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经济发展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1

关键词:旅游经济;人文;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人文旅游不仅指作为旅游重要载体的文化遗存资源及其产品,而且指旅游与文化全面契合,以人文精关怀与主导所有旅游活动的一种旅游精神和行为,使旅游超脱单纯的经济产业。因此发展与人文旅游核心价值观念相匹配的旅游文化产业,要把握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关系;在旅游文化产业与人文旅游的互动发展中,有效地将人文旅游创新和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丰富人文旅游的内涵,提高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人文旅游及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发展政策的决策者和促进者,要深刻认识旅游的人文精神

以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主导,在指导决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积极构建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的品位和层次,调动旅游经营者的积极性,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愿望。旅游经营者人文精体现在旅游综合服务更加人性化。旅游经营者只有在旅游服务中渗透人文精神,才能体现对旅游者的文关怀,提高旅游服务的品位和层次。

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在注重服务规范化的同时,注重服务的人性,注重细节及体验的服务,从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的各个方面,以不同方式富有人文精神的务,体现人文旅游的精髓理念,打造旅游精品品牌,弘扬民族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极独特的旅游体验享受。旅游消费者的人文理念体现在人文的自觉性上,它不仅表现在旅游者的道德意和处事原则目标中,表现在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中个人修养及形象营造上,也表现在旅游者对目的地旅资源和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中,还表现在旅游者对文化的感受性和体验性的接受度中,更表现在旅游在旅游活动中文化知识教育的提升中。

二、人文科学发展观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思路

在人文旅游活动中应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主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旅游发展式的转变,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品位。旅游产业的人文自觉在于满足旅游者的服务要求为目的前提下,各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围绕这一目标的发展思路符合国家、企业、个人的人文精神。

人文旅游追求的目标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的促进作用;旅游产业的产品生产和设计更加人性化;旅游产业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产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要注重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人文旅游丰富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内涵。人文旅游与核心层文化产业、层文化产业、相关服务层文化产业等多种文化产业形式有着广泛的联系。人文旅游与这些文化产业形式有机的结合,将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产业的内涵,提升人文旅游的价值,使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人文旅游的精髓在于提升旅游产业中的个体和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旅游产业发展沿理念人性化、管理人性化、产品人性化、销售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方向发展,有效整合多维度、多向度资源,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人文旅游的特性之一就是移传性或双向沟通性,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能借助旅游者的移动而相互影响,促进国家间、民族间、地域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人文旅游大力倡导文化旅游和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文旅游发展中得到积极的保护,促进了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保护利用也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旅游文化业发展提升了人文旅游品位。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文化性特征,因此旅游产业也具有文化性特征。

三、从旅游资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

旅游产业发展,能够促进人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会对整体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具有带动作用,形成旅游产品的多层次性,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对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努力打造人文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通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施旅游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现在我省已向国内外推出的“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用更人性化的设计对旅游产品全面包装升级,形成优秀的人文旅游产品品牌。

旅游文化产业是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效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共享起到积极的倡导作用。我国许多传统旅游地由于产品老化、经营观念落后,受到了新兴旅游地的巨大冲击。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刺激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再造,推出旅游品牌,为旅游地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不只是人在物质生活获得满足后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人类关注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旅游的宗旨是一致的。观光要素只是区域旅游产业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区域的单体优势,只有区域旅游产业要素的整体发展,才能形成旅游产业的区域整体优势,使旅游者的人文旅游过程得到完整的更高的审美体验。人文旅游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挖掘文化软实力,分析文化旅游在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的认识,深度发掘文化旅游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人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重视旅游文化事业的传播

大力培养优秀的旅游创新人才,积极构筑旅游人才高地和专家智库,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培养复合型和职业型旅游从业人员。强化旅游教育培训,加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岗位培训和院校培训,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平过硬的旅游队伍。进一步加强高校合力,提高旅游办学质量,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为旅游业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我国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更新换代速度缓慢,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文化企业太少,自主开发能力太弱,技术进步迟缓。因此,在文化产品开发上急需解决在规模、批量、档次、深度开发、产品种类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对文化产品的改革创新不仅是对新形式风格的改革创新,还应在保持民族文化产品传统性的同时,把握国际国内的旅游消费与流行趋势,适时推出新的文化产品,积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

