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1
“砌末”种种
京剧中的砌末,大体分为生活用具(如茶酒具、文房四宝等)、兵器、交通用具(马鞭、车旗等)和表现环境的物件(如布城、銮杖、各类旗等)几类。而饮食文化中的“砌末”,可以分为食生产、食生活与食情感三大类。
食生产类的“砌末”
食生产类用具,主要表现在厨具刀与勺的夸张与表演艺术化上。
“脍炙人口”,现在多用来形容诗文的称美传诵。而实际上“脍”指细切的肉,鱼肉则写作“”。古时食单最重鱼。鱼的制作要用带响铃的鸾刀切割。唐代《酉阳杂俎》记:“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斫,毂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形容其刀法切下的鱼片透明如薄纱,可以和着节奏飘飞。如此刀法绝技已濒临失传,目前,天津只有“成”传人王雁明先生有此绝技。
津菜的大厨师烹调技法精湛,尤以勺扒见长。烹菜时只见炒勺在厨师手中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菜肴在龙飞凤舞中成熟抛光,达到色香味形俱美。已故津菜大师姜万友先生能根据不同菜肴的烹饪要求,娴熟地使用大翻勺、小翻勺、前后左右翻勺等功夫,运用自如。他的绝技是使四条大黄花鱼齐烹一勺,经一番飞舞,滑至盘内,造型完美,汁明味厚,被食客誉为“锁四龙”。
津菜的刀功与勺功绝活,与山西的头顶刀削面、成都茶馆的长嘴川茶壶冲茶都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成了艺术性很强的生产类食文化。
旧时的“勺语”还是厨师与前堂沟通的一种特殊联络用语。它和当时的行业用语,如老黑(锅)、莲花(碗)、火山子(酒)、千条子(面条)、翻张(大饼)、元宝(虾)、尖嘴(鸡)等,这些现已消亡了的“砌末”是当时不得不说的玄机和隐痛,也是厨师们挣扎生存中的精神寄托。
食生活类的“砌末”
“美食不如美器”是美食家袁枚引用过的一句古语。它的意思不是强调器美要胜于食美,而是表达了我们祖先追求的一种和谐观念与审美意识。
先以食具鼎为例。鼎是我国古代的炊器与食具,同时也被视为代表政权的礼器。因为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故后世以九鼎形容分量之重,把说话算数形容为“一言九鼎”。夏末,伊尹身背鼎俎(锅和砧板)去见商汤“说汤以至味”,将治国之道寓于烹调之中,汤任其为相,后人遂称为相贤者为“调和鼎鼐”(大鼎)。樽俎是古代盛酒肉的器皿(俎在此处指礼器)。在宴席中周旋于酒肉之间,加之“折冲”(制敌取胜),所以“折冲樽俎”常被用来比喻外交谈判的艺术。再有,古代列鼎而食是一种规格。“钟鸣鼎食”指击钟列鼎而食,用来形容贵族谊奢的排场。
酒在人类文化中源远流长,从而酒器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早在夏代之前,酒器业就已广泛存在,因为酒在古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是礼仪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古代的酒器种类繁多,从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玉器、金银器以至清代的玻璃酒器,种类、样式数不胜数。
酒器本是人们的享乐之物,然而,它却涉及了我们古代的诗词歌赋、文献典籍、典故故事、工艺绝品,成了古代政治史、经济史、文化艺术史的组成部分。
食情感类的“砌末”
自从人类揖别猿之后,人类的饮食活动就不再是单纯地填饱肚子,而是“可观其色,可闻其香,可品其味,可赏其形,可悟其声”,成为全方位体会身心健康愉快的和谐科学了。
后来人们有了经商意识,首先就要推销商品,这就是商品的广而告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把陈列于市的食物悬挂在货摊之上以招揽顾客,这就是招牌、幌子以至现代LOGO的前身。《晏子春秋》就有“犹悬牛首而卖马肉于内”之句。唐宋以至明清餐饮行业的广告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口头吆喝、吟唱。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寻夫》中,便有街上叫卖“本京瓜子,一分一桶,高邮鸡蛋,半分一个”等。有的吆喝演变为民谣或者艺人的曲目,如相声《报菜名》等。
酒旗。唐时酒店就开始悬挂酒旗,见杜牧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句。《元曲》中有“满城中酒店三十座,他将那醉仙高挂,酒器张罗”的唱词。
幌子。在天津的餐饮行业中,大的饭庄和“二荤馆”要悬招牌,而街头小店与食摊要挂幌子,如悬挂笊篱与彩条等标志物。
招牌。在唐代,已经把招牌作为一种行市管理手段。之后,招牌是传承千年的广告形式之一。在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各种招牌的形象。早期的招牌比较简单,后来发展到在招牌上雕花描金,进行华贵装饰,并请当时的名家书写。
如天津的饮食行业招牌“真素园”为严修书,“祥德斋”为孟广慧、华世奎书,“正兴德”为华世奎书,“一品堂”为杜宝祯书,“耳朵眼”为胡子昂书,“玉川居”为石文会书,“天盛号”为吴士俊书,“桂发祥”和“大福来”为赵半知书,“德兴顺酱园”为左宝贵书等。
