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货币供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范文1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政策

1.引言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及信息科学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化,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从货币的发展历程来看,货币的变迁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货币流通费用等以达到最终降低交易费用来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巨大优势使电子货币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电子货币产生和发展已经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给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电子货币被广泛作为现金的替代,必然会影响到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从而给货币政策的制定带来影响;而当电子货币替代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时,可能减少对清算资金的需求,使得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商业银行准备金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措施面临困难。

国内外对于有关电子货币的研究分为机构研究和学者研究两个方面。1996年在Basle会议上对电子货币进行了讨论,9月国际清算银行发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含义》报告。在报告中对电子货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义,描述了电子货币主要特征;分析了影响电子货币的发展因素,电子货币在中央银行相关的支付系统、铸币税、货币政策、监管及发行机构等方面带来的问题:提出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占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比重。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它的1996、2000、2001和2004年的《电子货币发展调查》报告中描述了各种电子货币在同盟国家的发展状况,总体概括了关于电子货币及网络和移动支付的一些法律问题如货币政策、铸币税、发行者、监管等,提出电子货币会对货币乘数及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国内方面,胡俊霞、黄勇(2004)提出金融创新改变了货币定义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对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了影响,使得贴现政策作用下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都受到了影响。周光友(2007)以电子货币替代率E/M1和现金漏损率k为自变量,分别分析除了电子货币与侠义及广义货币乘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电子货币放大货币乘数效应、加大货币乘数波动、增加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等结论。邓钦臣(2009)对电子货币供给做了全新的理论推导,理论推导的结果表明,只要对电子货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初始发行比率进行调控,就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徐舒灵(2011)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揭示二者之问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理。

虽然较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电子货币的发展起步晚,但由于我国特殊国情,人们对电子货币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大,这种需求使得我国电子货币发展非常迅速,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电子货币的使用量成倍增加随着电子货币的潜在需求得到满足,加上我国流通中的现金在货币构成中所占份额比较大、现金使用范围广泛、监管水平有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会更加明显。这一切使得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成为必要。

2.电子货币的概念

电子货币是“数字化的货币”,又称为电子现金、网络货币、数字现金、 现金等,是依托网上电子信用发展起来的电子支付方式。对于电子货币的确切定义目前尚无定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认为: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目前的电子货币基本上是各个发行者自行设计、开发的产品,从具体形式上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信用卡、IC卡、智能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等。与传统通货相类似,电子货币在商品交易支付中,也具有交易行为的自主性、交易方式的独立性和交易过程的可持续性等特征。电子货币也可被分割、易于携带,电子货币也同样担负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等职能。但同传统通货相比,电子货币是虚拟的数字货币,依托电子信息网络进行流通,其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无纸化和信息化。利用电子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交易速度大大加快,交易费用大大降低,更加方便自由。

3.电子货币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从来源看,它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货币供应量;从运用看,它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R和流通中的通货C组成,用H表示:

H=C+R

从这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看出,如果电子货币部分取代流通中现金,在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不变的情况下,必然减少基础货币;如果流通中现金保持不变,电子货币使得具备了活期支票账户功能的存款在账户分类上仍然可以被划分到储蓄账户,其效用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实际缴存率下降,相当于减少了存款准备金,也将导致基础货币减少。

3.1 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的影响

图1反映的是增幅与占GDP比重的趋势,可以看出占GDP比重是逐年下降的,而图2可以看出银行卡消费交易金额逐年上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电子货币对于流通中现金的替代作用。

图1 增幅与占GDP比重趋势图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年)

图2 2000-2010年银行卡消费交易金额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10年)

3.2 电子货币对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影响

尽管法定准备金比率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但存款货币银行却能够通过主动或被动的资产结构调整,来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数量。在这种资产调整的过程中,电子货币就能够发挥影响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的作用。经过总结,电子货币对存款货币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会产生的影响如表1。

4.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货币乘数是货币存量对基础货币存量的比率。代表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根据货币供给量的公式,货币乘数可以表示为:

m表示广义货币乘数,现金漏损率为k,定期存款率为t,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超额准备金率为e。因此货币乘数主要由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四个因素决定。

4.1 电子货币对现金漏损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经济中,由于现金的使用量还很大,因此现金漏损率也相对较高,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也就较大。而在电子货币条件下,由于电子货币大量取代了流通中现金并转化为银行存款,直接的结果是使流通中现金减少的同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这样,现金漏损率就会下降,由于现金漏损率与货币乘数呈负相关关系,这就使货币乘数变大,反之就会使货币乘数变小,如图3。

图3 现金漏损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整理得出)

电子货币的使用使现金漏损率k整体逐渐减小。其理由为:①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高速流通的电子货币会使流通中现金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②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商品交易总额的扩大,人们选用电子支付手段进行结算便可以发挥规模经济和安全效应,降低单位结算成本和支付过程的安全性,而使k下降;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富与收入的增长,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而公众储蓄的主要形式是银行存款,因此随着人均收人水平的提高,公众所持货币资产中,现金所占的比重相对下降,而银行存款所占比重则会相对上升,即k逐渐下降。

4.2 定期存款比率

定期存款比率取决于社会公众以定期存款形式持有货币的偏好,人们持有现金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满易的需要,随着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使用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普及,而且电子货币提供的信用功能更是现金不能代替的,这一切不断增加人们持有电子货币的欲望,而降低了持有现金的欲望,因此现金与存款比率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流通中现金的不断减少,使存款比率不断增加。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主要受利率的限制,而电子货币中信用货币的使用,如贷记卡的大量使用,将会减少对活期存款的需求。一个趋势是社会中现金减少,而存款增加;同时人们为获得更多的利息收益,而更多选择定期存款,从而增加定期存款的比率,使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呈上升趋势。

