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父亲的菜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父亲的菜园

父亲的菜园范文1

她说,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段历程,都有挚爱亲情相伴。家人对她的关爱,是她永不枯竭的成功和幸福源泉。

志当存高远,

父母永远是她的坚强后盾

袁泉的母亲是教师,他们一家4口(还有一个比她大5岁的姐姐)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学校的家属楼里。小小的袁泉,天天把校园的歌声当作摇篮曲进入梦乡,这可能就是父母最早培养她文艺天赋的基础吧!一两岁时,袁泉听妈妈教唱儿歌,不一会就滚瓜烂熟;一本不薄的看图说话图书,随便翻到哪一面,她都能熟练地读出文字内容。

袁泉进湖北省沙市机关幼儿园时还不到3岁,本来年龄不够,人家不收,但她凭着能唱、能跳和看图说话的本领,被破格录取。在幼儿园期间,她天真活泼的性格和擅长文艺表演的天赋,使老师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在幼儿园毕业汇报演出时,袁泉一人“诗歌朗诵、唱歌、跳舞、表演”,演出了7个节目,获得满场喝彩,父母果断决定重点培养她的文艺兴趣。

袁泉读小学三年级时,全市举行少儿唱、跳、讲、奏四项全能比赛,她首次在全市比赛中亮相,并荣获二等奖。这次比赛给了袁泉很大的鼓舞。

在袁泉10岁那年,湖北省拟在全省小学毕业生和初一学生中严格挑选一批文艺尖子,送到北京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京剧表演。虽然袁泉的年龄不在招生年龄范围内,但父母还是领着她抱着试试的想法去应试,结果袁泉又一次给了他们惊喜:初试榜上有名!

复试进场前3分钟,袁泉拿到小品表演的题目《放学回家的路上》。母亲凭着多年的艺术积累,匆匆编出了一个以做好事为主线的小品。

袁泉迅速领悟了母亲的意思,只见她斜背着书包,高高兴兴、蹦蹦跳跳地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她发现前方有一老人似有为难之处,一会儿做倾听状,一会儿在路上仔细搜寻。她走上前问清老人是想找公共汽车站,于是便搀扶着老人上了公共汽车,并掏钱为老人买了票,然后挥手目送汽车远去。袁泉把一个做了好事的少先队员演得活灵活现。

终于,袁泉以湖北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破格录取。从此她只身离家,开始了在北京求学的生活。

当时有许多人反对让袁泉到京城读书,父母却力排众议,“一意孤行”。而在很多年以后,袁泉感慨地说:“我的父母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很有预见地为我做了选择。”

怎样才能让一个还不到11岁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呢?她的父母想到了写信。在袁泉求学期间,父母保留了他们所有的通信,一共297封!袁泉说:“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一直以这种方式对我‘函授’,这些信记录着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次挫折,也凝结着舐犊情深的心血。无论相隔多远,我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存在,而只要他们在,我就永远有坚强的后盾和支撑。”

矛盾统一体,

戏里坚强戏外柔弱

袁泉仿佛为舞台而生,12岁时排练《霸王别姬》,唱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时,她突然心生悲哀,泪如雨下。

10年了,很多人记不得她拍了什么电影或电视剧,却记住了话剧《琥珀》里的小优和《暗恋桃花源》里的云之凡。小优对爱情一根筋的执着,幽静外表下的痴狂;与爱情错失38年,云之凡的内心被岁月一遍遍淘洗后的内省与平静――都是她。这两个经典的舞台角色就像天秤座的她的A面和B面,抑或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矛与盾。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袁泉都特别不希望成名,不希望戏外有人认出她来。她不喜欢那种被注目的感觉。她希望角色之外的自己可以还原到一个特别平凡的人。

在袁泉的那张包容了很多可能,被乐评人称为“需要用心听大于用耳听”的音乐专辑《孤独的花朵》中,《较少人走的路》是极少被人提及,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首。这首歌很短,甚至不能说那是一首歌,没有音乐,抽离了所有可能的背景,只留歌者的一段独白:

树林中有两条路

而我选了那条较少人走的路

这就造成了所有人的差异

如果将它作为袁泉十年演艺旅程的一段注解,堪称简洁而恰当。

袁泉说,她的性格就像大海,有时很安静,有时又汹涌澎湃。很难说清,是她成就了角色,还是角色塑造了她。她与她们在舞台上合二为一,却坚持在戏外各自分身。袁泉说,10年了,她一直在找寻一种平衡。现在,她终于可以享受平衡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似乎,这么多年来,袁泉一直就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不傲慢,但也没有刻意讨好的虚假热情。从她嘴角细微的弧度变化;她瘦削而毫不强势的纤弱手指;她微微侧头,犹豫着如何表述的沉默片刻,你看得到袁泉的认真。

和夏雨10年风风雨雨,几度分分合合。外表坚强的袁泉,内心其实是很受伤的。她说:“坚强是件虚伪的外衣,外表看似坚强的人,内心其实都很脆弱。在我最困难的那些日子里,父母总是陪着我,宽慰我,我现在已经开始走出脆弱了。”

对这段爱情,她保持缄默。她说,不说,不是因为不想说,而是不想被曲解和夸大。

亲情长相伴,

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袁泉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经济并不宽裕。袁泉求学期间,家里每个月都要按时寄去几百元生活费。这意味着当时父母亲收入的一半要资助她,而父母、姐姐3个人只能依靠另一半工资生活。袁泉十分体谅父母的辛苦付出,从不乱花钱,也从不爱慕虚荣与人攀比。她在学校期间接拍的两部戏,80%的给了父母做买房的首付款,其余的交了学费,自己一分钱也没舍得乱花。

父母之于袁泉,不只是舐犊情深,还堪比良师益友。袁泉中国戏曲学院附中毕业,他们就建议她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并对她说,一个人除了聪明、漂亮更需要胆识和学识。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本就演不了好的角色。同时还不断教诲袁泉,要诚信为人。

袁泉成名以后,哪怕是面对媒体,也经常把父母从小对她的教育挂在嘴上。曾经有记者问,如果你有7个背包,它们分别是诚信、金钱、美貌、健康、荣誉、地位、才学,当你必须扔掉它们时,你会最先扔掉哪一样?袁泉毫不犹豫地回答先扔掉美貌,最后扔掉的才是诚信。她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有诚信才会问心无愧。袁泉认为,美貌对女演员或许很重要,但演员更需要特点,需要有智慧。

因为这么多年与父母、家人相处的机会很少,所以袁泉特别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没有戏拍的时候,她就会陪母亲去散步、买菜,一起下厨,督促父母锻炼身体。

袁泉说:“我父母前半生太辛苦了,而这辛苦大部分是因为我。以前我常常想着将来要对父母如何如何,它只是一个期望,好像你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做。

父亲的菜园范文2

一名学生说:“父亲很勤劳。”

另一名学生说:“父亲有毅力,不怕困难。”

“我觉得父亲很奇怪!”这是第三个学生的回答。显然,她的回答超出了我的预设,我迟疑了一会,说:“你从哪儿觉得父亲很奇怪的?”

“他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他还笑,如果是我,肯定是痛哭了。”该生认真地说。

“我们把这段话认真地读读,看看父亲在什么情况下笑了。”我说,此时已决定先放下预设“读悟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读文划句子,这位学生又举手了,说:“我知道父亲在大雨毁了他的菜园后,没有气馁,坚持修出新菜园,在他看到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笑了。”她的回答,又一次提醒了我课文前半部分写父亲没有气馁,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开辟菜园的过程,也是笑的原因。

我又问:“这是什么样的笑?”

“这是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后,收获的笑。”

“是成功的笑。”

“这是苦尽甜来的笑。”

“这是父亲想象着,饭桌上那丰盛的菜肴而发出的笑……”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在读文时已经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即对父亲的言行的描写,体会父亲的形象。

“刚才一位同学说到‘苦尽甜来’,这个词用得好!我们一起来把课文完整的默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画出写父亲‘苦’的句子。”这是我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父亲言行的句子,捕捉的第二个“生成”。

在交流时,有的说父亲天还没有亮就上山坡,直到傍晚才回来的辛勤劳作很苦,有的说父亲看到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心里感到苦,还有的说父亲把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的用心苦……看着一个个认真地读着,交流着,我笑了。