店堂装饰。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一家“正店”装饰已十分讲究。酒楼已经“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宋《梦粱录》云,“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之花,挂名人字画,装点门面。”在天津,清末民初兴盛的餐饮名店“成”,无论从设备、经营、管理和服务上都极其讲究。店堂内设楠木桌椅,墙挂名人字画,摆什么酒席配什么餐具,咄嗟可办成席的珍馐。在管理上讲究“响堂哑灶老虎柜”,“堂头灶头,四梁八柱”分工明确。
直至今日,天津利顺德大饭店的大厅内还悬挂着的楹联:“美酒留连三夜月,水光翻动五湖春。”在登瀛楼饭庄,服务员工服装整洁,袖口铮白,无论迎客接待还是送菜报名都有严格规矩。上菜双手捧奉,撤具不撒汤水,无论何时与顾客说话都要恭立桌前一尺,微笑服务,彬彬有礼,可见古风犹存。
反思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2
关键词: 中国饮食文化菜名英译原则具体方法
一、中国菜名的英译原则
1.对极具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菜,采用音译原则。
我国译者在翻译外国菜的过程当中,经常采用音译的方式。比如,hamburger音译成“汉堡包”,sandwich音译成“三明治”。这些音译的菜名保持了外国的饮食文化,有助于国人对外国的了解。音译更能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菜的文化内涵,这对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有利的。就像我国已经接受了“麦当劳”和“肯德基”等西方快餐一样,中国的jiaozi,lo main,chow fan,tofu等中国词汇已经被西方人接受。因此在翻译此类名名称时,就可用音译,以保持原有风味特色和中国的文化特征。西方国家一些中餐馆菜名音译以广东话发音基础,已成为约定俗成的用语,如炒粉(chow fun)、炒饭(chow fan)等,为西方人所接受。为便于西方人理解,译者在翻译时最好沿用这些用法。例如:牛肉炒粉(chow fun of beef)、扬州炒饭(Yangzhou chow fan)等。
2.音译加释义原则。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的人们逐渐形成具有本地域特征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和菜肴口味,翻译这类展示地名类型的菜名时,译者可采用音译地名加上释义口味的方法进行翻译,这样可以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例如:
湖南牛肉(Hunan Beef)
thin slices of beef sautéed with black mixed vegetables in chef’s spicy hot pepper sauce
苏州熏鱼(Deep-fried Salmon,Suzhou Style)
marinated salmon slices in the sauce of scallion,ginger,sugar after being deep-fried
3.对菜名中包含原料的,采用直译原则。
如果中国菜名包含了原料的名称,英译时译者可以直接按中文菜名译出其意。例如,“叫花鸡”这道菜的名字里有“鸡”这一原料,可直译为Beggar’s Chicken;“东坡肉”这道菜的名字里有“猪肉”这一原料,可直译为Dongpo Pork;“北京烤鸭”这道菜的名字里有“鸭”这一原料,可直译为Roasted Beijing Duck。
4.对菜名字面意思不易理解的,采用实译原则。
中国菜名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别说外国人,就是普通的中国人也常遇到看得懂菜名却弄不懂到底是什么菜的情况。比如,“白云凤爪”这道菜其实就是白醋腌鸡爪,如果按菜名的字面意思译成White Llouds and Phoenix’s Paws,外国客人根本就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菜,而如果译成pickled chicken paws,就不会让他们疑惑了。又如:芙蓉燕窝(Sweet Bird Nests Soup with Egg White)、凤凰玉米羹(Corn and Egg Soup)等。
二、中国菜名英译的具体方法
1.以主料开头的译法。
1.1介绍菜肴的主料和配料:主料(名称/形状)+with+配料或者主料+and+配料。
如:白果虾仁(Shrimp and Nut或Shrimp with Nut)。
1.2介绍菜肴的主料和配汁:主料+ with/in + 汤汁(sauce)。
如:冰梅凉瓜(Bitter Melon in Plum Sauce)。
2.以烹制方法开头的译法。
2.1介绍菜肴的做法和主料:做法(动词过去式)+主料(名称/形状)。
如:火爆腰花(Sautéed Pig’s Kidney)。
2.2介绍菜肴的做法、主料和配料:做法(动词过去式)+主料(名称/形状)+ 配料。
如:干豆角回锅肉(Sautéed Spicy Pork with Dried Beans)。
2.3介绍菜肴的做法、主料和汤汁。
2.3.1做法(动词过去式)+主料(名称/形状)+ with/in +汤汁。
如:京酱肉丝(Sautéed Shredded Pork in Sweet Bean Sauce)。
2.3.2烹调方法+主料+刀工+with配料+in调料。
