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手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斜视手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斜视手术

斜视手术范文1

【摘要】 目的 了解成人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眼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将我院2003~2004年手术矫正大龄共同性斜视114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58例,女56例。年龄17~54岁,平均24.5岁。共同性内斜视28例,共同性外斜视86例。屈光不正85例,弱视52例。斜视角

【关键词】 成人共同性斜视;眼位;视功能

Surgery of adult concomitant strabismusCHEN D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acquaint the adult with eye position and the resumptive instance of visual function after the surgery of the concomitant strabismus.Methods There were 114 patients who had accepted the surgery of the concomitant strabismus from 2003 to 2004.58 cases were man while 56 cases were women.The patients age were from 17 to 54 years old,and average 24.5 years old.28 cases were concomitant esotropia while 86 cases were concomitant exotropia.85 cases were ametropia and 52 cases were amblyopia.27 cases angle of strabismus was less than 50°,while 87 cases angle was more than 50°.The training of visual function were 7~10 times after surgery early.All patients had been observed from 1 to 16 months.Results Eye position was satisfactory after surgery.98 cases were orthophoria and occupied 85.94%.15 cases were lack of correction.But the patients satisfied themselves with the Press-Optics.14 cases visual function resumed after the training and occupied 12.28%.Conclusion The main aim of the adults surgery of strabismus is hairdressing,but the resume of visual function is hardly possible.So the patient who has amblyopia or strabismus need the operation earlier and the patient who has operating indication must accept the operation in time. 转贴于

【Key words】 adult concomitant strabismus;eye position;visual function

成人斜视多因某种原因失去早期手术机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年人要求美容手术者逐渐增多,现将近2年在我院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大龄患者114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2004年手术矫正大龄共同性斜视114例,男58例,女56例。年龄17~54岁,平均24.5岁。共同性内斜视28例,共同性外斜视86例。术后观察1~16个月。

1.2 检查方法 常规检查视力、矫正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眼底及视功能。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查视力,低于0.8者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扩瞳验光,检出屈光不正85例,弱视52例,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16例,近视性屈光不正57例,混合散光12例。轻度弱视17例,中度弱视8例,重度弱视27例。

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分别检查33cm和5m斜视角。内斜组:斜角

1.3 手术方法 根据斜视角大小设计手术,内斜组首选单眼式双眼内直肌减弱术,>50者加主斜眼外直肌缩短术。外斜组首选单眼式双外直肌减弱术,>50者加主斜眼内直肌缩短术。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术中观察眼位正位或少欠矫,无复视为宜。术后第2天用同视机进行视功能训练7~10天。

2 结果

眼位矫正结果评价参照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96年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1]。眼位正位者98例,欠矫15例,外观满意未进行二次手术。过矫1例,配压贴三棱镜矫正。术后经过训练,恢复双眼三级功能者14例,占12.28%。见表1。表1 术后眼位及双眼视功能

3 讨论

本文114例成人共同性斜视中,外斜视多于内斜视,且多为恒定性外斜视,该外斜视有的是间歇性外斜视发展而来,但也有部分病人一开始即为恒定性,不能自行控制眼位,表现单眼或双眼交替性外斜。如由间歇性外斜发展而来,手术后有可能恢复双眼视力,预后较好[2]。本文外斜组术后12例恢复双眼视功能者,10例为起初时间歇性外斜视且视力较好者。2例斜角

本文内斜视患者多为远视性屈光不正,特别是中高度远视,不愿意戴矫正眼镜,内直肌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造成肌肉挛缩、纤维化,内斜度大,并伴有弱视,又未进行规范化弱视治疗,只能进行美容矫正,无法恢复双眼视功能,故笔者提醒患者及家长,弱视、斜视应早期治疗,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弱视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3]。斜视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手术。

