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谚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助人为乐的谚语

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1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人,但他所做的行为并不普通。做人难,做好人难上加难。这是老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谚语。你体会过做完好事后,那种欢喜吗?你知道当你自己做出一件别人意想不到的事,那种由内而外的快活感吗?

也许你不会想到这么多。那请问您从小到大做过多少助人为乐的事?又做过多少害人利己的事?唉,不想没事,一想会吓死人。从小爸爸就经常跟我说:“咱们老百姓不能贪人家便宜,要踏踏实实的做人。唉,想起雷锋,爸爸就一脸感慨的对我讲他的生平与贡献。”

人的一生并不需要多么辉煌与壮观。只要自己每天保持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快乐离我们并不远,只是你还没有去挖掘。

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2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实效性; 明理; 践行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92-01

在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的。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校大部分初中学生,尤其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时,只知道读教材,做试题,却很难将课堂上明白的道理与实际的行动结合起来,造成思想政治课没有落到实处。

一、针对学生们实际存在的问题,利用不同的活动形式表现出来

思想政治课如果单凭简单地说教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只告诉学生你该怎么做,必须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之后,再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才会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完成教材中设置的一些活动外,还努力从学生的身边找教材,将这些实际的、真实的内容以小品表演、辩论会、自我剖析、实话实说等活动形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有时我们还组织专题的活动,使活动更具有针对性。这样,既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更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了解自己有没有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危害时,我就将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种种表现列举出来,让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结果同学们实话实说,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和危害,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二、积极开展由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实际的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行为表现在:学校一个样,在家里和社会上就是另外一个样子。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没有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因此,我们就经常与学生的家庭保持联系,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如实反馈给我们,或书信、或电话、或家访。同时,定期举行由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的座谈会,这样可以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弥补我们对学生教育上的误区。再有,我们经常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实践性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可以更近一步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情况,也可以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对学生有了更真实、全面的了解,教育起来会更有的放矢。

三、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接受教育

为了使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落实到实际的行为当中,我们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行为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的行为中去感受、去体验。例如,在向学生进行磨砺坚强意志的教育时,我首先布置让他们充当一次小记者,去进行一次采访,采访对象是那些学业有成或事业有成的亲朋好友,主题是意志品质对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性。要求同学们做好采访的记录,然后举行记者讨论会。作业布置下去,同学们利用适当的时间都做了采访,在记者讨论会上,同学们讲了自己的采访感受,由此也感受到坚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这时候对学生进行明理教育,学生会深信不疑,并且会将磨砺意志品质落实到行动上。还有,课堂上要以哪个人物事迹作为事例,课前我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的资料,这样同学们会查阅大量书籍来了解这个人,那么,你举例的时候就会有说服力。例如,在举例雷锋的事例时,我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完《雷锋的日记》,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雷锋。然后,我告诉他们做一、两件助人为乐的小事,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当我检查时,同学们真实的说出了自己在做好事时的感受。他们说一开始觉得做起来很是不情愿,可是当做完之后却感到开心。他们感受到了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到社会需要自己,自己需要社会等。这时我告诉他们这样做人才是最幸福的。

四、积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调控活动。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教师都要把握住活动的宗旨,有序有效的组织好活动的进程,不能热热闹闹,没有成效,活动目的达不到,而且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因为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所以活动的设计不能只考虑到部分同学,要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在活动中表现不积极的同学要多鼓励,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能忽略他们,否则他们将永远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同时活动中教师要及时鼓励表扬,活动后要认真总结。

以上是我针对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利用活动提高时效性的一些做法。通过我们实际的试验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我所带的学生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和心理水平的测试的结果看来,学生们在完成了初一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之后,逐步形成了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品质,基本上达到了知与行的统一。

当然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个别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效果不明显等很多问题,有待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切磋。

