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通识教育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 实践教学体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长江大学于2001年新设置的专业,本专业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培养工作。人才培养计划,称为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反映了本专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集中体现了专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1]。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按照学校的教学指示,本专业每年都会进行计划的修订工作,以顺应时代的快速发展,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更改专业简称

力求统一化、标准化,在本次修订中,专业简称没有沿用以往一直使用的“装备专业”的名称,而以“过控专业”取代。在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增加了院系和学科介绍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两部分与原有的专业特色、业务培养要求和课程结构一起共同构成新计划的全部内容。

二、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课程结构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及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搭配等,反映了课程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关系和组织方式,体现了课程设置理念和价值取向[2]。本次修订工作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1.增设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现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强调的是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训,而通识教育旨在教会学生谋生手段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理智、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3]。美国是最早也是最完善地开展通识教育的国家,哈佛大学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一直致力于推行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自21世纪以来,国内不少高校也都相继进行通识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例如北京大学实施“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等[4]。

秉承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理念,为了让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以拓宽知识面,本次修订首次打破了学科和专业的界限,科学地增设了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正式建立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其中开创性地设置了限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属于学校平台课程,涉及、思想、高等数学、计算机、英语、体育、历史、时事、道德、法律十大领域,共计16门课程,高达752个学时、45.5个学分,为全校学生所必修。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由学校提供,分为自然科学与现代技术、语言学习与跨文化交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艺术欣赏与体育健康四个模块,要求本专业学生选修总共不低于10学分,其中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模块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

限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艺术、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四门课程,其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大学艺术旨在艺术文化熏陶下帮助学生有效成长,促进其终身社会化;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学方法以培养学生优质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而言,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可以降低择业的盲目性,增强其实现角色转变的主动性。

2.取消公共基础课程

新计划取消了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体系改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四部分构成。在此需强调的是,通识教育课程并不仅仅是对公共基础课程进行简单的名字替换,在课程内容设置、课程顺序编排、课程学时分配等方面均有大幅调整。新计划对课程比例进行了相应更改,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1%,所占比重最大,充分体现了平台课程的特点。学科基础课程是按照学科大类培养而设置的,所占比重约为24%。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分别占25%和20%。

3.优化专业必修课程

在新计划中,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专业必修课程的前置因素和知识的自然衔接过程,削减设置重复的课程,避免资源浪费;剔除内容落后、知识陈旧的课程,并对排课顺序、开课时间、课程学时和学分等内容进行优化,以均衡协调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力求教学效果最大化。

在新人才培养计划中,根据静设备、动设备和控制三条主线,设置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和过程装备控制工程三门专业必修课程,学时总数分别为64、48和64,在所有专业课中位居前列。以三门主课为中心,基于为核心课程进行知识铺垫的原则,辐射出工程材料及成型方法、机械原理、工程流体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六门专业必修课,并依据其内容安排学时数从32到56不等。另外,考虑到考研、招聘和毕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所有专业必修课程一律不安排在第七和第八学期。

4.改革专业选修课程

18世纪末,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提倡在大学里教师可以教授自己认为最好的课程,学生也可以学习自己愿意学习的任何课程。基于此理念,他首次提出了课程选修制(Elective System)。借鉴德国的经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于1825年首开选修课先河。直到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才正式确立了选修课制度,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目前,正确处理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关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命题。

在新计划中,选修课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前者已在前文中提及,不再累述。专业选修课作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与扩展,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旧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选修课不仅数量屈指可数,而且在整体专业课程中所占学时和学分的比例相对较小,犹如餐后甜点一般,其重要地位并未得以凸显。随着时代的更替和科技的发展,陈旧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已经无法跟进教育理念的更新步伐,专业选修课的改革呼之欲出。

