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书张学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书张学友范文1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数学知识
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服务数学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小学数学教材涉及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如周长与面积等。基于此,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伟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概念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局限,学生在认识事物、理解数学概念时,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新授内容时要尽可能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会相对轻松些,也有兴趣,才能提高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在《面积的含义》一课中,“面积”概念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从学生熟悉的值日生拖地入手让学生感知“面”,通过对比擦课桌桌面和擦凳子的凳面哪个擦得快一些感知“面有大有小”,再让学生找两个物体的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面积”的含义。
二、创设问题情境,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学好数学的动力。
在《面积的含义》一课中,在感知“面积”这个环节,教师拿出一个相框和一张照片,提问:“老师这里有张照片和一个相框,要把这张照片放进相框里,你觉得合适吗?”这时学生通过比较会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照片的面比相框的面大,所以放不进去。另一种是发现照片和相框有一组边相等,而另一组边照片的比相框的长,所以也是放不进去的。这时教师顺势提出:“边的长短我们称为‘长度’,那面的大小叫什么呢?”由此顺利地引出“面积”一词,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点燃,学生产生认知需求,注意力也会更集中。紧接着教师揭示面积的含义“我们把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就会顺畅很多。
三、创设操作情境,探究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因为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爱玩特征明显,进行这样的教学对象知识传授,老师可以充分运用实践教学的优势,也就是说,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测量,在亲身动手的操作过程中学习各种知识,获得课本中要求内容的教学效果,经由不断地动手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动脑意识提升了,而且反复训练,让其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其动手能力获得提升之时,创新意识会获得同步提升。
在《面积的含义》一课中,在探索面积的比较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首先出示:用蓝色彩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涂红色表示它们的面。
先让学生按要求完成题目,交流后出示:
描的是( ),边线的长度叫做它们的( )。
涂的是( ),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 )。
由学生口答,进一步感受周长与面积的差异。
学生完成作业后提问:“比较一下这两个图形,你觉得哪个涂得快一些?”学生回答是左边的。为什么呢?因为左边的图形的面比较小,面积就小,右边的面积大。这是学生用观察的方法直接比较出来的,为了进一步验证,要求学生找出其他的方法。这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图形,同桌合作,寻找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其他方法。在实际操作探究中,学生发现可以用重叠的方法很方便地就可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紧接着再出示两个图形,如下图(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正方形边长3厘米):
要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这时利用观察法看不出来,重叠法也没办法判断,这时让学生两两合作寻找方法,同学们发现可以用小方块去铺再数出小方块的个数或用透明方格纸数方格这样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在探索面积的比较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操作情境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被激发出来,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有效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创设游戏情境,蕴藉数学知识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就要在教学中寓教于乐,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课中设置游戏环节,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数学课堂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课前准备与新课内容有关的若干组数学游戏题,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或个人或小组形式抢答,谁准确率高谁胜出,给予相应奖励,比如小红旗。游戏中的学生极度兴奋,精力集中,在游戏中学习的新知识便于记忆。
