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建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建筑范文1
建筑最初是为居住,随着阶级社会出现,生产力的提高,建筑的用途日益增多和广泛。使建筑的分类越来越复杂,功用越来越多。但木构建筑一直是中国古建筑发展中的主流,亦即是体现中国传统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的最大不同所在。就单体建筑而言,木构古建筑的基本特征是,先砌筑高于地面的台基,然后在台基上立木柱,柱子上承梁枋,梁枋柱上覆屋顶。配以屋身上各式各样的装修,柱子上层层叠架的斗拱,构架上五颜六色的彩绘,构成中国传统建筑一幅完美靓丽的风景。体量有大小之分,结构有繁简之别,形制呈千变万化,装饰显五花八门。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是历史托付于当代人的大事。古建筑生命的脆弱如同其他文物一样,一旦损毁则永远无存。为了不使悲剧重演,将古建筑的损毁降到最低程度。
一、古建筑类型。
中国古建筑历来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尊贵有别,主次分明。形式不同的各种宫、殿、门、阁是封建制度等级森严的反映;红墙黄瓦是皇家尊贵无比的标志。封建社会的住宅,其体量、形制、色彩等都依不同身份而有着严格的限制。僭越礼制超标会招来横飞之祸。皇帝的宫殿、王公贵族的豪宅、平民百姓的陋室相比较,凸显出封建社会三者尊、贵、贱等级悬殊的客观排序。在古代,建筑不仅受到政治制约,与经济实力因素也密切相关。
古建筑是历史人类意识形态的体现物原始社会,建筑主要用于居住或存储物品。进入阶级社会,人分贵贱,权有大小,意识形态发生很大的变化。崇尚神鬼、奉祀祖宗和皇权信仰是中国几千年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主题,建筑的功用也悄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商周社会崇尚神鬼非常普遍。祭祀作为一项尚神鬼礼祖宗重要活动仪式被时人虔诚对待。社稷和祖庙祭祀性建筑便应运而生。汉代,统治阶级的祭祀性建筑太庙、社稷、明堂、辟雍等也多是附会周朝流传下来的文献和传统进行建造的。皇帝的太庙、民间的祖祠是古代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多大的衙门造多大的建筑,多大的官职盖多大的宅院,历代相延,遂成定制。即使百姓之家,宅院屋舍亦有正偏之分。建筑作为意识观念的有形载体受到广泛关注理所当然。
二、古建筑中科学技术。
古建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有过不少杰出的科学成就。榫卯结构不仅对我国传统建筑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时对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多方面产生过深远影响。浙江省河姆渡遗址距今达七八千年之久,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中发现不少干栏式建筑的木构件上都带有连接榫卯,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十分先进的木构建筑构件连接技术,这项技术至今还在广泛使用。天文历法在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传统观天计时经历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建筑设计理念反映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我国古代城市从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方位意识。新石器时代末至夏代出现有浓厚方位意识的城,商周时期的城墙基本呈南北状,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正北方位城墙的实例。此后,正南北方位城市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惯例。作为衡量古建筑体量大小、构建尺寸的模数制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从事建筑营造不断总结出来的高明成熟技术。在单体建筑平面设计方面,辽、金、元诸时期盛行的减柱造和移柱造手法,不仅增大了建筑内活动面积,更重要的是它必须在梁柱结构方面有大胆创新的精确设计,从而达到和符合建筑力学的客观要求。
三、古建筑的保护内容
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古建筑虽然是物,但物化的文化内涵在外形上表现更为明显。古建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感情性格、审美追求和理想寄托。各个地方建筑都有自己的特点;各个民族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区别;各个时代的建筑又有着明显的独特风格。这些不同,一方面体现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追求。保护古建筑,不仅是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是保护国家的辉煌历史。