定期存款比率主要受市场利率以及相关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电子数据交换在企业领域广泛使用及快速传递使得流通中资金周转速率加快。在一定的交易量下,周转速率快意味所需资金量很少,相应地减少现金需求,存款增加将获取更多利益,定期存款比率t增加。

4.3 电子货币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由中央人民银行进行制定,但电子货币的引入,必然影响中央人民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而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则由存款货币银行进行调整,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提取现金的需求下降,银行因此可以减少用于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的背负资金,这样用来维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超额准备金就可以降低;同时因为银行存款货币实现货币化,实行集中式资金运营存款货币银行则可以统一调剂分支机构资金余额,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省备付资金,降低存款货币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比率。

5.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政策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对传统的货币供给模型产生巨大的影响,其结果将直接导致货币当局赖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和依据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到整个货币政策体系。传统货币政策体系是以货币流通速度稳定为前提,利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其间还要依赖中间目标和有效的传导机制,实现对经济的调控。而电子货币对中间目标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都提出了挑战。

5.1 货币中间目标

目前大部分国家选用的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在电子货币流通的环境中,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其形成机制将更加复杂。电子货币将使流通中的通货减少,并且大大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根据货币数量论,电子货币的使用将使得利用现金进行交易的需求下降,同时电子货币在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作用也将使货币需求波动,货币需求波动直接影响利率,利率变动更加剧货币需求波动,这种波动性将使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减弱。

货币供应量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电子货币的流通对基础货币和各层次货币供应口径的货币乘数都产生影响,这将直接影响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可控性、可测性和最终目标相关性。

电子货币从根本上改变了货币的存在形式,它一方面减少了流通中的现金,另一方面却增加了货币构成的复杂性,使得货币构成的衡量尺度模糊不清,减弱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的可测性。另外,电子货币了货币流通速度稳定这个理论前提,其流通速度与经济的运行情况紧密相关,使货币供应的内生机制作用加强,货币当局对货币量的控制愈发困难,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大大降低。相关性方面,货币构成的复杂性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使得对货币量本身的认识有待明确,对最终目标的认识也有待加深,从而中间目标和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也将无从提及。

5.2 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但是电子货币减少了流通中通货,使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大量缩减,而且电子货币是发行分散,央行并不是唯一的发行人,这样的结果有可能使中央银行由于缺乏足够的资产负债而不能适时进行大规模的货币吞吐操作,从而减弱了公开市场操作的时效性和灵活性。

央行通过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向央行的借贷成本,从而调节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电子货币可以由商业银行发行使得商业银行可以缓冲再贴现率的影响,结果再贴现率对于电子货币的供需难以直接发挥作用。当然由于目前阶段电子货币的发行仍然需要依赖传统货币来保值,所以当发行者面临赎回电子货币的压力而需要向央行借款时,再贴现率仍然能够影响其借款的成本。

对于法定准备率,由于电子货币取代了部分有准备要求的储蓄,使得法定准备金的实际缴存率下降,而且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在金融创新中也在不断受到冲击,当电子货币规模不断扩大时,法定准备率的有效性也将不断下降。

6.针对电子货币背景下的政策建议

在当前电子货币盛行的背景下,需要改善该货币形式的总体环境,并从政策和机制两方面把握金融趋势、规范操作流程。

6.1 完善电子货币的支付环境

目前,电子货币的发展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国家应该从电子货币的整体支付环境人手,以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鼓励发卡机构无偿提供电子支付设备给广大商家,同时通过培训来确保能够熟练使用,并且减免电子货币支付的手续费用。待电子货币真正发展起来之后,再逐步地加收手续费。

6.2 健全电子货币的制定与发行机制

对电子货币发行者实行限制。电子货币的币值稳定是头等大事,所以必须对电子货币发行者实行限制,具体限制内容有两个:一个是明确电子货币发行的合法性,另一个则是针对发行主体资质做出限制。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财务运作以及结算系统必须是安全稳定的,而且需要有大型商业银行等信用机构作担保。

根据电子货币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准备金率。不管电子货币的发行者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经济主体,都必须确保其具备最终支付能力。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根据电子货币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制定准备金率,并提取一定的准备金。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确保央行货币政策发挥应有的效用。

6.3 强化针对电子货币的监管力度

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电子货币。可以消除电子货(下转第74页)(上接第71页)币对货币供应机制的冲击。提高货币政策的适用性.有利于货币政策操作和金融稳定。一方面,电子货币是发行机构创造的负债,如果发行机构是银行。则会便利中央银行定期编制银行概览和货币概览。另一方面,如果只允许银行发行电子货币,现存的银行监管制度就依然适用。因此,目前要求电子货币发行主体仅限于银行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但在时机成熟时可以考虑允许信息企业与银行合作开发电子货币产品。以增强我国电子货币的国际竞争力。

7.结语

电子货币时代的来临,极大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子货币的发行,弱化了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货币,加大了货币乘数,扩大了货币供给主体,减弱了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上的控制能力。电子货币的流通使货币运行规律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体系内部因素的影响,受到市场因素的支配,增强了货币供应的内生性,从而要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及货币供给体系必须进行变革和完善。

展望电子货币发展的未来,新形式电子货币将具有自己独立的信用创造力,可用来独立履行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发行将不再是各国中央银行独有的权利。这种新形式的电子货币将成为世界货币,但它却没有任何实物的形态。届时金融活动将没有国家的界限,金融市场将走向真正意义的国际化,竞争会变的更加激烈。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理论工作者,都要抓住时机,加强规划,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胡俊霞,黄勇.论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的选择[J].经济论坛,2004(24):92-94.

[2]梅坚.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2004(8):114-115.

[3]周光友.电子货币视角下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原因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1):20-24.

[4]邓钦臣.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理论推导[J].湘潮,2009,12:55-57.