成人斜视者病程长、斜角大、弱视重,多有异常网膜对应。术中发现肌肉续发性改变大,多有肌肉挛缩、弹性差,影响手术效果及视功能恢复。只能美容矫正,达到临床满意效果。术中观察正位或少欠矫,以不出现复视为宜。成人一旦出现复视,很难克服,对工作生活干扰很大。本组1例54岁患者,外斜术后复视,头晕无法走路,调正成欠矫10位,复视消失。另1例复视者配戴压贴三棱镜复视消失。笔者体会:成人斜视矫正手术和儿童不同,儿童矫正正位,力求恢复视功能,达到功能治愈。而成人由于异常网膜对应固定,很难恢复双眼视功能。术中观察正位或少欠矫状态,也有少数病人出现不能承受的复视。故对大龄患者,只能达到美容矫正、临床满意,以不出现复视为宜。

参考文献

1 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转贴于

2 麦光焕.现代斜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事出版社,1999,42.

斜视手术范文2

2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寻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对斜视手术的影响。方法比较2012年6月收治的2例大度数基本型外斜视患者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手术量、术后效果。结果例1,例2两例患者均为基本型外斜视,斜视度相同,术前水平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不同,术中手术量不同,但术后效果相同。结论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直接影响大度数外斜视手术量,在对手术量的设计时,不应该单纯依靠斜视度,应联合考虑眼肌解剖附着点位置。

关键词:大度数;外斜视;手术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traocular muscle anatomy attachment point position on the strabismus operation.Methods contrastenthe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 with the operative quantity and the postoperative of 2 cases ofstrabismwho be operated in 2012 June.Results2 patients were basicpatternexotropia.they had same refractive state and strabismus angle and effect after surgery,but the differences of enthe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 and The amount of operation. Conclusion senthesis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 had great effection in the operativequantity.When treatlarge deviations exotropia,we would considering enthesis of extraocular muscles(EOM).

Key words:Large degree;exotropia;surgery

中图分类号:R7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33-02 外斜视的治疗通常采用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或二者联合手术。通常手术量按后退和缩短各1mm肌肉,可矫正约5。斜视设计[1]。但对于大度数外斜视患者即显不足。查阅文献,在大度数外斜视的治疗上多采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2]、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3]、直肌侧切联合后退术[4]等。在对手术量的设计中主要依靠斜视度。笔者观察到在大度数斜视患者中多伴有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异常。通过对我院2012年6月收治的2例斜视度相同的大度数基本型外斜视患者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手术量、术后效果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对大度数外斜视患者的手术中是否需要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以及后徙量,不应该单纯依靠斜视度,应联合考虑眼肌解剖附着点位置,眼球肌肉接触弧长,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收取

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大度数基本型外斜视2例。

1.2病例介绍

例1 女,48岁,发现斜视30+年。眼科查体:vod 0.8vos 1.0 无屈光不正。眼位:弧形视野计查:33cm-40。,500cm-50。。牵拉试验阴性。眼球运动正常。无双眼单视。诊断:共同性外斜视。术中发现:双眼内外直肌无明显肥厚,双眼内直肌解剖附着点距透明角膜缘4.5mm,外直肌解剖附着点距透明角膜缘4.0mm。手术设计:右眼外直肌后徙10mm,内直肌缩短4mm,左眼外直肌后徙5mm。术毕第一眼位:正位。术后3月、6月、9月复诊,第一眼位:正位;眼球运动:正常。

例2 男,21岁,发现斜视10+年。眼科查体:vod 1.0vos 1.0 无屈光不正。眼位:弧形视野计查:33cm-40。,500cm-50。。牵拉试验阴性。眼球运动正常。无双眼单视。诊断:共同性外斜视。术中发现:双眼内外直肌无明显肥厚,双眼内直肌解剖附着点距透明角膜缘5.0mm,右眼外直肌解剖附着点距透明角膜缘6.0mm.左眼外直肌解剖附着点距透明角膜缘6.9mm.手术设计:右眼外直肌后徙10mm,左眼外直肌后徙11mm内直肌缩短4mm。术毕第一眼位:正位。术后3月、6月、9月复诊,第一眼位:正位;眼球运动:正常。

2结果

例1,例2两例患者均为基本型外斜视,斜视度相同,术前水平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不同。术中均缩短内直肌4mm,例1外直肌后徙15mm,例2外直肌后徙21mm。二者手术量差距颇大,但术后效果相同。

