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环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环境范文1
一、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时代背景。比如《芦花荡》一文中,“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一段景物描写揭示了当时芦花荡正处于日寇不断扫荡以及严密的监事和封锁中。
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着力渲染环境氛围,为下文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如,《孤独之旅》一文中,“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作者以遒劲的笔力,绘声绘色的描写了狂风肆虐、大雨滂沱、天地一片黑暗的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主人公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成为促使情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契机。杜小康就是在这种孤独恶劣的环境中逐渐长大成熟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如,《智取生辰纲》一文中,“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对天气酷热的极力描写与渲染,为下文杨志丢失生辰纲埋下了伏笔。
三、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写到:“诗人感悟,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写景往往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记叙文中的环境描是“情景交融”的环境,它融入了人物的情感。清代著名诗论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如是说“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把情融入景中,通过景物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做到情景的交融。如,《故乡》一文中,“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段文字作者从严冬的时令、阴晦的天气、萧索的荒野等着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了故乡的荒凉凋敝的气氛,烘托出“我”寂寞、沉重、无限痛苦悲凉的心情。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也有两段经典的自然环境描写。“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前一段环境描写,运用了柔和和富有希望的形容词,“平静”“绿色”,写出了大海景色的平静和美好,借此衬托出我们终于完成了梦想已久的凡尔赛之行的愉快和喜悦;后者则通过“紫色”“阴影”“钻”等词语写出了大海的昏暗,衬托出我们遇到贫穷的于勒叔叔,明白了我们从前建立在他的经济援助基础上的种种计划都成为泡影之后的沮丧与失望的心情。
四、预示人物命运
在叙事类的文体中如果能恰当的运用环境描写,可以丰赡人物内涵,预示人物命运。如《孔乙己》一文中,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时,“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的主人公即将在这阴冷的自然环境中最后出场,也预示着孔乙己的悲惨命运。
五、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自然环境范文2
1、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2、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3、鸟语花香:鸟唱着歌儿,花飘着清香;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4、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5、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6、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7、汹涌澎湃: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8、风土人情: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性情: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9、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10、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11、百花凋零:百:表示多;凋零:凋残衰落。各种各样的鲜花都凋残衰落了。形容秋霜严酷,触目伤怀的情景。