[5]徐舒灵.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供给理论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3):66-68.

货币供给范文2

现实中的通胀,不会是单纯的某一类型。往往各种成因都有,只是各自的贡献力度不一。

食品对CPI贡献占八成

需求拉动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的上涨。其中又分不同的阶段。

需求拉动,也就是供给不足。目前中国的情况,总体上还是偏产能过剩, 或者说产能局部过剩,需求整体超过供给的可能性并不大。

不过就局部而言,食品尤其是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可能性很大。有不少专家认为, 2010年,农产品的表现可能超出预期。虽然已经连续六年农业丰收,但今年农产品可能面临减收。

从CPI构成看,食品类商品对CPI的贡献颇大。

历史数据也表明,每次通胀,肯定缺不了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食品类商品占CPI的权重大约是三分之一。据此估算,2007年和2008年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上涨,为CPI的增长贡献了80%。

2007年,CPI为4.8%,而食品类商品的CPI是12.3%;2008年,CPI为5.9%,食品类商品的CPI是14.3%,期间的2~4月,更是超过了20%。刚刚过去的2009年12月,CPI同比增长1.9%,而食品类商品的CPI是5.3%。

在今年通胀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农产品相关股票以及农产品期货的投资机会值得考虑。

货币供给成通胀隐忧

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最知名的理论提出,通胀都是货币现象。他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惟一出路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控制货币增长。

简单地说,如果有1万元的商品,货币供应也该是1万元的话,物价水平就是1。但如果有2万的货币供应,则物价水平就提高到2。

2009年,新增信贷9.6万亿,接近2008年的两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达27.68%,达60.62万亿元,增幅比2008年高出10个百分点。而且理论上,从货币供应到通胀有一个传导的过程和机制,一般需要6个月到1年的滞后期。

这也无疑让投资者更为担忧2010年的通胀预期。

对于M2、GDP和CPI的实际增速,央行曾经有个估算,M2增长减GDP增速, 再减去CPI,合理差值大约是3%、4%左右。2000年到2008年,这个差值是在-1%~8.5%之间,平均略高于4%。但是2009年,这个差距高达19.7%。流动性的增长远超GDP增长,而同时CPI没有增长。资产价格、大宗商品于是就成了流动性的出口。

其实,CPI负增长和我国的CPI构成关系很大。美国的CPI构成中,居住类的权重接近43%,中国则是13%。如果居住类的权重能有所提高,相信2009年的CPI必会见红。

官方表态2010年货币政策仍然是适度宽松。但与2009年相比,适度宽松是不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承惠认为2009年重音在“宽松”上,2010年的重音则在“适度”上。预计2010年的流动性增长将保持适度的增长。但是2009年基数很大,因此2010年的流动性依然非常可观。而且2009年天量流动性的滞后效应将给2010年带来很大压力。

另外,政府在2010年对房价泡沫表现出严控的态度。如果流动性的滞后压力不能向资产价格释放,那CPI的压力就会剧增。

2010年,政策将会很微妙。在经济增长、CPI、房价、出口等诸多因素之间,政府会平衡走钢丝。

可以有多种选择目标。GDP增长控制在9%,CPI增长3%左右,将是最好的目标。也有预测认为今年GDP增长可以达11%,相应CPI则可能是5%甚至更高的水平。

但调控掌握在政府手中,有货币政策、价格管控等多种调控手段的存在。如果通胀发展超过预期,可以预见的是,政策紧缩力度将会加大、提前。

成本推动和结构性通胀

不是中国问题

成本推动是指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涨,致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在西方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工会等对市场价格具有影响力的利益团体。这显然不是中国的情况。

前两年,劳动合同法出台时,推动成本还有可能存在。但现在劳动合同法早已实施,不可能再次成为推动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的理由了。

成本推动还有一个情形就是价格输入。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但今年石油等价格上涨预计将比较和缓,显然不会出现2007年和2008上半年那样的疯狂场面。而且在供给过剩的经济环境中,成本并不决定价格,主要还是由需求决定。

货币供给范文3

国债有流通和非流通之分,我国的可流通国债有记账式国债和无记名国债等,可在交易所场内市场交易,也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对于不可流通国债,如凭证式国债等,也可以提前在柜台贴现,但要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如果到期兑换,则不需要支付任何代价。

(一)国债在非银行部门之间的转让

如果非银行部门A将一笔国债卖给了非银行部门B,也就是非银行部门A将这笔国债代表的购买力转移到了非银行部门B,对整个社会来说,购买力没有变化。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上,非银行部门A的社会存款减少,非银行部门B的社会存款等量增加,对整个社会来说,货币供给量没有任何变化。

(二)国债在商业银行之间的转让

考虑国债在同一类部门之间转让的另一种情况,假如它们都是商业银行。如果商业银行A的国债转让给商业银行B,那么,第一种情况是商业银行B的购债资金来自回收贷款。从商业银行B来看,此时有一个货币供给量的收缩效应,因为,在B的账户上其资产(贷款)和负债(社会存款)同时减少。从商业银行A来看,由于其卖出了国债,获得了资金,其账户上资产栏债券减少,准备金增加,其运用增加的准备金向社会发放贷款,社会上货币供给量又增加了,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量没有什么变化。第二种情况,商业银行B用超额准备金或向中央银行再贷款来购买商业银行A的国债,商业银行B在购买国债时没有货币收缩效应,但商业银行A通过出售国债,获得资金,再进行放贷,则扩大了社会货币供给量。商业银行B用超额准备金向商业银行A购买国债,实质是商业银行A把商业银行B的超额准备金运用了出去,从而扩大了货币供给量。