通过到相关企业调研、参加专业学术会议、参与大学生招聘会、跟踪反馈毕业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情况等渠道,掌握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需求动向。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遵循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原则,系统地完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新计划更注重专业选修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互补和承接关系,课程设置模式更趋于科学化和合理化。修订后的专业选修课广泛涉及机械、化工、数学、信息、电子等众多与专业相关的领域,共计24门课程,在专业课中所占比重增加到40%。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密切联系企业需求,而且能够反映有关专业的前沿知识、先进技术和创新方法,对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5.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计划为蓝图,旨在培育出知识与能力并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并存的优秀应用型人才,而理论知识的巩固、动手能力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内化都与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相关。在新人才培养计划中,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循序渐进地培养能力为原则,优化并重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体系由设计、实验、实习、实训、实践五大类实践教学环节组成,环环相扣,其中每个环节又以基本能力锻炼为基础,以实践教学课程为支撑,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动力,以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依托。在实验教学中,取消了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研究性实验,并加大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另外,重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与开展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看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及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6.制订学生自主发展(Self-development)计划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把学生训练成书呆子,而是要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全面综合素质的全人。因此,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要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在本次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中,制订了类共22项学生自主发展计划,旨在锻炼学生在创新发明、口头表达、动手实践、科学研究、产品研发、艺术鉴赏、组织策划和团队协助等方面的能力。新计划要求学生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取得10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其中至少包括2个实践创新学分。新计划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5],强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性。面临新形势,本专业开展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正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精神,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施质量兴校。

参考文献:

[1]郝建华,卢祥云,韩曜平,冀宏.应用型本科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常熟理工学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1,06:14-16.

[2]田斗南.高师本科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92-96.

[3]常洁,袁爱雪.高等学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1,12:85-87.

[4]刘天峨.大学通识教育的内涵、意义与出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2:99-102.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2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在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工程科学高级人才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的意义

1、促进了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以往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传统的理论教育,对教材内容的更新不太重视,教材知识老化现象非常严重。产学研相结合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内部与社会的融合,紧跟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步伐,自觉地将已有的新知识和理论运用到教学中来。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开拓了一条新路。

2、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学生科研意识的形成

在高等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通过科研向教学转换,把科研的信息渗透到教学中,为教学增加新鲜血液,这是一个研教结合以研助教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教学的同时,提供这些与专业理论相关的科研背景知识,沟通知识与科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强化学生的科研欲望。正是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既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又可以促进学生科研意识的形成。

3、促进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

产学研结合可以吸收不同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科技开发工作,直接进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面对企业生产中的一些难题,进行一些高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教师更新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接近科技开发前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提高了业务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既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也为学校建立起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产学研结合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进入实践领域,在一些岗位上劳动,承担和参加一定的科研、工程项目。首先,这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找差距,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其次,学生在参加科研或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业精神。

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国家重点工科院校,一贯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本文主要介绍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近年来在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工程科学高级人才方面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一些借鉴。

产学研多维化合作培养工程科学高级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培养方案设计

哈尔滨工程大学历来以“宽口径、厚基础、倡个性、重创新”的人才培养原则为指导思想。自动化学院产学研多维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在这一培养原则基础上建立的。自动化学院一贯坚持“学为研所用,研为产所依,产为学所想”的“学、研、产”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立体化培养工程科学高级创新型人才。

1、积极推广现代教学手段,激励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和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此,我院积极推行现代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多媒体教学改革与研究。并制定了精品课程奖、教学名师奖、多媒体课件奖、教学成果奖、教材奖、优秀论文奖等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措施,鼓励和奖励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实践。

2、推进课程改革,探索“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高等工程院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育应确立以“面向社会、立足岗位、注重素质、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培养能力”为指导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和虚用并重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借鉴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在改革本科教学方面的经验。基于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学习,将研究型的创新教学理念引入到“计算机接口与通讯”“控制系统设计”等实践性较强课程中,开展了创新的研究型课程设计,其要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基于问题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计算机接口与通讯”的课程设计为例:

一是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表现,对授课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确定组长一人,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二是教师教学重点不放在阐述理论体系或推导公式,而是根据课程和相关资料与相关学科的知识,设计出若干来源于实际的课题项目,基于自愿原则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

三是积极发挥任课教师的“场外教练”的作用,辅助各小组顺利开展查找资料、确定解题思路、设计解决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等研究环节,不干扰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将课堂的主导地位转交给学生和知识,将老师变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媒介。让学生在不断的摸索、改进中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此过程中,可推荐优秀的研究生以助教的身份加入到课下分组研究学习中,做到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三位一体的立体学习模式。

四是在课题完成后一周内,各小组经组员讨论,由组长起草一份课题总结书,内容包括:课题的总结,个人完成具体情况、个人工作感受等。上交给任课老师。

五是采取老师与学生一对一口试形式,就每个学生在课题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对计算机接口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并将课题解决的结果量化后,加入到考试成绩中给出本门课程考核成绩。