3讨论

大度数外斜视是指外斜大于25。的斜视[5],其手术方式多采用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直肌侧切联合后退术等。在对手术量的设计中术者主要依靠斜视度,多按单纯外直肌后退每1 mm可矫正1.93。计算[5],而忽略了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的问题。笔者观察到大度数斜视患者,多伴有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异常。眼外肌在解剖附着点和切点之间与眼球接触,称为眼外肌与眼球的接触弧。接触弧的长短与眼球转动的最大幅度有关。据眼球运动的水平直肌接触弧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分析; 外直肌接触弧长度每变化1mm, 眼球水平转动约7’;内直肌接触弧长度每变化1 mm,眼球水平转动约1l’; 内直肌接触弧长度每变化1mm, 外直肌接触弧长度相应变化1.11mm;眼球每水平转动1’,内、外直肌切点之间的距离相应变化0.056mm[6]。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的变异将导致接触弧的长度改变。例1,例2两例患者均外斜50。,术中均缩短内直肌4mm,但例1外直肌后徙15mm,例2外直肌后徙21mm。二者手术量差距颇大,但术后效果相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患者术前存在水平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异常。正常人群中,外直肌解剖附着点在距角膜缘6.9mm巩膜处,与眼球的接触弧长是15mm。内直肌解剖附着点在距角膜缘5.5mm巩膜处,与眼球的接触弧长是6mm[7]。在例1中,患者外直肌解剖附着点在距角膜缘4mm巩膜处,较正常人明显前移,相应的外直肌与眼球的接触弧延长,使眼球外展能力加强。将外直肌后徙,减弱了肌肉与眼球的接触弧长,从而对外直肌力量的减弱明显强于解剖附着点正常的人群。在例2中,内外直肌解剖附着点均接近正常人群数值,故而外直肌后徙的手术量大于例1。在大度数外斜视的治疗方法中,报道最多的是超常量后徙外直肌矫正大度数外斜视,其中,Schwarte等报道了给22例大度数水平斜视患者行双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8-14mm)[8];杨少梅报道了外直肌超常量后退8-12mm[9];关航等报道了75 例超常量后徙外直肌9-12mm[10]。大家对外直肌后徙量的评估各不相同,差距颇大,但均取得满意的术后效果。然而,术前水平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却无人提及。笔者认为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变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术后效果满意、稳定的关键在于求得水平方向上肌肉力量的相对平衡,而术前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的异常直接导致了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在对大度数外斜视患者的手术量的设计时,不应该单纯依靠斜视度,应联合考虑眼外肌解剖附着点位置,综合估计手术量,才能获得一个长期满意的手术效果。由于本报道病例有限,无法作出更进一步的分析,确切数值关系有赖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分析。

参考文献

[1]李绍珍主编.眼科手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5.

[2]郭长梅,王为农,王雨生等.外直肌超常量后徙在某些大度数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J].2009.9(2):325-327.

[3]李养军,王为农,严宏.超常量后徙联合缝线松弛治疗大度数间歇性外斜视的长期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84-1485.

[4]李恒,米雪.直肌侧切联合后退术在大度数斜视矫正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1):132-133.

[5]唐恺,荣运久,刘菲等.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治疗大度数外斜视[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4):351.

[6]丁宁赛,王洁贞,王琪,由智勇.眼球运动的水平直肌接触弧长度变化的数学模型[J].中国医院统计,2003.10.

[7]葛坚主编.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86.

[8]Schwart e RE,C alhoun JH. S urgery of large angl e exotropia. J Pediat Ophthalmol and St rabism us, 1980, 17:359.

斜视手术范文3

【关键词】 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ZHOU Li-jun,WANG Yi.

Dartment of Ophthalm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r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nan 471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iming of operation and surgical extent of pediatric partially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Methods Observed the eye position and the three stages of binocular visual function preoperatively and postoperatively,and surgical volume in the operation of 89 children who had 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a. Results Among 89 cases,78 cases were orthophoria,orthophophoria rate 87.6%, and 38 cases gained stereopsis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 As pediatric partial accommodative esotropia′s eye position can not be corrected with full correction lens wear in six months,the operation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surgical extent should b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angle of strabismus when looking near with and without correction.

