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石钟山记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石钟山记翻译

石钟山记翻译范文1

【关键词】中国英语 陕西民俗文化 外宣翻译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15JK1299);西安工程大学“校社哲项目”(2016ZXSK43)。

引言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以下称中国英语)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此话题颇受国内外学者和公众关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英语应该是众多世界英语变体中的一种,如同印度英语、南非英语、新加坡英语一样,是一个普遍的但又存在争议的语言变体现象,非常值得研究。但笔者在资料收集中却发现,关于中国英语系统全面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并不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并不深入。

目前,对于中国英语这一概念的定义学术界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学术界公认的,这一概念最早是1980年由葛传诚壬在《漫谈由汉译英问题》一文中提出的(葛传常1980),并对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和中式英语(Chinglish)进行了区分。黄金祺区分了汉化英语(Chinese English)与中式英语(Chinglish)(黄金祺,1988)。贾德霖提出受到汉语影响的“汉式英语”(Sinicized English)(贾德霖,1990)。汪榕培则将中国英语定义为 “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汪榕培,1991)。而李文中却认为,中国英语不是仅限于在中国使用,而且英语中有一定数量的词源于中文,并已经成为英语的一部分(李文中,1993)。谢之君并不赞同李文中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英语是一种干扰性英语变体(Interferential English Variety),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之间没有根本的差别(谢之君,1995)。贾冠杰、向明友分析了中国英语的存在和现状(贾冠杰、向明友,1997)。国外的学者们也关注了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而他们普遍采用Chinese English这一表示方法。1986年,Todd从音系学、词汇学和语法学三个方面对中国英语进行了研究, Bolton(2003)详细地追溯中国英语从17世纪开始直至当今的发展历程。但是,他们都未对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加以区分。本人认为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是存在差异的,因为中国英语作为一种英语变体,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的,它在遵守英语语言语法规则的前提下,传达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语言和思维方式。

民俗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特质。民俗文化是对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据《2013年-2017年中国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对于民俗文化的翻译一直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民俗文化的传播。笔者通过相关文献和前期研究发现,陕西省内的广告宣传标示语、旅游景点翻译以及当地的民俗文化翻译等都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关于陕西民俗文化翻译,目前的研究仅仅是从翻译方法入手,而未能真正从语言文化本身出发。

本研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契机下,从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的角度出发,进行中国英语研究。探讨如何用既能符合源语言语法规则及表达习惯,同时又最能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中国英语来进行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真正做到推动陕西民俗文化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传播出去,增强我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跨文化交流,正确地用英语来表达我们当地的风土民情、文化风貌、美食美景,传播陕西地区文化,推进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英语与陕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

笔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的契机下,从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的角度出发,进行中国英语研究。探讨如何用既能符合源语言语法规则及表达习惯,同时又最能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的中国英语来进行陕西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

1.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

中国英语包含以下特征:第一,作为一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是遵守英语语言语法规则的;第二,它的适用范围与其他的英语变体一样,不只是局限于中国国内,而是世界范围,是传达中国文化、传统、语言和思维方式的一种媒介;第三,由于遵从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语言和思维方式,中国英语体现中国的文化、语言和思维的独特性,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他国和民族的文化、传统、语言和思维方式。

中式英语则是遵从中文的语言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将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之中,而说出或写出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

2.陕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对陕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陕西民俗文化的正确翻译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的对外交流和对外宣传,树立中国的正面国际形象,使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助于陕西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在外国受众心中树立正确客观的中国形象,弘扬和传达我省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推动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

3.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中国英语教学一直倡导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但只是片面地强调目的语,却忽略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因素,导致英Z学习者学了多年英语却无法正确地,甚至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民族的文化。我国近年来的教学改革,更加强调中国文化的学习,而中国英语的研究则为这一改革提供了较为全面且更加正确的教学材料。当下的英语教材和课堂中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应当适当增加中国元素。从而在英语输入的前提下,也能实现英语输出,更好地体现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方面的交流,加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促进对外宣传和交流,遵守国家的语言政策。同时也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思想教育和讲政治的有力手段,从而能够培养更多优秀的、具备广博的中国文化知识及熟练英语技能的英语学习者。