情书张学友范文2
如果你听过了
请你再听一遍
如果你已经听过一遍了
请你再看看歌词
……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
对这钢琴说话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
我说我要一架大大的飞机
我却得到一台旧旧录音机
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长大后你就会开始懂得这段话”
是吗?……
“长大后我开始明白
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
飞得比别人高
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
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
原来,……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
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去多握握她的手
把手牵着一起梦游”
原来辛苦和妈妈融为一体了……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 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恩,我会,现在不迟
“在你的未来 音乐是你的王牌
拿王牌谈个恋爱
唉 我不想把你教坏
还是听妈妈的话吧
晚点再恋爱吧
我知道你未来的路
但妈比我更清楚”
是。……
“你会开始学其他同学在书包写东写西
但我建议最好写妈妈我会用功读书
用功读书怎么会从我嘴巴说出
不想你输所以要叫你用功读书
妈妈织给你的毛衣你要好好的收着
因为母亲节到时我要告诉她我还留着”
妈妈……
“对了 我会遇到周润发
所以你可以跟同学炫耀赌神未来是你爸爸
我找不到童年写的情书
你写完不要送人 因为过两天你会在操场上捡到
你会开始喜欢上流行歌
因为张学友开始准备唱吻别”
妈妈,我……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 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情书张学友范文3
粉紫色的乔其纱,若隐若现,胸前是一排斜依的蝴蝶形盘扣,腰身至开叉处,绣着一朵妖娆绽放的玫瑰,紧致的腰身凸显出我玲珑有致的曲线,挽起长发,传递出我千娇百媚的万种风情……
和温瑞一起看《色・戒》,当看到王佳芝脱下大衣露出旗袍,风情万种地易先生时,他竟一脸羡慕之色。
我斜睨着望了他一眼,看着他如痴如醉的表情,心细密地痛了起来。
和温瑞结婚不到两年,当初的如胶似漆早已荡然无存,已不记得我们有多久没有如火如荼的亲密缠绵了,一切都如例行公事般索然无味。
当初与温瑞在一起时,没人看好这段婚姻。我是家中的独女,父母都是大学老师,而温瑞家在安徽农村,是家中老大,下面还有三弟妹,他是靠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的。
可是,我就是喜欢他,不仅因为他对我温柔体贴,更主要的是他身上有股韧劲、不畏困难的决心。于是,毕业后,我们就偷偷拿了结婚证。记得当时,他紧紧拥着我,说,老婆,我一定会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所有的承诺在琐碎的生活面前渐渐化为碎片。
听张学友的老歌《情书》,当听到那句:“等待着别人给幸福的人,往往过得都不怎么幸福――”时,突然醍醐灌顶。
是呀,幸福得靠自己打造。
那一刻,我的心境无比清透。
我是学服装设计的,于是决定为我们的爱情设计一件旗袍,独一无二的旗袍。当我穿上它,也定会是个风情妖娆、媚到骨子的女子。
这件爱情旗袍在我的精心裁制下,终于完工。只等着选定一个特别的日子,为亲爱的温瑞展示。
书上说,古代美洲的玛雅人每年将设定某一天为:没有时间的日子。
于是我决定把12月20日设为我们的“没有时间的日子”,这是我与温瑞相识的日子。我喜欢这串数字1220―要爱,爱你。我希望我们的爱情在这一天也能以凝固的姿态永恒。
那天下班后,我特地去花店买了一束弗朗花,插在青瓷花瓶,金色的花朵如初生的太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小屋飘荡着阳光的味道。喜欢它的花语:执著坚毅,不畏艰难,扶助郎君。
郎君,多么美好的称呼啊。
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推开窗,细微的风层层叠叠荡进来。我哼着小曲,轻解罗裳换上了爱情旗袍。
粉紫色的乔其纱,若隐若现,胸前是一排斜依的蝴蝶形盘扣,腰身至开叉处,绣着一朵妖娆绽放的玫瑰,紧致的腰身凸显出我玲珑有致的曲线,挽起长发,略施粉黛,涂上暗紫色的蔻丹,换上精致的高跟鞋,传递出千娇百媚欲语还休的万种风情,房间里充满暗香浮动的魅惑。
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相信镜中那性感媚惑的女子竟是一贯端庄温雅的自己。
原来,我也可以如此妖媚动人。
一切就绪,只等郎君归来。
门虚掩着,《花样年华》的音乐在房间里缓缓流淌。
当温瑞推门进来时,我望着他,唇如蜜,眼如丝,我面若桃花,似染胭脂。那一刻,他眼里充满了诧异,但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惊喜。
我走过去,在他面前轻轻转了一个圈,问道,郎君,我美吗?
妖精!温瑞低吼着,一把抱住了我。
我咬着他的耳垂,吐气若兰,娇媚地说,今晚,我就是你的王佳芝!
他拥紧我,眼里揉满了浓情蜜意,
一切过去之后,他捉住我的手,放到胸前,温柔地说,老婆,谢谢你!今天是我们初次相识的日子,我一直都记得。我也有礼物送给你!