优化旅游文化产业的结构。人文旅游是指旅游的人文性,即贯穿整个旅游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旅游涉及的层面有旅游资源的人文性、旅游管理者的人文性、旅游经营者的人文性、旅游消费者的人文性。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将促进一二三产业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了旅游文化产业同相关产业比例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代服业。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人文旅游的发展可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度,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发展,旅游行业管理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调节行为转变,旅游经营者由追求短期利益向可持续化发展迈进,旅游消费者逐渐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体验型变化。

参考文献:

[1]余娟.影视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及途径[J].社科纵横,2008(05).

[2]关冰.探秘心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3]袁海霞,梁留科.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04).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十七届六中全会 人文精神

文化问题可以说一直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问题。十四大提出“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五大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十六大提出“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七大又用了三个越来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即“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笔者认为应以培育地方人文精神为契机。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力的核心所在。因此,培育地方人文精神是做好增进文化力这篇大文章的应有之义。

一、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的意义

1.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为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凝聚发展主题的力量,充分调动发展主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从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是增强各市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当今,文化已成为支撑发展的软实力,而人文精神则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深层次和核心的部分,是一个地方发展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已成为各市能否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是提升全市人民文明素质的迫切需要

民众的文明素质,是一个地区竞争力的综合性标志。人们文明素质的提高,能够有力地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文明素质的下降,势必阻止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必将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文明素质。

4.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是塑造形象,增强城市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对内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大力弘扬和培育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能够更好地提升各市的城市形象,展示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的表现

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悠久,孕育形成了既与民族精神相统一、又有地方特色的地方人文精神,在推动各市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人民固有的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的精神,这既是与和谐中国相适应的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央精神在地方的地域化。它以民族精神为根,时代精神为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凝聚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巨大合力,激发推动各市现代化步伐的不竭创造力。

1.宽厚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儒学,它表现出宽厚包容的特征。宽厚包容表现在发展上,就是一种开放的事业和博大的胸怀,既善于展示自己的亮点增加魅力,又善于借鉴他人的长处,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这是一个人、一个地域发展必须具备的两种品质和精神状态。

2.重信尚义。中国儒家精神的一大重要内容是“蹈仁义而弘大德”,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无数志士仁人的实践锻铸着重信尚义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重信尚义精神,对于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对于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思想价值。

3.求实创新。求实创新,不仅是实践过程,更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对外开放以来,各地人民秉承求实创新的传统精神,知行合一,弘扬和突出了以创新为内核的求实创新精神,经济发展构筑起创新平台,增强各市区域创新能力。

三、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培育弘扬植根的举措

培育弘扬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是一项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是一项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凝聚民心的工作。

1.在全市形成宣传、普及、推广的,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赋予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强大的生命力,使其健康成长,为持续改造和创新文化提供价值引领。

2.组织有关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功能和推展的机制安排,持续不断地为此提供智力支持。

3.以新时期地方人文精神为主线,组织丰富多彩、社会公众喜闻乐见、具有强力影响的宣传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推展。

4.成立相关机构,对人文精神的推展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和矫正。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地方产业经济 烹饪类专业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28-02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住宿餐饮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在全区餐饮业以推进品牌化建设为重点,实施“挖掘八桂特色食材,树桂菜品牌”工程。《关于发挥特色食材优势,做大做强桂菜产业的建议》提出建立桂菜食材产销、烹饪制作的规范化标准;推动桂菜与种植业、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关联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桂菜“走出去”的步伐等。这些文件的出台将推动广西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必然需要大批熟悉广西特色农产品性能、擅长菜品开发、设计、烹调的技能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的参与,广西区内烹饪专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区内职业教育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区内烹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以服务于桂菜食材开发、桂菜烹饪制作为基础的烹饪课程体系并不合理,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服务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定位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要求我们必须重审专业课程设置,为本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及增加附加值探索发展道路,为农民增收;为丰富“桂菜”提升广西特色餐饮知名度和美誉度做贡献;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助力“广西特色农产品‘特’行天下”理念的推广,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