中国英语在陕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的实践

关于中国英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研究,实证定量的研究不多。我们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中国英语语料库,从而使中国英语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解释性。本研究拟采用:文献检索分析、问卷和教学实验等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文献检索,综合国内外文献,包括国内文献(涉及陕西民俗文化的书籍、报刊、广告标识语、旅游景点、餐厅等地方的翻译)以及国外文献(涉及陕西民俗文化的书籍、报刊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第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及教学试验:运用不同方法(采用中国英语或其他方法)翻译陕西民俗文化,分别请本国人和外国人选择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译文。并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渗透中国英语的学习,用实验论证不同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得出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充分肯定中国英语在陕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中的文化传播功能。并探讨正确使用英语来表达我们当地的风土民情、文化风貌、美食美景,对陕西地区文化的传播和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结束语

本文从语言文化角度出发,充分肯定中国英语的文化传播功能,将中国英语研究应用于陕西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之中,真实地传达本地民俗文化,在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和增进他国人民对陕西及其文化的了解的同时,带动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陕西地方文化从丝路经济带新起点“走出去”。同时,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及翻译人才培养方面,中国英语的研究可以为同行研究者提供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1]Bolton,Kingsley:Chinese Englishes: A Sociolinguistic Histor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葛传常骸堵谈由英译汉问题》,《翻译通讯》1980年第2期。

[3]黄金祺:《当肯定“西译汉化”现象的积极面――兼论“汉化英语”的出现和发展》,《中国翻译》1988年第1期。

[4]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外语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5]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4期。

[6]杜瑞清、姜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研究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年第1期。

[7]高一虹、许宏晨:《英语变w态度研究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5年第6期。

石钟山记翻译范文2

文言虚词在2006年的高考大纲中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则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特点。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在汉语发展史上变化比实词大。例如一词多义:“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前者“之”为代词;后者“之”是用在主谓间的助词。又如 “舟摇摇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以”和“而”,作用完全相同,都为连词。

2. 明确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在个个落实的基础上,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3. 联系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虚词以实词为骨骼和支撑,是内容表达的传神之处,因此不能肢解词语,要在语境里体会理解。其次,还要明确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从近年来全国卷和各地高考试题题型来看,一般分为:判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选择题”,判别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混合型的“选择题”,正确理解和翻译句子中含有的虚词。此外,还有文言断句题型,即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以及“矣”等来划分句子的意义单位。

【实战练习】

1.请写出下列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则: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

②“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则:______________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则:______________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则:______________

⑤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则:______________

⑥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⑦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则: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涉江》)以:______________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以:______________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以:______________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者。(《寡人之于国也》)以:______________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以:______________

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以:______________

⑦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以:______________

⑧是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以: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______________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于:______________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于:______________

④是故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于:______________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于:______________

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于:______________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B.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C.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D.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5.指出下列“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之壮士,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B.①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C.①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共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D.①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②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齐桓晋文之事》)

6.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B.①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C.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D.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贾生列传》)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参考答案与解析】

1.①副词,就; ②连词,于是,就 ;③副词,就; ④表转折的连词,却; ⑤连词,于是,就;⑥连词,那么; ⑦副词,就; ⑧判断动词,就是。

2.①表修饰连词,不译; ②连词,来; ③动词,认为 ;④介词,按照 ;⑤连词,因为 ;⑥介词,因为; ⑦介词,凭 ;⑧介词,因为。

3.①介词,被 ;②介词,比; ③介词,对; ④介词,比; ⑤介词,比; ⑥介词,被 ;⑦介词,从; ⑧介词,在。

4.B ①乃,副词,“竟然”;②乃,副词,“于是,就”。(其余A、B、D三项中的“乃”字,全部为判断动词,意为“是”)

石钟山记翻译范文3

陆子曰:“子之辞辩矣,顾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③,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

(节选自《渭南文集・书巢记》)

【注释】①杪(miǎo):树梢的细枝。 ②觌(dí):相见。 ③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此指道的精微之处。

【阅读提示】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从小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壮志,自幼好学,他说过“我生学语即耽(酷爱)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解嘲》)十七八岁便有诗名,29岁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应试,名列第一。第二年礼部考试,却因为名居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又“喜论恢复”,被秦桧将名字勾去,从此便失去由科举取得功名的机会,直到秦桧死后才出仕。他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存留诗歌最多的一个,今存其诗九千二百多首,有“小李白”之称。他还有多个雅称的书斋名:风月轩、老学庵、书巢等等。

【阅读鉴赏】

陆游一生酷爱读书、藏书。他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书巢”,并不被别人所理解。只有客人亲自到居室参观之后,才发出“信乎其似巢也”的感叹。作者由此引发开去,警诫自己和他人要牢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的道理,希望人们应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实地考察。同时教导人们不能“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以防犯轻浮浅薄的毛病。