说完,他俯下身,拿出一条由数朵郁金香组成的铂金脚链戴在我的脚腕。
记得一部韩剧里说,送爱人脚链,来生也会再相逢!温瑞含情脉脉看着我,深情地说。
情书张学友范文4
天空飘着雪花,行人匆匆,咖啡馆里飘着悠扬的音乐。莫菲守着一杯柠檬水,托着腮,左边六十度的视线,有一对情侣,是她眼中的风景,她已经看了十几分钟。而她不知道,此时的她,已经成为另外一个人眼中的风景,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她的同事王庆。
莫菲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花费在追随这一对恋人身上,她不是私家侦探,只是想多看这个男子几眼,于是追随他的行踪,这样似乎她就离他近一点。
莫菲关注的男子,是她大学里的学哥宁城。大学里,他是一个大众情人,也是一个才子,文章写得好,篮球打得好,唱张学友的歌最深情。莫菲低宁城一届,所有关于宁城的事,都是在寝室里,听舍友们八卦来的。而真正让他们相识,缘于一个巧合。
大一那年冬天,莫菲在回寝室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假肢错位,疼得她要昏过去。正好宁城路过,得知她的假肢出了问题,背着她就去了医院。因为受伤部位出血,莫菲必须住院观察。宁城让她不要担心,说他会抽时间来照顾她,因为莫菲说,同学们不知道她的腿是假肢,她暂时也不想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请他保密。
住院一个礼拜,宁城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让她很感动。莫菲从小到大,没有什么朋友,宁城的关心,让她沦陷了。
莫菲把这种沦陷,变成文字,字里行间,透着对宁城的喜欢和迷恋。她想,等她出院后,她以感谢的名义,请他吃饭,然后表白。
只是,一些话还来不及说出,就被生生地烂在肚里。
莫菲出院那天,宁城因为有事走不开,是一个女孩来帮她办理出院手续的,她一头如海藻般的秀发披在肩上,白皙的皮肤,唇红齿白,浅浅地微笑:“你好,我是宁城的女朋友,你可以喊我倩姐。”
面对她伸出来的手,莫菲手足无措。她只得回过头,假装找东西,隐藏自己内心的慌乱。回学校的路上,莫菲搜肠刮肚,问了一句话:“宁城照顾我,你没误会吧?”说完,莫菲―直看着她的脸。
“怎么会,宁城喜欢帮助人,我也会替你保守秘密。”
纵然是郎才女貌,可是,莫菲固执地认为,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结束。于是,为了害怕那个结束,她把对宁城的喜欢,深深藏在心中。
有些诧异的王庆
出院后,莫菲在寝室里宣布自己有“男友”的消息,他们是高中同学,“男友”在H城读书。
莫菲之所以撒谎,是想让舍友们不要帮一些追求她的男生递情书,约饭局。为了让这个谎言看起来更真实,她会在每个节日给自己网购礼物,谎称是“男友”送的,每晚在被窝里,对着一个根本没有拨通的电话,咿咿呀呀地煲电话粥。
因为没有其他人的干扰,莫菲有更多的时间尾随宁城。他去图书馆看书,她也会去,只是,躲得远远的。宁城和女朋友经常去学校旁边的饭馆吃饭,莫菲就拿出自己所有的零花钱,找各种理由,拉着舍友去吃饭。
她会往他的寝室打电话,捏着腔说找宁城,等他接电话时,任凭他在电话里一遍一遍地“喂”,她也不出声,直到电话那一端出现嘟嘟的盲音。莫菲就这样过了两年大学生活,大四那年,宁城在学校的时间少了,听说去C城一家公司实习。
纠结很久,大三刚开学时,莫菲给宁城打一个电话,说感谢之前他对她的帮助,东转西绕,才问他会去哪里实习。接到电话的宁城有一些吃惊,只说以为莫菲生气把她的事告诉自己的女朋友了,所以她没联系他,他也就一直没好意思主动联系她。
莫菲想请宁城吃饭,可是,他说没时间,因为和女朋友分在不同的地方实习,临走前,想多点时间陪陪她。
大三那一年,莫菲找一份兼职,只为攒路费去C城看宁城。当然,只是远远地,偷偷地看。
莫菲把自己的故事写在一个论坛里。网友们回帖说:“爱情和学习一样,得努力,得主动。”
每天,夜晚来临,听着那些爱情歌曲,莫菲一遍遍告诉自己,还没到时候,等到她有足够的勇气,学会了化淡妆,学会淑女,宁城也许会喜欢上她。可是,莫菲一直没有攒足勇气。尽管,她大学毕业那年,宁城和女友已经分手,工作也正式确定在C城。
为了宁城,莫菲放弃了父母安排的工作,只身来到C城,她想等到自己找到工作,就去向宁城表白。可是,等她工作确定,尾随宁城身后,发现他已经搂着一个女孩,有说有笑。
莫菲心情不好,喝了酒,歪歪扭扭走在大街上,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被一个男子扶起,那一瞬间,莫菲有一种乘着时光机的感觉,仿佛回到四年前的那个冬天。
