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相声台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典相声台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典相声台词

经典相声台词范文1

2012贺岁电影“又来了”

在2011年的最后一天,一部贺岁喜剧片登陆各大影院,就是《2012来了》。影片以2012年地球即将毁灭为背景,讲述了年轻人在面临末日即将到来时,对自己的爱情和人生所作的末日抉择,以狂欢心态看待末日的到来,上演了一段或浪漫,或让人捧腹的故事。耳目一新的清新阐述,出其不意的喜剧感,末日浪漫的温馨韵味,为中国观众在2012年带来特殊的末日阿司匹林。

为了支持老朋友的银幕处女作,李菁在没看剧本、不知角色的情况下,就爽快地答应参演部贺岁剧《2012来了》,化身为崂山道士,独家揭秘世界末日的到来。得知电影是一部现代戏,李菁心中暗喜终于不用在夏天拍戏时粘贴假头套了。第一天拍摄,按照导演的要求,李菁带了身自己的西装来到剧组的化装问,没想到刚坐下,化装师便开始给他粘假头套。原来在剧中,李菁饰演的是一位混搭式伪道士。造型上,他故意伪装的不好,身着西装,手持自己崂山道士形象的“纸人”,双目圆睁的搞怪表情,从一出场到最后被送回精神病医院,李菁的表演都极具喜剧色彩,让人啼笑皆非。

一句经典台词“2012,人类浩劫,能hold就hola,hold给力”,成为了当下的流行语。而句台词,却是在后期配音的时候,李菁临时改的。流行语是要不断翻新的。由于影片是2011年7月份拍摄的,后期制作的时候,之前说的台词就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与导演沟通后,李菁将原台词临时改编,恰巧的是,口型上也与原台词吻合。像种修改台词的情况,在李菁所参与的喜剧影片拍摄中很常见。

擅长说、学、逗、唱的相声演员,越来越受导演们的青睐,李菁总结出相声演员从事影视表演的优势和劣势相声演员本身长相比较有特点,喜感十足,容易让人记住,从外形上就占了优势;在喜剧表演中,很多时候导演需要一个“包袱”,希望能让观众乐一下,如果按照原剧本演,达不到效果,能够现场即兴加笑料是相声演员特有的优势,相声演员能够很容易的改编台词,添加一些“包袱”,使一场戏变得更精彩:而把别人逗笑了,自己还能继续保持淡定,绝对是长期站在舞台上磨练出来的职业素质,演员经常会有大段的台词需要记,相声演员记词儿快,对背诵大段台词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劣势是相声演员习惯了在舞台上表演时夸张自己的表情和动作,初登银幕时,很容易将表演动作夸张,大银幕上出现的表情就会有些狰狞,显得有点恐怖了。

再也不想演猴了

已经有了不少影视作品的李菁,在他所饰演过的角色中,最具挑战的要数《倩女幽魂》中的暴牙了,也是那部戏,为他后来饰演《大闹天宫》中绿毛猴子一角色奠定了基础。

《大闹天宫》是上世纪6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彩色动画长片。该片作为中国动画片的经典,影响了几代人,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丰碑。2012年,同样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推出的《大闹天宫》3D版,让影迷们大饱眼福。同年3D电影《大闹天宫》的真人版,也将与观众见面。影片不仅云集了甄子丹、周润发、陈慧琳等华语电影中的一线影星,在特效制作上,更会超过《魔戒》,将传统的中国魔幻文化推向国际。影片中,李菁饰演了齐天大圣孙悟空身边的一只绿毛猴子,虽说戏份不是特别多,但对李菁是一次大的挑战,也完成了自己多年来希望参演《西游记》中人物的心愿。

影片拍摄进度很慢,剧中每一个角色造型的化装都是繁琐的,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李菁回忆:“第一次进组试装就用了8个小时,即使经过一段时间与化装师的磨台,化装速度加快,那也需要4个小时,太痛苦了。”每天化装师都要在李菁的脸、鼻子、嘴上粘贴三块为他特制的硅胶,用油彩喷枪,往脸上喷一些味道很刺鼻的色彩,还要带上8颗假牙和蓝色的隐形眼镜。将一片片的“猴毛”粘在头上,穿上皮毛一体的服装,服装中肚子部分还有好几个沙袋,非常沉。整体装束让李菁的行动变得非常不方便,喝水只能用吸管,吃饭前还要先用勺将饭菜分开,再一点点地往嘴里送。

影片筹备阶段,为了在表演上更加贴近动物真实的一面,剧组专门请来了舞蹈和戏曲老师,为所有“花果山的猴子们”进行培训,学习一些猴子的走路姿势和向前蹿的跳跃动作,当然李菁也不例外。脑袋立起来,肩胛骨向下,腰部往下塌。除了课上的学习,课下李菁还通过光盘进行模仿,尽可能在拍摄时将些变成他的“习惯动作”。拍摄都是在摄影棚内完成的,为了加快进度,剧组将他的戏集中拍摄,从头到尾,李菩可谓是“无实物表演”了,他的搭档通常都是甄子丹的替身。样的表演形式,对李菁来说并不陌生,他将种方式与相声表演联系在一起,“在舞台上说相声,就像一台小话剧,一个人经常要完成若干个角色的扮演,其中就涉及到很多无实物的表演。”