12、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13、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14、阡陌纵横:阡陌:田埂。田埂纵横交错的小路;田埂相互交错。
15、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16、枝繁叶茂:枝叶繁密茂盛。
17、水土不伏:水土:指地方,引申为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18、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19、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20、大雪纷飞:纷:多而杂乱。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下得大。
21、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自然环境范文3
气候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气候对乡村聚落的影响是非常显着的。由于各地降水量大小的区别很大,在农村中反映很突出,也明显地影响房屋的建筑形式。一般说来,降雨量多的地方的屋顶坡度就大,方便泄水。而在气侯特别干旱的地区,屋顶甚至全都是平的,为的是可以用来曝晒粮食。我国东北南部辽河流域和辽西走廊的农村住宅与它相邻的冀东一样,房屋较低矮,屋顶边上略具圆弧形而中央平坦。而到东北的东部和北部地区,降水增多,大部在700mm左右,在长白山地的东南侧可以达到1000mm左右,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进入很湿润地区,农村住宅的形式也转变为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尖顶,房屋的高度也增大。我国青海地区全省霜期较长,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面积超过总面积的50%,总的热量条件比较差,适宜发展种植业的面积很有限,因此大部分地区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畜牧业,除了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无霜期70~200d外,一般无霜期在30~150d,牧区好多地方无绝对无霜期。气温日差较大,雨热同季,相对湿度小,平均风速较大等对农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条件;但是干旱、多霜冻,大风,冰雹等,是对农牧业发展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这也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是游牧民族的原因了,由于生活的生态环境的原因,决定了他们的乡村聚落是“随畜牧而转移”“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羌族地区也是“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所居无常,依随水草”。气候环境的特点使得牧民们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为了适应随季节而迁徙的需要,游牧民族中大都过着游牧或半定居的生活,居住着种类繁多的帐篷,它们的共同点是由毛编织成的篷顶和墙,有木支柱和拉索,平面为方形,帐篷的骨架本身不能独立站立,需靠帐顶的重量来保持它的直立。骨架由中心及旁边辅助的圆柱组成,平面盖着帐顶,由拉索拉住。帐顶和帐壁都由条形羊毛织物缝制而成,虽然下雨会膨胀,但是有防水的功能。帐篷是具有流动性的,也是游牧民族乡村聚落的一大特色[4]。我国北方的农村住宅,北面的窗户很小,甚至北面不开窗户,有些地方采用单斜式屋顶,南面有门、窗,北面是一堵密封的墙,在风沙较大的西北地区尤其如此,在内蒙古河套、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均可见到。青海柴达木盆地出现的新城镇—茫崖,就有许多这种住宅[5]。在我国东北和华北以及塔里木盆地地方,为了适应季风地区夏季较炎热的气候特点,农村房屋的北面常开一个小窗或小洞;在冬季,则把北窗洞堵塞住,甚至再在外面堆上一排高粱、玉米秆一类的柴火,用来防止北风吹。到夏天,堵塞物取掉就能对流通风。对于房屋的南面,则无论是内蒙古或西北地区,南窗都特别大,许多房屋在朝南的方向上,除了屋门以外,有建造在半堵墙上的整排窗户,冬天的阳光照满屋内。但在南方的广东、广西省,农村房屋的窗户却不宽大,有时甚至是很小的,因为小的窗户能防止灼热的阳光所产生的热辐射。我们进一步去观察住宅内部,还可以发现东北的住宅,屋檐低,门也矮,有的房间,室内比门框及街道都低一些,这些都有利于冬季的保暖;而内部的炕灶布置与火墙等结构也和气候密切相关[6]。聚落房屋形式受风沙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我国北方农村广泛流行的四合院,是为了防避风的原因之一。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市一带,住宅外围以高大的土墙,很厚,均为夯土筑成,墙高有的可达4m左右,住房修建在城堡似的院落内。这种结构不但是为了防卫和安全,而是因为高厚的围墙可以有效地对付风雪和狂暴的风沙。这就是乡村聚落营造为了去适应环境的表现[7]。