本文取材小中见大,阐述道理深刻有力。文章句式对称整齐,读来富有一种音韵之美。值得一提的是文章的结尾,这个结尾的写法与苏轼《石钟山记》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非常相似,两文完全可以对比来读。

【知识考查】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民之病水者病:生病

B.吾侪未造夫道之堂奥侪:同辈、同类人

C.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

D.或枕藉于床枕藉:一个个挨在一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尧民之病水者 / 巢之袭人者

B.是为避害之巢 / 则又为狂士之巢

C.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邪?/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

D.名其室曰书巢 / 信乎其似巢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游一生酷爱读书、藏书,他把他自己的居室命名为“书巢”,可是别人并不理解他为何把居室命名为“书巢”。

B.本文的主旨是教导人们不要“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以防犯轻浮浅薄的毛病。

C.作者只是警诫他人要牢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的道理,以免贻笑大方。

D.文中的“未造夫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与苏轼《石钟山记》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非常相似。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燕巢于梁,巢之袭人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信乎其似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分析】病:担心、忧虑。

2.D【分析】第一个“其”代自己;第二个“其”是它。A都是主谓间的“之”无实义,不译。B都是“是”。C连词,都可解为“可是”。

石钟山记翻译范文4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骗”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骗我”,“他”是主语,“欺骗”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骗”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论文主题词】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石钟山记翻译范文5

我将自己几年来的文言文教法总结出来,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在扫清文字读音障碍的基础上熟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不无道理的。这一步下来,学生能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2~4人一组对照注释和其他参考资料讨论并翻译全文,对于文中不能理解和翻译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做上记号。记在纸条上,请组长整理上交老师。这一步既可以使学生巩固过去学过的文言知识,又可以学习一些新的文言知识。运用这种讨论翻译全文的方法,由于很多地方是学生自己翻译的,所以学生对全文翻译记得更为深刻持久,也使老师上课时更有针对性。

二、准确翻译

我们对文育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信”就是忠实原文,不能曲解误解原文的意思;“达”就是译文要通顺明白,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雅”就是译文要尽量优美流畅,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首先要做到“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句子。如“其李将军之谓也?”这个甸子根据上下文我们就只能把它翻译成“大概是说李将军吧?”如果没有上下文我们就很容易把它翻译成“这是李将军说他的吧?”其次要做到“达”和“雅”。这是从表达角度要求的。在翻译中,我们要灵活地采用“留、对、拆、增、删、调”这六种技巧。“留”就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或翻译;“对”就是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拆”就是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增”就是增补句子的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删”就是删除文言文中那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调”就是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

三、总结归纳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字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字词的归纳主要有实词与虚词的一词多用和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注意古今差别极大的词)和词类活用。一词多用和一词多义主要由教师以题目的形式列出,要求学生解答,在解答中记忆并学会运用;对于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词按类让学生采取自由发言的形式从头至尾在文章中找出,教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

特殊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也应由学生自己以自由发言的形式从头至尾在文章中找出,教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

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总结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如“而”这个虚词的后面如果是一个动词,那么它的前面一般也有一个动词,如果这个词表面看起来不是一个动词,这个词一般也活用作了一个动词。“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中的“墓”就是如此。又如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如果是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一般都把这个代词前置了。“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就是“古之人不欺余也”,“沛公安在”(《鸿门宴》)就是“沛公在安”。规律性东西的总结,往往能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朗读背诵

要求学生背诵文章中的重点文段。文言文的背诵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语言变得精当简练,所以这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学生在完成前面几个步骤后,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

石钟山记翻译范文6

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适应,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有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语言文学赏析的体悟性、语言文化习得的人文性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要在关联,即掌握阅读的手段与技巧,对文言文本进行解读,进而提升运用现代汉语表情达意的能力;第二个层面体现为交融,即融入文言文本与之交流,从而品味其中的人性与艺术;第三个层面实现着传承,即在文言文本的阐释过程中,习得、保存、发展文化。