“莫菲,你没事吧。”眼前的男子,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模样,莫菲只觉得似曾相识。“我叫王庆,是F公司员工,也是你同事。”
因为那一跤,莫菲再次入住医院,卸掉假肢,等待伤口愈合。时隔四年,这次陪伴她的,是共事一周的同事王庆。
莫菲想请护工,毕竟王庆只是同事。但王庆却说,他想乘着这个机会,做好事为父母积德。
王庆比当年宁城更加细心,担心莫菲吃不惯医院的盒饭,回家给她心便当,怕她在医院寂寞,在她的IPAD里下载了电影。只要工作不忙,他晚上就来推她去散步。
在聊天中得知,王庆和莫菲就读同一所大学。只是,莫菲是外语系,王庆是化学系。
难怪莫菲总觉得,好像与王庆似曾相识,也许是在学校里遇见过。
时间没有刚刚好
住院那几天,莫菲无法去尾随宁城,心里像长了草一样难受。她便去微博上看宁城是否消息。可是,宁城上微博的次数太少,十天半月都不登录一次。
平安夜那天,宁城登录微博,发了一个带图博文。图片是两个幸福相依的笑脸,还有一串对女朋友表白的话,字字句句把莫菲的眼刺得生疼,泪就一滴一滴流了下来。
情书张学友范文5
[关键词] 《少年π》 伟大作品 神话原型 中国电影
从“父亲三部曲”(《喜宴》、《推手》、《饮食男女》)到《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断背山》、《制造伍德斯托克》、《色-戒》,李安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处于一定水准之上。无论是从哪一方面——艺术还是商业——来看,李安都是最优秀的华人导演,也是世界影人中的一流导演。尤为可贵的是,李安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以世界电影艺术大师的气度,又贡献给我们一部伟大的作品《少年π的奇幻漂流》( Llife of Pi)。
一
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伟大,从来不以作品故事的简单与复杂为判断标准。相反,越是伟大的作品,它的表层故事可能越是简单。《少年π的奇幻漂流》叙述的故事再简单不过。中间的主体部分甚至连演员都缩减到最低限度,只剩下一个少年和一只老虎,但是李安的高明在于,他能用这样简单的角色构成把故事讲得惊心动魄,仅此一点就是大部分导演难以望其项背的。现在的编导喜欢用明星大腕来吸引人,一部影片往往众星云集,编导这样做很大程度上不是出于故事合理性的考虑,而是出于票房号召力的算计。在这样的情况下,影片故事必须多线索、多头绪,但是一般的编导又长袖不善舞,最后往往是弄巧成拙,原本想织成一幅绚丽的锦缎,结果却弄成一团乱麻作茧自缚。即如近几年的《赤壁》、《鸿门宴传奇》、《王的盛宴》这样的古装大片来说吧,并不是编导真的在传统素材中编成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故事,而是因为这样的题材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众多,人多了角色就多,角色多了能用的明星就多,明星多了,票房号召力就大。再如那种为了要安一个明星而不惜破坏故事本身统一性的影片,就更不值得一提了。李安用一人一虎来讲故事,但是却能以仅有的两个角色创造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故事结构,观赏这样的影片,观众不会因为故事简单而感到乏味。这与观众趣味的多样化没有关系,因为真正的好作品不拒绝任何人。李安能做到这一点不在于这是他的偏好,因为这不是剑走偏锋,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武侠世界里讲功夫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根本不用刀剑,一花一草也可致人死地。也只有内力浑厚的艺术家才能达到这样的境地:他不用什么特别的题材,也不用多么豪华的阵容,他只是从容地讲一个故事,但是能惊天地泣鬼神。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只有单纯的故事才能成就伟大的作品。