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婚礼合卺礼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婚礼合卺礼范文1
起源: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周代,到了南北朝时,行合卺礼又增加了在两个瓢把上连上丝带,喝酒后,将两个瓢扣在一起,用丝带缠绕称连卺以锁,寓意是使两人相爱拴在一起,永不分开。唐代时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
到了宋代,破卺为二的酒具改为两只木杯。新娘新郎同饮之后,掷杯于床下,若两杯一仰一合,意味着男俯女仰,天覆地载,阴阳和谐,实在是大吉大利的事。而合卺的礼仪也就被改为饮交杯酒。
这种风俗在我国汉族民间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 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古代婚礼合卺礼范文2
1.婚谈
韩国人在举办传统婚礼之前,男女双方家人都要通过媒人互相了解对方的家庭状况、学识以及人品等。如果互相有好感的话就先要父母们相见,所以有的时候男女双方是没有见过的。互相同意结婚后,一般男方先把“请婚书”送给女方。女方如果有结婚的想法就把“许婚书”送给男方,然后议婚成立。这一点和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很相似的。
2.纳采
收到许婚书,男方家会写上“纳采文”(对许婚的感谢文章和让对方选出结婚日期和时间的问候)和“四柱”(按着六十甲子的干支,记录出生年月和出生时间的信),用红布裹装送给新娘家。收到“四柱”的新娘家就会认真参考新郎和新娘的出生年月,选择婚礼的日期和时间,然后在白纸上写出“涓吉”(在传统婚礼上接受四柱单子的新娘家把择日单子送给新郎家的事,并请男方告诉女方在举行婚礼时新郎要穿的服装尺码的信)再送给新郎家。
3.纳币
纳币也就是在四柱单子交换结束后,证明订婚的聘礼,新郎家把礼物送给新娘家。新郎家从新娘家收到“涓吉”后,把新娘在婚礼时要穿的“采缎”(在纳币时新郎家送给新娘家的礼物,主要装有蓝色和红色的绸缎,因此叫采缎)和“婚书”(婚姻时新郎家跟礼单一起送给新娘家的信)用婚书箱送到新娘家。其中,采缎一般是在婚礼前一个月送。举行婚礼之前把“币物”(送给新娘的礼物)和“婚书”以及“封采”(一般家庭条件富裕的话多装一些别的衣料,这叫封采)装在一起跟“物品目录”一起送去,这叫做“函”。新娘把和结婚时需要的物品以及费用一起收到的“婚书”、“纳采”和“四柱”会一辈子诚心的保管,表示自己对丈夫的一片丹心,直到人生走到尽头时,这些东西会陪伴她进棺材。
4.醮子礼
准新郎按着传统对两家的礼节活动结束后,在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要早起床,如果有祠堂的话要先到那儿,如果没有的话要让父母坐定,郑重地给他们磕头。磕头结束后,新郎要跪在父母面前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并说要迎接新人(妻子)好好地认真生活,向父母的恩惠表示感谢,然后来到婚礼厅。准新娘也要在举行结婚的当天早晨向父母磕头表示感谢,然后去婚礼厅。
5.奠雁礼
婚姻仪式的第一个程序,新郎送大雁的仪式叫奠雁礼。
新郎打理结束后,在家人的指引下前往新娘家举办婚礼仪式。“娶媳妇”时一般是步行前往新娘家,但也会有人让新郎乘坐马匹去新娘家。新郎到达新娘家的大门前时,新娘家的代表出来迎接客人,把他们引入家里。新郎进了大门时要跨越在院子里放着的“火”盆,这意味着赶走恶鬼的意思。新郎把带来的大雁放在桌上,然后磕头两次。这时丈母娘出来端着大雁桌走进屋里。大雁象征着白头偕老,表示一次结缘终生不变。过去用的是活的雁,现在使用的是木头做的雁。
6.交拜礼
新郎奠雁礼结束后,站在新娘家的大厅或者院子里已经准备好的大礼桌的婚礼厅东边。在屋里等待的新娘,从新郎进大门后开始在头上戴簇儿(也叫簇冠),为了喜庆的日子不让恶鬼接近新娘,新娘的左右脸上还要贴上用红纸做的胭脂,眉心也要贴上一个,然后准备去婚礼厅。新郎和新娘在婚礼厅见面,相见结束后新郎和新娘对拜,按着东方哲学宇宙观的阴阳原理,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新郎为阳,新娘为阴,尤其是在“冠婚祭礼”的大礼时,要用双倍的数量磕头,因此新娘向新郎拜两次,新郎回拜一次,新娘新郎再重复一次。
7.合卺礼
交拜礼结束后合卺礼开始,新郎跪下新娘坐着,旁人在绕青丝、绕红丝的酒盏上斟酒,新娘弯腰揖礼。旁人把酒盏先端到大礼桌左边,再端到右边,然后才端到大礼桌上面给新郎,这时新郎要舔一舔酒再给新娘,最后把酒盏拿开。这时候的酒叫合欢酒,合卺礼结束后,客人们把放在大礼桌上的大枣、栗子都装在新郎的兜里,预示让小夫妻早生孩子。
8.
