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难忘的一件事300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难忘的一件事300字范文1
寒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莫过于我的生日。
二月三日是我的生日,那一天我非常开心,妈妈一大早就给我预订了一个大大的蛋糕。我约了尹学谦、陈栩、陈戬博、张芷琪、彭程浩晚上八点半来我家玩。到了晚上八点半,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各自捧着礼物来到了我家,他们都纷纷向我祝福:“祝李俊乐生日快乐!”我高兴地说:“谢谢!”然后,爸爸妈妈在大厅里招呼同学的家长。我把我的同学带到我的房间,尹学谦和陈戬博玩电脑、我和彭程浩下象棋、张芷琪和陈栩下围棋,到了十点,我们一起在蛋糕上点着九根蜡烛,然后,我们围着蛋糕唱生日歌,我在心中许了一个愿望:我希望我考试第一名。然后我们一起吃蛋糕,我不小心把蛋糕沾了一点到鼻子上,同学们看见了,哈哈大笑。
这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
难忘的一件事300字范文2
童年像一片沙滩,里面有着许多散落的贝壳似的记忆。其中,那一次惊险事件最让我难忘。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堂弟在一片贫瘠的黄土地上嬉戏玩耍。我们一会儿跑步,一会儿“打仗”,玩得非常开心。当我们走到一条乌黑而发着臭气的河边,我和弟弟不禁捂住了鼻子,“哥哥,这是什么呀?”弟弟跳上一处高一点的土坡上问我,“听妈妈说,这是化粪池流下来的。”话还没说完,只听见弟弟“啊”的一声,不好!弟弟滑脚滑下去了。这条“河”岸与我站在这上面成90度角,也就是一个直坡,如果弟弟掉下去了,可能就要掉到臭水沟里。幸好弟弟滑下去时抓住了一把草,才没掉下去。弟弟焦急地喊:“哥哥,救命!”,我连忙抓着弟弟的另一只手,用力往上一拉,不行,我又使出吃奶劲一拉,啊!弟弟总算爬上来了。看他那狼狈的样子,我真是哭笑不得。
这次“惊险事件”真令我难忘!
难忘的一件事300字范文3
关于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300字1
今年,我们有了一个特别的寒假,因为受到肺炎病毒的侵扰,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小朋友只能呆在家里,所有的行程全部取消,出门还要戴口罩,勤洗手,勤换衣服。
本来要上的兴趣班也被取消了,一开始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好舒服啊,慢慢地就会觉得很无聊了。这时候,妈妈和我一起制定了生活计划,每天按时学习,按时锻炼,偶尔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画画、读书,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我渐渐地适应了宅在家的生活。
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学习都是去学校听课,现在是在线上学习,在电视上听不同老师讲课。我们每天都要带着和上学一样的心态去学习,边听边做笔记,尽量在课堂上消化掉课上的内容,课后及时完成老师和妈妈布置的作业,这样开学后我们就能很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了。在学习中,如果我有不理解的内容,爸爸妈妈就指导我,当然他们离开校园太久了,难免也有出错的时候,我也会及时提出纠正,共同探讨。学习是没有尽头的,也是没有捷径的,唯有刻苦勤奋才行,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田野里的油菜花、院子里的海棠花正盛开着,我想: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疫情的战斗也即将取得胜利。
关于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300字2
为了要把寒假生活的丰富多彩,杨老师要求每位同学去回民街品尝陕西的特色小吃,感受古城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天阳光明媚,我和妈妈便来到这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回民街。回民街的街区由北广济街、北院门、西羊市、大皮院、化觉巷、洒金桥等数条街道组成。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有近300多种特色小吃,每样都让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我和妈妈是从北广济街进去拐到西羊市,再转到大皮院,最后再拐到北院门街。现在就让我由南向北开始陕西特色美食之旅吧。
首先来到北广济街南口的“文吉锅贴馆”,这儿的口啤一直很好,一大早好多坊上附近的人都来他家排队吃锅贴,他家在做锅贴时特别讲究要求,每个锅贴皮都擀的薄如纸,馅料更是讲究牛肉配韭黄,包好锅贴个个都像江边飘荡的竹筏,放在大大的平底锅中慢慢地煎等两面都煎成金黄色就可出锅了,轻轻咬一口外酥里嫩特别好吃。
关于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300字3
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寒假!正当我在写作业时,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要出去玩,你快点把作业给做完。”说着就离开了。我一听,高兴得蹦起来,差点摔倒了,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完了。
下午,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去月亮湾玩,一路上我们叽叽喳喳,有说有笑,快乐得像飞出笼子的小鸟。
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这里的风景真美呀!河水清澈透明,像一面镜子。两岸枯黄的垂柳在风中随风摇摆,路上还有亭子、小桥,真是风景如画!这样的风景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其中的两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意思是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湖面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
咦?那是什么呀!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那这只凤凰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其实是由园丁叔叔阿姨用灵巧的双手修剪出来的。继续向前走,前面是一片沙滩,是儿童们的乐园,你瞧!有的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有的在玩沙堆,有的在河边玩水,还有的在玩滑滑梯……
一直玩到傍晚,我们都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月亮湾公园。朋友们这就是我的快乐寒假,你们是怎样过的呢?