古今中外许多经典名著表层故事的特征恰恰是多人物、多线索,然而这并非它们具有永恒价值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这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深藏着一个神话原型,即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或原型:“原始意象或原型是一种形象——无论它是一个魔鬼、一个人、还是一个过程——只要创造性的幻想被自由地表现出来,它就会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重现。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神话形象。当我们更进一步地考察这些意象时,我们发现它们赋予我们祖先数不尽的典型经历以形式。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同类型的数不清的经历的心理残留物……每个此种意象中都包含着一些人类的心理状态和人类的命运,都有着我们祖先的历史无数次重复着的欢乐和悲伤的痕迹,而且通常都有着同样的过程。”[1]P101~102像如《史记》,从整体上看它的记述起自黄帝止于汉武帝;在司马迁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甚至是人类的祖先,而汉武帝又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王朝的皇帝、是天下的共主,中间的夏商周也好,春秋战国也好,都是分裂的时代,因此司马迁叙述的其实是一个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家族(氏族)的聚散离合,是一个寻找分散的家族(氏族)成员的故事,是一个家族(氏族)的兄弟如何经历了争执和对立最终重归于好的故事,因此它的背后是一个众多子孙如何背离“天父”最后又回归“天父”的神话原型,它的人类经验其实是血缘—家族(氏族)的不断分化。再如《红楼梦》这部被称为百科全书的作品,它的永恒价值不在于它能提供我们丰富的知识,而在于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天才、命运、困惑、成长和醒悟的故事,它的背后是一个“谪仙人”的神话原型。而莫言《丰乳肥臀》的伟大则是缘于它具有“大地母亲”(大母神)的神话原型。中国文学是这样,西方文学也是这样。如但丁的《神曲》,它背后的神话原型是不言而喻的。现代作品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书名就来源于《奥德赛》——一部神话色彩的希腊史诗,它的原型是放逐与回归,所以人们认为这部著作描写的是一个人追寻失落的精神家园。至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很多学者都已经指出故事背后的“出埃及记”的神话结构,《百年孤独》也因此被认为是“美洲的《圣经》”。
文学作品是这样,电影艺术也是这样,我们熟知的伟大电影作品如《宾虚》、《教父》、《与狼共舞》、《阿甘正传》、《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无一例外。《宾虚》的神话原型是“基督传道”;《教父》的神话原型是父权社会中象征暴力、残酷、威严和惩罚的“天父”意象;《与狼共舞》的神话原型是西西弗斯式的“叛逆之神”;《阿甘正传》的神话原型是“智慧愚人”;《勇敢的心》的神话原型是太阳神的生长和死亡;《泰坦尼克号》的神话原型是“难题求婚”。
同样的道理,《少年π的奇幻漂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首先就是因为它的故事背后具有强有力的神话原型。
二
在《少年π的奇幻漂流》中,最容易被辨认出的神话原型是“诺亚方舟”。影片故事开始铺陈的那一段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引出动物,然后让动物随着π上船,以此来“找到”诺亚方舟的原型。《圣经》记载上帝因为憎恶人类的恶行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但是一心追随上帝的诺亚及其家人得到赦免;上帝让诺亚一家带着各种动物乘方舟躲避灾难:为了躲避洪水,诺亚和他的妻、子及儿媳们都上了方舟。和他一起上船的还有那些动物:洁净的和不洁净的牲畜,每种都是雌雄一对;所有的鸟类和地上的爬虫,也是一对一对的,按上帝的吩咐那样都上了船。第七天结束的时候,洪水降临到大地。那年诺亚是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天,大深渊的所有泉源一齐喷发起来,天穹洞开,大雨倾盆,不停地下了四十个昼夜。……洪水泛滥了四十天,大水涨起来把方舟托起,高高地升离地面之上。落在地面的水越来越多,淹没了天下所有的高山。水一直涨到浸没高山十五腕尺之深。一切有气息的生物,所有生活在陆地上的东西,全都没有了。上帝清除了世上的生物,人也好,兽也好,爬虫也好,飞鸟也好,全部从地面上消灭干净,惟独诺亚和在方舟上的他一起的妻子儿媳、鸟兽爬虫活了下来。(《创世记》)可见,诺亚方舟的神话讲述的是有关世界末日、毁灭、信仰、以及人类的自我救赎,《少年π的奇幻漂流》也是这样。