保护古建筑的本体任何一处古建筑,都包含着许多历史的综合信息,这些信息只能依赖建筑本体而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建筑损毁,信息无疑消失殆尽。保护古建筑本体的关键是保护建筑本身的原貌。如何理解原貌,是个需要探索的理论认识问题。一处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从创建开始维修便伴随着延续。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建筑,大小修葺会经常不断,甚或重建亦难免。因各世代风格手法不同,维修痕迹会在建筑上得到明显或隐约体现,这种情况司空见惯,非常正常。这就是古建筑的发展史。
保护古建筑的历史环境风貌古建筑的价值往往不是单独孤立存在的。古人选择建筑的基址,地理位置考量尤为重要。建筑周围的环境,其重要性就在于回答该建筑为什么建于此的问题。原因的复杂性,因素的多样性,反映出人对建筑功用理念要求从优选择的兼容性和针对性。“天人合一”、“效法自然”是古人从事建筑尤其是建造园林的基本思路和法则。实质上是倡导人类适应环境、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先进哲学观念。保护古建筑历史环境,就是保护古建筑的原生环境或背景环境,是理想的最高标准。然而多数古建筑周围的环境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就遭受过程度不同的破坏,近现代破坏尤甚,有的甚至面貌全非,这无疑对建筑的整体价值有所损害。因此,为保护古建筑的周边环境,《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古建筑周围必须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法律形式对古建筑的环境保护作出强制性规范要求。
保护古建筑的历史人文信息古建筑是按照古人的设计理念建造的,而理念意识又蕴含在古建筑的外在形式中。皇宫豪华,殿宇雄伟,是为了突出皇帝独尊的崇高权威;寺庙壮观,殿堂巍峨,神像威严,是为了增加祭拜人的肃穆敬畏;达官显贵建造雅致园林,小桥流水,玲珑秀石,茂林修竹,是为了提高赏心悦目情趣,表达精湛的造园技艺和高雅怡情的精神享受需求;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正房大居北中,厢房小位两侧,是为了突出户主或长辈的尊显地位。这些历史人文信息与建筑的整体布局、形制特点、装修式样、装饰图案、彩绘内容等融为一体,是研究和了解古人审美观念、道德情操、礼制规则等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和珍贵资料。保护和修缮古建筑,要十分注意这些历史人文信息的整体保护,不可随意改变或取舍古建筑的原有规制和历史面貌,避免古建筑历史人文信息的残缺或损失。
古代建筑范文2
关键词:古代建筑传统思想民族特色
建筑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历史沧桑的见证,更是文化和思想的外现。综观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衍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丰富多彩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表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中庸和谐
“中庸”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它后来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之意。古人论天文、地理、人道都不能离“中”而立。因此,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必须以“中”为标准,即做到所谓“天人合一”。
“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这一格局成为中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等。中轴线对称的建筑观念虽然早在商周时代就开始,但最典型地代表这种中轴文化的当数明清的北京城和宫殿了。整个明清时代的北京城自南向北,沿着一条长达7.5公里长的中轴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该中轴线以最南端的永定门为起点,以地安门北面的钟鼓楼为终点,其间建筑空间序列重重叠叠、迭起又井然有序,尤以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布局最富特色。此外,这种关于中轴线的建筑空间意识,也体现在北京一般的四合院民居住宅中。