关于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300字4
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开始燃放鞭炮和烟花。美丽的烟花在天空绽放,仿佛在对我说新年快乐。放完鞭炮,我开始燃放孔明灯笼。孔明灯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当时诸葛亮用它来传递信息。
先打开塑料袋,小心打开孔明灯笼,不要弄破它,否则会漏气,使他不能飞。然后在孔明灯笼里面的铁丝上固定一块蜡,然后让爸爸用打火机点燃蜡。当蜡是正方形时,最好照亮正方形的对角。当蜡点燃后,让爸爸妈妈小心地拿起孔明灯笼的上两个角,把它分成两半。孔明灯笼渐渐膨胀起来,然后用手拿起孔明灯笼的下圈,慢慢举起孔明灯笼,渐渐放开,孔明灯笼飞向天空,慢慢地飞向天空空,远远地空,就像夜晚的一颗小星星。
向孔明彩灯许愿:我希望我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
关于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300字5
在缤纷多彩的假期里,有人可能去了花海,有人可能去了海边,有人可能去了北京......而我们一家去了一个旅游区,你猜是什么旅游区,到了站就告诉你。
到站了,我听到了不远处传来庄严雄伟的歌声,顺着这条路走去,看见一个知青博物馆,所以这里叫做知青旅游区。知青博物馆虽然没我想象的那么大,但里面的东西很多,一走进去,妈妈就对我说:“看,这是马灯;瞧!这是人们用来挡雨的蓑衣斗笠,以前的人太穷了,一把雨伞都买不起,所以自己编蓑衣斗笠;这是以前人们用的杯子,虽然很老土,但可结实了。”
过了好久,我们参观完了。来到四姑婆家,我原以为农村房子又窄又小,没想到四姑婆家又宽又大、一尘不染!我高高兴兴的在舒适的大沙发上躺了一会儿,又要去天梯了。
一眼望去,天梯好高哇!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于是,我们登上了天梯,我迅速上天梯,“哇!真美。”我惊讶地叫了起来,我坐在亭子里,望着那油画搬的风景,这一片黄、那一片绿,还有一条清澈的河,远远望去,这条清澈的河就像围在田间的腰带。妈妈叫我下去了,我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儿。
啊!那次游玩真快乐,现在想起就像是昨天发生的。
关于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300字6
早就盼着到华丰去过年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二伯伯家的铭铭哥哥也放寒假。我们能在一起快快乐乐地玩一番。
终于盼到这一天,1月30日下午,二伯伯专程到泰安接我和爷爷回华丰,我高兴极了。妈妈帮我准备了换洗的衣服和感冒药,大约下午两点钟我们乘一辆红色轿车开始了去华丰的征程。
到了华丰后,铭铭哥哥早就等我玩了。他提前准备了我们俩都能玩的礼物——一支漂亮的激光枪。刚开始我不知怎么打,老打不中,原来是我不懂得怎样瞄准转盘,等哥哥教我如何打以后,我的命中率慢慢地提高了。后来,二伯伯告诉我要学会“三点成一线”。意思是说枪的缺口、准星和转盘上的红点,要形成一条直线才能打中,转盘才能转起来。我按照二伯伯的指点,进步更快了。
这件事,是寒假中我最愉快的一件事,我永远不会忘记。
关于寒假里的一件事作文300字7
寒假——那一天我一直盼望着,它总是来之不易,但去而匆匆。所以寒假期间发生的每一件有趣的事情,我都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味。这个寒假,最难忘的是除夕。