在新娘家结束婚礼仪式后,到了晚上安排他们住的房间叫“新房”。他们过时有一种风俗就是偷看新房。偷看新房的由来很多,其中一个是说:过去为了早点传宗接代,存在早婚的风俗,平时单相思新娘的人或者偷偷有交往的青年,在时把新娘抢走,所以开始守护新房;还有一个说法是“好事多魔”,喜庆时怕恶鬼接近,因此守护新房。
9.于归、新行
在新娘家的婚姻仪式结束后,要留在新娘家逗留3天,然后新郎跟新娘一起回家,这叫于归或者新行。于归日之前,新娘家准备送给婆家的大枣和肉之类的币帛饮食(新娘首次相见公公婆婆时在桌上摆的大枣等的饮食)。新行时几乎所有的新娘都要坐上轿子去新郎家。到了新郎家后,人们出来撒大豆、小红豆、棉籽、盐等,并在大门里面燃起柴火,让新娘跨过去,这表示赶走杂鬼的意思,这些风俗现在也能看到。
古代婚礼合卺礼范文3
中式婚礼的一般程序
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按传统,新娘应该被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不过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通常也改背为抱了。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要不,从这头抬到那头,肯定累趴下。不过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好受”。
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不过现在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然后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枝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
拜堂和交杯酒:拜堂前,先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合卺酒),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通常这个时候弄得一群人声泪俱下,场面感人,在热烈的喜庆气氛中渗透着浓浓的亲情。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现在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
中式婚礼需要的道具
花轿:花轿作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流行的。它分四人抬、八人抬两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女迎亲者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亲回来时新娘、迎亲、送亲者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
高头大马:或者新郎也可骑马。传统是骑枣红马,红色图个喜庆。但有人取白马王子之意,换乘白马。
旗锣伞扇:它位于迎亲队伍之中、花轿之前,可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
鞭炮:迎亲礼车在行进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
凤冠霞帔:嫁女儿的人家无论贫富,对嫁衣都是十分的讲究。内穿红袄,足登绣履,腰系流苏飘带,下着一条绣花彩裙,头戴用绒球、明珠、玉石丝坠等装饰物连缀编织成的“凤冠”,再往肩上披一条绣有各种吉祥图纹的锦缎—“霞帔”。
盖头:古时新娘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
马鞍:“鞍”与“安”同音,取其“平安”长久之意。多放于洞房的门槛上,表示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当新娘前脚迈入门槛,后脚抬起还没有落下的时候,这时由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全人把马鞍抽掉,正好符合了“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的意思。
火盆:它是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天地桌:多置于院中,桌上放大斗、尺子、剪子、镜子、算盘和秤,称为“六证”。意思是:可知家里粮食有多少、布有多少、衣服好坏、容颜怎样、帐目清否、东西轻重等。民间常有只有“三媒(媒人)六证”俱全,才表示新婚合理合法的说法。等到吉时举行的结婚典礼,就俗称为“拜天地”,由司仪主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秤杆: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大红色的成对蜡烛,点燃于厅堂及洞房之内。因其上多有金银龙彩饰,故称为“花烛”。
中式婚礼的花销
办一场地道的中式婚礼环节繁琐,比如会场布置虽然可以省略鲜花,却多了无数道具。化妆师也会比较辛苦,因为除了新人,还有伴娘、媒婆、家人等都得配合化妆。至于主持人,价格就更高了,因为复古婚礼套词很多,而且很多都得又唱又吆喝。婚礼督导更非请不可,因为花轿的路线以及酒店方面的协调始终得有人去搞定。
河南省民间艺术花轿团的中式婚礼主持人李志业团长说,一般花轿仪仗规定是26人,算上车队、服装、运费等开销,算下来平均每人100元。如果不请别人的司仪、摄像,他们的司仪主持一场600元,摄像300元。总共3500元左后。但是有的人家想大办,要求30、36、38甚至60人,也按每人100元以此类推。
中国传统婚俗中有「三书六礼。究竟「三书是什么书?「六礼是什么样的礼仪?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如女家拒绝,婚事便不成。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或「夹八字。是男方把年庚八字写在俗称「庚帖的帖子上,由媒人送到女家。同时,媒人把女方的年庚八字送回男家,让双方看看两人的年庚八字是否相配。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为何传统中式婚礼的程序如此繁琐?
古代的结婚过程,与现代的意义有点不同。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三书六礼的结婚过程则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除此之外,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
婚礼温馨提示:围观人群多,要有专门的人来维持婚礼秩序。避免场面发生混乱。
古代婚礼合卺礼范文4
关键词:《说文解字》 ;“酉部字” ;酒文化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第一部根据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音的字典。《说文》收汉字 9353个,重文1163,540部字,“酉”字部下统帅67字,关于造酒的方法、酿造的时间、酒味的厚薄、酒的颜色、酒的清浊、酒之用于祭祀、饮酒的习俗等等都可以从中找到专门的字,这些字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东汉前的酒文化特点。
1.从《说文》中探索酒之起源
酉、酋,是中国先民们最初给酒起的名字。古代的“酉”字就是现代的“酒”字。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酉,即酒字,象酿酒形,中有实,《说文》酉部六十七文皆从酒也。”“酉”的甲骨文看起来像盛酒器,即后之“樽”;“酉”由盛酒器皿引申指“酒”。其后“酉”借作地支用字后,“酉”的“酒”意则另在“酉”字左边加水而成“酒”,“酒”是形声字。
中国的酒文化非同一般。它的原始可追溯到太古时代。《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酉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起也。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战国策·魏二》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在《论语·泰伯》 中记载,大禹治理了长期为害的黄河水患,大兴水利,使来越多。因此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造酒就是其中之一记载“仪狄始做酒醒,变五味。”酒醒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而成的醒糟儿,醒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近于酒。可见仪狄造酒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的。由此我们可以证实许慎的说法的正确性。