如:(酱爆鸡丁Quick-fried Chicken Dices in Bean Sauce)。
中式菜的烹调方法很多,大约有50多种,其最常用的有:煮(boil)、炖(stew)、烧(braise)、煎(pan-fry)、炒(stir-fry/saute)、爆(quick-fry)、炸(deep-fry)、烤(roast)、蒸(steam)等。值得指出的是stew和braise的应用,从词义上讲它们都和中文的“炖”相似,然而stew侧重肉和菜的混炖,如要表示单独炖肉应用braise一词。因为braise的英文释义为:“braising which is used only of meat,means cooking slowly in covered pot with a little fat and water.”所以把红烧牛肉译为Braised Beef,红烧狮子头译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2.3.3刀工+主料+with配料+in调料。
如:箭笋肉丝(Shredded Pork with BambooShoots),银耳藕片(Sliced Lotus Root with White Fungus),核桃鸡丁(Diced Chicken with Walnuts)。
中餐的刀工是烹调菜肴、体现形美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斩(chop)、切(cut)、切片(slice)、切丝(shred)、切丁(dice)、切块(cube)、卷(roll)、切成末(mince)、捣烂(mash)等。这些词的翻译一定要准确,否则就会造成名不副实的效果。
3.以形状或口感开头的译法。
3.1介绍菜肴形状或口感以及主配料:形状/口感+主料。
如:脆皮鸡(Crispy Chicken)。
3.2介绍菜肴形状或口感、做法及主配料:做法(动词过去式)+形状/口感+主料+配料。
如:小炒黑山羊(Sautéed Sliced Lamb with Pepper and Parsley)。
4.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译法。
4.1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和主料:人名(地名)+主料。
如:麻婆豆腐(Mapo Tofu――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四川水饺(Si-chuan Boiled Jiaozi)。
4.2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主配料及做法:做法(动词过去式)+主辅料+ 人名/地名+Style
如:北京炸酱面(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Beijing Style)。
5.菜单英文译法中汉语拼音的使用。
5.1具有中国特色的且也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本着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原则,使用汉语拼音。
如:饺子(Jiaozi)。
5.2具有中国特色的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但使用的是地方语言拼写或音译拼写的菜名,仍保留其拼写方式。
如:豆腐(Tofu),馄饨(Wonton),烧麦(Shaomai)。
5.3中文菜肴名称无法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后标注英文注释(也可称为文化补译法)。
如:锅贴:Guotie(Pan-Fried Meat Dumplings),窝头Wotou(Steamed Black Rice or Corn Bun),油条Youtiao (Deep-Fried Dough Sticks),粽子Zongzi(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元宵Yuanxiao(Glutinous Rice Balls for Lantern Festival)。
6.菜单中的可数名词单复数使用原则。
菜单中的可数名词基本使用复数,但在整道菜中只有一件或太细碎无法数清的用单数。
如:蔬菜面(Noodles with Vegetables)。
7.介词in和with在汤汁、配料中的用法。
7.1如主料是浸在汤汁或配料中时,使用in连接。
如:豉汁牛仔骨(Steamed Beef Ribs in Black Bean Sauce)。
7.2如汤汁或蘸料和主料是分开的,或是后浇在主菜上的,则用with连接。
如:海鲜乌冬汤面(Japanese Soup Noodles with Seafood)。
三、结语
本文提出的中国菜名的翻译方法,不论是音译或是直译,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必须学会变通和灵活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无论怎样,菜名的翻译都要反映出菜肴的本质和特色,尽量保存中华民族语言的特征,并符合接受者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罗赛群.中国饮食文化菜谱的翻译探讨[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100-105.