“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在古代建筑上还体现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发展中不追求房屋过高过大。因此,中国古代建筑从造型和体量上看,无论是帝王宫殿还是传统民居,总体上一直是向平面方向发展的,由间构成单体,由单体构成庭院,再由庭院构成建筑群,形成一种连续绵延于大地的感觉。“天人合一”的和谐观还可以从中国古代聚落选址上体现出来。古代的聚落建设,首先就是尊重自然和顺应环境,根据土地资源状况来合理安排居住用地。古代聚落建设,不仅尊重环境,对土地合理利用,还表现出了对土地、水源的保护思想。《荀子·天论》中记载:“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有节制地利用水资源,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存在和长久使用,即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
重伦守礼
维护等级与秩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礼”的一项主要内容。《乐记》中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序,群物有别。”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礼制内容,说到底是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这一点在《礼记》有关建筑功能的论述中表达得很清楚,即所谓“以降上神与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别”。中国古典建筑只有充分满足这些要求,才能最终与古代中国人传统上按远近、长幼、亲疏,继而按高下、尊卑、贵贱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同步一体。因此,中国古代建筑自觉地以建筑形式区分人的等级,以维护阶级社会的秩序。
就一座建筑群体的组成而言,如北京故宫建筑群,除了院落和轴线组合外,还必须对单体建筑的等级和名分加以界定,才能形成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的局面。从宫殿的平面布置上看也有严格的主次、内外等级,它的外朝和内寝是完全分隔的。建筑的等级甚至在并列于大台基上的三大殿上也可以反映出来:太和殿级别最高,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是皇帝大朝的准备用房,就只用单檐四角攒尖顶;保和殿是宴请重臣和举行殿试之地,地位比中和殿重要,于是用了重檐歇山顶。
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等。而房间的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在一组建筑之内,正、倒、厢、耳、门、厅、廊、偏各房都各有等级,不得高于主。即使是人死之后的坟园占地面积、坟丘高度、墓碑形制、神道石刻,以至棺椁祭器,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违背这些制度,要受到刑法制裁。如果僭用皇帝特有的形制,罪名更可至大逆。此外,中国传统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微的装饰,都存在着很有规律的数字等差关系。比如,间数以九间(清代扩大到十一间)为最大,依次降为七、五、三、一;进深以十三架为最高,以下递减至三架等这样的等差规则。这些规则又多是通过朝廷的法典(如唐代的《营缮令》宋代的《营造法式》等)固定下来,直接用这些数字的差别表示出不同等级人的建筑等级差别。
外儒内道
儒学是维护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中国儒家思想特征最明显的体现在中正、礼仪方面,因此,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中,皇宫、坛庙、陵寝、寺院、宫观以及祠堂等等,其平面布局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旁是陪衬的建筑物,陪衬的建筑要整齐划一,两相对称。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
古代宫殿建筑更是最高统治者通过建筑艺术来显示帝国的实力和威严的,象征王权的至尊和永恒,所以中国古代宫殿强调群体气势,群体的序列有助于渲染统治王朝的威严,群体的布局有利于体现宗法等级的贵贱尊严。
儒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它过于束缚人性,不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中国的古代建筑虽然外观是庄严雄伟,一切照伦理制度做事,但一般在建筑的后部都是诗情画意,形成中国古代建筑前宫后苑的格局。这内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就反映了中国人外儒内道的生命观。它是与道家思想提倡修身养性、追求自由洒脱、讲究气韵生动相吻合的。此外,中国古代建筑在造型艺术上形成的飘逸、流动的感觉,让中国建筑产生了翼角起翘、屋檐曲线流动状态,即使是屋顶也呈现不同的弧面,这样使建筑的重量产生的压抑感消失了,符合了道家的“气韵生动”之说。
恒变兼容