一、以关联式阅读消解语言障碍,注重语义理解,化知识为能力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要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与现代文教学在注重阅读欣赏的同时更侧重于表达(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中学文言文教学主要限于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是要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地运用所学读懂古书,并不是要学生学会用文言创作表达。(高中教材第三册安排了试写绝句、试填词的练习,但规定可以不管平仄,非真正意义上的文言创作)因而其教学过程表现为对历史的不断闪返,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关联。通过这种关联帮助学生从轻松阅读文言文本走向自如运用现代汉语表情达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联是天然的。清人段玉裁在谈到小篆与古籀的关系时说:“小篆之于古籀,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说文解字注》)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就像小篆从古籀发展而来一样,其中多有继承,改变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一是现代汉语中有成语等众多直接承用古代语词的成分,例如“分崩离析”(《季氏将伐颛臾》)、“五十步笑百步”(《寡人之于国也》)、“青出于蓝”“锲而不舍”(《劝学》)、“钩心斗角”(《阿房宫赋》)等,通过文言课文的学习,学生在掌握这些成语的出处的同时,对其含义用法也会有进一步了解。二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大都来源于古代汉语,像“山”“水”“牛”“羊”,从古至今并无二致;而现代汉语中大量不成词语素的意义也来源于古代汉语,例如“习”,《现代汉语词典》列有四个义项:“①学习;复习;练习。②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③习惯。④姓。”前三个义项都不能够独立运用,是三个语素义。而“习”之所以有这三个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习”。从古文字形体看,甲骨文“习”字从羽从日,以鸟于晴日学飞会意(一说小篆“习”字从羽从白(鼻),以鸟翅频繁振动致鼻促息会意),故“习”的本义为鸟不断地练飞。(《说文解字》:“习,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习。”)练飞翅膀要重复运动,故引申表示复习、重温(《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重复则易熟悉,引申表示熟悉、通晓(《赤壁之战》:“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熟悉就会习惯,引申表示习惯(《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只不过这些意义在古代汉语中单用,现代汉语中不再单用,我们也就“习焉不察”,不以其为古了。与“学”为初接触新知识不同,“习”强调“重复地练”。《师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教师教学用书》将之译为:“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未能体现“习”与“学”的区别,正是没有注意关联古今汉语,故其现代汉语表述亦不算高明。三是古代汉语的许多修辞、语法手段,我们今天还在使用。例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坚”是“坚甲”,“锐”为“锐兵(武器)”,“甲”“兵”作为中心词没有出现。这是形容词“以偏概全”的用法,即该词作主语、宾语时意义相当于一个中心词不出现的名词性偏正词组。有的老师觉得这类现象不容易解释清楚,甚至有人将之误解为:“坚”与“锐”由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是“盔甲”“武器”的意思。其实只要关联一下现实生活中商店里常可见到的“买一送一”广告,说明其中的“一”就是这种用法,哪个学生还会不明白呢?当学生了解到看似难懂的文言文其实与自己天天使用的现代汉语紧密关联,定会不再以学习文言文为艰;当他们发现了自己早已谙熟的语词和用法原来烙有那样浓重的古代汉语印记,势必学习信心大增;尤其当他们面对文言文本里众多既陌生又熟悉的成语原型时,更会满怀欣喜渴望更多倾盖如故的机会。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把握现代汉语语词意义和用法的根,理清其枝叶会更轻松。而了解这些语词的所以然,运用的能力也会加强。

课内课外学习的关联,是关联式阅读的又一方面。这既包括文言课文之间及其与教材其他内容的关联,也包括语文课与其他课及生活的关联。我在《思考》中提到不同意高考试卷翻译题“廷折”之“折”的义项“超纲”的看法,认为学生完全可以由《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叱”联想到“廷折”的正确译法,意在文言课文与试题之间可以关联;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高中教材第三册《谏太宗十思疏》练习后所附《隋唐嘉话》中的“面折廷争”来帮助完成正确翻译,这是文言课文与教材其他内容的关联。至于语文知识与生活现象的关联,更是留心即有。例如我们到饭店吃饭,服务员常常预先在餐桌上摆好餐具餐巾,一桌上往往有一个座位(北)前的餐巾与其他的不一样,或折法不同(往往高出其他),或颜色有异,很多人误以其为上座,争相让客入其座。其实真正的上座是其右手(西)的座位。(《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向)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那个餐巾式样与众不同的座位是主人(即埋单者)坐的,硬要让客人入其座,可能使客人误会要他埋单。《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坐西向东,是室内最尊贵之位。显然,关联生活知识,有助于理解司马迁的描写。

关联式阅读还有一层含义,即关注文言文本创作之源。例如《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教材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但对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却未出注。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完成这个关联。这种关联,在西方文学批评里叫“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即“互文性”)。

关联式阅读关注的不仅仅是文言课文本身的解读,是要教会学生阅读的能力,并力图使之转化为表达的能力,换言之,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交融性赏析还原文本语境,体悟意蕴形象,进而品味意境