(三)国债在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部门之间的转让

以国债的转让方向为标准,可分为两种情况:(1)非银行部门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非银行部门从商业银行获得国债,支出货币,表现为其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同时,商业银行资产方的政府债券等额减少,准备金增加,当把超额准备金转化为贷款时,存款数量又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所以,商业银行向非银行部门转让国债的结果,是在减少其政府债券的同时,准备金相应增加或者是贷款增加,故实际是其资产项目的调换。(2)商业银行购买非银行部门持有的国债。第一,商业银行若选择减少贷款的办法,那么,收回贷款是货币供给量的直接缩减;非银行部门得到货币后,商业银行的社会存款增加,表现为扩张货币,因此,综合考虑缩减和扩张的效应,这种购买方式不会扩大货币供给量。第二,商业银行如果选择动用超额准备金的办法,则动用准备金时并未减少货币供给量,而政府债券的运用却又扩张货币,所以综合的效果是扩大了货币供给量。

(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部门之间交易国债,也称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如果向商业银行购买,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其资产(政府债券)和负债(商业银行存款)等额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在增加意味着其准备金增加,如果商业银行用增加的准备金发放贷款,则商业银行账户中社会存款同时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了。如果中央银行向非银行部门购买国债,在中央银行账户上,其资产(政府债券)增加,负债(商业银行存款)也相应增加,这笔业务在商业银行账户上表现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准备金)和负债(社会存款)相应增加,而社会存款增加则直接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国债,其过程与(1)恰好相反,因此,对货币供给量有收缩作用。

二、国债偿还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国债的偿还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财政收入(税收)偿债,还有一种是借新债还旧债。选择不同的偿还方式,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也不同。

(一)以税收偿还国债

政府在征税过程中,纳税人的货币单方向流向政府,减少了纳税人在商业银行部门的存款,商业银行账户中社会存款减少。同时,政府将收取的货币存入中央银行,政府的财政存款增加。这样,纳税人资金作为税款流向政府的影响,实际是社会存款货币变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故有一种收缩的效应。政府有了税款后,分别向三类国债持有者偿付。(1)偿还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国债,非银行部门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增加,当然政府在中央银行的财政存款将减少。这一社会存款的扩张过程正好与上面征税的收缩过程相反,所以,总体来说这种偿债方式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中性的。(2)偿还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国债,在中央银行账户上,中央银行的负债方的财政存款减少,而商业银行存款增加。在商业银行账户上,商业银行的资产准备金相应增加,政府债券相应减少。如果商业银行将增加的准备金运用出去,则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因为纳税人纳税时对货币供给量有缩减效应,综合纳税和银行发放贷款两个过程,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是中性的。(3)偿还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结果将表现为中央银行账户财政存款和政府债券的等量减少,没有扩大货币供给量。如果考虑到前期政府征税对货币供给的收缩效应,这种还款方式对货币供给量有收缩影响。

(二)举借新债偿还旧债

货币供给范文4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货币政策

作者简介:王有光(1963-),男,河南清丰人,河南财经学院金融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实务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5;F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4-0017-04 收稿日期:2009-06-28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可以有货币供应量或利率两种选择,并对应着两种不同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主要是从货币供给方面来进行调控,称为供给型调控模式;而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着眼于货币需求的货币调控则称为需求型货币调控模式。如果一国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即货币供给是由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决定的,则该国货币政策当局将无法自主地左右其货币供给,这时,试图由货币当局通过供给型货币调控模式来调节货币供应并由此调节宏观经济将是无效的。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只能是利率,通过调节利率而影响货币需求和总需求,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从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基于货币供给外生的前提,以货币供给量作为控制目标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有效,如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的“滞胀”现象使传统的货币政策很难发生功效,处于尴尬的境地;20世纪90年代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治理日本经济衰退的无功而返,等等。这些现实的困难和经验使得人们对主流货币经济理论的外生货币供给这一理论前提提出了质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货币供给的创造过程,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结论,同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一、文献回顾

目前,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对于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政策有两种不同的建议。但在货币政策实践当中,中央银行基本上继承了各学派的思想,既承认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短期有效,又承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政策长期无效的观点;既注重货币政策的短期适用性,以达到促进有效需求的目的,又注重长期防范通货膨胀,以免货币政策的滥用产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方面,新凯恩斯主义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即适应主义的观点、结构主义的观点以及流动性偏好的观点。(1)适应性内生供给理论。持这种观点的有Weintraub(1978),Kaldor(1985),Moore(1988)等o Weintraub通过模型证明对于与名义收入增加相联系的任何货币需求的增加,中央银行都被迫采取增加货币供应的行动,直到使增加了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为止。这时货币政策只不过是在起一种“支撑职能”,毫无主动可言。货币供给表面是外生的,但实质上是内生的。(2)结构性内生供给理论,持这种观点的有Rousseas(1989)、Palley(1992)等。它与适应性内生供给不同的是引入了银行持有的二级准备金和银行关于资产负债决策的模型。(3)流动偏好的观点。Pollin(1991)对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所做出的著名总结中,提到了适应主义的观点和结构主义的观点。Dymski(1993)把流动性偏好的观点融入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之中,认为银行将无法满足存款者进行支付的存款需求,如用于偿付其他银行的大量的货币需求将会导致银行流动性的不足,致使其资产缺乏流动性。流动性偏好的观点在承认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核心即在贷款创造存款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从存款到贷款过程的因果关系。

国内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研究主要是从经验研究的角度来进行的。万解秋和徐涛(2001)使用1994年一199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的结论是中国的货币供给已经有了较强的内生性。他们的解释是银行和居民对经济做出的反应改变了货币乘数和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进行控制的能力。魏巍贤(2000)使用1978年~1999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其结论是,货币变量是经济活动的弱外生变量,但不是超外生变量。