晚上,我吃完饭,去了他的祖母。奶奶来了很多人,所以加了很多我的好朋友。我们捉迷藏在一起,烟花。。。我最难忘的是与我们的焰火。
我们有”杀手级应用”而我的”杀手级应用”就是魔法子弹。看!我点燃了导火索,发出五彩缤纷的火花:有红,黄,绿,蓝。如果你看到,你会惊讶!它们一个接一个地飞向天空,仿佛星星向我快乐地眨着眼睛。
难忘的一件事300字范文4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愉快而又充实的暑假,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一暑假周记3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暑假周记300字1今天是我在暑假里最有收获的一天,我学会了打乒乓球,我请刘玉坤教练教我打乒乓球一开始我的球技很差,但自从我专心练球后,球技便有了明显的提高,还让我明白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记得刚练时,我没有耐心,每隔十分钟就要休息一次,教练告诉我球要多练,于是我就下了点功夫练球,但刚练几天,指头上就磨出了水泡,疼得我嗷嗷直叫。我一直说:“不练了,不练了!”这时候,教练走过来告诉我做什么事情都要付出代价的。他把手伸出来让我看,我一看惊呆了,教练的手已经全部变形了,他又让我看了看他的球拍,球拍上,他的无名指已经在上面深深的按下了一个“洞”。
教练的手和球拍,让我明白了,只要工夫下得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从此,我便努力学球,这不,球技又进步了许多,这就是我暑假里最有收获的一件事。
高一暑假周记300字2今天上午,我们到天虹百货买菜。
我和妈妈到了买菜地方,那里有水果和蔬菜,水果有桃子、雪梨、龙眼还有葡萄等水果。蔬菜有西红柿、黄瓜、土豆还有辣椒等蔬菜。
我帮妈妈拿过菜去过称打价钱,因为我的手太小不能一下帮妈妈选的菜全拿去过称,所有我一个一个的拿,过称机的服务员是个姐姐,我把东西拿给她称,过了一段时间每次我拿东西去称,我就想那个姐姐肯定觉的很烦,因为我拿了大约20次东西过称,所以我觉的那个姐姐肯定很烦,过了一段时间换了个男的服务员,我觉的那个男的服务员不好,因为我每次拿东西给他称,他称完了随手一扔,所以我觉的这个服务员不好。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终于买好了东西,然后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高一暑假周记300字3暑假里,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啊!能跟爸爸妈妈去长城游玩,能和小伙伴们玩耍、还能看电视……可最忘不了的就是学会了溜冰。
在暑假,姐姐送给了我一双溜冰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回到家,我连忙穿上溜冰鞋,扶着椅子,慢慢地站了起来,心里就像有只兔子一样,蹦来跳去,生怕会摔倒!接着,好不容易迈开第一步。突然,身子一扭,向前一滑,辛亏我扶着椅子,可屁股还是挨着了地,“哎呦呦”真痛啊!我又扶着椅子,坚强地站起来,然后,缓慢地蠕动双脚,和蜗牛爬行差不多。
经过了无数次的摔倒、爬起、再摔倒……就像姗姗学步的娃娃一样。在我的努力下,在爸爸妈妈的呵护下,我终于学会溜冰啦!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这成功毕竟是我用一颗颗汗水换来的呀!
溜冰是我快乐的源头,暑假更是难以忘怀的!