五、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加强教学的情趣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兴趣,我从两方面努力的:一是语言表达的幽默化。选择幽默故事和漫画、时事形势等内容,寓教于乐,变“抽象”为“形象”,变“死板”为“灵活”,变“枯燥”为“有趣”。二是理论分析简明化。讲解观点时,应多引用热点案例,结合时代特色,紧扣学生生活,变书本知识为新闻或趣闻了解,还可引用成语、谚语、格言、诗词名句,给理论知识赋予生命,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原本固定的书本理论在名言引导下易懂易掌握,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自如多了。

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3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总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料中的问题,绝不允许学生出“格”,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避免上述问题?当然是时时处处讲究细节,那如何打造细节美的课堂呢?这是个系统工程,因为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而且,每一分一秒都充满了变数,都隐含着或生成着细节,都可以是一个亮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研读教本,预设精彩细节

我们经常说精彩在课堂,功夫在课外。因为,细节来源于教师对教本的研读,来源于教师与教材先期对话的深度与广度。为此,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高度发掘与把握文本提供的教学资源,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首先,思想上不能图省事。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吃透教材,直抒胸臆,脉管滴血处,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处,在提纲挈领、文字脉搏振动处仔细研究,做到将整个教材熟烂于心;积极搜寻相关资料,将与教材相关的课外知识明了于心;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琢磨清楚了然于心。在备课时,先背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不时地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这样,当课堂上出现随机问题时,我们就有可能迅速地判断问题的价值,加以把握和引导。

另外,“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因此,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教学语言,俄罗斯就有这么一句谚语 “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教师对教材的研读离不开语言的预设。为此,教师应该读大量的书,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尽量用简洁、有力、精彩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浓厚的求知需要,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期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关注课堂,发现思维细节

教师要努力发展自己的课堂教学机智。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可以提升教学机智,促进教学走向合理化、智慧化、精致化。教学不可能滴水不漏,在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与偶发事件。教学的技巧就在于教师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对这些不和谐的音符做出相应的处理,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

例如,在教授《小溪流的歌》时,我问同学们小溪流的精神,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回答正是我需要的,我正洋洋得意于自己高超的引导启发,突然一个同学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我问他有什么问题,他说 “我觉得小溪流身上还具有助人为乐的品质。”这与小溪流一路欢歌不断前进的主题不太一致,但课文中确实有明确的语句表明小溪流具有这种精神。我让全班同学为他的细心发现鼓掌,从此更多的同学敢于发表不同的而且言之有据的看法。虽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却代表着学生的思维在闪光。我们要有效捕捉并珍视它,用发展的眼光、激励的神情呵护那别样的思维,用诚挚的热情、真切的态度关注每一颗稚嫩的心灵。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这样的课堂上发现乐趣、张扬个性、升华情感、锤炼思维、完善人格,全面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的细节静静地潜藏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很自然地流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只需:课前,倾心研读教材,把握课文的精髓,设计以生为本的教学环节;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眼神,聆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给予适时的激励评价;课外,充分利用可发展学生的契机……比如,有的教师走出课文局限,引导学生在辨别与批判中张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细节成为牵扯学生心灵的琴弦,撼动着学生的灵魂;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直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尊重、信任学生,诚心诚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做到了凡是学生能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教师用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归纳概括自己一节课的精髓,用最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抓住学习要领,提高教学效率;有的教师布置作业时细思量巧设计,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趣味,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巧妙延伸或巩固了课堂教学……

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藏族习惯法;社会功能;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D91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138-02

藏族部落习惯法作为一种民族法律文化资源,是在藏区部落建构基础之上形成,包含了大量的宗教观念、家族观念、部落意识、神权思想。它作为制约部落成员社会行为的规范,长期存在于藏区社会并对我国现行某些法律制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藏族部落习惯法概述

在对藏族部落习惯法的界定上,吕志翔教授认为“藏族部落习惯法是藏族地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世代传承、逐渐演变并为本民族所信奉的部分观念形态与约定俗成的生活模式”。杨世宏教授则认为“藏族部落习惯法是藏族各部落加以确认或制定,并通过部落组织所赋予的强制力保证实施,并靠盟誓约定方式调节内外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社会规范”。藏族部落习惯法是由藏族部落成员制定和认可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因其特殊的制定主体,因此属于不成文法的范畴,再者以盟誓强制力保证实施,兼具大量的宗教和神学方面的色彩。