2.从“酉”部看酒礼习俗
酒,既能使人成善,也能使人造恶。在古代它不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品,而是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礼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西周时就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饮酒礼仪,成为当时及后世的重要礼法之一。《说文》中有很多字都反映了这些酒礼文化。
2.1酒与祭祀酒礼
祭祀在古代社会是神圣庄严的,人们希望通过祭神仪式上虔诚敬畏的神情心态、隆重庄严的乐舞礼仪、丰盛琳琅的祭品祭器表达对神灵的感恩祈求神灵能够给予宽恕保护、镶灾赐福。
《说文》“酉”部中,涉及的关于酒在祭祀中的应用主要有莤、酹两个字。“莤礼祭,束茅。加于裸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饮之也。一曰:莤,榼上塞也。从酉,从艸。”《春秋传》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莤酒。”意思是:莤,按礼的规定祭祀,捆束茅,树立在祭场前面,用施行灌祭的祭器圭瓒加在茅上,而向茅灌鬯酒,这就叫莤。酒从茅上渗透下去,像神喝了酒。“酹,醊祭也。”意思是:把酒洒在地上祭奠。《康熙字典》:“《玉篇》:‘以酒祭地也。’《广韵》:‘以酒沃地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2.2酒与宴饮酒礼
《说文》酉部字中,和宴饮相关的字有“醻,醋,酌”
“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意为:盛酒在觯中劝人喝酒。觯,是一种酒器。《康熙字典》:“《博雅》:‘酌,漱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思是:斟酒;斟酌。
“醻,主人进客也。从酉,壽声。”意为:主人向客人劝酒。
《康熙字典》:“《传》:‘醻,报也。’《笺》:‘醻,犹厚也,劝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意为:主人向客人敬酒。
“醋,客酌主人也。从酉,昔声。”意为:客人用酒回敬主人。《康熙字典》:“《玉篇》:报也,”进酒于客曰献;客答主人曰醋。”而在现代汉语的“醋”为调味用的有酸味的液体
段玉裁“醋”下注《彤弓》笺曰:“主人献宾,宾酢主人,主人又饮而酌宾谓之醻”;“酌”下注:“盛酒在觯中以饮人日行觞。”意思是宴饮时以客为尊,主人向客人敬酒为献,客人回敬主人为醋,主人饮完之后又酌与宾,即再向客人劝酒叫做醻。
2.3酒与婚冠酒礼
《说文》:“醮,冠娶禮。祭。”醮是古代冠礼、婚礼的一种礼节。即当事者受命饮酒而不酬酢他人,只饮尽而已。《玉篇》“冠娶妻也,礼祭也”。《仪礼·士冠礼》“若不醴,则醮用酒”,《晋书·礼表下》“古者婚冠皆有醮”。另外,古时结婚还盛行一种交杯礼,又称“合卺”之礼。夫妻双方交杯,寓意阴阳合一,幸福美满。
2.4酒与禁酒习俗
殷纣王荒无度,造酒池肉林,最终导致国家的覆灭。殷鉴不远,周王临天下,便发出了政府的禁酒文告:《酒诰》。到了汉代,政府对饮酒无度也有禁令。《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由此看来,禁酒令是常有的事。
周朝时酒禁制度最严,因有禁酒制度,除了在规定的场合饮酒外,平时人们只能“私饮”。《说文》有几个字记载了这样的状况。如,“饇,私宴饮也”,即因尽私恩而请喝酒。《尔雅·释言》“私也”,疏“飫非公朝,私饮酒也”。“醵,会饮酒也”,指会聚凑钱饮酒。这些都说明虽有酒禁,却挡不住人们饮酒,反映了人们对酒的喜爱以及酒在社会生活中的微妙作用。
3.从“酉”部看养生
我国古代道家与医家认为“酒者,五谷之华,味之至也。”视酒为饮食中的好东西。从养生学角度来看,适量饮酒能起到保健作用。古代,酒还被广泛施用于医药、治病。在汉代,人们已认识到了酒的医疗保健作用如春节喝的椒柏酒及屠苏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百疾皆除,延年益寿;端午喝的营蒲酒和雄黄酒可以辟邪、祛疫;重阳喝的酒、茱英酒可以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令人长寿等。
《说文》中体现酒的这种医疗保健功能的字是“醫”。“醫,治病工也。殹,恶姿也;醫之性然。得酒而使,从酉。王育说。一曰:殹,病者。酒所以治病也。”人们很早就认识到酒在医药中的作用。“
酒是美味之物,容易饮用过度,因此,从养生的立场来看,应当谨慎饮用。古代不少宫廷御医和民间郎中还将广泛施于医药、治病之中。《素问·血气形志》篇曰:“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并注:“醪药,谓药酒也。”汉代《金匮要略》等医术中,也有不少用酒治病的记载,有泡制药酒内服的、有作药引、有作外用的,不少宫廷御酒的产生就是出于医用的目的。
适量饮酒不仅能提神助兴,还舒筋活血;但是酗酒则乱德闯祸伤身,对人对己均有害。古代既有因为过量饮酒而致重病者,亦有沉迷于酒失去理智酒醉行凶者,这些在《说文》中都有记载:“酲,病酒也。”《庄子·人间世》:“嗅之则使人狂酲。”司马注:“病酒曰酲。”因酒而呈重病态,是过量无疑。“酲”源于“”。“”义为过分。“酲”就是饮酒过分之称。
“蒏,酗也”、“酗,醉蒏也”。《说文》还提醒人们不要沉湎于酒:“湎,沉于酒也”。《周书》曰:罔敢湎于酒。(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古代婚礼合卺礼范文5
关键词:中日;酒文化;酒德;酒礼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1)05-0124-04
作者简介:朱玲莉(1974-),女,湖南邵阳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酒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随着酿酒业的发展普及,饮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日两国都是尚酒好饮之国。由于生活习俗、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不同,中日两国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中日两国酒文化的渊源以及两国酒文化的传统民风民俗着手,对两国酒文化的异同进行剖析。
一中日酒文化的源流
中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酒”这个字。在《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等诗句,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关于酒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有“上天造酒”、“猿猴造酒”、“仪狄造作酒”、“杜康造酒”等传说。中国酒在经历从原始酒过渡到传统酒再发展成为现代酒这一漫长演变后,造酒的工艺技艺更加成熟精湛,口味愈加香醇甘美。
日本人与酒也有着不解之缘。在我国古书《东夷传》中就有“倭人好酒”的记载。古代日本把酒称为繁荣之水,日文汉字叫“荣水”。日语中的“酒”字是由“荣水”演变来的。在日本最原始的酒为口嚼酒,即利用人口中的唾液糖化酵素,将造酒原料用口反复咀嚼,使其糖化发酵,酿造出酒。在日本九州南部可以找到口嚼酒的记录。因为用口嚼的方式造酒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造酒法,它不能大规模生产,因此渐渐地被霉菌酿酒技术替代。奈良时代以后,日本模仿唐朝律令制度设置了造酒司等机构,进行大规模的酿酒生产。到12世纪末的镰仓时代,随着朝廷势力的衰弱,宫廷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民间酿酒业逐渐兴起。但是镰仓幕府控制民间饮酒,因此酿酒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到室町时代,室町幕府为了获取税收,下令造酒,寺院造酒成为了这一时期的特色。尽管佛教禁止饮酒,寺院理应与酒无缘,但在日本事实上寺院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酿酒。因此这一时期的酒也被称为“僧坊酒”。日本酿酒业在经过室町时代的发展之后,到江户时代酿酒的规模和技术已达空前繁盛。