高一暑假周记300字4暑假已经已经来了,然而我是否能够过一个快乐的暑假,这完全取决于我的表现。如果我好好听妈妈的话,把每天该完成的暑假作业完成,那么我便能够享受我自己的暑假时光了。
我每天学习的时间被安排在了上午,因为妈妈说这是一天之中最适合学习的时间了。每天上午我都得把作业完成,不然下午我就不可以看动画片了。记得有一次我没有写完作业就出去玩了,最后受到了妈妈严厉的批评。我今天的作业已经完成了,下午的动画片时间已经开始了。
首先我将电视机的电源插好,迅速在冰箱里拿出冰凉的椰汁,踮起脚尖在冰箱上面拿走了美味可口的饼干,开着风扇,拿起遥控器,享受着小学生暑假拥有的无限快乐。
我舒服地坐在沙发上,喝着甜甜的椰汁,吃带着糖好吃的小饼干,看暑假热播的萌学园,心灵花园的一朵快乐的花已经绽放,感觉我真的好幸福,这个下午让我真开心,好像得到了永恒的快乐
高一暑假周记300字5早上八点半,汽车准时把我们送到了华山的脚下。导游说,华山十分险,我们要穿登山鞋才能登山。
开始登山时,导游又说:“华山有东、南、西、北、中五峰,爬哪座山峰由你们自己挑。”我们一家选择的是登西峰。我们先乘索道到北峰,爬上北峰顶,在“华山论剑”处做了一回侠女,再继续爬西峰。我和爸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前进,把妈妈丢下老远。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和爸爸走到了天梯的位置,我们等待了一会儿,妈妈才一拐一拐地上来,原来妈妈的脚疼得厉害。于是我和爸爸便向天梯冲刺。
我看见天梯很陡,足有九十度,是由几条铁索组成的,便想打“退堂鼓”。爸爸一把把我抓过来,说:“双手抓住铁链,眼睛看上面,爬上去。”唉,父命难违,只有爬了。
没想到,这么陡的坡居然很好爬,我便有了信心,心想:这么陡的坡我都爬了,还怕什么呢?我一鼓作气,爬过了苍龙岭,爬到了“云海”。我站在围栏边眺望远处,正如爸爸所说的“华山天下险”,那山崖居然是笔直的,令人看了头发晕。虽然华山很险,爬山很累,但我觉得:峰顶的美丽风光在山底是永远看不见的。
高一暑假周记300字6假期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作业也在一点一点的减少,对于假期来临时的喜悦早已消失殆尽。本以为放假了,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场,放松一下自己因学习而紧绷的神经,可事与愿违。
在暑假刚开始时,我整天的泡在网上,日子久了,也觉得没有了乐趣,可又不知道没有了电脑该干什么。哥哥报了补习班,经常向我埋怨没有了自由;姐姐是个好学生,早已把自己的暑假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都很充实。而我,却因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定暑假计划也没有参加夏令营或者是补习班,可现在,唯独我的暑假是那么的枯燥乏味。妈妈也怕我整天的坐在电脑桌前,给我规定了上网时间,是该给自己制定一份计划了。
暑假的每一天都是平淡无奇,没有值得记录的瞬间,也没有令人难忘的事情,我还因此去问姐姐。姐姐告诉我说其实每一天都不一样,每一天都有值得记录的刹那,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我问她这算不算得上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啊!姐姐笑着说当然了,我妹妹上初中了才刚学会写日记,难道不值得写吗?
暑假的日子虽然平淡,但是饱含乐趣啊!用心去体会,每一天都是令人难忘的!