在“诺亚方舟”的故事中,人类末日来临时,世界要毁灭在洪水中,在《少年π的奇幻漂流》中少年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大海。请注意洪水和大海,这样的大水神话是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中,洪水总是作为一种毁灭社会秩序和生命存在的破坏性力量出现。[2]P198“世界末日的来临有种种方式,有的是太阳暴晒,有的是天塌地陷,有的是神界战争,但是最最常见的,还是淹没世界的大洪水。”[3]P95《圣经》中的记述自不必说,中国神话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的斗争、女娲炼石补天、鲧禹治水,都与洪水神话有关。如《淮南子·览冥训》记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4]P479~480此外,古代巴比伦和印度也都有毁灭万物的洪水神话流传。“洪水神话,殆为传说人类史所共有之开宗明义第一章。……由巴比伦洪水神话传播,西则有希伯来人言耶和华上帝愤于人类暴厉恣睢……东则有印度人传说神鱼教摩耨系舟山树,以避洪水而传人类之故事。……凡事之惊人最剧,创人最深者,其留人之回念也愈永。父以是传之子,子以是传之孙,口说流传,随时染饰,于是人类历史无不托始于洪水神话。”[5]P179~180因此,李安不但为《少年π的奇幻漂流》置入了一个神话原型,而且这个原型还是世界性的。影片中的狂暴、恐怖、瑰奇的“大水”(海)形象作为一个原型意象具有集体无意识的象征性,因而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观众。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3D技术和视听特效才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而不是像《阿凡达》中的3D技术和视听特效,仅仅是为了奇幻而奇幻的装饰性因素。
除了包含着“大水意象”的“诺亚方舟”,《少年π的奇幻漂流》中还暗含着另一个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深层结构,即“成年礼”的原型。所谓“成年礼”,原本是指原始时期一个部族中少年的成年仪式。这个仪式往往由一系列事件构成,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少年被一个“智慧老人”性质的导师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亲属身边带走,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去经历一系列考验;这陌生的环境往往是黑洞、密林、沼泽、山谷等一系列象征母体子宫的“迷宫性”地方;在这些地方,少年往往遇到一系列肉体和精神上的考验,食物短缺和猛兽的袭击往往是主要的威胁;他们最终需要通过强壮、智慧、毅力等克服困难;成功通过这些考验的少年,最后会在由部族长老主持的仪式上被认定“成年”,至此,部族少年才算真正步入成人社会。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少年的肉体上往往会留下难以消除的伤疤,这是“成年”的标志;他们的精神也伴随着成年礼而有所“启悟”,心智更加成熟。人类原始时期的这种不断重复的生活经验造成一种无意识原型,即“成年礼”原型(或启悟原型),它在文学艺术中就以“成年礼”故事的形式不断显现。我们以此反观《少年π的奇幻漂流》,可以发现影片的故事实在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成年礼故事,这也是这部影片在青少年观众群中反响特别强烈的一个原因。
因为李安为影片置入了具有世界性的神话原型,所以《少年π的奇幻漂流》的价值和意义也具有世界性。就像主人公的名字,π,圆周率,每一个圆都大小不一,但是它们之所以能被称为圆就是因为它们遵循共同的构成比率。导演不是仅仅把这个角色当作一个人来对待,而且还把这个角色当作人类来处理,因此π的奇幻之旅不仅具有个体经历之生命体验的意义,还具有人类学的寓言色彩。