中国酒种类繁多,其中白酒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酒。日本酒的种类不及中国,其中以享誉日本“国酒”之称的清酒为主。酒是农耕文化的产物,酒的原料是和那个民族的主食一致的。在中国的白酒的原料主要是大米;日本人的主食也是大米,所以日本的清酒大多是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酿造的。中日两国酒都以谷类为原料,利用霉生产的曲进行糖化。[1]中日酒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水稻传入日本的途径虽然众说纷纭,但是一般认为日本的稻作农耕源于中国。[2](P9)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日本社会随着稻作文明由大陆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谷物酿酒技术也随之传入日本。在中国成书于3世纪的《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中记载了当时日本“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人性嗜酒”[3](P379)的风俗。5世纪从新罗、百济、中国来的渡来人带来先进生产技术以外,也带来了先进的酿酒技术。在日本的《古事记》(712年)中记载着朝鲜半岛来的渡来人名仁番或是须须许理的酿酒人将美酒献给天皇,天皇吟歌大悦的故事:“又秦造之祖,汉直之祖,及知酿酒人,名仁番,亦名须须许理等,(自百济)参渡来也。故是须须许理酿大御酒以献,于是天皇宇罗宜是所献大御酒而御歌曰……”[4](P182)
酒原本主要用来祭神,但随着酿酒技术的发展,饮酒逐渐大众化,被广大人民所喜爱。在中国杜康由于曹操在《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歌而得名。唐代以后,杜康被奉为酿酒之鼻祖,杜康也因此成为了酒的代名词。现在日本酿酒厂的最高技术指导被称为“杜氏”。古代日本在口嚼酒时代,日本宫中造酒司的技术总监的头衔为“刀自”(音位toji),意为年迈女子。后来在与中国酿酒师进行交流时,得知杜康是酒之鼻祖后便将自己的姓氏“刀自”也改为与自己姓氏发音一样的“杜氏”,以此来表明对中国酿酒技术的憧憬和向往。由此可见中日酒文化的渊源之深。
二中日酒名命名
中国酒类众多,其中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白酒按照香型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等[5]。白酒酒色洁白晶莹、无色透明、香气宜人、口味甘润清洌。白酒的命名也有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以产地命名,如以“国酒”之称驰名中外的贵州茅台酒、四川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江苏的洋河大曲、江苏的双沟大曲、习水大曲等;其次,以酿造原材料命名,如五粮液由高粱、大米、糯米、小麦和玉米五种谷物为原料酿成,在古代文学中,酒被称为“玉液琼浆”,因此将它命名为“五粮液”;其三,在中国唐代“酒”称为“春”,许多名酒多冠以“春”字,“春”字的内涵增加了诗意,“春”字开始代替“酒”字用于酒名上,这是唐代诗歌繁荣在酒名上的反应。因此有许多酒以“春”命名,《武林旧事》记载的南宋时冠以“春”字的名酒有皇都春、十洲春、海岳春、秦淮春和谷溪春等十余种。[6](P27)现在剑南春、景阳春和竹露春等酒还保留着这一传统。
在日本酒的命名也与中国酒命名有相似之处。如以产地命名的酒有天野酒、江川酒、麻地酒等;以酿酒方法命名的有“菊酒”,博多(日本九州)的“练贯”等,但是与中国酒不同的是,日本酒以“松”,“竹”、“梅”、“桂”、“菊”等植物命名的清酒很多,如“松竹梅”、“樱正宗”、“菊正宗”、“寒梅”、“菊水”等;还有的酒以动物名来命名,如“白鹰”、“千岁鹤•吉翔”、“泽之鹤”、“白鹤”等,除此以外还有“雨晴”、“山吹色之酒”等以大自然命名的。从日本酒的命名也反映出日本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观。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学者芳贺矢一在《日本人》中的“国民性十论”中将“爱草木喜自然”列为日本十大国民性之一。文章在论及自然对日本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生活的影响时,“植物以及自然界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乐趣呢?从饮食角度来看,我们只要一看日式点心的目录就能一目了然。除了松风、红梅烧、矶松、桃山等点心外,还有椿饼、莺饼等植物以外的以自然界事物命名,如洲浜、时雨、越之雪……不仅是点心的名字,就连点心的形状也做成花草的图案……其中酒也大多以自然来命名,如樱正宗、菊正宗、剑菱、山川等白酒。”[7](P16)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酒的种类也五花八门。在日本酒的种类及数量不及中国,这也是日本相对人口较少,民族单一所使然。日本酒多以自然界来命名这一点也反映了日本民族对自然的挚爱,与自然共生的自然观。
总之,从中日酒的命名来看,虽然两国各有自己的特色,显示出民族的差异性,但又展现了很多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两者都深深地打上了农耕文化的烙印,都体现出两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域、作物、自然的依恋与情怀。
三中日酒文化之酒德酒礼
酒是人生的伴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常以酒敬友、以酒宴客、以酒饯行、以酒庆功、以酒作诗、以酒绘画、以酒助兴等。酒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构成色彩斑斓的酒文化,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点。[8]
中日两国都是尚酒好饮的国家。俗语说“敬酒望尽兴,无酒不成礼”。因此,中国古代的礼自然也就渗透到酒文化中,通过饮酒能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贵贱、尊卑、长幼等伦理道德礼仪。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主人、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并且有敬酒的顺序。中国的饮酒文化深受中国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现在中国虽然没有古代那么多繁文缛节,但是人们依然自觉或是不自觉地遵守长幼,主客秩序等饮酒礼节。
日本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日本人喝酒也十分注重酒德酒礼。在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日本曾经流行过“酒道”,其目的的是通过饮酒来培养人们的礼仪和教养,以酒来修身养性,培养人们风流儒雅的性格。当然“酒道”没有像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茶道”和“花道”那样能够流传至今,但是饮酒的一些礼仪却保持下来。
中日两国在酒德酒礼上有着明显的差别:第一,中国人敬酒时喜欢劝酒,而日本人敬酒不劝酒。中国人爱劝酒的习俗体现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特点。中国人宴请宾客,讲究宾至如归,总担心对客人招待不周,故会主动为客人倒酒,即使客人有点拒绝,也会认为客人不好意思才拒绝。在敬酒上,“酒满敬,茶满欺。”酒要满才敬酒。敬酒方式有三,一是给在座的每人敬一杯;二是重点敬酒,给长者、主人或重要人物敬酒;三是同辈之间互相敬酒。[9](P66)特别是在“干杯”上要注意。在中国喝干酒杯的习俗,自古就有。古人称“干杯”为“”,它是饮酒时的一种礼数,所谓“先干为敬”。不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就是失礼,按照规矩要接受罚酒。这体现了真正的喝酒人对酒十分珍惜的态度。因为酒是由粮食酿造而成。现代意义上的干杯是一杯全部喝光。现在酒宴上还出现了一些劝酒词,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好,能喝多少,喝多少”。喝酒人只要有适当的理由,人人都可以劝酒让对方多喝酒,以示友好和诚意。而在日本,在正式宴会或就会上饮酒较为随意,不强求对方喝酒。在宴会上,一个人基本上不能为自己酌酒,倒酒的行为通常是客人之间相互完成。因此,每个人在宴会上都十分留意是否有给邻桌倒酒的机会。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主人会来敬酒,接受酒时,应右手持酒杯,左手托底,一般第一杯必接,第二杯可以婉言谢绝。接受后喝下一些,然后通过给对方斟酒的方式来回敬对方,表达自己的谢意。即便是干杯也是按照喝酒人自己的意愿,随意饮用。