二、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一)基础货币内生性影响分析

我国的基础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资产业务提供的。中国人民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基础货币供应格局的变化。基础货币虽然构成复杂,但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三条:(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2)金银、外汇占款。(3)对财政的透支和借款。由于财政占款所占比重较小而且一直趋于逐渐减少,而研究表明,广义货币供给与财政支出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变动相对独立,这与我国财政支出的资金大都依靠国债筹集的事实相吻合(李晓华 等,2003)。所以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再贷款、再贴现和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内生性的影响。

1 再贷款与再贴现

1995年以前再贷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占央行的总资产中占60%。由于商业银行普遍要求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或再贴现,而中央银行为避免经济衰退,不得不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我国货币供给初现内生性。在我国由于社会信用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契约观念,商业票据没有普及,未能形成一个发育成熟的票据贴现市场,使得我国再贴现业务发展十分缓慢。央行再贴现贷款占基础货币投放总量的比重很低,基础货币的调控作用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一样处于被动地位。

2 外汇占款

近年来随着出口增加,巨额外资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这必然导致中央银行的外汇市操作是单一方向的运作,迫使其通过大量购入外汇,以满足货币需求。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前,从外汇占款项下投入基础货币,大约占广义货币(M2)增长量的50%,汇改当年上升到87%,2003年外汇占款所形成的货币供应量首次超过全部广义货币供应量,2005年和2006年,大约是广义货币增长量的1.5倍和2.1倍。到2008年底更是达到了2.4倍(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2009)。由此可见,上述贸易顺差持续放大和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必然引发央行被迫释放等量基础货币。在这期间,虽然央行采取了减少专项贷和收回再贷款等冲销政策,但由于再贷款所占比重下降以及再贷款的计性和外汇占款的随机性,利用再贷款进行冲销操作的余地越来越小,所冲销的效果不很明显。

通过以上对我国基础货币三种投放渠道的分析,发现近些年来,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增强。这主是由我国实行结售汇制,以稳定汇率为导向的汇率政策造成的,使得货币供给随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增加。或许三大渠道的任意一个还不足以反映整个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但不同渠道之间的“对冲”后,基础货供给必然表现出整体的内生性。

(二)货币乘数生性分析

货币乘数K也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因素。货币乘数可以用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相比获得。下面我们分别分析各因素对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影响。

1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

从我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定期存款的波动幅度通常大于活期存款,因此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主要有定期存款来决定。近年来,公众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增氏大多按相近比率配置在准货币和活期存款上。研究表明,我国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环比增长率都呈现出比较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从而使得定期存款比率除少量季节性波动外,整体趋势较为稳定,而且它受到利率变动影响较弱,其稳幅上升并略有波动的态势主要是由经济周期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2 现金漏损率

现金漏损率高低与现金需求量的大小有关,而影响现金需求量的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到公众流动性偏好影响,在我国现金漏损率是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现金漏损率一直较高,但近十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1)随着我国近十年来经济迅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财富有了明显增长。但社会处在转轨时期,各项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尚未成熟,居民对未来的预期不是很高,便减少了当前消费,增加储蓄来满足未来消费。(2)这些年来我国名义利率水平一直比较低,2006年以来一年期存款利率一直在2%上下波动,比1996年大约下降了80%。因此,公众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居民储蓄存款特别是定期存款增势减缓,加上征收利息税响,居民持现动机相对有所增强。现金量从1998年底的11200.7亿元上升到2009年6月底的33640.98亿元(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2009);与货币存款相比,现金流量增幅较少,致使逐渐下降。(3)金融工具创新,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均会导致现金漏损率的变化。从上述分析看出,我国当前的现金漏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而独立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因此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3 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存款准备金率的计算方法是以旬末余额为基础,以存款形式上缴准备金则意味着上缴的准备金既可以是原始存款,也可以是派生存款,商业银行也就可以通过放款业务来创造准备金,这使得中央银行以准备金制度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针对商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的,而不是单就期存款而言的。一般认为,下调准备金率之后,商业银行可贷资资金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

(2)超额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体现了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于资金的风险收益及成本的权衡。在我国,由于法定准备金不能用于支付清算,银行必须以持有超额准备金(备付金)的形式,保持必要的流动性。

综上所述,银行的超额准备率是影响货币乘数变化最主要的因素,虽然法定准备金是由中央银行根据其货币政策目标直接决定的,但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超额准备金率的大小来削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约束,而影响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是经济环境和经济改革政策,央行无法直接控制。

三、在货币供给内生性下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框架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是考察货币政策作为能动的政策变量,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能否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基本可以划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1)在理论层次,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有没有影响,即货币供给变化是否导致实际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变化的问题;(2)在实践方面,中央银行应当如何选择和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才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中央银行应当如何确定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和操作目标,选择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实现宏观调控的目的。

(二)货币供给模型

我国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为Ms=BK。

我国的基础货币R由流通中的现金C、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Rr+Re)、财政性存款Of和邮政储蓄DP构成。即

B=C+Rr+RB+Df+DP。

假定Dd为活期存款额,h为提现率,r为法定准备率,e为超额准备率/为财政性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p为邮政储蓄占活期存款的比率。由于C=hDd,Rr=rDd,Re=eDd,D=fDd,D。=pDd,所以

月:hDd+rDd+cDd+/Dd+pDaDd,

货币乘数尺:Dd/B:1/。

在货币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决定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除中央银行之外,商业银行以及非金融部门也会影响基础货币,具体而言,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量有较大的自,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利率水平与利率趋势决定超额准备量。而流通中现金虽然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但是与非金融部门对流通中现金的需求相关。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金融部门共同决定了存款创造过程,但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部门是中央银行。

(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供给是否具有外生性,等价于货币供给是否能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由前面给出的货币供给模型可见,货币供给决定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对货币供给是否具有内生性的原因分析就要从这两个因素人手。