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悠久的、静定的。《易传》中所谓“可久可大”,《老子》中所追求的“天长地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董仲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永恒观反映在建筑上,则导致“守常”意识的产生,所以我国古建筑在建筑立面形象上,从秦到清代的两千余年中,台基、柱子加斗拱、大屋顶这三段式的基本造型依然如故。在平面组合上也往往不分使用要求,都以单体和院落沿地面向外扩展。梁柱组合的木构框架也从上古一直沿用到清代末期。事实上,对于木材的一些弊端,古人早有认识,而且随着工具的改进,我国古代的石结构建筑技术也并不亚于同期的西方国家,这点在中国许多寺塔、石窟和陵墓建筑上可以得到见证。中国之所以习用木材是缘于阴阳五行的传统观念,所以到了明清时期,长期的采伐使中原地区的森林消耗殆尽,这时宁可将小料用铁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这体现出了对传统的严格恪守。
如果说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框架结构和标准是中国古人恒久思想的体现,那么中国古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就是中国人善于变通思想的体现。中国人自古就有“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意识,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结构的榫卯上,就是它既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此外,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构架虽然基本上只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可以在具体使用中不改变构架体系的情况下而将屋面做出曲线,并做出翘角飞檐、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这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人恒变兼容的思想观念。
尊祖敬神
中国人崇拜祖宗,对祖宗崇拜历来得到高度重视。据说在三皇五帝时便有了祭天、祭祖的习惯,到商代就出现了称作名堂的祭祀性建筑。《周礼》对此作了记载并规定了王城规划必然重视祖庙的地位,按“左祖右社”进行布置。
虽然古代社会通过宗庙的祭祖制度将人们分成了嫡子与庶子、大宗和小宗,体现了父与兄的权威,为巩固宗法等级制服务。然而,祖先崇拜又强调了同宗同祖的亲密性,给上下等级差异罩上了家庭般的和谐气氛,这又具有稳定社会、凝聚血缘团体的作用。正是这种对祖先崇拜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模式是许多房间组合在一起的群体,是以某一房屋为中心向前后左右伸展的多组单层建筑群体。同时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各单体房屋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另外,由于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根本,土地是宗族赖以发祥的根本,因此房屋必须立足于土,这也排除了建筑向上发展的可能。
总之,中国建筑在儒、道及佛家思想的影响下,既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又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布局、空间处理上体现等级的伦理观念,但在外在的庄严氛围下,却交织着浪漫的意韵,追求人工与天趣的统一、端庄与含蓄的统一、规格化和多样化的统一,更追求理与情的统一,所有这些特征使得中国古典建筑形成一种飞动轻快、精致典雅、舒适实用,富有鲜明节奏感和民族艺术特色的独特风格而著称于世。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古代建筑范文3
在人们移居到地上生活以后,“宫室”成为了房屋的通称。宫和室本来是可以不分的,所以《尔雅》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当时的“宫”并没有宫殿的意思,宫殿的意思是秦汉以后才产生的。而在上古的时候,不管什么身份的人,所住的房子都叫宫。郝懿行《尔雅义疏》说:“古者贵贱同称宫焉。”所以《孟子•滕文公上》说:“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许子是对战国时候农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许行的敬称。许行主张每个人都要亲自种地才能吃饭,亲自织布才能穿衣,这种主张人人平等的思想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忽视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因而遭到了孟子的批驳。孟子质问:许行为什么不亲自去制作做饭用的陶器、耕种用的铁器,而是什么工具都从自己家里拿来用呢。这里的宫中,就是指许行家里。可见此时的“宫”确实是指一般人居住的地方。“宫”字甲骨文作、,其中为屋子的整体轮廓。里面的两个“口”或相离,或相连。有的字形则没有外面的轮廓,只写作或(见图1)。按照罗振玉的解释,这些“口”是“象有数室之状”,或者“象此室达于彼室之状”。这说明,当时“宫”的形制已经比较复杂了,再也不是先民穴居时简单的“单人间”了,而至少是经过改良的“两居室”了。《释名》:“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窿然也。”穹是圆形的屋顶,垣即墙。将《释名》的解释与半坡遗址的房屋复原模型相对比,可以肯定,当时的“宫”是在圆形基础上建立围墙,墙的上面覆以圆锥形屋顶。这种有墙有顶的“穹窿”房屋,相对于当时的“穴居”来说,无疑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建筑形式。