第二,中国人饮酒讲究中国式的大家庭的热闹氛围。为了达到谈笑风生的气氛,各地出现了五花八门的酒令。酒令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最早的酒令完全是为了维护酒宴礼法的条规,其目的在于维持饮者的君子风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行酒令原有的礼节渐渐淡化,酒令成为了宴会间游戏助兴的活动。它随着饮者的身份、文化、水平和趣味而分为游戏令、赌赛令和文字令三种。[10](P136)传统的酒令内容丰富、诙谐幽默、异彩纷呈,是中国酒文化的生动反映。而在日本,助兴的方式拍手载歌载舞,如卡拉OK等。有的由陪酒女弹三味线,唱歌或跳日本古典舞,也有擂当地日本大鼓或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技艺的习俗。[11]日本人爱喝酒,他们有喝酒换地方的习惯,而这一点在中国却很少见。日本人在一个地方喝完酒后,他们会一个晚上换二、三个地方,有的甚至更多。日本人平常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平时少有时间和外人沟通。下班后,约上几位同事或朋友去酒馆喝酒聊天。通过喝酒聊天,既可以发泄情绪,一天的疲劳和心中的压抑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通过喝酒还可以互通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他们在酒馆里可以尽情的喝酒,不受任何拘束,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日本人对那种喝得酩酊大醉后放肆失态的感情流露则持容忍态度,而在中国酒后胡言乱语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在日本有一个专门供人喝酒的地方,名曰“居酒屋”。它起源于宽政年间(1789-1800)的小酒坊,并伴随着日本的酿酒业兴起而发展。在古代只是专门供人喝酒,后来渐渐发展为类似于饭馆的场所,但主要还是以喝酒为主,菜品不多,酒的种类繁多。传统的“居酒屋”一般晚上营业,在店门前挂有红灯笼。
第三,中日两国的重大传统仪式都离不开酒。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庆功祭奠等民俗活动。尤其在结婚仪式上夫妻双方都喝酒,但是在礼节上中日两国则有所差异。在中国,传统的婚礼夫妻双方都喝“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进行到最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交杯酒”被称“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即夫妇两人各持一瓢,面面相对共饮,意为夫妻双方永结同心。“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12](P125)到唐代出现了“交杯酒”的名称。到宋代,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结成同心结似的彩结,新郎新娘各饮一盏。而后又发展为交臂酒,即为表示夫妻相亲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持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在日本结婚仪式多种多样,虽然婚礼分为“和式”和“洋式”两种类型,但是绝大多数仪式都在神社举办。在结婚仪式上,夫妻双方喝交杯酒,表示相互支持,白头偕老。交杯酒一般是“三三九度”,即用三个酒杯,每杯三次合计九次。“三三九度”来源于中国的数字信仰。在阴阳说中奇数是阳,偶数是阴。奇数中“三”和“九”在《易经》中是有缘的数字。三杯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乘三乃为喜上添喜之意,所得数为阳数中最大数九,喻意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13](P316)在日本,新郎新娘喝“三三九度”交杯酒时所使用的酒壶上一般画有的图案。在中国人们将比喻为兄弟和睦,而在日本则代表着多子多福。在传统的日本婚礼上,夫妻双方喝交杯酒时,还唱“高砂”之歌,意为夫妻二人合家幸福,白头皆老,享受天伦之乐。
综上所述可知,中日酒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相同之点:第一,中日两国酒文化都是农耕文化和稻作文化的产物。日本酒文化来源于中国,随着酒文化的传播,它和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又显示出不同于中国酒文化的特征。第二,酒是人们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在中国,酒往往成为一种交际工具,“无酒不成席”,“无酒不酬宾”。邻里把酒讲和睦、夫妻把酒偕白头、老人把酒庆福寿,以酒会友,以酒结谊,以酒叙情。在日本,酒被称赞“酒有十德”,即“百药之首、延年益寿、旅途做伴、御寒代衣、馈赠佳品、解忧消愁、结交贵人、解除疲劳、万人同乐、独居之友。”[11]现代日本人用喝酒来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喝酒常以醉为乐。第三,中日两国都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两国酒文化中都十分注重酒德和酒礼。
中日两国酒文化也存在不同之处:第一,酒名和饮酒风俗上不同。中国酒命名方式多种多样,而日本酒名多于大自然有关。另外,在饮酒习惯上,如中国人爱劝酒,日本人则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饮酒;中国人好客热情,有酒令来助兴,而日本却没有等。第二,酒的酒精度有所不同。中国的白酒一般度数较高,在28°~65°之间。日本清酒的度数一般为15°~16°。日本的烧酒酒精度比清酒较高,一般为25°~45°不等。日本人喝酒有喜欢兑水和加冰块的习惯,这在中国较为少见。中国人喜欢饮用酒香浓郁的烈酒,而日本人则喜欢口味清淡的淡酒。这也体现了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了解中日两国的酒文化的异同,尊重对方的饮酒礼仪,有助于人们成功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日]秋山裕一.日本的酿造研究现状[J].酿酒,29(6),2002(11).
[2] 吴廷.日本史[M].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3] 陈寿.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M]//三国志:卷三十.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4] [日]仓野宪司.古事记[M].岩波书店,1963.
[5] 李春玲.中、日烟酒文化之比较[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1).
[6] 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7] 芳贺矢一.日本人[M].新潮社,1971.
[8] 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 天龙.民间酒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0] 何满子.醉乡日月――中国酒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1.
[11] 徐少华.中日酒文化比较研究[J].东方美食:学术版,2003(4).
[12] 天龙.民间酒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3] 宫田登,马兴国.日中文化交流史业书:民俗[M].大修馆书店,1998.
Comparative Study of Wine Culture in China and Japan
ZHU Ling-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China)
古代婚礼合卺礼范文6
杨梅 张潇恒
婚姻是爱情的结晶
在杨梅和张潇恒的博客中都有这么一段话:感谢上帝!在2010年7月31日,我和我的妻子――杨梅(丈夫――张潇恒),迈进了婚礼殿堂!喜乐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激动得泪水一直伴随着我们圣洁而被祝福的婚礼!终于迎来了这一天,这个我们一生当中最幸福的一刻!我们将持守这个盟约直到面对基督的那一天!阿门!我的妻子(我的丈夫),我永远爱你!