【Key words】

Children;Partially accommodative esotropia;Operation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属共同性内斜视,佩戴矫正眼镜后,内斜可减轻但不能正位,非调节成分引起的斜视需行手术治疗,为了探讨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和术后效果,对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手术治疗儿童非调节性内斜视89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9例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3~17岁,平均年龄7.2岁。所有患儿术前均1%阿托品散瞳验光,佩戴全矫镜半年以上。有弱视者进行弱视治疗,视力提高到0.8以上或双眼视力平衡≥0.5,再考虑手术矫正。

1.2 术前检查 ①矫正视力 视力为0.5~0.6者20只眼,0.6~0.8者35眼,余均在1.0以上。②屈光状态(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均为远视眼,低度远视(

1.3 手术原则及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过戴镜治疗半年以上,非调节部分的斜视角≥15则行手术治疗。手术设计以角膜映光、他觉斜视角及棱镜度数综合考虑,根据AC/A比值、融合力大小及内斜视度数设计手术。AC/A比值高者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AC/A比值低者行双眼外直肌缩短术。内斜视角<+25行单眼内直肌后退术,+30~-60之间,行单眼一退一截术,斜视度>+60做三条肌肉。需要手术矫正的内斜度数是患儿戴全矫远视镜后和裸眼的内斜度数平均值。

1.4 随访 随访1~5年。在随访期间观察戴镜视力,戴镜与裸眼的眼位,眼球运动、注视性质以及双眼单视功能等。并且每隔6个月至1年使用睫状肌麻痹肌检影验光。不出现内斜视的情况下,每年适当减少远视球镜的度数。

2 结果

2.1 术后眼位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30个月,以最后一次复查为标准。眼位(指戴镜眼位):治愈(正位

2.2 双眼单视功能 术前双眼单视30例,无双眼单视59例。术后有双眼单视68例,其中55例有立体视。所有患者术后1.5个月后,再次1%阿托品眼膏散瞳,根据眼位适当调整眼镜度数。

2.3 并发症 术中没有肌肉滑脱,引起垂直性偏斜,感染及巩膜穿孔等并发症。

3 讨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屈光调节性内斜或非屈光调节性内斜加上非调节因素所致,故又称为混合型内斜。它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部分是由于调节的增加所引起,部分可能解剖的异常、神经反射等所致。Park[1]认为:单纯内斜视也可能发生运动并发症,即内直肌由于频繁收缩及增加力量而发生肥大及挛缩,从而增加非调节因素。发病年龄为2~3岁。因2岁前黄斑中心凹发育尚未完善,视锐度及睫状肌调节力尚低,故2岁前多不出现调节性内斜,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治疗应先从调节因素着手,充分矫正远视,佩戴全矫眼镜,治疗调节因素,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尽可能进行弱视训练。如戴全矫眼镜尚残留部分斜视度,观察6~12月可行手术。