秦汉以后,为别尊卑,宫才从一般住房的意义演变成帝王居所的专用名词。这正如《风俗通义》所说:“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为号,下乃避之也。”皇帝把宫作为自己住处的专称,普通百姓就之后避开这个字不用了。就好像“雉”本来是野鸡的称呼,但到了汉代太后吕雉掌权后,谁也不敢再称野鸡为“雉”了。
再看“室”字。《说文》解释说:“室,实也。从宀至声。室屋皆从至,所止也。”按甲骨文,是从宀从至,它的形体结构从甲骨文到后来的金文没有很大的变化。有的甲骨文“宀”下面有两个“至”,意思与一个“至”是一样的。“至”甲骨文作,像箭从远处来降到地面的情形,有到达的意思,因而引申为止息,即停留在某一个地方居住的意思。《释名》的解释很能体现“室”这种功用特点:“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通俗地说,就是“室”里注满了人,摆满了东西。
洪成玉认为:室的初义就是穴室。《诗经•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室。”郑玄笺:室,犹冢圹。冢圹即墓穴。王力先生认为,在远古时代,室就是穴,穴就是室,因为当时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穴”。到了殷代,有了上栋下宇的房屋建造,人们的居住地由地下搬到了地上,室和穴才有了分别。
由上最初人们建造的房屋内部单元比较简单,“室”和“宫”一样,都可以泛指人所居住的房屋。后来,随着建筑水平的提高,房屋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格局模式,“室”便逐渐成为一套住宅内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时候的住宅,一般由堂、室、房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前面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东房和西房。整栋房子是建筑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所以堂前有阶。要进入堂屋必须升阶,所以古人常说“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这就是成语“登堂入室”的来历。
《释名•释宫室》说:“古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谓之堂,自半以后实之,谓室。”可见室与堂是有区别的,其用途也不相同。“堂”是整个房屋建筑靠前面的部分,堂没有前墙,是敞开式的,只有东西两根楹柱支撑,所以比较敞亮、开放,是人们祭祀、视朝、接待宾客的地方。《孟子•梁惠王上》记述了这样一件事:“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呀,对方回答说要前去杀了举行祭祀,王说,我不忍心看到它被吓得哆哆嗦嗦的样子,还是放了它吧!王坐在堂上面,之所以能够清楚看到堂下发生的事情,就是因为堂是敞开的。
堂与后面的室之间有墙隔开,并有户相通。“户”在古代经常与“门”相对,“门”是较大的门,“户”是较小的门,“户”的甲骨文字形正是(“门”)的一半。有了堂的遮挡,室就显得私密、封闭得多。室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室内主要的活动者是妇女,因此“室”又引申指“妻子”。《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
“室”两旁的建筑叫“房”,也用于地位稍低之人居住。由于“室”在房屋中的中心地位,所以在古代的婚姻形态中嫡妻又被称为“室”或者“正室”;相应地其他妻子也即妾就被称为“房”了,这也是“房”在整个宫室建筑中的地位的反映。
古代的房子一般是朝南的。在室的北墙上一般要开一个窗户,这个窗户古代称作“向”。“向”字甲骨文作、,正像房子上有窗户之形。金文中的则更为形象。《说文》说:“向,北出牖也。从宀从口。”意思是向北的窗户。正因为“向”强调的是北边的窗户,方向性很强,所以“向”字后来便有了方向的意义。古代常用来指称窗的字有两个:一个是,即现在的窗字,《说文》:“,通孔也。”指在墙上挖的通气、透光的孔;另一个是牖,《说文》:“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指在墙上挖出个孔,然后穿上木棍作为窗棱。“牖”字的左边从“片”,就是因为窗户需要穿上木棍或木片。“片”的小篆字形正是(“木”)的一半。上古时期人们的居住条件是很简陋的,所谓的窗户就是在墙上掏一个洞,复杂一些也只是在洞上穿木棍,不像后来有窗框,窗扇等复杂的结构,更没有精致的雕琢,艳丽的色彩。既然已经有了两个字可以泛指所有窗户的字。为什么还要单独为房子北面的窗户造一个字呢?有学者认为古代房子的北墙按规矩是没有窗户的,但民间有些人不管那么多规矩,在房子北墙掏出个窗户,由于这样的窗户比较特殊,人们便给它造了一个专用字“向”。《诗经•七月》所说的“塞向户”的“向”,指是指北边的窗户。“”是用泥涂抹的意思。古人冬天为了保持室内温度,要堵住北窗,并用泥把南门(用荆竹编扎的)涂实,以防冷风吹入室内。