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就是以设备完善、资料齐整并对学生自由开放的实验室以及由任课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合作实践创新团队为物质基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课题作为媒介连接课堂教授的知识与设定课题的实际问题、以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研究方式作为主要研究方式,以课题的提出、课题的准备、课题的解决、课题的总结为主要过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表明,有86.2%的学生能够接受并喜欢这种从传

统以讲解知识的教授型教学到以研究创新为教学目的研究型教学的改变。这就坚定了我们要将研究型教学继续进行下去的信心和决心。

3、创建“四段式”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和个性发展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发展,自动化学院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即“四段式”学生创新体系。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也就是创新意识启蒙阶段。此阶段的工作主要面向对象是对专业课涉及较少的低年级学生和缺少创新实践的学生,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简单可行的课外科技活动来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思维。主要活动有开展具有启蒙性质的“点金术”电路设计比赛,在活动中指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电路设计完成一定功能来体验创新实践,并从中得到启发。此外,还围绕各种科技竞赛主题设立了若干个创新团队或创新俱乐部如智能控制俱乐部、单片机开发小组等,使一些个性或兴趣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在一定的组织范围内进行实践交流和学习,从而使参与的人都从中得到锻炼。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也就是实战演练阶段。即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的各种科技竞赛和科研立项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和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并产生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成果。如在学院层面组织开展的“凌阳杯”电子竞赛、“长陆杯”智能检测技术竞赛,学校层面开展一年一度的“五四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学生课外科研立项、科研训练计划、创业计划大赛等都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第三阶段:提高阶段,也就是指导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科技竞赛阶段(例如: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空中机器人大赛等)。经过前两阶段活动的开展,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实践训练和创新锻炼,在此过程中,一些拔尖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潜质的学生就会显现出来,然后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选择合适的指导教师加强技术指导,使其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创新技能,并获得创新成功。

第四阶段:提炼阶段,也就是指导取得创新成绩的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进行总结提炼的阶段。要求有创新经历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创新过程或创新体会提炼整理成学术论文并争取发表。

在“四段式”学生创新体系的支持下,近年来,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多,涉及面广,成绩斐然。

4、开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创新成果寻找出口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创新质量,自动化学院还创建了“校企合作”的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如下几种运作方式:

一是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难题)提取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广泛参与以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如珠海市长陆工业自动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出资与自动化学院共同举办面向哈尔滨工程大学电类专业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长陆”杯大学生智能检测技术竞赛,就为优秀工程人才的创新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二是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组进行科研攻关。如富士康公司目前已经和自动化学院合作共同研发。

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如学校已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约,联合建设“哈尔滨工程大学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验室”,主要承担我校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任务,并可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因为这种方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学生技术上、资金上的问题,而且项目直接来源于现实生产,真正使得产学研紧密结合,也为学生的创新成果转向产业化搭了桥,牵了线,找到了推向市场的出口。

产学研多维化合作的人才培养效果

在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自动化学院的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提高。

1、产学研结合深化了教学改革,涌现出了一批教改成果

学院根据企业和人才市场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了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产学研结合使学院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教改成果。

2、产学研结合提高了科研能力,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经过多年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一些专业教师积累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他们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研课题,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研成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3、产学研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校内的实训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仿真环境下初步的综合技能实践训练,校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环境下生产一线的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产学研结合,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实力,培养了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人才,拓宽了办学路子,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自动化学院为例,产学研多维化培养的人才质量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1)高质量的毕业生,成就了高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就业

产学研结合,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哈尔滨工程大学连续多年因学生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全省首位。

(2)学生的能动性大幅度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学院形成了“学科学,爱科学,争先锋”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高。自动化学院学生每年参加校内外各种赛事近20类,400多人次,参加人数超过本科生总数的25%,近五年来,获国际、国家、省、部、校级奖114项。

(3)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评价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3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精神,制定和实施贯彻落实的工作措施。劳动保障部要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社会保障工作作为劳动保障系统落实《决定》的重要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省级和地市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办公室,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当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要将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建设终身教育培训体系相结合,与推动职业培训的整体工作相结合,带动职工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青年就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