藏族部落习惯法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弥补性、地域性、任意性、转化性的特点。

二、部落习惯法对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容

恩格斯在论述法的起源问题时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规范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变成了法律”。藏族部落习惯法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影响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

1.部落习惯法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定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机制必须有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机制。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藏族部落习惯法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民约、部落法规,维护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早在吐蕃时期,就以“十善”为基础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一直到17世纪初由噶玛政权的《十六法典》中说:“为了爱护生灵,施舍肉、骨、皮于无主动物。为救护生命重危之动物,使他们平安无恙,遂从神变节(正月十五)到十月间的封山令和封川禁令”。川西理塘藏区部落内部规定:“不准打猎,不准伤害有生命的生物。若打死一只公鹿罚藏洋100元;母鹿50元;雪猪或岩羊一只罚10元;獐子、狐狸罚30元;水獭罚20元”。夏克家划定山林牧场为神山、“禁地”,不准牧民进入,并有晓谕牧民的告示,如:罗布麻山上林木系不可侵犯的神林,禁止在神林上挖掘;禁止采摘砍伐神林上的花草树木;禁止将神林的物种带回家;禁止将污浊之物扔入神湖;禁止捕捞神湖水中之物,倘敢违犯,吊九次外,并罚白银25两。再者藏民将自然界视为神圣之地,自然心生敬畏之情,从古到今,这种自然的禁忌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禁忌网。首先从对待土地方面来看:“在牧区,严禁挖掘草地资源,以免使其肤肌损伤;同时,为避免对秋冬季草地的破坏,禁忌春夏两季举家搬迁另寻牧场”。在农业区,对土地不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出于对土地的珍惜,又有附加的禁忌,即动土前须祈求土地神;随意挖掘土地是被禁止的,且要保持土地的纯洁性。比如农村有这样的禁忌:“不能在田野赤身;不能在地里烧骨头、破布等有恶臭之物”。

2.部落习惯法对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规定

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藏族部落习惯法在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中,明确了个体的权利及相应的义务;并提出了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机制。在吐蕃赞普颁布的《十六条纯正人伦》中有这样规定:“敬信三宝;求修正心;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尊重游得之士;敬贵尊老;利济相邻;直言谨慎;义待亲友;追随高尚、远虑高瞻;饮食有节安守财获;追认旧恩;不拖欠债务,科斗无欺;慎戒嫉妒;不信邪说,自持主见;温语寡言;担当重任,宽宏待人”。习惯法在生产规范中要求贯彻互相帮助、统一行动的原则,表现生产中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互相帮助的原则是藏族人民助人为乐的美德在法律中的体现,至今在本地仍然有积极的影响,要求统一行动对协调生产,提升人类的生产本领有重大作用。

部落习惯法对人与国家和谐相处的规定。婚姻律是藏族部落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藏族部落属民婚姻的重要法律依据。在这里我们着重从以下方面体现:从婚姻方面,提倡一夫一妻制,海西的汪什代部落规定,一般男子不得娶妾,女子不嫁数男;青海海北的刚察部落一夫一妻制亦是当地婚姻缔结的主要形式;禁止近亲结婚,具体说来在同一骨系内部,不仅杜绝婚配,而且禁止任何,一旦违反这种禁例,必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此外,在法治严明的部落,一旦认定近亲婚配,部落头人会将其逐出部落,无处安身。在财产的继承问题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相一致。如藏族谚语有云:“折磨迫害父母这有罪孽,虐待践踏子女者有恶果”,可见在藏族社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部落还规定:女儿、养子与亲生儿子一样,享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

三、藏族部落习惯法的效力基础

1.心理基础:对原始、图腾的崇拜

藏族部落早期就对神、动物、图腾有很强的敬畏性,这种敬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崇拜,习惯法借助宗教的力量得以在实践中具备了坚实的执行力。