高一暑假周记300字7今年暑假我们全家要去参加一场“家庭智力比赛”。对于这场比赛我充满了信心,因为我的爸爸数学超厉害的,我听说他的高考数学考了一百四十多了,而我的妈妈是一个大学语文老师。
而我自然也有我的优点,我的爸爸妈妈都夸我是个机灵的孩子,一想到这里我更加有信心了。今天就是家庭智力比赛的日子了,虽然一直都很有信心,然而真正要开始的时候,心里有多了一丝丝的紧张。
等会儿我就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比赛了,希望我们能够超水平发挥,获得冠军。
比赛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害怕,因为我觉得别的家庭组合都很厉害,我害怕我拿不到第一名。比赛的过程中我的爸爸妈妈表现得都很好,都怪我平时看的书太少了,连《鲁滨逊漂流记》都没有看过,结果没有回答对。
难忘的一件事300字范文5
现实中的李晏与书扉页上的照片给人的感觉有不小的反差。照片上是一个严肃、深沉的艺术家,让观者有明显的距离感;现实中的他又回到了普通人的状态,一个即将53岁的中年男人,国家单位里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1982年高中毕业后,李晏经父亲的一位战友介绍,进了新华社。这位叔叔问他想做什么,他因为爱看书,选择了图书管理员。当时这是一份“各方面都不错”的工作。阅览室是仿照苏联一家图书馆装修的,绿地毯,绿绒墙纸,“非常漂亮。”
李晏自己觉得他更像“上一辈的人”,“在一个单位里头工作一辈子”。这30多年里,他的工作内容从未变过:整理报纸,给杂志贴书签,将它们分门别类放到架上。他也不喜欢变化,曾经有过好几次换工作的机会,都被他随手推掉了。业余他也做点剪报,房间里有几大箱,都是他从废弃的报上剪下的关于戏剧的新闻。他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弄得整整齐齐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愉悦感,所以从不嫌累,也不嫌烦。
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李晏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他的收音机,调到北京文艺广播。他管理着一间110平方米的阅览室,里面6排书架上放着300多种报纸和杂志。阅览室在一幢二层灰砖墙壁、红色廊柱的小楼里,1913年,这里是中华民国议员们办公的地方。到下班前,收音机一直开着。“也是个响动吧,要不然这屋子里头静悄悄的,挺}人的。”以前下班后,阅览室里坐满了人。搬到这幢老楼里之后,因为没有座位,阅览室只有每周二、周四两个下午接待借阅的读者―每次也就四五个人而已。一些报纸、杂志停刊了,一些因为实在没有人读,他主动砍掉了。
生活里总需要一个消遣。李晏的消遣是看戏,拍现场剧照,一拍就是30多年。黄磊有次对他说:“一个人蹲在涞紫路⒋簦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人们可能以为他有病,但如果他坚持30年,就成为一个事件了。”
一个坚持蹲在树底下发呆的人。
所以李晏有时会有时空错乱的感觉。大约五六年前,有次他在剧场里碰见一个女孩,女孩和他打招呼,见他面露迟疑,说,李老师你是不是不记得我了?我是那谁谁谁啊。听名字他这才想起,这女孩几年前在《暗恋桃花源》剧组里做过三四个月行政助理,给大家安排食宿交通。你不是去澳洲留学了吗?李晏问。什么留学啊,我留学回来都两年了,我都结婚,都生孩子了。“我十年都没有任何变化。有时候挺羡慕别人的,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变化。”他看着别人变化。
1980年代,刚做图书管理员的李晏还不安分,一门心思想着通过考中戏“找一个好像更接近我想法的职业去做。”他每部新戏必看,看的时候随手拍些照片。1993年,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两位戏剧导演:牟森和孟京辉,这之后,他们有戏都找他去拍。他整天和孟京辉混在一起,不是看戏,就是喝酒,饭桌上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更多的戏也因此找到他,请他过去看戏,拍照。他眼看着一个个名字从默默无闻、名气不大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他拍过姜文的毕业大戏―当然那时根本不会知道姜文是谁,也见过“尚不知名”的北京人艺演员濮存昕、毕业大戏舞台上的陈建斌和羞涩的大二女生袁泉。
