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数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数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数学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83-01
1.自选策略,张扬个性
自选策略,张扬个性要求彻底改变“教”和“学”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能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建构知识。例如教学经过时间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小星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晨6时起床,她睡了几小时?”教学时,首先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探索,启发学生在探索时可以借助多种工具,用好书上的图片。在这样一种探索过程中,学生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尝试着运用各具个性特色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有的是看钟面数一数从晚上8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时针走了10个大格,所以小星睡了1 0小时;有的是画线段图,每过1小时画一段,从晚上8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共画了1 0段,所以小星睡了1 0小时;有的先算晚上8时到深夜1 2时经过了4小时,从深夜1 2时到第一天早上6时经过了6小时,合起来是1 0小时,所以小星睡了1 0小时;还有的假设小星从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上午8时,共睡了1 2小时,实际上她只睡到早上6时,比假设的时间少2小时,所以小星睡了10小时。这些算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独立思考的结果,甚至是一种创造,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1从具体到抽象认识来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时,应重视概念定理的学习,由于此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不易理解,学习起来也较吃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具体实物着手,再逐步脱离具体实物,转入抽象定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便更好地运用相关定理。
2.2在教学关键点上培养数学思维。在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时,都应结合具体的内容来教学。对每节的知识点,教师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间接引导学生对每节的知识进行回忆、分析、理解、推论,以做出正确的回答。最后,还要对每章的内容做总结。这种落实到教学关键点上的特殊的思维培养方法是值得研究的。
2.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数学思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教师应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讲些生活与数学联系紧密的例子,让数学理论知识从课本走进生活,使得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增强,从而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3.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 "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
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
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
小学生数学范文2
1.借助别具一格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趋向成熟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教师若能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课前导入上下一番功夫,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六年级上册“认识圆”这一章,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图形,有的学生说到足球,有的说到太阳,还有的说汽车轮胎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内,我让学生把自己说到的图形画出来,有的学生拿出了硬币,有的利用三角板中心的圆形然后我让学生把画出的图形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告诉学生所折的折痕即为圆心,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就是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这样的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接受起知识来也就容易多了。
2.利用数学的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领域中并不缺少美,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例如对称美在生活中的体现、黄金分割在舞台上的运用等。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广泛性,从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分数、折率的计算等。根据学生学到的知识,我为他们布置这些方面的作业——到超市搜集折率方面的内容并做出计算;组织学生到公园,让小学生自己算出买团体票和买个人票的差异让学生通过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通过动手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中的很多问题离不开动手、动脑,尤其是一些抽象得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这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利用直观的表格来理解问题的含义。例如鸡兔同笼的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虽饶有兴趣,但却不知道如何下手。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头绪,我让学生动手制出表格,按顺序去寻找问题的结果。待学生明白以后,再鼓励或引导学生通过其他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这样他们在对问题产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发展、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答案就容易多了。
2.通过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想方设法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并鼓励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点,运用多种方法,探讨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互相交流、勇于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三、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数学范文3
关键词:参与、竞争、创新
一、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积极进行问题情境之中,自觉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案例描述]
“百分率的意义”课末游戏片段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比如成语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百分率用相应的成语来说明。成语“十拿九稳”的意思谁能用相应的百分率来表示?