一、基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烹饪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缺乏融合性,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脱节。通过对本地区10所职业院校烹饪专业进行调研发现,烹饪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仍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且课程安排随意性大。没有真正结合当前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来安排专业课。在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方面,仍然以传授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为目标,没能实现“理实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方式,课程理论知识与授课专业技能所需理论知识脱节,实训教学项目与当前企业岗位工作任务脱节,这种“脱节”直接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相悖。

(二)教学管理存在功利性,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定位标准存在很大的偏差。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定位是“培养的专业人才既要能适应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静态需求,又要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动态需求”。这些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能胜任企业第一线生产、服务和基础管理等岗位工作。而实际上在职业院校中占很大比重的中职学校和部分高职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为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毕业生和社会闲散人员。一些中职学校甚至社会中的部分人员如学生家长均将中职教育看作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过渡,把职业教育作为管理学生安全的地方,至于学生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方面则是能学就学,不学也无所谓。这种思想的存在导致部分职业院校烹饪类专业面临生源危机,在办学方面工作重心被迫以“招到学生,不出乱子”的生存观为首要出发点,这就严重制约着烹饪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种管理的功利性直接导致烹饪类专业培养的一线专门技术型人才质量与定位标准存在很大的偏差。

(三)课程实施走向唯技性,职业素养呈现荒废性。调研发现,大部分中职和少部分高职的烹饪专业的教学管理越来越像技能培训机构,忽略了学历职业教育应有的功能与特点,混淆了职业院校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的根本区别。在实际工作中,把学历职业教育看成纯粹是为“职业”而举办的“教育”,于是职业院校的功能越来越“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职业素养是由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构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是职业院校提升声誉和持续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必须处理好职业素养养成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问题,只是单纯顺应学生的盲目需求和专业技能训练,是不利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的,更不符合职院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四)课程改革存在闭门性,教师参与存在形式性。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方向为出发点,以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设置依据,使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一个按“市场调研、岗位分析、课标制定、教材编写、教法研究、课程评价”等基本流程进行补充、删除、修正等反复完善的过程。然而,当前职业院校烹饪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大问题是缺乏调研,凭想象闭门设置课程及课程内容。主要表现在对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动向了解不够,课程资源建设极度不足,各职业院校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开发与共享。有关烹饪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教改等方面,都压在一线教师身上。一线教师由于课程任务繁重、能调动资源少、话语权低等因素,导致教师参与烹饪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并不高,即使开发有,也是一种应对检查的敷衍措施,其实际作用并不明显。

二、对策分析

(一)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设置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任务安排课程内容。对于地方职业院校来说,培养适合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适岗人才、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使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对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是必然之路。烹饪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逻辑,将工作结构转化为课程结构,将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实现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相互渗透。在烹饪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要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整体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能力。在烹饪课程改革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单元设计,实现课程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建立校企深度融合机制,搭建“互渗共赢”模式,助推行业、企业参与共育人才的积极性,解决烹饪专业缺乏真实实践场地的困境。