旁观了太多的“名”,李晏现在觉得“也就那么回事”,“而且你说张三比李四有名,那还有比张三还有名的呢,你要这么去比的话,你就觉得自己越来越绝望,越来越不幸福。”他也见过野心大过才华的年轻人。他对这一类人的痛苦的态度是:活该―“你连把砍柴刀都没有,都没磨好,你还想上山砍柴,那没准儿就被老虎给吃了呗,这很正常。”
他也见多了离开。被誉为“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的代表人物”的牟森在巅峰时期选择了隐退,现在做讲座用的介绍是“曾经的剧场从业人员”。李晏猜测,他的离开有一种可能:他对“人”越来越失望,而戏剧又算什么呢?孟京辉早期代表作品《我爱×××》的编剧和音乐设计黄金罡后来“消失得无影无踪”,多年后李晏从朋友处得知,他“一直匿藏于蓉城,靠炒股维生”。有的则彻底告别了人世。关于“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贾宏声,李晏记忆中的是一个画面,一次话剧散场后,他和他打招呼,他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走路像在云中漫步。再后来,他都是在新闻中听说他,主演了一部新电影,主演了一部新话剧,自杀。
李晏有时会感到恍惚,一切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他在书里记下了诸多清晰如昨的私人记忆。某场戏演出结束,参加聚会的何勇喝到兴起时跳上桌子,从这头跑到那头,踩翻了好几张桌子;他扶着喝多了的刘震云到公共厕所去吐―“那天一直下着蒙蒙细雨”;他骑着三轮车帮牟森搬家,骑到军博时停下来喝汽水休息,“汽水是北冰洋的,三毛钱一瓶”;孟京辉在酒精的作用下讲“毕业后如何百无聊赖地坐在学院小操场边的台阶上看着师弟师妹穿梭”;朋友吃饭时突兀的问话:“有一次看完戏在这儿吃饭,有个拿一把古董宝剑的哥们儿叫什么来着?”―那是他已经多年没有联系的另一个朋友。
李晏的人生准则是舒服。一直没有结婚,原因也是,“哎呀,那种日子,我想想都头疼,整天得为孩子做各种打算,太麻烦了。”他7岁时从山东烟台搬到北京,在建委大院长大,家庭条件优越,从未意识到“生活是一个什么事儿”。“你像我小的时候,60年代的时候,那时候物质生活多匮乏呀。我居然能把奶糖什么的给扔到玩具箱里,结果那个玩具都黏在一块了,我姥爷还得给我洗。”
难忘的一件事300字范文6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时间过得越久,往事沉积到心底越深,越动情。在我高三那一年的夏天,我最亲爱的、年仅57岁的妈妈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整整30年了。最近,在哥哥家里发现了妈妈给我们留下的一个物件,这个物件也许是妈妈去世后,留给我们家里的唯一一个物件,那就是我30年来未曾看到的妈妈留下的一杆秤。
睹物思人,这是一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秤,当我看到它的时候,内心却感到非常地温暖和无比地亲切,犹如妈妈还在,好像我又回到了妈妈的身旁。时光一下子穿越了,把我的思绪拽回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那个年代。在一起共同生活了19年,这19年里,我和妈妈度过了我的童年、我的少年和我的青春岁月。和妈妈在一起的一天天,一岁岁,总是那样地美好,总是那么地难忘。听姐姐说,这杆秤是爸爸妈妈结婚时买的,现在想想已经有50多年了。虽然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旧物,但是在我们家里,在我们姐弟五个孩子的内心,它却比文物还重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流转和岁月变迁,妈妈留下的这杆秤,始终悄悄地、静静地陪伴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姐弟五个孩子一天天地长大。