1 基础货币

我们前面指出,基础货币在相当大程度上能被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基础货币的供给是完全外生的。当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受到其它方面的干扰时,基础货币供应就会表现出内生性:(1)外部压力。在既定利率水平下,如果中央银行不能满足增加的货币需求,那么利率可能上升,这将影响到总需求,使未来失业率上升的可能性增大,在外部压力(如政府、社会公众)的干扰下,中央银行就可能适应货币需求的变化增加货币供给。(2)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责。在经济景气时期,假设中央银行的方针是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以防止经济过度繁荣。当信贷需求扩张以后,商业银行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积极主动的负债管

理,使中央银行提供的流动性资金被最大限度的利用。

就我国而言,基础货币呈现出一定的内生性:(1)倒逼机制。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领域出现了“倒逼机制”:在信贷需求旺盛的条件下,专业银行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由于信贷计划管理制度本身的缺陷,加上商业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业务部分,专业银行可以首先满足商业性贷款,把政策性贷款的资金硬缺口留给中央银行,或者专业银行大量的超规模贷款导致自身的备付金下降,使银行体系出现支付困难,迫使中央银行追加信贷。使信贷规模常常被突破。这根源于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角色。(2)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中国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造成中国基础货币投放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论其名义上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什么,都首先要保证汇率目标得到实现,这给货币供应量目标造成了很大困难,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基础货币的一定投放。(3)邮政储蓄全额转存制度的影响。邮政储蓄全额转存制度要求将邮政储蓄存款全部转存中央银行,其起因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通胀压力环境下,为央行向财政融资提供资金来源。然而时至今日,一方面货币当局意图增加基础货币以扩张货币供应,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邮政储蓄存款却持续不停地从商业银行分流存款,使资金向中央银行回流,间接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由于事前难以预测邮政储蓄存款的变动幅度,因此只要现行的邮政储蓄转存制度不作调整,基础货币投放不稳的问题就几乎无法避免。综上所述,中国基础货币的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但总体来说,基础货币的供给还是外生的,中央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自主控制基础货币。

2 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的变动主要取决于通货占存款货币的比例、法定存款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这三个比率的大小。而中央银行只能控制法定准备金比率,通货占存款货币的比例以及超额准备率主要受到公众货币需求和商业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能力较差,货币乘数呈现出较强的内生性。(1)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20世纪60年代以前,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管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因此银行保持了大量的准备金和债券(作为二级储备)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支付危机,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通过资金多元化进行积极主动的负债管理,已经降低了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准备金供应的依赖性,弱化了中央银行通过准备金数量影响和决定货币创造的能力。(2)公众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货币乘数的作用过程除了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和能力以外,公众对货币的需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实证分析来看。人们发现许多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日益不稳定,这也支持了对货币数量控制方案的根本怀疑,并因此加深了人们对货币政策重要性的怀疑(汪红驹,2002)。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使得中央银行难以自主地控制基础货币的供应,从而货币供给是内生的。(3)金融创新伴随着对交易手段日益增长的需要,有许多类货币的替代物可以使用。在现代化、自由化的金融市场上,金融中介结构、企业和居民要么以货币的形式,要么以其相应的替代物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货币需求内在地创造了必要的供给。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货币乘数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内生性有不断增强的趋势:(1)1994年以后,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逐步推进,商业银行的利润率下降,坏账增加,资本比率下降,商业银行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必然提高风险意识,银行主要通过收益、成本和风险分析来做出放贷决策。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和意愿限制信贷供给,银行根据自己对经济状况的判断、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调节,改变了过去的货币派生机制,最终影响了货币供给。(2)公众主要通过决定持有现金的比例(现金漏出率)来影响货币供给。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收入增长速度下降,使得公众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利率水平不断下降,再加上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企业效益不佳,公众预期收入稳定性下降,预防性货币需求也就随之增加;而投机性货币需求则因近年来利率水平下降而大大增加。这导致大量货币资金从交易领域退出,转化为预防性和投机性的现金和银行存款。

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必然使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意味着中央银行不能合意地、外生地决定货币供给的数量。如果中央银行继续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并运用总量控制工具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其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理论的分析使我们得到了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系列因素,它们是外汇资产、财政存款、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出比率、准货币占活期存款的比例、时滞和货币政策操作模式。这一系列影响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了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人民币汇率政策对内部均衡的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约束;金融创新的冲击和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本身的合理性。

货币供给范文5

【关键词】M0 M1 M2 CPI VAR模型

一、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货币政策的改革和调整,当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是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稳定的显著的相关关系;二是两者不一定有长期稳定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供应量会直接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然而现阶段部分研究指出通货膨胀会通过贷款或生产环节反作用于货币供应量。因此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1996年1月至2015年7月的CPI、MO、M1和M2月度数据,利用VAR模型,研究货币供应量及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具有稳定的双向传导关系。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长期和短期两种状态下研究三个层次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情况,具有现实意义。

二、货币供应量与CPI传导理论分析

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费雪方程:MV=PT,通过变换可以能到如下关系式:π=m―y+v(π为通货膨胀率,m为货币增长率,v表示流通速度变化率,y为产量增长率),表明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也就是说,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本文选择M0、M1和M2分别作为货币供应量,这三项指标从不同的统计口径和货币流通的层次充分反映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分析和预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货膨胀采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评价。

选取1996年1月-2015年7月月度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在数据分析前已对数据进行对数处理。

(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长期传导机制分析

1.数据平稳性检验

本文采用ADF方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LNM0、LNM1和LNCPI在1%置信水平下非平稳,LNM2数据非平稳。将各组数据进行一阶差分之后再次检验,各组数据平稳,因此通货膨胀率和各层次货币供给量是同阶单整数据,因而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协整分析。