与相声的缘分

如今相声火了,到茶馆听传统相声成了大学生和白领们追求的时尚,些相声艺人感染了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观众。李菁就是一位非常具有舞台魅力的相声演员,一出场便得到满场的掌声他的粉丝们自称“菁米”。

李菁并不是出身于曲艺家庭,父母的职业与文艺一点关系也没有,但小时候家里人经常给他放相声、评书的录音,李菁只要一听便不哭不闹。7岁那年,李菁随母亲乘公交车时,向母亲炫耀自己可以将刘宝瑞先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完整的说下来,母亲不相信。于是李菁就在公交车上将刘宝瑞段40分钟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完完整整地说了下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虽然篡改了一些小孩子难以理解的生僻字,把“简短节说”说成“减半截儿说”,但节奏和韵味说得相当到位。车里渐渐安静下来,乘客们都专心地听着他表演段单口相声。

15岁那年,母亲被借调到车管所工作,恰巧遇到了快板名家梁厚民先生,回家就告诉了李菁,李菁当即决定要拜梁先生为师。而当时的他马上要随学校出国学习,回国后再联系梁先生已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来到师父家中,李菁第一次给梁先生展示了一段自学的快板书,梁先生给出的评价是:“虽然姿势不对,欠缺技巧,但是孩子‘心中有板’。”从此李菁就开始了拜师学艺的历程。每天放学后,李菁都会骑车40分钟去梁先生家学习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只有听的功夫,根本学不会,也没有时间练,只能在骑车回家的路上自己琢磨,40分钟的路程,一到家我就会了。练一会儿再写作业,第二天再学新的一段,几乎所有的快板我都是在骑车路上学会的。”

在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期间,在保证学业的情况下,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艺和演出上,大四那年他获得了全国快板书大赛一等奖,个奖让李菁做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放弃大学所学的专业,专门从事曲艺事业。

经典相声台词范文2

连续的演出确实让这个“85后”的演员脸上浮现些许倦容,但舞台却让曹云金更为兴奋。他告诉记者:“我享受这样的生活,享受舞台带来的直观感受。”从艺十三年,曹云金从未有过休假。

撇开这两年春晚的光环,这个乐衷于小剧场演出的新生代相声演员,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诠释着演艺道路。

多面角色曹云金

在舞台剧《大人物》中,曹云金一改往日形象,“光头男”变“高富帅”,有型有范儿,所扮演热血青年,还有点“痞”,有点浮夸,猛一看不靠谱,可在漫长的追逐路上,他执着、仗义,最终成为了“大人物”。

而话剧《分手大师》讲述一个分手故事的同时,也着重调侃了中国遍地是大师的现状。剧中,曹云金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软饭男”形象,该剧演出三年100多场,曹云金分别和瞿颖、代乐乐、刘圆圆三任女主演搭档,先后被三个女强人“包养”。

这是曹云金第一次跨界演话剧,但他并不怯场,“相声和话剧的共同点都是舞台艺术,我都喜欢。我站在这个舞台上已经十几年,舞台的感觉还是有的。而且,关键的是,我首选的都是喜剧,因为他们都是讲的幽默。相声对我演话剧的台词特有帮助,而话剧又能反过来对相声的表演有借鉴”。

除了舞台剧和话剧的表演之外,曹云金还参与了众多影视作品的表演,在他看来,进军影视是他演艺生涯的一种改变。曹云金向记者坦言,表演是其另外热爱的一个行当,能演绎不同人的人生,成就一部佳作,也是其理想之一。

“相声演员是我的一个身份,我也想让大家能看到我的另外一面,就是一个纯粹的演员—曹云金。我希望,无论我从事哪一行,观众都能忘却我其他的身份,而是完全认可我正在执行的角色。”

无论是相声演员,还是影视演员,实际上是共通的。曹云金将这些体验视作其积累素材的方式。他的台词功底来源于相声,但是相声素材又来源于其他各行各业,只有接触的多了,才能把人物塑造的更丰满更真实。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将这些贴近生活的素材融入作品,观众也易于产生共鸣,“这也是相声的创新之路吧。”

激情而保守的曲艺人

位于北京市夕照寺中街15号的金台夕照会馆是曹云金创办的相声小剧场“听云轩”的常设演出地点。每周“听云轩”都有五场演出,周五的晚上,周六、日的下午与晚上,在这里曹云金与他的表演团队都在尽力让观众们开怀大笑。

曹云金认为小剧场是最真实的舞台。“一个演员不上台,也甭说你干的多好,尤其是我们干语言类的,还有演戏、话剧,这是与观众的直接交流,如果你不上台,不见观众,你的能力就退化了,技巧就不够熟练,点就不够准,而且你不知道现在的观众需要什么,你就会被时代淘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不会放弃舞台。我对舞台有一种饥渴,如果在外拍戏两个月不在剧场,回来之后,逮着时间就演,因为上台过瘾。”曹云金说自己一年中有70%的时间泡在了小剧场。