记得在我小的时候,这杆秤在妈妈的手中,使用率非常高,每次家里买回什么东西,妈妈都会用它秤一下。妈妈是一个心灵手巧且刚强能干、勤俭会过的女人。妈妈头脑灵活,算术非常厉害,妈妈使用秤,能把秤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杆秤成了我们家中必不可少的物件,成了妈妈最信任、最依赖的小帮手。小的时候,我们全家在县城居住,每个月都要到镇上的四粮店去买按人口分配的供应粮,那个时候买粮要用粮本,大米和白面供应很少,非常地金贵。白面吃的是那种黑黑的七五粉,精粉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供应一点。每次买回来的米和面,妈妈都会用她的这杆秤称一下,放到外屋的架子上,做到心中有数。妈妈给我们做饭时,很少蒸饭,基本上都是捞饭,因为蒸饭不显数,而捞饭显数,显着量大。那个时候,只有招待客人的时候,妈妈才会做点二米饭,那时候我记得二米饭中的大米粒,每一颗都是晶莹剔透、油光发亮的,心想那要是吃上一碗大米饭,该有多美,该有多香啊!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前院养了一口大白猪,到年终时猪能长到300多斤,那是勤劳的妈妈从小猪羔养大的。记得在寒冷的冬天里,早上天还没亮,妈妈就起来,劈子,点炉子,烀猪食。过年杀猪的时候,猪肉就是用这杆秤一斤一斤u出去的,家里都舍不得吃。妈妈精打细算,用卖猪的钱,供我们姐弟五个孩子上学读书。家的后院不算大,妈妈每年都能种点蔬菜和玉米,秋天茄子、柿子、黄瓜等蔬菜下来的时候,我陪着妈妈推着小车,拉着青菜,到城郊清真寺附近的市场上去卖点钱,来贴补家用。当时妈妈就是用这杆秤,把她自己种的心爱的蔬菜卖出去的。妈妈每年做的豆瓣酱非常好吃,远近闻名,记得妈妈也是用这杆秤称的黄豆和配料,计算好数量和重量,然后按发酵后的酱块制作大酱。那时候的夏天,我经常从家里的后窗户跳到后院,拔几根妈妈种的大葱,来个大葱蘸大酱,就着妈妈熬的苞米碴子粥吃,别提多香了。这杆秤还成了邻里们互助友爱的工具,经常有隔壁的胡姨、李婶、王姑向妈妈来借秤用,妈妈每次都热情地、爽快地借给她们。在整个胡同的小巷子里,妈妈是个热心人,愿意帮助别人,胡同邻里那些婶婶们、阿姨们和妈妈处得非常融洽,她们几乎都和妈妈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如今妈妈已不在了,幸好妈妈的秤还在……
沐德怀惠:萧瑟秋风今又是
――怀念我的故乡德惠
题记:德惠位于松辽平原腹部
地带,沃野千里,耕地广阔,为我省粮食农作物主产区。著名的松花江支流饮马河流经县域,清末时期,河东为怀惠乡,河西为沐德乡。宣统二年(1910年),经吉林巡抚陈昭常奏请朝廷批准,辙乡建县,取沐德、怀惠两乡之尾字,始称此地为德惠,隶属于长春府。
1986年的9月14日,我背起行李,带着家里给的35元钱,只身一个人从德惠县城来到省城长春读书,屈指一算,已29年矣,那一年我19岁。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在这近30年的岁月里,几番风雨,几度春秋。虽几经社会事物的变迁,也深深感受到许许多多的人间冷暖和世态炎凉。然而,对故乡德惠的怀念,就像一首歌写的那样:“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绿色的河,心儿是年轻的太阳,思念是生命的火……”天真顽皮的少年时光,懵懂苦涩的青春记忆,焚膏继晷的读书生活,澎湃激扬的伟大理想,随着岁月的洗礼和时间的流逝,大浪淘沙,潮起潮落,历久弥新。
一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县农机公司的购员,母亲是镇农机修配厂的修理工,家里姐弟5人,我是最小的孩子。小时候,大家都称我为“二小子”,有时也叫我“小二”。父亲为人敦厚豁达,勤俭敬业。当了28年的采购员,走遍全国多个城市,没有丢过一分钱,对农机业务非常熟练,如数家珍,每年年终都会被公司评为先进。父亲的知识面很广,能写一手很漂亮的钢笔字。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总是在对我谆谆教导的同时,喜欢给我讲一些他所知道的历史掌故和“大道理”。母亲是一位非常刚强聪慧的女人,卖过冰棍,卖过汽水,40岁时开始学修电机。电机的线路和电路非常复杂,母亲修理电机时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且又快又好,从没有修坏过一台机器。我念的德惠五小离母亲单位很近,放学后我经常到母亲工作的车间,看母亲修电机,然后高兴地和母亲一起回家。记得我上高一时,母亲接了一个修电机的私活,挣了98元钱。为了学好外语,父亲领着我用这笔钱,在德惠五金商店给我买了一台银色的盒式录放机。那时候学生能有一台录放机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我非常珍惜地使用它。多年来几经辗转,现在这台机子已不知去向了,但机子里所放的《妈妈的吻》《垄上行》《外婆的澎湖湾》等那个年代流行的歌曲却一直沉淀到我的心底,成为了我这么多年来最喜欢哼哼的几首歌。
二