2.哲学基础:普遍联系

部落对人和天地万物的尊崇,万事万物的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思想。

3.物质基础:物资资源的匮乏

由于环境的影响,藏族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再加上的力量,使得藏族部落民众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四、藏族部落习惯法的积极影响

1.广泛的社会调节功能

在藏族部落社会,习惯法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用十分广泛,从杀人放火到小偷小摸;从婚姻关系到财产归属;从山林争端、水源纷争到市场交易、借贷关系,如果部落族人不服从制度的规定会受到其族人的冷落甚至是驱逐出部落,最后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这样就无形地形成了一种“隐形”的强制力。这些相应的制度调节规定,起到一个从上而下的制约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调节作用。

2.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

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的生存价值就在融于自然,拓展自然的潜能,而人类却经常的忘记这一点,总是以人定胜天的观念对待自然界,无情地搅乱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物种灭绝,资源匮乏,最终会加速地球毁灭的进程,而习惯法通过对自然的禁忌正好中和了这种现象,通过部落对食物、图腾等的禁忌,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实质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通过习惯法制定各项制度,维护本部落的正常生产及生活秩序,部落习惯法还明确规定了权利义务的界限,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比如习惯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赡养扶助义务,私生子继承权的确立等等,无不彰显出习惯法在其中所呈现出的价值。

4.明确的社会规范功能

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等规范作用。藏族部落的法律谚语也体现了这些特征。第一,指引作用。法是通过规范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力与义务以及违反法的规定应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调整就是指引。指引作用的发挥以对法的有求的知晓为前提。藏族部落习惯法的谚语也体现了这一点,“没有自然法则,哪有人的法规”,要求法律要适应自然规律。第二,评价作用。法作为一种标准和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作用。法通过这种评价,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达到指引人们行为的效果。在保护被告人权利、法官要守法如山方面,法官要听取被告人的诉求不能剥夺被告人的权利;在要求统治者审慎用刑方面,国王滥用酷刑必将失去天下,不得人心。第三,预测作用,藏族的预测作用渗透着佛教善恶因果的宗教色彩,没有德性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欺压邻里暴行之人必定会遭到报应。第四,教育作用。法的教育作用体现在,通过把国家或者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凝结为国有的行为模式和法律符号而向人民灌输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之渗透到人民的内心深处,并借助人们的行为进一步广泛传播。习惯法则是通过带有神学特色的谚语、习惯来教育人们什么事该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第五,强制作用。藏族部落习惯法对违反了习惯法的人规定较为严格,轻则罚款,重则坐牢、杀头,且连累亲属,甚至株连整个家族。

综上所述,正如梁治平先生所说:“国家法在任何社会都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法律,无论其作用如何的重要,他们都只是整个法律秩序中的一部分,在国家法范畴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法律体制,它们不但填充着国家法遗漏的空隙,甚至构成了国家法的基础”。国家法与部落习惯法虽然有一定的冲突,但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即维护社会的稳定,提倡民族团结。我们首先应当肯定习惯法存在的合理性,“尽管以国家法为价值取向,并不意味着排挤甚至消除民间法,国家法与习惯法的理性互动原则应是宽容原则和温和原则”。部落习惯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国家法的补充和完善,甚至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国家制度法要充分吸收习惯法的有益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完善丰富自身。

参考文献:

[1]吕志祥.藏族习惯法:传统与转型[M].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2007.

[2]杨士宏.要重视对藏区习惯法的研究[J].人大研究,2003,(8).