文学欣赏,是对古代诗文语言的领悟与感受,是一个融入文本、还原语境、体悟形象、品味意境的过程。文言课文的教学,要用科学规范的表述通过对古代诗文的表达手法、文气风格、意蕴形象的剖析为学生指出其时代特征与民族特征。例如《鸿门宴》项羽有一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教师教学用书》译为:“明天早晨犒劳士兵,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其《教学建议》认为:“本文是叙事作品,多数语句一看就懂,用不着逐句译成现代汉语;诠释难句,也当依靠上下文意,不搞机械的文白对译。”按其标准,此句似无需讲解。其实这句蕴涵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心态信息,十分传神。“旦日”指“平旦”,是古人纪时的专有名称(《教师教学用书》在《孔雀东南飞》的《有关资料》中引有张中行先生的介绍,可参看),古人作战,通常在“朝食”之后,项羽传令在“平旦”时开饭,是要将战事提前,体现了他听到曹无伤密报后的暴怒和急于灭刘的心态。但与《之战》中齐顷公“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的轻敌骄傲不同,项羽要“飨士卒”,让将士们吃好有力气,再从容收拾汉军。项羽于战事从不掉以轻心,而让将士“飨”后再战,则与他后来对刘邦的“不忍”一脉相承。暴怒而又细心、急于求胜而又待下仁厚,一道命令显示了项羽丰满的性格特征。我在《思考》中说过教师对古今汉语的微异应当特别留心,这儿的“旦日”即是。能否准确剖析其时其境项羽的反应,即还原语境,是赏析成功与否的关键。

赏析古诗文,应当告诉学生古今诗文赏析既有共同的方法,也有各自的特色,要重点指出赏析古代诗文需从关键语词入手,抓住表达手法,通过揣摩语言,理解人物形象,进而品味意境。现代语言学认为语境是无限的,我们能够还原的只是其中的要素。但只要尽量设身其间,用心体味,得其要旨并不难。例如《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教材注:“〔信手〕随手。”其实“随手”与“信手”并不完全相同,“随”强调跟随,表示跟在某事后发生,有趁便之义,“随手”即手到后发生,如“随手关门”即趁便顺手关门;“信”则强调“任凭”,如“信马由缰”就是不勒缰绳,任马行走;二者境界不同。“信手”是白居易强调琵琶女技艺出神入化,任怎么弹都好,不是趁便顺手弹拨,而是手随心愿抚弄,所以才能“说尽心中无限事”。我们要让学生经历细心品评“信”的语义特征,揣摩“信手”“随手”不同的过程,才能使其掌握赏析方法,正确品味诗句的意境。再如《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教材注:“〔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其实“遗踪”是指石钟山命名由来的遗迹,与“旧址”指曾为某个机构或建筑的地址、“陈迹”指过去的痕迹不同(石钟山从来没迁徙,至今仍然在),更不是什么“所在地”。还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教材注:“榭,台上的房子。”其实“榭”并不是房子,因为它只有柱、顶而无墙壁,是供人们演艺练舞观景的,故称“舞榭”,所以会“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些词语的正确解释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了,遗憾的是至今教材还没考虑吸收,因而影响着我们对原作的正确赏析。这就需要我们在教材所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带领学生融入文本,反复品评,探赜索隐,钩玄提要,完成鉴赏。

赏析是文言文教学较高层面的目标,各个学生知识程度、兴趣爱好有别,我们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差异设计多种教学形式。这是教学的普遍规律,不是文言文教学独具的特征,就不多说了。

三、以溯源式诠释探索语词蕴含,揭示信息积淀,传承构建文化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人类独有的文化行为,是文化产生的重要形式,也是文化存在的重要标志符号,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的习得从来都是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实现的,文言文的学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当直接的关联。这首先是因为语言词汇的形成、演变都蕴涵着文化,而这种文化信息更多地是积淀在较古的语词当中。如《季氏将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教材注:“〔社稷之臣〕国家的臣属。”《五人墓碑记》:“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教材注:“社稷,指国家。”(按首见出注原则,此注宜移至《季氏将伐颛臾》)“社稷”之所以能指国家,是因为土地与粮食对国家极其重要。但不选取直接指土地与粮食的“土”“谷”,而选用指土神与谷神的“社”“稷”构成该词,则与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文化观念相关――祭土与祭谷比土地与粮食本身更重要。“社稷”一词的形成,积淀着文化。再如“朝”由早晨义衍生出“朝见”“朝拜”义,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有晨见长辈问安的习俗(《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昏定而晨省。”);“昏”由傍晚义衍生出“婚姻”义,则源于古人在黄昏时迎亲(《说文解字》:“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朝”“昏”二词的演变,积淀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