地形地貌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山地和平原的接触地带或山坡与冲积扇的接触地区,常常成为农村聚落的集中地。这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尽量节省平地用来耕作的思想有关。在全国各地,几乎都是如此。在我国东部冲积平原的低山丘陵,村落常分布在山麓冲积平原与山体交界处;在我国西南,聚落分布也并非集中在平坝和河川两岸,多数房屋集中于山麓阶地;在我国东南沿海岛屿,住宅尽量不去占用平地是营建聚落的重要原则,因为平原面积很有限,这些岛屿上的大小村镇几乎都位于平原和山地的接触之处。山区的住宅,多用石料建筑,就地取材,形成一种特有的聚落外观。这在全国各地山区都可以看到,有的山区的住宅用石料,建筑出高大的石质门楼,如东南沿海山区;有的山区住宅基至连屋顶的覆盖材料也用石板,用薄层的板岩敲制成整齐的方块叠置铺放在屋顶上,从北京到八达岭的沿途可以看到这种农村住宅,在贵州的高原上也可找到相似的房屋。事实上,在有板岩分布的地区,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山区的居民,多依山而居,建筑居民点,高矮参差,形成山村或山区集镇,这种形式的农村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地面积广大而人口又较稠密的地区,尤以西南3省为最常见。在那里,山间谷地面积狭小,绝大部分用作耕地,多数耕地是利用山坡开垦出来的层层梯田,村镇多分布在山坡靠近水源的地方,集镇的街道也依山势高低而上下延展。在有平原包围的孤立山丘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中心都在平原,山内常常成为无聚落的空白地方。聚落多分布在山麓,依山傍田,忙时耕作,闲时搞些林副业收人。因此在聚落分布形式上,成为一种特有的环山聚落。东西洞庭山的环山聚落最清楚,村落之间在许多地段已首尾相接,不算延绵在山麓冲积平原之上。在江南丘陵一带,山丘延绵,其间有较大的谷地和山间盆地,聚落多分布在这些地带。而真正的山地则是竹木生产基地或灌木丛生的荒山或半荒山。在地广人稀的我国东北各省山区,村落也大多集中分布在谷地和盆地。平原。在低洼平原地区,乡村聚落的分布常受制于洪水威胁这一因素[8-9]。易受水淹的河流两岸,湖滨滩地或盆地中心洼地,往往成为聚落空白地区。如黑龙江省穆棱河流域,河流两岸低地是没有居民点的。因为7-8月的暴雨会造成洪水。所以,村镇分布主要在山前漫岗的倾斜平原上,那里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坡度多在1°~3°,也是农田集中的地段,又不受洪水威胁。所以地势也是影响乡村聚落分布的主要原因。
水资源分布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所以聚落的位置也就必须有水源保证。在我国广大的干早半干旱地区,聚落的分布与水源的关系显而易见,即使在我国东南部季风地区,聚落分布也明显受到用水的影响。一般来说,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平原,居民取得生活用水很方便,聚落可以十分分散。华北平原,河道稀少,居民点则大而集中,密度稀。在江南的丘陵山区,除个别孤单小村外,一般村落都分布在山麓和开阔的河谷平原。这与居民用水和接近耕作地区有关。山上的孤村或过去的寺院也多建筑在泉水出露处。乡村聚落对水的依赖性还表现在聚落在沿河的发展。如江南的集镇,面街背河,条石筑的河岸,大量的石料码头,洗涤饮用都是河水,虽不卫生却很方便,船只还可以把货物直接运到街边的码头下,沿河都是人家是当地聚落的形态[10]。
自然环境范文4
关键词:农村;自然环境;环保;幼儿
让孩子接受“绿色”教育是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下开展环保教育有着明显的地理资源优势,因此研究农村自然环境下幼儿环保教育实施策略成为幼教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自然环境对环保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农村自然环境下幼儿环保教育实施策略。
一、农村自然环境对环保教育的影响
农村地区更为贴近自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开展环保教育可谓事半功倍,因为农村地区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保教育资源,可以说处处都是自然环保教育的教室,处处都是环保教育的活教材,只要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就可以获得环保教育的重大收获。虽然农村自然环境对环保教育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但是幼儿教育面临的被教育者是年龄极小的人群,因此必须要注意:一是要重视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时,才能影响并带动幼儿开展各种环保活动;二是要重视教育的切入点,把切入点放在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上,让幼儿去认识、去体验、去领悟,逐渐形成幼儿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目标。
二、农村自然环境下幼儿环保教育实施对策
1.游戏――自然环境中的环保教育
农村的自然环境提供了环保教育的主课堂,但是在自然环境之中,幼儿最为喜欢的就是做游戏,教师如果能够设计有趣的有效内容则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环保意识。例如,“呼吸树”的游戏,教师领着小朋友来到树林里,然后这样设计: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许多树木的头饰,今天我们就来扮演一棵棵不同的大树,好吗?
幼儿:好的。(带上头饰,在老师的指导下扮演大树)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动物的头饰,谁愿意来扮演小动物呢?