[3]王佑龙.西部社会民族法律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5

[关键词]英语课堂;渗透;文化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71-02

近年来,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作为世界语言的英语的使用频率随之加大,社会对人才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地加大了英语教育的改革力度,我国高职英语教育也因此获得了让人可喜的成绩。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被定位在应试以及考级两方面上,学生的文化教育力度不够,学生的人文素质难以有效培养,教育想要实现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的目标也未能真正落实。

一、我国高职英语课堂缺乏文化教育的表现

语言、思维、文化属性三者共同决定了高职英语教育的人文学科特性,也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是必要且重要的。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长久以来,我国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都被定义为“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语言教学中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内的人文素养发展被忽视。文化教育的缺失,严重地阻碍了高职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问题,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开始反思。

对我国高职英语课堂缺乏文化教育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重认知教育、轻情绪教育以及性格培养。由于未能正确认识高职英语教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始终围绕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增加学生考级过关率,英语教育“育人”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第二,重英语工具性、轻英语文化性。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高职英语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是一种文化教学。然而很多英语教育者过分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以及市场应用性。很多学生受教师影响,只懂得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量,却不懂得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进而导致自身发展成为“有知识缺文化、有学问缺修养、有理论缺行动”的“瑕疵人才”,根本难以满足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的根本需求。

二、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意义分析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意义有四:

第一,提高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21世纪是科技生产力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正因为此,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除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外,企业还希望人才能够拥有强的人文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能够和员工、领导融洽相处,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基于文化教育的高职英语教育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提高,因而更加符合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

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高职学生的生活态度能够决定其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其学习质量。据研究报告显示,生活质量不高的学生往往学习效率低下。因为没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没有发展自身的愿望以及学习奋斗的目标。也因此,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没有学习压力,也没有学习动力。基于文化教育的高职英语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理想观与人生观,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提升,学习效率也因此不断加大。

第三,有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后者旨在培养能够深入钻研某个领域的科研型人才,而前者旨在为国家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众所周知,技能可以通过长期训练获得提升,相对而言较容易实现;然而素质是一个包含了政治、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的“综合性概念”,因而培养的难度较大。基于文化教育的高职英语教育能够在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素质,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第四,解决了现阶段客观存在的、高职学生缺乏人文素质问题。经调查发现,高职院校不安全事故频发与高职学生安全意识淡漠、道德素质缺失关系密切。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思想道德,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同情心,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因而能够有效降低高职院校内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三、在高职英语课堂中渗透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善用教学资源渗透文化教育

高职英语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内容,与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等都有所关联。例如,在落实《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三单元的“Marriage Across Nations”教育时,教育者除了向学生教授字词语法外,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中外婚庆典礼的差异、讲述中西方人不同的婚姻态度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再例如,落实“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教育时,教育者可以善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讲述吸烟对人身体的危害,还可以由文章中妈妈对女儿的担忧唤起学生对远方父母的牵挂。促使学生在感恩父母的同时打消吸烟的念头,全力以赴投身于自身学业。高职英语教材中诸如上述的人文教育素材不胜枚举,教育者应对之合理运用,要帮助学生真正地感悟其中内涵,在了解中外文化差异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善用总结、评价渗透文化教育

首先,课堂总结是课堂教育的点睛之笔,是课堂以后尾声之前的教师总结,科学及时的教师总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概括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精髓,还能够为开展文化教育创造时机。例如,“Love”主题是英语教学资源的永恒核心,很多文章的延伸都能够与“爱”相联系,教育者除了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含义”,还有责任号召学生奉献爱、延续爱。因而,教育者在设计相关课堂总结时,可以善用类似“To help a lame dog overa stile”的谚语,不仅升华了教育内涵,更体现了人文关怀;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眼界,更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不可不谓之一举数得。

其次,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渗透了文化教育内涵的课堂评价能够有效提升课堂评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教育者应该有意识地使用灵活、饱满的课堂评价语言,在考虑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合理运用“Great!”“Cool!”“Don't be nervous!”“I'm sure youll do better next time!”等等话语,在给予学生鼓励的同时,体现自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促使学生能够以放松的心情更加努力地学习,进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以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为途径落实人文教育

人文氛围浓郁的教学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英语教育者应积极开展与人文教育相关的活动,例如开展英语读书活动,利用“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等报刊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历史、民族、艺术、科技等;组织学生观看电影“Forrest Gump”,指导学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目标、创造自己的生活奇迹。当然,除此之外,c人文知识相关的竞赛、表演等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者应予以重视。