生:(稍愣了一下)“90%”。
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能用百分率来表示的成语,给大家互相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地找出一些成语,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且看当时回答情境)
生1:“百发百中”――“100%的命中率。”
生2:“百依百顺”――“100%的依服顺从。”
生3:“九死一生”――“死的可能是90%,活的希望占10%。”
生4:“百里挑一”――“被选中的可能性是1%。”
生5:“一无所获”――“形容收效几乎是0%。”
生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作时间占60%,休息时间占40%。”
“比喻做事三心二意!”(一学生补充说道)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概括:“简洁的百分数原来还可以用来表示如此含义丰富的成语,多有趣啊!其实,学科之间本来就是相通的。”(结束这一个片段时,学生意犹未尽)
二、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主动学习
引导健康的竞争,激发雄心壮志,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
1、课堂上创造竞争的环境,激励学生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激情,将会调动学生身心的巨大潜能去克服困难,去积极思维,去大胆实践。
如在计算教学中经常设计“争当速算标兵”、“夺红旗”、“开火车”、“数学接力赛”等游戏活动,学生对这些游戏特别感兴趣,并且在竞争中把个人与集体融合起来,形成了团结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质。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一些“解题能手”、“争当智慧星”、“评选火箭组”等竞赛活动,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更鼓励了那些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勇于攀登的奋斗精神。
2、设置合理科学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沿着健康轨道开展竞争。
在学习上不仅赛知识、技能,还要赛习惯、意志力,赛学习方法,赛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独创性,赛语言的表达是否流利、简洁、完整、准确。不把考试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经历了艰苦努力,取得了进步,与考试分数第一名的同学同样得到肯定和赞扬。对取得同样高的分数的同学,还要评比谁的方法更优越、谁的解题思路更简捷。从而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标准努力。
3、树立学习的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课堂教学中,常选择时机给同学们讲述优秀少先队员的故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讲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奋斗事迹;有了竞争意识,同学们在学习上就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学习效率也就会提高。
三、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创新
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纪民族之林。”把“创新”提到非常高的高度。创新能力的培养得从小学教学开始抓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形成有利于创造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和获取尝试创造的初步方法,主动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过程是主动学习的真实体现。
1、营造创新氛围,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都感到新奇,对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而好奇心是创造的起源,正是独创思维的火花的闪现,教学时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如教师微笑的面庞,亲切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平等的角色使学生如沐春风之中,感到安全,心情舒畅,学生便会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念头涌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教师加以鼓励、启发、诱导、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便会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树立自信心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不怕说错。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利于创造,而勇敢、自信的性格是创造的重要条件,要让学生说自己所想到的,说自己所看到的;允许他们说错,说不完整的还可以补充,允许他们提出质疑。
在教学中,若遇到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不是随便指责,应及时鼓励并大加赞赏。在学生认识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后,有学生问:“老师,加法、乘法都有交换律、结合律,为什么除法没有呢?”老师肯定学生问得好,并启发:“你能自己演算试一试吗?”学生通过一番努力得出了其中的道理。学生由敢想到敢疑、敢说,发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发,形成新的观点,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3、大胆放手,展开思维空间,培养创造性思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尽量大的空间范围去思考问题,发挥潜在的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
如经常设计“给应用题提问题”、“自编应用题”、“一题多解”等题型。如教学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一课时,有一题是25×16,大部分学生想到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两个数要简便:
(1)25×l6=5×(5×l6)=5×80=400
(2)25×16=(25×4)×4=100×4=400
(3)25×16=(25×2)×8=50×8=400
可是这时突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是:
小学生数学范文4
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情景性
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这就要求教师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因此,教学中尽量利用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将生活经历转化为学习情景。如在教学《我们的校园》,根据教材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选出六个小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每个学生喜欢哪个活动就参加哪个,活动完毕,我马上提出问题:“哪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多,那个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活动人数最多的组比活动人数最少的组多多少人?”立刻,学生的注意力由玩转移到了思考问题上。教室里开始互相争执,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心理越贴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情感就越真切,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精心选择学生喜爱的内容,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演绎为学习情景。
二、在动手动脑中,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
让小学生动手动脑,看一看,摆一摆,想一想等,感知学习内容,动中促思,玩中长知,乐中成材,使学习内容在有趣的实验中牢牢记住。如教学《图形的拼组》中就有一个作风车的手工活动。活动开始时,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或自己通过活动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做出一个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即体会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有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惊奇的发现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操作体验活动,其价值在于容易产生群体心理效应,也就是个体在群体的同一实践活动行为中会出现一种较一致的心理需求,形成相近的活动行为,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能更有效地唤醒全体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探求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积极感知数学对象的过程中触及数学学习的本质。如找出长方形的对称轴,一个极其简单的操作活动不仅达到了学生人人参与研究的目的,而且将学生易于混淆的概念揭示得清晰明了。