斜视手术操作不困难,但要真正做到一次手术成功却又非常困难。内斜视应欠矫10,内斜视正到内隐斜。术中应考虑到患者斜视度的大小、肌肉的宽度和强度、肌肉的附着点位置、术者的手术习惯及手术台上观察结果。关于手术量的分配,斜视手术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手术量不应该单以缩短1 mm后徙1 mm矫正5°来计算,一次手术能矫正者,应尽量一次手术完成,外直肌缩短、后退1 mm矫正2~3,内直肌缩短、后退1 mm矫正3~5,一眼有弱视,尽量在弱视眼上进行。对于手术量,从90年代开始,Von Noorden 等倡议内斜手术超常量,内直肌后退5~8 mm,减少了手术次数,使一次手术成功率达73%~84%,而且不影响内转功能。Altinitas等认为作为首次手术,做超常量的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比3条或4条肌肉手术更为有效而合理。Lee等认为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联合非主导眼的外直肌加强术。申长礼等[2]报告在共同性内斜视患儿中,测量内直肌止端至角膜缘距离为5.34 mm,与正常统计值5.5 mm相比要小。故在手术治疗中应从角膜缘测量内直肌的后徙量,这样术后欠矫的机率就会减小。申长礼、杨丽、李菊生等分别观察了标准手术和加大手术效果。标准手术既以带足矫眼镜看近斜视角为准,术中从肌止端后缘开始测量内直肌后徙量,加大手术指AC/A≥3.3,以戴镜和不戴镜看近两种斜视度的平均值来设计手术,AC/A≤3.3,以戴镜看近斜视角设计手术量,术中全部从鼻侧角膜缘开始测量内直肌后徙量,结果证明,加大手术能明显提高正位率,加大手术加大了手术量,同时也避免解剖因素异常如内直肌附着点异常所引起的矫正不足,同时也观察到加大手术能降低AC/A比值,而增加了融合功能的恢复,加大了控制眼位的代偿能力。我们采取加大手术方式。

立体视是双眼单视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双眼对三维空间的知觉,它的建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斜视对于建立立体视的影响最大[3]。在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任何异常视觉经历,特别是由于视轴不平行引起的异常视网膜对应或一眼抑制均可能使尚未发育的双眼视觉停止[4]。儿童的视觉在发育期具有可塑性,Fawcett等[5]研究发现双眼视功能发育的敏感期高峰在3.5个月龄,完成双眼视觉发育年龄约在6岁。发病年龄越小,立体视恢复越差。王志安研究1岁以前患病,双眼视觉很难恢复,3岁前和3岁后患病儿童双眼视觉差异非常显著,眼位偏斜造成的损害是双眼视觉逐渐消失,治疗是再恢复过程,本组病例在术前有双眼单视者30例,术后为68例,所以手术矫正眼位后经过功能训练,可促进双眼单视功能形成,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早期手术,积极处理,保护和挽救双眼视觉,使远近立体视觉恢复,以尽可能获得功能治愈。

参 考 文 献

[1] Parks MM. Ocular motility and strabismus. London: Harper,1975:102-104.

[2] 申长礼,刘志平,冯雪亮.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5,3(2):156.

[3]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850.

斜视手术范文4

【关键词】一对一护患交友活动;斜视;斜视矫正手术

The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strabismus-rectify-operation from 3 to 10 years old children

TAO Han,ZHANG Ning,CHEN Qi-miao.Department of Ophthalmonogy,Health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in Yulin city,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Guangxi 53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activity that from the 3~10 years old children solved trouble and made friends each other,enhances the cooperation degree of the children’s strabismus-rectify-operation.Methods Carry on specially-nurse inspection and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strabismus-rectify-operation in the process,contacted and communieated with trouble children often,melts into in the troublechildren’s life,establishment the kind,dependence and safe solve trouble-relations.Results 15 troubles children who were 3~10 years old operate strabismus-rectify-operation under anesthesia,3 before school age troubles children had the bad mood with cry and noisy when entered the operating room,others were well.Conclusion Establishes solve trouble and make friends each other can make the children feel kind and safe,enhances the cooperation degree of the children’s squint-rectify-operation.

【Key words】Solve trouble and make friends each other;Strabismus;Strabismus-rectify-operation

人类视觉发育在生后2年为关键期,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可持续到9~12岁[1]。深入社区幼儿园进行视力检查弱视筛查是发现儿童弱视斜视最简易的方法[2]。3~10岁少儿时期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少儿斜视是引起弱视的原因之一,治疗少儿斜视是治疗弱视,再建双眼立体视功能的重要方法,少儿斜视,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斜视矫正手术,2003-2007年8月,3~10岁患儿在本院儿童眼科行斜视矫正手术15例,实行专一护士全程伴随患儿术前术后检查与护理,多与患儿接触交流,融入患儿的生活中,建立有亲切感依赖感安全感的护患关系,有3例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哭闹,均为学龄前儿童。今将斜视矫正手术术前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2007年8月3~10岁患儿在本院儿童眼科行斜视矫正手术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行共同内斜视矫正术9例(男3例,女6例),行共同外斜视矫正术5例(男3例,女2例),行上肌矫正术1例(男);矫正术后眼位正位5例,过矫2例,欠矫1例。