(四)打造具备强人文精神的教师队伍

教育者是教育工作的实施者,是高质量教学的保障。因此想要全面提升高职英语教育的文化教育作用,一支具备强人文精神的教师队伍不可或缺。教育者应具备能够合理设计文化教育、实施文化教育的能力;应具备监控、改进教学的能力;还应具备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知识;要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要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为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提供参考。

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6

一、贯穿天人合一――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代表了中国人的宇宙观、世界观。在古人的眼里,天是十分神圣、至高无尚而必须敬畏的。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人们敬畏和崇拜的对象。遇有风雨雷电,人们便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或惩罚。现在,全国各民族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对太阳、月亮和北斗星等天体的崇拜习俗。在古代神话记述和今天古俗遗留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心目中的天有两种:一个是有意志的、人格化的天。它就是上帝,是大地和人类的主宰。神话中,伏羲女娲、炎黄、尧舜禹个个尊天敬天。黄帝轩辕氏还被人们看成上天之子,后来历代帝王也把自己看成上天的儿子,代表天帝治理天下。另一个是无意志的、客观存在的、非人格化的天。在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既有人格化的、神化的天,也有大自然的天,二者有别,也交汇相通,其本质上就是大自然的天,先民把它人格化、神圣化只是给它披上了一件神性的外衣。天的确让人类敬畏,到了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尊重天,爱护天,否则我们就无法生存。与天关系最为密切的神话是女娲故事。现在河北涉县每年有中皇山娲皇宫的大型女娲祭典,在河南淮阳有对太昊陵伏羲女娲的隆重公祭。陕西有黄帝陵国际祭典、浙江绍兴有对大禹的祭祀活动,这些都已经列入国家级保护范围,如果先贤们地下有知,他们自当庆幸。先人创立的二十四节气,是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知与遵守。我们每年还要隆重地过大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等节日。这些古老节日不但体现了自古以来的时间观念,遵天守时思想,更深的文化作用是让我们不要忽视大自然,而要顺应和利用大自然。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道家认为他最后没有死去,而是被天上的飞龙接走,重新回到了天庭,这是人们对他的历史贡献的肯定,也给了这位祖宗一个理想的美好的归宿。牛郎织女传说和七夕节的形成,嫦娥奔月神话与中秋节的形成,不也是天人合一观念的产物吗?

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敬天顺天思想和相关的环保观念便产生了。只是我们自觉地维护生存 环境从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动手太晚。保护非物质文化,便是今天和将来发展环保事业,让天地人三者和谐相处的必然行动。

民间至今存在着十分古老的“万物有灵”观念,产生过大量人与动植物的传说故事。这是万物有灵观念被微观地具象化、人格化,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人救动物、动物救人,人和动物和谐共生共存,多么美妙而诱人。再如人爱山水草木,草木也便回报人类,还有千年板栗王和银杏树的崇拜和保护等,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爱惜和呵护。故事中动植物的神性人性,便是人们对天人合一、万物有灵观念的艺术表达。有些呵护如果没有这种方式,那些巨木珍珠就可能被砍掉了,造成自然和人类的共同损失。神化人格化是手段,人类对大自然的呵护而共存是目的。在全国、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评审中,专家学者和高层领导们都看到了这一点。人们还曾给动物修庙以祭祀,像有些地方对蛇、狐、马、蚂蚱以及所谓虫王等祭祀,虽然今天看来是一种愚昧,但在理念上仍然是天人合一的,而且是群众的一种文化心理的满足。这些作为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童年的一种美好记忆,现代人的一种愿景,也是十分可爱的。我们艺术地、科学地让少年儿童树立环保思想,让孩子们展开想像的翅膀,是有利于将来进行发明创造的。