幼儿:我愿意。(带上头饰,在老师的指导下扮演小动物)
师:小动物要在树下玩耍游戏,要依靠大树来躲避大灰狼,还要在树下搭建窝。下面小动物就选择你要依靠的大树吧。
(幼儿选择好后进行游戏)
师:扮演伐木工人,不断地“砍树”,树木倒下了,动物们没有家园了。
师:大树和动物是一体的,没有树木小动物会很可怜。(认识了树的多种功能:遮阴、遮雨、提供食物)
从这个游戏设计可以看出,游戏活动中的环保教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是他们的主体性活动。
2.操作――教育环境中的环保教育
农村有许多可以进行环保教育的材料,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借助农村的资源进行操作教育。例如,指导幼儿走入田间地头,看白色污染对土地的影响,开展的“你丢我捡”的活动,告诉幼儿随时随地捡垃圾,净化周围的环境,保护花草树木等。或者领着幼儿观看农村被污染的水域,设立“水变干净了”的活动,通过充分的观察、思考、操作,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观察――农村取材中的环保教育
农村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更为接近大自然,因此大自然是活教材,它提供直接的教学内容,让幼儿充分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汲取精神营养,受到深刻的教育,也可运用本地丰富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如,开展“观察根”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在幼儿园的土地上种植有根茎农作物,土豆、地瓜、萝卜等,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发展,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及时进行正面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的条件和自然被破坏后的不良后果。这样小朋友兴致勃勃,更能深刻体会到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与幸福。
4.对比――体验环保重要性
美好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是我们身心健康的保障。句容市边城镇,地处沪宁经济走廊,是中国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点区域,工业飞速发展也带来了废水、废料等垃圾。笔者就带领小学生去参观污水处理厂,恶臭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厂区绿化灌溉的神奇过程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也加强了孩子们变废为宝,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边城镇有我们引以自豪的环保成功案例:清新俊秀的高丽山、碧波荡漾的仑山湖、独具特色的江苏农博园、集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为一体的边城国际度假区,让孩子们在参观优美怡人的生态环境中切身体会美好环境来之不易,需要我们从小做起。
5.引导――家园配合积极指导
家和幼儿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所以幼儿的环保教育要家园配合进行积极引导。农村切近自然环境,家长可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到田间地头,让他们认识到水稻需要的水必须是没有化学污染的水,田地里的小鸟吃害虫保护庄稼,我们不能恶意捕捉……为了让家长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孩子的环保意识,我园曾经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请孩子和家长一起搜集和查看一些有关空气污染、酸雨、水污染等方面的环保资料。这样一来既增强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初步培养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总之,农村地区开展幼儿环保教育要立足本地资源,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观察与操作,提升幼儿对环境保护的全面认识。
参考文献:
[1]李灵杰.浅谈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N].环保教育,2012-12-25.
自然环境范文5
关于矿业开发与人口的研究
在清一代,黔西北地区,由于矿业的大规模开采,吸纳了邻省及其他各省份众多人口。《黔南识略》[21]和《黔南职方纪略》[22]二书,对黔西北地区人口迁移都有记载。《黔南职方纪略》对人口数量进行了统计,把客民分为有产客民、无产客民、居住乡场不填丁口之户三种,而这些移民与矿业开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难得的材料。当前学术界对矿业开发与人口关系研究的论文有李中清的《1250—1850年西南移民史》、古永继的《元明清时期贵州地区的外地移民》等。其中李文指出:“1700年至1850年间,有三十万余矿工迁进西南去开发西南矿藏。”[23]古文指出:“威宁州,其地盛产铅、铜,外地客民汇集。”[24]此外,蒋德学的《试论清代贵州的移民》[25]、王敏的《清代贵州移民叙论》[26]等文对黔西北地区人口迁移与矿业开发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有所涉及。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对清代大定府各时期的人口变化论述十分详实,指出:“在贵州各府中,大定府是铅矿重要产地,同时也是矿业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7](P261)《简明中国移民史》一书虽未对黔西北地区的移民情况作专门介绍,但其指出,当时贵州省的整体移民情况是“自由迁入的移民数量更多,他们的性质与迁入其他地区的流民并无二致。其中很大一部分移民的就属矿业移民”。[28](P439)成崇德的《清代西部开发》一书对移民与矿业开采有深刻的描述,该书指出:大量的剩余人口的涌入,伴随其足迹所至的是“一座座新的厂矿出现在寂无人烟的丛山密林中”。[29](P337)此外,《中国西南边疆发展史》[30]、《西南历史文化地理》[31]、《清代边疆开发研究》[32]等书也不同程度的涉及到黔西北地区矿业移民问题。从以上研究成果不难窥见黔西北地区矿业开发与移民之间的密切关系。虽然矿业移民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黔西北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然而,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于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研究