(二)深度认识教育本质,将管理制度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职业院校教育实践方方面面的问题和偏颇的实践,其根本问题在于对教育的本质理解存在误区。教育是一项“人为”和“为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在于挖掘个体潜能,促进其人格的完满和品质的卓越,而非其他外在目的。因此,应坚持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生命线,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要充分尊重教育主体――学生,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个性和思想,尽一切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在烹饪课程改革中应通过增强教育管理与教学内容的人文性、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多元性、落实人才培养评估的合理性、建设教育管理制度的民主性等措施,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多元整合,多渠道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职业院校实施多元整合的关键在于“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活动内外环境“多元互动”的动态系统,这个动态系统需要教育实施的主体根据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动态及企业岗位人才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多元组合。在烹饪课程设置方面,要以学生职业发展需要来设置课程;在烹饪课程结构方面,要处理好基础理论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之间的关系;在烹饪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围绕企业岗位工作典型任务,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各方整合,多渠道加强烹饪课程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调整和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对职业素养方面的有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职业理想;多部门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达到不仅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就业能力,还要有推动就业层面纵深发展的能力。

(四)加强“双师型”一线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与建设基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工学结合教材。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体是一线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也在一线教师。要培养适应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以“挖掘八桂特色食材,树桂菜品牌”工程为目标的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就需要一支了解行业、熟悉企业、善于教学的“双师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此,对一线教师不间断地进行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理念、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加强烹饪专业教师顶岗锻炼和兼职制度建设,聘请企业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员任兼职教师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材开发能力。例如,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与营养教学团队与烹饪行业协会、餐饮企业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技术人员通过项目申报立项的方式,共同承担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属地化研究与实践课题,以广西特色农产品菜点开发为基点,共同开发、编写了《广西农特产品烹调工艺》工学结合式特色教材。还规划了《广西农特产品识别与选用》《广西农特产品菜点开发与设计》等系列特色教材,这必将提升烹饪专业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捷.依托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3(3)

[2]周如俊.审视中职校课程设置:基于多元整合的理念[J].职教通讯,2012(22)

[3]吕静,高金岭.教育功利性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广西特色农产品的烹饪课程研究与实践”(2014JGZ359)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4

现阶段我国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首先,煤炭企业管理观念落后,大多煤炭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单方面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而忽视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导致企业生产与管理不平衡,导致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其次,煤炭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煤炭企业的工作人员性质不同于其他企业,分为井上与井下工作人员,其中井下工作人员一般综合学历水平较低,而井上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较高,导致企业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最后,大多煤炭企业缺乏较为完善、系统的考评机制,且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较落后,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度不够,导致煤炭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进度缓慢。企业文化是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进步的核心竞争力量,是煤炭企业的软实力代表,也是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综合素质水平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历史的最重要传承工具,秉承煤炭企业从建立到不断发展至今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予以员工风貌,使煤炭企业在企业文化传承中发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谋得有利发展机遇。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涵盖到企业的安全文化、和谐文化、执行力文化、品牌文化、和谐思想以及制度文化等多方面的精神文化,是煤炭企业精神文化发展与延伸的重要支柱,使企业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保持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同时需要着重建设企业文化,才能达到企业外在与内在发展的平衡与统一,突破传统生产经营理念的束缚,使企业在新经济发展时代中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长期优胜地位。

二、企业文化视角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措施

(一)“以人为本”观念渗透管理,提升员工凝聚力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样作为管理员工的方式,前者是硬性管理方式,注重制度性的激励与管理;后者则重视渗透企业精神力量,对员工进行软管理。“以人为本”观念是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表现,煤炭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视“以人为本”观念,需要重视对员工切身利益的维护,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使员工充分融入煤炭企业中,让员工在企业工作中找到归属感,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责任性,优化员工的工作效率,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与积极性,实现员工的工作价值与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发挥。煤炭企业将“以人为本”观念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利于企业品牌与文化的建设和创新,帮助煤炭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从而提升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煤炭企业“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中,需要重视、肯定、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制定全面的福利制度,如重大节日发放过节奖金、高强度工作后放小假期、定期进行员工聚餐等,缓解煤炭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从而保证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好的工作状态,优化员工的工作效率。煤炭企业还可以通过员工活动的形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如申请资金组织员工进行省内、国内、国外团体旅游,促进员工感情交流,培养团队协作效率较高的工作团队;定期举行部门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并针对煤炭企业内部大龄未婚男女举办联谊活动;还可根据工作进度举办红歌比赛、煤炭企业工作技能知识比赛、篮球竞赛、春季马拉松竞赛、百科知识竞赛等竞赛活动,深入员工生活渗透“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升煤炭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量与团队协作力量,从而有效促进煤炭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效率。