“听云轩”的“云”取自于曹云金的“云”,另外,为了纪念著名相声大师张文顺先生,“听云轩”也与张文顺先生的书斋之名相同。

曹云金从小爱听相声,自称“高级相声爱好者”。2002年,高中毕业的他放弃了进大学深造,听从母亲的话前往北京追随表姐夫郭德纲学艺,郭德纲凭传统相声《卖布头》深深震撼了当时的小云金,于是就正式拜师了。后来为了学习相声,曹云金干脆搬进了郭德纲北京的家中,开始了练功的生涯,“早上5点起床,喊嗓子、唱太平歌词,然后压腿练形体,中午休息一会,下午继续练。”第一个段子30分钟长,他练了足足半年。

2009年初,曹云金已经有经纪人,助理和宣传,还有搭档刘云天。到了2010年,“听云轩”成立,曹云金终于走上了“个体户”的道路。“我不想只做一个草台班子,而且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公司是处理事务的集合体,在公司里,每个人分工不同,各司其职,所有事情都正规化处理,且条理清楚。”

“听云轩”当下主要业务为承办演出,由曹云金亲自带队演出相声,除此之外,还发展其他相关的业务,比如节目制作,影视策划等,其表演团队目前已扩展至20人左右。

由于今年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很多文化产业的小型工作室都渴望获得投资以求扩大公司规模,但曹云金却不会盲目扩张。“因为在目前这个规模,自主的成分会更大一些,希望公司能按照我的规划和设想稳步前进。等公司业务到了一定规模,才会逐步引入投资,用更庞大的人力和物力去发展更大的项目。”

尽管在舞台上的曹云金激情四射,面对观众始终保持十二万分的热情,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保守者”,讲究的是稳扎稳打,就连个人投资也是以保本型的基金投资为主,他信奉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巴菲特曾说过,一个人如果能让自己的资产一年增长15%,那就是饱和状态了,基本上做不到。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百万的话,理想状态下一年增加15万,20年后就会成为2000万,这个数字是相当可观的。”曹云金笑道。

传统相声的革新

就相声艺术来说,曹云金也为“老气横秋”的相声带来了新气息。

有评论说,鬼才曹云金所创作的作品紧跟时代步伐,细致于观察生活,善于把握社会流行元素,并加以融合与创作。在表现形式上,将“相”与“声”两大重要元素完美结合,使传统的语言艺术,通过形象的表演,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其连续两年的春晚作品来看,就十分贴近生活且对一些社会现象玩味儿颇深。

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现在的相声“老气横秋”?曹云金解释道,相声这门艺术,就是当年流行元素的集合,是几代相声艺人语言智慧的结晶,打个比方,当年的相声里很多唱戏的桥段,因为当年听戏是最流行的,相声应当是一门时尚的艺术。而如今的相声很多太固守于传统的内容,不知道变革更新,自然就跟不上时代。

曹云金认为,对于传统相声,实际上是要继承传统的包袱结构和技巧,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内容上一定要结合当今的潮流,反应现在的东西,这才是相声的发展之道。

经典相声台词范文3

2007年9月,冯巩在电话里无意中告诉妈妈:“我小时候最爱吃你做的酱黄瓜,现在还回味无穷。”冯母将儿子的话记在心上,第二天,她吩咐儿媳买来上等新鲜黄瓜、料酒、八角、红椒等原料。然后,老人戴上老花镜,坐在院子里的暖阳下,一丝不苟地为冯巩腌制酱黄瓜。在躬身拌料酒时,刘益素突然感到头痛眩晕倒在地上,手里的料酒洒了一地……

在院里浇花的大儿子冯信见状,惊慌失措地跑过去将母亲扶起,火速召来姐姐妹妹,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母亲送往医院。在赶赴医院途中,大姐冯幸耘拨打冯巩手机,将母亲的情况告诉了弟弟。

当时冯巩正与一位制片人为影片谈融资。他急速脱身,与妻子开车往天津赶。冯巩走进病房,紧张肃穆的气氛扑面而来,只见母亲身上插满了管子,双眼紧闭躺在病床上,哥哥姐姐满脸痛苦地围在老人身边。哥哥含泪讲述了母亲发病的经过。锥心刺骨般的疼痛顿时在冯巩心头弥漫开来……

当天傍晚,主治医生凝重地告诉冯巩:“冯老师,你母亲患的是脑梗塞,已陷入深度昏迷,不知能否闯过这一关。”

冯巩这才揪心地意识到:事业固然重要,亲情更是难能可贵!难道自己就不能少拍一部影片,少出去演出一次,在母亲面前尽尽孝吗?他含泪向哥哥姐姐忏悔:“我对不起妈妈,要不是为了我,妈妈也不会这样。”哥哥姐姐连忙齐声安慰他:“你不要过分自责,毕竟妈妈年事已高。”