[2]乔平.中餐菜名分类及其英译方法[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
[3]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3
关键词:吃喝动词 汉英对比 文化差异 形成原因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息息相关。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国际通识课程的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紧密相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克服他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障碍,以期使我们的国际通识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国际通识课程中文化因素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国际通识课程中,语言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比语音、语法更容易受时代变迁、社会习俗、伦理道德以及思维观念等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事实证明,人类任何语言的词汇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是民族语言中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将词义与文化关系作为教学重点。认识、挖掘词汇中的民族文化蕴含也是词汇研究和词汇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词汇文化蕴含意义差异的理论依据
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方面,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类相同的自然生理构造使人们具有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共性,因此,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各个民族都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又具有一种天然的文化共性。另外,人类各个民族都在从事着基本相同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生产活动,所以又具有社会生产的文化共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正是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亦即汉英文化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由各民族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孕育的特定民族心理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特征鲜明的生产生活习俗惯制等文化特征,自然会使得人类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个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个性。由此,便使得人类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理解、文化尊重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共荣成为必要,也使得汉英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这便决定了人类语言在价值功能上具有共性。再者,由于人类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具有同一性,语言也就具有了符号学中所谓的“所指的同一性”。而人类在语言表达手法、修辞方式上亦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是,作为民族文化核心要素的语言,无论在其形式与内容上都必然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制约,从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而语言的重要要素――词汇,也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下面以英汉吃喝类动词为例进行说明。
三、汉英吃喝类动词的文化引申义形成的原因
(一)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繁衍的河谷型和山岳型自然生态环境,其内聚、封闭和排他性等地域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先民的生产、生活与生存方式。地域文化的内聚性使中国先民世代群居,和睦相处;地域文化的封闭性使中国先民代代相袭,重土难迁;地域文化的排他性使中国先民血缘至上,宗亲唯尊。这些由地域文化导致的民族文化特征,便是农耕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这种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不仅使汉民族自古便养成了敬天崇地、重土难迁的生活习俗,也使中国文化自古便打上了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等“饮食本位观”的深深烙印。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因素,汉民族具有的“饮食本位观”的鲜明文化特征,自然也会渗透到本族语言的各个方面。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较,汉民族是在语言上用于食物和饮食词汇术语最多的民族。汉语中的饮食词汇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渗透力强,载义丰厚,除直接表示饮食意义外,运载的其他文化意蕴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汉语的这种文化特征在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的对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汉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可以用“牛饮”这个动词。这是因为“牛”在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对“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显然,“牛饮”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中国大陆型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形象而清晰地显示着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鲜明特征。而在英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却用“drink like a fish”。显然,这是因为英国四面环海,其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海洋型文化决定了英语词义的文化走向。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和物化形式,无论是其表层结构还是深层内涵,无论是在词汇语音还是语法修辞上,都必然会深深地打上特定民族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心理模式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烙印,这自然也是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意义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汉民族传统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民族偏好分析思维。