矿业开发易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前人早已认识到其中之利害,从众多的记载可知,各矿区及邻近地区往往是自然环境破坏较严重地区。目前,学术界对于黔西北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研究成果不多,论文主要有袁轶峰的《清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此文主要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而最突出的问题是石漠化和森林资源的耗竭。[33]此外蓝勇的《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34],杨伟兵的《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35]与《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1659-1912)》[36]等研究也对黔西北地区的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有所涉及。随着矿业的开发,人口的大量增加,黔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逐渐降低,森林的变少使得对森林极其依赖的动物种群,如老虎、鹦鹉等,失去了生存的空间,使多种动物种群面临着十分严重乃至灭绝的危机。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文焕然的《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37]、文榕升的《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何恒业的《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与《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等书。其中文榕升一书研究老虎等动物物种的变迁,该书进而指出,历史上黔西北地区动物物种繁多,如虎、麝、长臂猿等。何书《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对黔西北出产的好几种鸟类等做了十分详实的研究,并指出:清康熙十二年《贵州通志•威宁府》、清《黔中风土志•大定府•平远州》、乾隆十四年《黔南识略•大定府•平远州》、清代黄元治的《黔中杂记》等书都记载了威宁府的物产有鹦鹉,威宁以东的平远州(今织金县)也出产鹦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黔西北一带的鹦鹉,久已绝迹”。[38](P245)论文有袁轶峰的《明清时期贵州生态环境的变化与虎患》一文,该文不仅给“虎患”下了定义,而且还指出“虎患”发生的原因,他说“康熙盛世时期的王朝开拓和山地垦殖导致大量的植被和动物无法在短时间复萌。它严重破坏了老虎的生境与生态,使得人与虎的缓冲地带的杂林木荡然无存,可供虎猎食的野生动物也随之大量减少。为了生存,虎只有加大猎食范围,促使虎不断的向人类逼近”。[39]限于史料的缺乏,关于黔西北地区动物物种与数量的变迁,存在很大难度,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亟待加强。森林的减少不仅会引发虎患,也会引发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植物生长能力减弱,引发石漠化现象。对于黔西北石漠化形成时期,学者们持有不同观点。韩昭庆的《贵州石漠化人为因素介入的起始界面试析》一文指出:“采矿吸引大批人员进入黔西北、黔西地区,使得这些地区成为雍乾时期人口增加最大的地方,为解决这些移民的吃饭问题,鄂尔泰早就建议开矿的同时,也要在此毁林开荒,这些政策无疑会对黔西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40](P162)另一文《雍正王朝在贵州的开发对贵州石漠化的影响》则指出:“贵州西部、西北部及南部等地开矿,使得这些生态脆弱地带遭受了史无前例的破坏,雍正时期也就成为人为因素开始影响贵州石漠化的重要时期。”[41](P120)在胥思省的《清代贵州开发及其影响初探》、张友谊的《清代贵州石漠化分布状况及其人为成因的初步研究》等文,对黔西北地区石漠化的分布作了比较详实的阐述,其中胥文指出:清初经过康熙及雍正年间的一系列开发,到了乾隆时期,随着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改变贵州土地的利用方式与对土地破坏使得地利得到最大的发挥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石漠化。[42](P18-19)而张文指出:自雍正王朝后大量汉民移入,大规模的“向山地进军”,增加了发生水土流失的几率,引发石漠化现象。[43](P38-39)但苦于在该方面的历史资料有限,无法展开深入的研究,学术界对于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成果不多,且结论多为今人的推测,因此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自然环境范文6
2. 价值实现不足是造成自然环境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3. 对策建议
提要 本文从自然环境资源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以及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等方面论证了自然环境资源具有价值,从而为有偿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造成自然环境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其价值实现不足。
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获取了“虚假利益”;最后从加强基础理论和宣传教育、建立自然环境资源核算制度、征收环境资源税逐步过渡到环境资源使用费及完善现有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自然环境资源实行有偿使用的对策措施。
森林急剧减少、土地严重侵蚀、物种及其栖息地迅速消失、能源紧张、淡水短缺、大气与海洋环境污染等现象表明,自然环境资源面临着严重危机。造成目前严峻形势的主要原因是,人类长期以来将自然环境资源视为自然的恩赐,而无偿地使用,甚至挥霍,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必然实行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
1. 自然环境资源具有价值是实行有偿使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