夜里,冯巩衣不解带地守在母亲病床边。也许母子心有灵犀,两天后,刘益素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但冯巩的心依然沉甸甸的,母亲的语言和肢体功能受到影响。刘益素磕磕绊绊地对冯巩说:“妈有个愿望没能实现,这些年没有和你合过影,我很想与你一家三口照张全家福。”冯巩的泪落了下来,这些年,自己与无数影迷合过影,唯独找不出与母亲的一张合影。

这时,冯巩的儿子冯开诚已留学归来,在北京从事IT工作。冯巩将母亲的愿望转达给儿子,冯开诚当天就赶了过来。一家三口围在刘益素身后,在弥漫着苏打水味的病房里,大姐冯幸耘按下了快门,将母亲的心愿定格。

冯巩与哥哥姐姐商量后,让母亲在医院里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一天早上,冯巩给母亲送早餐,母亲用陌生的眼光看着他,怔怔地说:“你是谁,要干什么?”冯巩的心沉到谷底:母亲这是怎么了?

经过CT脑扫描,院方凝重地告诉冯巩:“你母亲这是因为脑梗塞后遗症引发的记忆模糊,这种病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冯巩的大脑一片空白。医生接着告诉他:“老人之所以记忆模糊,是因为分管语言、行为的大脑区域因缺血受到损害,语言行为失去控制。”鉴于母亲住院治疗没什么明显疗效,医生建议他们将老人接回家疗养。

冯巩认真地告诉哥哥姐姐:“这些年你们已经为母亲尽孝了,现在该轮到我了,我准备将母亲接到北京去生活。你们放心,我比你们岁数小,经得起折腾。”哥哥姐姐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同意。就这样,冯巩和艾慧将母亲接进家门。

曾经,母亲知书达理,睿智贤淑,而今却连儿女都不认识。无边的忧伤中,悲壮的情愫奔涌在冯巩心头:必须让母亲恢复思维和意识,提高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两天后,冯巩赶赴医院,向著名神经内科教授讲述了母亲的病情。对方告诉他:“现在子女都忙于工作事业,无形中疏离冷落了父母,有的老人性格发生变化,以引起子女重视;有的因心理孤独甚至患上老年痴呆症。”

见冯巩满脸凝重,对方的语气缓和下来:“老人病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治愈这种病除了科学用药,还需要浓郁的亲情陪护。”这让冯巩心中的块垒消了一半……

接下来的日子,冯巩和艾慧基本停止工作,夫妇俩全心全意在家里护理母亲。每天早中晚,冯巩会按时给母亲喂服药物,老人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为了锻炼母亲的逻辑思维和记忆,冯巩特意买来智力拼图。他和艾慧陪母亲坐在地板上,夫妇俩每拼成一个动物图形,就耐心地告诉她:“妈,这是大象,您在公园里见过,还有印象吗?”“妈,这是小白兔,您曾给孙子诚诚买过小白兔储蓄罐。”刘益素看看冯巩和艾慧,又瞧瞧动物拼图,一会儿微笑,一会儿皱眉,然后抖抖颤颤用手抚摸……这样坚持了3个月后,冯巩将拼图打乱,让母亲独立恢复动物拼图。

2008年4月中旬,冯巩夫妇带母亲重返天津,参观当年的老宅子。走进主卧,冯巩笑着告诉母亲:“这是您当年住过的房间。”他和母亲回忆一大家人的温馨往事。

来到院子里,冯巩指着一棵粗大的梧桐树,动情地说:“妈,这棵梧桐是您当年亲手栽下的,我和哥哥小时候经常在树下荡秋千。”刘益素轻轻抚摸粗壮的树干,眼里竟有了泪花!

医生曾说过,找到最能刺激母亲思维记忆的兴奋点,就能加快康复进程。冯巩和艾慧翻来覆去挖掘分析母亲对什么最感兴趣,最后一致认为,几十年来母亲最关注冯巩的相声,许多经典段子,她都能倒背如流。可上世纪80年代受条件所限,冯巩所说的许多相声只有声音而没有图像,如果能再现自己当年说相声的情景,无疑会最大限度地唤回母亲的记忆。

2009年6月,冯巩夫妇投入一笔钱,并找来当年的搭档,将早年他们说的经典相声进行音配像。整整半个月时间,冯巩每天都化妆,再现自己20多岁到40多岁的舞台形象。面对摄像机,冯巩和搭档并肩站在台上,旁边的音响里播放当时的实况录音,两人即兴表演、对口形……当冯巩陪着母亲在家里一遍遍播放刚刚制作的录像带时,老人的脸上有了笑容,对冯巩的表演品头论足,并不时冒出一句经典台词。

2010年3月的一天,冯巩夫妇从外面回来,竟然看见阳台上挂满了他们的衣服。他们离家时,明明将脏衣服放在盆子里,是谁替他们清洗晾晒?