要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增强活动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课后,设计如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要改造一条下水道,并且安放若干个窨井,如果让你来设计窨井盖,你将设计什么形状的?请同学们通过制作窨井盖模型,实践验证,写出数学小论文。这样的活动更符合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追求。
要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课前调查活动,课后运用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将学生的学习操作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学生对于这样的活动兴趣浓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增强学习过程的活动性,不仅有利于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数学学习互动中,增强教学行为的艺术性
数学教学是以练习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久而久之,小学生会感到数学学习单调而枯燥,从而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追求艺术性的教学风格。只有艺术性的课堂,才是学生充满情感的课堂,一旦学生有了积极的参与,就会形成对教师的期待,知识的渴望,就会激发创造的欲望,就会从“乐学”到“会学”再到“学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行为的艺术性应在注重语言、体态、激情等艺术效果的同时重视艺术策略的探索。
善于生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情趣盎然的数学小活动,开展情趣数学游戏活动。如小学一年级教学《谁摸得高,谁摆的高》 、《夺红旗》课程,我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它适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给了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得学生树立了信心增强了勇气,效果良好。
乐于生情: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接受程度有快慢之分,回答问题也有正确错误之分。赏识优秀生是一种自然心理,而赏识学困生则是一种教学艺术和智慧。对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教学中,以鼓励、引领、肯定等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以人文关怀,和谐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小学生数学范文5
关键词 教学;数学计算;策略
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一直是学习计算的基本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他数学方面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需要通过计算来引入一些数学概念,数学的运算过程、思路、结果等也必须通过计算得出来,体积、面积、周长等几何方面的求法及公示的推导与运用也要涉及到计算,统计图表、列举方程也离不开计算。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并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寻求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适当地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计算中找寻乐趣,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计算的海洋中去,并在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只有学习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只要当学生特别喜欢这门课程,对它产生极大的兴趣爱好,才能够学的更好。
由于计算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目,大多数的教学计算都是枯燥无味的,教材上设计方式也比较单调,这些都导致学生对计算产生一种不喜欢。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做到改变教学方式,尽量离开课本,把知识转化成另外一种方式在黑板上版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一种神秘期待中进行计算学习。
教师在计算的教学中,要积极设想计算场景,并带动学生一起思考,提出问题并让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白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懂得计算的价值意义,让教学课堂充满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掌握能力理清算清
教师在计算教学时,要尽量使学生理解清楚,知道计算的内在知识,才能算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计算掌握能力方面是不同的。
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计算就必须借助一些学具或者教具,通过这些操作可以直观的反映出计算中的原理,学生才能理解的更快,掌握的更加透彻。如三年级上册里面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42除以6,一般需要分三步教学:(1)借助小棒来引导计算。操作分小棒来使学生了解“每个人分了10根,后来又分得3根,加在一起就是有13根。”(2)通过教学列竖式来计算。如果用6个10除以2就得到了3个10,那么3就要写在十位数上面;如果用8个1除以4就得到2个1,那么2就要写在个位数上面。(3)总结并归纳得出的计算方法。归纳计算方法就要做到详细具体形象,把抽象的数学转化成容易理解的公式或文字,让学生理解的更彻底,学习也变得轻松。
高年级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就更加注重理清思路。例如《小数乘小数》(五年级上册)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很容易想到想到整数乘小数的计算,只是不懂小数点的摆放而已,这是指需要教师指点一下,然后让学生观察即可知道小数点的位置,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算清楚,就能很容易的明白两个数之间相乘后小数点与数之间的关系,总结并掌握其中的计算方法。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及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加强训练计算,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让学习的方法得到熟练的运用,其中可安排不同形式的练习,比如课堂小测验,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每天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每天回家也巩固练习。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才能获得的更透彻,不但可以记住公式,而且可以把公式运用其中,做到正真的算明理,弄明白。不同基础的学生不同对待,计算能力好的学生就让他做一些计算量大一些的题,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则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基础练习。
三、重视学生口算能力
计算的基础就是口算。但是往往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口算能力较为淡薄,从而忽略了口算的正确率和口算的速度,在教学课堂上也很少安排口算的训练。任何一道打的计算都可以分为很多基础的小计算。如果口算不熟练,计算肯定很容易出错,只要一小步口算错误,就会导致整个计算结果不正确。所以,从低年级就要开始练习简单的口算。例如,34中的数字“3”在口算中表示的是30,每个数字都保持了它本身的意义,数位没有发生变化,十就是十,而在笔算中,34中的数字“3”就只表示为数字2来计算,不用考虑数位的意义。口算一般是在心里面进行计算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都是存在记忆里,但是记忆的容量较小,因此口算一般用于简单的计算中,而复杂的大计算则不便用口算。口算是笔算的台阶,是属于一种相对独立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说要用你的脑子去计算,而不是在脑子里计算。