是的,π是全人类的一个缩影。李安在传说中的世界末日(2012年)来临之际,给我们讲述一个这样的故事,可能原本就有“影射现实”的创作动机,这与《后天》、《2012》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与上述两部电影不同的是,李安没有过多地渲染灾难的场面,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人如何面对毁灭和灾难上,当黑云笼罩天地飓风袭来雷电交加的时刻,那只老虎,凶猛的孟加拉虎,曾经多次将把π置于死地的老虎躲在救生艇的帆布下不敢抬头。这象征着动物界因恐惧而在大自然瑰奇景象面前一丝不苟的退避,这个时候,只有人类,只有π,敢于在暴风雨中向天地呼喊,此时π的心中虽然充满了恐惧,但绝不仅仅是恐惧,恐惧之外还有疑惑、愤怒和敬畏,这样的情感只能是宗教的情感。这是影片中的π身为一个多者的原因,他既信仰印度教又信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借助于π,导演思索的不是某一种特定的宗教如何如何,他思索的是人类的从何而来以及人类为什么需要神话。
影片结尾的时候,π不是通过海难报告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海难经历的另一个版本吗?在那个版本里救生艇上有慈爱的母亲、凶残的厨子、受伤的水手和“我”,他们分别取代了猩猩、鬣狗、斑马和孟加拉虎,这个版本讲述的可能是一个更为“真实”的故事,但是当成年π问聆听他讲述的作家更相信哪一个时,作家的回答是“有动物的那一个”,这印证了亚里士多德《诗学》中那句话:“一件尽管不可能然而使人可以相信的事,总是优于一件尽管可能,然而使人无法相信的事。”[6]P347我们不要忘记,亚里士多德是把诗(文学)当作哲学来对待的,而哲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和宗教一样吗?它们都是对诸如生死、信仰等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也因为作家更愿意相信“有动物的那一个”,即更像神话的那一个,成年π才认为作家“已经发现了上帝”。选择神话就是选择上帝,上帝与神话同在,选择神话同样就是选择信仰,至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特定的,那不是最重要的。
至此,我们已经发现《少年π的奇幻漂流》的叙事至少是在三个层面进行的。第一个是海难报告中记载的故事(可能是事实),第二个是影片主体部分呈现给我们的、即π向作家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以诺亚方舟为原型的神话结构。这三个层面的叠合,即是个体经验、诗意想象和幽暗深沉的集体无意识三者之间天衣无缝的融合。这样丰富的艺术内涵以及生死、信仰之类这么重大的困扰人类精神的话题,基本上由一人一虎两个角色牵引出来,而且情节张弛有度、从容不迫,已经是少有的大手笔。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影片主体部分呈现给我们的故事,即成年π对作家讲述的故事,其实就是李安对观众讲述的故事;对于π来说,这个故事是他人生的直接经验;对于作家和观众来说,这个故事则需要用语言(口语和影像)来表达。在这个“讲述”的动作中,成年π在“启悟”作家,李安在“启悟”观众;李安化身成了成年π;同时他们又是另一个形象的化身,这个形象就是“智慧老人”。“智慧老人”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类千百万年的生活经验凝聚成的一个典型而理想的智者形象。所以,影片“讲述”的声音不是来自于成年π或李安某一个人,而是来自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心灵共振。正如荣格所言:“无论谁在用原型意象说话,他都是同时用上千种声音说话;他既有迷惑性,又压倒一切,而同时他使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超越了偶然与短暂,进入了永恒的王国。他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成了整个人类的命运,并且唤起了我们心中所有那些每每使人类摆脱危难、度过漫漫长夜的慈善力量。”[1]P103《少年π的奇幻漂流》正是因此而成为一部举重若轻的伟大作品!