杨梅因电影《大东巴的女儿》获得长春电影节最佳新人奖等多项国际奖项,近年来在《美丽人生》、《关中往事》、《麻辣婆媳2》等多部电视剧中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婚后不久,杨梅与丈夫张潇恒就共同接演了电视剧《生死依托》,该剧辗转内蒙古、山西等地拍摄,于是杨梅与老公也就随着剧组一边拍戏一边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蜜月”行,夫妻俩幽默的说道:不仅没花钱旅游,反而还赚了钱。
在杨梅和张潇恒看来婚姻是一件很严肃,很神圣的事。婚姻是爱情的保障,只有在婚姻中的爱情才是被祝福的,美好的,二人要在婚姻中才能真正体会爱情,并且会越来越相爱。我一直这样认为,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成熟的过程,它是爱情收获的季节。没有婚姻的爱情只是一个模糊的画面,而婚姻是画中真实的美景。有了婚姻才有了美好而充实的生活,才有了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如果爱情只是一种单的爱,不掺杂家庭的成分,很难体会爱在两个人心中的深爱程度,很难体会爱的真谛,因为处在爱情中的两个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不真实的美,两者面对对方的时候表现的都是各自的优点,都有虚伪的成分,很难真正的了解对方,只有通过婚姻,在生活中体会爱情,才能体会到爱真正的含意。
婚姻中并不乏浪漫,一个轻轻的拥抱,一个浅浅的眉吻,一朵旷野里的小花,一条幽默好玩的短信,一件爱人喜欢的小礼物,一句疼爱贴心的话语,一种焦急而担忧的牵挂,都是婚姻中浪漫爱情的表现形式。
婚姻只是让爱情由一种表面的火热变得平实,有了婚姻的爱情是完美的,有了爱做基础,婚姻是美好的。婚姻其实是爱成熟后的一种产物,它在一定意义上让爱更加的深邃和赋有内涵,并赋予了爱一种神圣的责任,来完成一种生命的延续,使未来的一切继续繁衍生息,给了生活一种希望。
婚姻会让彼此爱着的两个人逐渐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而加深彼此的了解,不会只守着一份空洞的承诺来敷衍对方虚幻的生活。爱情中的两个人为了展示自己好的一面往往伪装着自己,这样的伪装会让心感到累,让它只会像一艘惊涛骇浪中没有依靠的孤舟,飘摇不定居无定所,而找不到停泊的港湾。而婚姻却给了心一种坚实的依靠。
婚姻让爱有了结晶,有了归宿,有了依靠,更是让爱得以进一步升华。婚姻是爱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负责任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不完美的。婚姻看似是一种传统的爱的模式,其实它更是爱的延续和寄托。婚姻赋予了爱情一种实质性的内容,使爱情在婚姻中具有了一种灵性的东西,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的生命。
只有爱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才能开始真是意义上的生活。而当爱走向婚姻,有了彼此爱的结晶,你就会感觉到真正的爱的生活,虽然这样的生活会渐渐趋于平淡,但平淡是真,在平淡中感受另一个生命的成长,感受生命带给我们的鲜活,是我们感受生活最真实的时候。这份真实和美好会给你生活的希望,让你感到生活的快乐与欣慰。所以,幸福的婚姻不仅是爱情的延续,也是爱情的归宿,更是爱情的升华,它是爱成熟后收获的累累硕果。爱情的演绎离不开婚姻,婚姻不仅不是爱情的坟墓,它更是爱情的升华。
杨梅和张潇恒比较喜欢有牧师主持的婚礼,因为他们自己是基督徒。伴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走在鲜红的地毯上,盛装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慢慢地走进神圣的殿堂。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她心上人的手中,乐曲缓缓响起……教堂式的婚礼让结婚成为一生的盟约,你们要亲口说出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你们要戴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当慈祥、庄严的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时,你们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伴着欢快的音乐声走出教堂,美丽的新娘可以将鲜花和美好的祝福一起抛撒向众人。在上帝和世人面前见证彼此的结合,在上帝和众人面前立约,无论疾病健康,贫穷富有都要持守这份婚约直到死亡的日子。还有重要的一点,杨梅甜蜜的补充着:从此以后我就是有丈夫的妇人了,他就是有妻子的男人了。我们要佩戴婚戒提醒别的男女,我们已经有配偶了,请不要对我们有别的想法。
张慧
婚姻是爱情的见证
眼前的张慧,很漂亮,有小女人的妩媚,又有精灵般的灵动。说话时娓娓道来,轻松自在。这样的人儿,谁见了都会情不自禁的喜欢。
张慧是一个比较自由,比较随性的人,喜欢无拘无束的感觉,朋友都觉得她大大咧咧还带点神经质。她不以为然,依然过着她喜欢的生活,任何不开心的事都不会在意,开心一点是她的处事原则。所以对待爱情,对待婚姻也是如此。
婚姻是另一段生活的开始
对待婚姻,张慧有着自己的看法,“婚姻是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事情,爱是相互的,不是一个人爱另一个人就会在一起。就好像是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需要两个车轮一起转动的时候自行车才会向前走。爱情和婚姻其实是相互独立却又有着无限的关联,婚姻是以两人相爱的人为前提,然后才能继续进行下去的。婚姻只是爱情的下一个阶段,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
“婚姻其实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是结婚毕竟是一生中的大事,很多人希望得到家人或者朋友的祝福,也想让更多的亲朋好友来鉴证自己的爱情。举办婚礼的仪式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让亲戚、朋友一起来见证爱情。”张慧如是说道。
婚礼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当地的习俗在里面,好像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传承。对于婚礼习俗,张慧说她很喜欢,也会去遵循,因为它是一种体验,毕竟一辈子只有一次。“我老家的习俗就有很多,例如新娘从娘家出门上婚车之前,脚是不能落地的,而且出娘家门的时候不能穿鞋子,需要新郎背着到婚车上面,然后再由妹妹或者妹夫给新娘穿鞋。记得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结婚的时候,在新娘进婆家门的时候,婆家门口放两麻袋五谷杂粮,新郎的朋友会拿五谷杂粮洒向新娘。”
创意婚礼是另一种流行
现在的人们对婚礼的形式越来越注重,创意也越来越多。“水下婚礼你有见过吗?”张慧兴奋的说道。“这应该是我见过最有创意的婚礼了。所有的过程全部都在水中完成,想像一下如果你和你的爱人背着氧气瓶在水中发表爱的宣言是不是很浪漫。当然得有潜水教练在旁边保护着,而且证婚人也要背着氧气瓶在水中为这对爱人证婚。当然,你可以选择在水底和潜水馆中,不过我见过的是在潜水馆中,亲朋好友们在潜水室外的玻璃旁鉴证这对新人的爱情。很有创意。”