这时,冯母乐呵呵地走了过来:“儿子,你们太忙了,我替你们把衣服洗了。”母亲竟然能替自己洗衣服了!冯巩愣愣地看着老人,好一会儿,他蹲在地上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泪水。艾慧赶紧在电话里将这一喜讯告诉了在天津的哥哥嫂子。

第二天上午,冯巩的哥哥姐姐齐聚北京,母亲想到冯巩夫妇这两年多来为自己作出的巨大牺牲,动情地告诉他们:“你们都是做大事的人,我不能再在这里打扰你们,还是回天津生活。”冯巩的哥哥姐姐也不忍心弟弟弟媳再耽误事业照顾妈妈,两天后,一行数人带着刘益素返回天津老家。此后,冯巩每月坚持回老家看望母亲。

2011年8月初,史诗影片《建党伟业》在全国热播,冯巩在影片中扮演自己的曾祖父冯国璋。母亲连续将该片看了两遍,对冯巩的评价颇高,称赞冯巩再现了曾祖父的风采,老人心中溢满骄傲和自豪。

经典相声台词范文4

但是女相声演员就很潮。

作家池莉曾写道:“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做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了。”

那么,潮人贾玲无疑就是当下最著名的“傻大姐”。她用自己的酷口相声证明着,女人不但可以说相声,而且能把相声说得更酷!

上错花轿嫁对“郎”

“相声一直是一个属于男人的领域,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行呢?”

“其实,我选择学相声绝不是深谋远虑,而是阴差阳错。”

原来,2000年,中专毕业的贾玲来到北京,立志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谁知这一年她碰上了侯继东、周韵、于小磊这样的强劲对手,一番比试之后,贾玲败下阵来。

可是这一次的失败非但没有让她失去斗志,反而越挫越勇,在做主持人的姐姐贾丹的指导下,第二年,贾玲又一次站在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考场上,有过失败经历的她这一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除了戏剧表演专业之外,还报了个“垫底儿”的相声表演。

“喜剧的是,两个专业我都考上了,可是因为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中戏就把电话直接打到我家里,让我妈帮我选择,我妈当时可能把‘相声表演’理解成了‘喜剧表演’,她觉得我平时说话特逗、挺有喜感的,认为‘喜剧表演’更适合我,便帮我选了‘相声表演’,让我彻底与自己梦寐以求的戏剧表演失之交臂。后来我还在姐姐的带领下,哭丧着脸来学校改专业呢,但一切都来不及了。”贾玲笑着回忆说。

虽然是哭丧着脸进了学校,但是一看到自己的同学,她立马绷不住了。在贾玲的印象中,自己已经是很“戏剧化”的人了,可是进了相声表演班,她才知道自己仿佛走进了一个喜剧世界。再看看班主任冯巩,更是喜剧人物的代表,她突然有了一种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感觉。

过去的相声讲究门派,直接导致门槛很高。而科班相声给了很多相声爱好者一个同等的机会。他们海纳百川,学众家所长,姜昆、牛群等众多相声名家轮流来给他们讲课,贾玲感觉作为新一代的科班相声学生是很幸福的,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比起老一辈的老师,有更好的平台得到大师们的指点。

现在回忆起学习相声的日子,贾玲觉得很幸福:“表演班的学生每天早上都起来吊嗓子,我们相声班也要吊嗓子,还要集体练快板。你能想象36个人一起打快板那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吗?我就特别享受这种大场面,其他班,谁有这么大的声势?我们在学校是最快乐的一个班,每天要做的就是想着法让大家笑。”

一年挣不到一万块

这样快乐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贾玲大学毕业,那一年,她还在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中获得了专业组的冠军,轰动整个相声界。原以为可以在相声路上大展宏图的贾玲没有想到这个冠军居然成了自己的休止符。

因为性别的原因,居然整整一年没有人找她去演出。为了维持生计,她开始四处接“杂活”,今天兼职做主持,明天窝在家里写剧本,有时候给小明星做上几天临时助理,一年的收入居然没有达到五位数,时不时靠着姐姐的接济,才紧紧巴巴过了一年。

看着前途渺茫的妹妹,贾丹托人在家乡给她找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在高速公路上收费,冬暖夏凉,工作难度和强度都不大。当贾玲听到这个消息后,笑着说:“姐,我可是演员,再给我一年时间,就一年……”

“再给我一年时间,就一年”这句话几乎成了贾玲的口头禅,从2005年到2008年,每年过年贾玲都要说上一遍,这些年里,她一直住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早晨起来吊嗓子,然后努力去争取每一个演出机会,但是现状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她突然感觉,在相声的舞台上,女人一直是男人的陪衬,根本没有绽放的机会。

就在贾玲最无助的时候,是老师冯巩帮她撑起了相声的一片天。

“有一次和师父去演出,我忘记带演出服,师父就和我一起去家里拿,他第一次看到我租的地下室,什么都没有说,但是,出来后,师父就对我说:‘我不保证别的,但至少要让你把这一年的房租钱挣到。’从这以后,师父就领着我到处表演,真的解决了我的生活问题。”说起这些,一直乐呵呵的贾玲眼圈有些泛红。