如:吃喝类动词“品”,其基本意义是直接表示对食物的“品尝、体味”,但在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汉民族习惯于传统的综合思维,将“品尝”这一事象的各种属性及与其相关的各种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观照,因此还引申出以下常用文化引申义“鉴别”。第二,汉民族传统侧重于形象思维,依赖于直观经验,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表达思想。例如,吃喝类动词“咬”的基本意义是指上下牙齿相对,用力夹住或切断压碎东西。但在对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由于汉民族习惯于形象思维,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咬”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生动而形象的文化引申义。例如,汉语中的常用语“咬耳朵” 中的“咬”就已经不再表示“咬”的基本意义,它在这里指的是:“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第三,汉民族传统习惯于一种呈螺旋形的思维方式,而英美民族则习惯于运用一种主要呈直线式的思维方式。比如:吃喝类动词“食”的基本意义应当是:“泛指(人或其他动物)吃食物”,但是,在对“食”的理解和日常运用上,由于受汉民族传统的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文化引申义。例如,人们常常使用的“食言”一词是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与汉语“食言”表义相似的英语短语是“eat one’s words”,但它却并不是表达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而是直接表示为:收回说过的话,指当面认错道歉。
汉英民族价值观念的不同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与英美民族传统的天人相分是汉英文化在宇宙价值观上的基本差别之一。比如:在汉语“吃”的基本义“把食物放入嘴中经咀嚼咽下”的基础上,由于受天人合一观念的驱导,人们在日常运用中又使“吃”派生出“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的文化引申意义。例如,千百年来,中国人世代口耳相传、父子相袭的常用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突出地反映了华夏民族对于自然强烈的依赖性,也鲜明地坦呈着汉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第二,汉英民族文化中人生观的差异。英文化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执着进取,然而好走极端;在伦理上表现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一定的自私欲念;而对物质享受,尤其是对饮食,相对而言则较为平常。所以,在英美文化中饮食文化显得相对贫乏,其相应的饮食语言也显得相对单调,尤其是其中的吃喝动词的文化引申义更没有汉语那么丰富。而汉文化在人生态度上表现为正心修身、忍让服从、克己复礼;在伦理上表现为权力至尊、忠孝为上。由于个人命运与宗族群体国家息息相关,因此,个人的身家性命就显得格外重要,若随意毁伤,则为不忠不孝。而与个人身体性命相关的物质生活,尤其是饮食也就被特别看重。
(三)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惯制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包括思维方式、心理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内的文化因素,经千年积淀,历代沿袭,便会发展成为群体约定俗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习俗惯制。具体而言,几乎每个民族的习俗惯制背后,都自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时代风貌以及鲜活的历史人物、生动的历史事件与活动情节,它们都会投影式地保留在各个民族的语言词汇之中。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这类民俗语言词汇,它们都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及鲜明的文化个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与文化习俗惯制。比如:在汉语中,有“吃小灶”一词,表示享受特殊照顾;而在英语中没有,在其他民族语言中也很少见到。这一词汇广泛使用于中国时期,那时,公共食堂是大锅饭,但是当一些干部来检查工作或其他特殊人物来时,就区别对待,另设“小灶”款待。后来,“吃小灶”的词义泛化为某人享受特殊的待遇。
结语
英汉吃喝类动词词义所具有的民族文化差异,是我们在国际通识课程语言学习模块中的词汇研究与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而归纳、对比其民族文化差异,探寻并解释造成其民族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便是把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到词汇教学之中,以消除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理解上的鸿沟。注重词义中的民族文化差异不但能促进语言的有效学习,也能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使国际通识课程的目标得到最大实现。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2] 耿龙明,何寅.中国文化与世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 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4
春秋末年吴越相争,越王勾践大败,作为人质在吴受尽凌辱。获赦回国后,起用范蠡为相国,决心东山再起,报仇雪耻。范蠡献计,一面用金帛美女迷惑吴王,一面生聚教训,富国强兵,伺机再起。勾践同意后,便派范蠡出发寻找美女。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范蠡在诸暨苎萝山下的浣纱溪边果然发现了为寄托三年前亡国之耻而穿孝的美女西施。在他的说服下,西施接受了越王之命,愿意离开故土去吴,洗雪“会稽之耻”。范蠡亲自护送她前往苏州。
行行复行行,谁知走到嘉兴南湖,体质柔弱的西施竟病倒了,龙船只好在这里停泊。范蠡一面传医诊治,一边煎汤送药,不敢怠慢。一个月后,西施病体仍未复原,范蠡心里十分焦急。这时,忽见一个丫头采来几支莲蓬,说是莲心可治姑娘的病。范蠡大喜过望,立即剥了莲实给西施吃,姑娘吃后觉得很受用,胃口渐开。又有乡人来说,用莲子煮烂成羹,加上冰糖,常吃可以补脾养心,清热泻火,有利西施姑娘的病体。范蠡依言,煮成冰糖莲心羹,每天早晚让西施吃下去,果然不久便康复上路了。
范蠡高兴地慨叹道:“冰糖莲心,连着西施姑娘爱国爱乡的玉洁冰心啊!”从此,冰糖莲心羹便成了杭、嘉、湖和苏州民间一道著名甜点。 来源:世界美食网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5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但是,改革开放后,外来的音乐文化对我国传统音乐形成了巨大冲击,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倾向。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总结。