古代建筑范文4
直到战国时期仍未形成初具规模的邮驿建筑体系,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动荡和连年战乱,另一方面是文字不统一、文字承载物(羊皮等)过于昂贵和沉重。至秦“车同轨,书同文”后,才有“为驰道于天下”(班固《汉书?贾山传》)的条件,为邮驿制度的形成奠定基础,也进一步确定了邮驿建筑选址于主干道路之侧的属性。先秦的邮驿称遽,兼有委作仓库。与其形制类似的还有路室、庐、馆等。同时根据车马每曰行进的距离,确定了相邻邮驿建筑的间距。商代时,便有边疆‘通信兵’用甲骨文传递军事情报的记载。到西周已有了比较完备的通信系统,烽火狼烟的方式成为军事制度:“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在邮驿体系未正式形成前,烽火台充当最早的邮驿构筑物,既可通信又可戍兵。由此可知邮驿体系在催生前,其军事属性是显见的,并较早的显示出邮驿建筑的线性分布特征。同时形成邮驿建筑体系的另一条线索,用作外交礼仪接待的馆舍一庐、馆,在《周礼》中已有“遗人”(又称“野庐氏”)的官员管理,“掌道路庐宿之委积,以供宾客会同师役之事”。《周礼?地官》:“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侯馆,馆有积。”此类建筑的作用是旅馆并服务于交通,由此蕴含并衍生出邮驿建筑的另一重要属性,突出了在线性分布的各点上进行的扩展。
2.邮驿体系的驿道及区域辐射性
“交通系统的完备程度,决定文明圈的规模。”古代的邮驿体系,限于科技与交通工具的发展,实际上长期处于“接力传递”的阶段。长期的追求致用性,则相应的难以从本质上提升传递的可靠性与速度。由此也不难理解,邮驿体系作为中国文化延续的一部分,保持了其一贯的延续性而非创新性。纵贯其发展,其发展沿革始终围绕着管理体系的调整及传递的标准化、定量化。邮驿建筑作为古代交通建筑的代表类型之一,除需关注其单体的组成、形式及体系的运转过程外,始终离不开动态的流通过程。其建筑类型的基本任务即是服务于交通的过程。在交通工具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对于道路、桥梁等构建、延续交通体系的线性实体工程的关注,则可进一步提升传递过程的可靠性和效率。
2.1.邮驿的驿道与聚落的选址
邮驿体系的驿道是联系各驿站的基础,其构筑、选择的线路多考虑联系的便宜性。根据当时的现状,驿道多与官道合用,部分结合了村镇道路。地方史志关于邮驿的部分,多表现了对于线路选择及变更的关注,却绝少提及道路的分级与建设。对于道路建设的关注,臻于极致的是有严格法令管理的秦朝。基于当时统治的需求,在规范货币、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后,明确提及了“直道”、“驰道”等有国家军事需求色彩的道路建设。由此也暗示了邮驿体系的本质,是便于统治者及时掌控地方事务,统一调配资源以巩固统治。驿道的建设与路线的选择与中国古代城镇、聚落的选址、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商周时期,领土面积不断扩展、国家概念仍未成熟之际,为了巩固发展成果,多选择于交通要冲、河湖可及之处移民筑城。最初为了便宜联系、互通往来的驿道,在城镇、聚落的选址因素中起到的作用是显见的。虽无法定量权衡经纬土地的选址过程中,驿道的构筑、选择起到何种影响,但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大致沿线性分布的事实却可证实此双向影响的存在。
2.2.邮驿体系的区域辐射性
邮驿体系的区域辐射性也多反映到地方社会文化的发展中。邮驿的管理体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控制、协调、运行、监督等各方面的职责在中央与地方政权间不断调整。邮驿的运转多指派吏、军士、民壮等完成,但其两端却代表了中央与地方的政治中心。同时古代邮驿体系为官营,故对地方政治的发展始终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围绕着邮驿——官道体系,衍生出了一些建筑形式,如长亭、邮亭等;甚可发展成一定的聚落形式,本文介绍的深青驿站周边形成的深青村,即为此类;在具体城镇的布局发展中,广泛存在的关城、厢城等形式也多为邮驿一官道影响下,民众自发形成的经济行为。邮骚——官道体系的辐射性,宏观上影响城镇、聚落的选址、布局,微观上则可深入到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并由其表现出的辖射性,带动区域的人口、货物、信息等资源的流通。
3.漳泉地区邮驿建筑实例一深青驿站
古代建筑范文5
关键词:古代;园林建筑;研究
一 中国园林建筑的作用
园林建筑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活动、感官愉悦的价值,即园林建筑的功用价值。中国园林所属性质、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功能性
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会馆则是作为各地商旅在外落脚集散之地等。
(2)强调其独特性