2 结果

本组3~10儿童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术15例,有3例进入手术室时哭闹,均为学龄前儿童。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 根据不同年龄,掌握患儿的心理特点,融入患儿的活动中去,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蹲下身,和患儿平视,多和患儿聊天,做出听的姿势,表现出听的兴趣,将你专注的态度传达给患儿,缩短护患距离,实行一对一交友,让专一护士成为患儿亲密的有安全感的朋友。患儿来到医院陌生的环境,术前需做很多相关检查,在检查从始至终都有专一护士伴随,让专一护士成为该患儿最信赖的好朋友,在进入手术室前一二天向患儿介绍手术室的一般情况,说医生护士都要戴上口戴和帽子,只看见眼睛,“你也要戴上口罩啊!”(麻醉时用的面罩),并作示范动作,让患儿了解戴上口罩和帽子情形,消除患儿恐惧感,让儿童更好合作,对较小的幼儿说,手术室里还有好看的动画(心电图),给你戴上口罩闭上眼睛睡觉,你会看到好到更好看的动图片啊!进入手术室直到患儿进入可手术状态都有专一伴随护士在患儿身边,消除恐惧,让患儿有依赖感和安全感。

3.2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消除家属的种种顾虑,得到家长的支持与信任,家长担心是多样的,担心手术后眼睛会致盲,关注术后能不能提高视力等等,根据不同的家属的顾虑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指导,消除家属的种种顾虑,取得家属的信任、支持与合作。

3.3 术前准备 复查眼位2~3次,0.25%氯霉素滴眼液滴眼,3次/d,血常规、生化、胸片、心电图、抗HIV。术前一天晚上10点以后禁食,禁水。

4 术后护理

4.1 密切观察手术后患儿的苏醒状况及生命体征,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2 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与加强护理 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眼球壁损伤;眼内炎;眼-心反射;眼前节缺血;肌肉滑脱;复视;角膜上皮剥脱;粘连综合征;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缝线脓肿;结膜囊肿;角膜小凹;睑裂异常;出血;术后过矫欠矫[3];如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3 术后用无菌沙布包眼盖眼1~2 d,术后盖眼可以减少眼球运动,减轻术后反应,缝线刺激及流泪;术后配戴防护眼镜,预防患儿双手揉眼或睡眠时双手揉眼伤及眼睛。

4.4 预防术后感染 局部滴抗生素滴眼液或眼膏预防感染,局部常用广谱抗菌眼药,可以选用庆大霉素滴眼液、环丙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滴眼,3次/d,如果发生结膜炎,要进行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查下指导更换用药。

4.5 出院指导

4.5.1 健康教育 术后两周内不能淋浴,3个月内不能下水游泳,注意眼部及周边卫生。嘱咐患者3个月内避免过度用眼和剧烈活动。

4.5.2 指导患者出院后按医嘱用药 按医嘱及时使用药物,用药前要洗手,正确滴用眼药水,涂眼药膏,用2种以上眼药水,每种间隔10~15 min,抗生素常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滴眼液、环丙沙星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滴眼,四环素可的松眼膏,3次/d,连用1个月。

4.5.3 出院后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术后第5天,2周、1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后第5天拆除结膜线。复查内容:视力、眼位、结膜伤口、双眼视功能(同时视,中心融合,立体视)。若有弱视及屈光不正者,三个月后进行散瞳验光、配镜及长期的弱视治疗。

4.5.4 饮食指导 术后初期吃易消化,纤维多的食物,恢复期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加机体免疫力,加快伤口愈合。