音乐不仅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加便利于各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共同语言。音乐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人民的生活和情感状态,在特定的情况下,要比用语言更容易让别人理解和接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它还有一个特别的有利条件,就是乐谱是通用的,不管是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的音乐,通过五线谱,相互都能演奏,这就更加便利于相互交流。同时音乐也是现实的反映,对生活的批判。世界各国、各个民族因为其内在的遗传基因和外在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一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由这些有特殊性的现实生活产生出各种有特殊性的意识形态,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远古时期,鉴于自然、社会环境的迥异,造成了中国各地区音乐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对世界文化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对日本、朝鲜等远东国家和南亚、东南亚各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四千多年前,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中心,秦兼并六国之后出现了二百年统一强盛的西汉帝国,这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第一个高峰时期。公元前二世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首次使中国和中国以西的文明形成联系。
我们从中国文学史、中国音乐史上可以知道,秦汉的乐论辞赋、六朝的讲唱变文、唐宋的传奇戏剧、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历代流传的民间歌曲乃至宗教音乐,都曾对整个文化和人们的思想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社会习俗和生产方式。人类文化的多元化,是客观的存在,尽管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将世界愈来愈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世界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不会由此而“一体化”。因此,我们应该使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差别中得到发展,在全球意识下求得繁荣。所以,既要消除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也要去除唯东方文化中心论的狭隘想法,使世界音乐文化在平等“对话”中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音乐不仅能表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也能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新的形象。音乐的表现手段,有别于其他一些艺术形式,它更加直接,也更加直观。文学需要专门的翻译家进行翻译,而绘画展现的大多是一些有具体形象的东西,音乐却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有力地展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社会的整体风貌,音乐能够表现不同的民族性,因此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自我的名片。正是由于音乐可以展示民族形象,所以它经常被当成重要的交流手段。商务谈判,需要音乐;婚丧嫁娶,也需要音乐。音乐不仅是民间交流的手段,更是国家交流的手段。
音乐用于外交,古已有之。我国春秋时期,诸侯国外交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之一,无论觐见天子、国君相见,以及诸侯国君接见其他国家的使臣,都需要音乐。可以说,没有音乐,就没有外交。
进入当代社会,音乐更广泛地应用于外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密切了。这种联系,已经不仅限于经济交往,还要建立在一个更广阔的经济和思想艺术的基础上,这其中就包括文化交往,且音乐是其中的重头戏。因为音乐表现的情绪是直接的,虽然世界各国的民间习俗不同,但其心理机制却大同小异,对情绪的感觉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人们欣赏乐曲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被其中所暗含的情绪所左右。音乐的情感性,与它所展现出来的对美的追求,可以超越于人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当音乐用于交往的时候,它可以将音乐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人们在结交朋友,增进友谊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一代,都选择去歌城、KTV一展歌喉;毕业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时,不管是不是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专业的毕业生都会精心准备一台歌舞晚会去感谢师恩,传达同学之间依依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做早操、眼保健操、课间操等有益的课外运动时,也都会播放舒缓且有节奏韵律的音乐进行伴奏,让这些运动变得更加有魅力。
结语: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丰富多采的传统音乐呈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形式和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享有盛誉。中国音乐的多元化是中国音乐史不可回避也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这种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会更加的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试论跨文化音乐交流:1949年以来德奥古典音乐在中国的交流与接受[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11
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6
相传在广州,有一间创办于清朝末年的老字号茶楼,以各式点心及饼食驰名;某日,茶楼里一位来自潮州的点心师傅,带了店里各式各样的招牌茶点回家给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后,不但没称赞店里的点心好吃,甚至还嫌弃地说:“茶楼的点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没一样比得上我娘家的点心冬瓜角!”
这位师傅听了之后心里自然不服气,就叫他老婆作出“冬瓜角”给他尝尝!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面粉,作出了焦黄别致的“冬瓜角”;这位潮州师傅一吃,风味果然清甜可口,不禁称赞起老婆娘家的点心!
隔日,这位潮州师傅就将“冬瓜角”带回茶楼请大家品尝,结果茶楼老板吃完后更是赞不绝口,问起这是谁哪一间茶楼作的点心?师傅们说:“是潮州老婆作的!”于是老板就随口说这是“潮州老婆饼“,并且请这位潮州师傅将之改良后在茶楼贩卖,结果大受好评!“老婆饼”因而得名。
“老婆饼”的绝妙口感,来自于里头层层叠叠、薄如棉纸的油酥皮;“米哥烘焙坊”主厨刘哲男师傅说,要作出这份层次感相当费工夫,首先在材料上,要将水油面团与油酥分开处理,将水油面包入油酥,开再折起,如此重复两次,利用水与油互不相溶的特性,作出酥松分明的层次感!师傅说整个过程中力道要均匀,千万不能将面皮秆破,两种面团和在一起,就会失去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