二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结合实施技能振兴行动,全面推进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从2004年到2006年,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实施50万新技师(包括技师、高级技师和其他高等级职业资格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三是组织开展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机制。要通过技能竞赛、练兵比武和技术创新等活动,在各行业和职业领域不断发现和选拔具有高超技能的人才。2004年至2006年,劳动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要组织生产一线职工,广泛开展拜师学艺、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和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等活动。大力推广一些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做法,培育技能领头人并发挥其作用。

四是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实完善现有国家职业标准,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对新兴职业和复合技能岗位,抓紧制定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加快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促进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成长。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化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广企业生产现场、学校教学过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不断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范围。2004年至2006年,要实现职业技能鉴定质量规模的双提高,在进一步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鉴定数量递增20%,其中新技师数量要有较大幅度增长,质量要有切实保证。

五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促进其发挥更大作用。依托大中城市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企业集团、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工作站,开发技能人才、技能成果信息库,为技能人才的交流提供平台,并为高新技术开发、技术成果转让,同业技术交流、绝招绝技展示以及创新创业等活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技师在技术攻关、传授技艺、传播技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是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引导更多的技能劳动者岗位成才。总结、交流和推行企业中推行的“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加快建立职工凭技能职业资格得到使用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在企业薪酬中充分考虑发挥技能做出贡献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制度。大力推广高技能人才与其他相应专业技术人才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的做法。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建立津贴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4

哈电机公司工会经过多年的探讨,找寻了一条将蓝领技师团队与公司发展目标相结合的途径,搭建了高技能人才攻关团队,共同解决公司生产的技术难关。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自2012年创建以来,在公司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工会的正确指导下,在哈电机公司工会的直接领导下,充分发挥了其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学习培训、攻坚克难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了全公司职工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和梯次发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建立之初,哈电机公司工会就将“三效”(即重实效、求高效、保长效)作为创新工作室活动的指导思想,将“一优”“五强化”(即优化运行模式、强化技术创新功能、强化人才培养功能、强化立项攻关功能、强化专业学习功能、强化总结规划功能)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工作指南。通过“三效”“一优”“五强化”多维交叉式的功能建设,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准时化生产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组织、公司党政领导及广大职工的一致好评。

重实效、求高效、保长效

哈电机公司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立之初,公司工会首先赋予了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三效”的指导思想,即“重实效、求高效、保长效”。

重实效:就是不做表面文章,要结合公司生产经营、项目服务等工作中产生的难题立项攻关,发挥团队优势,承担攻克难题的任务;求高效:就是充分发挥蓝领精英作用,做好流程规范化、刀具优化、工艺改进和新技术的应用,为生产创造有利条件,提高生产效率;保长效:就是要在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同时,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在技术创新、工艺改进、效能提升、人才培养上持续发挥作用,在企业中保持长久的影响力。

电机公司将“三效”作为工作室的指导思想,就是为工作室赋予了灵魂,“三效”贯穿在每一个创新工作室工作的各个环节,给了创新工作室顽强的生命力。

“一优”“五强化”

优化运行模式

顶层设计。哈电机公司工会首先将劳模工作室定义为:以劳模技师为主体,破解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创新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公司职工技能素质的普遍提高,为公司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打造过硬的蓝领团队。哈电机公司工会根据公司的经营战略进行顶层设计,分别成立了5个人有独立活动场所及培训设备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即水电分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重型机床切削专业)、线圈分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机电一体化专业)、汽发分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电机装配和嵌线专业)、冷作分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焊接专业)、工装分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工模具专业)。

健全机制。为了将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一支技术过硬、攻坚克难的规范高级蓝领队伍,哈电机公司工会先后出台了《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方案》《创新工作室工作指南》《创新工作室准入、退出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工作室考核指导意见》和《创新工作室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体系,提高了创新工作室的规范化程度,使创新工作室开展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强化技术创新功能

哈电机公司工会以创新工作室为阵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能耗产品,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进等活动。利用工会网站创新成果信息平台,及时公布创新成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采取多种方式,激励职工大胆创新、建言献策。在溪洛渡座环生产攻关竞赛中,科学套裁,规范管理,提高了钢板材料利用率,节约材料采购资金449万元。在桐子林座环加工装配攻关竞赛中,镗工创新小组和装配创新小组根据座环尺寸大、薄壁易变形、特殊结构导致合口面加工难度大的特点,通过改进装配组合加工方法,共节约生产成本67万元。