父亲的菜园范文3

我国的儒学之道提倡“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精神,又有韩愈在《师说》里面强调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由此可见,“文”和“道”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语文教育有其作为人文科学的特殊性,自然也强调“文”“道”合一,文即语文知识,道及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1]。当前,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面,提倡素质教育,如何有效的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强调德育与知识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从根本上讲,语文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的课程。小学生处在形成个人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前期。同时,他们也处在资讯发达,信息多变的世界里,因此对他们的思想培育尤为重要。没有良好思想修养的人,也是很难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纵观世界,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在于更加重视知识载体的作用,即人的作用,而任何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总是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联系的。另外,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如“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良好的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等。

将德育融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课程资源的广泛性,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家庭和学校的生活,电影、电视、广播、网络,还有诸如演讲会、辩论会等,以及戏剧表演、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甚至是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2]。教学资源的广泛性,使得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这为融合德育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小学语文知识和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方法

(一)通过课本立意进行德育教育

对小学生而言,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是单纯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也不可能单纯的以点到面的思维来理解。有效的方法是在知识教学中寓意德育,德育反哺知识,达到相得益彰的目的。以四年级下册的课文《父亲的菜园》为例,这篇极为优秀的记事写人散文,可以将语文知识性与亲情,家庭教育完美结合起来,过程如下:

1、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楚文章大意。这是语文教学不可避免的内容,因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交流和倾听,而阅读和理解则是基础。就《父亲的菜园》而言,和学生分步骤进行探讨,得到结构如下:失去菜园—决定开垦—开垦荒地—垒上石墙—种上豌豆—豌豆肥田—拾粪肥田—菜园丰收。而知识点则需要强调,作者通过对父亲语言和动作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这是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描述的语句不华丽,非常朴实,但是非常感人,语调舒缓,娓娓道来,蕴藉隽永。

2、重点提炼。这篇课文,引导学生从描写父亲开垦菜园言行的词句中体会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感受父亲对劳动、对土地的爱是教学重点。在该节,知识的提炼应不仅仅局限于语句描写本身,而应结合当时具体环境,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 引导学生从“普通的农家” “总也盛不满的菜碗”“婴儿断了奶”“我们四处拾粪”“我们在山坡放牛”等词语,分析和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条件。这样,将语文知识拓展到历史、语言、背景等刻画上。

3、知识中孕育德育教育。首先应强调父亲的坚强、执着,家庭的友爱、和谐。现在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环境的影响,他们受到过分宠爱,唯我独尊,不可能体会到文中作者一家失去菜园生活的艰难和父亲在荒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这是教学上的难点。因此借助《父亲的菜园》,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他们的父亲、母亲,或他们尊重的人的背景进行描述,并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如“父亲为了家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的内涵等。通过这种让学生进行回忆,讨论的方式,体会家庭温馨,认识到父母所付出的爱,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堂非常有价值的伦理课。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父亲的菜园》学会珍惜美好的生活,感受到深沉的父爱,德育教育应该是成功了一半。

又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一课,在知识目标上可以强调以下几点: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作者以及作者的时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母亲的事例;熟悉刻画人物性格的一般写法。而在德育内容上,则在字里行间让学生去体会母亲对作者浓浓的爱,以及深深的期望。这篇文章和《父亲的菜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语言的朴实,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

(二)将语文课堂教学积极融入生活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是与社会实践结合最紧密的课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离开生活。以二年级上册的诗歌《悯农》为例:在该篇诗歌教学中,完全可以将教学资源扩充到城市以外的乡村田野、古代特定的历史空间等。这首诗歌从知识层面上讲,可以注重以下几点:写作诗歌的年代及背景,可以让学生重温历史画面;如何朗读,领会,品评和鉴赏诗歌;体会诗作中诗人表达的感情等。

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由此可见,对诗歌的鉴赏本身也是对人的品格能力的检验。《悯农》本身是德育教育重要的载体,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二十个字,就写出了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那么多的社会财富,他们是值得歌颂的﹑赞扬的。但是他们没有权力享用自己创造的社会财富,不合理的社会使他们贫困无助,冻死饿死,不能生存下去。因此,这篇诗歌德育精神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诗歌中体会到劳动者的艰辛、社会制度的不公。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是和谐社会,教师应当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尊重劳动人民、珍惜拥有的一切。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还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因此脱离了思想性的语文教学,是纯语言的教学,这背离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文道统一”的思想指引下,我国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很多课文,都体现了一种人文思想,如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立场,或表达作者人生体验,展现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等。可以说小学语文课本 “是传播社会学理论的启蒙本,灌输文化史知识的普及本,同时又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趋势,也是必然。