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这就是说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并要力求使观赏到的景色富于变化,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景物变幻莫测的感受。
(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
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反映出来。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怡园的藕香榭,都是反映园主歌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意境。
二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
(1)自然性
我国古代园林中的亭子不计其数,但很难找出格局和式样完全相同的例子,它们总是因地制宜的选择建筑式样,巧妙地配置水石、树丛、桥、廊等以构成各具特色的空间。其次还表现在建筑黑色修饰、灰砖青瓦、白的质感和色彩上,这一点尤以江南园林为最,建筑物玲珑轻盈的形象、木构部件的赭粉墙与水石花木配合组成的园林景观,具有一种素雅恬淡有如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
(2)意境美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自然的流露成为设计园林的指导思想,因而产生了园林意境问题。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3)巧于因借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
借景种类:1)近借。在园中欣赏园外近处的景物。2)远借。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3)邻借。在园中欣赏相邻园林的景物。4)互借。两座园林或两个景点之间彼此借资对方的景物。
借景方法:1)开辟赏景透视线,对于赏景的障碍物进行整理或去除,譬如修剪掉遮挡视线的树木枝叶等。2)提升视景点的高度,使视景线突破园林的界限,取俯视或平视远景的效果。3)借虚景,如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都俯借了“天光云影”。(4)园林建筑色彩明快、装饰精巧。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园以及其它风格的古建筑,其色彩都颇为鲜明。内部装修也多用淡褐色,衬以白墙,与青灰砖所制灰色门框,形成粉墙黛瓦,素净、明快的色彩。
三 中国园林建筑与园林环境相协调
(1)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以自然的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的主体,园林植物配合着山水随宜自由配置,道路迂回曲折,穿插于山水、花木、建筑之间,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以形成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效果。因为造园者追求的是“林泉之趣”、“田园之乐”,这种“趣”和“乐”只有令人神往的自然山水才能给予他们,园林建筑只是为了加强自然环境整体的美,突出自然的美,因此建筑强调“依山就势”,“自然天成”。
(2)化大为小,融于自然
中国的建筑是一种木构架体系,易于化大为小,化集中的大体量为分散的小体量的处理手法,显然合适中国园林和景观的需要。因为建筑的体量小了之后,有助于摆正建筑与自然景色之间的恰当的关系,在体量上不压倒风景,就不会处于支配地位,而且利于建筑和自然风景之间穿插融合。
(3)建筑造型与园林风貌的统一
中国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还表现在它自身形象的轮廓、线条、色彩与自然风貌的统一上,能动地、创造性地适用环境,创造出许多与环境相统一的造型。
(4)建筑临界部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1)以过渡空间作为室内外空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中国园林建筑在面对自然景色的墙面上,一般都以虚而空透的方式进行处理。2)在建筑的边界上,以凹凸、穿插、悬挑的方式取得与周围环境的紧密交织、嵌合。3)以山石作为建筑与自然环境过渡的物质素材。4)把水、石、绿化引入室内,使室内外打成一片,以模糊建筑的边界。中国园林中常建有流杯亭,将外部的水引入室内。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特点和形式,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限于造型、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满足人们对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精神追求,从而达到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文玉.谈中国古典园林及对当代园林发展的启示[J].山西建筑.2010年04期.