2.滞后期的确定

根据AIC等信息准则来确定该如何选择滞后期。需要选择AIC、SC等指标中的数值最小值所对应的滞后期的最大值。且满足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由此确定LNM2与LNCPI、LNM1与 LNCPI的滞后阶数为2,LNM1与 LNCPI滞后阶数为1。

3.协整检验

CPI与M0、M1、M2都是一阶单整序列,所以可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经反复试验,在Eviews中得出的Johansen检验结果总结如下:

从上表得知,LNM2与LNCPI由于假设统计量23.81大于检验统计量15.49,即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没有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说明至少有一个协整方程;由于假设统计量2.40小于检验统计量3.84,即在5%的显著水平下不拒绝至多一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表明至少有一个协整方程。同理得出LNM1与LNCPI至少有一个协整方程;LNM0与LNCPI至少有两个协整方程。

4.VAR模型估计

(1)VAR模型建立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我们可以写出三组标准型VAR模型的估计结果,分别为:

a.LNM2与CPI的VAR模型如下:

LNM2=-0.98+1.65LNM2t-1-0.66LNM2t-2+0.03LNCPIt-1

+0.2LNCPIt-2+e1t

LNCPI=0.27+0.02LNM2t-1-0.02LNM2t-2+1.05LNCPIt-1

-0.11LNCPIt-2+e2t

b.LNM1与CPI的VAR模型如下:

LNM1=-1.44+1.45LNM1t-1-0.46LNM1t-2+0.26LNCPIt-1

+0.08LNCPIt-2+e1t

LNCPI=0.25+0.02LNM1t-1-0.02LNM1t-2+1.04LNCPIt-1

-0.11LNCPIt-2+e2t

c.LNM0与CPI的VAR模型如下:

LNM0=-2.83+0.96LNM0t-+0.70LNCPIt-1++e1t

LNCPI=0.16+0.0003LNM0t-1+0.96LNCPIt-1+e2t

(2)脉冲响应函数

LNCPI与LNM2的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输出结果如下:

上图中,图Response of LNCPI to LNM2是LNCPI向LNM2实施冲击,CPI的响应函数时间路径,响应路径一直为正,第1期后逐期上升,在第5期之后趋于稳定,说明CPI的变动会引起后面各时期M2的变动,且增长的弹性系数呈现变大后趋于稳定的规律;图Response of LNM2 to LNCPI是M2对CPI实施冲击,响应函数一直为正,且呈现先小幅缓慢上升的趋势,说明M2的变动会引起后面各时期CPI的变动。同理得到结论,CPI的变动会引起后面各时期M1的变动,且增长的弹性系数呈现变大后趋于稳定,M1的变动会逐渐引起后面各时期CPI的变动;CPI的变动对后面各时期M0的变动影响并不显著, M0的变动会引起后面各时期CPI的变动。

5.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从检验结果看,LNCPI不是LNM2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是0.011,说明通货膨胀对M2的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LNM2不是LNCPI的Granger原因的概率是0.107,说明M2对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不是很明显。同理得出结论通货膨胀对M1产生很大的影响;M1对通货膨胀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货膨胀对M0的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M0对通货膨胀没有显著影响。

(三)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短期传导

1.脉冲响应

本文选取2010年―2011年两年的月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短期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数据的平稳性检验可知四组时间序列数据均为同阶单整,经过协整检验后建立三组VAR模型,得到三组脉冲响应结果:短期CPI的变动会小幅度引起后面各时期M2的反向变动,M2的变动会小幅度引起后面各时期CPI的变动;CPI的变动只会小幅度引起后面各时期M1的变动,M2的变动会小幅度引起后面各时期CPI的变动;CPI的变动对后面各时期M0的变动影响并不显著,M0对CPI实施冲击,在第一期至第三期响应函数一直为负,第二期后且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在三期滞后为正,第五期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稳。

2.Granger因果检验

从短期Granger检验结果看,M0、M1和M2均不是CPI的Granger原因,说明在短期货币供给不会产生通货膨胀。值得关注的是LNCPI不是LNM0的Ganger原因的概率为0.0061,表明M0有很大程度上收到CPI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短期情况下CPI会反作用于M0。

四、结论

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变动的长期均衡实证分析表明,在长期状态下,我国M0与通货膨胀并不存十分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M1与M2会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影响。同时CPI也会反作用于M0、M1和M2,因此可以说M1、M2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长期分析中这可能是我国货币政策产生的效果。从脉冲响应分析来看,对CPI产生的冲击,M1会早于M2作出反应。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短期均衡实证分析表明,在短期状态下,我三个层次的货币供给量都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CPI的变动会对M0产生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方方,田野.中国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和实践[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9.

[2]冷松,徐美银.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31.

货币供给范文6

【关键词】内生性 货币供给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一、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概述

(一)货币供给相关理论

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经济中投入或收回货币的行为。货币供给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为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而维持的货币存量,它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一定时点的负债总额。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是共同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三大因素。现代经济金融条件下,货币供给机制由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和中央银行发放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进行宏观调控这两个层次构成。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再加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币的总和,它在性质上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通过信用活动来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则由中央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变动引起,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再贴现和再贷款,购买政府债券及对财政贷款,购买黄金、外汇。商业银行是二级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货币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载体,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是通过提供活期存款服务、发放贷款等方式来创造货币的。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即,其中为货币供给总量,是指基础货币,就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由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比和通货比率共同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无常是不争的事实,它完全取决于支付制度与交易习惯,中央银行无法进行控制,因而不存在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

(二)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书中首次将货币纳入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认为货币是外生性的,并把这一观点作为经济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弗里德曼和米什金等经济学家也认为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很强,同时对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因此他们提出,货币供给是可以被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