2012年以来,工作室3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分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银、铜奖,其中,金奖项目还同时获得了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特别奖;4项成果获第十届中国·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5项成果获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等等。哈电机公司工会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优秀组织单位、技术创新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哈电机公司工会十分重视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水电分厂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胡宇的创新成果《巨型一体式球阀加工技术》获得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后,公司及时地将该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其中在厄瓜多尔项目球阀的生产应用中,提高生产效率514%,节约制造成本约582万元。与此同时,这项创新成果还推广应用到其他水电项目的顶轴、顶盖、底环等巨型工件的加工制造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强化人才培养功能

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通过定期组织的“开放日”活动,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搭建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带领大家共同研究解决技术难题,带动整体专业技能的提高。

哈电机公司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主体,在关键、重点、技能含量高的岗位范围内,推荐有特长的劳模技师与徒弟结成对子。在日常培养中,要求目的明确,内容实际,培养方向要基于日常工作的关键产品、关键工序,以实际操作为主。每季度对师徒对子进行跟踪管理,时刻掌握徒弟的学习情况,对未到达预期效果的师徒对子提出黄牌示警并要求限期整改。年末考核除理论考核外,还着重考核实际操作能力,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现场实作考核,以最终独立完成的实物产品质量决定考试是否合格。近3年,131名优秀青年技术人才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培养,在各个专业岗位中成长、成才,成为各自岗位的骨干力量。

强化立项攻关功能

哈电机公司工会要求每名进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劳模技师都要有自己的攻关项目。每年年初劳模技师自主立项,公司统一组织评审会,对所立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制定攻关计划节点和考核标准,对考核完成情况好的劳模技师给予奖励。

以解决生产中的难题为已任,创新工作室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水电分厂创新工作室与制造工艺部专家联合攻克了向家坝主轴由卧车改为立车加工的攻关任务,节约加工成本60余万元;线圈分厂创新工作室通过改造瑞士进口六轴联动数控包带机,使该设备的控制系统达到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并提前10天完成设备大修改造任务,为保证产品质量,完成好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备生产厂家瑞士MICAMATION公司还寄来了感谢信,并授权工作室首席技师张金柱为维修工程师。

强化专业学习功能

为了提高公司整体技术实力,在创新工作室筹建初期,哈电机公司工会就将工作室作为公司人才培养和自身提高的重要阵地,为使技师工作室充分发挥作用,公司工会通过调研,先后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要求每位进入到创新工作室的劳模技师每年都要硬性完成规定的培训积分,培训积分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和为他人讲课两方面获得,增强了自身学习的意识和培养他人的动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鼓励劳模技师将自己掌握的绝活技术沉淀下来,哈电机公司工会在创新工作室开展了“我为公司留绝活”的主题实践活动,号召广大劳模技师将自己掌握的“绝技”通过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供大家共同学习。创新工作室对技术含金量高、影响面广的“绝活”资料进行了统一的排版印刷装订成册,现已装订成册的有:《重型立车加工指南》《创新工作室讲座经验交流汇编》《质量案例手册》《灌流转浆式转轮装配指南》《水电定子铁芯装配指南》《水轮发电机定子嵌线装配指南》等完全由工人自己编制的技术手册。

强化总结规划功能

哈电机公司工会要求每个创新工作室在年末对全年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当年发现的问题,制定第二年的工作计划。在每年的计划中,要着重体现对现有劳模技师能力提高的培养,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和创新成果展,开阔技师的眼界,促其紧跟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哈电机公司工会在年末根据公司第二年的生产经营情况及公司新阶段的生产重点,及时调整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资源配备,调整创新工作室重点,全力攻克在生产经营中发现的新问题,并根据人力资源情况按需培训,快速准确地补充高技能人才,为公司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 信息化建设 战略与策略

[作者简介]邱金林(1972- ),男,广西昭平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广西 南宁 530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广西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06LX81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48-02