可以看出,贾玲和师父的感情很深,处处体现着尊重,一直将师父比作父亲,或许这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对我师父不满的地方可多了,但对我爸爸不满更多呢。可是在他们老了之后,我都会凭着自己的努力养着他们,经常去看他们。我爱他们,他们曾经养育过我,培养过我。我师父有能耐,我爱我师父。我爸爸普通工人,没能耐,我也爱我爸爸。等哪天师父老了,没那么大能耐的时候,我仍然爱我师父。”

春晚上“笑果”非凡

2008年上半年,贾玲创作了一个相声,想找一个编剧给提提意见,老师冯巩推荐了与自己合作了近十年的邹僧。没曾想到贾玲的要求很高,在邹僧改过7遍之后,贾玲才有了排练的欲望,这时候邹僧又给贾玲推荐了一个长得“有趣”的搭档――白凯南,从此三人开始创作“属于女孩的相声”,当时贾玲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想写一个在“80后”“90后”中经常会碰到的关于“拼客”题材的相声,没想到这个想法让邹僧突然有了蒙太奇的灵感,这就是后来的《爱拼才会赢》。

白凯南的白日梦被巧妙地穿插到整个“拼客”的故事中,这样的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是以往的相声作品里不曾有过的。在贾玲看来,这部作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主要源于新的理念,“刻意地改变表现形式,相声不会有生命力,真正彻底的变革,应该是内容主导形式。”

这种新颖的表演方式让贾玲和白凯南在当年的中央电视台相声大赛上拿到了专业组三等奖的好成绩。尽管之前也拿过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名次,贾玲却觉得以前那些荣誉的分量都没有这个三等奖来得重,这是贾玲第一次感觉“舞台是属于自己的”。

有了这一次完美合作,对于贾玲的实力,邹僧很是惊叹,他突然感觉自己前几年创作的《大话捧逗》的本子,若是由贾玲来全新演绎,一定是不一样的效果。于是,邹僧将本子改了改,加上了当时流行的《大长今》等时尚元素,在剧场里尝试了一下,果不其然,效果出奇的好,而且引来了一位特殊的观众,就是虎年春晚的导演。

谁都知道春晚剧组是极其苛刻的,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即使是大腕,也会遭到“百般刁难”,意想不到的是,虽然是两张相声界的新面孔,其中一张还是女性,但是《大话捧逗》在春晚审查中三次亮相,每次都“笑果”不凡。这个会说相声的女人也立马引起了媒体们的注意。晚会尚未开始,很多的聚光灯已经打在了贾玲的身上。

经典相声台词范文5

喜剧小品是语言类节目’语言只有通过演员的感受和理解具体地体现出来。喜剧小品表演在语言的技法上首先要求台词声音的表现力。1.嗓门要大。语言、发声是戏剧演员从事舞台表演专业活动的重要工具。舞台上的语言、发声不同于生活中的语言、发声’其训练要求清晰响亮具有传送力’使观众听清台词;还需要音质悦耳动听富有感染力’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善于吸引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2.口齿清晰。不一定要大珠小珠落玉盘’但至少要让观众听清楚你说的是什么。此外’演员的发声器官须通过锻炼达到经久不疲’保持健康和活力’以胜任繁重的演出活动。即便有时候为了刻画人物、让角色更加滑稽诙谐故意结巴、大舌头、或男女反串、装腔作调也要以能够以听清楚为准。3.从单句到人物。有人会想’我说这句话要符合人物形象啊。人物形象不是一个概念’而是靠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组合而成的。所以先要善于表现单句’要学会语气、语调处理’掌握台词的节奏和语言发声的性格化技巧训练。在不同的情形下’同样的单句可以说出不同的语气、语音、语调。4.节奏句读。哪里重音’哪里停顿’哪里一泻千里’哪里一字一顿。内容大致有发声姿态、呼吸方法、元音发声、音素过渡、咬字肌力、共鸣位置、扩展音域、声区连结、音量力度、声音造型等。除了直接使用说的方法练习以外还广泛利用一些歌唱练声的方法’按照音阶音程拉长字音练习发声。

其次有相声演员的嘴皮子。要有伶俐的口齿。把话说得悦耳动听’要包袱寸’即用艺术技巧抖包袱时’要掌握好寸劲’要掌握迟疾顿寸’迟是慢’疾是快’顿是停顿’寸是寸劲儿。还有要相声倒口哏’学方言语音’学哪省人说话要象哪省人。不仅方言语音要学’还要根据内容细腻刻画人物的性格待征。掌握的方言越多’表演喜剧的发笑元素就更多。相声是笑的艺术’喜剧小品表演只有在语言上多学习话剧、相声演员的基本功’才会在语言上游刃有余。