三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当代电影在艺术上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难在故事中“找到”与故事相契合的神话原型。如果说近几年的中国电影在这一方面的探索,还有几部作品勉为其难地有点进步,那只能推《十月围城》和“风雨三部曲”(《风声》、《东风雨》、《听风者》)。这几部影片有一个共同的神话原型,即“牺牲与献祭”。
如《十月围城》,当影片开头的革命者(张学友饰)被杀害的时候,就已经预示着这是一部不断有人被杀死的电影,果不其然,那些仁人志士为了革命一个个都成为“先烈”。成功是需要代价的,他们都是大功告成前人们向神灵奉献的祭品。再如《风声》中的顾晓梦(周迅饰)故意暴露自己并被杀害,实际上是为了掩护吴志国(张涵予饰)成功将情报送出(第一次的情报有误)而做了牺牲品。而《东风雨》中女间谍欢颜(范冰冰饰)被敌人从舞台上悬吊起的那一瞬间,正是她作为祭品被奉献的一个极为明显的隐喻。更为典型的是《听风者》。编导把“听风者”(梁朝伟饰)设计成一个盲人,不仅仅是因为盲人的听力好,而是要让他从盲人变成正常人,然后再由他自己亲手将眼睛刺瞎、再次变成盲人。因为人类有一种无意识认为“内视通神”,正如雨果在《笑面人》中所说:“瞎子教人明察秋毫。”[7]P289在人类的原始时期,盲人并不是一无用处的社会累赘,恰恰相反,某些盲人因为能够洞察天意和命运而成为一个族群的先知或长老。中国上古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盲人巫师的,[8]P244~319古希腊最伟大的文化传承者荷马也是个盲人,《俄狄浦斯王》中的忒瑞希阿斯也是眼盲而心明的先知。影片的情节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发展的,当男主角是一个盲人的时候,他成功地破译了敌人的密码;当他被医治成正常人、见到光明的时候,他反倒在破译密码时出错,造成了战友(也是爱人,周迅饰)的被害;因此,为了成功破译敌人密码,为战友复仇,他只能亲手将自己的双眼毁掉。这个情节无疑是震撼人心的。盲人,已经暗合了盲人巫师的形象。当他把自己刺瞎的时候,他是用自己的肉身作为祭品来召唤成功的,而他的自残又暗合神话中的杀死巫师以致救赎的原型。中国上古多有处死巫师以消旱灾的记载。传说大禹的父亲鲧即因治水失败而被尧(或舜)杀死,其实就是对水神的一次人祭。[9]P252~261《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10]P204女丑为女巫,在出现旱灾的情况下,女巫求雨失败就要被暴晒或焚烧致死以祭天。《吕氏春秋·顺民》也记载:“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暦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11]P234汤为商王,同时又是大巫师、大祭司,出现特大旱灾时便要亲自充当人牲和祭品。类似的事情直到春秋时期还不断出现。齐国大旱,齐景公采纳晏子的建议到野外曝晒三天,求得大雨。[12]P55鲁国在僖公二十一年夏天大旱,鲁僖公还要遵照旧俗焚杀巫师以求雨水,不过被臣下制止。[13]P390
可见,作为一种具有仪式性人类行为的牺牲和献祭,它在人类的无意识中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它既是人类艺术的原型结构,又是人类行为的稳定模式。人们不但在艺术中用它来结构故事,而且在行为中效仿它。尤其是在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时期,一大批仁人志士的自我牺牲其实都重复着这样一个行为模式。当谭嗣同抱定赴死的决心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时候就是这样,这也正是秋瑾所说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和说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那“十万头颅”和“多壮志”恰是一番事业成功必需的献祭。以此来说, 2011年为纪念一百周年而上映的包括《竞雄女侠秋瑾》、《百年情书》、《秋之白华》、《》等在内的影片,都因为未能深度提炼“牺牲与献祭”的神话原型而显得草率和轻浮。而与李安《少年π的奇幻漂流》同期上映的《一九四二》之所以让人遗憾也正与此有关。平心而论,《一九四二》在国产电影中也可以算得上优秀作品,影片制作、演员表演、影音处理都堪称精良,但它也仅止于此,总是让观众感到缺少些什么。影片中有段对白,当外国人问为什么河南人老往陕西逃难时,有个声音回答说这只是个习惯而已,就像山东人一遭难就去东北一样。就是这段对白,把《一九四二》成为伟大作品的所有可能性都删除了。其实《一九四二》完全可以找到自己的原型,让这部优秀作品变得更博大、更厚重、更深沉、更具普遍性。中国不是有“夸父逐日”的神话吗?这难道不是一个有关逃离苦难、寻求光明和幸福的神话原型吗?但是一个成就伟大作品的机会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忽视了。网友戏言“在电影艺术的才能上,李安等于冯小刚加一百个陆川”。其实,一百个陆川也只是陆川而已,冯小刚加上一千个陆川也变不成一个李安。
项目来源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60004)。
参考文献
[1] 荣格.人、艺术与文学中的精神[M].姜国权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2] 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晏可佳、姚蓓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陈建宪.英雄与神祇——中国古代神话的母题[M].上海:三联书店,1994.
[4] 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M].颜一、崔延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 维克多·雨果.笑面人.周国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8]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9]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10] 袁珂.山海经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11] 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2] 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