记得小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盼着过年,我和哥哥从秋天就开始用玻璃罐头瓶攒“钢蹦”,就是零分钱。埋在自家院子的地下,到过年时拿出来,好买“小鞭”。记得有一年居然攒了二元零九分,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和哥哥都非常地高兴,数着买来的“小鞭”,揣在兜里舍不得放。等到大年三十的早上,天还没有放亮的时候,我和哥哥就激动地从炕上爬起来,穿好厚好厚的棉袄棉裤,出去在家的小院里第一个燃放过年的鞭炮。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划破了大年晨曦的天空,响彻着整个胡同小巷,我和哥哥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不一会儿,各家的鞭炮声也逐渐响了起来。记得那时候的春节,雪总是下得好大好大,天非常地冷,冷得几乎能滴水成冰。小的时候,家里养了一口大白猪,年终时上秤能有300多斤,过年的时候,家里都舍不得杀它卖钱。那口大白猪是勤劳的母亲从小猪羔一点点养大的。夏天的时候,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老德子推着我家仅有的推车子还去郊外挖过一次给猪吃的野菜。记得那一天正好赶上了瓢泼大雨,给我和老德子浇成了“落汤鸡”,推车子的轱辘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掉过了多少次。我是从9岁开始自学画画的,当时是小学二年级,那时候我最喜欢画的就是小人书里的人物,有高尔基、、农民、岳飞和关羽等。姐姐带我上德惠文化馆学过一段时间的素描,因为我不喜欢画素描,喜欢画国画,在文化馆学了一个月就不去了。后来才知道,那个时候,孙文铎老师和王雅萍老师都曾在德惠文化馆工作过。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经常去位于德惠中央街的县图书馆看书学习,看得最多的是《美术》和《江苏画刊》。有一次我发现还有一位同学也在看《美术》,过去和他打招呼,此人叫魏铭睿,他也喜欢美术,后来他考到了艺术学院,我们这些年一直有联系,成为了莫逆之交。
三
我记忆中最深刻、最刻骨铭心的是我在德惠实验中学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这三年时间可以说是我一生中学识与才华的重要积淀。那个时候,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怀揣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抱负,以在长沙学习时的青年为榜样,立下志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琐事与吾无缘。”每天坚持写日记来自省吾身,不让一日闲过,严格要求自己。那时候不知什么是享受,什么是物质生活,也不知什么是苦,只要是能读书学习就行。在我上高一的时候,在图书馆经常读一些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的书籍,最喜欢看《哲学研究》和《历史研究》杂志,当时受西方哲学影响很深。后来又读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哲学笔记》、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艾思奇的《大哲学》等一些课外书籍。当时对这些哲学书籍几乎读不懂,就是硬着头皮去读,凭着兴趣去啃,耽误了不少学习文化课的时间。现在想想,最初哲学启蒙的学习,对我后来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是有很大益处的。高中那时候是不懂格律诗的,但我还喜欢写。高一时曾写过一首诗,曰:“三年不惊,三年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要学庄王,缄默内康。成才在举,天下兴昌。”高三毕业时,母亲刚刚去世,高中毕业照上我还戴着黑纱,记得我在毕业照的背面也曾写过一首诗,曰:“三载济风雨,沧桑累万千。志大无增厚,才疏至今番。朔越复四始,意志铸其间。天地存经理,祝吾去高攀。”我那时心高气傲,不知天高地厚,简直以为自己就是大智大慧了,睿智得可以。3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那真是一段心无旁骛、充满梦想、怀揣理想、奋斗拼搏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