二、喜剧小品表演需要有形体身段的技法

喜剧小品中的话剧小品是以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体验的基础是动作’是要真正行动的、是要合其情理的、在舞台上要真听真看真感受’要和对手交流、强调的是在内心的体验基础上再进行外部的体现’要在舞台上真正的生活’不要演戏。强调的是动作是人物内心的自然流露。所以话剧演员训练开始时’一般都着重于从培养与发展演员的基本创作素质入手’经常运用各种类型的游戏、即兴练习、哑剧技巧、假面练习、动物模拟、人物模拟、人物形象小品和表演小品等方式来进行训练。对形体动作的要求’是既要基本接近生活状态’又要区别于生活而具有舞台感’受到舞台的制约;既要有造型感’富有表现力’又不能有固定的程式’因而必须是具体的、鲜明的。为此’演员的形体必须松弛灵活’协调自如’动作轮廓明晰’抑扬顿挫有致’感应机敏’可塑性强’既能传情又能达意’并且善于捕捉和模拟各种人物的外部特征’以适应扮演不同年龄、职业、性格的人物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性格上演变的需要。

可是一般来说’喜剧是以讽剌或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主要内容的。喜剧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喜剧性格’通过巧妙的结构和诙谐的台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产生引人发笑的艺术效果。话剧喜剧人物如果仅由性格决定内心动作的自然流露有时候会达不到理想的喜剧效果,所以必须加入夸张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而这些夸张的手法和滑

看了不觉的’行家却能一眼识破。

戏曲喜剧小品的表演则完全融入于娴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这是戏曲表演最主要的特点。这一特点制约着戏曲形象塑造的一切方面’也贯串于舞台演出的结构体制。生活的自然形态和任何一种表演因素’如果不转化为程式’就不能统一于戏曲的舞台演出风格。就这个意义而言’程式是戏曲创造舞台形象的特殊艺术语汇’没有程式’就没有戏曲的表演艺术。同样’戏曲喜剧小品没有了戏曲表演艺术的程式也就不成为戏曲喜剧小品。即便是恶搞’演员也要有最基本的程式表演基础。

喜剧小品表演还要吸纳舞蹈的表演元素。话剧喜剧小品也好、电视喜剧小品也好’演员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会使节目内容在塑造喜剧性格的时候更加宽泛’更加精彩。戏曲喜剧小品更是如此。中国戏曲与西方国家的歌剧不同’不仅语言音乐化’形体动作也必须高度舞蹈化’于是产生了种种富有舞蹈美和塑形美的身段、工架和武打’使听觉形象音乐化’视觉形象舞蹈化’歌舞结合’唱白和谐’视听同感’而这些歌舞进入戏曲后’又必须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即戏剧性。“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中的程式动作’是把戏剧动作与舞蹈动作高度结合起来的产物”。(王朝闻《论美学》)当然’表演程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创新’但必须合乎规范’所谓“戏不离技’技不压戏”’戏与技的完美结合’应是戏曲表演的最高审美要求。戏曲喜剧小品如果离开了程式化表演’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戏曲喜剧小品了。

还有喜剧小品表演要长于“变脸”。脸是观众在欣赏节目的时候注视时间最长的部位。天才的喜剧演员卓别林、憨豆、赵本山在表演时脸部表情就异常丰富’或哭或笑或悲或喜都会让人忍俊不禁’观众即便不听台词也会知道发展的剧情。如果离开语言就看不懂剧情的表演还不是完美的喜剧表演’至多可以说是生活的原样在舞台上所谓艺术化的呈现’是在靠剧本的喜剧元素和装扮的滑稽在表演喜剧。观众在看完节目知道剧情之后如果不会对演员的表演留下深刻印象’那是因为演员没有完全掌握喜剧表演的高超技法。历年春节晚会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总是赵丽蓉、赵本山、宋丹丹的喜剧形象’就是无可辩驳的原因了。

表情可以要对着镜子训练’先初步观察人的各种表情’了解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特征’看看脸上的肌肉、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的关系’各种不同的表情在夸张之后’自己会笑了,观众也就一定会报以满意的笑声。

另外喜剧小品表演不能忽略对各种特殊形体模仿的训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创立之前’演员的技巧训练通常是以外部技巧和表现方法也即模仿训练为主。这里重点强调一下模仿动物。演好动物’必须利用情绪记忆’到动物园去仔细观察你要模仿的动物’在各种情况下的活动’抓住最有趣、最有代表性的细节’也就是说要抓住最主要的特点。不光做得像、形态对’还要把神态真真切切地体现出来。

三、喜剧小品表演需要有歌唱的技法

让人们笑的相声艺术’有说、学、逗、唱四门功课’虽然唱是排列在最后’但是并不表示它可有可无’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只有把四门功课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才会使相声的魅力得以充分的发挥。戏曲表演更是把唱功放在首位’戏曲喜剧小品唱功也同样重要;话剧、电视喜剧小品能够按照剧情需要、把符合人物性格需要表达、遐想、猜测的时候用歌唱的方式来展现’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这样不仅增加了喜剧人物的艺术表现方式’也使得观众有了更多的听觉艺术享受。喜剧小品《打工奇遇》’赵丽蓉扮演的太后和老板的对唱已经成为迄今为止喜剧小品演唱的绝唱。所以喜剧小品表演具有擅长演唱也是基本功之