(二)素质培训引入企业文化,促进员工工作能力

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影响煤炭企业工作效率与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煤炭企业应当在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工作的同时引入企业文化,使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素质培训工作中,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与观念,有利于完善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又可以有效促进员工素质培训的工作效率,一举多得。由于煤炭企业员工工作性质不同于一般企业,应当根据不同部门、不同专业制定专业素质培训计划,针对井下工作人员,加强员工的井下操作安全知识与井下专业操作技能,在井下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中渗透企业文化,提升井下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针对井上工作人员则需要着重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学习先进的党建理论知识,用丰富的思想政治知识武装井上工作人员,同时深入渗透企业文化,达到井上、井下工作人员素质水平的协调。煤炭企业的素质培训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员工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的培训,还应当着重对员工工作创新性、自主性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培训工作中要求培训人员不断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培训内容与方式,创新煤炭企业的素质培训形式与内容,并邀请本企业资质较深、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经验传授,重点讲解煤炭企业各部门工作中常见问题的预防与解决对策,针对不同工作性质的部门进行不同程度的专业知识培训,以达到煤炭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水平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另外,随着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还需重视对各部门员工(此处主要指井上工作人员)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培训,引入先进的电子设备与信息化管理技术,组织员工学习信息管理技术与基本操作技能,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促进企业各部门工作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从而优化煤炭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考评机制结合企业文化,优化员工工作效率

煤炭企业通过创新管理理念与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可有效提升员工的素质水平与工作效率,在煤炭企业实际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完善企业的考评机制,在员工考核管理制度中结合企业文化,从而进一步优化煤炭企业的整体素质水平与工作效率。煤炭企业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监督力度,拓展企业考核测评的范围,不可将考核测评局限于员工工作效果与效率方面,还应当在考核工作中综合测评员工的思想动态、日常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需要结合企业文化,考核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了解程度与见解。煤炭企业需要在实际考评中了解企业员工的各项综合素质,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打破企业传统考核机制的局限性,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测量员工的真实能力水平,从而为煤炭企业发掘更多的隐性人才。为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考评效果,企业还需要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设立月度、季度、年度优秀员工奖项,针对日常工作执行力较好、工作效率较高的员工进行充分的物质奖励,激励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煤炭企业还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为员工提供充分的上升进步空间,让员工了解努力与收获的价值,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为员工创造公平竞争的和谐发展平台,加强管理层人员的思想觉悟,避免出现“关系户”不劳而获的现象,打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考评目的在于观察员工能力水平,其主体为员工个人,煤炭企业在实际考评工作中需要充分渗透“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让员工主动参与到考评工作中,进行对自身工作能力的自评,让员工充分了解到自身的工作能力与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促进员工的能力提升效率。

三、结语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鄂州;历史;人文

引言

鄂州作为我国湖北省管辖的城市,它不仅仅是我国发展的主要城市,同时也是古代文明古城之一,在鄂州里面记载着许多与历史文明有关的经典事迹,历经孙权在此称帝的三国时代,鄂州的命名起源于春秋时代,楚王为他的小儿子取名为鄂王,因此也就有了鄂州一说。

一、关于古城鄂州的历史发展

在华夏文明的影响下,古城鄂州成为了中国历史历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近五千年的文化带给我们不仅仅是历史文明,同样重要的是它的发展与变化。追溯它的发展与演变,鄂州又称之为“古武昌”,也就是在当时的年代里面,它与如今的湖北省武昌区重名,在春秋时期,楚王为儿子封号为“鄂”,这也成为当今的鄂州。鄂州在古代时期就是闻名于世的商业地带,里面居住着许多商家与达官贵人,也是曾经湖北省的经济核心地区之一。