二、记录着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产生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河北涿鹿合符文化(三祖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最早进行的大融合、大统一、大团结。这既有记载,也有口碑。大约五千年前涿鹿之野、阪泉之野发生了两场氏族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在这里黄帝首先战胜了炎帝,又打败了九黎的蚩尤,最后在釜山举行了天下各部族首领的合符会盟,确定了统一的图腾为龙,黄帝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君王。这一次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现在人们对河南太昊陵、陕西黄帝陵和湖南炎帝陵的国际性公祭,在涿鹿釜山与黄帝城的祭礼,表现了我们虽然已经西服革履,却没有数典忘祖。人们每逢来到这里,都是一次人文寻根活动。釜山中华合符坛正在建设,2008年奥运期间将向世界开放,从这里点燃奥运圣火。这必然形成古老民俗传统的又一次弘扬和发展。还有河北易县后山三月十五庙会值得一提。后山也叫洪崖山,在太行东麓北段。据载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历代帝王祭天、祭祖、封禅的场所。所祭人物首先就是后土,即黄帝,还有后土娘娘应当是黄帝正妃螺祖,以及其他被民众认为曾经大有功德的历代先贤。秦朝之后,封禅改到山东泰山,这里的人们仍然要去祭天祭祖,其庙会十分兴盛,群众来自周围十几个省市,每日都多达数万人,成为河北西北部一个重大的民间节会。这些习俗在“”中都被否定过、禁止过,但我们整个民族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文化的自觉”(语),必然使我们每一位朝拜者内心产生巨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还有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和蒙古族的《江格尔》、云南的《阿诗玛》和贵州的苗族古歌,这些民族的史诗,都属于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它们的传承和弘扬,与时代主流文化一起维系着、巩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和谐,也必然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国家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追求人的心灵和谐

人的自身修养、省悟活动,也是远古时期就开始的事情。在理论形成上则始于儒家。孔子和他的儒家学派,以内省的追求君子境界“修身”为特征。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在全社会进行了推行普及。我们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透视出孔孟之道“吾日三省吾身”等思想观念的存在,窃以为孔子和儒生们是观察总结了当时鲁国的优劣习俗加以提炼,而渐渐形成了以仁爱、和合为基本价值观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反过来又与原生的民间自律自悟观念结合才传之千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历代儒生们追求心灵和谐、有所作为的极好人生愿景。在历代对孔子世家的封赏和下诏建立文庙的过程中,这句名言曾经是千百万人的人生追求目标。

大量的传说、笑话与文庙一样便是修身思想的载体。首先表现的是书生十年寒窗、苦读儒家经典,如果科考时三篇文章做得好,便一朝及第,全家鸡犬升天。这是树雄心、立大志、自勉自励,最终出人头地。其次是表现主人公自责自悔,包括帝王后妃、将相、文人各色人等一失足成千古恨,或表现他们牢记教训、知错便改。三是表现民间百姓改恶习,走正路,浪子回头金不换,或恶习不改而致穷致命,成为我们人生的形象教训。

关于“善”,是中国民间十分普遍、突出的思想。人要读书、修身、成长就要一向心善、行善积德。各种祭典、敬天敬祖敬神明都属于善行。但故事中更多的是助人为乐的施舍、搭救,舍己为人的礼让、放弃,还有舍生忘死的至善至美。往往是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种风俗,一座建筑,一个器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印证,有很强的说服力、征服性。儒家道家人物故事、佛经本生故事和大量寓言,都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劝善之功。在民间歌谣中,有许多如何对待苦难的篇目。比如从河北行唐县发现的民歌《十劝贤》中就唱道:“一劝贤,休使乖,又精巧,莫使赖,休要费心将人害。费心害人如害己,老天不容降下灾,今生受罪没修来……”其中既有仁善思想的内涵,也是民间百姓的生活经验总结。还有不少谚语俗语,也对劝导仁善都很有警策功效。如果说一些新小说、诗歌中掺入了许多外来异质的东西的话,那么传统非物质文化却一直葆有着中国式的价值取向。这种载体一旦失传,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心民心、世风民气将会如何,想来是十分可怕的。

四、和谐――中国式的思维智慧

上一篇黑帮高中

下一篇食品营养学