“如果让我策划一场婚礼的话……”张慧略微想了想说道,“所有婚礼的过程大体框架应该都差不多,只要有点小的创新就好啦。我会把两个人从出生到结婚之间的所有照片全部都整理出来,然后拍成短片或者直接用投影在婚礼现场播放出来让大家看,这是为了告诉大家,这对新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为了与另一个人相知相识相爱而存在的。”
演员是我从小的梦想
做演员一直是张慧的理想,她说其实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演员梦,一个明星梦。“我很幸运,能够朝着自己的理想一直走下去。还记得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我被一个剧组带出去拍戏,从那个时候开始,演员就在我幼小的心中扎下了根,我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养父》的播出,让我们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张慧,“第一次挑战了自己最讨厌的角色――‘包燕萍’。记得刚接剧本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角色太小市民了,因为平时生活中我就最讨厌这种人,但是到最后还是看到了她的优点,看到了她美丽的一面。”
要学会面对一切
张慧说自己是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如果遇到开心的事情她也会和朋友一起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不是有句话叫开心的事与人分享,快乐就多了一份嘛。”伤心的时候她就会一个人去看场电影,或者做些运动,让自己累一些,换个环境就会忘记烦心的事情。
遇到挫折和难关,“我会去好好享受这些挫折给我带来的一切,我会勇敢的努力面对,我相信所有的挫折和难关都会过去,经历了这些之后,生活会更好。不是有句话吗?风雨之后见彩虹。”张慧说道。
“面对生活,我会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其实我以前有一段时间特别消沉。但是经过一段失败的恋情之后,我整个人的生活态度就改变了。我不想让人看到我是一个喜欢依赖着别人的人,我会让别人看到我的世界少了他的存在,我依旧会活的更好,甚至更加精彩。”
贾媛媛
婚姻是种责任
水太淡了,不像她;酒太烈了,不像她;牛奶太纯了,不像她;啤酒太冲了,不像她;可乐太甜了,不像她;咖啡太苦了,不像她。如果非要拿她作比喻,我愿意把她比作一杯茶,馥郁而不抑郁,多情不溢情,平凡不平庸,像茶一样不流于俗。她就是贾媛媛,在2010年43集电视剧《》饰主演何震,又在数字电影《中国功夫》、 《坏孩子的秋天》、电视剧《大元奇事》、《解放大西南》等众多电影中有着不俗的表现,这些更加奠定了她演绎之路的辉煌。
喜欢中式婚礼习俗
婚姻和恋爱比起来,除了爱更多的是责任。1\2感情是一直在发展变化的,不管是全部还是部分变成了亲情还是类似亲情的一种感情,我想都是从一种不稳定的、表象的、短暂的、也激情的情感发展成一种更稳定的、长久的、深入的、内显的也是平淡的感情。结婚了,人就必须学会承担压力,且对双方都有的约束力。
如果要是选择婚礼的方式,我还是喜欢中式婚礼.相对于西式婚礼还是中式婚礼热闹,显得亲切。中国人当然要用中式婚礼。婚礼的意义就是宣告你们的爱情加入了责任,对对方和家庭的责任,对父母亲人的责任,最主要是,宣告你们幸福和彼此扶持的人生的开始。
我觉得既然选择了中式婚礼就要遵循婚礼的习俗。婚礼的习俗很多也都是传承了几千年,也是属于一种历史文化,是值得尊敬和维护的。婚礼的前期筹备不是很重要,主要是两个人开心就好。在婚礼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交换戒指,发誓,这样就宣告你们幸福和彼此扶持的人生的开始。把结婚戒指戴在无名指上可能是源于某些古老的文明(例如在古罗马和古埃及文明中都是这样)。人们相信,分布在无名指上的血管是直接连接着心脏的。实际上,我们不正是希望婚姻的象征能尽可能地贴近心房,不是么?婚礼上,新郎新娘宣誓完“我愿意”,相互承诺爱对方一生,两人交换戒指,誓言对方是自己的唯一。这个场景是非常浪漫值得纪念的神圣时刻,新人们总希望能把这个桥段设计得更加完美有创意,能够留住这个美妙的瞬间。
我想策划一次纯正的中式婚礼,凤冠霞帔服装是最不可少的道具了,大红衣服穿在身上怎么看怎么喜气,尤其是顶带花翎,身着蟒袍玉带的新郎倌,比起西式婚礼中的黑西装,另有一种富贵气。大红花轿根据古礼,新娘拜堂后被送入洞房,再揭开喜帕,才会知道自己未来的伴侣是如何模样。那种心情,现代轿中人肯定无法体会。或许,只有看到对方身着古装时的有趣模样才会眼睛一亮吧。各类小道具一共有火盆、马鞍、弓箭、喜烛、金秤、喜帕、剪刀、麦斗、尺子、果盘、茶杯、合卺酒、双方信物等十几样东西。能做到的都不省略,毕竟是自己一辈子一次唯一的浪漫回忆。
坚持生活中积极心态
如果遇到困难我会面对,一件事你选择了逃避那其他事情你就会受到恶性情绪的影响,也会逃避,这样的话你会发现以后你能做成功的事情越来越少。任何一天都有好有坏,没有哪一天、哪种环境是百分百的“好”。这个世界上和私人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因素和“事实”,不是体现出一种悲剧、抱怨的想法,就是一种乐观、快活的看法,这完全取决于选择。当你遭受损失、挫折的时候,不要把焦点放在你无法挽回的部分,而要把焦点放在“生活还有哪些值得感谢”、“还能为自己做些什么”的部分。无论生活多么糟糕,都要保持一种积极心态。人生中有晴天丽日,也有阴雨霏霏,有了积极心态就可以超越恐惧、自卑、胆怯、气馁;有了积极心态就不怕失败;有了积极心态就有了健康的精神与信念,就有了永远保持魅力的资本,同时积极心态给你带来的一切也将受用终身。
贾媛媛在她的演员之路上一直努力着,用她的话来说:“什么事只要坚持,只要努力,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心中保有最初的梦想,你就有成功的那一天。也因为身为演员能够尝试各种生活中的不同人和事,体验不同的感受,所以让我觉得每天都很新鲜。”
郑亦桐
心心相印的爱情
从《大内密探灵灵狗》的灵灵羊到《火星没事》中的旗袍妹,再到《未来警察》中的未来护士,郑亦桐因为气质独特,造型多变,一早就被圈内圈外的人们评为“百变女郎”。之后在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和《活佛济公》中,郑亦桐让观众认识了她在演技方面的可塑性,不拘泥于一个形象,创造人物也不会墨守成规,她用其精湛的表演功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新剧《回家的诱惑》中,郑亦桐首次挑战智障角色,饰演一个智商停留在7岁的“低能儿”――洪宝莲,她拥有孩子般的善良,是非分明,比起一些智商毫无问题的成人更纯真可爱。
婚姻是爱情的归宿
虽然演过那么多的角色,但是爱情戏还是郑亦桐最喜欢的,因为每个女孩子都渴望拥有一个美丽的爱情,一段永恒的婚姻。
“婚姻是很神圣的。”亦桐说道,“但对我来说,我一定会选择一个对待这段婚姻有共同方向,共同想法,能够与我白头偕老的人,这样我才会结婚。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不是每段爱情都有归宿,但对我而言能结婚的爱情一定是真爱。”
“我喜欢西方的婚礼。因为当穿着白纱的女人挽着身穿燕尾服的男人缓缓走进礼堂的时候,那种场面特别浪漫,尤其是他们在所有亲朋好友的见证下说着那神圣誓言的时候,会让每一位在场的人都为之心动。”