我们追溯到鄂州地带的历史初期,这里还是有人类生长居住,从当时的古遗址来说,华容村落是如今考古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参考点。我们在当时的庙岭大山地区也发现过当时人类生存的古遗址,从这其中探索起源距今也已有很多年历史,因此以历史古城来为鄂州命名再合适不过。就在楚国时期,楚王开始筑造鄂王城,取名鄂城,到了三国时代,这里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构建了著名的凤凰台,其后也为三国的统一与战争埋下伏笔。在鄂州的历史发展方面,我们不仅仅惊叹于它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同样数不胜数的名人也在此地一展抱负,如著名的孙权、周瑜、曹丕均在鄂州驻扎及管理统治。因此鄂州的历史发展经历过著名的三国时期,同样也是不少文人激发灵感的地方,陆游的那句“烟雨凄迷云梦泽,山川萧瑟武昌宫。”恰如其分的描绘了当时的鄂州,鄂州那个时候又称之为武昌,可以说,鄂州经历了著名的三国时代,到明、元、清后也仍被不同时代的帝王给予重视,它至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文化基地与国家旅游景点。

二、历史发展下鄂州人文精神研究

1、古城文化下的人文特点

在经过历史洗礼的发展下,鄂州的人文精神有着许多特别之处,同样它也具备一定的传统观念,我们不难发现,鄂州是不少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聚集体。因此在鄂州的人文特点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智慧、传统和人文理念,这种人文理念的发展起源于历史文化带来的影响,它一方面处于高端的发展中,一方面又在历史的影响下保持着古城的风范。鄂州是一个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面散发着儒家思想及古代时期留下的传统文化,它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最值得保留的东西,反而向我们呈现出古代的美好。他的人文特点包括思想的高度觉醒、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的文化特征,这种人文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传统习俗上,还体现在礼数礼教中。

2、鄂州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鄂州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城市,在这其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当时古代所遗留下来的礼教与礼数,这种素养与行为体现在人们的待人接物与日常表现当中。鄂州人习惯与人交流当中保持着当时古代的一些特点,如茶礼、客礼及亲友相处之道等等,这些习惯的形成与其多年的历史文明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保留许多历史遗址在鄂州地区,它所呈现的精神也不仅仅是城市地区的人文理念,这种人文精神也同时深入到当地的居民当中,鄂州地区的居民素质较高,并且保留很多传统习惯,他们人文精神体现在礼貌待人、传统以礼,这种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地区性的教育及传统文明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3、鄂州所保留的人文习俗

鄂州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同时它也是古城人文习俗保留最好的城市之一,在这里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属于鄂州人们的传统习俗,如正月初一的舞龙灯,传统有名的“五辛菜”,元宵佳节的逛花灯,花朝节的吟诗作词,这些都是当地的传统风俗。从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鄂州人喜欢热闹,并且更加的注重人文思想,哪怕是当地的一位小孩子也能够对某句诗歌朗朗上口,这与期初的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受到文人的影响,这里面的人更注重文化的培养。在历史的演变下,鄂州人的习惯一直保持,他们更加喜欢研究古文化,并且对饮食、诗词有很大的考究,同时它也是中国古文化地点的标注,提及鄂州,许多人可以马上想到它的魅力之处,它是古城里面的一座怀旧标记,也承载着许多年的传统和文明。

结语

总的来说,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古城鄂州的历史发展与人文精神,同时它带给我们的人文、地理及民俗都是世界研究的宝藏,因此在探索其中的发展溯源与风俗民情时,人文精神成为了这座古城这些年来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同时在它的发展当中也经历了历史的成功洗礼,成为文明世界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刘玉堂,陈绍辉.三国文化资源与湖北文化产业发展[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06)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6