党的十吹响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号角,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信息化是促进职业教育变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必然是广西高职院校今后一段时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时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项任务措施。同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两个重要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总体部署、目标任务、重要举措,标志着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职业教育步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将信息化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推动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规划,其中专门针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2020年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2012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明确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和关键举措。2014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把“提高信息化水平”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字化生产与发展迅猛,产业更新换代加快,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已步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提高质量,服务发展,促进就业,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有力支撑。推进信息化,不仅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职责。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创新发展广西高职教育的迫切需要

创新发展广西高职教育,就是要打造广西高职教育升级版,适应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以信息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信息技术对高职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创新发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服务广西经济社会新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和带动了高职教育发展,同时,高职教育又反作用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广西经济社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总量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功跻身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未来几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将是推进产业发展与扶贫富民。2014年,“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承接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功能辐射和产业转移、沟通西南地区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联系通道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经济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模式将由“以物质生产、物质服务为主”向“以信息生产、信息服务为主”转变,推动传统产业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产业聚集、调整与升级,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信息技术逐步深度融入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对高职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3年,广西贫困人口仍有634万人,贫困发生率14.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贫困人口规模较大。要增强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高职教育信息化职业培训平台建设,将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快速便捷地向农村和边远地区传递,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在乡务农青年的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大批新产业工人、新型农民和职业农民。

2.构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教育部2012年公布的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中,广西虽然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院校入选“职业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但以广西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办单位的“省级教育资源及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探索”项目,由于没有开展实质工作,成为不被列为专项试点信息化试点单位的3个省份之一。一直以来,广西高职教育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规划和措施,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广西步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时期。2014年1月召开的广西教育发展大会提出“要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必须把振兴广西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位置”,部署实施了包括“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在内的教育发展工程。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广西率先召开了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43号),把“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列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十大重点工程之一。因而,以信息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信息技术在产教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教普教沟通、增强活力、提高质量、服务终身学习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引领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创新发展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撑,也是构建广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

3.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近年来,广西高职教育通过职教攻坚和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在全国高职教育中具有广泛影响。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从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来看,还没有真正发挥引领教育教学变革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化政策环境与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非常匮乏,信息化共建共享与服务平台尚未形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等。“信息贫乏”“信息鸿沟”已成为阻碍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等实践教学方面,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不能满足多元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以及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信息化不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和手段,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探索一种全新的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打造广西高职教育升级版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

三、广西高职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与策略

高职院校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者,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力量,担负着为“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和“精品制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广西高职院校只有站在时代潮头,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引领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承担起高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当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是广西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有所作为。

1.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建议广西教育主管部门重视高职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加强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特点和学校实际,做好与国家、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等有关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相衔接,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建设性、可行性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要进一步厘清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的思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更新高职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建设信息化环境和条件为基础,以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为突破口,以健全信息化体制机制为保障,确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列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2.建立信息化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开放、高效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是高职院校信息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需要统筹考虑组织领导、部门协同、制度配套、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一,加强组织领导。高职院校要成立以学校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筹、指导和协调,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成立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开展。第二,推进部门协同。信息化建设涉及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各系部等多个部门,需要加强统筹,协作推进,形成合力。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建立信息化建设奖惩激励制度,支持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鼓励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调动各方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信息化建设良性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第四,做好技术服务。在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下成立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信息化运行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建立网络及信息资源安全管理规范,确保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信息系统安全;建立信息化建设质量标准,确保数字化教学资源、软硬件资源、教学管理信息资源等各方面内容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加强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是广西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加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络设施,建设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数字技能实训室和仿真实训室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提升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推进高职院校“宽带网络处处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把信息化资源基本普及到日常教学、学习、服务和管理等多个层面。实现校园网络与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广西教育厅网等区域网和广域网相连接,保障具有较好的上网和运行环境。保障建设经费投入,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化工人才培养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企业转型跨越三年行动计划,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走出去”发展为突破点,以培育“建筑强市”为目标,更加注重科技进步,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推动我市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利税、省外业务年均增长15%-20%。到2015年末,全市建筑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实现总产值40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450亿元,创利税总额20亿元以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培育年施工总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20亿元以上企业7家,晋升特级总承包资质企业1家,一级资质企业达到15家,力争完成境内外上市企业1家;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市外施工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到55%以上,培育年施工总产值超过50亿元省外区域市场1个以上,超5亿元省外区域市场8个,国际市场业务实现新突破;建筑业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提升,创国家级工法5项、省级工法10项,建立省级研发中心2个;行业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达到500人以上,岗位培训达到1万人次以上;工程质量普遍提升,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良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降低一般事故发生率,实现全市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管理全覆盖。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建筑强市”新跨越,一方面必须坚持建筑业发展主线不动摇,形成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占领大市场,承建大工程,确定大目标,另一方面必须全面提升我市建筑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投资融资能力强、集聚人才能力强、施工技术能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市场竞争能力强。