对待婚礼仪式,亦桐说出了所有女人的心声,“其实我觉得举办婚礼仪式,一是让他不但要告诉亲朋好友这个喜讯,更要转告其他的追求者,他已经有了很好的归宿,最主要的是告诉他自己,他已经不是单身一人,他有了家庭,有了一份对家的责任。”
亦桐说她见过最有意思的婚礼是在公交车上举行的结婚。“我觉得不论怎样的创意,怎样的亮点,关键是婚姻不在乎是否贫贱,是否富贵,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美满幸福就是最重要的。”
“我们彼此要充满默契”
对于喜欢的婚礼环节,亦桐说因为一辈子就结一次,当然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不过我觉得最重要的环节应该是证婚人在向两人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这个女人(男人)成为你的妻子(丈夫)与她(他)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她(他),照顾她(他),尊重她(他),接纳她(他),永远对她(他)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这些不仅仅展现了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兴许还带着玩笑试的问着新人,这不是你们一时冲动的结果吧。
我最喜欢在新人互相交换完结婚戒指后,新娘跟新郎互说几句心里话,这些话可能这一辈子只会听到一次,也许这辈子也只会说这一次。每次见到朋友结婚到这个环节,就特别的开心。”
亦桐觉得婚礼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这两个人必须是相爱的。“相信和我在一起的另一半,我们要有默契,所以婚礼习俗只是一种形式,重点是和我爱的人结婚。但是我一定会保留抛花球的环节,如果真到了那天,我肯定会希望我的好朋友能够像我一样幸福。”
天枰座女生的生活态度
生活中的亦桐偶尔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但她基本上不会纠结于此,而是想办法去解决。“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疏导自己。”亦桐轻松的说着。
她是典型的天枰座女生,爱憎分明,性格直率。“我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对于身边的人或事,只要是不对的地方,我都会引以为戒,同时也都在其中得到启示。”
无论生活多么糟糕,都要保持一种积极心态。人生中有晴天丽日,也有阴雨霏霏,有了积极心态就可以超越恐惧、自卑、胆怯、气馁;有了积极心态就不怕失败;有了积极心态就有了健康的精神与信念,就有了永远保持魅力的资本,同时积极心态给你带来的一切也将受用终身。”
“收获从来不给那些没有准备的人,无论是外部的勤奋,还是内心的积累。”亦桐这样总结道。她不是蜜罐子里泡大的孩子,这在一个演员看来,是弥足珍贵的东西。进入一个陌生人的世界谈何容易,体验那种殊途同归的滋味却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幸福。在导演的指引下,她开始一段寻找一个成熟白领、一个现代完美女性的奇异旅程。
无论未来怎样,今天的她,不想一夜成名。“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是我一直坚信的。保持自己,一步一步做好,不想改变。如果天上掉给我一块巧克力,我觉得已经足够幸运了。”
王媛可
婚姻一辈子的相知相守
她是一个来自山东的女孩儿,标准的美人胚子,小小的瓜子脸,大而可人的眼睛,自然上翘的嘴角,四肢修长舒展,让人羡艳。
她的气质,让人舒服,甜而不腻,美丽多姿却简单可爱,不修饰,不做作。
她是《金耳环》中的张楠,是《马文的战争》中的林惠,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殷素素,是《兵临城下》中的叶眉……每一个角色我们都能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她。
她是王媛可,一个“百变女孩”。
爱情、婚姻、一辈子的承诺
对于爱情,对于婚姻,每个女孩子的想法都不相同,我也是如此。爱情固然是美好的,但它总会有激情退去的一刻。而婚姻则是固守爱情的一所大房子,相信在一起的两个人不但固守着一份坚贞不渝的爱情,也获得了一份相亲相爱的亲情。
关于婚礼仪式嘛,嗯……我觉得不管是中式的婚礼还是西式的婚礼,都挺喜欢的。不过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会选择和未来的老公商量,或者是两个都办,哈哈。因为两种婚礼各有千秋,西方的婚礼很梦幻很浪漫,而中式的婚礼很传统有特色,所以都想尝试一下。其实不管是哪种婚礼都是给自己和家人、朋友、亲戚一个交代。现在的年轻人很开放,有些可以旅行结婚。但是对于家人朋友来说,他们非常想看到你结婚时幸福的那一刻,所以仪式还是挺重要的。
如果有一天我结婚了,一定要好好策划婚礼。婚礼前的筹备非常繁琐、很复杂。婚礼策划、婚礼执行、人员名单、婚照拍摄、服装化妆……一切的一切都太不容易了。所以千万不要给大家带来负担,婚礼本就是件快乐的事情。并且一定要遵循当地的习俗,那样的婚礼才有意思。就像我是北方人,如果我未来的爱人是南方人的话,那么肯定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和习惯。
我特别喜欢两个人交换戒指这个环节,很温馨,很神圣,因为那是一辈子的承诺和依托,在那一刻两个人彼此相属。如果是在古代的话,我觉得掀盖头的那一刻最重要。
冷静、真实、做永远的自己
我是个“变形金刚”,在生活中,我的性格比较多变,有多重性格。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很伤感,有时候又特别快乐。不过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通常认为那些事情没什么了不起,都能过去。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千万不能在冲动的时候下决定,也不要灰心丧气。停下来,稳定情绪,静静想一想事情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如果可以承受,那我就没什么好怕的了,最后可以考虑解决的办法。你们看我总是开开心心,说说笑笑的,但我情愿做真实的自己,让大家来感受。
对生活我总是抱着很大的好奇心。但不关心无意义的事情,比如八卦、别人的隐私之类的。我是个喜欢学习的人,对知识的好奇心,永远不会失掉。在16岁之前,我没有去过烟台之外的城市,我很好奇外面的世界,我鼓足勇气来到北京,一步步成长到今天,这是我至今最大的收获。
现在的我每天都充满信心。我特别羡慕我父母那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但是身处这个圈子,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不得不面临着竞争,你每次都要和很多演员去竞争一个角色,所以你必须要展示最好的自己。积极的做好自己的事,对于结果要放平心态,这其实就是我的生活态度。
偶然、天赋、人品胜于一切
对于我怎么成为演员的,只能用四个字说,那就是“稀里糊涂”。虽然当明星是许多人从小的梦想,但是我真的从来没想过要做演员,甚至连明星梦都没做过,我进演艺圈纯属是机缘巧合。小时候我就胆子特别大,什么都不怕,让我演什么就演什么,老师觉得我有这方面的天赋,建议去北京学艺术,然后我考进了军艺,毕业后自然而然的开始演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