从现实社会来看,跟欧美相比,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有所落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没有中国人的身影。中国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但是由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非理性开明的态势使这种所需的“人化环境”不容易形成,传统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亚洲文化不是不鼓励创新,主要是怕失败,失败不起。其实亚洲的年轻人并不比美国的年轻人怕失败,但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总是会让这些科技创新的人付出的代价太多,在亚洲失败付出的代价要比在美国的高,美国人失败几次都没关系,且引以为荣。所以对科技创新来说,我们需要接受各种文化的冲击,对各种思想进行讨论,打破常规追求科技方面的进步。要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社会氛围这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科技成果方面,从2008—2010年的数据来看,在全国四大区域经济中:环渤海地区在这三年内登记成果数占登记成果总数比例最大,但成果数增幅不大,且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长三角经济地带登记成果数每年都呈递增状态;东北地区登记的成果数位居第三位,其数值远低于环渤海及长三角;而珠三角地区登记成果在登记成果总数所占比重最少,近几年来所占比例都不足5%。在高新技术领域分布上,技术成果仍然主要分布在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占27.63%,农业占16.18%,光机电一体化占13.58%,新材料占12.21%,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合计占69.60%。

2、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首先,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最核心的动力;但我们知道,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即能通过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新领域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于自然和社会时其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有的科技方面的发展带来的是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转基因及克隆等生物技术在某些方面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好的人文环境来支撑科技创新方面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之所以伟大,但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从长远角度看,我们需要做的是确保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任务;所以在科技创新必须重视人文环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1]。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要注重科技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有一句话说明了这一点,“科技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市场,市场不等于效应”。这个话说明了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到社会财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生产过程中,人文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经济学研究的五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及谁做决策,以及如何销售、如何分配利润等方面问题;都需要人文环境为之做铺垫。人文环境可以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人文环境在创新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没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没有当今世界多项有用的发明;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是间接的。所以我们应注重发挥其重要作用,使人类社会能长期受益[2]。

3、创造环境,整合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人文因素

(1)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管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科技创新,对社会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行科技创新就离不开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而人文环境是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以人为本”口号的提出是中国整合人文环境的初步思想;那么中国的人文环境特点是什么呢?在我国,人本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3]。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应从教育做起,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对科技人才的管理不是把其看作蜡烛,不停地燃烧直至告别社会舞台,而应该把人才看做一种资源,好比蓄电池,可以不断地充电、放电,使更好地学习及发挥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社会注入先进的生产力。培养科技人才应该像华为所崇尚的“狼性文化”,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即发展一群科技领域的狼,因为狼有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奋不顾身、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敏锐地觉察社会的需求及市场的变化,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行列,寻找社会需求的科技点,加强团队合作互助,以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所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及国家的快速向前发展。

(2)营造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文化环境

创新是自由思想流动的产物,而能够使思想自由流动则离不开所谓的“文化环境”,任何创新都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自由的文化环境;使一整套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潜力最大化的优化机制得以发挥。我们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都为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及成果方面的转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形成创新文化环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接触创新信息的来源;二是科研人员的大量储备;三是能够吸引风险投资的基础性科研成果。充满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环境,会更有效地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也会更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创造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的系统,大力提倡敢于创造、敢于冒险、善于学习、勇于竞争、不怕失败和挫折,努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形成全社会一片创新的良好局面。

(3)努力建立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社会组织

有创新活力的组织,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不管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科研院所机构,都对使用、扩散新技术发挥很大的作用,国家在政策方面也应该鼓励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交流;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项目能更多的进入大型集团,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及时更快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科技创新团队是以重大科研项目或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杰出人才为团队带头人,具有共同目标、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以及分工又合作的创新研究群体。建立虚拟科技创新团队(VTIT),它不仅能解决技术创新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而且能提高参与者的技术创新能力。VTIT是基于科技创新性任务,具有共同目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障碍,面向重大机遇整合优势力量的创新研究群体[4]。科技创新是一种组织和社会行为。要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的机制与组织,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调节各种科技资源的配置、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技工作者的评价机制等。以科技政策、制度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来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4)建设科技创新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