演唱按照方式可以分为美声、民族’按照演唱的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民歌、戏曲、通俗演唱。喜剧小品表演要深得各种演唱方式的要领。民歌演唱要把握好音色近似’民歌的演唱只独有风格’没有流派’不同民歌之间旋律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掌握旋律特点的难度不是很大’熟悉音色的差异、原唱者音色和演唱的特点并且加以认真练习是关键。现在的民歌唱法又新出现一种原生态,这种唱法更需要有比较好的嗓音条件,模仿好音色,掌握好旋律节奏,一定会在恰到好处加入到表演中而大放异彩。

喜剧小品表演、尤其是戏曲喜剧小品离不开中国传统的表演精髓戏曲的的演唱功底。在舞台上还是电视屏幕前演员只会说不会唱,或只会演唱通俗歌曲,对戏曲的演唱只懂皮毛,演唱的让观众提心吊胆都会大大削弱表演小品喜剧的成分。中国的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全都会唱显然不可能,但是只要掌握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剧种,譬如京剧、川剧、越剧、黄梅戏、豫剧、梆子、婺剧等的演唱技法也会获益匪浅。

戏曲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中,许多经典的唱段在一代代艺术家精心揣摩、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之下,形成了具有不同流派、风格迥异、委婉动听、耳熟能详、流传广泛的艺术听觉效果。比如京剧的《打龙袍》《空城计》,越剧的《十八相送》,黄梅戏的《天仙配》,豫剧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等等,这些唱段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就在演唱,是戏曲艺术刻画人物性格情感的最炉火纯青的艺术宝典,好好掌握住它的呈现艺术魅力的技法将使喜剧小品表演在层次上更加具有审美的内涵。

戏曲的演唱不外乎情、声、韵。情是情感,戏曲的演唱有个和民歌、通俗唱法最本质的区别——人物。何人何时何地为何而唱,有前因后果,是按当时人物不同的情感需求而唱,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相同的人物在不同情绪的时候投入演唱的情感是有区别的。戏曲演唱声音不能太紧,要脆且悦耳,戏曲虽有行当之分,行当间也有音色之别,相同行当中也有流派之纷呈,但是所有行当间对嗓音的最基本的要求亮而脆是不会有任何争议,在嗓子先天条件比较好的前提下才能为学唱各流派特点有个平台。最后是韵。戏曲演唱很注重韵味,乐感的好坏是能否唱出韵味来关键,当然,刻苦的训练也是可以将韵味演唱到八九不离十。没有韵味的演唱终将是干巴巴的吼叫,不要说绕梁三日不绝,观众不轰你下台就是给你面子了。

最后关于通俗唱法那就是突出一个字一一像。声音要像、神态要像、表情要像、动作要像。通俗唱法有一种心理方法,高音时想象你是在面对大海高歌,望不到边的海天一色,这样的风光不值得你大声呐喊吗?还有演唱要投入,但投入是要有一个度的,不是要你“使劲”投入,过分伤感或喜悦,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有分寸的投入即可。另外,情感丰富的人唱通俗歌曲会比情感平淡的人要演绎得好。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歌手的生活阅历较为丰富,经历得越多,感悟得就越透彻。

经典相声台词范文6

最近从网上就看到了这样两件事:第一件事特别有中国特点,红遍中国二三线城市和广大乡镇的凤凰传奇组合的神曲《最炫民族风》,开始大受美国大妈的欢迎了,先是在美国健身舞大会上作为健身操的伴舞曲目,接着去年甚至在火箭队的主场休斯顿丰田中心,都作为拉拉队的伴奏曲了。第二件事是有些媒体报道,中国著名的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竟然来自德国的《德皇威廉练兵曲》。

但是笔者经过查找资料认为,上述两种说法实在是不靠谱,有些甚至都涉嫌政府最近猛打的“网谣”范围了。

先说凤凰传奇风行美国事件,2011年那次美国健身爱好者之所以用《最炫民族风》伴舞,完全是当时在健身舞大会上领舞的教练王广成使然。王广成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他是去美国参加这次大会进行业务交流,领舞时播放起《最炫民族风》。既然领舞者采用这首曲子,美国健身者自然也没啥意见,跟着跳就是了,并不是美国健身者们自己多么热爱这首中国曲子。至于火箭队休斯顿主场拉拉队用最炫民族风伴舞事件,酷六网公布了原始视频,原来是2012年美国NBA休斯顿火箭队主场丰田中心的大妈拉拉队表演,采用的是美国的节奏很强的流行歌。但这个视频传到中国后,网民开始恶搞,把背景音乐给巧妙换成了“最炫民族风”。其实网上用“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替换一些歌星演唱视频音乐的现象非常常见。

由此可见,凤凰传奇的神曲仅仅在美国的健身舞大会上播放了一次,实在得不出已经博得“美国大妈热爱”的结论,更何况第二个视频还是伪造的恶搞。

上一篇保险公司组训

下一篇商务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