参考文献:

[1]郭小娟.语文教学还应倡导文道合一[J].文学教育(下) .2007(6):87

父亲的菜园范文4

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呆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候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

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

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

由于地处圩区,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时多了。

接下来,两个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

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睡眠。

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时多,两个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5时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 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是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

这个儿子,就是我。

(选自2012年2月17日《安徽青年报》)

父亲的菜园范文5

如何让双亲重新动起来,增强体质,并借此打发无聊的时间呢?我左思右想,突然想到双亲对儿女一向有求必应,于是心生一计。

吃完晚饭,跟双亲闲聊时,我故意撒个小谎:“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我们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经常有一些不法商贩偷偷地销售农药超标的蔬菜……”

双亲听了大为紧张,母亲说:“怎么办?你们不可能不吃蔬菜呀!”父亲附和道:“就是就是,肉可以不吃,蔬菜却不能不吃!”

我沉吟了一会说:“要不,你们以后种一点菜,隔几天就摘一些,叫阿龙捎出来给我?放心,我帮你们解决浇水问题。”阿龙是本村人,长途班车司机,每天进城一次,请他帮忙捎东西再方便不过。

双亲不约而同地点点头,母亲说:“好吧,我们从明天起开始重操旧业,把所有的园地都种上菜,反正不愁‘销路’。”

父亲表示赞同:“对头,自给自足,吃的放心还省钱,何乐而不为呢?老实说,我也担心每天送上门来的蔬菜是否也存在农药超标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双亲吃过早餐,各人荷着一把锄头兴冲冲地直奔久违的菜园。第一天,他们把菜园里的杂草全部铲掉,晒干后烧成灰,作为肥料备用。我也没有闲着,请人在菜园里挖了一个小水池,然后请村里的电工装了一台抽水机,把溪水抽进水池里,这样,他们给菜浇水的时候,只须带上一个小桶和一把水勺即可,再不用挑水,从而解决了浇水的问题。

第二天、第三天,我和双亲一起把地全部翻了一遍,第四天,和他们一起修筑残破的篱笆……

一个星期后,昔日的菜园重新初具规模,绽放出生机,各种菜秧应有尽有,有南瓜,有豆角,有西红柿……

我回城以后,每天都打电话问候双亲并了解蔬菜种植情况,他们告诉我,他们每天都在菜园里忙碌几个小时,或浇水,或除草,忙得不亦乐乎,不教一日闲过。

我颇感欣慰,双亲通过种菜,不但活动了筋骨,锻炼了身体,而且精神上也有所寄寓,一扫往日的颓气和无聊。

父亲的菜园范文6

天拂晓,母亲就匆匆起床,忙着烧水。水烧开后,母亲把鸡蛋打在茶缸里,倒上热水,为父亲合好,等着父亲。母亲又摸起扫帚,不慌不忙地扫着院子。扫完之后,又从缸里抓了些玉米,撒给鸡。忙完这些,母亲挎了篮子去了家西的菜园。这时,父亲已喝完了荷包蛋,下地去了。

从菜园回来,母亲又开始了锅碗瓢盆进行曲,炊烟袅袅升起。九点左右,父亲从地里回来。饭菜已备好。

吃完之后,母亲又忙碌着:喂鸡,喂猪,喂狗,喂兔子,又忙活了一大圈。

忙完之后,父亲,母亲一块上坡。

父亲有哮喘,不能干重活,母亲则默默承担了家里的活。

将近一点左右,收工回来,父亲则忙着修理农具,母亲又开始了锅碗进行曲。俗话说:长上午,短下午。活太多,吃完饭,未能休憩,母亲又匆匆下地了。

日暮将至,凉气逼人。母亲才住工,从那二里之外的地里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家(母亲不会骑自行车,只能步行)。

此时的家中已是猪嚎狗叫,母亲放下工具,又端起了瓢。父亲也从地里回来了,只是不停的咳嗽。母亲赶紧端了杯热水。

吃完饭,九点了,母亲又忙着给父亲拔罐。

十一点了,母亲又给兔子添加了些食物,又把煤炉子封好。

终于,母亲拖着沉重的脚步上了床。不到五分钟,母亲便酣然入睡。

母亲太累了。

上一篇交通安全常识

下一篇手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