5 讨论

少儿斜视是引起弱视的原因之一,治疗少儿斜视是治疗弱视建立双眼立体视的重要方法,少儿斜视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是斜视矫正手术。无论护理学科如何发展,永远改变不了以患者为本的核心[4]。对3~10岁儿童进行斜视矫正手术,要取得患儿的合作,术前术后要与患儿结交朋友,让专一的护士成为患儿信得过的朋友,消除恐惧,让患儿有安全感,取得患儿的合作,患儿进入手术室时哭闹,会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对麻醉不利。本组3~10岁儿童进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术15例,有3例进入手术室时哭闹,均为学龄前儿童。苗金红,杨红玉[5]报道,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术共36例,进入手术室时哭闹者4例。张晓霞、郑英,楼鲁萍[6]报道,采用医院游戏的方法让儿童在医院里能玩到布娃娃和各类不同的迷你型听诊器、注射器、血压计等玩具物品,消除恐惧,增强患儿合作,经统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资料表明,童年的不愉快经历会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7]。如何提高儿童手术的合作度,有安全感和亲切感,让幼儿进入手术室时不哭不闹,减少幼儿的不良情绪,是医护工作者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旭虹,等.成人屈光弱视的疗效分析.眼视光学杂志,2003,5(1):45.

[2] 陶晗,张宁,陈奇妙.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区30所幼儿园1 745名儿童视力状况调查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7,2(23):74-75.

[3] 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1-765.

[4] 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交流的原则和技巧.中华护理学杂志,2002,36(11):875.

[5] 苗金红,杨红玉.全麻下斜视矫正术患儿的术前访视技巧.中华护理学杂志,2007,42(2):171.

斜视手术范文5

[关键词] 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R77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68-02

据报道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发生欠矫现象并不罕见[1]。严重时常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有关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治疗效果的报道较少。我科共为38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欠矫患者行二次手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5月~2010年5月我院共收治55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欠矫患者,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5~46岁,平均25.3岁。按外斜视轻重程度分为低度组和高度组,33例≤24°为低度组,22例≥25°为高度组。

1.2 手术方法

使用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及0.4%盐酸奥布卡因局部麻醉。一般以最大斜角设计手术量,斜角≥25°者,在两眼行对称性手术,一般作双外直肌后徙加双下斜肌后徙术;斜视角≤24°者,在斜视眼作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集合不足者以加强内直肌为主,分开过强且无外展受限者以减弱外直肌为主,伴外展受限者以减弱对侧外直肌和(或)加强同侧内直肌为主。在患者穹隆部结膜处做切口,锐性分离结膜下组织,勾全内外直肌,使用可吸收缝线做双套环缝线,以其所在的附着点为基准行截除及后徙术,在术中坐起行映光、交替遮盖检查及眼球运动检查,依据检查结果,调整缝线松紧,同时注意不影响眼的水平运动,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球结膜切口,术毕结膜囊内点抗生素眼膏,加压包扎。术后6周复查手术疗效。

1.3 疗效判断

依据文献[2]:术后斜视角在±15内,眼球水平运动无明显受限,水平20°之内眼球运动协调为正位。术后续发内斜视,三棱镜度数>+15为过矫。仍有残余外斜视度,三棱镜度数>-15为欠矫。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库,应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对两组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术后6周复查双眼斜视。低度组33例中,正位30例,欠矫2例,过矫1例;高度组22例中,正位13例,欠矫7例,过矫2例。两组欠矫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治疗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共同性外斜视不仅严重影响双眼视觉功能,而且影响患者的容貌,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获得术后正位,但是外斜视矫正手术后欠矫现象多常见。甘晓玲等[2]报道397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在手术后均为正位情况下,6周后复查出现112例有外斜视。马少青等[3]报道163例共同性外斜视术后1周正位138例,8周时仅90例为正位。本组报道的55例共同性外斜视二次手术后,6周时出现8例欠矫。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几点相关:①人眼适应能力非常强大,对外斜视有一定时间的控制力,检查结果往往较实际度数偏小,术后即时矫正正常患者,一定时间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外斜视复现,这是外斜视首次及二次术后欠矫的主要原因。②手术时患者精神紧张及局麻时由于麻药对眼外肌的麻醉作用的影响,在术中显示过矫,甚至出现同侧复视现象,这时手术医生往往减小原手术设计量。③二次手术患者眼部组织粘连、手术视野不清等原因造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度组患者欠矫率明显低于高度组患者,与报道一致[4]。很多眼科医生都同意外斜视应少量过矫,以求得较好的远期效果与功能的恢复。Raab等[5]认为宜做10~20过矫为宜。笔者认为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二次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术中分离应细心,充分止血及松解过度粘连组织,以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②过矫者应综合考虑复位情况手术时适量调整;③欠矫者在手术时宜适当过矫,但量不宜过大,以防眼球运动受限并出现非共同性;④做好术前检查,可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术前做好手术设计方案及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

