个vcpu占用物理处理器的优先级,也是Xen选择vcpu的依据。在Credit算法中,将vcpu划分成两个队列,分别称为under队列和over队列。首先调度的最早入队的under队列中的vcpu,随着时间片轮转,被调度选中的vcpu占用物理处理器。一旦某个vcpu被调度,其credit值会减小,当变成负数时,该vcpu入over队列,将不再继续调度并重算credit值。为保证公平,over队列中的vcpu随着等待时间的增加会增大器credit值以利于再次被调度。

在Credit调度算法中,Xen管理系统中的所有物理CPU,这种集中管理的好处可以实现公平。Credit算法只是尽量保证公平地对vcpu实现调度。但对实时性的应用来说,这种调度算法的响应时间往往难以满足。

6 Xen虚拟化存储

Xen虚拟化平台可以使用诸如DAS、NAS、SAN和 iSCSI等各种物理存储设备上的存储空间。Xen虚拟化平台支持的存储方式如下:

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 DAS ),如直接连接物理硬盘。

存域网(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如FC SAN。

网络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如CFS、GPFS等并行文件系统。

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ISCSI)

基于逻辑卷(LogicalVolumn Manager,LVM);

虚拟磁盘镜像(Virtual Disk Image)。

上述各种存储方案中最简单的是磁盘文件镜像,这个磁盘文件镜像是通过宿主操作系统创建的,也是虚拟机安装的位置。其它的存储方案都是使用一个物理设备或逻辑设备作为一个后端存储设备,这个设备可以是一个逻辑卷、一个分区或者是SAN上的逻辑单元号(Logic Unit Numbers,即LUN)。本质上可以使用任何存储设备来完成Xen的虚拟化存储,由于SAN在性能上比较高效,所以这个方案现在用得比较广泛。但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使用何种虚拟化存储技术决定于价格等多种因素。

7 结束语

本文在SUSE 11sp2平台上搭建了Xen试验环境,研究了Xen虚拟化平台的系统结构、运行机制、通信机制、vcpu调度和虚拟化存储等技术。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虚拟化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Xen作为开源的虚拟化平台,应用前景广阔,后续会进一步检验Xen虚拟化平台业务化能力。

参考文献:

[1] Xen Open Source Community. Xen users’manual xen v3.3[EB/OL].http:///Xen/docs/user.pdf.

[2] Xen Open Source Community. Xen hypervisor 3.3.1 [EB/OL].http://.

[3] 时光,郭玉东,王晓睿,等.XEN中vcpu调度算法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18):4116-4119.

[4] 朱团结,艾丽蓉.基于共享内存的Xen虚拟机间通信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7):5-12.

[5] 许艳军,姜进磊,王博,等.几种虚拟机镜像格式及其性能评测[J].计算机应用,2013,33(SI):22-25.

上一篇法院实习日记

下一篇实习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