然而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和金融理论的创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并不是毋庸置疑的。格利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书中第一次提出内生货币的概念,从债权角度以私人部门的标准来区分内生货币与外生货币。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托宾认为,货币供给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又由公众的资产偏好决定。因此,货币供给是由包括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以及社会经济各部门的活动共同决定的。随着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区别不再明显,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之间的差异日渐淡化,货币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内部变动,难以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从而表现出内生性。以戴维森和温特劳布等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做出了新的解释和发展,他们以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作为主要命题之一,在货币经济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我国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依旧比较强大,中央银行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货币调控责任。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在不断增强,导致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不断减弱。

二、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分析

(一)再贴现及再贷款的内生性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中央银行进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的渠道,主要途径是再贴现和再贷款。再贴现和再贷款通过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负债,而商业银行负债的增加使基础货币等额增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减少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者再贷款,那么基础货币也就会相应缩减。

当商业银行要求央行增加再贴现和再贷款时,中央银行为了维持经济运行的稳定,只能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增加再贴现和再贷款,由此形成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倒逼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货币供给开始表现出内生性的特征。其次,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社会信用机制还在不断健全,票据贴现市场还没有发育成熟,导致我国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的发展非常缓慢,使得基础货币没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这使再贴现及再贷款呈现出内生性的特征。

(二)购买政府债券及对财政贷款的内生性

中央银行无论是直接购买政府债券,还是对财政进行贷款,或者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使持有的政府债券增加,都扩大了对财政的资产项目,使财政金库里的存款增加。当支用财政金库里的存款时,财政金库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减少,因此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就相应增加。这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对财政的资产业务,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得到增加,从而使基础货币也相应增加。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但是在我国,这一政策工具的宏观调控作用并不能被有效的发挥出来,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1年以下的短期政府债券的数量非常少,适合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债券资产不多,严重制约了中央银行对这一政策工具的有效利用。第二,由于央行自身所持有的债券也十分有限,使得基础货币难以像金融理论指出的那样通过逆回购业务来收回,导致基础货币的调控作用受到限制。最后,国债被国有银行视为优质资产,虽然这些国有银行持有大量国债,但出于盈利性目的的考虑,他们不愿将这些国债出售给中央银行,这就使得公开市场交易受到限制,从而进一步强化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三)购买黄金、外汇的内生性

通过收购黄金和外汇,中央银行可以增加外汇储备,形成自身的资产。如果中央银行向居民或企业直接收购黄金和外汇,则一方面会使通货投放增加,另一方面会增加居民或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从而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如果中央银行直接向商业银行收购黄金和外汇,则会直接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增加。不管是中央银行向居民或企业直接收购黄金和外汇,还是中央银行直接向商业银行收购黄金和外汇,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和外汇,则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

外汇占款是通过下面的传导机制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当外汇占款减少时,中央银行会相应地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减少。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资不断流入我国的金融市场,使得汇率的影响逐渐加大。为了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汇率,满足金融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中央银行不得不购入大量的外汇,在这种背景下,中央银行必须发放更多的基础货币使得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得到强化。综上所述,中国基础货币的供给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基础货币,但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进程的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使电子货币、金融衍生产品和虚拟资产等新型金融资产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中央银行将逐渐难以控制货币供应量。

三、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分析

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给的三大因素之一。

狭义货币供给的货币乘数可以表示为活期存款与现金的和除以商业银行准备金与现金的和。通过进一步分解,狭义货币供给的货币乘数还可以表示为,其中,和分别表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表示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广义货币供给,其中T为定期存款。由此可知,通货比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等变量共同决定货币乘数。其中,公众行为决定通货比率和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准备金比率,而中央银行只决定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这说明,狭义的货币乘数和广义的货币乘数都不能由中央银行完全决定,货币乘数具有一定的内生性特征。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狭义货币乘数和广义货币乘数都是不停波动的。在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针对商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的,并非单就活期存款而言。影响现金比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利率水平、财富水平、收入和信用状况、支票和信用卡的使用程度以及地下经济状况等。我国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的波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整体趋势较为平稳,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较弱,它的波动主要是由经济周期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而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对于资金的风险收益及成本的权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乘数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无法直接控制,也就是说,我国的货币乘数具有内生性的特征。

四、货币流通速度的内生性分析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中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美国经济学家艾尔文-费雪提出著名的现金交易方程式,对货币流通速度做出了说明。现金交易方程式的含义是:流通中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价格水平和总产出水平的乘积。费雪认为,在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很小,因此可以看作是外生性的。在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庇古根据马歇尔的观点,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说和剑桥方程式,分析了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认为现金余额的变化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剑桥方程式指出:货币量等于货币量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三者的乘积。此外,凯恩斯提出流动偏好理论,将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划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三种,认为货币流通速度随着利率的变动而波动。

近年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它与经济增长率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虽然年度变化很大,但有逐年稳定的趋势。

五、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政策启示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我国金融资产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虚拟资产和电子货币在金融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放的经济环境也使货币的自由兑换成为可能。所有的这一切,都强化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使传统的货币调控政策面临挑战。通过前文的分析,对此得出以下政策启示:

第一,实施与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宜的货币政策手段,提供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的货币供给。相比于直接货币政策,间接货币政策是以市场为基础运行的,更能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提高,更适合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间接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另外,央行在调控货币供给时,应使货币供给的增长保持与经济增长速度的相互协调,除了要在数量上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更要在结构上满足经济良性发展的要求。

第二,培育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目前,中国缺乏维持金融秩序和货币供给的有效机制,因此,金融市场的稳定必须借助于中央银行的外部调控。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货币供给的内在稳定机制对金融体系的完整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积极建设良性的货币供给内生机制意义重大。

第三,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的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货币的外延日益扩大,各种虚拟资产和电子货币相继出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中央银行应积极利用利率的中介作用,当务之急就是加快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建立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此外,要大力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放宽目标汇率波动幅度,充分发挥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