四、总结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计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必须有效的去分析学生在学习计算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找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错的原因,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生数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 新课标 教育 创新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7-02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以上改革来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精神,以此来更好地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全面提升小学生数学创新素质,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和分析能力,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来强化个人的思维训练,这对于学生综合水平提升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本文将以小学生数学创新素质提升为例来进行讨论。
一 、目前小学生数学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够
小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创新素质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受到过系统化的数学教育,因此学习习惯、学习思维模式和分析方式还不够成熟,无法来有效的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素质。因此来分析各类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够有效地来进行知识点的摄取和弥补,无法在短时间内来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问题解决。总而言之,由于小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够成熟,降低了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实现。
2.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模式落后
尽管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改革在逐渐推进,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实践教学模式依然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创新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被用到了知识点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实践水平的提升和培训,不利于前面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创新教学越来越多地趋向于模仿式的教学,所有的创新思维都会当成知识点来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个人数学创新素质的有效提升。
3.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教学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反作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现实来看,以成绩为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特点依旧十分突出,很多时候老师会以成绩和分数来判定学生个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导致了评价方式的错位。与此同时,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主体,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教学评价的空间,降低了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数学创新素质
1.构建和谐平等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
构建和谐平等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促进小学生数学创新素质提升。第一,充分保证师生地位的对等性,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优化设计,构建开放、人性的课堂,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升个人的参与热情,强化思维创新素质;第二,进一步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的交互性,多开展讨论性的话题来进行师生讨论,促进教学相长,以此来更好地营造小学数学教学氛围,为学生长远发展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创设情境,延伸学生思维和创新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是不断延伸学生思维和创新素质的关键所在。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创设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引导他们进入到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去,启发他们的心智和思考能力,这对于不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充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通过小故事、笑话等方式来进行学生数学教育,进而来很自然地引出具体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素质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四、一题多解,强化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提升
一题多解,强化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提升,从而来更好地实现个人进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向度训练,善于找到不同的突破口来对学生的思维和心智进行有效启发,从而来让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和进步。真正让学生从中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善于学会将有效的条件转化,以此来得到更多新奇的解题思路和分析办法。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头脑灵活度和分析能力,对于个人创新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
五、增加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提升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关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和现实场景来进行数学题目的设计,从而来更好地将生活问题转化成为数学问题,这样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促进学生信息筛选能力的提升,促进创新能力进步。其次,还要多引入现实生活实例问题来进行数学习题设计,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现实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联系。
六、构建科学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科学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是学生个人成长和数学能力进步的核心所在。首先,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内容的创新性,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课程表现、知识学习情况、思维灵活度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有效的评价,通过加权方式设置比重,从而保证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七、结语
随着新课程教学的逐渐深入进行,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素质成为了教学的重点问题。针对目前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新课标教学体系出发来进行设计,构建和谐平等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一题多解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增加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等,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小学生数学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他们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红静.浅议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思维素质的培养[J].高考(综合版),2014,12:92.
[2]洛桑多布杰.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