[参考文献]

[1]甘晓玲,郭静秋,刘海华.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后的远期欠矫[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3,11(4):160,163.

[2]甘晓玲.斜视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6,4(4):145.

[3]马少青,郑绍斌,林发森.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11(4):23-24.

[4]王润彪.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正位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4):353-355.

[5]Raab EL, Parks MM. Recession of the lateral recti: Early and late postoperative alignments [J]. Arch Opthaimol,2004,82:203-208.

斜视手术范文6

1 普通手术器械管理

1.1 手术器械一律由手术室负责请领,保管及统一使用。

1.2 手术室订购常规手术器械先听取专科意见。

1.3 手术器械包括手术所需进行组合。

2 外来手术器械管理

2.1 厂家手术器械相对固定,为便于使用和管理签约1~2家。

2.2 使用厂家器械前,厂家应对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以掌握器械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方法。

2.3 厂家原则上不进入手术室,如必须现场指导器械使用时应事先对厂家人员进行相关无菌技术操作培训,初步了解手术室环境和无菌要求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4 厂家手术器械在手术前一天送手术室,并与器械护士共同清点后灭菌。

2.5 手术室不负责保管厂家手术器械,手术结束后及时取走。

3 无菌敷料间器械的管理

3.1 防止器械丢失 每个器械包由各种器械固定数量,手术对由洗手护士提前20 min上台唱点,由巡回护士逐个进行登记:包括器械上的螺丝等小物件,闭切口前后及缝合皮肤,按操作常规严格认真逐项查对,手术后洗手护士刷洗(包括溶酶的浸泡、除锈、上油),器械室护士打包放置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卡并签名,器械一旦丢失及时查找,并列入科室的质控管理,避免器械包内器械无人查找,无处查找局面,器械室护士应为第天早晚两次清点,无菌敷料室内的数量,防止丢失。

3.2 严格借物制度 建立借物登记本,白班借物必须经护士长同意,夜间根据情况请示护士长,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如未及时归还由器械室护士追查。

3.3 器械的保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手术特别是手术损伤的认知程度提升,内窥镜普遍被大家认可,近年来腔镜手术呈快速上升趋势,而且遍及各个临床科室,从最初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阑尾切除到现在的脑室-腹腔分离术,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腹腔镜下修补胃穿孔修补、肾囊肿去顶减压、疝囊高位结扎、子宫全切次全切等等。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开展,器械的清洗灭菌也逐渐被大家所重视,为此我院购置了低温等离子无菌柜对腔镜类、 激光灯带有官腔且精密仪器进行灭菌,达到了很好的灭菌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精密仪器管理:在使用和刷洗时轻拿轻放,尖端避免接触碰硬物,打包时应置于用器械托内,利刃部分用硅胶管套住保护。

3.4 定期检查 每天由器械室护士检查有无过期,对过期的器械包应重新放置化学指示卡重新灭菌,器械室护士每日到手术间下洗手护士交流器械准备情况,手术结束后及时反馈、定期征求手术医生关于器械方面的建议与意见,了解每个手术医生的习惯及时调整器械。

3.5 器械室内器械管理

分门别类的将器械放入柜内并建立完整的账本,各类器械每月保养一次,保养时全科护士共同参与,互相交流保养心得,以使年轻护士尽快掌握器械的使用方法,避免长期不用而造成器械脱节破坏,器械保养后如有残损应及时请领以保证手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