(一)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坚持“一业为主、多元经营”模式,重点发展建筑幕墙、钢结构、智能一体化、城市轨道交通、园林古建、水利、电力等专业,在夯实主业基础上,鼓励企业多元化经营,延伸相关产业链,进一步向房地产、建材、化工制造等产业拓展。鼓励大企业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实行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重组,实现集团化经营,重点骨干企业利用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积极探索承包新模式。引导中小建筑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专、精、特、新等技术和管理特色的专业型建筑业企业。通过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和专业型企业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调整建筑企业结构。强化大企业、大集团的主体意识,培育组建一批资本雄厚、技术密集、人才集聚、管理一流的大企业和集团企业。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与科、工、贸、金融、院校进行联合重组,实现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建立完善母子公司体制,逐步形成以经营管理、资本运作、多元经营为主的母体公司,与以项目承包、施工为主的专业协作子公司相结合的紧密型集团公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鼓励企业开发引进和消化吸收更多的建筑高科技、新技术,增强企业设计能力、独创能力和现代施工技术能力。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对现有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专业人才、技术工人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企业由经验型向知识型、管理型转变。

(三)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地区推介、企业互荐、资本运作等方式,积极开拓外埠市场。依托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或设立区域性的专门办事机构,与当地相关部门和建筑市场建立区域间协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提升我市建筑业在市外、省外的知名度。大力引导企业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项目进行深度开发,实现区域市场规模化。进一步巩固安徽、山东、江苏等传统市场,抢占中西部地区市场份额,重点开拓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辽宁、江西、广西等新兴市场。同时加快探索开拓国际市场试点工作,为国际承包、合作、劳务输出积累经验。

(四)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发展理念,以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为核心,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夯实工作基础,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监理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方面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行为和责任,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制度,现场见证取样制度、分户验收制度和竣工备案制度,突出监管重点,实行差别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监控,强化工程突发险情和事故的应急处置,深化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切实提高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安全责任意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及时消除各类隐患。

(五)加大建筑科技创新力度。积极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深入开展技术合作交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积极鼓励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完善人才共享机制。深入推广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绿色建筑,严禁使用淘汰产品。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提升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机械化施工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保障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健全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服务与监管并举,努力营造建筑业发展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规范服务行为,深化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建设,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市场信用体制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准入清出机制,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弘扬文明风尚,提高企业软实力。进一步完善防范拖欠工程款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大力推行实名制管理。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2012年5月-2012年9月)。通过座谈、走访、调研,掌握我市建筑行业企业发展基本现状;通过学习考察,全面了解创建“建筑强市”的目标、要求和途径,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召开建筑强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广泛发动(2012年7月-2012年12月)。一是会议推动。组织召开全市“建筑强市”工作会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动员部署;二是分层推动,确定重点镇(街道)、重点部门、重点企业,召开动员大会,层层发动;三是媒体推动,在《今日》、广电台开辟“建筑强市”专栏、专题,广泛宣传创建“建筑强市”的重要意义,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13年1月-2014年12月)。

1.加大扶持,政策推动。建筑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制订具体的建筑业扶持激励政策进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政策措施。

2.优化服务,帮扶拉动。有关部门、镇(街道)、行业协会围绕工作重点,对完成建筑强市目标分解任务存在困难的企业,进行分层次指导,积极予以一企一策帮扶。

3.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对在建筑强市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工作者、先进示范企业、先进部门予以表彰并给予物质奖励,以评促推、以评促建。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2015年1月-2015年6月)。对照建筑强市各项评价指标,查漏补缺,巩固提高,达到建筑强市建设标准。

第五阶段:申报考核(2015年7月-2015年12月)。根据省建筑强市评审管理办法,认真分析总结,全力做好申报工作,迎接考核。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成立创建“建筑强市”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开展建筑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各企业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协调、研究、联络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