[2] 水源,李静.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古代建筑范文6
其次,中国传统建筑很重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再次,中国传统建筑还体现出传统文化追求多样性统一的特点,即所谓的和而不同、奇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建筑群体的组合,重视空间序列的安排,善于将功能多样、风格迥异的建筑单体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组合起来,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最后,中国的传统建筑中还体现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宫室情况,是商代初期的偃师 (今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宫室遗址。从残存的遗址可看出当时筑有夯土台基,台上有建筑,四周有回廊,并有广阔的庭院。现存比较完整的宫室形状是商代建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2公里小屯村后)的宫室遗址,一般称为“殷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营建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汉代在秦咸阳兴乐宫殿的基础上建立都城长安,包括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同时在洛阳建北宫、南宫,分别组成规模庞大的帝王宫苑。隋都和唐都长安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隋仁寿宫、唐大明宫和兴庆宫都是气势宏大的建筑。宋建都东京(今开封市)修筑大内,元附会“周礼”建立大都(今北京市),宫殿更加豪华壮丽。在改朝换代之中,前代的宫殿多被付之一炬或拆毁重建。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二是沈阳的清故宫。
明宫紫禁城是从明永乐四年(1406)起,经过14年时间建成的,清朝沿用以后,总体格局没有什么改动。围绕着宫殿的宫城整个平面呈矩形,大体上可分为前朝、两部分。前朝位于南部,占据宫城大半部分面积,位于北部,占少部分面积。在总体上,以建筑为主形成庭院,各庭院又按地位等级的不同,沿轴线南北纵深发展,对称布置。
故宫在从空间布局到建筑细微部分的处理之中,体现出帝王的绝对权力,激起臣民们的皈依心理。沿着这条主轴线,看一下紫禁城,就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南起永定门的中轴线,以一条宽直大道的形式引至天安门。在天安门前,空间突然向东西横向展开,一道暗红色的高大城墙,暗示着后面世界的神秘莫测。在城墙上,高大的天安门门楼,以雄浑的体型,强烈的色彩,与周围低矮、青灰的城市背景形成极大的反差。天安门前有外金水河逶迤而过,五架汉白玉石桥跨河而置,一对华表两对石狮分列左右,后面便是幽深的门洞。这一切收敛了人们的视线,触动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油然而生一种肃穆之感。
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景山,坐落在紫禁城以北,又是全城的制高点,登其上,能够鸟瞰京都。
古代城市建筑中帝王祭祀祖宗及天地的太庙、社稷坛、天坛等也很有特色。作为帝王主持祭祀的社稷坛,一般都遵从《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之制,建于宫城前西侧,如北京的社稷坛就在紫禁城前的皇城之西侧,与东侧的太庙沿轴线对称布置。
北京的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年的地方,遵从“郊祭”的古制,建在都城近郊,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占地面积约4倍于紫禁城。祭天是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重要的政治活动。帝王的父母去世时暂时停止宗庙之祭,但不能停止郊祭,表示不敢以父母之丧废弛事天之礼。可见祭天重于祭祖。天坛比宗庙更加重要。因此,天坛也就成为最高等级的礼制建筑。
汉代以前的园林是以帝王、贵族游猎苑囿为主。商纣王建有鹿台,周王建有灵囿、灵台、灵沼,都是以狩猎为活动内容的游乐场所,未对景观进行自觉的艺术加工。稍后的园林中修筑了“高台榭,美宫室”,如吴王阖闾的姑苏台,仍以自然风貌为主。至汉武帝建“上林苑”,已经成为汇集居住、娱乐、休息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园林。特别是苑中建池,池中筑岛,岛上造台榭,以此比拟东海中蓬莱、瀛州、方丈,象征仙境的“一池三山”,在自然景物中融入人的心灵和意识。
独树一帜的私家山水园则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这个时期起,中国园林就朝着皇帝园和私家园两个方向发展。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思想开阔,造园活动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士大夫的山水园林兴造日趋繁荣,且多集中于长安、洛阳两地。园林日趋小型化,与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的宅园,可称得上是这个时期山水园的代表。白氏山水园占地17亩,其中屋室占1/3,水占1/5,竹占1/9。园的布局以池为中心,池中有三岛,岛上有亭,有桥与岛相通。池内有白莲、紫菱。池岸曲折,掩映于茂竹之中。池西岸有亭、楼和游廊,供宴饮、观月、听泉之用。池北有书库,是子弟读书之处,池东的粟仓,是贮粮之所,池南和住宅相接。引水入园,作小间于西楼下以听水声。园内还置有太湖石、天竺石,用以观赏;青石用以坐卧,甚至还有一对鹤,以和丝竹之韵。整座园意匠心之高,情趣之雅,堪称一绝。
两宋时期的造园活动已深入到地方城市和富裕的士庶阶层。由于文化活动的频繁,这时的园林更多地和人们的生活结合,形成细致精巧的风格。另外,城郊公共风景点发展迅速,甚至私家园林也定期向公众开放。
明、清时期的造园活动,主要集中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和以苏州为主的江南两地。这一时期造园理论与手法渐趋成熟,出现了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家,如台计成、李渔等,还出现了造园名著《园治》等专著。在造园手法上巧于因借,善于使用对比统一的手法,并注重以少总多、小中见大、主次相成、虚实相生、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以体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